主日

◆講員 - 朱理華 牧師 ◆主題 - 以禱告來迎接神的國降臨 ◆主題經文 - 路加福音 10:1-2、10:8-9、11:20、17:20-21 一、禱告使我們有信心以悔改進入神的國 二、禱告能帶領人進入神的國 三、禱告可以帶來改變個人、社會和國家 四、禱告領受聖靈的充滿使教會明白使用權柄 五、用主禱文的架構開始你的禱告生活 ✜✜✜✜✜✜✜ ✟看見神同在基督教會✟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GodWithUsTW/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godwithustw ↬Telegram:https://t.me/godwithustw

2020.08.15

主日

感恩節的酸 【路加福音 17:11-19】 感恩節的甜 【申命記 16:13-17】 【彌迦書 6:8】 感恩節的苦 【瑪拉基書 1:10-13】 感恩節的辣 【以賽亞書 1:16-17】

2020.11.28

主日

日期:2020年12月13日 講題:你有禍嗎? 講員:何宗信長老 講道大綱: (一) 為什麼以賽亞驚呼〝我有禍了〞? (賽6:5) (二) 為什麼保羅也說〝我就有禍了〞? (林前9:16-17) - 保羅傳福音是沒有可誇口的。 (路17:10) - 為何他不傳福音便有禍? (三) 你會有禍嗎? - 每一個基督徒也有傳福音的託付。(太28:19-20) - 如何傳福音? - 若不願意傳福音,你也有禍的。 (四) 今年開始悔改的機會!

2020.12.13

主日

講題:醫治與回應(路加福音十七:11~19,使徒行傳三:1~10) 痲瘋與瘸腿 今天所讀的二處聖經,都提到生病的人;痲瘋病也稱漢生病,我們都知道它是後天的疾病,是一種桿茵傳染而致病,外表看來好似皮膚和眼部症狀的疾病,但事實上它可能經由神經系統、呼吸道感染造成疾病,甚至患處會失去痛覺,導致要截肢。舊約時代的以色列人,如果患病甚至經由祭司斷定為「不潔淨」的族群後,必須被隔離出家庭、人群、社會之外;今日的武漢肺炎病毒,也因傳染力強,有致死的威脅,因此需要有一定時程的隔離要求;這病不但身體痛苦,心理也很折磨,特別是被排在社會之外;今年許多國外回來,必須自主隔離14天的入境台灣人,過程中有人都快要崩潰,何況是聖經記述的當時這些痲瘋症患者,他們身心承受的痛苦,是可以想像的極度痛。 另外一位,聖經說,他天生就是瘸腿:「有一個人,生來是瘸腿的,天天被人抬來,放在殿的一個門口(那門名叫美門),要求進殿的人賙濟。」(徒三:2),這人自己無法走動,必須有人扛他、抬他,身體無法自主,而且又有自尊上的挑戰,他的不健全又要向人乞討,是與生俱來,是一生都無法脫離的痛和病,因此我們也可以猜想他的無奈與消極。 這二位故事中的人物,不但「痛苦與絕望」是共通點,「期待有機會得到醫治」更是其共通點;沒錯﹗病人都需要被醫治、被醫好,醫生也知道他努力要治好病人,因此「醫治」正是他們(病人、醫療人員)共同的任務。今天的兩處的聖經,都有非常完美的結局,他們都得到了醫治,而且這是來自上帝的醫治,他們真正經歷一場「不可能中的神蹟」。 神蹟再現 對以色列人、對信上帝的人、對基督徒來說,從信心我們不斷的經歷神蹟,而且聖經也讓我們看見講不完數不盡的神蹟,但神蹟並沒有讓人們的信心保持恆久,反而形成要看見神蹟才會有信心,沒有神蹟時則不再正常不再站立得穩於真理裡。 想靠神蹟維持基督信仰的人,會如此說:「現代已沒有神蹟,神蹟愈來愈少了。」,但聖經說:「門徒出去到處宣傳福音,主和他們同工,用神蹟隨著,證實所傳的道,阿們。」(可十六:20),聖經告訴我們,只要藉著信心傳福音,就會看見神蹟隨著我們,有一首名為埃及王子(出埃及)電影的英文主題曲「When you believe」(當你相信時),歌詞中有一句「There can be miracles,When you believe!」(當你相信時,那兒就有神蹟!),神蹟是信實的上帝所應許的。 這二年來,我們積極推動幸福小組傳福音,確實有許多神蹟隨著我們,我們看見生命改變的神蹟,我們經歷上帝是預備(耶和華以勒)的神蹟,我們經歷上帝是旌旗(耶和華尼西)屬靈爭戰中勝利的神蹟,我們看見上帝是醫治(耶和華拉法) 的神蹟。今天聖經中這二個人物,正是經歷上帝的醫治(耶和華拉法)的神蹟。 耶和華拉法(上帝的醫治) 耶和華拉法是上帝的醫治或上帝醫治的意思,也就是上帝屬性中,祂將醫治我們的疾病;上帝是創造宇宙萬物,也是創造人類的主宰,祂的醫治絕不是只醫治人的身體,人除了身體、心理,還有人的靈魂,也就是身心靈,醫治全人是上帝的應許,當我們相信時,凡事都能:「耶穌對他們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可九:23),「耶穌看著他們說:在人是不能,在上帝卻不然,因為上帝凡事都能。」(可十:27),「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四:13)。上帝那有難成的事?但我們明明知道上帝凡事都能,卻總是沒有信心,也因此少了更多親自經歷上帝神蹟的機會和恩典。 今天第一處的聖經,提到十位無可挽救的痲瘋病患者,他們自認,社會也公認為他們不潔淨,痊癒的機會渺茫,過程中充滿著內心的掙扎與無奈,或如同舊約時代的乃縵將軍,或許他知道上帝可能醫治他,但仍使用自己的方法,去尋求上帝的醫治,先知要他去約旦河淋浴七回,是上帝要考驗他的信心,結果一開始生氣面對,直到後來才照著先知的話去做,「他就潔淨了。」(王下五:14),可見,醫治是上帝的應許,但信心是被醫治的人必須有的,這才能真正經歷上帝的醫治,這十位痲瘋患者,都得到耶穌的醫治,上帝並沒有使他醫治的應許落空,然而這十位痲瘋病人得到痊癒後,他們必須去給祭司查驗,這又是一個信心的考驗,他們必須離開神蹟的現場,但領受神蹟恩典的人們,是否仍抱持著回應感恩、感謝上帝的心回來?因為只有如此,他們所得的醫治才是全人的。 以色列人曾從出埃及開始,歷經一個又一個神蹟,但因信心不足,而且埋怨比感謝要多,而且埋怨不斷,這也是出埃及那一代的以色列人,除約書亞與迦勒以外,沒人能進入流奶與蜜的迦南美地。 醫治是上帝的應許,也是祂的恩典,但那十位痲瘋患者,被醫好後,只有一個人回到耶穌面前感謝;在今日的教會生活中,有設定月定奉獻(什一奉獻)、感謝(恩)奉獻,月定奉獻是每一個基督徒基本的信仰生活要求之一,但台灣傳統的教會,擔心基督徒作不到或有罪惡感,改為月定奉獻,或稱教會奉獻,久而久之,以為那只是奉獻項目選擇之一,不知那是一個有信仰的基督徒,是領受上帝所應許恩典首要信仰的實踐,如聖經說:「凡你所賜給我的,我必將什分之一獻給祢。」(創廿八:22b),主要是見證上帝與我們同在,祂在所行的路上與我們同行,祂給我們吃,給我們穿,給我們平安。再說,祂也應許要為我們敞開天上的窗,傾福給我們,甚至無處可容。也就是當我們靠著信心,將當納的什分之一全然奉獻時(瑪三:10),我們將更加蒙恩。10位蒙醫治的痲瘋病人,只有一個人回來感恩,耶穌問:「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上帝麼?」(路十七:18),事實上,耶穌醫治他們,其他九位是身體得了醫治,但真正全人得救的人,卻是會回來感恩的人,耶穌對他說:「就對那人說,起來走罷,你的信救了你了。」,(路十七:19),上帝的醫治,是身心靈全人的醫治,身體就是得醫治了,肉體仍會再生病,但靈魂得救卻是一生的恩典,或許你軟弱又犯罪了,又再回到罪中,卻不悔改回轉面對上帝,領受上帝的光,又持續沉淪在罪中時,你的病會更重,我們尋求的醫治是要靈魂的得救,希望主耶穌也對你說:「你的信救了你﹗」。 心志軟弱得醫治的病人 彼得、約翰起初傳福音時,為人得醫治的禱告,仍存有害怕自己能力不足的想法;我們常聽到教會的同工長執,當為人醫治禱告時,常覺自己資淺、年輕,不敢為長者或是牧者禱告,甚至連探訪,也認為沒牧者陪同,弟兄姐妹會不認同;但經歷聖靈同在後的彼得、約翰,已排除畏縮沒自信的心志,當他們面對生來瘸腿的弟兄,非常勇敢又滿有信心的奉主耶穌的名禱告,極力為病人祈求上主的醫治使其痊癒,彼得是帶著信心且非常有力的宣告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徒三:6),彼得沒世上的金錢、物質,但他卻滿有聖靈的能力與上帝應許可得醫治的權柄,靠著這堅強的信心,他為這位生來沒希望,不可能痊癒的病人禱告,因此他和病人同時經歷了神蹟,聖經說那人立刻健壯:「就跳起來,站著又行走,同他們進了殿,走著、跳著讚美上帝。」(徒三:8),其實這位得醫治的病人,真正得到的醫治是他的心志,除了無法行走,這之前他的心是絕望的、暗黑的、消極的,也不再追求靈性的成長,也不再敬拜上帝,被醫治後,不再只是被動坐在殿前,卻不進殿敬拜讚美上帝的人,重點不只是他的腿,而是他的心志已經絕望,甚至死了,聖靈醫治他,充滿了他。 聖靈醫治了這位瘸腿的弟兄,其實也醫治了他的心志,使其重新活過來,你呢?你的心志是否仍固執在自己的位子,你告訴自己,這是我的原則,這是我的界限,這是我的性格,不能再改變,也不容許別人來改變,甚至不容聖靈來改變你,因此我們可能如同一個無法走路的人,人在殿裡,心在殿外;好像都是在敬拜上帝,卻更體貼自己,更不知自己沒辦法向前行,並不是天生如此、或是都是別人造成,原來是我的心志已死,不再願意讓耶穌醫治你那不再火熱的心?我們看見的神蹟是來自聖靈,並不是彼得、約翰,彼得也提醒眾人:「為什麼把這事當作希奇呢?為什麼定睛看我們,以為我們憑自己的能力和虔誠,使這人行走呢?」(徒三:12),原來他們隨著聖靈一同經歷活的上帝,聖靈除了醫治人的身體,也醫治那已絕望已死的心志,如果我們再常常說:「不可能﹗」「不能﹗」「沒辦法﹗」「沒機會﹗」「沒希望﹗」時,我們更應尋求聖靈醫治我們的心志。 回想早期本宗長老教會的信徒,無論走到那裡,就是向人傳福音,今日我們邀請眾教會傳福音時,竟然有人還會分別這是他教派,這是我們長老教會,傳福音是所有基督徒的共同使命,無論是基督教、天主教甚至東正教,我們要傳福音,我們不是傳宗派、傳教派,因此當我們只看見自己的宗派、教派時,我們的心已被綑綁,無論那個宗派、教派如果不傳福音,就如同心死的瘸腿,不只是肉體的生病,而是心志病了,因此我們更需要聖靈充滿的基督門徒,靠著聖靈的能力尋求真正的醫治。不能再視過去的十年,嘉義中會信徒數的減少為正常現象,不能再視孩子、青少年減少以少子化理由塘塞,我們不能讓傳福音的心志死了。 結語: 上帝早就應許,耶和華拉法(耶和華醫治),但我們如何回應祂在我們之中不斷醫治的神蹟?領受救恩後,遺忘感恩?是救恩是理所當然?只是領受?只是消費?卻不再尋求重生的心志?如果我們可以經歷祂的醫治,我們也應該回應祂的呼召,我們得願意來到祂面前感謝祂,而且獻上感恩,我們也可以在身體被醫治時,同時也求祂醫治我們不願改變的心,醫治絕望的心?醫治放棄的心?醫治不再存有火熱的心?甚至醫治我們已死的心志!實踐傳福音是最好的回應。

2020.11.07

主日

講題:增加我們的信心!(路加福音十七:5~10) 前言:沒有信心的使徒 「請加增我們的信心(和修)」是路加福音十七章5節裡,使徒對耶穌的回應,用以回應耶穌要求饒恕弟兄的教導。接著,耶穌對使徒說:「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棵桑樹說:『你要連根拔起,栽在海裏』,它也會聽從你們」。通常,我們習慣將這段經文解讀為耶穌在教導門徒「信心帶來的能力」如何超越大家的想像,但是,耶穌卻在下一段說了一個令人難以理解的比喻:「僕人的本分」,這個比喻是詢問使徒如何理解「僕人的本分」,因為僕人聽從主人的話,難道主人還需要向僕人道謝嗎? 從使徒的「請加增我們的信心」,耶穌回應「難道連一顆小小芥菜種信心都沒有」到耶穌要求使徒以「僕人的本分」來遵從耶穌的教導「饒恕弟兄」,這樣的經文理解,還缺乏對故事脈絡另一角色的重視,就是路加福音十五章開頭出現的「法利賽人與文士」。這個故事角色告訴我們使徒會對耶穌說「請加增我們的信心」的主要原因,其實就是因為耶穌的教導抵觸了法利賽人與文士的教導。因為法利賽人認為有罪的弟兄應被厭棄,與上帝國無份,不應該受到接納。 經文前導:五大比喻的角色重心轉移 欲明白耶穌對使徒要求「加增信心」所做的回應「僕人應遵奉主人的命令」,我們需要回到十五章看看衝突的開始,也就是當「稅吏和罪人」挨近耶穌要聽講道時,法利賽人和文士私下議論耶穌怎能接納罪人。於是耶穌對所有人說了這五個比喻「迷羊」、「失錢」、「浪子」、「不義管家」及「財主和拉撒路」。 這五個比喻的前兩個,都有同樣的結論,就是「一個罪人悔改,天上要這樣為他歡喜」,但到第三個比喻「浪子」故事時,原本的小兒子「罪人悔改」卻變成大兒子「不願回家」。第三個比喻正是十五章開頭的法利賽人與文士議論耶穌接納罪人的寫照,雖然父親要求大兒子要對失而復得的小兒子來歡喜慶祝,但浪子故事的開放式結局並沒有告訴我們大兒子是否有回家。 難解經文:不義的管家與陰間受苦的財主 在第三個比喻裡被影射「大兒子」角色的「法利賽人與文士」處境每況愈下,在第四個比喻中「法利賽人與文士」已成為需要使用各樣的手段使自己脫離困境的「不義管家」,而影射「稅吏和罪人」的角色已成為能在錢財無用之時帶領不義管家到永遠的住處的光明之子。甚至在最後一個比喻「財主和拉撒路」裡,「法利賽人與文士」已經和故事中的財主一起掉到陰間裡受苦了。 原來應該在不用悔改的義人之列的法利賽人和文士,在第三個比喻裡竟然不願意回到父親的家,只因為父親接納沒有資格回家的小兒子,甚至在第四和第五個比喻裡,離上帝的家愈來愈遠。這絕對是法利賽人和文士所無法想像的。但更需要關注的,其實是沒有在這五個比喻裡擔任主角的使徒們,因為使徒在耶穌做出「饒恕弟兄」的教導後,使徒終於表示出真實的想法,要求耶穌為使徒「增加信心」來接受耶穌的教導。 結語:離開自我本位的信仰 於是,耶穌接續又說了芥菜種和遵行主人命令僕人的兩個教導,並非要使徒明白信心能帶來多大的果效,而是要使徒看清自己僕人的身份,不是滿足自己的願望,而是完成主人的命令。「求主增加我們的信心」是我們常做的禱告,但我們必須反省自己是否如路加十七章的使徒的心態一樣,要求耶穌增加我們的信心,其實是因為耶穌的教導與這個世界的價值觀差異過大,導致我們沒有信心遵行。 僕人完成主人一切的吩咐,是應盡的本份,不應要求主人的感謝;正如我們遵從耶穌的教導,是跟隨的代價,而非依自己的心願來理解信仰,甚至以此要求上帝獎賞。

2021.03.13

主日

【講道】感恩的心 【經文】路加福音17章11-19節 【金句】凡以感謝獻上為祭的便是榮耀我;那按正路而行的,我必使他得著我的救恩。(詩篇50篇23節)

2021.09.12

主日

【講道】分內之事 【經文】路加福音17章1-10節 【金句】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傳道書12章13節)

2021.09.12

主日

題目: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 經文:路加福音 17:11-19

2021.12.02

主日

信息大綱: 【事奉的目的是讓主得著喜樂】 【差別在於你事奉的動機如何】

2021.12.18

主日

講題:明日方舟 講員:曾國華牧師 講道大綱: (一)方舟之日 (路17:26-27)(彼後3:8-9) (二)順服之時 (創6:13-15) (三)生命之旅 (創6:5-9)(彼後2:5)

2022.04.24

主日

主題經文:①(創世記十九29)②(路加福音十七28-30) 當神毀滅平原諸城的時候,他紀念亞伯拉罕,正在傾覆羅得所住 之城的時候,就打發羅得從傾覆之中出來。 28又好像羅得的日子;人又吃又喝,又買又賣,又耕種又蓋造。 29到羅得出所多瑪的那日,就有火與硫磺從天上降下來,把他 們全都滅了。30人子顯現的日子也要這樣。

2022.09.11

主日

前言 一、信心的呈現(17:1-4) 二、信心的來源(17:5-6) 三、信心的委身(17:7-10) 結論

2022.09.30

主日

題目 : 那九個在那裡呢? 經文:路加福音17:11-19 1.主耶穌愛我們, 總是立即回應我們的需要。 2.公開為神做見證, 能激勵眾人的信心。 3.忘記感恩, 是我們人性的通病。 4.懂得感恩, 你會在主那裏得著更多。 5.感恩的人不但得醫治還得救恩

2022.12.18

2023.06.24

2023.11.17

主日

使徒對主說:求主加增我們的信心。

2024.03.06

主日

凡想要保全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喪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

2024.03.07

主日

巴色会亚庇中文堂线上主日崇拜(直播) 日期:14.04.2024 主题:让感恩走进心灵 经文:路加福音17:11-19 讲员:贺健隆教师

2024.04.12

主日

太5:3-10、路17:20-21、詩130:3-4 出34:5-7 3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4 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5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6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 7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 8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 9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 10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20 法利賽人問:「神的國幾時來到?」耶穌回答說:「神的國來到不是眼所能見的。 21 人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裡!看哪,在那裡!』因為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心裡:或譯中間)。 3 主─耶和華啊,你若究察罪孽,誰能站得住呢? 4 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 5 耶和華在雲中降臨,和摩西一同站在那裡,宣告耶和華的名。 6 耶和華在他面前宣告說:「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 7 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金句: 3 主─耶和華啊,你若究察罪孽,誰能站得住呢? 4 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 詩130:3-4 3 If you, God, kept records on wrongdoings, who would stand a chance?4 As it turns out, forgiveness is your habit, and that's why you're worshipedPsm130:3-4 默想題目: 1. 什麼樣的天國子民是有福的?請分享!

2024.11.16

主日

講題:以感謝為祭 講員:李富成牧師 日期:2025年6月22日 經文:詩50:23 講道大綱: (一) 感謝便獻上 (撒上15:22) (二) 感謝便圖報 (路17:15-16)(羅12:1)

202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