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
今天我們要看的經文在耶利米書一章4到8節,首先我們先介紹耶利米這位先知,耶利米大約18歲就成為先知,總共作先知服事上帝41年。這段期間以色列、猶大由強盛轉變為衰敗,上帝透過耶利米所啟示的預言,大部份都在耶利米活著的時候就實現了。耶利米常被人稱為是流眼淚的先知,因為上帝透過他來譴責悖逆的百姓,而他只能流淚為他所愛的國家來禱告,耶利米哀哭的詩歌被記載在耶利米哀歌。
上帝呼召人過程,通常是讓人看見異象,以摩西為例,在80歲時神呼召他,透過一焚而不燬的荊棘,要他領上帝的百姓出埃及。神給他的異象與使命非常清楚,並給他同在的應許。神說祂是那自有永有者,使他更直接認識上帝。
另外一種常見的方式就是透過話語,讓被呼召的人知道,像是撒母耳在睡覺時聽見上帝叫他,上帝透過許多的方式來呼召感動聖經中記載的人物,當然現在的我們也可以經歷當時上帝呼召人的方式,來感受到上帝,而不管是哪一種方式,上帝都盼望我們能回應他的呼召。
在今天這段經文中,耶利米說上帝在耶利米還沒有被造時,就曉得他,當他在母親的肚子裡時,就揀選他,將他分別為聖,作列國的先知。所以我們看見上帝揀選的恩典在耶利米身上,而同樣的上帝也要揀選我們,因為我們也是被上帝所造,被上帝揀選的,可是我們不太明白為什麼這是恩典。特別是我們身為原住民,週遭有許多親友是基督徒,我們很習慣當基督徒,我們很習慣有上帝,可是我們想一想,在台灣其實一百個人裡面只有4個才認識上帝,而我們自己本身,和許多親朋好友都有這個福氣認識上帝,不是一個恩典嗎。
雖然經文裡上帝對耶利米說:「在我賜生命給你以前,我已經選召了你;你還沒有出生,我就指定你作萬國的先知。Sa kainaku badhana ku niake muswane, wapilringa naaku muswane; sa kaisu kitulalakeana, pakamaningaaku muswane ku ayuginsiane ki sanaka kuni.」但耶利米並沒有理解上帝所說的話的真正意義,因此找了理由對上帝說不要。耶利米對上帝說「至高的上主啊,我太年輕;我沒有口才。Vavalakeanaku turamuru; la kaengelraku」耶利米真的沒有口才嗎?如果他沒有口才,如何找到這種看似正當的理由來拒絕上帝的選召?耶利米知道,如果接受上帝的選召,他必須放棄自己熟悉的生活習慣與方式。
原本他可以按著自己的喜好為自己做決定,追求效率與成就這些眾人所追求的目標;如果接受上帝的選召,他就得改變。他不能再按著自己的心意而行,必須處處留意上帝的旨意,聆聽上帝的啟示。他必須脫去許多「面具」,卸除用來保護自己的屏障,將自己完全擺在上帝面前。唯有如此,他才可以明白上帝的旨意和自己的使命。但是這種改變太大了,所以耶利米極力推辭,而不是尋求上帝的協助使他可以勝任上帝的委託。「太年輕」、「沒有口才」成了他的理由。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這樣,我們知道甚麼是對的,可是如果我們真的按照規定的去做,會對我們產生許多的不方便,例如,我們都曉得交通規則規定不可闖紅燈,以確保交通安全;然而,只要四下無人,我們總是還是會有闖紅燈的想法和行為。又或者我們都知道,做人要誠實、不可說謊;然而,我們還是有意識、無意識地說著小謊,甚至為了利益而撒下大謊。你會發現,我們跟使徒保羅一樣,我們知道的「善」,我們常不去行;我們視為「惡」的,我們反倒去行。
我們就生活在片段的矛盾與衝突之中。這種矛盾與衝突,讓我們從小就開始學會「保護自己」,這種保護自己的方式不見得是對的,但是卻能不讓自己在矛盾與衝突中受到傷害。這種「自我保護」,好像成為人的天性,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不斷被強化、高舉。這也讓我們因此時常戴著「面具」,來隱藏自己的脆弱、創傷與內在的痛苦。 為了隱藏我們的軟弱,我們時常「打腫臉充胖子」,假裝我們很好,很厲害,拒絕接受他人的幫助。不但如此,甚至我們時常拒絕來自上帝的呼召。就如同耶利米一樣,找理由說自己【太年輕、沒有口才】來推辭上帝的選召。
但上帝並沒有因為耶利米的推辭而生氣、憤怒;相反的,上帝幫助耶利米,讓他看見他「自身的美與價值」。耶利米說自己「太年輕」,上帝卻告訴他:「不要自以為年輕」。「年輕」,在台灣人的觀念中往往代表「沒有經驗」而不被重視。
然而,上帝卻不是這樣對待耶利米。祂告訴耶利米,【不要自以為年輕,儘管到我差派你去的人當中Madha ngitatu vavalake, mwa sikakathane kudra tasikawlaneli pamwa muswane kudra ki laumawmase】,並且將手按在耶利米的嘴巴,以行動告訴他【我把你該說的話放在你口中Wabaainga naku muswane ku lrika aiyanesu ku vaga.】
以色列的先知從上帝那裡領受要宣布的信息,但是他們必須將這些信息,以百姓聽得懂、看得懂的話語與行為來表達。這種的過程,就是上帝信任祂選召的先知的一種表現。其實上帝可以自己宣布就好,上帝絕對可以讓百姓懂得自己的信息,百姓聽不懂做不到就懲罰,或著是做到的就給獎勵,一定會達成上帝的要求。
但是為什麼上帝要揀選人做這樣的事情,甚至人有時候軟弱就會「假傳聖旨,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列王紀下五章記載著以利沙的僕人基哈希就是這樣,他看見以利沙不收乃曼將軍送給以利沙的謝禮,找藉口跑回去找乃曼將軍,說以利沙要將這些禮物送給剛來拜訪的客人,其實是基哈希自己想要獨吞。不過上帝讓以利沙知道這件事,所以使基哈西除了得到禮物,還將乃曼將軍的大麻瘋也給了基哈西和他的後代,懲罰他的貪心與欺騙的行為。
因為上帝知道我們軟弱與驕傲,上帝要幫助我們面對我們的軟弱,學習依靠上帝的幫助。所以聖經上記載著許多人的缺點,但是上帝卻幫助他們跨過逃避、推辭的障礙,有勇氣承擔上帝交託的使命。今天的耶利米也經歷了接受幫助的奇妙經驗,使他拆下保護的高牆,而可以全然地向上帝開放,聆聽上帝的話語。
其實,不只耶利米可以;只要我們願意學習,尋求上帝的幫助,我們就能夠在聖靈的引領之下,讓自己的脆弱和傷痛,藉著上帝或他人的幫助而得到醫治,並且得著永恆的平安。我們也因此更敞開自己,享受上帝帶領我們到可安歇的青草地,使得我們的心靈成長,生命更加圓融、成熟。帖撒羅尼迦前書5:19【不要抑制聖靈的工作(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Madha ruthuruthuku ku awngane ki Siri】若你感受到神的恩典,有心要為主服事,請勇敢地回應神,因為神選了你,就必定為你開路,只要你回應,他就為你預備。願神幫助我們,建立服事的生活,成為服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