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

1. 信心是神所賜的,信心是從神所領受的,是順從神的作為和教導 2. 信心是神與人之間的關系,各人要在神面前守著, 3. 人在自己以為可行的事上能不自責,聖靈不責備所做的事,就有福了 4. 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基於信心表現出來的行為才蒙神悅納 5. 若行為不是基於信心而發出的,就是有疑心,搖擺不定

2019.08.13

主日

一、聖經中上帝的公義 上帝的公義是充滿___,也就是說都跟救恩有關。(但4:27、詩33:5 ) 二、福音顯明上帝的公義(羅1:17) 三、惟有上帝的___能使人成為公義(林後5:21) 四、若不解決__的問題,人不能稱義(弗2:8-10 ) 義的三個層次:1. 倫理___層次 2. 救恩的層次 3. ______的層次 五、公義來自上帝,人無法憑自己產生(箴8:6-8、約1:12) 面對自己和別人的問題: 1. 奉耶穌的名得到義,自己成為義,進而行出義。 2. 以_____的方式面對別人的不義。 六、在上帝的心意裡_____的名行事就是在行義(箴8:15-16、西1:24) 我們要接納甚至___別人的過錯。 結論: 1. 福音就是神的公義,上帝無條件的愛。 2. 不只領受福音,還要用福音來面對生活中不公義的事情。 3. 人無法饒恕別人的原因:饒恕這件事違反公義的原則。 4. 饒恕的意義不是「否認別人有錯」,饒恕的前提是「別人有錯」。 5. 別人有錯,我們不定罪,不控告,反而饒恕,這是「上帝公義慈愛」的彰顯 6. 福音的大能:饒恕別人,讓他們經歷到恩典,生命因此而改變。 7. 面對罪,只能倚靠耶穌,奉耶穌的名禱告,也就是支取上帝的義。 8. 人遇到上帝的義、上帝的愛,生命就會改變漸漸成為良善耶穌的樣式。

2019.11.15

主日

講題:新冠貧民?(路加福音十二:13~21,雅各書二:1~8) 誰是新冠貧民﹖ 2020年初開始的武漢炎病毒疫情,後來蔓延為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這疫情確確實實的重挫全球經濟,也影響台灣的交通、觀光、餐旅……等各行各業;疫情影響是從消費面到製造層面的源頭,全球如同又經歷一場經濟海嘯的效應;而「新冠貧民」是基於經濟面,指遭受疫情衝擊,導致原本依賴薪資、勞動所得的人,因停工、減收、減薪,甚至營業額0的產業人們,過去一向是排隊消費的景象忽然消失,別說收入減少,甚至是連一塊錢也沒收入又透支的慘狀發生,生活深受影響不在話下,也再次証實每一次發生重大災難,都是「貧富差距」擴大的起點;我國中研究院士指出,這次是1%與90%的戰爭,按照政府賦稅資料顯示台灣排名前5%的富人,收入是全體人民的31%;有位年收入250萬中年人,(也算是高收入族群),不久前遇上同班同學小胡,是位富家第二代,光是經營房地產,一年就淨賺一億八千萬,看在每月平均收入20萬的同學眼中,就是年收入250萬的人像窮人,他開玩笑的對小胡說:「看到你,我才知道自己多窮。」一般的人呢﹖特別是社會裡低收入、中低收……,或是每月薪資不到3k的人們,我們可以想像這「窮樣」不是更慘嗎? 本次疫情造成史上「貧富差距」最大時,基於基督的信仰,我們跟隨的基督門徒有甚麼啟示? 經濟學者提起,貧富不均是人性使然,學者還引用唐朝詩人白居易「買花」這首詩:「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是在形容富貴人家爭相買牡丹花,一叢牡丹花的天價,相當於十戶中等人家的年收入。今日自由經濟社會「富人趁疫獲利,等於十人賦稅」的現象,也很適合台灣俗語所言:「日頭赤炎炎,隨人顧生命」、「好額喪鄉,隨人打拼」,古昔人們才會感嘆「熱天的風是圓的,寒天的風是尖的」,意為早前的年代,人們住在有竹板有縫隙的牆面屋,夏天炙熱難熬時,偏偏風是「圓的」,吹不進屋內;冬天冷颼颼的時刻,偏偏風是尖的,吹鑽進屋內時,冷更冷、寒更寒、冰更冰。這些都在描述社會的「貧富差距」,一般人們的心態都相同,但擁有基督信仰的基督教會,基督門徒豈能學著它、隨著它? 貧與富誰較幸福? 每每提到貧是窮苦,富是錢多,然而事實上是如此嗎?依物質金錢上的衡量,低收、中低或生活困苦的人好像是被編列為「貧」,而富是被分別為財多產較多。 加拿大籍的香港首富李嘉誠先生,擁有290億美元(8700億台幣)財產身價,他不單是富人,而是超富;今年92歲,有人猜想他已臥病在床,也流傳他最近在病床寫下的一首「夕陽詩」,表達他悔不當初的心境,但這是否真實,仍有人猜疑,但確實也引起許多人的感嘆,詩的大意離不了感嘆一切都是「空」的心情(天也空、地也空、人生如夢;日也空、月也空、江水流東;愛也空、情也空、全進煙囱;名也空、利也空、美夢醒終。結論是人生是個零!)。聖經傳道書不適早就啟示提醒:「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傳一:2),「……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傳一:9b)。但有人總是要過了一生,到最後一口氣才悔不當初,時間無法倒流,就如今天要分享的「無知的財主」。(路十二:16~21) 今天所讀的聖經,有提到耶穌警愓幾萬跟隨祂的人,富不在家業多,也不要貧心家道豐富,如果財富多,靈魂不得救,到頭也會如同香港首富的悔不當初。一個有基督生命的人,或真正是重生的基督徒,會靠主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外。(帖前五:16),心思練就不只是放眼在富不富,錢多財多上,如果財物或富裕是為自己積蓄,上帝對這種人說:「無知的人啊!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凡為自己積財在上帝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如果以耶穌的標準富不一定富,富商李嘉誠在上帝面前絕不是富人,真正的財富是在天上,是永生的福份。聖經還提到「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五:3)。真正的貧與富,看是心貧窮,卻是謙卑、敬畏上帝的人,這人有福了。因此無論事上的物質你是貧是富,如果在基督裡,你是擁有救恩的人,你就是有福的,因你的生命是豐盛的,如像首富李嘉誠,確實是非常貧苦,只能悔不當初。 上帝眷顧貧窮的人 論到貧窮困苦的人,聖經說:「不可摘盡葡萄園的果子,也不可拾取葡萄所掉的果子;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上帝。」(利十九:10);「原來那地上的窮人永不斷絕;所以我吩咐你說:『總要向你地上困苦的窮乏的弟兄(姐妹)鬆開手。』」(申十五:11)。 因此絕不要戲笑窮人:「戲笑窮人的,是辱沒造他的主;幸災樂禍的,必不免受罰。」(箴十七:5)。 我曾接收到許多人詢問一個問題:「耶穌基督是猶太人、以色列人,而猶太人、以色列人為何不信耶穌﹖不信耶穌是彌賽亞(救主)?是基督(救主)呢?有許多猶太人、以色列都不信耶穌?」,其中一個原因,正統的法利賽人、文士們,他們都認為彌賽亞是應該要出身大衛王族,要出於高等一點身分的猶太人之間,彌賽亞應如同大衛王一般的高尚尊貴;但這位耶穌卻出生於馬廊中的馬槽裡,耶穌是出生成長於木匠的家,那是一個貧窮人家,也是眾多人看不起的拿撒勒地區。耶穌的學生就曾經在被呼召前,當腓力告訴他遇見彌賽亞,介紹祂是拿撒勒人耶穌,這時:「拿但業對他說,拿撒勒還能出甚麼好的麼?」(約一:46),這正是許多猶太人心裡的話;過後我們從許多聖經記載中,聽見猶太人強調這位耶穌是「木匠的兒子」(太十三:55) 強調耶穌的身分背景:「這不是那木匠嗎?……他們就厭棄他。」(可六:3),不但耶穌是出身在這個貧窮的鄉下,且是貧窮的家庭成員,猶太人不看好耶穌是他們等待的彌賽亞,甚至在傳道期間,耶穌親近稅史、罪人,即當時社會低下階層的事實,也被這些信上帝的猶太人放大指責與批評,至今上帝興起一個國際組織名為「選民事工差會」,就是專門向猶太人傳福音;初代教會,當福音要向外邦人傳揚時,猶太人也是一群沒有信耶穌基督的外邦人,而且聖經特別提到:「弟兄姐妹,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這奧秘(恐怕你們自以為聰明),就是以色列人有幾分是硬心的,等到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於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如經上所說『必有一位救主,從錫安出來,要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惡。』(羅十一:25~26),猶太人對彌賽亞的期待,用今天我們思想的角度,即彌賽亞「祂要出身如大衛王朝的富人家」,因此出生在馬廊在馬槽的拿撒勒人、木匠的兒子、木匠的窮人,不算是彌賽亞(基督、救主),而使這些自以為聰明的猶太人,失去信耶穌為救主的機會;先入為主的貧富地位設定,讓猶太人失去永生的福份;這也是需要上帝興起「上帝選民事工差會」,回頭向不信耶穌基督的猶太人傳福音。 一位來自貧窮家庭的總理 台灣的防疫,讓台灣的女總統蔡英文,在國際中備受讚揚,其實還有一個國家的女總理,也是在全球防疫中,採取果斷決策的亮點人物,那就是北歐芬蘭共和國卅五歲的女總理桑娜•馬琳(Sanna Marin)。 芬蘭是一個550萬人口,國土比台灣更小的一個國家,光是國內的湖就有十六萬個,西邊是瑞典,東邊是俄羅斯,芬蘭政府是由五個政黨組成的聯合政府,每個政黨都是女性為領導者,其中四個政黨領導者都不超過卅五歲。103年前芬蘭自俄羅斯獨立,當時它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但現在是全球「最快樂」、「最幸福」、「新聞自由度」全都是第一名的國家;在他們還不是很富裕時,芬蘭的教會就派宣教師至海外宣教,台灣也是其中之一;一個窮困的國家,因突破改變,運用落實北歐模式的社會福利制度,讓每一個孩子從幼兒園、國小、到大學都免費,強調「每個孩子,無論家境貧或富,都可以享有平等教育及平等競爭的機會,現任卅五歲歲的女理桑娜•馬琳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桑娜•馬琳出生在一個社會階層中勞工的家庭,也是家中唯一讀過大學的人,早年四處打工,還擔任過售貨、收銀員,因此她擔任總理後,鄰國極右派政客還嘲諷她是「售貨女郎」,她也很冷靜的回應「在我們芬蘭,一個來自貧窮家庭的孩子,可以有機會接受教育,成就人生目標,即使是收銀員,也能當上總理。」,她不但持續維持好的社會福利制度,她也讓芬蘭共和國她的國家在氣候轉型的努力上,成為全球各國可跟進國家,他們告別石化燃料、交通脫碳、工、農業減排、公平的對待人民、地球,但也是通過政治去努力達成。 聽完桑娜•馬琳芬蘭這個國家代表人物的故事,,故事中告訴我們,不要輕看貧窮人;耶穌時代的猶太人,特別是信上帝的猶太人,因視耶穌人性身份出身太卑微、窮困,與他們期待的尊君大衛王寶座的彌賽亞相差太遠,導致他們喪失永恆的救恩,至今福音才又傳回耶路撒冷,猶太人、以色列終就是上帝的選民,我們不忽略耶路撒冷,不忽略沒信耶穌基督的猶太人,也就是基督信仰的外邦人。另外我們又從聖經上看見提醒,上主「祂垂聽窮人的禱告,並不藐視他們的祈求。」(詩一○二:17),「我要使其中的糧食豐滿,使其中窮人飽足。」(詩一三二:15),「不可欺壓寡婦、孤兒、寄居的,和貧窮人。」(亞七:10)。 在信上富足 「虛心的人有福了!」(太五:3a),窮並不是罪,特別在各種重災難時;貧窮差距拉大,而且更多窮困的人產生,有些是富更富,有人是窮更窮,如果只取得生活上基本生活所需, 今日富裕的台灣社會,有能力有機會給予台灣需要的人民,但那不是施捨,那是分享,而且所分享是不是你個人的,那是上帝交託管理的,目前有許多社服單位,在台灣社會中,得許多同胞的分享,因他們願意分享,許多面對貧困的家庭孩子,得到有接受教育的公平機會,這也是一個勞工家庭的孩子,或貧困家庭的孩子,因此有機會在社會中享受公平的競爭,或許有一天,我們看來貧困家庭的孩子,也可以擔任台灣社會各層面的領導人,這都不是一些富二代,有資產傳承的第二代可以體會的恩典。聖經說:「我親愛的弟兄(姐妹)們,請聽上帝豈不是揀選了世上的貧窮人,叫他們在信上富足,並承受他所應許給那愛他之人的國。」(雅二:5),上帝的應許是不分貧富的,叫我們在信上更富足, 到底誰是這次疫情中的貧民?絕不是因疫情造成短暫收入減少、或減薪、或失業或收攤……。歷經這次的疫情衝擊,其實正是未來社會健全福利制度好反省檢討提升發展的契機。 結語: 無知的財主,他欠缺的並不是錢財,也只是人軟弱的顯現,即有的想要更有,多的想要更多,富的想要更富,但富人的無知,即未能讓靈魂得救而努力,落得如香港富商李嘉誠悔不當初只看錢財而已,因錢財只是暫時的物質。 對待貧窮的人,聖經告訴我們,不要重富輕貧,假如你現在是富有的,那也不過是暫時擁有,特別不要去批斷貧窮人,聖經說:「這豈不是你們偏心待人,用惡意斷定人麼!」(雅二:4),「我親愛的弟兄(姐妹)們,請聽上帝豈不是揀選了世上的貧窮人,叫他們在信上富足,並承受他所應許給那愛他之人的國。」(雅二:5)

2020.07.18

主日

影片因當日臉書遭到強制登出,導致直播不完全,故本日無影片檔! 1、道成肉身 2、來跟從主 3、與主同行 *信心的成長 *盼望的培養 *愛心的擴張

2021.01.25

主日

1門徒繁殖是平衡的 2門徒繁殖是健康的 3門徒繁殖是應該的

2021.02.07

主日

前言 一、 不以外貌待人(V1-4) 二、 神待人的原則(V5-7) 三、 要愛人如己(V8-11) 結論

2021.06.08

主日

證道題目:價值 主題經文:雅2:14-20. 大 綱: 一、 伊甸園沒有價值 創1:31. 二、 神救恩沒有價值 賽55:1-2. 三、 何事有更高價值 約14:30.約壹2:17.彼前2:15. 彼前3:17.弗2:10.提前6:18. 可14:7.加6:10.箴3:27.

2021.12.07

主日

巴色会亚庇中文堂线上主日崇拜(直播) 日期:26.12.2021 主题:信心与行为。相辅并行 经文:雅各书2:14-26 讲员:张玉芬牧师

2021.12.23

主日

所以我們會行為是信心的產物 你既然相信、延伸出來的就是你的行為 他又舉了兩個猶太人熟悉的例子。 第一個是亞伯拉罕,亞伯拉罕是因信而稱義, 而他的信心是表現在他肯將以撒獻祭的行為上。 信心是看不見的,要靠行為才看得出來。 第二個例子是妓女喇合,她相信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是真神, 而這信心表現在她肯收留及隱藏探子。 因此雅各的結論是,活的信心是有行為來證明出來,否則信心是死的

2022.01.27

主日

2022-0213(第七週)主日崇拜 =====崇拜程序===== 宣召 讚美 《我要全心讚美、主的喜樂是我力量、聖靈的江河、願祢的話》 啟應 第9篇(詩32) 讀經 雅各書2:1-13 證道 拿掉偏見的眼鏡! 回應 《把冷漠變成愛》 奉獻 台語聖詩306B 頌榮 台語聖詩512《願咱救主耶穌基督》 祝禱 阿們頌 台語聖詩522 =========== 本週金句:約翰壹書4章12節 從來沒有人見過上帝,我們若彼此相愛,上帝就住在我們裏面,愛他的心在我們裏面得以完全了。 (台漢)從來未有人看見上帝,咱若相疼,就上帝tiam佇咱,也伊的疼完全佇咱。 ============ ==講道大綱== [生根建造-雅各書系列]-向下扎根(4) 主題:拿掉偏見的眼鏡! 經文:雅各書2:1-13 前言:魔鬼的誘惑工具 vs.醫師的得力助手 一.當教會有VIP區時... 二.心有傲慢與偏見 結論:基督心與愛之眼 真正的敬虔是...以基督的心為心 以祂的眼看世界 ---分享與應用--- 1.你曾經被人按外貌來對待嗎?(你曾經按外貌待過別人嗎?) 請回想這樣的經歷,略述當時的情況,並指出你那時的感受(是甚麼原因導致你有那樣的行為)。 2.為甚麼「憐憫可向審判誇勝」這句話可以用來治療「以貌取人」的陋習呢?

2022.02.12

主日

2022-0227(第九週)主日崇拜 ===本週金句:約翰壹書3章18節 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 (台漢)細子啊,咱的相疼,呣通用話,用舌,是著用行,用誠實。 ===講道大綱== [向下扎根-雅各書系列](5) 主題:拿出信心的行動來! 經文:雅各書2:14-26 前言:訓練 vs.嘗試 一.拿出行動來!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 (雅2:14-17) 二.虛假(鬼魔)的信心 vs. 算為義的信心 (雅2:18-25) 結論:你的信心是活的,還是死的? ---分享與應用--- 1.亞伯拉罕與妓女喇合所作的有甚麼相同的地方?雅各為甚麼將他們相提並論? 2.你要如何在信心的三大階段中展現行動呢? ------- 門諾會光復教會 Line官方帳號 https://lin.ee/bnbR07R 門諾會光復教會 FB粉絲頁 https://reurl.cc/e9EQ9M

2022.02.26

主日

講題:凡塵下的天使 講員:何宗信長老 講道大綱: (一) 遇到耶穌的四位凡塵下的天使 (可2:1-5) - 誰是凡塵下的天使? (來1:14)(路7:27) - 將一位癱子帶到耶穌面前 - 癱子得到耶穌奇蹟醫治之原因 - 這四位天使的特質 - 他們得到的祝福 (二) 你也可以成為凡塵下的天使 - 專心等候從上來的感動 (腓2:4-5) - 用愛心以行動回應 (雅2:18)(來10:24-25) - 如何開始?

2022.07.17

主日

講題:芥菜種過信心橋 講員:何宗信長老 講道大綱: (一) 人要藉著信心橋,經歷神的能力 (太13:58) (二) 耶穌治好一個癲癇症的小孩 (太17:14-20) - 門徒為甚麼不能將鬼趕出來? (可9:29) - 甚麼是一粒芥菜種的信心? (雅2:17) (三) 如何栽培芥菜種過信心橋? - 承認信心不足,求幫助 (可9:24) - 一心仰賴神 (箴3:5-6)

2022.08.20

主日

題目 : 你是外貌協會嗎? 經文 : 雅各書二:1-7 講員 : 張其嵩牧師 大綱: 一、不可按外貌待人 二、貧窮人在信上富足-耶穌卻是相反 三、富足人的欺壓 四、開始行動

2023.01.14

主日

成人主日學-雅各書2-3章

2023.06.12

主日

主日證道:柴美榮姊妹 主題:信心與行為需要並行 經文:雅2:14-26

2023.07.31

主日

講題:當保羅遇見雅各 經文:雅2:14-26 一、 前言 二、 本論 (一) 因信稱義 1. 甚麼是福音? 2. 人稱義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穌基督 3. 舉亞伯拉罕信神為例 4. 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不是出於行為 5. 若是因行為稱義就有可誇的 6. 小結:因信稱義, (二) 因行為稱義 1. 行為與信心互相配合 2. 信心沒有行為就是死的。 3. 行為是信心的明證 (三) 信心是由心所發 1. 它不單是理智上的認同19-20 2. 它是內心的順服21-26 3. 雅各的結論 (四) 因信稱義的省思 1.加拉太書加2:17我們若求在基督裏稱義,卻仍舊是罪人,難道基督是叫人犯罪的嗎? 2.羅6:1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嗎? 三、 結論

2024.07.27

主日

講題:知己亦知彼 講員:曾國華牧師 日期:2024年10月13日 講道大綱: (一) 核心價值:塑造教會的遠象 (雅2:14-18)(太28:18-20) (二) 核心價值:促進團隊合作 (弗4:16) (三) 核心價值:作為社會的光和鹽 (太5:13-16)

2024.10.18

主日

證道題目:絕對不動屬神之物 經 文:出埃及記10-12章 大 綱: 一、 以色列人淪為奴隸之原因 二、 神總是用極大的寬容待人 三、 神要的不只是財務而是心

2024.11.22

主日

講題:更經歷神 講員:黃啟鴻長老 日期:2025年1月26日 講道大綱: (一) 常存感恩 (腓4:6-7) (二) 接受邀請,經歷神:馬利亞和約瑟的例子 (路1:30-31)(路1:35)(太1:20-21)(可9:23下) (三) 憑信心,活出信仰 (雅2:17)(路9:23) - 個人靈命的成長:進深和神的關係 - 參與教會:讓更多人可以得著福音 (四) 新年立願:更經歷神 - 在個人靈命的成長及教會參與上更經歷神!

2025.01.27

主日

講題:信心的跳躍 講員:何鴻恩弟兄 日期:2025年3月25日 講道大綱: 引言:信心的跳躍(Leap of faith)─跳石的經驗 (一) 信心的定義 (來11:1) (二) 信心的行動 (雅2:17) 總結:信心的跳躍─你會想跳嗎?

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