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
講題:那些日子(以斯帖記四:14~17,馬太福音五:10)
那些日子─和平紀念日
台灣228事件歷經74年了,至今仍持續在查列受難者的名單,真正的受難者如嘉義的陳澄波畫家、紳士,或是岡山教會當時的牧師蕭朝金,還有許多當時台灣的菁英人士,或是如同嘉義一位音樂系的女孩,只參加一場音樂會就被抓、被審、被恐嚇;就是15年前聽她親自描述228時,她仍是發抖,而且不太願意多談。岡山教會蕭朝金牧師,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他被推為岡山地區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因曾接待火車停駛無法返鄉的學子及民眾,慘遭國民黨政府羅織「毆打國軍」罪名,在岡山農工旁的平交道被槍殺,且暴屍荒野。槍斃前,軍人迫令蕭牧師跪下,但蕭牧師說他只跪拜上帝,絕不向人下跪,結果軍人就用槍托打他,再開槍打死坐著的蕭朝金牧師;事件發生後,當時包括教會信徒有許多人,有很長時間,不敢和他的家屬接觸。類似這些事件中的濫殺無辜與失去家人的案子,在全台灣各地發生。當今天台灣社會又在228和平紀念日放假,如明天(拜一)補假時,對現代的台灣人民有何意義?在「那些日子」我們學到甚麼?領受什麼信息?或只是記憶?教訓?提醒?沒感覺?或會為今日台灣有的民主社會感恩?
那些日子─普珥節
猶太人每年都會過普珥節,正是紀念一場猶太民族險遭滅族的危機,從遭遇仇敵滅族的邪惡計劃中,得到解救的典故。背景正是今天我們所讀以斯帖記的故事。
「普珥」(Purim)原文是亞甲文的Pur,意思是抽籤,在波斯帝國亞哈隨魯王一次的抽籤儀式,抽中十二月份(也是我們新曆的二、三月份),當時王的人臣哈曼,想盡辦法向王進言,最後頒下詔書,在當月十三日,要在波斯帝國所屬的127個省份中,除滅猶太群族,無論老少、婦女、孩童全然滅絕,然而有王后身份的猶太人以斯帖,盡了心力,使猶太民族得以存活,猶太人至今仍非常看重普珥節這個節日,那是一個「救贖」的紀念節日,那位看不見的上帝,如何在祂的子民中,處處顯出祂施恩眷顧的手,使用一切「巧合」來彰顯祂的「主權」,成就祂救贖的旨意,留存祂立約的選民。
普珥節從主前第五世紀開始,至今世世代代中仍在說話,且指向耶穌基督完全的救贖,聖經說:「祂是在被擄時期就與猶太人同在的神子」(但三:25)。在歷史上,猶太人曾經歷亞述帝國、巴比倫帝國、波斯帝國、羅馬帝國,但上帝都眷顧猶太即上帝的選民,甚至猶太亡國二千五百年時期,上帝仍眷顧他們。
從古至今,我們仍能擁有「末世要顯現的救恩。」(彼前一:5b),也正是向世人宣告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於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如經上所記:『必有一位救主,從錫安出來,要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惡。』又說:『我除去他們罪的時候,這就是我與他們所立的約。』」(羅十一:26~27)。那些日子,人們遭遇許多困境,甚至生命的威脅,然而上帝的拯救卻是永遠的應許。
上禮拜三查經時,我們查考創世記挪亞方舟的故事,上帝在40晝夜的洪水過後,重新予民應許:「我與你們立約,凡有血肉的,不再被洪水滅絕,也不再有洪水毀壞地了。」(創九:11),但上上禮拜北美成為一個大冰庫,美國本土都在0度~0度以下的寒凍中,特別是與台灣緯度一樣,甚至夏天都要比台灣炙熱的美國南部德州,竟然冷到零下18度,成為冰天雪地的德州;我詢問住在德州的朋友,德州最嚴重的是那一個城市,他說每一個地區都很嚴重,各種狀況都有,因為好幾十年沒有如此現象,德州政府、人民全都亂了手腳,情境就如同2004年「明天過後」的電影場景,電影中未來的場景本是小說、虛構的故事,卻真實出現在2021年今天的德州,甚至西歐的希臘,曾是上帝的應許有錯誤嗎?不是!原來是人的罪惡帶來洪水,也是人的邪惡,再度帶來人類滅絕的威脅,如果那些日子所遭遇的洪水、災難,只要人們持續犯罪,甚至過度取用地球資源,這些滅絕與毀滅仍然會不斷出現在世界人類中;許多人不都是尋求世界和平嗎?合一的社會嗎?但如同無神論的中國共產黨,如果在今日仍然掌權,世界的戰爭還是會隨時出現在我們的週遭,甚至來到我們的眼前。
那些日子,以斯帖與族人遭遇滅族時,以斯帖回覆她的族人:「你當去招聚書珊城所有的猶太人,為我禁食三晝三夜,不吃不喝,我和我的宮女也要這樣禁食,然後我違例進去見王,我若死就死罷。」(斯四:16),那些日子有危機有生命威脅,所屬族群即將被減絕時,他們是如何應對?他們回到上帝的面前,尋求上帝的靈引導,且完全的交託與順服。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
228禁忌未解除的年代那些日子,在南部牧會當時的我,有機會關心228受難的家屬,也就是228事件發生時,屏東議會的副議長,也在無罪被捕被槍殺在屏東的三角公園,而且三天內不准收屍。要讓台灣人驚嚇害怕,不敢再有任何動作言論,姓葉的副議長太太,正懷有身孕,在先生半夜被帶走、被槍殺、被示眾的過程中,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能眼淚往肚吞,當時同樣沒有人敢去接觸她的家庭,後來二個兒子成長過程中,都導致精神疾病,遺腹子是女兒,後來他們進入了教會,仍一直不敢講述自己的感受與遭遇,當時在台灣法律還沒能補償他們時,開始有人真正關心他們,並告知台灣人民,228受難的家屬是義人的後代;後來那位從來沒有見過爸爸的女兒,成了長老教會的牧師,受難家屬葉太太晚年時,女兒陪伴著他領受每年紀念日時,台灣人民給予的敬佩與尊崇,雖然這些都無法彌補好幾十年來的害怕與傷害,但我們更確定「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葉家老媽媽年老時,仍然寡言安靜,也不太容易與人對話互動,但成為牧師的女兒與她都蒙靈魂的得救;勇敢面對因228事件,家庭變故而生病的二個兒子,即葉牧師的大哥,後來也得到照顧;當時每次看見葉牧師扶著年老的母親出席在228紀念活動時,我心仍能感受他們「那些日子」的痛,那種痛也只有當事者明白那是何等程度的感受,至今她們的身影仍然非常清楚的浮在眼前。她們母女已經回到天家,永遠在上帝的身邊,她們為義所受的苦,上帝已將公義的冠冕賜給她們,她們已身穿白袍,而且笑的非常燦爛、非常開朗,一直讚美上帝,她們與眾使徒一齊在天堂的位置。228只是再一次突顯人類的邪惡,但邪惡無法滅絕,毀上帝的子民,特別渴慕義的人,她們確實是有福的人,雖然在世上曾有苦難。
那些日子─滿清統治
嘉義諸羅城,在滿清統治那些日子,因嘉義本地沒有什麼經濟價值作物,平原無灌溉系統,清朝官方雖有些官兵進駐諸羅,但也沒什麼重大事件,但許多人都知道,歷史中台灣人林爽文是滿清年代三大民變之一,從中部彰化開始,一個居住在本地的台灣人,因須受外來政權的統治起義,有人稱他為土匪,但從本土角度看,那些日子,台灣本地人是沒有政治權利的,1787年諸羅城改成嘉義是滿清處死這些反抗者後,嘉獎諸羅義民而改為「嘉義」之名。
那些日子,台灣人是面對滅絕與消除文化的年代,單純的台灣人,那些日子是沒什麼價值的。但馬雅各醫師所醫治的嘉義人黃深和,信主靈魂得救後,1870年回到嘉義大溪厝家族一塊作禮拜,1873年甘為霖牧師正式主持開拓嘉義教會,那些日子,台灣人雖沒什麼身分地位,信耶穌後,不但得到永生,也成為上帝眼中「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二:9)。雲嘉南的人們因福音而成為有尊榮的上帝兒女。
那些日子─日本統治台灣
歷史學家將日本人統治台灣的50年分成三個時期,第一階段日本人試著瞭解台灣,第二階段日本開始要融合台灣,第三階段使出更強烈積極要同化台灣,特別要台灣人改日本名字,要台灣教會成為一個宗派,即日本基督教教團,本教會設教70週年的感恩禮拜前,先要舉行向天皇致敬的儀式,至今儀式文件還留於教會的記錄裡,但日本統治台灣50年結束後,台灣人才重新又發現又提問,我們到底是誰?
那些日子─國民政府統治台灣
台灣人的命運就在「那些日子」中經歷,原本以為回到祖國懷抱,卻風生不幸又悲慘的228事件,讓台灣有部份的人想回復到「我是日本人」,「我不是中國人」,找尋「我是台灣人」的可能性,至今我們至少有85%說,我是台灣人,特別年輕一代,不再有那些日子統治我們的外來政權所形成的錯覺。
最近有一位年青的外交官也是律師,她曾擔任太平洋群島吐瓦魯(Tuvalu)的交外官,她分享她要從一位年輕的女性,更努力在國際間「讓世界看見台灣,帶台灣走向世界」。
「那些日子」即台灣的歷史,呈現台灣400多年來,有著不同統治台灣的政權,但卻不是真正的台灣本地人,因此歷經74年的228事件,至今連真正受害者的數目都無法精準提出,執政的民進黨政府,正努力轉型正義,我們知道在「那些日子」,都有上帝的手帶領著台灣,至今我們也更清楚上帝是眷顧我們的上帝。
從以斯帖的故事中,我們看見很適合在「那些日子」中很孤獨台灣的啟示信息,提醒在一代傳襲一代的台灣人,特別是今日的基督徒,不要停留在悲慘無身份的文化裡,以斯帖和末底改在「那些日子」,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在最艱難爭戰的日子裡,他們禁食迫切禱告,今日我們需要有更多的禱告勇士,齊心合一禱告,那也正是聖靈工作的時段,以斯帖並不知上帝要如何拯救猶太族群,但上主按照祂的時程彰顯神蹟,讓祂的旨意成就在祂的子民身上。
結語:
74年前「那些日子」的228事件,今天又再次紀念反省時,處在台灣進入一個新的世代,緬懷悲慘哀傷的「那些日子」,曾有許多人家破人亡,許多人因省籍對立,生活的很痛苦,但福音進入台灣,福音也能改造台灣的社會,福音是人們對「那些日子」仍可建立新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