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
【主日講道-獅子坑中的盼望】
?但以理書第9章
脈絡:但以理向神祈禱和神應允他所求
藉由學者麥兆輝透過”ABA”文學寫作特色(就像三明治?,最中間的東西是核心),讓我們看聖經有個縱覽的方向
➡️從耶利米的預言到天使的解釋,都是在講同一個預言以及是否有延續,而核心則是但以理的禱告<v.4-19>
1、歷史背景<但9:1-2>
▪️耶利米書29:10,25:11-12
❓七十年的解釋
對於耶利米所提到的70年各方學者們有著不同的見解,但我們了解到
?耶利米用70是一個約數
<詩篇90:10>說的70年是”一個人想要活到的完美歲數”,所以耶利米如此對被擄的同胞說的重點在於:「你們會一去不返,所以在巴比倫好好生活吧!」
➡️結論:「七」只是個約數,象徵完全,不需按字面解釋
?神是有能力權柄在帶領我們的生命,當我們真的謙卑自己破碎在神的面前時,神是派天使在我們的身邊的
2、但以理祈禱的內容<9:3-19>
?祈禱的態度<9:3-4a>
:將自己準備好,專心一致地在神面前謙卑痛心,全人投入
?祈禱與敬拜<9:4b>
:表示對神的景仰&提醒他自己,神是守約施慈愛大有可畏的神
?禱告的基礎<9:5-14>
:但以理始終相信神必會垂聽他的禱告,因為
-①承認自己的同胞無論在何處何階級都得罪了神,向神認罪
-②熟悉神的屬性,並懇求神按他的屬性應允祈禱
-③不只為同胞的好處禱告,也為神的榮耀祈禱
?禱告的內容<9:17-19>
:求神垂聽他的禱告,息怒帶他們回故土
?禱告文的重點
1、神的同在,聖經與禱告
(聖經=神的同在)
在但以理的禱告中,認罪成了極重要的內容<9:5、6:11.14.15>;但以理從耶利米身上看見神的同在,是極其聖潔的,令人立刻覺得有罪
2、同胞之情
-在但以理的禱告當中都是用「我們」,而不是「我」
3、聖經中的祈禱文
-但以理都是用聖經的話在禱告
?關於禱告的省思
[禱告有時]
Gorden Smith:最理想的原則不一定是早上第一件事要禱告,而要把第一天中最好的時間奉獻給神」
➡️”最好”就是我們最清醒,最能夠來到神面前的時間
?危害禱告的要素
1.富蘭克林式的誘惑
-很容易陷入自我為中心,凡事自己來的自負心態,覺得靠自己的努力可以得著神的救恩,而會少了很多對神的感恩
2.假裝主義
-有時候祈禱時會戴上善良面具的衝動,那是一種想變成另一個人的渴望,變成假裝比原本的自己好的樣子
-主要因素:壓抑感受的禱告
➡️神不是要我們很好而是要我們真實來到祂面前??
?關於重松謙牧師省察禱告
-1.按下當天的播放鍵重播一天的畫面
-2.回想一天的思想與感受,即使自己當時無法明白箇中意思
➡️問自己:「今天最值得感恩的是什麼?在那裡覺得自己最有朝氣、最有成就感、或是與神步伐一致?」
➡️再問自己:「今天最不想感恩的是什麼?我在哪裡覺得最有壓力、焦慮、挫折、或是覺得最後悔?我在這裡將一切在禱告奉獻給神,也求赦免我的罪。」
?回應神
1.你最近的禱告生命如何?但以理的禱告帶給你什麼省思?
2.在你的禱告生命中,有什麼因素會對你有所危害?你如何去面對這樣的挑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