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

講道大綱: 前言:我們是奉主耶穌的名來宣揚基督福音。 一、奉主耶穌的名是支取 (第 5-6 節) 1、缺乏現實的資源,卻能擁有富足的屬天資源 2、 未蒙賜下所需的,卻蒙賜下獲得所需的能力 二、奉主耶穌的名使人得 (第 7-10 節) 1、天下人間沒有別的名可以倚靠得救 2、 經歷主的恩典就見證宣揚主的作為 三、奉主耶穌的名要謹慎 (第 1-4、7 節) 1、貼近主耶穌的心,同心合意的服事 2、 愛主且愛人如己,成為祝福的導管 結語:讓我們同心一起來,放膽傳揚基督的福音。 ========================= 個人思想及小組討論題綱: 1. 今天的信息,讓我對於 神和我自己有什麼新的認識? 2. 關於「奉主耶穌的名來彰顯祂的權能」,我有什麼被提醒的地方? 3. 跟弟兄姐妹同心一起來放膽傳福音,我有什麼需要突破之處?

2020.01.05

主日

講道大綱: 前言:透過活出復活的生命,我們向世人見證耶穌就是生命的主。 一、主耶穌賜的生命使我們得享 (第 11-19 上半節) 1、 耶穌的名字表明 神的救贖恩典 2、 耶穌賜信心使我們得著拯救醫治 二、主耶穌賜的生命使我們擁有 (第 19-21 節) 1、 現在經歷脫離罪擔靈命更新 2、 將來享受不再憂罪不再死亡 三、主耶穌賜的生命使我們成為 (第 22-26 節) 1、 藉著聖經使我們深知主耶穌的救恩 2、 藉著見證使人們得著主耶穌的救恩 結語:讓人們從我身上看見,耶穌真是生命的主。 ========== 個人思想及小組討論題綱: 1. 今天的信息,讓我對於 神和我自己有什麼新的認識? 2. 面對死亡的威脅時,擁有復活盼望的應許,對我有什麼提醒? 3. 讓人從我身上看見耶穌是生命的主,我有什麼需要成長之處?

2020.02.15

主日

1大大張口是我們的選擇 2大大張口是我們的信心 3大大張口是我們的呼召

2020.07.25

主日

講員:吳樸文牧師 題目:效法基督的生命4.~在聖殿中的醫治與見證 經文:以西結書15:1-5,使徒行傳3:1-10 大綱:  前言   ․人子啊,葡萄樹比別樣樹……  一、我必向他們變臉  二、在殿的一個門口  結論   ․百姓都看見……認得他……就因他所遇著的事滿心希奇、驚訝。 分享題目:  1. 對您而言,上帝的臉是怎樣的臉?為什麼他要變臉?這段以西結書的經文帶給您什麼啟示?  2. 福音的大能帶給這位生來瘸腿者的人生極大的轉變,讓他從絕望中躍入盼望。您會怎樣向親友分享,因著基督您在上帝的國裡,在今生與永恆裡的盼望?

2020.07.25

主日

講員:吳樸文牧師 題目:為基督服事花蓮2.~在百姓前的證言 經文:約伯記29:1-25,使徒行傳3:11-26 大綱:  前言   ․惟願我如從前的歲月……  一、那時……稱我有福  二、以色列人哪,為什麼……  結論   ․那安舒的日子……摩西曾說……從撒母耳以來……就是對亞伯拉罕…… 分享題目:  1. 怎樣的人喜愛談從前的歲月?為什麼?  2. 您認為一個擁有未來盼望的人,又會怎樣看待從前的歲月呢?

2020.08.05

主日

題目: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 經文:使徒行傳3:1-10 1 申初禱告的時候,彼得、約翰上聖殿去。 2 有一個人,生來是瘸腿的,天天被人抬來,放在殿的一個門口(那門名叫美門),要求進殿的人賙濟。 3 他看見彼得、約翰將要進殿,就求他們賙濟。 4 彼得、約翰定睛看他;彼得說:「你看我們!」 5 那人就留意看他們,指望得著甚麼。 6 彼得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 7 於是拉著他的右手,扶他起來;他的腳和踝子骨立刻健壯了, 8 就跳起來,站著,又行走,同他們進了殿,走著,跳著,讚美神。 9 百姓都看見他行走,讚美神; 10認得他是那素常坐在殿的美門口求賙濟的,就因他所遇著的事滿心希奇、驚訝。 大綱 1. 申初禱告的時候,彼得、約翰上聖殿去(猶太人歸信耶稣是基督,仍舊參加祭司在早晚的祭祀和禱告) 2. 有一個人,生來是瘸腿的,在殿的一個門口,要求進殿的人賙濟(生來是瘸腿的困境) 3. 那人就留意看他們,指望得著甚麼, 彼得說:金銀我都沒有(求乞的盼望和失望) 4. 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奉耶稣基督的名行事) 5. 他的腳和踝子骨立刻健壯了,就跳起來,站著,又行走(生來是瘸腿的人, 立刻就跳起来,站著,行走) 6. 百姓都看見那素常坐在殿的美門口求賙濟的瘸子行走,就讚美神 7. 因那生來是瘸腿的乞丐,所遇著的事,就滿心希奇、驚訝,人人都讚美神

2020.12.06

主日

大綱 1. 在美門口的瘸子,跳起來,同彼得,約翰,進入殿中,參與祭司獻晚祭禱告。 2. 他們正在所羅門的廊下時,眾百姓一齊跑到他們那裡,很覺稀奇,要看仔細。 3. 眾百姓議論彼得和約翰有此大能,或神施恩給虔誠人,驚奇如此的神跡。 4. 是此聖殿的神,列祖的神,榮耀了他的僕人(兒子)耶穌,從拿撒勒來的先知。 5. 彼得提醒眾百姓如何出賣耶穌,棄絕那聖潔公義的彌賽亞(基督)。 6. 彼得指責是眾百姓殺了賜生命的主基督,列祖的神,卻叫他從死人裡復活了。 7. 我們(彼得和約翰)靠著耶穌的名,叫這瘸子健壯了,我們信耶穌的名帶有大能。 8. 正是耶穌所賜給我們的信心,行了這個神跡,叫生來的瘸子全然好了。

2020.12.13

主日

题目:你們當悔改歸正 經文:使徒行傳3:17-21 17弟兄們,我曉得你們做這事是出於不知,你們的官長也是如此。 18但神曾藉眾先知的口,預言基督將要受害,就這樣應驗了。 19所以,你們當悔改歸正,使你們的罪得以塗抹, 20這樣,那安舒的日子就必從主面前來到;主也必差遣所預定給你們的基督 (耶穌)降臨。 21天必留他,等到萬物復興的時候,就是神從創世以來、藉著聖先知的口所說 的。 大綱 1. 彼得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 2. 耶和華,已經榮耀了他的僕人(或兒子)耶穌,將他升為至高,賜給他超乎萬名之上的名。 3. 你們卻背叛耶穌交給彼拉多,出賣耶穌,交付羅馬兵丁釘他十字架。 4. 你們硬著心棄絕那公義聖潔的耶穌,反求釋放一個被判死罪的凶手。 5. 你們殺了那生命的主,神卻叫他從死裡復活,證明耶穌不能被死所拘禁的。 6. 使徒是見證耶穌從死裡復活,也見證瘸子是奉耶穌的名而得健壯了。 7. 使徒更是見證以色列的官長,帶領百姓殺害所盼望的基督。 8. 基督這樣受害,又進入他的榮耀,豈不是應當的嗎?正是先知預言的應驗。 9. 所以,你們當認錯,認罪,悔改,離棄罪惡,歸向真神,使你們的罪得以塗抹。

2020.12.27

主日

講題:醫治與回應(路加福音十七:11~19,使徒行傳三:1~10) 痲瘋與瘸腿 今天所讀的二處聖經,都提到生病的人;痲瘋病也稱漢生病,我們都知道它是後天的疾病,是一種桿茵傳染而致病,外表看來好似皮膚和眼部症狀的疾病,但事實上它可能經由神經系統、呼吸道感染造成疾病,甚至患處會失去痛覺,導致要截肢。舊約時代的以色列人,如果患病甚至經由祭司斷定為「不潔淨」的族群後,必須被隔離出家庭、人群、社會之外;今日的武漢肺炎病毒,也因傳染力強,有致死的威脅,因此需要有一定時程的隔離要求;這病不但身體痛苦,心理也很折磨,特別是被排在社會之外;今年許多國外回來,必須自主隔離14天的入境台灣人,過程中有人都快要崩潰,何況是聖經記述的當時這些痲瘋症患者,他們身心承受的痛苦,是可以想像的極度痛。 另外一位,聖經說,他天生就是瘸腿:「有一個人,生來是瘸腿的,天天被人抬來,放在殿的一個門口(那門名叫美門),要求進殿的人賙濟。」(徒三:2),這人自己無法走動,必須有人扛他、抬他,身體無法自主,而且又有自尊上的挑戰,他的不健全又要向人乞討,是與生俱來,是一生都無法脫離的痛和病,因此我們也可以猜想他的無奈與消極。 這二位故事中的人物,不但「痛苦與絕望」是共通點,「期待有機會得到醫治」更是其共通點;沒錯﹗病人都需要被醫治、被醫好,醫生也知道他努力要治好病人,因此「醫治」正是他們(病人、醫療人員)共同的任務。今天的兩處的聖經,都有非常完美的結局,他們都得到了醫治,而且這是來自上帝的醫治,他們真正經歷一場「不可能中的神蹟」。 神蹟再現 對以色列人、對信上帝的人、對基督徒來說,從信心我們不斷的經歷神蹟,而且聖經也讓我們看見講不完數不盡的神蹟,但神蹟並沒有讓人們的信心保持恆久,反而形成要看見神蹟才會有信心,沒有神蹟時則不再正常不再站立得穩於真理裡。 想靠神蹟維持基督信仰的人,會如此說:「現代已沒有神蹟,神蹟愈來愈少了。」,但聖經說:「門徒出去到處宣傳福音,主和他們同工,用神蹟隨著,證實所傳的道,阿們。」(可十六:20),聖經告訴我們,只要藉著信心傳福音,就會看見神蹟隨著我們,有一首名為埃及王子(出埃及)電影的英文主題曲「When you believe」(當你相信時),歌詞中有一句「There can be miracles,When you believe!」(當你相信時,那兒就有神蹟!),神蹟是信實的上帝所應許的。 這二年來,我們積極推動幸福小組傳福音,確實有許多神蹟隨著我們,我們看見生命改變的神蹟,我們經歷上帝是預備(耶和華以勒)的神蹟,我們經歷上帝是旌旗(耶和華尼西)屬靈爭戰中勝利的神蹟,我們看見上帝是醫治(耶和華拉法) 的神蹟。今天聖經中這二個人物,正是經歷上帝的醫治(耶和華拉法)的神蹟。 耶和華拉法(上帝的醫治) 耶和華拉法是上帝的醫治或上帝醫治的意思,也就是上帝屬性中,祂將醫治我們的疾病;上帝是創造宇宙萬物,也是創造人類的主宰,祂的醫治絕不是只醫治人的身體,人除了身體、心理,還有人的靈魂,也就是身心靈,醫治全人是上帝的應許,當我們相信時,凡事都能:「耶穌對他們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可九:23),「耶穌看著他們說:在人是不能,在上帝卻不然,因為上帝凡事都能。」(可十:27),「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四:13)。上帝那有難成的事?但我們明明知道上帝凡事都能,卻總是沒有信心,也因此少了更多親自經歷上帝神蹟的機會和恩典。 今天第一處的聖經,提到十位無可挽救的痲瘋病患者,他們自認,社會也公認為他們不潔淨,痊癒的機會渺茫,過程中充滿著內心的掙扎與無奈,或如同舊約時代的乃縵將軍,或許他知道上帝可能醫治他,但仍使用自己的方法,去尋求上帝的醫治,先知要他去約旦河淋浴七回,是上帝要考驗他的信心,結果一開始生氣面對,直到後來才照著先知的話去做,「他就潔淨了。」(王下五:14),可見,醫治是上帝的應許,但信心是被醫治的人必須有的,這才能真正經歷上帝的醫治,這十位痲瘋患者,都得到耶穌的醫治,上帝並沒有使他醫治的應許落空,然而這十位痲瘋病人得到痊癒後,他們必須去給祭司查驗,這又是一個信心的考驗,他們必須離開神蹟的現場,但領受神蹟恩典的人們,是否仍抱持著回應感恩、感謝上帝的心回來?因為只有如此,他們所得的醫治才是全人的。 以色列人曾從出埃及開始,歷經一個又一個神蹟,但因信心不足,而且埋怨比感謝要多,而且埋怨不斷,這也是出埃及那一代的以色列人,除約書亞與迦勒以外,沒人能進入流奶與蜜的迦南美地。 醫治是上帝的應許,也是祂的恩典,但那十位痲瘋患者,被醫好後,只有一個人回到耶穌面前感謝;在今日的教會生活中,有設定月定奉獻(什一奉獻)、感謝(恩)奉獻,月定奉獻是每一個基督徒基本的信仰生活要求之一,但台灣傳統的教會,擔心基督徒作不到或有罪惡感,改為月定奉獻,或稱教會奉獻,久而久之,以為那只是奉獻項目選擇之一,不知那是一個有信仰的基督徒,是領受上帝所應許恩典首要信仰的實踐,如聖經說:「凡你所賜給我的,我必將什分之一獻給祢。」(創廿八:22b),主要是見證上帝與我們同在,祂在所行的路上與我們同行,祂給我們吃,給我們穿,給我們平安。再說,祂也應許要為我們敞開天上的窗,傾福給我們,甚至無處可容。也就是當我們靠著信心,將當納的什分之一全然奉獻時(瑪三:10),我們將更加蒙恩。10位蒙醫治的痲瘋病人,只有一個人回來感恩,耶穌問:「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上帝麼?」(路十七:18),事實上,耶穌醫治他們,其他九位是身體得了醫治,但真正全人得救的人,卻是會回來感恩的人,耶穌對他說:「就對那人說,起來走罷,你的信救了你了。」,(路十七:19),上帝的醫治,是身心靈全人的醫治,身體就是得醫治了,肉體仍會再生病,但靈魂得救卻是一生的恩典,或許你軟弱又犯罪了,又再回到罪中,卻不悔改回轉面對上帝,領受上帝的光,又持續沉淪在罪中時,你的病會更重,我們尋求的醫治是要靈魂的得救,希望主耶穌也對你說:「你的信救了你﹗」。 心志軟弱得醫治的病人 彼得、約翰起初傳福音時,為人得醫治的禱告,仍存有害怕自己能力不足的想法;我們常聽到教會的同工長執,當為人醫治禱告時,常覺自己資淺、年輕,不敢為長者或是牧者禱告,甚至連探訪,也認為沒牧者陪同,弟兄姐妹會不認同;但經歷聖靈同在後的彼得、約翰,已排除畏縮沒自信的心志,當他們面對生來瘸腿的弟兄,非常勇敢又滿有信心的奉主耶穌的名禱告,極力為病人祈求上主的醫治使其痊癒,彼得是帶著信心且非常有力的宣告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徒三:6),彼得沒世上的金錢、物質,但他卻滿有聖靈的能力與上帝應許可得醫治的權柄,靠著這堅強的信心,他為這位生來沒希望,不可能痊癒的病人禱告,因此他和病人同時經歷了神蹟,聖經說那人立刻健壯:「就跳起來,站著又行走,同他們進了殿,走著、跳著讚美上帝。」(徒三:8),其實這位得醫治的病人,真正得到的醫治是他的心志,除了無法行走,這之前他的心是絕望的、暗黑的、消極的,也不再追求靈性的成長,也不再敬拜上帝,被醫治後,不再只是被動坐在殿前,卻不進殿敬拜讚美上帝的人,重點不只是他的腿,而是他的心志已經絕望,甚至死了,聖靈醫治他,充滿了他。 聖靈醫治了這位瘸腿的弟兄,其實也醫治了他的心志,使其重新活過來,你呢?你的心志是否仍固執在自己的位子,你告訴自己,這是我的原則,這是我的界限,這是我的性格,不能再改變,也不容許別人來改變,甚至不容聖靈來改變你,因此我們可能如同一個無法走路的人,人在殿裡,心在殿外;好像都是在敬拜上帝,卻更體貼自己,更不知自己沒辦法向前行,並不是天生如此、或是都是別人造成,原來是我的心志已死,不再願意讓耶穌醫治你那不再火熱的心?我們看見的神蹟是來自聖靈,並不是彼得、約翰,彼得也提醒眾人:「為什麼把這事當作希奇呢?為什麼定睛看我們,以為我們憑自己的能力和虔誠,使這人行走呢?」(徒三:12),原來他們隨著聖靈一同經歷活的上帝,聖靈除了醫治人的身體,也醫治那已絕望已死的心志,如果我們再常常說:「不可能﹗」「不能﹗」「沒辦法﹗」「沒機會﹗」「沒希望﹗」時,我們更應尋求聖靈醫治我們的心志。 回想早期本宗長老教會的信徒,無論走到那裡,就是向人傳福音,今日我們邀請眾教會傳福音時,竟然有人還會分別這是他教派,這是我們長老教會,傳福音是所有基督徒的共同使命,無論是基督教、天主教甚至東正教,我們要傳福音,我們不是傳宗派、傳教派,因此當我們只看見自己的宗派、教派時,我們的心已被綑綁,無論那個宗派、教派如果不傳福音,就如同心死的瘸腿,不只是肉體的生病,而是心志病了,因此我們更需要聖靈充滿的基督門徒,靠著聖靈的能力尋求真正的醫治。不能再視過去的十年,嘉義中會信徒數的減少為正常現象,不能再視孩子、青少年減少以少子化理由塘塞,我們不能讓傳福音的心志死了。 結語: 上帝早就應許,耶和華拉法(耶和華醫治),但我們如何回應祂在我們之中不斷醫治的神蹟?領受救恩後,遺忘感恩?是救恩是理所當然?只是領受?只是消費?卻不再尋求重生的心志?如果我們可以經歷祂的醫治,我們也應該回應祂的呼召,我們得願意來到祂面前感謝祂,而且獻上感恩,我們也可以在身體被醫治時,同時也求祂醫治我們不願改變的心,醫治絕望的心?醫治放棄的心?醫治不再存有火熱的心?甚至醫治我們已死的心志!實踐傳福音是最好的回應。

2020.11.07

主日

日期:2021年1月24日 講員:鍾銘楷牧師 講題:靈基一觸 經文:徒3:1-10(和合本)

2021.01.24

主日

講題:恆切的禱告(詩篇七十:1~5,使徒行傳三:1~10) 陽台上的花卉 本教會辦公大樓的二、三、四樓,面西都設計有放置花草的陽台,廿三年前來本會的時候,它們存留的只是一些枯乾或零落耐乾的植物類,那時從陽台的外觀可看出,當時設置的美意;詳細一看,就發現至少有好幾年,已不再有茂盛的花草。這幾年來,呂牧師帶領年青人一齊用心重新栽植花草,在每年春天會開很多的花,特別是花期長的九重葛;今年春天它們長的更多更美了,佈滿了二、三、四樓的陽台;從這些花草,我學到許多基本的知識,這些花草需要不間斷的有足夠「水份的供應」「土壤的供應」「肥料的供應」,更特別的是,當他們正開花時,它們更需要有充足的水,才不會掉落花朵或樹枝枯乾。同樣的,今日基督門徒的靈命,要有活力與生命力,就要如同保羅所說的:「盼望要喜樂」、「患難要忍耐」、「禱告要常常」;這也是今天我要與大家分享其中之一的「恆切的禱告」。 申初禱告的時候 「申初」也就是下午三點鐘的時候,彼得、約翰兩位門徒到聖殿去禱告,這是今天所看到故事的開頭描述,也就是猶太人信仰生活之一項;猶太人每天至少會有三次的禱告;我們當中或許也有人會說,我也每天三餐都禱告,三次禱告並不多啊!有人三餐加上早晚(即睡前、起床時)就有五次禱告啊!但猶太人的信仰生活的三次禱告,不是形式或例行的禱告,而是真正信仰生活上的禱告,其中當然也包含「親近上帝」、「遇見上帝」、「懇求上帝」或是「認罪禱告」、「尋求異象的禱告」;如果以詩篇的禱告類型,我們可以列出如:敬拜、讚美、悔罪、懇求、感恩、信靠、安慰……今天所讀的詩篇就是懇求上主幫助的禱告;詩篇也呈現禱告是信徒生活中的部份,它是隨著生命存在的,因此有人比喻「基督徒的禱告,就是基督徒的呼吸。」,既然是呼吸,你還會討論它是否重要?你會詢問呼吸對我們重不重要?當然不會。 回頭看看我們的信仰生活,我們有多少時間向上帝禱告?我們每一次的禱告會多久?最近我才親耳聽見,「五分鐘的禱告就很久啦!」可能是指一般禮拜中的禱告,但個人的禱告,許多人也覺得半小時就太多了,因此沒經驗的人很難想像,怎麼有人會用一、二小時或更多的時間禱告?當然我們和三位一體的上帝關係好時,或不止用悟性的禱告,也用靈的禱告時,我們就能可以有更多更久與上帝交通的時刻,不是嗎。「這卻怎麼樣呢?我要用靈禱告,也要用悟性禱告;我要用靈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林前十四:15) 施以諾牧師曾從父親聽到自己小時候的故事,有天他在父親施達雄牧師的書房裡玩,當時爸爸正忙著預備他的講道篇,這位年幼的孩子自行玩了一陣後忽然叫著:「爸爸!爸爸!」,正忙著的施達雄牧師回了兒子「什麼事?」,兒子回爸爸:「爸爸!爸爸!」,爸爸又問了一次「什麼事?」,兒子回說:「沒事,就是喜歡叫爸爸!」,並不是兒子有什麼需求或要事,他們父子的關係更親近。 許多基督徒常會有一種現象,有需要時再禱告。對照猶太人每天三次的禱告,晚上、清早、下午,這讓他們在信仰生活,維持能更親近上帝、遇見上帝,且在世俗生活中分別為聖,猶太人每天三次的禱告,不是形式、例行,而是維持與上帝更親近關係的方式。你是否常在有意無意中呼叫「阿爸上帝」「救主聖子上帝」「聖靈上帝」?你並不是有事,而因你是祂的兒女。 舊約聖經中的猶太人但以理,雖然被擄在外邦國,但仍維持每天三次禱告的信仰生活方式,他排除各種艱難來進行,如聖經說:「但以理知道這禁令蓋了玉璽,就到自己家裡(他樓上的窗戶開向耶路撒冷),一日三次,雙膝跪在上帝面前,禱告感謝,與素常一樣。」(但六:10),「他們對王說:『王啊!那被擄之猶大人中的但以理不理你,也不遵你蓋了玉璽的禁令,他竟一日三次祈禱。』」(但六:13),但以理每日三次禱告不但沒因環境變遷而停頓,甚至遭遇生命威脅的艱辛時,他仍然每天有至少三次的禱告,讓他屬靈生命更堅強與滿有能力且不懼怕。 如果每一個基督門徒,都能有每天固定的時間親近上帝,不但可以剛強壯膽,不容易軟弱,甚至可以戰勝撒但的挑戰;且能讓你經由禱告的生活,經歷上帝的成全與賜福。或許有人會說,我隨時隨地都在禱告,但也可能沒有在禱告。如果我們每天有固定時間禱告親近上帝,我們的思想與靈命將更健康正面,如同有健康的免疫細胞,可以抵擋與排除病毒一樣。國際間有人研究O型血型的人較不易感染肺炎病毒,但如果屬靈生命非常強健的基督門徒,將會更有能力抵抗屬靈病毒的入侵。 蘇格蘭長老教會有一個傳統,每年都有一次大型的講道聚會,其中那天有一位長輩的牧者,在前往聚會的途中,巧遇一位神學生,用餐時,神學生聽見這位老牧者禱告說:「上帝啊!我最近較重聽,我向祢祈求今天會找到一個靠近講台的座位;還有我最近鞋子破了,天氣又變冷,我希望祢賜給我一雙新鞋子;還有今天我需要有一個住的地方,求祢賜我一個免付費或是很便宜住宿的地方。」,神學生在身邊聽完這位老牧者的禱告,有一點不明白甚至有一點批評,這位牧者的禱告怎麼那麼膚淺,真是「成功神學」,只求看得的到需求? 那天一到達會場以後,前排的一位姐妹,將一個空位讓給這位老牧者,那原本是她為父親的預留座位,但父親已趕不及這場聚會;聚會進行禱告時,這位讓座的姐妹是站著禱告,老牧者是跪著禱告,姊妹看到老牧者腳上那雙破掉的鞋子,聚會完姐妹主動告訴牧者,自己的父親是一位製鞋師父,她希望送一雙鞋給老牧者,也順口問老牧者是否有住宿的地方,因她原本預定的一間房間客人取消,她願意免費提供給老牧師住宿。聽完這個故事,我們是否認為這種故事太「成功神學」或太「幼稚」,但我最大的感動是,老牧者一生為主服事,他真正明白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上帝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可十:15),禱告的誠心與完全的交託,正如我們什麼話都可以向祂傾吐祈求,祂會依祂的旨意成全。我們也相信祂的應許:「所以我告訴你們,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什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可十一:24),這是救主耶穌親自的應許嗎?為何我們要像那位有神學造就卻沒有單純的信心的神學生,質疑老牧者的禱告呢?看來重要的是禱告的誠心,而不是禱告的方式或用詞華麗與否,老牧者的禱告正是在聖靈裡的禱告:「親愛的弟兄姐妹啊!你們卻要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聖靈裡禱告。」(猶一:20)。 禱告的能力 一、有屬靈的看見(徒三:4) 彼得要那位乞錢的對方「看他們」,他要給他的,不是他所期待的而已,他們給這位有需要的人,是健康起來,不但身體得醫治,心也剛強,靈也因耶穌基督而得救,這不就是今日基督教會存在目的嗎?當然台灣是一個充滿諸宗教的大環境,如有沒有更特殊的能力,人們會進入嗎?雖然我們邀請那些有需要的人們進來,不會百分之百人人都能完整、被成全,如有人進來靈魂未得救就離開;有人靈魂得救,未被造就就離開;有人得救且被造就,經歷門徒訓練,也改變了他們的生命;我們絕不會因一、二位離開就說搶救靈魂的工作無效,這很正常;我們屬靈的眼光,看見我們努力搶救他們的靈魂,卻遭遇如同10個痲瘋病人得醫治故事,最後只留下一位,我們也要為只剩一位而讚美感恩,何況留下且被門訓,生命改變的人仍然是那麼多。 恆切的禱告,讓我們有屬靈的看見、屬靈的眼光。使徒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屬靈的看見,帶更大的賜福給人。也能活在盼望與信心之中。 二、傳福音有能力(徒三:6~7) 彼得、約翰二位門徒,照時間禱告,也就是在生活中,沒讓生活冷卻了禱告的生活。我們是否剛剛經過一個過年的長假,過年期間不知有多少人仍持守禱告的生活?或是過年休假了,靈性生活也如同放在冷凍庫,冷藏室成為冷冰冰的,我們還需要重新解凍。寒假中,有一群教會的年青人,仍在上午前來教會讀經靈修禱告,短短的寒假假期,他們讀完好幾卷聖經,如果如此進度向前,他們的靈性一定更加增長。同樣恆切的禱告,是不能休假的,一開始我們提到禱告如同呼吸,如果是呼吸,我們就更能明白,禱告是不能停的,英國文學、神學作家,也是納尼亞傳奇作者C.S魯益師曾經說:「只有服事不禱告的人,是驕傲者;只有禱告,不服是的人,是懶惰的人。」,我們也要如此呼籲說:「只有傳福音不禱告的人,無法戰勝魔鬼;只有禱告,沒有傳福音的人,是那不忠心的僕人。」 恆切的禱告生活,才能讓我們成為一個傳福音有能力的人;我們不希望一個基督門徒不傳福音,我們更不希望一個傳福音的基督徒不禱告;不禱告,不恆切禱告,我們就無法成為有能力傳福音的基督門徒。一個花時間禱告,恆切禱告的基督門徒,一定會發現自己的不能、不全、信心不足,也因此在恆切禱告中,更能堅定倚靠聖靈,詩篇的作者迫切禱告時,看出他也是一位恆切禱告的人:「上帝啊,求你快快搭救我!耶和華啊,求你速速幫助我!願那些尋索我命的,抱愧蒙羞;願那些喜悅我遭害的,退後受辱。願那些對我說阿哈、阿哈的,因羞愧退後。願一切尋求你的,因你高興歡喜;願那些喜愛你救恩的,常說:當尊上帝為大!但我是困苦窮乏的;上帝啊,求你速速到我這裏來!你是幫助我的,搭救我的。耶和華啊,求你不要耽延!」(詩七十:1~5) 結語: 恆切的禱告,對基督門徒是一種挑戰,因為我們很容易受環境、生活、別人或身心靈的狀況而阻擋,但我們只求上主讓我們「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帖前五:16~17),恆切的禱告,讓基督門徒更有屬靈的看見,也有傳福音的能力。我們需要更多恆切禱告的基督門徒。

2021.02.19

主日

愛心與信心的服事

2021.09.16

主日

2022是與神對齊的敬畏之年!是憑信心勇敢前進的挑戰年!新的突破、新的道路,正為你展開!抓住機會,領受新的恩膏,成為新的皮袋,預備承接新酒,因為豐收的新季節來到,期待神將為你作新事! 報告禧年~「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路加福音4:18-19) 2022願你滿得雙倍的恩寵與恩膏,力上加力,向標竿直跑,得榮耀冠冕!

2022.01.02

主日

2022是與神對齊的敬畏之年!是憑信心勇敢前進的挑戰年!新的突破、新的道路,正為你展開!抓住機會,領受新的恩膏,成為新的皮袋,預備承接新酒,因為豐收的新季節來到,期待神將為你作新事! 報告禧年~「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路加福音4:18-19) 2022願你滿得雙倍的恩寵與恩膏,力上加力,向標竿直跑,得榮耀冠冕!

2022.01.02

2022.05.02

主日

主題經文:(使徒行傳三章1-10節) 1申初禱告的時候,彼得、約翰上聖殿去。2有一個人,生來是瘸腿的,天天被人抬來,放在殿的一個門口,那門名叫美門,要求進殿的人賙濟。3他看見彼得、約翰將要進殿,就求他們賙濟。4彼得約翰定睛看他;彼得說:你看我們!5那人就留意看他們,指望得著甚麼。6彼得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7於是拉著他的右手,扶他起來;他的腳和踝子骨立刻健壯了,8就跳起來,站著,又行走,同他們進了殿,走著,跳著,讚美神。9百姓都看見他行走,讚美神;10認得他是那素常坐在殿的美門口求賙濟的,就因他所遇著的事滿心希奇、驚訝。

2023.07.01

2024.03.08

主日

你們是先知的子孫,也承受神與你們祖宗所立的約,就是對亞伯拉罕說:地上萬族都要因你的後裔得福。

2024.04.17

主日

金句:彼得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使徒行傳3:6)

2024.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