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

一 . 執行聖餐的混亂 (11:17-22) 二. 實施聖餐的意義 (11:23-26) 三. 領受聖餐的態度 (11:27-34)

2020.03.15

主日

享受生命的條件 先知道活命 擁抱生命的要件 先得到生命 活出生命的關鍵 先啟動命定

2020.11.09

主日

講題:基督的門徒(詩篇十五:1~5,哥林多前書十一:1)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教勢統計,目前咱有1270間教會,超過26萬信徒,其中原住民的教會,有525間,信徒有7萬3千多人。每禮拜日咱所有教會使用18種語言敬拜上帝,其中超過10種語言是台灣原住民族各族的族語,上帝賞賜咱台灣有這呢豐富多元的文化及語言,互咱閣卡經驗上帝無比的恩典及疼痛。 長老宗的開創者加爾文,他所寫的聖詩113首「我來朝見祢,救贖我的主」互咱清楚體會他的信仰告白─佇第3節、第5節歌詞按呢告白:祢就是活命,阮對祢生存。除去祢以外,別位無盼望;主祢有應允,所信無空空。求賜阮平安,自在及確信;對祢得氣力,互阮永堅心。」 今日咱讀詩篇第15篇是朝聖者來到聖殿的門口,提出一個問題:什麼人有資格來到上帝的聖殿?其實通過耶穌基督「道成肉體」的「普世救恩」,上帝對世界人類的疼痛並沒任何條件;顛倒是主動提供每一個生命「無盡的恩典及盼望」!詩篇15篇引導咱親近上帝,及上帝建立親密的生命關係,對3方面鼓勵咱成做「基督的門徒」: 一、謙卑順服上帝旨意的人: 詩篇十五:2「就是行為正直,作事公義,對心底講真實的人。」─現代台語譯本 咱行為正直及公義的前提是因為咱欲行出上帝的旨意。所以親近上帝的唯一條件就是願意聽趁上帝的命令、指示、提醒及要求;親近上帝的唯一目的就是歡喜實踐上帝的旨意。所以每一遍攏提醒自己用謙卑、順服的態度親近上帝,這是咱禮拜、靈修的基本態度及精神。 我時常思念義光教會黃昭堂兄,他是台獨聯盟永遠的主席,總是他來到教會,非常謙卑及上帝建立信仰生命親密結連的關係,常常吟聖詩流目屎,感謝上帝無盡的恩典及疼痛。昭堂兄每遍主日禮拜,認真領受上帝話語及教示,並通過每日生活及生命活出上帝的旨意。 2007年義光教會設立25周年特刊,通過採訪整理一篇「黃昭堂懺悔錄」成做朝堂兄一生真重要的信仰見證! 二、真實用生命歸榮光上帝的人: 詩篇十五:3~4a:「伊無用嘴舌中傷人;伊無陷害朋友,無四界造謠毀謗厝邊。伊的目睭藐視作歹的人。」─現代台語譯本 上帝賞賜咱人類有身體各種器官,所組成的生命是欲互人看見上帝的榮耀!所以咱的心思意念、生命展現、人際關係、社會生活、國家認同,一切人生的目標就是歡喜用生命歸榮光上帝。親像保羅勉勵講:「所以,恁無論是食是飲,抑是做甚麼,恁著為著榮耀上帝來做。」(林前10:31) 加爾文的一生用生命歸榮光上帝,甚至安息前特別交待千萬呣通為他立墓碑,以免造成別人誤會他一生有偌大成就。若呣是上帝的恩典及權能,他的一生無法度成就任何事,加爾文的人生對出生到死亡攏真實用生命歸榮光上帝,這也是咱每一位長老宗的信徒一生非常重要的信仰課題及使命。 三、甘願犧牲受苦祝福別人的人: 詩篇十五:4b~5:「伊咒誓,雖然家己剋虧嘛無改變。伊錢借人呣是為著利息;伊無收賄賂陷害無辜的人。做此款代誌的人會永遠徛在。」─現代台語譯本 基督徒的人生觀及價值觀及一般人最大的沒仝款,就是閣卡看重別人的欠缺及困難,佇真多受苦的生命看著咱關懷的責任及使命!所以甚至自己吃虧猶原甘願歡喜,因為咱啲同擔苦難的時,咱亦做伙享受榮光、平安及喜樂。基督徒上寶貴的信仰見證:愈親像耶穌基督為別人犧牲受苦,咱顛倒經驗—上帝恩典祝福愈加添!義光教會有7、8位長執及信徒是因為關心台灣民主政治及台灣前途成做良心犯坐監,的生命真正歡喜甘願犧牲受苦祝福台灣的人。 2017年3月前衛出版社出版「高俊明回憶錄─磨難苦杯下的信仰及實踐」,互咱清楚看見高俊明牧師的人生及生命怎樣盡忠學習成做「基督的門徒」。1977年8月16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發表「人權宣言」,面對當時國民黨政權的壓迫,每一位草擬「人權宣言」的牧長攏寫好自己的遺書,甘願背十字架面對苦難、犧牲甚至死亡,包括高俊明牧師亦是按呢,回憶錄第122頁咱通看見他的遺言!1999年4月18日佇立法院廣場,高俊明牧師引導在場參與「公投絕食活動」的台灣勇士做伙舉行主日禮拜,高牧師引用路加福音13章31-33節,鼓勵自己及每一位參與絕食的勇士,親像耶穌面對死亡的威脅,他勇敢回應講:「雖然是按呢,今仔日、明仔日,及後日,我一定著繼續行我的路,因為先知無應該佇耶路撒冷以外的所在互人刣死。」高俊明牧師跟隨耶穌基督甘願歡喜受苦,犧牲行十字架的路,這是今日咱真重要共同的信仰課題,一生盡忠打拚成做基督的門徒。 面對COVID-19(中國武漢肺炎)帶來全人類生命的傷害,咱閣一遍決志學習使徒保羅的生命見證「恁著學我,親像我學基督。」(哥林多前書十一章1節) 當全世界的教會面對沒法度做伙共同做禮拜、聚會的困境,就閣卡清楚大眾傳播的重要性及實況的迫切需要。請咱做伙關心、支持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眾傳播事工的發展,為咱「傳播基金會」奉獻及代禱,願上帝賜福保守咱整體教會佇這個傳播、網路發達、資訊爆炸的時代,將上帝國真實的平安及喜樂帶到每一個需要基督信仰的心靈及生命!

2021.04.16

主日

「洗禮」和「聖餐」是基督信仰的兩大重要儀式。「洗禮」是一生只需受一次洗。聖餐則是有聘牧的堂會一年至少要有6次,支會或無聘牧的教會擇一年至少2次。教會從起初便有守聖餐的習慣,使徒行傳記載,聖靈降臨後,彼得起身講道,約三千人信了主。爾後,信徒們恆心遵守使徒們的教訓,日日同心合意,在殿裡、家中,彼此交接、擘餅、祈禱,歡喜誠心地用飯。對初代教會而言,聖餐就是愛筵的一部份。雖然方式與現今有所不同,但都強調信徒相聚合一禱告的時刻。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教導「聖餐」的課題,是有關「聖餐」的最早文獻記載。歷世歷代的教會,在主持聖餐典禮時,也喜愛使用今天的這段經文,經文中,保羅清楚指出,聖餐是主耶穌在被賣那一夜,親自設立。「那一夜」,就是猶太人守逾越節的當晚。 一、耶穌被賣那一夜 那一夜發生的事,路加福音22:15記載著,耶穌對門徒們說:「我一直盼望在受難以前和你們一起吃這逾越節的晚餐Siadramadraamaku ku apaswalane kai ki akipakwalrianeli ku ataelreaneli numiane kane kai kwaubu ki Takilragavane ka lrisi.」。耶穌很清楚,那一晚將發生的事情,就是有宗教領袖、文士和祭司長們,密謀殺害耶穌,而且是藉著祂的門徒猶大來完成這件事;但耶穌仍吩咐門徒,照常預備要過這感恩的節日。 耶穌說:「我一直盼望」,和眾人共進晚餐,包括那即將出賣他的人猶大。與人同在,並且不分對象,一向都是耶穌的作風,所以祂和稅利、罪人在一起,而這正是耶穌來到世上的目的—拯救失喪的人。 在這最後的晚餐中,耶穌所說的話,為原本單純的杯和餅,賦予了新的意義,成為今日守聖餐的由來。耶穌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約,為你們流出來的。耶穌以杯裡的酒,代表他的生命—血,以此與人立下新約;餅代表他的身體,為人們捨去。耶穌清楚表明,要用自己的性命,與門徒們建立屬靈的關係,同時見證,上帝國在此刻臨到人間。這是耶穌用他的生命做出的信仰宣言。 聖餐最重要的意涵,就是「基督為世人的罪而死,用他的生命,帶來上帝的寬恕,使人與上帝之間有和好的關係,使人得著救恩,從罪惡中得蒙拯救。基督以自己的生命,鋪給人一條通往永生的道路。信徒吃餅、喝杯,則是表明了主的犧牲,同時等候他再來。 二、守聖餐的意義-紀念主 基督教應該是所有的宗教裡面,最強調「紀念」意義的,這詞有記得、提醒、懷念或回憶的意思。逾越節是以色列人紀念「上帝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整個事件提醒以色列人,祖先們曾在埃及為奴,蒙上帝恩典帶領離開,經紅海、過曠野,進入應許的迦南美地。遵守逾越節,是要紀念上帝的拯救恩典,要以色列後世子孫記住,上帝救他們脫離轄制,成為蒙應許的百姓。出埃及記第十二章裡寫道,要紀念這日,守為耶和華的節,作為世世代代的永遠定律。 同樣地,耶穌在被賣前,主持了逾越節的晚筵,吩咐門徒們,餅和酒代表他的身體和血,他要與人立新的約,門徒要記得,他們不再是罪的奴僕;耶穌已經用他的生命,替贖了一切的罪。靠著基督,他們可以脫離罪,得著新的生命,成為新造的人。若有人在耶穌基督裡,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一切都變成新的。聖餐典禮一個非常重要的意義,就是人與上帝重新立約,參與典禮的人正是表明,上帝是他的上帝,他要做上帝的百姓。上帝拯救人,而人願意被上帝所拯救。 當耶穌和門徒們共享筵席之後,他也同時改變了逾越節的晚餐,使它有了新的意義,就是「基督在人的生命中坐席」,吃喝時要紀念他。這新的宴席,是耶穌用寶血設立的新約,就是他願意與人同坐席、獻上自己的身體,為人付出生命的贖價,作挽回祭。而人也願意相信,基督能救贖人的生命,因此願意讓基督在生命中坐席,罪得赦免,與上帝和好,得著上帝的祝福。 三、守聖餐的態度 「紀念」也提醒我們,不僅需要記得過往的回憶,也要把過去應用於當下。換句話說,那夜門徒們和基督共同領受了聖餐,親身經歷了基督為人捨命,與基督建立了密切的關係。現在的信徒們守聖餐,除了回想那晚所發生的事,同時也紀念,現實生活中,耶穌仍與人同坐席,存在於信徒的生活和生命中。透過聖餐,信徒們再次與上帝立這生命的永恆之約。這約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主耶穌說,他願意與人同坐席,無論人在怎樣的光景底下,上帝要與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上帝要人的眼光不僅停留在那一晚,而是看見,那一夜正實際發生在信徒的生命中。杯或餅,代表著基督為人的捨命。每當手持餅和杯時,應當以一些時間,感謝上帝,因為未來仍有機會領受餅和杯。「獻上感恩」是守聖餐的態度。 保羅教導哥林多的信徒聖餐的意義,是因為當時哥林多教會守聖餐前有愛筵;但一些富裕的哥林多信徒,竟然自己先吃,沒有等候其他的兄姐到來再吃,有些人甚至喝得大醉,完全忘記了教會內仍有物質有缺乏的人,所以保羅斥責他們,同時提醒信徒,守愛餐時要彼此等待,因為愛筵是【彼此的分享】。 所以聖餐時一般會等全體會眾都領完,再一起領受,這是要信徒們彼此分享、等待。另一方面也可以解釋成:已受洗的信徒,要在禱告中紀念,等候那些尚未受洗、無法同領聖餐的人,願他們能早日受洗,與眾人同領聖餐,以感恩的心,在基督裡彼此分享、彼此等待。 透過聖餐,我們連結過去、現在和未來。在每次的聖餐典禮中,再次告白信仰。吃喝耶穌的肉和血時,信徒需要再次與主立約,表明願意做他的百姓,讓他在人生中作主。懇求上帝憐憫信徒,每次的聖餐不僅是紀念基督,生命中更有一顆悔改的心,也將愛與關懷分享給我們的弟兄姊妹,讓我們都願意進到基督的裡面。一起來禱告。

2021.09.04

主日

日期:2021年11月28日 講題:寧死也要的誇耀 講員:何宗信長老 講道大綱: (一) 面對傳福音的使命,保羅有的選擇 (林前9:16-18) - 不傳福音 (太25:30) - 不甘心地傳福音 - 甘心地傳福音 (林後8:9) (二) 保羅的選擇:寧死也要的誇耀 (林前9:15)(路9:23)(耶9:23-24) (三) 保羅這誇耀對你的提醒 (林前11:1) - 面對福音的使命,你的選擇是? - 你有沒有神所喜悅的誇耀? (詩37:4)

2021.11.28

主日

疫情中操練彼此相愛 榮神益人的行事原則 看重聖餐禮拜的施行 靠著聖靈領受主的話 回應呼召進入筵宴所

2022.05.22

主日

然而照主的安排,女也不是無男,男也不是無女。 因為女人原是由男人而出,男人也是由女人而出;但萬有都是出乎神。

2022.08.29

主日

所以,無論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餅,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 人應當自己省察,然後吃這餅、喝這杯。

2022.08.29

主日

講題:愛與盟約 講員:曾國華牧師 經文:林前11:23-25 講道大綱: (一) 永恒的愛約 (羅5:6-8) (二) 合一的愛約 (約13:34-35)

2023.03.19

主日

講題:愛與盟約 講員:曾國華牧師 經文:林前11:23-25 講道大綱: (一) 永恒的愛約 (羅5:6-8) (二) 合一的愛約 (約13:34-35)

2023.03.19

主日

題目:為的是記念我 經文: 主耶穌被出賣的那一夜,他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擘開的;你們應當這樣行,為的是記念我。」飯後,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應當這樣行,為的是記念我。」 (林前11:23-25)

2023.06.16

主日

講題:聖餐有價 講員:李富成牧師 日期:2025年1月12日 經文:林前11:23-26

2025.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