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

講題:甚願你賜福與我(歷代志上四:9~10,馬太福音六:33) 他們關心台灣人靈魂的得救 從3月3日開始的英國蘇格蘭馬雅各醫師逝世100週年的紀念活動記者會起跑後,有3月5日馬雅各醫師的紀念郵票首日發表及當天晚上的紀念音樂會,以及3月6日在台南青年公園的園遊會,3月~6月16日在台南神學院圖書館的紀念文物、影像展覽,3月~6月的宣教尋根之旅,希望台灣人民,特別是基督徒可以從記憶與回顧中,深思當年英國的教會,特別是蘇格蘭的基督門徒們,將一生獻上為祭,藉由擔任的不同專業(醫療、教育、神學遠渡重洋,克服各種困難,而且受苦又付代價,只為要搶救台灣人的靈魂。 1865年馬雅各醫師是第一批到台灣的宣教師,他帶著三位助手及由杜嘉德牧師(Rev.Carstairs Douglas)陪同,從中國廈門來到台灣高雄再到台南府城,前後在台7年期間,隨著他的醫療專業,一邊看病一邊傳福音,搶救許多台灣人的靈魂,如果說,今日我們要感念馬雅各醫師的種種事蹟及足跡,甚至尋根時,我們不能視而不見,他確實是一位尋求聖靈的能力,為主見證到地極的基督門徒,今天台灣教會的基督門徒,如何跟隨他們?且願意付代價傳福音?搶救我們自己同胞或在台灣人民的靈魂? 不然今年我們又只是經歷一場熱鬧又龐大的紀念活動,又會變成只有如同煙火,瞬間驚艷,像一陣風立刻就消失而已;邀請台灣教會每一位基督門徒,或是呼召每一位基督徒,積極離開安逸、不變、固守、不願付代價傳福音的「文化」,不然今日英國教會沒落的景象,有一天也會在台灣教會普遍發生;英國許多大又美又莊嚴的禮拜堂,因沒積極傳福音而沒人啦!教會內常聽說「因少子化」,教會沒有兒童、年青人、大學生是正常,從去年因疫情不能出國,假日時台灣報復性的出遊是一窩蜂的人潮,到處都是人,我們也會說:「人好多哦!」確實大人、小孩,各景點真的好多好多人,只是他們的靈魂都還沒得救,這豈不是我們傳福音的對象Best嗎﹖ 雅比斯的禱告 在聖經中「雅比斯」這個名字,只有短短的二節記載,但在這二節的前後,卻是複記猶大後裔的許多人名,前後人名中卻特別標註「雅比斯」這位猶大後裔的事蹟,特別是他非常簡要,句句精煉和誠心、敬虔的禱告,而且最後也得蒙上帝的應允:「雅比斯求告以色列的上帝說:『甚願祢賜福與我,擴張我的境界,常與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上帝就應允他所求的。」(代上四:10)。許多人遭遇困境或面對迷惘的未來時,常以「雅比斯的禱告」成為我們的禱告。 但我們不得不提到在第9節的描述,聖經說雅比斯比他眾兄弟更尊貴,然而他母親給他取名字「雅比斯」,意思是說:「我生他甚是痛苦」;名字對每一個人都很重要,「雅比斯」,「雅比斯」這名字有許多啟示。 台灣早期的社會,嚴重的重男輕女,至今仍然影響許多家庭;有人說台灣婦女的命運如韭菜命,卑賤又粗俗;早期台灣婦女許多一出生是女孩名字上就被取名為罔腰仔、足仔、好仔、招弟、滿仔、免仔……,時代民主又開化後,雖然時代變了,許多人思想仍留意識中。 名字對每一個人都很重要;當我出生時,母親還在坐月子,因為家裡出生的是大孫,所以祖母在我未滿月,就跑去戶政事務所報戶口,深怕會遺漏大孫,那時代是國民政府統治台灣不到5年的時期,祖母抵達戶政事務所後,就向戶政公務人員提報孫子的名字,沒有文字只有口頭提報,當時和她媳婦我的母親商量決定的名字是「潘慶彰」,但只會台語和少許日語的阿嬤,她用台語告訴對方孫子的名字是「潘慶彰」,但對方是當時軍人轉職的公務員,也只聽懂華語,資料拿回家後,母親才告訴祖母名字報錯或寫錯了,原本要的「慶彰」寫成「慶終」,因當時的公務員都很凶,去事務所又要用走路的約四十分,加上語言也很困難和講台灣話的人民溝通的公務員,明明知道孫子/兒子的名字錯了的祖母和母親,心內很懊惱又鬱悶,如果在這個年代,再回頭更改即可,當時就是不敢回頭去戶政更改,從此「慶終」的名字隨著我長大,12歲時,祖母就安息了,生前常與我母親每談起孫子/兒子的名字有誤,就非常的無奈。現在想起祖母、母親的心思,10幾年中一定非常鬱悶痛苦又無奈,光是一個名字就讓為人祖母/母親的她們那麼痛苦,想想雅比斯出生時,母親難產差點沒命,再把孩子取名字叫「生他甚是痛苦」的那種感受,可想而知。 許多人一定好奇我的名字何時改回來,那是我當兵退伍前一個禮拜,母親也沒問我告訴我,就去戶政正名為「慶彰」;他只是告訴戶政人員,希望可以更改那一開始就錯誤的名字,結果非常順利「揮別舊名、領受新名」,母親好像找回了她的兒子,我也好似重生是新的人一般,後來也因靈命更新,真正成為基督裡的新人,能更忠心服事上帝。 看來可以讓人人感動又常會用來作為禱告的「雅比斯的禱告」的雅比斯,他的生命是經歷苦難而成形,也是在歷煉中而被建造起來的,因此是尊貴的。 甚願你賜福與我 亞伯拉罕得到的賜福,是上帝主宰攝理決定的,也就如耶穌說:「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六:33),亞伯拉罕是順服的;上帝的賜福,常常由一個誠心、敬虔的人得到,但雅比斯的禱告,卻一開始就向上帝求祂的賜福,或許你和天父的關係如果是那麼親近,而不是有事才找天父或有求於祂再向祂禱告的話,你也是如此。雅比斯一開口就祈求上帝賜福,或許也會有人說:「這種禱告是成功神學的樣式。」,讓我想起許多大學時期的同學,有人騎重型機車,有人開四輪轎車,我是搭公車或外加一輛生鏽的腳踏車,我另一位同學卻說他是11號本土車族,意思是他是屬走路經濟更弱那一族的。 成功神學是指為私慾而求,或只是為滿足自己慾望而求,我回想起曾任總會議長的謝緯牧師/醫師,向一大群年青人演講時,他忽然提起勉勵年青人要「賺大錢」,瞬間聽到「賺大錢」好像很世俗,不像基督信仰生活應有的樣式,後來他接著說:「賺大錢」是要奉獻作為上帝事工所需,後來我更明白,如果上帝賜福更多的財富,又能實踐十分之一的奉獻,甚至比十分之一更多的奉獻時,你將更能經歷上帝的賜福、神蹟奇事;上主曾對敬畏與愛祂的子民說:「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敝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瑪三:10b),聖經也說:「你們要讚美耶和華,敬畏耶和華,甚喜愛他命令的,這人便為有福。他的後裔在世必強盛,正直人的後代必要蒙福,他家中有貨物、有錢財,他的公義存到永遠。」(詩一一二:1~3),「使愛我的承受貨財,並充滿他們的府庫。」(箴八:21)。「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前四:8),有時我們求,上帝也賜福我們,但活在敬虔與誠心的信仰生活時,我們更能大膽向上帝求,靠著信心經歷神蹟奇事,聖經說:「耶穌說:婦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給你成全了吧!」(太十五:28),雅比斯的禱告,不但是大膽勇敢的向關係親近的上主祈求賜福,同時也出於信心,他得蒙了上帝的應許,這位應允雅比斯禱告的上帝,也是今日你、我信靠的上帝! 擴張我的境界 有近視的人都需要戴眼鏡,因為無論有框的眼鏡或隱形眼鏡,眼鏡一拿下來,我們就看不遠,當雅比斯提到向上帝祈求擴張他的境界時,我們才更加感受,有多少人的生命境界是何等景況,可能是非常狹窄或短視,當然看不見「上帝國」的寬度。 3月3日我出席在台南的馬雅各醫師逝世一百週年記者會時,聽到代表教會致詞的牧長詢問在場的台南市衛生局局長,台南市有缺醫院嗎?衛生局長搖搖頭,台南市或全國除較偏鄉地區外,市區的醫院是四處林立,這是台灣人民的福氣,但醫院越多,競爭也越多,醫院的經營也就越加受挑戰,但馬雅各的醫療傳道精神,也不就是目前每家基督教醫院的精神嗎?我們不怕醫院多,也不怕醫院級數的比較,也不怕是否影響醫療利潤多寡,我們只擔心,當人們走進基督教醫院時,無論是醫護、員工、病人都能得到全人(身心靈)的照護與醫治,基督教醫院存在的目的,是為搶救靈魂而存在,這也是早期如馬雅各醫師與諸宣教先驅們遠度重洋,願意面對許多惡劣的環境、差異的文化、諸宗教信仰的挑戰,就是要在醫治人們身體以外,也要將福音給他們,讓全人得醫治。這也是今日我們在各醫療院所大競爭下,與一般醫院不同的地方,我們不能只看見眼前的教會、基督徒而已,甚至只是醫療專業發展,甚至只是建築的美、新、大的禮拜堂,我們要的是,能看見得救的人們,在教會天天增加。 最近某教會媒體報導中部一間教會,有三間禮拜堂,一間是日本統治時代105年前建的蘇格蘭式鄉村禮拜堂,也是宣教師梅監霧中部宣教時建立的教會,已被編列為古蹟;25年再建第二間是哥德式尖塔、尖拱型的新禮拜堂,第三間禮拜堂是在台灣大道附近(台中全國飯店旁)的後壠子禮拜堂,是以木質的溫暖,虔誠祈禱之手和活躍的生命力為設計的概念。看完這報導,我回顧在歐美的地區,特別是歐洲,有太多太多的大禮拜堂,堅固、宏偉、建築特色、是地區地標、彩色玻璃等等,但現在都已沒人或出售、出租或荒廢,我們必需的是向上帝祈求,擴張我們在宣教眼光的境界,並不在眼前的世界,而是以上帝國為境界,也就是以靈魂得救為目標,無論禮拜堂是大是小、宏偉或簡單,是否有管風琴或有產業,我們的境界就是讓得救的人天天增加的焦點。 常與我同在 耶穌說:「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祂永遠與你們同在。」(約十四:16)。 當耶穌被釘十字架時,祂大聲呼喊著:「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太廿七:46),就是有神性的耶穌,在苦難時,仍會錯覺上帝是否離棄他,不他與同在? 因此當耶穌釘死復活昇天前,門徒都非常驚恐,不知未來會如何?前面的路程是否會有患難?前面的路上是否會有艱苦?曾跟隨耶穌的眾門徒,讓害怕、絕望蒙蔽了他們靈的眼睛,他們在此刻,從耶穌得到那永遠與我們同在的保惠師聖靈,讓他們再一次的蒙受聖靈的洗,末後我們真的看見十一個門徒加上新的馬提亞門徒,因聖靈充滿與永遠同在,末後十二個門徒都為主殉道,都得到榮耀、公義、生命的冠冕,我們需要不斷的在聖靈同在中煉淨我們的心,煉淨我們服事的手,煉淨我們永遠跟隨主的信心與決心。最後上帝應允了雅比斯,祂也應允今日迫切敬虔親近祂的你、我,因著聖靈永遠與我們同在,無論在患難中、艱苦中,我們都得勝有餘。 結語: 上帝應允了雅比斯,他從原本苦難的命定中,在他眾兄弟之中更為尊貴(代上四:9);一個敬虔、誠心禱告的人,上帝將開展他靈性的眼光,擴張他有上帝國的境界,享有上帝國度的聖潔生活,且不斷經歷聖靈的能力與祂永遠的同在,在聖靈的眷顧保佑下,不受患難、艱苦,就是有患難、艱苦時也得勝有餘,禱告背後那顆堅定信靠三位一體上主的信心,不但會體驗上帝的應允,不再一代不如一代,而是代代都成為三代門徒。聖經說:「我們若照祂的旨意求什麼,祂就聽我們,這是我們向祂所存坦然無懼的心。」(約壹五:14)。

2021.03.05

主日

雅比斯這個名字只有出現在歷代志今天的經文,如果你有讀過歷代志,特別是1-9章的篇幅,你會知道這些經文,都是在介紹各支派的族譜,也就是一連串誰生誰的名字,在這些我們認為無趣的記載中,特別出現了一個雅比斯,他比這9章裏面的人名,還多了一些介紹。十幾年前在美國有個名牧用這兩節經文,寫成了一本書叫【雅比斯的禱告】,成了暢銷書。書中提到他自己長期都用雅比斯的這段禱告文,所以神祝福他,使他成為蒙福、成功的人,所以他鼓勵弟兄姊妹用雅比斯的禱告,成為自己的禱告,來應證神的祝福。 結果幾年後,這位名牧在非洲推行的一個大型事工,只有大概三年的時間就失敗,也引發了許多人對他的批評。轉而思考雅比斯的禱告,是否真的是一個好的禱告範本?如果真的要成為禱告的範本,那麼耶穌的主禱文不是更好?因為許多人從雅比斯的禱告裏,只看到牧師教導說,只要照這個禱文,恆切的禱告,就一定會為自己帶來祝福、使自己成功、尊貴。所以我們今天來正確認識雅比斯的禱告,為什麼他使神紀念並應許他的禱告?幫助我們剛剛認識神的弟兄姊妹,可以正確的了解神的心意。 一、 憂傷痛苦的雅比斯 我們知道以色列人取名字的時候有一些原則,有像是跟魯凱族一樣,選家族中的名字為孩子命名,從路加福音一章,施洗約翰被取名字時【他們說:「你親族中沒有叫這名字的。」】可以知道;另外有些是用孩子的特質來取名,像是以掃是身體有毛的意思,雅各是抓住的意思。另外有些是信仰上的期待,像是以利亞「我的神是耶和華」以賽亞「耶和華的救恩」等等。 我高中時參加過一個營會,有一個隊輔,他的名牌寫著【美足】,我想可能他爸媽希望他有一雙美腿吧,可是後來他自我介紹的時候說,他是家裡最小的女兒,上面有好幾個姊姊,爸媽希望生兒子,所以給他取名字【美足】,意思就是女孩子足夠了,下一胎要生兒子了。類似名字還有招弟、盼弟之類的。那甚至還有取名字教罔市、罔腰,意思是因為不是兒子,所以就先暫時隨便養的意思。現在是兩性平等的台灣,不再有這樣取名字的父母了。但是如果我是被取這樣名字的女兒,心理一定不好受,因為一出生就被父母否定了。 首先經文說因為他母親生他的時候非常痛苦,所以給他取了雅比斯,這個名字有人說是痛苦的意思,也有的說是不痛苦的意思。但是反正提起這名字,就會讓人聯想他的出生。經文中沒有詳細說他們遭受甚麼痛苦,但是我們可以猜想有兩種,第一就是懷孕時特別難過,或是生他時難產,第二就是他們的生活當時遭遇巨大的困難。而這份痛苦強大到,他的母親為他取這樣的名字,使他一生都記得他的處境。 二、 合神心意的禱告才會應允 所以推崇雅比斯的禱告的人,問題是在於不了解他的背景,只想尋求神更多的祝福。身為基督徒,我們知道當你的禱告要蒙神的應允,最大的條件是【要合乎神的旨意】。當我們照著神的心意求就一定能成就。『我們若照他的旨意求甚麼,他就聽我們,這是我們向他所存坦然無懼的心。既然知道他聽我們一切所求的,就知道我們所求於他的,無不得著』(約壹5:14-15) 這個雅比斯從小到大,不斷的被提醒他帶給家人的痛苦,心裏一定有很多憂傷,所以雅比斯的禱告,是信徒陷入苦難中時,對上帝做出去除苦難的懇求,然後神應允。這是一個發抒心情『祈求』的禱告,是把主權交給神,不是告訴神說你要這樣做的命令禱告。 禱告中他先求【甚願你賜福與我】,從陷入苦難中的雅比斯來解讀,就可以發現這禱告不僅是為他自己個人,也是為著他的家族,因為若是他的母親難產的痛苦,他希望他母親和家人能得到安慰,看見雅比斯不再看見痛苦,而是看見神的祝福;若是整個家庭、民族的痛苦,也求神帶領他們脫離被壓迫的痛苦,看見更多神的恩典。 所以雅比斯不是處在一個安逸的環境中,還求神給他更多的成功、給他更多的恩典,而是處在痛苦裏,要得神的幫助與救恩。就像如果我們是健康的人,我們不會說神你要醫治我,讓我更健康,通常都是生病的時候,才會求神的醫治與健康。 接著他所求的【擴張我的境界】,從雅比斯的介紹裏,我們知道他是猶大的後裔,而歷代志的時代是波斯帝國統治時期的猶大。當時的波斯王允許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所以猶太人陸續的重修耶路撒冷的聖殿。我們也知道聖經中記載以色列人的遷移,時常都需要和外邦人征戰,所以當雅比斯說【擴張我的境界】時,不是要得到很多土地,而是呼應了神應許亞伯拉罕:『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創世紀十二:2),讓猶太人知道他們是神的選民,神要透過猶太人,將更多的祝福,臨到萬國萬民去。而這需要神的百姓們,勇敢征戰,離開自己的土地,往神乎召他們的地方去,這是需要付上代價的。 而在這擴張境界的過程中,我們更需要【神常與我同在】的帶領,使我們有智慧能力,能夠成就神的旨意。 最後雅比斯說【保佑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如同主的主禱文說【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這是因為猶太人知道有時候患難、艱苦,是神管教我們的手段方法,但是若是我們與神有好、緊密的連結,自然就會明白神的旨意,不落入到試探與患難中。 三、 願青年擴張境界 今天是晉升禮拜,我們的孩子要進入另一個階段,但我們相信給孩子最好的祝福,就是教導他們認識神的話語,明白神的旨意,今日的雅比斯的禱告,只是聖經中眾多的禱告之一,但是神在歷代志中這許多的名字中,特別為雅比斯成就了他的禱告,因為雅比斯不受限在自己的出生困境中,從痛苦的境遇中,呼求神的幫助,合乎神的心意,所以神使他成為受尊重的人,並走出他的困境中,所以願我們的孩子,能尋求神、常與神同在,讓他們在每個階段,都成為使人得福,是神所喜悅的孩子。

2021.09.18

主日

雅比斯求告以色列的神說:甚願你賜福與我,擴張我的境界,常與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神就應允他所求的。(歷代志上4:10)

2022.02.09

主日

殺了逃脫剩下的亞瑪力人,就住在那裡直到今日。

2024.09.25

主日

一个被自己母亲命名为「痛苦」的孩子,雅比斯在他生命的关键时刻呼求那位能改变人生命的神,神就应许了他的祷告,使他成为一个「更尊贵的人」---属于神的人。

2024.10.20

主日

主題 :祖德流芳 經文 :歷代志上二:3-8 四:9-10 五:18-22 大綱 引言~家譜的重要 一、家譜可知曉血脈、善惡 二、家譜可學習典範 三、家譜可紀念事蹟 結語 祖德流芳

2025.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