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靠耶和華的.必得祂的賞賜

路得對婆婆拿俄米說:「容我往田間去,我蒙誰的恩,就在誰的身後拾取麥穗。」於是她到了波阿斯的田裏拾穗,恰巧遇到波阿斯從伯利恆回來,於是就得到波阿斯的眷顧與祝福!我們的一言一行其實人們都在看,特別是越親近的人,路得雖然出身背景不好,但她的待人處事、行事為人,都得到了人的讚賞及嘉許,更讓人感動,以至於在人的口中都有好的風評與見證,所以神也按著他所行的使她滿得賞賜。想一想!別人是怎麼來評價我們這個人?我們的所言所行是否讓人感動?而神也必會照著我們所行的得賞賜!


靈修教材: 點滴心靈
心志與生活

一、堅持的行動
路得堅決跟隨拿俄米所說的話(參得一 16~17),實在是發自肺腑,至今仍感人至深。但心志不就是一切,乃僅是個開端; 如何將美好的心志繼續持守,變成每一天的事實發展,是更重要 的事。
路得記第二章正是記載,在拿俄米立定了人生新的轉向,路得立定了新的動向,願意在愛裏跟隨,生活的考驗才真正開始。 如果路得在隨後沒有以實際行動來實踐當初美好的心志,結果不但會成為年老的拿俄米之累贅,恐怕自己的下場境遇必然比俄珥巴更為悲慘。美好的心志固然可貴,如果缺乏實際持續的生活行動,美好的結果與應許就不可能發生,偉大的心志需要平凡細小的生活行動來成就。
所以當路得到達伯利恆,這個不僅對拿俄米身份具意義的地方,也是關係人類歷史命運最大的所在,立刻就向婆婆說:「容我往田間去.........拾取麥穗。」(2節)路得提醒了我們,自己 實際跟隨主的生活是否在熱情之外,有冷靜、平實的生活言行來佐證?

二、巧合?天意?
當路得踏實地憑信心,得到拿俄米的祝福而出去要拾麥穗, 在她的生活裏就開始出現一連串奇妙的事。她們......到伯利恆,正是動手割大麥的時候(得一22); 「路得去了......恰巧到了......波阿斯那塊田裏。」(3節)
路得的生命蒙福,一開始是很隱藏,甚至是難以看得出的。 她嫁到一個神選民的家庭,領受到這一家人在信仰真神和美善性格的薰陶後,決定不再回頭,願意棄絕舊我的信仰與文化習俗。 但是直到進入伯利恆(預表教會),才是一個真正新生活的適應和開始。她幸而是個柔軟、順服的人,凡事與拿俄米同心,並謙卑求教,於是她的路徑就已踏上義人的道上。路得一出門去拾麥穗,積極迎向貧窮人的生活現實,卻不被困住,因為她相信「我蒙誰的恩,就在誰的身後拾取麥穗。」(2節)
路得的愛心、信心、順服都使自己在耶和華翅膀的蔭下蒙了祝福,如此的巧合 —— 到了大財主,又是公公以利米勒親族中, 有錢、有地位的好人的田裏,只能說明「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八28)。懶惰人對別人的成功會說那是幸運,但是認識神的人知道,敬畏耶和華,祂必指引他的路。

默想:
我的信仰生活與我對神的心志是一致的嗎?還是有脫節之處?我有一位可以跟隨的長老可效法並隨事請教嗎?我是否仍在小組的團契之中?

回應:
求主使我有信心,也有殷勤實踐的雙手與雙腿,使我走在你引導的路上,必遇見你的恩惠,慈愛相隨!


靈修教材: 路得記
名符相實的人—— 大財主波阿斯

波阿斯是舊約聖經中少有的好人、完人,他的榜樣堪為一個男人、丈夫、老板及服事者的典範,他作為愛我們的救贖主的預表實在不是偶然,他的特質值得我們效法:

一、敬虔、謙和
波阿斯名字的意思為「有能之人」,含有「敏捷」的意思, 表達出他做人、做事的特質。在動手割大麥的一開始,他就從伯利恆來田裏巡視,並主動向工人問安——「願耶和華與你們同在!」(4節)對這些仰賴他生活的工人而言,這是何等慈愛的問候,並顯示出信仰的虔誠。工人們的回答-「願耶和華賜福與你! (5節),也使得這個田園的美好採收之景更添色彩。

二、主動、親切、關懷
波阿斯問安後,很快覺察到一個「外人」在田裏,可見會來拾穗的人幾乎都是相熟的,也顯示出他的管理周到。而領班工人的報告,亦表現出盡責與詳盡,成功的領導者必帶領出能幹的同工手下。
波阿斯原來可以把對路得的關照,透過交待工頭就可以,但是他特別走過去和路得親切寒暄,保證她可以在他田裏拾穗的權益,並且指示跟女工在一起,甚至已經吩咐男工不可欺負新來的。最後還加上特別的囑咐,可以去和大家一起喝水,免除自己沒有帶水(當時這是個麻煩辛苦的差事),又在烈日下工作乾渴的痛苦。
在士師那樣一個混亂墮落的時期,有這樣一幅人與人之間和諧、有秩序、有規矩、溫和親切、互相照顧的一幕,正是《路得記》之所以動人心弦的理由,而波阿斯顯然是這個場景強壯而溫暖的柱石,吸引我們向下的故事繼續發展。

默想:
我們的家庭、社會、公司職場、教會、國家,如果能多有波阿斯這樣的人,必能使多人得工作的榜樣,窮乏人得照顧。你是個弟兄嗎?波阿斯對你有何提醒與激勵呢?

回應:
主啊!我要祝福自己周圍的弟兄們,可以有波阿斯的生命和能力,來照顧祝福許多有才能、或有需要的人,一同進入昌盛、蒙福之中!


靈修教材: 路得記
蒙恩的路得

一、初嚐恩典
當路得第一天,憑著信心、帶著未知來到一塊麥田,辛勤工作了半天,就遇見地主不但親自容許她來撿拾麥穗,還應許了保護與方便的供應,這對路得而言真是超過所求所想。如此的周到細微,豈不正是上帝對於每一個來到祂面前,投靠祂的每一個人所表現的恩惠嗎?路得對照自己,不過是個外國人,又是單身失怙(ㄏㄨˋ)的婦人,實在是受寵若驚。波阿斯的愛提醒我們原來是與基督的愛無份無緣的,路得此刻的感激正是我們起初蒙主愛時的春風化雨的經驗。

二、稱讚與鼓勵
當路得不安之時,波阿斯繼續的對話,將路得帶到了她應站立的地位,路得不僅在工人面前蒙恩,也在莊稼的主人面前蒙恩。從外表上看來,路得確實連波阿斯的一個使女都不及,她只是一個必須靠撿拾工人掉落之麥穗的窮苦人家,而且是不受以色列人看重的外邦人,一個因失去丈夫而居社會弱勢的單身女子, 一個窮寡婦。她的存活,全要依侍別人的同情與自己不成比例的辛苦所得。但是波阿斯的對話卻是一個從更高的屬靈眼光,對路得公正的觀點與價值肯定:路得對婆婆那幾乎是走第二里路的孝道,她為此擺上的犧牲和代價(11節)。波阿斯點出了路得這一切的選擇,是出於一個核心價值 ——「你來投靠耶和華 ——以色列的神的翅膀之下」(12節)。因此他祝福路得,「願上主照你所做的報答你」,這個報答不單是對她的善行,更是對她信心的仰望倚靠。神對每一個用實際的信心行動來投靠祂的人,必會厚厚報償,看重且珍惜。
所以,路得因著這樣的親切鼓勵,內心甚得安慰,同時也知道自己不必再自卑戰兢,這是因為她在莊稼主人面前已蒙恩。

默想:
神看人不是看外表,而是看內心,因此必厚待一切用信心認真跟隨的人,並且赐下新的恩典、地位來承接一切好處。

回應:
主啊!我們其實如同路得,在你面前是不配的外人,但是你願恩待一切來投靠在你翅膀下的人,願這感恩的心常在我心裏!


靈修教材: 路得記
超越的恩典

一、與主同席
當路得與波阿斯談完話,吃飯的時間到了,波阿斯邀請路得同桌吃飯,並且享受有品質的吃法-「將餅蘸在醋裏」(14 節)。這吃飯的桌是為所有收割的人,不是為著那些在後面拾取零碎的外人。在這筵席上有酒、有餅,還有主人的感情與關懷。 這些都讓人透過路得,一個不配的外邦女子所受的超越的待遇, 聯想到我們原是與基督無份的,卻能蒙此特別的厚愛,與他一同坐席,有份於救恩席上的交通。

二、多而又多的恩
路得享受了主人盛情的款待後,趕快又殷勤認份的去拾穗, 不敢有奢求與妄想,只是趕緊捉住機會做工,盡本份做自己當做,且是站在恩典機會中才能做的。當路得如此的兢兢業業,認份努力時,波阿斯更生尊重與憐愛之情。他吩咐僕人不可羞辱她,容許她從中拾穗亦可。事實上路得不至於如此妄為,所以他為了真的多給路得,而要僕人故意從中多抽些掉在地上,讓路得拾得正大光明,理所當然。這是何等體貼細膩、又給人尊嚴的愛,那亦是上帝對那些殷勤作工之人的賞賜。事實上路得最後竟打了一伊法大麥,這不是僅憑她殷勤努力即可得的,是主人刻意多給的恩,出於愛的恩。弟兄姊妹,這是神會給人的恩典啊!

默想:
回想自己領受主的恩,是何等過於我們所配得、能得的!

回應:
主啊!我相信你的愛正如波阿斯對路得所做的,是憐憫、疼惜、又愛顧的超越恩典。主!我要在愛與恩典中,抓住作工的機會。


靈修教材: 路得記
拿俄米的指示

一、願那顧你的得福
當路得帶一伊法大麥回去,拿俄米非常敏銳的覺察出其中之不尋常,而問出她在那裏工作。拿俄米一知道是波阿斯,便知道上帝的顧念已透過與波阿斯的相遇啟示出來,他們(活人與死人) 已因為一個至近的親屬,而有緣有因的被特別照顧。
「至近的親屬」(20節)是本書的重要字,波阿斯之所以特別,不只是因他是財主,或是個好人,更重要的是他的特別身份,與拿俄米的關係。這字在英文是「kinsman-redeemer」,不只是近親,並且是救贖者。路得一個外邦人可能不曉得這有多重要,但拿俄米放在心裏,知道這人將改變他們的未來。主要是因為他的身份關係,也因為他有這能力,拿俄米回到故里的悔改, 上帝已經回應。
至近親屬的責任在利未記廿五章 25 節:「你的弟兄若漸漸窮乏,賣了幾分地業,他至近的親屬就要來把弟兄所賣的贖回」,同章 43~49 節亦指出包括贖回貧窮人賣身後的身體贖回。 申命記廿五章 5~10 節也提到兄弟需盡本份,要娶死人的妻,為兄弟留後。
所以至近親屬對親人保留產業的責任是包括了地業和後裔。因為神對亞伯拉罕的祝福和應許是土地和後裔。拿俄米原來的處境是很絕望的,只有依靠至近親屬才能延續自己家族的名份與家業。

二、在波阿斯的田
在陌生異地第一天的出外辛勞,路得便遇見恩典,經驗老道又明眼的拿俄米成為外國人路得最佳的「在地指導者」,要她遵照波阿斯所提的,與他的使女在一起才安全,並且不要到別家的田去,想碰碰別的運氣。既然拿俄米看出來,神已有引導,要放心、專一的守住這個「正確」的路向,是路得所能得的最佳指示與引導。當婆媳兩人相依為命,彼此相顧之時,路得故然是拿俄米的祝福,拿俄米更是路得缺少不得的成熟指導者。
在我們屬靈成長的路上,年輕的上路者確實需要一個更有經驗、智慧的引路人。如此,路得、拿俄米在感恩與彼此扶持中, 度過了天天豐碩領受的大麥收割、拾穗的季節。

默想:
我的生命對主的敏銳是否能像拿俄米,透過神恩惠的作為,明白上帝的心意,並能合適的引導別人也走在正確回應中?

回應:
天父上帝,你的奇妙與供應,常是超過我們所能體認,你供應並救贖我們,幫助我常能從成熟長輩的引導中謙卑受教,也願意去關懷勸戒年輕的天路同行者。


靈修教材: 路得記
職場的呼召

參考經文:《 路得記2章1~23節》

願上主照妳所做的報答妳。願以色列的上帝──妳所投靠的上主厚厚地賞賜妳!(路得記2章12節)

法國畫家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在畫作《拾穗者》,以寫實的繪畫手法,將路得記所描述的勞動狀態活現在世人眼前,也使聖經一再提出的善待弱勢者及出外人的議題,有了更具體的想像。聖經提醒我們,針對貧苦的弱勢者,應該給予有尊嚴的工作機會,提供生活所需的食宿。再者,特別是針對那些離鄉背井、離開父母和自己鄉土,來住在陌生民族中的外國人,更是應該受到溫暖而細緻的照顧,因為我們也曾經是一群被善待的外來群體。

雖然基督徒應積極致力於從事社會的改革,參與各項福利政策的擬定,也希望透過公民的參與,使我們在地的日子合乎上主所期待的公平正義。然而,我們不能忘記的是,賞賜的源頭是上主,值得依靠的不是政治人物或政黨,也並非完善的福利政策,而是厚賜萬物的上主。賞賜的是上主,而基督徒就是受呼召成為祝福別人的人。其中,當然包括建置一個友善的職場環境。

有錢又有地位的波阿斯是一個良善的資本家,他遵照上主的命令,不只供應勞動者身體所需,也關心他們工作適應的問題,善待並安慰,還讓他們的需用有餘且能供應、照顧好家人。建置一個友善職場,不會是專屬於基督徒資本家的呼召。在米勒的《拾穗者》中,我們看見撿拾收割後遺留穗粒的貧苦婦人、收割的男女工人,還有坐在馬背上的農地監督者三個不同階層的人物。因此,友善職場同時,也是有工人和監督的領班的召命。波阿斯要求工人不可為難或責備貧苦婦人,同時也要求他們善待並安慰每個工作者,不論其身分和地位。

近年來,台灣政府在政策上鼓勵企業體在照顧員工的身心層面和工作適應等方面做改善,並且協助勞工調適工作和家庭等壓力問題,避免發生職場霸凌的憾事。在政策面上,政府也致力提升女性職場環境的安全,包括通過《性騷擾防治法》、《兩性工作平等法》,以及成立相關申訴管道及委員會等,都是在保護女性工作環境的安全和工作權利。

現代的基督徒需要回應上主的呼召,看見身邊那些有需要的工作夥伴,給予溫暖而細緻的照顧。面對那些受到不平等對待的工作者理當適切地去關心,而不是為難和責備。

默想:
誰是迫切需要被照顧的人?我可以為她/他做些什麼?

祈禱:
厚賜恩典的上主,求祢安慰那些在職場中受到不平等待遇的人,親自供應其日用所需,也啟示身邊的基督徒願意給予溫暖的支援和協助。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靈修教材: 新眼光讀經
活潑的生命2021/08/06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1-08-06-2-1-10-137aca4bf20d4e7180b75478aab6933b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UMrok5yvWo

二、閱讀經文
士師記2:1~10
2:1 耶和華的使者從吉甲上到波金,對以色列人說:「我使你們從埃及上來,領你們到我向你們列祖起誓應許之地。我又說:『我永不廢棄與你們所立的約。
2:2 你們也不可與這地的居民立約,要拆毀他們的祭壇。你們竟沒有聽從我的話!為何這樣行呢?』
2:3 因此我又說:『我必不將他們從你們面前趕出;他們必作你們肋下的荊棘。他們的上帝必作你們的網羅。』」
2:4 耶和華的使者向以色列眾人說這話的時候,百姓就放聲而哭;
2:5 於是給那地方起名叫波金(就是哭的意思)。眾人在那裡向耶和華獻祭。
2:6 從前約書亞打發以色列百姓去的時候,他們各歸自己的地業,佔據地土。
2:7 約書亞在世和約書亞死後,那些見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大事的長老還在的時候,百姓都事奉耶和華。
2:8 耶和華的僕人、嫩的兒子約書亞,正一百一十歲就死了。
2:9 以色列人將他葬在他地業的境內,就是在以法蓮山地的亭拿‧希烈,在迦實山的北邊。
2:10 那世代的人也都歸了自己的列祖。後來有別的世代興起,不知道耶和華,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士2:10 那世代的人也都歸了自己的列祖。後來有別的世代興起,不知道耶和華,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

2.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UEVoalxs_o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歷代志上1~2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8-06-1-2-0637589394fb4e77876d9585bbb02de9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methodist.org.tw/2021-08-06/


靈修教材: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
禱讀聖經2021年12月16日(週四)得2:18-23

頌讀(大聲讀聖經):得2:18-23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從今天所讀的經文,可從二方面來默想經文所帶出的含意:
(一)懂得與人分享:得2:17「這樣,路得在田間拾取麥穗,直到晚上,將所拾取的打了,約有一伊法大麥。」路得因勤奮工作,她一天拾穗的數量非常驚人,約有「一伊法」大麥,換算現今常用容量計量單位,折合約22「公升」的容量,這個數字相當多(若以一罐瓶裝水約0.3公升,22公升約可裝73瓶)。路得把所拾取的麥穗帶回家給婆婆看,又把她吃飽剩下的食物拿回來給婆婆吃;路得懂得將自己有的與婆婆分享,讓婆婆很開心。
(二)遇見波阿斯原是神的安排:路得帶回家的食物及麥穗,讓婆婆又驚又喜,為何媳婦今天有這麼多收穫帶回家呢?拿娥米問媳婦說:「妳今日在哪裡撿麥穗,怎麼有這多好康的東西(麥穗)帶回家呢?」路得向婆婆說:「我今日在一個名叫波阿斯的人那裡工作。」。(得2:19)顯然拿娥米不知道路得去到哪裡撿麥穗,而路得也不曉得波阿斯是她公公的至親;直到婆婆告訴路得說:「波阿斯是本族人,且是一個可以贖她們產業的至親。」;此時路得才領悟到,為何這人對她這麼友善,原來是如此。這整個過程,若不是出於神的安排,怎麼會有如此多的巧合呢?不可能的。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從今天所讀的經文知道,主祢善待那些願意活出好品格的人,路得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路得除了具有勇敢、勤奮好品格外,她還具有願意與人分享的好品格;這些好品格都是主所喜悅的,也是我們需學習的功課。當一個人能活出好品格後,「主」很自然就會賜福給樣的人。祈求主幫助我們能去學習各樣的好品格(謙卑、柔和、順服、公義、憐憫、勇敢、勤奮等),讓這些好品格成為自己的祝福,也能成為別人的幫助。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太6:3-4「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我們所作的每一件事,神都在留意察看;神不是察看我們在人面前的表現,而是察看我們在暗中的生活行為;我們不是做給人看,而是要做給神看。路得的好行為神都在暗中察看,為此她就得著神的祝福。


靈修教材: 路得記-禱讀聖經
禱讀聖經2021年12月15日(週三)得2:1-17

頌讀(大聲讀聖經):得2:1-17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從今天所讀的經文,可從二方面來默想經文所帶出的含意:
(一)路得具有勇敢及勤奮美德:(1)勇敢:從得2:2a, 7a知道路得是一位勇敢的婦人,她是一個外地人來到伯利恆不久,便敢對拿俄米說:「容我往田間去拾取麥穗」;對麥田監督的人說:「請你容我跟著收割的人,拾取打捆剩下的麥穗。」,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2)勤奮:從得2:7b瞭解到路得確是一位勤奮工作者,從麥田監督的人口裡說出,路得從早上麥田一開工就進到麥田邊等候,直到晚上工人收工,她都等在那裡,只要有機會她就趕緊跑去拾掉下來的麥穗。
(二)路得巧遇的貴人是神的安排:(1)神的安排絕對是特別:從得2:3b知道,這麼多的麥田怎麼會這麼巧,路得拾麥穗的田就是公公「以利米勒」本族人波阿斯的田。(2)神的安排絕對好的無比:神不僅安排特定麥田讓路得拾麥穗,神還感動麥田的主人特別禮遇路得「妳就不要再去別的麥田撿麥穗,跟著其他女僕撿麥穗,不會有人敢欺負妳,妳渴了可以喝僕人打來的水,把這裡當自己的家,不用客氣。(得2:8-9)」。(3)神感動波阿斯去幫助路得:路得詢問波阿斯:「我是一個外邦女子,為何在你眼中蒙恩,使你這樣照顧我呢?(得2:10)」,波阿斯回答路得:「自從你丈夫死後,凡你向婆婆所行的,並你離開父母和本地,到素不認識的民中,這些事,人全都告訴我了。(得2:11)」,神透過其他人將拿娥米及路得的事,都讓波阿斯知道。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從今天所讀的經文,讓我們清楚明白從路得身上再次體會到神對人的憐憫及愛。路得是一位外邦的弱女子,從外地來到猶大伯利恆,像這樣的外地人不受別人欺負就算不錯了,她還處處得到別人的幫助,真的不容易;歸其原因,除了路得本身具備有好的美德外,最重要是神親自揀選了路得,讓她從異教的信仰改信耶和華真神,這才是主因;神才會在她身上動工,將美好的事賜在路得身上。祈求主幫助我們從路得身上學習一些功課,使我們懂得願意對主耶穌有更多的感恩及回饋。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雅4:6「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我們從路得身上看到「勇敢及勤奮」美德外,在她身上還可以看到有一顆虛心向人求教謙卑的心,這是她成功的地方,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在主耶穌面前一定要自卑,承認自己的不足,求主耶穌賜恩幫助,這樣才能真正蒙恩。


靈修教材: 路得記-禱讀聖經
2022-05/02讀經:路得記 第二章

✍️ 2022-05/02 讀經:路得記 第二章

✟受感的經文:
2:3 路得就去了,來到田間,在收割的人身後拾取麥穗。她恰巧到了以利米勒本族的人波阿斯那塊田裏。

✟受感的話語:
神藉著環境幫助,祂所揀選的器皿認識耶和華上帝獨一真神,獨一真神恰巧帶波阿斯回伯利恆,恰巧外邦女子路得也來到伯利恆;路得恰巧到了波阿斯的田間拾取麥穗,波阿斯回伯利恆,恰巧耶和華上帝獨一真神所定的時間跟路得在一處…

耶和華上帝獨一真神給路得的恩寵,給波阿斯也是恩寵,恰巧兩人相遇;恰巧帶領路得回伯利恆正是割大麥的時候,耶和華上帝獨一真神活著的神,恰巧就透過拾穗時間開路,兩人成為蒙恩的器皿。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天父,恰巧的神、需要恰巧恩寵,經歷恰巧奇妙的作為,以十架為中心過信心的生活。


靈修教材: 神同在讀經
在愛中扎根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09/03/在愛中扎根

【經文】路得記2章5-13節

我抵達癌症護理中心,準備照顧住院的母親。我感到孤單和不安,因我的家人和支持我的朋友們都在千里之外。在我準備拿起行李時,一位笑容可掬的男士主動幫忙,他自稱弗蘭,是住院接受治療的病人。後來我也認識了陪伴照顧他的妻子蘿萍。因為我們都信靠上帝並相互依靠,這對夫妻很快就像是我的家人一樣。我們共同歡笑、傾訴心聲、一起哭泣和禱告。雖然我們都是離鄉背井,但因我們與上帝、與彼此緊緊相連,使我們能在愛中扎根,彼此扶持。

當路得立志要照顧她的婆婆拿俄米時,她遠離了熟悉的人事物。路得「來到田間,在收割的人身後拾取麥穗」(路得記2章3節)。監管收割的僕人告訴地主波阿斯,路得「除了在屋子裡坐一會兒」之外,一直都在田裡工作(7節)。路得找到了一個安全的地方,有人願意照顧她,正如她照顧拿俄米一樣(8-9節)。上帝透過波阿斯的扶危濟困之舉,讓路得與拿俄米得到生活上的供應(14-16節)。

人生的際遇可能把我們帶到出乎預料的境地,甚至可能會遠離自己的舒適圈。但只要我們與上帝及主內肢體保持連結,祂會使我們在愛中扎根,相互扶持。

【思想】
當你感覺孤單時,上帝如何安慰你?
祂怎樣藉著扎根於主愛的基督徒來扶持你?

【回應】
慈愛的天父,感謝祢應許與我同在,以及提供我的一切需要。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彌補傷痛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today/2022/11/04/彌補傷痛

【經文】路得記2章20-22節,4章13-17節

愛麗看著朋友將她的牙科設備全都搬上車。這位朋友也是一名牙醫,買下了愛麗全新的設備。多年來,擁有自己的診所一直是愛麗的夢想,但是當她的兒子凱凱生來就有腦性痲痹症,她理解自己必須停止工作,全時間來照顧他。

愛麗說:「即使讓我重新做選擇,我還是會做同樣的決定。但是放棄做牙醫真的令我心碎,我的夢想破滅了。」

我們常常經歷難以理解的艱難困境。對愛麗來說,孩子意想不到的疾病令她心如刀割,她還必須忍痛放棄自己的夢想。對拿俄米而言,喪夫喪子使她痛徹心扉,她甚至哀傷地說:「耶和華降禍與我。」(路得記1章21節)

在拿俄米傷心絕望時,上帝賜給她出乎意料的福分。上帝沒有離棄她,還讓她絕戶再興,有了孫子俄備得(4章17節)。俄備得不僅繼承拿俄米夫家的姓氏,而且還讓拿俄米成為耶穌的先祖波阿斯的親屬(馬太福音1章5、16節)。

上帝彌補了拿俄米的傷痛。祂也彌補愛麗的傷痛,讓愛麗發起一個事工,去服事那些患有神經系統疾病的孩子。我們或許會遭遇痛苦患難,但我們可以仰賴上帝,只要順服與跟隨祂,祂必會彌補我們的傷痛。滿有慈愛與智慧的上帝,能使我們從苦難中得益處。

【思想】
上帝曾如何彌補你過去所遭遇的試煉?
現在祂如何鼓勵你面對眼前的困境?

【禱告】
親愛的上帝,謝謝祢彌補了我生命中的各種傷痛。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與人分享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today/2022/12/08/與人分享

【經文】路得記2章15-20節

莉亞端著她的漢堡套餐走向一張空桌。當她吃著漢堡的時候,她留意到一個年輕男子坐在離她不遠的餐桌。他的衣服髒兮兮,頭髮也亂糟糟,他緊抓著一個空紙杯,顯然是餓壞了。莉亞該怎麼幫助他呢?直接給他一些錢似乎並不明智。如果買一份套餐給他,會讓他感到難堪嗎?

此時,莉亞想起聖經中路得的故事。富有的地主波阿斯,邀請路得這個來自摩押的窮寡婦繼續在他的田裡撿麥穗。波阿斯還吩咐僕人善待路得,說:「她就是在捆中拾取麥穗,也可以容她,不可羞辱她。並要從捆裡抽出些來,留在地下任她拾取,不可叱嚇她」(路得記2章15-16節)。在那個女性必須完全依賴男性才能存活的文化中,波阿斯展現了上帝慈愛的供應。最後,波阿斯娶了路得,贖回她夫家的土地並讓她夫家的名不至在族中被刪除(4章9-10節)。

最後,當莉亞起身離開時,她一邊與那名男子對望,一邊將一包自己完全沒碰過的薯條放在旁邊的桌子上。如果他飢餓難忍,應該就會拾取莉亞所留下的食物。聖經中的故事顯明了上帝的心意,並提供具有創意的解決問題之道。

【思想】
今天,你想邀請誰一同分享上帝賜予你的豐盛恩典?
求上帝顯出周遭的人有哪些需求,並使你能按上帝的心意來回應。

【禱告】
親愛的天父,求祢使我看見,今日我應向誰展現祢的愛。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神所安排的「恰巧」

2023/02/04

今日主題:神所安排的「恰巧」
決心應用:我何時曾得著意料之外的恩典?既然神曾藉著各樣的人事物賜給我恩典,今天,我要懷著對神的感謝來實踐什麼事情?

路得記2:1-13

一個寡婦、外邦女子—路得,要去田裡拾取麥穗來奉養婆婆,想必她會遇到指指點點或是困難,但是個性堅定的她並沒有畏縮,仍然盼望有恩典、積極的去找機會,她跟婆婆說:『我在誰的眼中蒙恩,就跟在誰的身後。』(v.2),神巧妙的安排她「恰巧」在她丈夫本族的親戚波阿斯的田裡拾取麥穗,而波阿斯「正從」伯利恆來。(參v.3-4)波阿斯不但對路得施恩,讓她撿麥穗,還吩咐僕人善待她、還祝福路得(參v.9、12)。

可見,神的恩典是滿滿的,祂不會讓信靠祂的人無路可走,一位摩押女子—路得,因著婆婆的信仰,成為自己的信仰(參1:16),不忍心年邁的婆婆自己生活,善待並自願奉養婆婆,她所行的一切,神都看見了。因此,神安排了一位溫柔、慷慨、愛人如己的大財主波阿斯,讓他也看到這一切,因而善待、施恩及保護路得,這讓我們看到,按著神的旨意善待他人者,神必定紀念、也會得著盼望,且福杯滿溢。

>>>>>相信神掌管一切,在愛中善待他人,成為祝福別人的管道。


靈修教材: 2023年每日活水(2月份)
當盼望滿有恩典的將來

2023/02/06

今日主題:當盼望滿有恩典的將來
決心應用:我何時曾像波阿斯一樣,幫助經濟上有困難的人?為了憐憫有困難的人,並切實透過行動給予幫助,我今天要實踐什麼事情?

路得記2:14-23

在今日的經文14-16節中,非常細膩的描寫了波阿斯如何對待拾穗的外邦女子路得,包括吃飯的時候並沒有嫌棄她而是叫她過來一起同吃、同坐;親自把烘了的穗子遞給她,多到吃飽有剩;並且吩咐僕人不可羞辱她,還特別要他們從禾捆裡抽一些出來留給她拾取。那一天,波阿斯讓路得拾取的麥穗打了約有一伊法的大麥,相當於22公斤(參v.17)。波阿斯不僅顧念路得和婆婆的生活所需也體貼路得的內心感受,也是一個有包容心、憐憫人、體貼、慷慨,愛神並遵行上帝的律法,顧念貧窮者的人,是一位合神心意的人。

路得很珍惜這樣的恩典,勤懇拾穗直到晚上,回家後,並把所得的恩典都向婆婆拿俄米述說。婆婆知道所有的恩典都是來自神,因此,她開口讚美神並為波阿斯祝福,當她意識到波阿斯是一個可以幫她們贖回產業的至親時,重新燃起對未來的盼望(她們本來是沒有盼望的)!拿俄米知道像路得這樣的外國人去別處拾穗可能會被欺辱,因此囑咐路得不要到其他人的田裡去,看見她對路得的體貼和關心(參v.22)。從恩典中看見盼望,她們因著選擇投靠上帝,走上一條蒙恩的道路。

>>>>>不被眼前艱難的困境所限制,盼望神將來所要成就的作為。


靈修教材: 2023年每日活水(2月份)
4/27 讀經進度

1. 路得記 1-2
2. 約翰福音 2
3. 詩篇 50:7-15
4. 箴言 14:7-8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恩慈之舉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3/09/07/恩慈之舉

【經文】路得記2章5-12節

薇芳不幸小產,幾個月之後,她決定舉辦二手拍賣會。一位住在幾公里之外的工匠傑德,在拍賣會上興沖沖地買下一張嬰兒床。那時,傑德的妻子與薇芳閒聊,才知道薇芳失去了孩子。傑德在回家的路上得知薇芳的情況,便決定用這張嬰兒床為薇芳製作一個紀念品。一週之後,傑德眼眶含淚地送給薇芳一個漂亮的長凳。薇芳說:「世界上有好人,這禮物就是證據。」

路得和拿俄米也像薇芳一樣,遭受喪親之痛。拿俄米的丈夫和兩個兒子都死了,只剩下她和兒媳路得,她們沒有兒子,也沒有人可以養活她們(路得記1章1-5節)。還好她們遇見了波阿斯。當路得去田裡拾取麥穗,地主波阿斯向僕人問起了她。在知道路得的來歷後,波阿斯便以恩慈待她(2章5-9節)。路得驚訝地問道:「我既是外邦人,怎麼蒙你的恩,這樣顧恤我呢?」(10節)波阿斯說:「自從妳丈夫死後,凡妳向婆婆所行的,⋯⋯這些事人全都告訴我了。」(11節)

不久後,波阿斯娶了路得,並且奉養拿俄米(4章)。他們婚後生下俄備得,後代子孫包括大衛與耶穌。正如上帝使用傑德和波阿斯幫助了傷心的人,上帝也能透過我們,向深陷痛苦的人展現恩慈與同理心。

【思想】
你可曾接受他人對你的善行,或曾以恩慈待人?
結果如何呢?

【禱告】
親愛的上帝,感謝祢差遣祢的愛子救贖我,這實在是給我最大的恩慈!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路得記 2:1-23

敬拜詩歌:我們歡迎君王降臨 (讚美之泉)
https://youtu.be/a5X4uawExEA 

一、安靜:因為祢的慈愛常在我眼前,我也按祢的真理而行。
二、讀經:路得記 2:1-23
1. 重點說明
為了養活婆婆與自己,身處異鄉的路得即前往麥田拾穗,她殷勤工作,奉養婆婆,照顧自己,還見識了應許之地的人文、民風,也遇見了敬畏神的財主─波阿斯:他遵行神的律法,甚至超過律法的要求。他接納路得在自己田裡,並允許她和家裡的工人一起吃喝,甚至可以從禾捆中抽取麥穗,原來這位波阿斯竟「是一個至近的親屬」,這豈不是神巧妙的安排,讓這對婆媳在最困窘的時候,仍然可以得著神豐富的供應。
2. 鑰節:拿俄米對兒婦說:願那人蒙耶和華賜福,因為他不斷地恩待活人死人。拿俄米又說:那是我們本族的人,是一個至近的親屬。(得 2:20)
三、默想:
■面對婆媳生計難關,路得如何因應?(v.2-v.3) 路得的工作態度如何?(v.7、v.15、v.17、v.23)本地人對路得的觀感為何?(v.6-v.7、v.11)
■波阿斯的身家如何?(v.1)波阿斯與拿俄米、路得有何關係?(v.20)波阿斯如何觀察並恩待路得?(v.5、v.8-v.11、v.14-v.16、v.21-v.23)
■從哪些地方看出波阿斯是個敬畏神的人?當我有能力顧念、恩待他人時,波阿斯的心思與作法有那些值得我效法的?
四、禱告:顧念孤兒寡婦的神哪!我要一心稱謝祢,相信在貧困患難中,祢必將我救活。我也要靠祢行善,愛人。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路得記 2 章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舊約歷史書上:書、士、得、撒、撒)
路得記2:20

拿俄米對兒婦說:願那人蒙耶和華賜福,因為他不斷地恩待活人死人。拿俄米又說:那是我們本族的人,是一個至近的親屬。(得2:20)


靈修教材: 心靈森呼吸(約書亞記、士師記、路得記、撒母耳記上、撒母耳記下)
12/15/2020 得2:1

拿俄米有一個親戚,是她丈夫以利米勒本族的人,名叫波阿斯,是個大財主。(得2:1)

以利米勒…波阿斯——以利米勒的名字,意思是「神是王」。這名字宣告了神的至高權柄。

在掌管一切的神帶領下,拿俄米遇到親屬波阿斯,他的名字也是兩個希伯來字的組合:bo和az,意思是「在他裡面的力量」。

在波阿斯的名字後面描述他「是個大財主」並不正確。波阿斯確實富有,但這裡用的他gibbor是「強大、堅強、勇敢」的意思,是描述神能力的一個頭銜。

名字是「神是王」的人,娶了一個名字是「甜美」的女人。但她看不見神的至高權柄,給自己換了「受苦」的名字。但神帶領她遇見「神是王」的親屬,經歷「在他裡面的力量」。這強大有力的人贖回拿俄米和路得,給予她們一切所需要的幫助。

現在你清楚看到歷史舞臺上這些人物的名字,也知道幾個世紀後主耶穌是大衛的後裔,就明白「神是王」這個名字乃是指向一個更深的故事。衪的名字在書中多次出現,提醒我們一件事:神是王。神在搖動人心成就祂的目標,是祂引導人的歷史轉向。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神是王,但是在王回来之前,我们的确会受到王的敌人的迫害和欺压,但是王一定会回来,到时候祂必定打败仇敌,奖赏祂忠心的仆人,但如果我们提前投降,当王回来时,受审判的就是我们。

当我们跟从主耶稣后,我们就是从圣灵生的,而不是从血气生的,我们出身的高低和境遇的起伏,都不能决定我们的命运,我们乃是神旨意中的君尊的祭司,这份确信是我们力量的来源。

神是王,只有我们确信祂最终会回来得胜,神才能成为我们的王,也就是经历到神的力量,无论是在我们里面的圣洁、外面与人的关系,还是我们世上的命运,我们都可以得胜,这是圣徒可以忍耐到底的原因。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12/16/2020 得2:3

她恰巧來到以利米勒本族的人波阿斯那塊田裡。(得2:3)

恰巧——這世界相信運氣、巧合,我們忽略了猶太人看事實的根本,是神掌管一切,人生没有所謂的「意外」。路得記讓我們清楚看到神在每個人的生活中行事、引領人的互動,以實現遠遠超越他們人生的計畫。雖然故事人物不知道神的設計。

miqreh的意思是「計畫之外意外發生的事」,在撒上6:9用來描述「偶然遇見」。從人的視角來看生活,肯定是短淺、侷限,看不到深遠的目的。路得以為自己是恰巧來到波阿斯的田裡,很多時候我們也以為自己是在一個「巧合的國度」中遊蕩。

想一想,你是感嘆運氣不好的拿俄米嗎?或是認為人生只是一場恰巧的路得?你是住在「神是王」的旗號下的以利米勒嗎?

或是以行動反映出「在神那裡可以得到力量」的波阿斯?路得以為發生在她身上的事只是恰巧,神卻知道自己的計畫,這帶給你的生活什麼亮光?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神掌管一切,人生没有意外,这是我们可以把生活的每件小事向神诉说和寻求引导的根基。而如果每件小事都有神的带领,那我们会常常经历“恰巧”和“意外”,因为神要赐我们的是出人意外的平安。

信仰的秘诀就是听了就去行,因为有一位正在暗中引导人的神,所以要么你学会听,要么你学会留心观察,因为神一定会留下痕迹让你跟随,而今天我们常常是想明白才去行,结果就是行不出来。

神的道的确是奥秘,但是却已经用圣经展现给所有人看,只不过愚拙的童女没有油在灯里,但那聪明的却预备了油,也就是与圣灵同行的经验,用来在最黑暗的时候可以看清前往新郎家的路。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12/17/2020 得2:10

我既是外邦女子,怎麼會在你眼中蒙恩,使你這樣照顧我呢?(得2:10)

蒙恩——路得記是關於恩慈的故事。路得選擇離開安穩的家、放棄再婚的機會,視拿娥米的神和民為自己的神和民。神和人都注意到路得的無私擺上。因此波阿斯也以恩慈待她。

路得不明白為何自己受到恩慈對待,她問:「我怎會在你眼中蒙恩?」

hen是聖經中很重要的字,創6:8提到挪亞「在耶和華眼前蒙恩」就是同一個字;如果沒有hen,今天就沒有我們了。hen帶來的是生死的差別、救命的恩典。

波阿斯說他聽見了路得對拿娥米不求回報的恩慈,決定也如此待她。恩慈的行為可以改變人際關係的互動,你得到的恩惠,很可能是先前無私的恩慈行動直接引起的。

也許你會抱怨:「我常對別人好,卻沒得到什麼回報。」那你就是與主耶穌捨身的愛認同了。人或許拒絕活出恩慈,但神不會。神的恩惠是不指望回報的恩慈行動,但在神的國度裡,恩慈的行動是會永遠被紀念的。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路得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神在法外开恩的故事,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和整个这个世界的故事。恩典是从神起头的,当我们愿意向人施恩时,神的恩典就能不断传递下去。

真正的义完全是在个体外实现的,但这既指得到耶稣的代赎,也指给与他人的恩典。神施恩的确不附加条件,但却不是没原因,祂救赎我们是因为祂要我们无条件地向人施恩。

没有人配得恩典,别人不配我们施恩,我们更不配神施恩,但路得施恩就反转了自己的命运,波阿斯对一个外邦女子施恩就反转了整个民族的命运,当我们能这么做时,神就一定能反转我们的命运。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在花園裡

閱讀: 約翰福音20章11-18節 | 全年讀經進度: 路得記1-4章;路加福音8章1-25節

抹大拉的馬利亞就去告訴門徒說:「我已經看見了主!」。—約翰福音20章18節
我父親很喜歡唱古典聖詩,他最喜歡的其中一首是《在花園裡》。幾年前,我們也在他的喪禮上唱了這首詩歌,副歌是:「祂與我同行又與我共話,對我說我單屬於祂;與主在園中心靈真快樂,前無人曾經歷過。」這首詩歌帶給我父親快樂,對我來說也是如此。

這首聖詩的作者是麥爾斯(C. Austin Miles),他說自己是在1912年春天寫下這首歌曲,當時他正讀完約翰福音20章:「那天,當我讀這章經文時,似乎自己就身處其中,見證了馬利亞在墓園與主相遇的那一幕,看見馬利亞跪下呼喊她的主說:『拉波尼(夫子的意思)!』」

在約翰福音20章,我們看到抹大拉的馬利亞對著耶穌的空墳墓哭泣。接著有人問她為何哀哭,馬利亞以為對方是園丁,豈料那和她說話的竟是復活的救主耶穌!她的悲哀化為喜樂,迫不及待地跑去跟門徒說:「我已經看見了主!」(18節)

我們也同樣擁有耶穌已經復活的確據!雖然祂已升天和天父在天家,但祂留下了聖靈給我們。相信基督的人擁有聖靈住在我們心裡,而且我們也可以藉著聖靈,確知耶穌與我們同在,知道我們「單屬於祂」。

知道自己的人生不需要孤軍奮鬥,如何撫慰你的心?
你何時曾親密地感受到耶穌的同在?
耶穌,感謝祢是復活的救主,
我是祢的兒女,祢就住在我裡面!
作者: 柯愛莉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關於怎麼發現耶穌的墳墓是空的,各福音書的記述有一些細節上的不同,而約翰的記述(約翰福音20章11-18節)很獨特,因為他細膩地描寫馬利亞的情感。馬利亞在墳墓外面哭泣,她的眼淚促使天使和復活的主問她說:「婦人,妳為什麼哭?」(13、15節)她對天使說:「有人把我主挪了去」(13節)。她兩次失去了主,第一次是因為耶穌被釘死,後來是她以為有人把耶穌挪走了。天使和耶穌都知道她為什麼哭,就在此時耶穌呼喚她的名字「馬利亞」,她立即認出耶穌(16節)。正當馬利亞處於悲傷和困惑之中,耶穌來到她身旁安慰她。

韓傑盛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4/17/2021 得2:12

願耶和華照你所行的賞賜你、你來投靠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翅膀下、願你滿得他的賞賜。(得2:12)

賞賜——如果你是希伯來人,就能立刻看出sakar的意思是「工資」,而不是「賞賜」。或許你會問:「路得是為誰工作呢?」

從世人的觀點來看,路得是個過客,她沒有工作,所以才會在田裡拾取麥穗;她需要依靠神立下「保護寡婦和異鄉人的法律」才能生活;路得還要照顧同樣是寡婦的婆婆,兩人都沒有男人 照顧或保護,生活十分艱難、困苦,正如現今那些無家可歸的人。

波阿斯聽說她們的情形,曉得路得原本可以不用隨婆婆一起來到異鄉;也曉得路得相信了耶和華,她所做的是為神而做,而神是不會不付薪水的。於是波阿斯告訴路得:「賞賜你的是神。」

波阿斯清楚耶和華才是路得真正的老板,他說出一個很關鍵的原則,無論錢從哪裡來,我們都是為神工作,祂才是我們真正的老板。也許神使用我們發工資給人,可是金庫是祂的。我們要像路得和波阿斯,無論員工或老板,都把鎂光燈照在真正的雇主身上。

今天你薪水支票上公司的名稱, 不是真正付你薪水的人,神才是你的老板。現在問自己:「我的工作使配得上那工資嗎?」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当我们看到他人蒙福时,我们要想到赐福我们的神,当我们看到他人受苦时,我们要想到神是赐福的神,当我们看到他人智慧时,我们要想到神是赐福的神,当我们看到他人愚昧时,我们要想到赐福我们的神。

我们知道一切都是神的,但是我们总是忘记我们自己也是神的,其实只有我们也是神的,神里面一切的丰盛和祝福才能是我们的,永远不要以为自己配得到什么,但永远可以指望神白白的赏赐。

为谁工作,我们就从谁得赏赐,如果我们总是低头苦干,赏赐永远是有限和不确定的,但我们若凡事为神而做,那么从我们立志那天开始,神的赏赐就开始了,并且源源不绝。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司布真每日灵修

八月一日
经文: 「容我往田间去,……舍取麦穗。」(路得记二:2)

在水深火热、苦难中熬炼的基督徒,赶紧查考圣经宝藏,里面有数不清的应许,供你支取应用。比如:「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将残的灯火,祂不吹熄。」(太十二:20)这经文适用你目前的光景吗?虽然你脆弱如压伤的芦苇,奄奄一息如风中残烛,但上帝不灭绝你,反倒坚固你,扶持你。再看一处:「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安息。」(太十一:28)多么体贴安慰人的话,上帝知道我们的心多么易感柔弱,所以祂用温柔的话对我们说,你愿意现在来就近祂,享安息吗?
再看一处经文:「你这虫雅各,和你们以色列人,不要害怕。耶和华说我必帮助你。你的救赎主就是以色列的圣者。」(赛四十一:14)还有,「你们的罪虽像朱红,必变成雪白,虽红如丹颜,必白如羊毛。」(赛一:18)上帝的麦田,满了应许的麦穗,上帝吩咐你尽管去拾取。不要怕──只要信。抓住这些宝贵的应许,用默想来取其精义,你整个人将浸透在这福份里,而充满感恩与喜乐。


靈修教材: 司布真每日灵修 0801
2021/10/29(五) 神的顧念

2021/10/29(五) 神的顧念 路得記2:1-9

走投無路的拿俄米和路得回到上帝的國度,
剛好遇到順從上帝律法的波阿斯。
拿俄米和路得因此得救,
也和波阿斯成就一段佳話。

也許就是這麼剛好,
就在走投無路的時候,路就開了;
就在禱告之後,困難就解決了;

就這麼剛好,這麼多的剛好,
足以讓人們認定上帝在垂聽他們的禱告,
甚至可以集結成冊,
還成為整個民族的精神支柱與盼望。

我的生活中,也確實如同聖經上面的記載,
發生過許許多多的剛好。
我也期待,這些剛好可以繼續發生下去。

聖經當中有個專有名詞來形容這些剛好:
那是上帝無時無刻、無微不至的「看顧」。

路得就去了。她來到田間,在收割的人身後拾取麥穗。她恰巧來到以利米勒本族的人波阿斯那塊田裏。(路得記2:3,和合本2010)

#豐盛人生 20211029
#丁牧的靈修隨筆
#路得記
Photo by Alex Iby on Unsplash


靈修教材: 丁牧的靈修隨筆
生命彰显上帝的慈爱与怜悯

心的对话 20211029
生命彰显上帝的慈爱与怜悯
波阿斯对路得说:「女儿啊,听我说,不要往别人田里拾取麦穗,也不要离开这里,要常与我使女们在一处。(路得记 2:8 )

朋友,波阿斯对路得所施的怜悯已超越了律法的要求。愿我们的生命也能彰显上帝的慈爱与怜悯,超越只尽本份的爱,陪对方多走一哩路!


靈修教材: 心的对话 20211029
《每日研經釋義》路得記2:1-17

這段經文讓我們看到路得美好的品格。第一是「主動」,「摩押女子路得對拿俄米說:『容我往田間去,我蒙誰的恩,就在誰的身後拾取麥穗。』…」(2:2)路得不是等拿俄米叫她出去工作時,才去拾取麥穗,而是主動地表示願去做這吃力的工作。作老闆的喜歡「主動」的員工;領袖也必須具備「主動」的特質,才會有好的領導。

領導學大師約翰麥斯威爾在《領袖21特質》一書中說:「如果沒帶著它,寧願不出門。」路得第二個好品格是「勤勞」,僕人向波阿斯描述路得時說:「她從早晨直到如今,除了在屋子裡坐一會兒,常在這裡。」(2:7)在波阿斯的恩准下,她跟著收割的僕人在田中隨意拾穗,一天的工作大有所獲,「這樣,路得在田間拾取麥穗,直到晚上,將所拾取的打了,約有一伊法大麥。」(2:17)「一伊法」約等於二十公升,大約是半個月的工資!她工作真是勤奮!路得因這些好品格,為後來的美事鋪了路。有句話說得好:「機會是留給預備好的人!」平時好品格帶來好命運!今天請為自己能儘早培養出好品格禱告。


靈修教材: 『單獨會主』每日讀經進度
2021.12.15

「願耶和華照你所行的報償你。你來投靠在耶和華-以色列上帝的翅膀下,願你滿得他的報償。」
‭‭路得記‬ ‭2:12‬ ‭

禱告:親愛的上帝,我們感謝你,因為你是充滿恩慈憐憫的上帝,你深知我們每個人所經歷的一切,你使曾經失喪、在爐灰困難中的我們重新被找回。謝謝你無限的恩典,求你使用我們成為傳揚福音,見證你恩典的使者。禱告祈求靠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靈修教材: 午禱時光
《每日研經釋義》路得記2:18-23

這段經文記載,路得工作到晚上,回家後,「她就把所拾取的帶進城去給婆婆看,又把她吃飽了所剩的給了婆婆。」(2:18)「把她吃飽了所剩的給了婆婆」初看會讓人覺得路得先顧自己吃飽,吃剩的才給婆婆。但《信望愛》網站解釋:「把波阿斯給的食物也帶回去分給婆婆,顯示路得在快樂的時候還惦記著婆婆的需要。」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因她那天工作到晚上,所以,先在田裏吃波阿斯給的晚餐(2:14),再帶回給拿俄米享用。接下來,主角換成拿俄米,她關心路得一天工作的情況,知道她到了波阿斯的田拾取麥穗,就告訴她以後要跟隨波阿斯的使女拾穗,不要到別人的田裏(2:19-23)。其中,她對路得說的話,值得我們深思:「願那人蒙耶和華賜福,因為他不斷地恩待活人死人。」(2:20a)新譯本譯為「願不斷施慈愛給活人和死人的耶和華賜福給他。」意即,和合本的「他」是指「耶和華」。

從第一章到第二章,讓我們看到拿俄米的改變,原先她說耶和華伸手攻擊我( 1:13),現在說耶和華恩待活人死人!兒婦對她的好,又看到上帝奇妙地引領兒婦到近親的田拾穗,她受傷挫敗的負面情結解開了,可積極地面對上帝、面對人生。您有受傷挫敗的情結嗎?求主醫治!


靈修教材: 『單獨會主』每日讀經進度
2021.12.16

「拿娥美問她:「你今天從哪裡撿來這麼多麥穗?你在誰家的田里工作?願上帝賜福給關愛你的那個人!」路得就告訴婆婆,她是在波阿斯的田里工作。拿娥美說:「願上主賜福給波阿斯!上主始終對活著和死了的人信實仁慈。」拿娥美又解釋說:「那個人是我們的至親,有義務照顧我們。」
路得2:19-20

親愛的上帝,我們讚美你,因為你是全能全知、全福的上帝,在人看似絕望痛苦之際,你預備的恩典超乎我們所求所想。我們也看見當我們願意分享、照顧身邊貧困、弱勢的人,我們就是與你同工,真實去愛他者。懇求主賜給我們這樣的眼光和愛,在生活中樂意地分享。禱告祈求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靈修教材: 午禱時光
20230206 活水时光

分享者:张俊贤教师
日期:06.02.2023 (星期一)
经文:路得记 2:14 -  23
链接:https://youtu.be/5iTBFwQ1JvQ


靈修教材: 活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