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四十九篇
這是一篇神所默示的,論富足的虛空。根據作者指出,金錢不能贖生命(v.6-9),人也不能長久享受財富(v.10)。雖然,人們都希望地業能留到萬代(v.11),但尊貴是不能長久的(v.12)。遺憾的是,這些愚拙竟為以後的人所佩服(v.13)。最終,只仗財勢的人還是歸於滅沒。
唯財人生觀的這些人「倚仗財貨自誇錢財多」(v.6),以賺錢為人生目的。但是他們的結局為何?他們必要死亡,「將他們的財貨留給別人」(v.10),至終得個「空」字。「赤身出於母胎,必赤身歸回」(v.20)。「他活著的時候,雖然自誇有福,但他必永不見光」(v.19)。所以人在尊貴中,而不醒悟:就如死亡的畜類一樣。
這篇詩的導言鄭重地啟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作者在指出恃財者愚昧之前,先從自己的經驗說明倚靠神的益處,證實不恃財而專靠神的人,必能獲得穩妥的保障和真正的福樂。他自己先實踐了這種信念,然後教訓別人。我們對於一切靈性的問題都應該這樣做。被譏為世俗人的,並非因為他們有錢,乃是因為他們利慾薰心,抱著拜金主義,朝夕所思念的都是錢,所以對神的觀念非常虛渺。愚昧人為了屬世的享樂而出賣自己的靈魂,可惜財富既不能救人脫離死亡,亦不能替人贖回死亡,亦不能替人贖回靈魂。靈魂的贖價雖貴得驚人,基督卻已替我們一次付清了,唯獨聖潔榮美的靈魂不受陰間權柄所傷害。
祈禱:主啊,幫助我不是靠著財物行事,而是靠著祢行事。因為唯有祢是永遠常存的。
回應:這是一篇智慧詩,告誡世人不可靠財富得永生,勸人勿貪戀錢財,因無人能向死亡交贖金;「財富」更無法使人壽命延長一刻;神拯救正直的人,神給正直人的恩典是使他長享,可與神建立美好關係,知道自己人生方向。這首詩作者提醒我們二件事:(一)提醒世人留心聆聽神的話,邪惡的財主他們所依靠的錢財,不能使他們生命長久平安無事,他們所提的虛假歪理,也無法永遠長存,他們最後必下到陰間(地獄)。(詩49:1-14)(二)貪財人的結局,到死時什麼都不能帶走,他的榮耀也不能隨他下到陰間;但正直的人卻不一樣,他有永久的盼望直到天家。(詩49:15-20)
親愛的弟兄姊妹,聖經教導我們這些屬神的兒女千萬不要貪財,更不要將自己的生命依靠在財富上,因財富是靠不住的。(詩49:6-9那些倚仗財貨自誇錢財多的人,一個也無法贖自己的弟兄,也不能替他將贖價給神,叫他長遠活著,不見朽壞,因為贖他生命的價值極貴,只可永遠甘休。)一般人崇拜財富,認為有錢能使鬼推磨,這樣的價值觀其實是會連帶影響他們的下一代兒女,跟著去崇拜追求財富,忘記神造人的本意。這是我們屬神兒女該小心謹慎的地方,千萬不要去學這樣的作法。(詩49:20人在尊貴中而不醒悟,就如死亡的畜類一樣。)祈求主賜給我們智慧不要成為錢財的奴隸,而是要成為錢財的好管家。(王牧師)
閱讀: 詩篇49篇5-20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列王紀下19-21章;約翰福音4章1-30節
人⋯⋯不醒悟,就如死亡的畜類一樣。—詩篇49篇20節
我家的老狗坐在我身旁,雙眼盯著前方發呆。牠在想什麼?可以確定的是,牠不會想到死亡,因為牠的理解非常有限,無法思考未來的事物。但人卻不一樣,不論年齡大小、健康與否或財富多寡,我們不時地都會思考死亡。詩篇49篇20節說,這是因為我們和動物不同,我們能做深入的思考而有所「醒悟」。我們知道自己終有一死,而且無法做任何事去改變這個事實。沒有人能「救贖自己的生命,也無法向上帝付生命的贖價」(7節,當代譯本修訂版)。無人能憑著錢財買贖自己的生命,而免於死亡。
但有一個方法能使我們脫離死亡的終局。詩人強調說:「上帝必救贖我的靈魂脫離陰間的權柄,因祂必收納我」(15節,或為「祂必把我接去」,新譯本)。美國詩人羅伯·佛洛斯特(Robert Frost)說:「無論何時,家永遠是向你敞開大門、接受你的地方。」上帝讓祂的愛子「捨自己作萬人的贖價」(提摩太前書2章6節),買贖我們脫離死亡。因此,耶穌應許,當我們離世時,祂必接我們到祂那裡去(約翰福音14章3節)。
我相信,耶穌既早已將我生命的贖價交給上帝,在我離世的那一天,祂就會展開雙臂迎接我,進入天父的家中。
你如何面對死亡這個人生的終點?
你對天國的信心是以什麼為根基?
上帝,我感謝祢,因祢已為祢的兒女預備了居所,
我深切期待回天家與祢相聚。
作者: 羅大衛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耶穌復活之後,某一天與眾門徒聚集時,教導他們如何從類似詩篇49篇這樣的經文,明白其真正的含意是預表耶穌的降生、受死和復活(路加福音24章44節)。耶穌為了證明祂有能力解決人類終必一死的普世難題(詩篇49篇1、7-9、15節),就向眾門徒展示祂的傷疤,並吃了一片烤魚(路加福音24章42-43節)。耶穌降世,完全應驗了摩西的律法、先知的預言,以及詩篇的經文,其真正的含意都與耶穌有關。耶穌從聖經指出,我們確實需要祂(36-49節)。
狄馬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