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詩篇104篇10-18、24-26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撒母耳記下14-15章;路加福音17章1-19節
那裡有海,又大又廣;其中有無數的動物。—詩篇104篇25節
凌晨兩點,在馬達加斯加的某個村落裡,以養殖海參為業的娜娜,走到附近的海洋淺灘上,在一個用繩子圈起的圍欄內採收她的「作物」。要清早起床工作,對娜娜而言並不是問題。她說:「在我開始養殖海參之前,生活非常艱難。因為我沒有任何收入來源。」現在,作為一名海洋保護計畫的成員,娜娜有了穩定且持續增加的收入。她補充說:「我們為了這個計畫而感謝上帝。」
其實,這個海參養殖計畫能成功,主要是因為上帝創造了海洋生物,提供了養殖所需的天然條件。難怪詩人在讚美那位供應我們的上帝時寫道:「祂使草生長,給六畜吃,使菜蔬發長,供給人用」(詩篇104篇14節)。不僅如此,「那裡有海,……其中有無數的動物,大小活物都有」(25節)。
同樣地,上帝也奇妙地創造了萬物供應我們的需要。例如,在海洋食物鏈中不起眼的海參也是上帝的供應,只要細心養殖與適度地採收海參,娜娜和她的鄰居便能賺取生活費。
上帝所創造的萬物都有其目的,祂會藉由萬物使祂自己得榮耀,並使我們得益處。因此,詩人說:「我要一生向耶和華唱詩」(33節)。今天當我們仔細思想祂所供應的一切時,也當讚美祂。
創造萬物的上帝,我們看到祢奇妙的創造,
以及祢供應我們的方式,就肅然起敬。
上帝如何透過祂的創造供應你呢?
今天你要如何感謝祂呢?
作者: 雷翠霞
靈糧透視
儘管詩篇104篇提到地上、天空和海洋中的各種生物,但詩人只說了一種生物的名字,那就是鱷魚(26節)。在聖經中,共有五次提到過鱷魚(參閱約伯記3章8節,41章1-34節;詩篇74篇14節;以賽亞書27章1節)。但鱷魚到底是什麼呢?聖經中可用作參考的都是詩歌體裁的經文,有時指的是真正的鱷魚,有時是一種比喻。在詩篇104篇,鱷魚是一種海洋生物:「那裡有海,……有祢所造的鱷魚游泳在其中」(25-26節)。同樣地,在約伯記41章,鱷魚被描述成一種龐大的、令人生畏的海洋生物(31-34節)。另一方面,詩篇74篇14節和以賽亞書27章1節,則用比喻的方式把鱷魚描述為對上帝百姓的威脅,最終被全能者所戰勝。
簡恩德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1/10/31/感恩與盼望
【經文】詩篇104篇10-23節
莉莎看到許多秋季的裝飾都帶著死亡的氣息,有時甚至看似陰森,令人毛骨悚然。因此,她想方設法要改變這晦暗的季節,為人們帶來盼望!
莉莎決定以微小的舉動來對抗黑暗的氛圍。她在一個大南瓜上,用不易褪色的馬克筆寫下感恩事項,第一件事就是「陽光」。不久之後,有人也來添加幾筆。有人隨意地在大南瓜上寫下「畫畫」,有人則很實際地寫上「溫暖的房屋」和「工作車」,也有人寫了令人痛心的事,如一個已故親人的名字。最後,那個大南瓜上寫滿了各種感恩事項。
詩篇104篇也列出一連串容易被人忽略,卻應當要稱頌上帝的事。詩人讚美道:「耶和華使泉源湧在山谷」(10節),「祂使草生長,給六畜吃,使菜蔬發長,供給人用」(14節)。詩人甚至認為夜晚也是美好適宜的,正如他說上帝「造黑暗為夜,林中的百獸就都爬出來」(20節),「日頭一出,……人出去作工,勞碌直到晚上」(22-23節)。因為這一切美好的事,詩人總結說﹕「我還活的時候,要向我上帝歌頌!」(33節)
世人普遍不知如何面對死亡,因此當我們對造物主獻上最微小的讚美,就能為這個世界帶來光輝耀眼的盼望。
【思想】
你和你的朋友如何看待死亡?
你如何讓人們關注於耶穌帶來的盼望?
【回應】
天父!
感謝祢創造一切美好的事物,
求祢讓我的生命成為感恩與頌讚的祭。
【詩篇 104:1-35】
|歌頌偉大的造物主|
這是一首讚美神創造大功的詩,用詩的形式歌唱《創世記》一章所記的事。詩人瞻望穹蒼,環觀陸地與海洋,萬象羅列眼底,祂向造物主歡呼,稱頌祂的全能和智慧,且要一生歌唱不息。
從神所造的萬有,我們看見神的偉大,在神的全能之下,「穹蒼如同幔子,雲彩如同車輦,風是祂的翅膀(2-3節);「深水遮蓋地面,猶如衣裳」(6節)。
從神所造的萬有,我們也看見神慈愛的供應,萬有都倚靠神的供應:「祂使泉源湧在山谷,流在山間,使野地的走獸有水喝,野驢得解其渴」(10-11節);「因祂作為的功效,地就豐足。祂使草生長,給六畜吃,使菜蔬發長,供給人用,使人從地裡能得食物,又得酒能悅人心,得油能潤人面,得糧能養人心」(13-15節);「少壯獅子吼叫,要抓食,向神尋求食物」(21節);「這都仰望祢按時給牠食物」(27節)。
第24節詩人也從神所造的萬有讚嘆說:「耶和華啊!祢所造的何其多!都是祢用智慧造成的;遍地滿了祢的豐富」!
第15節詩人提到,神使人「得酒能悅人心,得油能潤人面,得糧能養人心」。然而,屬靈的「新酒」、「新油」及「新糧」,正是我們每天向主祈求的,求主每天給我們屬靈的「新酒」,使我們的心天天天充滿屬天的喜樂,天天靠主喜樂。我們決定今天就要靠主喜樂,享受主給我們美好的一天!求主天天給我們「新油」,聖靈新的膏油天天滋潤我們,讓我們每天的服事充滿祂聖靈新的恩膏。也求主天天給我們「新的糧」,使我們的生命天天得著餵養,屬靈的生命愈來愈健壯!
◆回應
我宣告:「主耶穌今天要用新酒充滿我,使我充滿屬天的喜樂,以新油滋潤我,使我今天充滿聖靈的恩膏,以新糧餵養我,使我屬靈的生命得著飽足」!
◆背經
耶和華啊!祢所造的何其多!都是祢用智慧造成的;遍地滿了祢的豐富。(詩篇 104:24)
新生命靈糧堂 小組分享材料(0816)
[話語分享]: 不完美的醫治
約 3:17「因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
救。」
<生命的分享>:這週的信息中,你最受益的是什麼?或是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上帝是嚴苛完美的嗎?
太 5:48「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
彼前 1:16「因為經上記着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
問題:如果世人都必須完全,且嚴格完整並徹底的遵行所有的律法,那麼永恆
中教只有一個人可以得救。
實際:形成完美主義,過分注重細節,因而常對自己或別人的工作不滿意,心
中常充滿憂慮及罪惡感。
若看似不完美的人也能活出美好,人生才有真實的盼望。關鍵在於:上帝如何
看我,自己如何看自己。醫治是從接納不完美開始,完美的結果通常都需要經
過不完美的過程。
箴 17:3「鼎為煉銀,爐為煉金; 惟有耶和華熬煉人心。」
<生命的分享>:你覺得完美主義帶給你的感受是什麼?阿湯哥給你的啟發?
有完美的缺陷
什麼是完美?人認為的完美不是神的完美。有人曾說:無用之用乃為大用。完
美的人很容易愛,接納,但如何處理不完美,才能看到真愛。
詩 118:22「匠人所棄的石頭 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
不完美的人因上帝的愛得以完全
耶穌愛世上所有的人,包括被社會拋棄的,不夠完美的人。聖經記載了一個生
活中充滿罪惡的女人,被法利賽人認定為「罪人」,但耶穌卻接納了她。耶穌
愛那些不完美,有瑕疵的人,包括了你我。
羅 5:8「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
了。」
<生命的分享>:為什麼接納別人的不完全為什麼這麼難?
上帝看你為寶貝
即使你是滿身豬屎,神說我還是喜悅你。但上帝尊重你我的自由意志,任憑我
們頸項剛硬,流浪受苦。目的是讓人體會上帝的愛。路加福 15:20-24 浪子的
故事。你我每一個人都是上帝的傑作和藝術品,你是 wow 的作品。一個人只有
看見自己的價值時,才會有真實的喜樂。
賽 43:21「這百姓是我為自己所造的,好述說我的美德。」
詩 104:31「願耶和華的榮耀存到永遠! 願耶和華喜悅自己所造的!」
生命的價值是透過上帝的眼光來看的
我們的價值不在於外人的評價,而是上帝的評價。神看你為寶為尊,每個人在
上帝的眼中都是無價之寶。我們應當接納自己,磨練自己,給自己成長的空
間。上帝看中的是全人(內在美)。
撒上 16:7「耶和華卻對撒母耳說:「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
耶和華是看內心。」
透過上帝的眼光來發現生命無限的價值
我們需要學習看你有的,而不是看你所沒有的。
太 13:12「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
去。」
很多人原來是有,但是以為自己沒有,就自我限制,以致就活不出來。
<生命的分享>:你覺得你生命中最大的優點或是強項是什麼?你要如何使用?
只有接納才能帶來醫治
耶穌是為了你我的不完美而來的,上帝接納你我的不完美。正如耶穌接納那位
行淫被抓的婦人,耶穌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完美的人需要上帝,正如沒有病
的人不需要醫生。一個人知道自己的有限,是有福的。
路 5:30-32「法利賽人和文士就向耶穌的門徒發怨言說:「你們為甚麼和稅吏並
罪人一同吃喝呢?」耶穌對他們說:「無病的人用不着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
着。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
生命不斷更新是一個過程
太 18:3「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
進天國。」
我們不是比別人好而得救,我們是每天都要更好更成長。真實的成長不是做給
人家看,真實的喜樂是來自於自己不斷的突破,而不是與其他人比較。一天到
晚都在和別人比較的人不會快樂。我們需要每天在基督耶穌裡經歷更新改變。
成長需要時間
生命的成長是一個過程,需要時間與步驟,無法揠苗助長。我們要知道如何享
受著成長的過程。我們要盡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上帝沒有要求我們做不到的。
閱讀: 詩篇104篇24-35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創世記49-50章;馬太福音13章31-58節
耶和華啊,祢所造的何其多!—詩篇104篇24節
我們四歲的孫子告訴我妻子卡莉說:「我知道上帝住在哪裡。」卡莉好奇地問:「祂住在哪裡呢?」他回答說:「上帝就住在妳屋外的樹林裡。」
當卡莉與我分享這番對話時,她很想知道孫子怎會有這樣的想法。我告訴卡莉:「我知道了,因為上次孫子來的時候,我帶他去樹林裡散步。我對他說,我們雖看不見上帝,但卻可以看見上帝的作為。」當我帶他走過河邊的沙地時,我問他:「你有沒有看到我的腳印?你看到的動物、樹木和河流,就像是上帝留下的腳印。看見上帝創造的一切,就可以知道上帝在這裡。」
詩篇104篇的作者同樣指出,上帝存在的明證:「耶和華啊,祢所造的何其多!都是祢用智慧造成的,遍地滿了祢的豐富」(24節)。這裡所說的「智慧」,在希伯來原文中經常用來描述技巧高超的手藝。上帝親手創造的大自然證明祂的同在,更喚起我們對祂的讚美。
詩篇104篇的開頭和結尾都是「要稱頌耶和華!」(1、35節)從嬰孩細嫩的手到飛鷹銳利的眼,我們身旁各樣創造主的藝術作品,都在述說祂極致完美的作為。讓我們今天就因上帝的作為,滿心驚嘆地稱頌祂!
你從何處可見上帝奇妙的創造?
你今天如何藉著上帝的創造,告訴人有關祂的一切?
上帝啊,我為祢所創造的一切讚美祢!
幫助我能因祢的智慧與美善而驚嘆不已,時時稱頌祢!
作者: 龐雅各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詩篇104篇與埃及法老王埃赫那頓著名的太陽神頌(主前14世紀)有一些顯著的相似之處,包括對白晝和夜間生物的描述,給野獸和鳥類的供應,關於海洋及海上船隻的描述,以及所有受造物對創造主的依賴。不過,詩篇104篇的架構是根據創世記第1章的創造次序:第一天是造光(詩篇104篇2節);第二天是造「穹蒼」或「諸天」(2-4節);第三天是地和水分開(5-9節),依此類推。這篇詩與創世記第1章的關聯,突顯了造物主在創造過程中的角色。埃及法老的頌詩呼籲人們朝拜太陽,而詩篇104篇卻呼籲人們敬拜那位創造太陽的主宰。這樣看來,詩篇作者刻意間接引用埃及法老的這首頌詩,以便對其加以評論,並指明真正的敬拜要歸給創造主,而不是受造物。
康恩施
「....這裡所說的「智慧」,在希伯來原文中經常用來描述技巧高超的手藝。上帝親手創造的大自然證明祂的同在,更喚起我們對祂的讚美。」
回應:
我不知道您對「默想神」的經歷是如何?身為被造的你我能透過默想與這位創造的主宰有溝通法,那是多麼美好一件事,有過這種美好經驗的人,你一定會愛上祂的!怪不得大衛如此說:
「在你的院宇住一日,勝似在別處住千日;寧可在我神殿中看門,不願住在惡人的帳棚裏。」(詩84:10)
但是對我來說,與上帝最甜美的接觸是沒有形式的,更不是透過宗教的外貌,而是透過心靈和誠實來靠近祂。當我閉上眼睛,向內看,進入一種深沉柔和的靜默,我感受到上帝無限的創造包圍著我。
詩139:5 「你在我前後環繞我,按手在我身上。」
創造彰顯了神的智慧,在聖經中智慧其實是一個位格!也就是說智慧是神的本性之一,你若仔細思想單單你我的被造都是如此的奇妙可畏!我要說上帝把你我造的太好了!即便連沒有手腳的力克胡哲(Nick Vujicic)都說:「我的人生好到不像話!」連一個這樣的人生都是神的智慧!
I am God's creation ,designed according to His plan for me :)))
Nick Vujicic
詩104:24 「耶和華啊,你所造的何其多!都是你用智慧造成的,遍地滿了你的豐富。」
所有人都有上帝的形像。他們之所以有價值,不只是因為他們被救贖而已,而是因為他們是按照神的形像被創造的。
換個眼光,你會開始喜歡並欣賞那些出現在你身邊的人,即便他們可能令你抓狂!「沒有抓狂的人生,只有無盡的憐憫!」讓我們學習欣賞上帝的創造!
-Coach Chen-
八月十三日
经文: 「利巴嫩的香柏树是耶和华所栽种的。」(诗篇一○四:16)
利巴嫩的香柏树象征着基督徒,香柏树的成长有赖天生地养,这话实在是真实的。基督徒属灵生命的成长,虽有人撒种、浇灌、但叫人生长的乃是上帝,祂松软人的心土,使人愿意接受福音。
利巴嫩的香柏树生长在高高的岩石上,它不是靠人手灌溉,乃靠上帝所赐雨水的滋润;基督徒也是如此,他属灵的生命是凭借着信心,单单地仰赖上帝供应,即使在物质的事上,也是一样依靠上帝。基督徒不是温室的花朵,可免于风霜雪害,或是暴雨侵袭,他是裸露于岩石的一棵树,没有任何的遮蔽,只有至高者的翅膀覆蔽它。
像香柏树一样,基督徒多汁常绿,而且越冷它越挺拔,即使在冬天,也是翠绿如昔。香柏树的发旺常青,正是对造物主的赞美颂扬,基督徒也要把生命的茁壮成长,归荣耀与上帝。所以大卫在诗篇诚心地说道:「……结果的树木和一切香柏树,……都当赞美耶和华。」(诗一四八:9~12)在人的里面,毫无善良,一无可夸,但上帝亲自栽种、浇灌,将新生命的种子,放在我们里面,叫我们结出美善的果子,荣耀赞美本当归祂。
2021/10/14(四) 神為至大 詩篇104:1-9
上帝穿上耀眼的光芒做為外袍。
撐開天地像搭營帳,
雨水霧氣是營帳的支柱。
雲彩是祂的戰車、風是祂的翅膀。
祂如同軍隊的元帥,
旋風和火焰在兩旁聽候差遣。
軍令一出,雲層間雷聲大作,
洪水奔流,淹沒諸山、峽谷,
停在祂設立的界線。
我們知道詩人心裡想的場景。
洪水泛濫,淹沒群山,
那是上帝對罪惡世界的審判。
我們也知道故事的結局,
神以虹彩為約,不再以洪水作為審判。
因祂的約,洪水停在祂設立的界線。
祂是掌管宇宙的主、
祂是執行公義的主,
祂更是以祂的能力照護萬物。
祂不斷給人機會,要人負起責任:行公義、好憐憫,展現萬物之靈該有的樣子。
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耶和華-我的上帝啊,你為至大!(詩篇104:1,和合本2010)
#豐盛人生 20211014
#丁牧的靈修隨筆
#詩篇
Photo by Julia Kadel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