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民數記32章16-24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列王紀上14-15章;路加福音22章21-46節
要知道你們的罪必追上你們。—民數記32章23節
妻子踏入廚房時差點昏倒:「天哪!不會吧!」而我們家40公斤重的拉不拉多犬麥克斯則迅速衝出廚房。
廚房裡放在檯面邊緣的羊腿,已被麥克斯吃光了,只剩下空蕩蕩的煎鍋。麥克斯企圖躲到床底下,但只能塞進前半身,露出來的臀部和尾巴洩漏了牠的行蹤,讓我輕易就找到牠。
我低聲對牠說:「噢麥克斯,這次你的罪必追上你。」我借用了摩西所說的話,當時他勸告以色列的兩個支派要順服上帝、信守他們的承諾。摩西告訴他們:「倘若你們不這樣行,就得罪耶和華,要知道你們的罪必追上你們。」(民數記32章23節)
罪惡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給人帶來短暫的快樂,但卻會造成我們和上帝分離的極致痛楚。摩西提醒百姓,沒有任何事可以逃過上帝的眼目。正如有一位聖經作者寫道:「被造的在上帝面前沒有一樣不是顯明的,萬有在祂的眼前都是赤露敞開的;我們必須向祂交帳。」(希伯來書4章13節,新譯本)
聖潔的上帝雖然洞察萬事,但祂仍用愛吸引我們承認自己的罪、悔改轉離一切罪惡,行在祂的正道上(約翰一書1章9節)。願我們今天就在愛中跟隨祂。
上帝,謝謝祢是看顧人的上帝。
雖然善與惡祢都鑒察,祢仍差派祢的愛子來拯救我、釋放我。
請幫助我順服祢、與祢同行。
上帝看見我們所做的一切,但仍深愛我們,這如何激勵你
轉離罪惡?你今天能用什麼具體的方式回應祂的愛?
作者: 龐雅各
靈糧透視
民數記32章23節中的「得罪」和「罪」都源自同一個希伯來文的字根chata,其意思包括「偏離正路」、「錯過」或「沒達到標準」。儘管這個詞在舊約中被廣泛使用,但它只是用來表達罪和惡的幾個用詞中的一個。聖經首次出現的「罪」(創世記4章7節),就是譯自這個希伯來文:「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
簡恩德
✍️ 2022-02/06 讀經:民數記 第三十二章
✟受感的話語:
32:1 流便子孫和迦得子孫的牲畜極其眾多;他們看見雅謝地和基列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
32:5 又說:“我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把這地給我們為業,不要領我們過約旦河。
32:6 摩西對迦得子孫和流便子孫說:“難道你們的弟兄去打仗,你們竟坐在這裡嗎?
32:8 我先前從加低斯·巴尼亞打發你們先祖去窺探那地,他們也是這樣行。
32:9 他們上以實各穀,去窺探那地回來的時候,使以色列人灰心喪膽,不進入耶和華所賜給他們的地。
32:11 凡從埃及上來、二十歲以外的人斷不得看見我對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應許之地,因為他們沒有專心跟從我。
32:14 誰知,你們起來接續先祖,增添罪人的數目,使耶和華向以色列大發烈怒。
32:17 我們自己要帶兵器行在以色列人的前頭,好把他們領到他們的地方;但我們的婦人孩子,因這地居民的緣故,要住在堅固的城內。
32:19 我們不和他們在約旦河那邊一帶之地同受產業,因為我們的產業是坐落在約旦河東邊這裡。
✟受感的啟示:
流便子孫和迦得子孫的牲畜極其眾多,所以他們兩支派同心決議不要進入耶和華要賜給他們的應許之地,寧願在約旦河東邊發展自己的產業,而摩西的回答卻是「難道你們的弟兄去打仗,你們竟坐在這裡嗎?」這兩個支派不要進入應許之地的原因之一是,看上了雅謝地和基列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但這樣的要求卻讓摩西想起列祖之前灰心喪膽的行為,讓耶和華發怒;這時這兩個支派卻同樣的不專心跟從耶和華,按自己所想眼前的美好停留下來,豈不是走向列祖的行為過程一樣嗎?
短暫的利益卻是影響後代更多的福氣與賜福,這讓我們看清了自己所看與耶和華所看的兩種不同的結果,往往卻在即將要進入的那過程中停下了腳步…很多時候我們今日的信仰生活也是如此,自己不願意順服按者自己的意念來佔據神在我們身上的計畫,不順從聖經的教導而走,反而順著自己認為美好的事物生活,反而跌入到不必要的試探與網羅。
此外,居住在約旦河東邊的兩支派半,早在北國以色列亡國前,就被亞述國攻入,最先遭到被擄的命運;約旦河東邊並非耶和華應許之地,呂便和迦得兩支派因短視近利選擇住在那裡,放棄應許之地,因此早早滅亡。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主耶穌,祢掌管萬有一切都是屬於祢的,祢的安排是最美善的,求主聖靈不斷的時刻提醒孩子,不要忘記祢的恩約,讓我常常在祢話語中渡日,一點偏行的路不要走,眼光放在祢身上,求主的意念高過我的意念,賜下力量使我過日日得勝信仰之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民數記 32:1-42】
|邊界的基督徒|
這章聖經記載,流便子孫和迦得子孫的牲畜極其眾多;他們看見約但河東雅謝地和基列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就來見摩西和祭司以利亞撒,並會眾的首領,要求把這地給他們為業,不要領他們過約但河。
摩西指責他們如同他們的先祖一樣,若他們不過去打仗,將使以色列人灰心喪膽,不過去進入耶和華所賜給他們的那地,耶和華的怒氣將再次臨到百姓身上。第16-19節記載,兩支派的人就挨近摩西說:「我們要在這裏為牲畜壘圈,為婦人孩子造城。我們自己要帶兵器行在以色列人的前頭,好把他們領到他們的地方;但我們的婦人孩子,因這地居民的緣故,要住在堅固的城内。我們不回家,直等到以色列人各承受自己的產業,我們不和他們在約旦河那邊一帶之地同受產業,因為我們的產業是坐落在約旦河東邊這裏」,摩西就應允他們所求的。
流便、迦得兩支派,後來再加上瑪拿西半支派(33節),看見約但河東之地已被制伏,又是美好可牧放牲畜之地,雖然他們自己願意去打仗,免得遭其他以色列人的非議,但是為了妻兒的安全,他們選擇要求把約但河東之地撥給他們。
歷史都能成為我們的鑑戒。歷史告訴我們,留在約但河東的兩個半支派因與其他的同胞隔離了,以致最快被異教的信仰所影響。而當以色列人遭外敵入侵時,也是最容易被消滅的支派。
這兩個半支派的人只看眼前的安逸和利益,卻因此失去了許多的祝福。今天許多基督徒未嘗不是如此呢?貪愛看得見的世界,思念地上的事、不思念天上的事,看起來似乎過著安逸舒適的生活,卻因此失去了許多屬靈的祝福,家人的信仰也因此每況愈下,值得嗎?
◆回應
主啊!我只要祢所應許的,我不要貪戀眼前的安逸及利益,我只要祢的祝福,我只要屬靈的祝福,我要把我的家帶入祢的應許之地。
◆背經
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哥林多後書 4:18)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11/06/num-day37
【經文】民數記32章1~27節
「不要領我們過約但河」,這句話如同當頭棒喝!摩西心中定然百感交集。十二支派剛才同心合意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四十年來就是為了這一刻,突然聽見有兩個支派要放棄進入應許地,對摩西來說情何以堪?這豈不是相當於多年前,那十個探子不信的惡行(參十三~十四章),使以色列人灰心喪膽。
摩西特別提起神對上一代以色列人的懲罰(參11節),免得他們重蹈覆轍(參15節)。但是,顯然兩個支派看來十分喜愛這塊地,雖然摩西再三警告(參23節),引古鑑今,他們仍不死心,甚至承諾兩支派的男丁都願意帶著兵器參戰,在以色列人的前頭打頭陣,直到以色列其他支派定居迦南地為止(參17~18節)。
我們蒙恩信主、跟隨主,按著神的應許請求領受祂所應許的並沒有錯;然而,我們也常和這兩個支派一樣,想要照自己所選擇、認為上好的,要求神履行應許。神給我們金子,我們卻要銅;神給我們上好的,我們卻以為是次好的。迦南美地就是預表包羅萬有的基督,而這兩個支派卻只要留在河東的肥沃之地牧放牲畜。正如許多時候,基督徒只要恩賜,卻不要賜恩的主。
讓我們在行事為人上,不照著自己的選擇行事,乃要學習將事情交在主的手中,讓主作主。在屬靈的事奉上,不照馬大在血氣中的伺候,落在思慮煩擾中;總要學習馬利亞在主腳前聽祂的話,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參路十38~42)。
「過約但河」表徵對付並埋葬舊人。唯有我們的舊人被對付並埋葬之後,才有地位得著基督,讓這迦南美地成為真實的享受。弟兄姐妹們!讓我們一起過約但河。
{
【回應】
主啊!祢就是我的迦南美地。我願隨從祢聖靈的引導,體貼聖靈的事,得著生命平安,享受祢作我生命的豐富。阿們!
【禱讀】羅馬書8章5~6節
因為,隨從肉體的人體貼肉體的事;隨從聖靈的人體貼聖靈的事。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11/07/num-day38
【經文】民數記32章28~42節
本段經文記載河東分地的結果,前段為因,後段為果。1~5節:兩個支派提出建議。6~15節:摩西責備他們令其他支派灰心喪膽。16~19節:兩支派提出折衷的方法。20~32節:結果摩西接受這建議。33~42節:最後把河東之地分配給兩個半支派。
摩西將雅謝地和基列地分給了這兩個支派(參22、28、29節),到了第33節卻清楚說明,連瑪拿西支派也在河東分地之內,迦得和流便兩支派所得的是已征服之地(參34~38節),而從39~42節則描述了瑪拿西的兒子瑪吉,他的子孫往基列去,佔了那地,趕出那裡的亞摩利人。摩西將基列賜給瑪拿西的兒子瑪吉,他的子孫就住在那裡(參39~40節)。可能瑪拿西支派見有迦得和流便支派的先例,因此主動向摩西請求攻取基列北部及巴珊的土地,希望亦可佔據該地為業(參書十三29~31)。
但是我們若參考其先祖雅各對瑪拿西與以法蓮的祝福,並對約瑟的預言,就明白聖經的話語都是出於神的靈啟示和定準,安定在天,一句都不落空:「以色列又對約瑟說:我要死了,但神必與你們同在,領你們回到你們列祖之地。並且我從前用弓用刀從亞摩利人手下奪的那塊地,我都賜給你,使你比眾弟兄多得一分。」(參創四十八21~22)「約瑟是多結果子的樹枝,是泉旁多結果子的枝子;他的枝條探出牆外。」(參創四十九22)
「使你比眾弟兄多得一分」、「他的枝條探出牆外」這兩句話,都印證約瑟的長子瑪拿西所蒙的應許和賜福。創世記記載:「約瑟得見以法蓮第三代的子孫,瑪拿西的孫子、瑪吉的兒子也養在約瑟的膝上。」(參創五十23)而「瑪拿西的兒子瑪吉,他的子孫往基列去,佔了那地,趕出那裡的亞摩利人。摩西將基列賜給瑪拿西的兒子瑪吉,他子孫就住在那裡。」(參39~40節)主的話,誠哉!信哉!
【回應】
謝謝主!因著祢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祢都是是的。並藉著祢,也都是是的。阿們!
【禱讀】哥林多後書1章20節
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著祂也都是實在的,叫神因我們得榮耀。
敬拜詩歌:萬物的結局近了 (容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F--5bJkbUw
一、安靜: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
二、讀經:民數記 32:1-32
1. 重點說明
走出貧瘠的曠野,得見肥沃的草原,引發的不是感恩,竟是私慾。摩西將兩個支派期望棲身河東的私心,與十個探子不信的惡心相提並論,其惡劣可見一斑。不信的惡心使一代人倒斃曠野,利己的私心更會瓦解民心,各自盤算,灰心喪膽,而不肯跟從耶和華,竭力進入應許地。摩西深知私心的後果嚴重,要防止曠野悲劇重演,對二支派嚴厲責問。二支派首領立即謙卑說明,順服受教,願意與眾支派同心出征。領袖的智慧與百姓的順服,是度過試探的關鍵。
2. 鑰節:我們自己要帶兵器行在以色列人的前頭,好把他們領到他們的地方;但我們的婦人孩子,因這地居民的緣故,要住在堅固的城內。(民 32:17)
三、默想:
■哪兩個支派請求繼承河東之地為業?(v.1)摩西如何嚴責他們的請求?(v.6、v.14-v.15)之後,又如何回應二支派的解釋?(v.20-v.23)
■百姓首領最終如何面對摩西的安排與吩咐?(v.31-v.32)
■摩西為何責備兩支派的請求?他們的請求會對整體產生什麼不良影響?我如何在群體中以大局為重,不以自己的私慾為念?並如何面對人對我的責問、提醒與解釋?
四、禱告:主啊,祢是我們的主,祢呼召我們一起作祢的肢體,求祢幫助我除去心裏的私慾,看重肢體高過自己的利益,也願意相互順服,彼此成全。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民數記 32 章
我們自己要帶兵器行在以色列人的前頭,好把他們領到他們的地方;但我們的婦人孩子,因這地居民的緣故,要住在堅固的城內。(民32:17)
閱讀: 約翰福音14章8-11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民數記31-33章;馬可福音9章1-29節
耶穌對他說:「腓力,我與你們同在這樣長久,你還不認識我嗎?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約翰福音14章9節
根據傳說,英國指揮家湯瑪士·畢勤爵士曾在酒店大廳見到一位外表出眾的女士。畢勤爵士覺得自己認識她,但卻忘了她的名字,於是便駐足與她攀談。聊天時,畢勤爵士依稀記得她有個兄弟,為了想起她的名字,所以就問起她哥哥的近況,是不是仍從事同一份工作。這位女士回答說:「喔,他很好,他還是在當國王。」
搞錯別人的身分的確令人尷尬,就像畢勤爵士那樣。但在有些時候,情況可能更為嚴重,就像耶穌的門徒腓力一樣。腓力身為門徒,當然認識耶穌,但他還沒有完全明白耶穌的身分。腓力希望耶穌將父顯給他們看,耶穌卻回答說:「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約翰福音14章8-9節)。身為上帝的獨生子,耶穌完美地展現了天父的形象,以至於認識子就是認識了父(10-11節)。
如果我們還不明白上帝的特質、屬性或對人的關顧,只需看看耶穌的作為,就能對上帝有所瞭解。因耶穌的特質,例如恩慈、慈愛和憐憫都彰顯了上帝的屬性。雖然上帝的奇妙和偉大完全超出我們的理解範圍,但上帝已賜給我們寶貴的禮物,就是藉著耶穌顯明祂自己,讓我們可以認識祂。
你認識上帝的哪些特質?
這些特質如何符合你對耶穌的認識呢?
親愛的上帝,幫助我可以更認識祢,
更對祢心存感恩。
作者: 康恩施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腓力對耶穌說:「求主將父顯給我們看」(約翰福音14章8節),耶穌的回應很可能是呼應了摩西在出埃及記33章18節的祈求(「求祢顯出祢的榮耀給我看」)。對於摩西的祈求,上帝應允在摩西面前顯明祂一切的恩慈,但不允許摩西看見祂的榮面(出埃及記33章19-20節);而耶穌回應腓力說:「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約翰福音14章9節)。這清楚表明,只有耶穌能夠完全彰顯上帝的榮耀。約翰福音1章14節也與摩西的祈求相呼應,約翰說,人們在基督裡看見「祂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翰解釋說:「從來沒有人看見上帝,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18節)
白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