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數記 第19~23章

民數記 第19~23章


靈修教材: 2020 40天禁食禱告
2022-01/25讀經:民數記 第二十章

✍️ 2022-01/25 讀經:民數記 第二十章

✟受感的話語:
20:1 正月間以色列全會眾,到了尋的曠野,就住在加低斯,米利暗死在那裡,就葬在那裡。
20:2 會眾沒有水喝,就聚集攻擊摩西,亞倫。
20:3 百姓向摩西爭鬧說:我們的弟兄曾死在耶和華面前,我們恨不得與他們同死。
20:4 你們為何把耶和華的會眾領到這曠野,使我們和牲畜都死在這裡呢?
20:5 你們為何逼著我們出埃及,領我們到這壞地方呢?這地方不好撒種,也沒有無花果樹,葡萄樹,石榴樹,又沒有水喝。

✟受感的啟示:
死亡永遠是世人的結局,如果沒有得著復活的憑據,死亡的轄制永遠都在,因為罪的結果就是死。〔民數記 第20章〕提到米利暗及亞倫的死;這對摩西來說是非常大的黑暗,是家人又是同工,一同出埃及到如今已40年,核心同工進入應許地之前相繼離世,對摩西一生的事工來說是肯定還是否定?

以色列百姓40年在曠野一直學不會的功課就是「埋怨的口、抱怨的心、自我為中心」;
上一代如此,下一代也重複上演埋怨劇:

一、怨言的攻擊
原本摩西、亞倫和米利暗三人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結果米利暗先死去,摩西、亞倫不但要面對米利暗的死亡,同時也要面對會眾的攻擊;然而這一班是要進入迦南地的新一代,但他們仍然是「埋怨」。

二、摩西沒有尊榮神
摩西、亞倫剛經歷喪姊之痛,百姓便來抱怨,話說到很絕,動輒就是以死相逼,摩西心中很不甘願吩咐水流出來,摩西是跟著神的吩咐做,但心不甘願;他不能拒絕神的命令,於是他的動作就帶著怒氣,神說摩西沒有尊祂為聖。

摩西、亞倫走過了40年,他們半腳已踏入迦南,怎麼還差一點?
相信這與米利暗的死有關,心情不好,仇敵亦興起了死亡的靈,會眾且是集體來攻擊他們,摩西不能面對以色列人的背叛,他就差這麼一點便跌倒…我們要小心,異象快要成功了,我們要小心抱怨和死亡的攻擊,還有就是事奉的怒氣及苦水。

三、以東人敵對
過去以色列人不用去求問人,只需直走過去就可以了,但摩西在這裡竟要問以東人,因為他心中已經滿是死亡的困局,自己在憂慮中,他沒有能力往前;同時摩西亦失去了恩寵,從前他靠著神,法老也不能攔阻他的路,但這時,摩西卻示弱求以東,所以他已失去了恩寵。

四、領袖的結局
亞倫死時是以色列人出埃及第40年,會眾看著大祭司上何珥山,亞倫一去不返。領袖帶領以色列40年,此時此刻,因為一點錯誤不能進入迦南。

摩西面對姊姊的死、亞倫的死,接下來很快就是他,這是何等的悲哀,因為大家發怨言攻擊的結果,領袖120歲,默默事奉40年,因情緒一刻把持不住,就這樣無法進入迦南…摩西的心情更是複雜,感謝神,摩西在〔詩篇 第90篇〕裡他仍緊緊抓住神,他仍以信心往前行,最後把工作交給約書亞。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主耶穌,我向祢悔改,因為我得罪祢用我的口埋怨抱怨我們人生的困境、不順遂,大大的得罪你,因為埋怨就是不信任主的帶領。

主啊!求主給我力量悔改除去我裡面苦困的情緒、怒氣,並學習把生命中覺得不甘心的、解決不了的事交託神,不要把解決不了的事擁抱在心;求主給我們有一顆跟隨到底的信心,並單單信靠神,在任何時間、任何情況,都要順服,並尊神的名為聖,不要有怒氣,就算自己有多麼的不開心,也要忍耐,因為知道事情很快會成就。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靈修教材: 神同在讀經
3/10讀經進度

1. 民數記 19-20
2. 路加福音 1:1-25
3. 詩篇 33:1-7
4. 箴言 11:4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2023-06/25_愛與管教

【民數記 20:1-29】
|愛與管教|

這段經文記載,百姓因為沒有水喝就攻擊摩西和亞倫,並且向他們爭鬧。

神吩咐摩西,只需要吩咐磐石出水就可以了。然而,摩西因為被百姓激怒而擊打磐石,以致神發怒,不讓他和亞倫進入迦南地。

從這段經文我們一方面看見,神是何等慈愛的神。以色列人一再地抱怨,神仍然百般的忍耐他們。第6-8節記載,當百姓抱怨神,與摩西爭鬥時,耶和華的榮光向他們顯現。然而,神顯現時並沒有責備他們,祂反而曉諭摩西說:「你拿著杖去,和你的哥哥亞倫招聚會眾,在他們眼前吩咐磐石發出水來,水就從磐石流出,給會眾和他們的牲畜喝。」神是何等溫柔、忍耐的神啊!感謝神!祂常常忍耐我們,當我們抱怨時,祂也常常溫柔地向我們顯現,滿足我們的需要。

願我們也向神的百姓、我們的家人、我們所牧養的小羊們,顯出這樣無比溫柔忍耐的愛來。

不但如此,雖然摩西沒有用神的方法使磐石出水,神非常生氣,然而神仍然行神蹟,使他們有水喝。許多時候,雖然我們悖逆神,神仍然有憐憫在我們身上,祂的恩典仍然向我們顯明,何等寬廣的愛啊!

但另一方面,我們從這段經文也看見神的公義和嚴厲,祂管教摩西、亞倫,不讓他們進入迦南美地。神的處罰是否過於嚴厲呢?我們需要知道,愈是被神所看重、尊榮的神僕,神愈是嚴厲地要求他們。當亞倫的兩個兒子獻凡火時,神說「我在親近我的人中要顯為聖;在眾民面前,我要得榮耀」(利十3)。願凡被神尊榮的人,我們也應極力地尊榮神。

神為何對摩西擊打磐石如此在意呢?我們都知道「磐石」是預表基督,基督是「靈磐石」。出埃及記中我們看見,當以色列人第一次沒有水喝時,神要摩西擊打磐石,但是第二次就只需要「吩咐」就可以了,因為耶穌只需要為我們受擊打一次就夠了,其他時候當我們有需要時,只需要向祂禱告就可以,因此,神的怒氣就臨到摩西的身上。

我們從摩西身上也學一個功課:「不要被別人的悖逆所激動」,否則我們自己也會受虧損。

◆回應:
主啊!我要學習面對人的血氣時,不以血氣來回應他們,免得我得罪祢,求祢保守我。

◆背經:
你們當尊崇耶和華我們的神,在祂腳凳前下拜,祂本為聖。(詩篇 99:5)


靈修教材: 清晨嗎哪
超越後果的盼望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today/2023/07/06/超越後果的盼望

【經文】民數記20章2-12節

你可曾在憤怒中做過一些讓自己後悔的事呢?在我兒子對抗毒癮的那段時間,我曾因他選擇吸毒而對他說了一些苛刻的話。但我的憤怒只讓他更加挫敗。還好後來他遇到一些基督徒,鼓勵他愛惜生命,持守盼望,使他逐漸擺脫毒癮。

就算如摩西這樣的信心偉人,也曾做過一些讓他後悔的事。當以色列百姓在曠野沒有水喝時,就憤懣地大發怨言。因此,上帝清楚交代摩西和亞倫:「在他們眼前吩咐磐石發出水來,水就從磐石流出」(民數記20章8節)。但摩西以憤怒回應百姓,將功勞攬在自己和亞倫身上,不歸榮耀給上帝。他說:「你們這些背叛的人聽我說,我為你們使水從這磐石中流出來嗎?」(10節)接著,摩西直接違逆上帝,「舉手,用杖擊打磐石兩下」(11節)。

雖然水流出來了,但後果卻很悲慘,上帝禁止摩西和亞倫進入祂已應許要賜給百姓的那片土地。然而,上帝仍然有憐憫,允許摩西遠遠觀看那地(27章12-13節)。

上帝對我們也像對摩西一樣,當我們不順服上帝的時候,祂仍憐憫我們,與我們同在。上帝藉著耶穌的死與復活,慈愛地賜給我們赦免與盼望。不論我們在哪裡或做過些什麼,只要我們歸向祂,祂就會引領我們得到生命。

【思想】
上帝曾賜給你哪些你本不配得到的恩典呢?
今天,你如何告訴人上帝的慈愛?

【禱告】
慈愛的天父,感謝祢,儘管許多後果難以承受,但祢仍賜給我永恆的盼望。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尊主為聖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10/22/num-day22

【經文】民數記20章1~29節

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地後的四十年,幾位領袖都因犯罪而死在曠野。首先,是女先知米利暗:「正月間,以色列全會眾到了尋的曠野,就住在加低斯。米利暗死在那裡,就葬在那裡。」(參1節)然後是大祭司亞倫(參22~29節),在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地後四十年的五月初一(參民三十三38),他遵著耶和華的吩咐上何珥山,就死在那裡,年一百二十三歲(參民三十三39),比他的姊姊晚了約四個月。而摩西也在同年的十一月初一(參申一3)死在摩押地,正如耶和華所說的(參申三十四5)。

我們或許會為摩西不得進入應許之地而打抱不平,這是他事奉神的一生中,最遺憾的事。按人的眼光來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是當我們讀到主的話說:「因為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參路十二48)就明白為何摩西坦然順服神的安排。

吩咐磐石出水,與用杖擊打磐石兩下出水,看起來結果都是一樣,其實,背後藏著一項極嚴肅的屬靈問題,就是僕人對主人的態度。「耶和華對摩西、亞倫說:因為你們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為聖,所以你們必不得領這會眾進我所賜給他們的地去。」(參12節)不信,是一種悖逆的態度。這兩段相距四十年的記載內容明顯不同,這一次神沒有叫摩西擊打磐石,只要他吩咐。發怒、擊打,如同在肉體中的悖逆與不信,也如同把主再次釘上十字架(參來六6)。

感謝主!摩西從肉體的失敗中得著教訓之後,回轉向神尊主為聖,選擇順服,不發怨言。他照著神的吩咐按手在約書亞頭上(參民二十七18),作為生命傳承。幾千年之後,在新約的「登山變像」記載中,可以看見摩西、以利亞在榮光裡顯現,談論耶穌去世的事(參路九30~31),證明神最終悅納了摩西,使他進入天上的榮耀。

【回應】
主啊!不論在什麼環境中,我願一生學習摩西尊祢為聖。奉主的名求,阿們!

【禱讀】路加福音12章37節
主人來了,看見僕人警醒,那僕人就有福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必叫他們坐席,自己束上帶,進前伺候他們。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民數記 20:1-13

敬拜詩歌:耶穌因你聖名我們敬拜 (新歌頌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WA60oR8LlY

一、安靜: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
二、讀經:民數記 20:1-13
1. 重點說明
曠野路上最悲壯的故事。姐姐米利暗走了,摩西和亞倫被神宣判,不得進入應許之地。面對悖逆百姓的再次抱怨、爭鬧,執行神吩咐的摩西帶著憤怒,如同不聖潔的人,來到神面前,明顯不能完全照著神的曉喻行事:神要他對著磐石下令,他卻對著百姓口出急言;神讓他吩咐磐石出水,他卻以杖擊打磐石出水。在人看來小小的差異,卻反映出他心中對神的不信與不敬。
2. 鑰節:耶和華對摩西、亞倫說:因為你們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為聖,所以你們必不得領這會眾進我所賜給他們的地去。(民 20:12)
三、默想:
■神如何曉諭摩西?摩西如何執行?(v.8、v.10-v.11)
■摩西的執行顯出他的心態為何?(v.12)
■什麼是「尊祂為聖」?為什麼小小的偏差都不被神允許?這給我的感受是什麼?我會跟主說什麼?
四、禱告:主啊,求祢幫助我認識祢的聖潔,讓我存敬畏祢的心度日,特別在服事祢的時候,不要輕慢。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民數記 20 章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民數記20:12

耶和華對摩西、亞倫說:因為你們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為聖,所以你們必不得領這會眾進我所賜給他們的地去。(民20:12)


靈修教材: 心靈森呼吸(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每早晨都是新的

閱讀: 耶利米哀歌3章19-26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民數記20-22章;馬可福音7章1-13節

[上帝]的憐憫不致斷絕。每早晨這都是新的。—耶利米哀歌3章22-23節
我弟弟天寶自小患有嚴重的癲癇症,在進入少年期後病情更是變本加厲。每天夜裡都是弟弟和我父母極其痛苦的時刻,因弟弟的症狀一旦發作,經常可持續6個多小時。當時,醫生們找不到任何一種治療方法,既可緩解天寶的症狀,又能使他在白天至少有一段清醒的時間。我父母在禱告中向上帝呼求:「上帝啊,上帝啊,求祢幫助我們!」

儘管天寶和我父母在情感或身體上備受折磨,但他們都從上帝得著足夠的力量,面對每個新的一天。我的父母更從聖經中得到安慰,其中包括耶利米哀歌。先知耶利米對巴比倫人摧毀耶路撒冷表示哀痛,並求上帝記念他如苦膽般的痛苦(3章19節)。但耶利米並未失去盼望,而是謹記上帝的慈愛,因祂的憐憫每早晨都是新的!(23節)對我父母而言,也是如此。

無論你面對什麼難題,要知道每早晨上帝都是信實的。衪每天都會更新我們的力量,也賜下盼望。有時,祂更會解除我們的痛苦,像對我的家人一樣。幾年之後,有一種新的藥物能使天寶不會在夜間持續發病,這不但讓我的家人可以享受一夜好眠,也使未來充滿盼望。

當我們心靈憂悶時(20節),讓我們謹記上帝的憐憫每早晨都是新的。

上帝曾如何扶持你度過種種困境?
你如何幫助那些正處於患難中的人呢?
上帝啊,祢的愛永不離開我。當我感到乏力和絕望時,
求祢叫我思想祢的慈愛和憐憫。
作者: 潘艾梅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耶利米哀歌這卷書沒有特別說明作者是誰,但我們仍有理由相信是耶利米寫的。耶利米作先知長達47年之久(公元前627-580年),他向悖逆、不信的猶大國說預言。耶利米親身經歷巴比倫軍隊毀滅耶路撒冷而寫下這卷書,為耶路撒冷的慘痛遭遇哀哭。當時,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圍困耶路撒冷長達兩年(公元前588-586年),列王紀下25章1-4節描述這座城慘遭圍困的絕望光景。耶利米親眼目睹這座城和聖殿終被毀滅(耶利米書52章12-27節)。在耶利米哀歌中,先知用五段極富情感的哀歌或葬禮悼詞,來描述百姓的苦難及其原因。但是,先知也寫出他們在絕望中的盼望。這位合理地審判百姓不忠的上帝,仍然是賜人盼望、憐憫人、以信實待人,並且施行拯救的上帝(耶利米哀歌3章21-33節)。

沈啟智(特約作者)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