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1/06讀經:民數記 第一章
✟受感的話語:
1:47 利未人卻沒有按著支派數在其中,
1:48 因為耶和華曉諭摩西說:
1:49「惟獨利未支派你不可數點,也不可在以色列人中計算他們的總數。
1:50 只要派利未人管法 櫃的帳幕和其中的器具,並屬乎帳幕的;他們要抬帳幕和其中的器具,並要辦理帳幕的事,在帳幕的四圍安營。
1:51 帳幕將往前行的時候,利未人要拆卸;將支搭的時候,利未人要豎起。近前來的外人必被治死。
1:52 以色列人支搭帳棚,要照他們的軍隊,各歸本營,各歸本纛。
1:53 但利未人要在法 櫃帳幕的四圍安營,免得忿怒臨到以色列會眾;利未人並要謹守法 櫃的帳幕。」
1:54 以色列人就這樣行。凡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他們就照樣行了。
✟受感的啟示:
〔民數記 1:47-49〕
每個人的恩賜與職責,皆是由神命定,當以色列人數點個支派20歲以上、能出去打仗的人數時,神吩咐摩西不要數點利未人,因為他們是神為了帳幕的服事與敬拜,而從其他支派中特別分別出來的,所以出去作戰的責任,就以神交託給他們的使命,即用帳幕的服事取代,這是神單單為利未支派保留的權利。
今天我們最大的權利,並非世上的榮耀,而是成為神君尊的祭司;神的恩賜和選召是絕不收回的,領受使命的人,應當以神國的事為第一優先。
〔民數記 1:50-54〕
服事神、引領人敬拜神,比任何事都重要,以色列人在過曠野生活時,營地中心有象徵神同在的帳幕;神將利未人分別出來,把管理法櫃的帳幕和其中一切器具的責任交給他們,當帳幕往前行的時候,只有利未人能拆卸或支搭,若有外人接近,就會被處死。
利未人安營的地方也與其他支派不同,他們要在神同在的地方,即帳幕周圍安營,正如利未支派安營在法櫃帳幕的四周圍,免得神的憤怒臨到以色列會眾一樣,神乎召我們做君尊的祭司,成為忠心的代求者,為教會、為國家與全人類禱告,分擔這個既神聖有重要的責任;委身服事神與教會,是最美好的特權。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主耶穌,求主幫助我們明白祢所託付的使命,使我們能全然順服委身,更求主使我們在人生的曠野裡,鍛鍊出堅定不移、完全順服的信心;感謝主,使我們能成為祢君尊的祭司,在祢的聖潔中獻上敬拜,在世界做祢的代表,活出祢的聖潔,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民數記 1:1-54】
|基督徒的生活|
民數記的主題是「神百姓的天路歷程」。我們從以色列人如何行走曠野,學習基督徒當如何奔跑屬天的道路。
另外,《民數記》書名的由來,乃因在這卷書中兩次「數點百姓」,一次在第一章;另一次在第廿六章。
第一章數點百姓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紀念神豐富的應許,在簡短的年日中應驗,神果然使亞伯拉罕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創十三16);另一方面,第一章數點百姓的目的,乃為預備在進取迦南時,以有系統的方式前進。
第二次數點百姓的原因,乃因後來失敗而死亡的人數不少,所以再次數點人丁。
我們從民數記第一章學習,基督徒應當過兩種生活:
一、爭戰的生活
第3節記載神吩咐摩西說:「凡以色列中,從二十歲以外,能出去打仗的,你和亞倫要照他們的軍隊數點。」神只要摩西數點「能出去打仗的人」。第45節記載:「這樣,凡以色列人中被數的,照著宗族,從二十歲以外,能出去打仗、被數的,共有六十萬零三千五百五十名。」出埃及的以色列人,估計至少有三百萬人,但是只有六十萬人被神所數點,因為這些人是「能打仗的人」。同樣是基督徒,但有些基督徒是「僅僅得救」的基督徒,是不能打仗的基督徒,他們在生活各方面的爭戰,不管是對罪、對肉體、對世界、對魔鬼、對苦難的爭戰都是失敗的。我們要竭力成為能夠「爭戰得勝」的基督徒!
天路歷程中有各樣的試探和磨難,我們當憑著信心,靠著神勝過它們,這樣的基督徒才能被主所記念。
二、敬拜的生活
第47節提到,「利未人卻沒有按著支派數在其中」。第50-53節記載:「因為利未人要在法櫃帳幕的四圍安營,謹守法櫃的帳幕」。
當以色列人紮營時,「會幕」是立在「中間」。會幕是敬拜神的地方,是他們與神相會之處。「敬拜」應是基督徒生活的中心,「敬拜的生活」必須要謹守、保護和分別,因為敬拜是我們爭戰得勝力量的來源,唯有我們緊緊倚靠神,我們才能過得勝的生活!
◆回應:
主啊!唯有緊緊倚靠祢,我才能過得勝的生活,我要謹守、保護、分別我的敬拜生活!
◆背經:
但利未人要在法櫃帳幕的四圍安營,免得忿怒臨到以色列會眾;利未人並要謹守法櫃的帳幕。(民數記 1:53)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10/01/day1
【經文】民數記1章1~54節
民數記為摩西五經中的第四卷,其希伯來文的卷名乃取自第一節中「在……曠野」(BEMIDHBAR),意指神的選民在曠野漂流四十年的過程,如同人一生在世的年日,也如同基督徒的天路歷程。中文的名稱乃轉譯自希臘文及英文的譯稱。「民數記」(NUMBERS)就字面上來說,是第一章及第二十六章中兩次數點百姓的人數,因此,正確來說,民數記是基督徒屬靈旅途中的數算,如同神人摩西的禱告:「求祢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參詩九十12)
以色列全會眾出埃及地之後,就被視為「耶和華的軍隊」(參出十二41;民一3)。軍隊的存在是為著打仗,打仗為要得勝,叫那召他當兵的人喜悅(參提後二4)。我們既然蒙恩得救,蒙召奔跑屬天的道路,就要靠主得勝,榮神益人,因此也必須被「數點」(參3節)。數點就是:
一、服從命令。信靠元帥的軍令,並且順服、執行命令。「耶和華在西乃的曠野、會幕中曉諭摩西說」(參1節)、「耶和華怎樣吩咐摩西,他就怎樣在西乃的曠野數點他們」(參19節)、「凡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他們就照樣行了」(參54節)。我們需要天天研讀聖經,並且遵行聖經的教導。
二、建立指揮系統。指揮系統的關鍵在於「領袖」;就像折疊一件衣服,關鍵在於抓住領子、對齊袖子,神的子民也是如此。「每支派中,必有『一人』作本支派的族長,幫助你們。」(參4節)。須知神看重人,並要我們與祂同工。
三、謹守爭戰得勝的祕訣。會幕代表神的同在,法櫃代表神的居所,當神與軍隊同在,就能爭戰得勝。「利未人卻沒有按著支派數在其中」(參47節),「但利未人要在法櫃帳幕的四圍安營,免得忿怒臨到以色列會眾;利未人並要謹守法櫃的帳幕。」(參53節)我們在曠野的旅途中,容易迷失人生的焦點,因此失去神的同在與祝福。我們需要在人生的旅程中,大事小事皆讓主居首位,經歷祂的同在。
【回應】
主耶穌,我願意一生被祢數點,分別為聖,完全屬乎祢,成為榮耀祢名的器皿。
【禱讀】民數記1章54節
以色列人就這樣行。凡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他們就照樣行了。
敬拜詩歌:神的道路 (天韻詩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rwIqsgN8oo
一、安靜:耶和華看顧義人的道路,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
二、讀經:民數記 1:1-54
1. 重點說明
民數記一至十章,都是神為以色列人進入迦南作預備。頭兩章,耶和華吩咐摩西作人口普查,要知道有多少可用之兵。除利未人外,各支派要數點人數,並隨著旗號,按秩序在會幕四圍安營,按順序在會幕前後起行。耶和華神住在他們中間,鉅細靡遺、不厭其煩地交待叮嚀;在摩西、亞倫帶領下,以色列人不折不扣、中規中矩地照辦執行。而甫出埃及的這一群百姓,儼然形成了一支有組織、有紀律的耶和華的軍隊,正蓄勢待發,前往征服應許之地。
2. 鑰節:這樣,凡以色列人中被數的,照著宗族,從二十歲以外,能出去打仗、被數的,共有六十萬零三千五百五十名。(民1:45-46)
三、默想:
■耶和華神在何時、何地、何處、如何吩咐摩西數點人數?(1:1)
■耶和華神吩咐摩西按甚麼方式、原則統計人口?他們是甚麼樣的人?(1:2-3)
■神為何要數點百姓?我今天也是耶和華軍隊的一員,還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強裝備之處?
四、禱告:神啊!願我成為祢的精兵,每日與祢同行,遍傳祢的福音,擴張祢的國度。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民數記 1-2 章
敬拜詩歌:這裡有榮耀 (讚美之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1tcxSdsVjw
一、安靜:你們要以敬畏的態度事奉耶和華,又當存戰兢的心而歡呼。
二、讀經:民數記 3:1-20,參 1:47-53
1. 重點說明
數算可用之兵後,耶和華進而數算利未人,曉喻利未人的職責,分配利未家族的職分,顯明神不僅看重軍力,更看重子民的敬拜生活。在西乃山,利未人已經與其他支派不同,這裏更強調其獨特之處:他們要代替以色列一切頭生的,歸給神,紀念神在第一個逾越節的作為(3:1-13、v.40-v.45、參出 13:15)。利未人要以獨特的方式記念神的拯救:為祂而活;他們被分別為聖,為要專心事奉神。
2. 鑰節:我從以色列人中揀選了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人一切頭生的;利未人要歸我。(民 3:12)
三、默想:
■利未人的主要職責為何?(3:5-8)
■神為何揀選利未人?(3:11-13)
■神為何不讓利未人直接參與戰事?他們的任務和未來的戰事之間的關係為何?我清楚自己的角色嗎?我可以如何為他而活?
四、禱告:主啊!不論直接參與戰事,或站在增進神人關係的位置,都有祢的美意,賜我願意順服祢的揀選與安排,照祢的心意而活。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民數記 3-4 章
這樣,凡以色列人中被數的,照著宗族,從二十歲以外,能出去打仗、被數的,共有六十萬零三千五百五十名。(民1:45-46)
閱讀: 彼得後書1章2-8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民數記1-3章;馬可福音3章
祂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彼得後書1章4節
在遭受重大挫敗時,我們常會覺得一切都太遲了,人生再也沒有目標、再也沒有價值了。曾經在紐約最高警戒的監獄中服刑的艾列斯,也如此描述自己當時的心情:「我違背了……承諾,對自己未來和人生所許下的承諾。」
但巴德學院為囚犯提供學位課程的計劃,改變了艾列斯的人生。他參與這個計劃並加入一支辯論隊。他們在2015年與哈佛大學辯論隊交手,甚至獲勝。對艾列斯來說,身為辯論隊的一員,似乎能證明對自己許下的那些承諾並未完全落空。
當我們明白上帝藉著耶穌所賜下愛的福音,也就是要賜給我們的福音時,我們的內心也發生同樣的轉變。我們開始驚嘆並意識到:現在還不算太遲,上帝對我的未來仍有期許。
上帝所應許的未來是沒有任何人能賺得或奪去的,我們唯有倚靠祂豐盛的恩典與大能才能得著(彼得後書1章2-3節)。這樣的未來能使我們從這世界與心中的絕望得釋放,並進入充滿上帝「榮耀和美德」的國度(3節)。這未來有基督寶貴的應許作為保證(4節),並要將我們改變成享有「上帝兒女自由的榮耀」(羅馬書8章21節)。
為何我們難以接受白白得來的恩典與慈愛?
在上帝眼中,你擁有不可思議的美好未來,
這個事實如何觸動你的心呢?
主耶穌,有些時候我只看到自己的挫敗、讓人失望,
也粉碎了所夢想的未來。幫助我看見,在祢裡面
我能得著那永不改變的美好未來。
作者: 白茉妮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彼得後書第1章提醒我們,唯有上帝能賜給我們力量,讓我們可以活出在基督裡的生命(3節)。上帝做成這事的其中一種方法就是賜給我們聖靈。我們所展現的品格,就是在我們裡面內住的聖靈所結的果子,對我們的生活方式有強烈的影響(5-9節;參閱加拉太書5章22-23節)。但這些果子是誰的呢?是聖靈的。聖靈就是我們能結出這些果子的媒介、泉源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