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尼希米記9章17、27-31節 | 全年讀經進度: 雅歌4-5章 ; 加拉太書3章
但祢是樂意饒恕人……有豐盛慈愛的上帝。—尼希米記9章17節
我的社區大學英語教授說:「如果我觸摸聖經,它會在我手中起火。」我聽了有點難過。那天早上,我們閱讀的小說裡引用了一節聖經的經文,當教授注意到我拿出聖經查閱時,她說了這一番話。這位教授似乎認為自己的罪孽過於深重,以致無法被赦免。可惜我那時沒有勇氣去告訴她關於上帝的愛,以及聖經明確指出,我們隨時都能尋求上帝的寬恕。
在尼希米記就有一個悔改和寬恕的例子。以色列人雖然因為犯罪而被擄,但後來他們得到允許返回耶路撒冷。當他們安定下來後,文士以斯拉便向他們宣讀律法(尼希米記7章73節-8章3節)。百姓承認自己的罪,並且謹記縱然他們犯了罪,上帝仍沒有丟棄或離開他們(9章17、19節)。他們一呼求,上帝就從天上垂聽,並以憐憫和恩慈寬容他們(27-31節)。
同樣地,上帝也一直寬容我們。如果我們選擇承認自己的罪並求告祂,祂也不會離棄我們。但願我可以回去告訴這位教授,無論她過去如何,耶穌都愛她,並希望她能成為上帝家中的一分子。上帝對你對我也是如此!我們都能來到上帝面前尋求祂的赦免,祂必會饒恕我們!
你知道有誰自覺罪孽深重,無法得著耶穌的赦免?
在馬可福音2章17節,耶穌說:「我來本不是召義人,
乃是召罪人。」這句話對他會有什麼幫助呢?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赦免我的罪,並向我們保證:
沒有任何人會因罪孽過於深重而得不著祢的饒恕。
作者: 施竹俐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尼希米記講述了重建耶路撒冷城牆的過程。被擄到巴比倫的以色列人回到猶大地時,發現耶路撒冷城牆被毀,他們無法抵禦敵人(1章1-3節)。第9章講到,重建城牆之後,以色列人聚集起來,聽人頌讀以色列的歷史。他們向上帝承認:「祢卻是公義的;因祢所行的是誠實,我們所作的是邪惡」(33節)。雖然他們悖逆,但上帝饒恕了他們,並與他們立下新的約(9章38節-10章39節)。
施竹俐
【尼希米記 第9章】
|利未人的禱告|
在本章的開頭講到,以色列人聚集禁食,身穿麻衣,頭蒙灰塵。這些舉動都是公開表示他們內心的憂傷痛悔,希伯來人是常常習慣這樣公開認罪悔改的。弟兄姐妹,我們要分清「禁食」和「斷食」是有所不同的。禁食是需要讀神的話的,禁食需要按神的心意禱告,否則就和斷食沒有區別了。今天,我們在神面前認罪也要先讀神的話,神的話會光照我們的罪;在敬拜之前,我們也要先認罪,罪會阻隔我們跟神的關係。
很多人將讀經和禱告比方為「車之雙軌,鳥之雙翼」,是缺一不可的。如果不讀經,不聽神的話,那麼禱告也沒有果效。箴言廿八章9節說:「轉耳不聽律法的,他的祈禱也為可憎」。猶大書20節也說:「要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就是要讀經,也要「在聖靈裡禱告」。禱告需要徹底省察自己,也要跟神立確實的約:
一、徹底省察
尼希米非常清楚完整的見證了兩方面的真理:一是外面的建造,處處聯絡整齊;二是裡面的建造,人人心靈復興。今天,我們很難想像那時的聚會情景:「這月二十四日,以色列人聚集禁食,身穿麻衣,頭蒙灰塵。以色列人就與一切外邦人離絕,站著承認自己的罪惡和列祖的罪孽。那日的四分之一站在自己的地方念耶和華他們神的律法書,又四分之一認罪,敬拜耶和華他們的神」(1-3節)。他們花大量的時間省察自己,數算神一次次的施恩,承認自己一次次的悖逆。這段認罪禱告的總結就是第30-31節所說:「但你多年寬容他們,又用你的靈藉眾先知勸戒他們,他們仍不聽從,所以你將他們交在列國之民的手中。然而你大發憐憫,不全然滅絕他們,也不丢棄他們;因為你是有恩典、有憐憫的神」。
二、立約簽名
第32-38節記載他們一起立約簽名。通過徹底的省察認罪,以色列人終於認識到,以前在埃及為奴是被迫的,而今在迦南地為奴則是自找的。第36-37節他們說:「我們在這地上作了奴僕,就是你因我們的罪所派轄制我們的」。因這緣故,他們仰望神說:「我們的神啊!你是至大、至能、至可畏、守約施慈愛的神」(32節);並且說:「因這一切的事,我們立確實的約,寫在冊上。我們的首領、利未人,和祭司都簽了名」(38節)。他們立確實的約,是表明他們真心實意悔改的決心。
◆回應:
主啊!保守我無論在順境或者逆境,都不遠離祢。引導並調整我的腳步,隨時轉向祢。
◆金句:
你,惟獨你是耶和華!你造了天和天上的天,並天上的萬象,地和地上的萬物,海和海中所有的;這一切都是你所保存的。天軍也都敬拜你。(尼希米記 9:6)
敬拜詩歌:在呼召我之處 (約書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Vwc1UeIpfo
一、安靜:祂要按公義審判世界,按正直判斷萬民。
二、讀經:尼希米記 9:1-38
1. 重點說明:
以色列人再次聚集認罪悔改,並且重新立約。這一次他們從頭述說從祖先以降,多個世代以來一次又一次的背叛、得罪、離棄神;而神卻一次又一次的恩待、寬容、賜恩典給他們。雖有懲罰,卻沒有完全滅絕與丟棄,只要他們悔改,神就將救恩賜下。在一切臨到我們的事上,神是公義的;祂所行的盡是誠實。
2. 鑰節:但你多年寬容他們,又用你的靈藉眾先知勸戒他們,他們仍不聽從,所以你將他們交在列國之民的手中。然而你大發憐憫,不全然滅絕他們,也不丟棄他們;因為你是有恩典、有憐憫的神。(尼 9:30-31)
三、默想:
■以色列人是個守信用和約定的民族嗎?在哪些地方得罪神?(v.16、v.18、v.26、v.28)
■ 在 這 次 徹 底 的 認 罪 禱 告 中, 神 的 哪 些 屬 性 一 再 的 顯 現?(v.31-v.33)
■在我的生活中,神曾經彰顯祂哪些公義的屬性?面對神的公義,我的感受是如何?我是如何回應祂?
四、禱告:主啊!每一次公義中依舊恩典流露,感謝祢從沒有放棄我,也謝謝祢常常約束我,不讓我犯下不可原諒的錯。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尼希米記 9-10 章
閱讀: 尼希米記9章17、27-31節 | 全年讀經進度: 雅歌4-5章 ; 加拉太書3章
但祢是樂意饒恕人……有豐盛慈愛的上帝。—尼希米記9章17節
我的社區大學英語教授說:「如果我觸摸聖經,它會在我手中起火。」我聽了有點難過。那天早上,我們閱讀的小說裡引用了一節聖經的經文,當教授注意到我拿出聖經查閱時,她說了這一番話。這位教授似乎認為自己的罪孽過於深重,以致無法被赦免。可惜我那時沒有勇氣去告訴她關於上帝的愛,以及聖經明確指出,我們隨時都能尋求上帝的寬恕。
在尼希米記就有一個悔改和寬恕的例子。以色列人雖然因為犯罪而被擄,但後來他們得到允許返回耶路撒冷。當他們安定下來後,文士以斯拉便向他們宣讀律法(尼希米記7章73節-8章3節)。百姓承認自己的罪,並且謹記縱然他們犯了罪,上帝仍沒有丟棄或離開他們(9章17、19節)。他們一呼求,上帝就從天上垂聽,並以憐憫和恩慈寬容他們(27-31節)。
同樣地,上帝也一直寬容我們。如果我們選擇承認自己的罪並求告祂,祂也不會離棄我們。但願我可以回去告訴這位教授,無論她過去如何,耶穌都愛她,並希望她能成為上帝家中的一分子。上帝對你對我也是如此!我們都能來到上帝面前尋求祂的赦免,祂必會饒恕我們!
你知道有誰自覺罪孽深重,無法得著耶穌的赦免?
在馬可福音2章17節,耶穌說:「我來本不是召義人,
乃是召罪人。」這句話對他會有什麼幫助呢?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赦免我的罪,並向我們保證:
沒有任何人會因罪孽過於深重而得不著祢的饒恕。
作者: 施竹俐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尼希米記講述了重建耶路撒冷城牆的過程。被擄到巴比倫的以色列人回到猶大地時,發現耶路撒冷城牆被毀,他們無法抵禦敵人(1章1-3節)。第9章講到,重建城牆之後,以色列人聚集起來,聽人頌讀以色列的歷史。他們向上帝承認:「祢卻是公義的;因祢所行的是誠實,我們所作的是邪惡」(33節)。雖然他們悖逆,但上帝饒恕了他們,並與他們立下新的約(9章38節-10章39節)。
施竹俐
閱讀: 士師記7章1-8、22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尼希米記7-9章;使徒行傳3章
耶和華對基甸說:「跟隨你的人過多,我不能將米甸人交在他們手中,免得以色列人向我誇大。」—士師記7章2節
在2017年世界盃足球資格賽中,美國對上了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當這群「蘇卡戰士」擊敗了排名比他們高出56位的美國代表隊時,全世界都為之震驚,而以2比1意外落敗的美國隊也因此無法進軍2018年的世界盃。
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的勝利出人意料,部分原因是與美國相較之下,這個加勒比海小國無論人口或資源都相形見絀,但這些看似難以超越的優勢卻沒有讓熱血的蘇卡戰士們敗退。
基甸攻打米甸人的事蹟也同樣出人意料,一小群戰士竟然打敗了龐大的軍隊。實際上以色列當時擁有超過3萬人的軍隊,但上帝卻將兵力削減到只剩3百名戰士,為要使以色列人明白,勝利是來自於倚靠上帝,而非仰賴軍力強大或府庫充盈,也不是倚仗具備雄才大略的領袖(士師記7章1-8節)。
我們很容易將信心建立在可以看到或可以衡量的事物上,但這卻不是信心的法則。踏上信心之路雖然艱辛,但只要願意信靠上帝,「倚賴祂的大能大力」(以弗所書6章10節),就算自覺無法勝任或不知所措,也能帶著勇氣和信心去面對各種景況。上帝的同在和權能要彰顯在我們身上,並藉著我們施行奇事。
你何時曾面對看似難以突破的難關?
無論結果是勝利或失敗,你如何經歷了上帝的供應?
上帝啊,當我在生活中遇到挑戰時,求祢幫助我
能學習愈加仰賴祢的大能與恩典。
作者: 夏莉珊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基甸在信心上有顯著的長進。當上帝第一次吩咐他從米甸人手中拯救以色列時,他數次求神蹟,作為上帝會施行拯救的證據(士師記6章11-39節)。結果,基甸因堅信上帝會拯救百姓而順服上帝,將跟隨他的人從32,000人減少到300人。當米甸人被規模如此之小的軍隊擊敗時,基甸的信心得到了驗證。上帝「使全營的人用刀互相擊殺」(7章22節)。
韓傑盛
2021/11/25(四) 感恩 尼希米記9:16-21
在人們不肯順從的時候,上帝沒有拋下他們;
在人們轉去拜其它神祗的時候,上帝仍然繼續引導他們的路;
雖然曠野草木不生,沒有水源、沒有糧食,
以色列人竟然可以在裡面生活40年,什麼都不缺。
上帝的神蹟不是表現優良的獎勵, 也不是累積點數兌換的獎品,更不是予取取求的提款機。
神蹟是上帝的憐憫,是上帝的拯救,是上帝的指引。
透過神蹟,祂不斷對人們說祂是一位怎麼樣的神:
祂是樂意饒恕人,有恩惠,有憐憫,不輕易發怒,有豐盛慈愛的上帝。(9:17)
在曠野四十年,你養育他們,他們一無所缺,衣服沒有穿破,腳也沒有腫。(尼希米記9:21,和合本2010)
#豐盛人生 20211125
#丁牧的靈修隨筆
#尼希米記
Photo by Motoki Tonn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