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謊言背後的可笑假設
1. 喜樂是聖靈結的果子,可有可無,只會給特定個性的人。
2. 聖經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不過是個比喻。
3. 就像有些人的個性就是不可愛,我的個性就是不喜樂。
4. 神後悔賜人幽默感。
5. 不要信任太愛笑的基督徒的觀點。
6. 我們可以在教堂裡哭泣,可是要避免歡笑。
7. 除非我的環境改變,否則我無法喜樂。
二. 真理:我們都可以,也需要,行在滿溢的喜樂和歡笑中。
1. 神的喜樂真的是我們的力量 (尼希米記8:10)
2. 歡笑有益健康 (箴17:22)。科學研究證實,喜樂的心確實如同良藥。
3. 我們越像耶穌,越多喜樂。(約16:11)
4. 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詩16:11):在神的同在裡,我們也許不是每一次都經歷極大的喜樂,但如果我們在其中不曾喜樂過,我們可能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在神的同在裡。我這樣寫不是為了讓人有罪惡感,而是希望幫助我們在追求神時,可以提昇自己對喜樂洋溢的期待。
三. 心意更新的宣告
1. 神的喜樂是我的力量。
2. 每天發自內心的歡笑,是我得健康、力量和長壽的計畫之一。
3. 我憑信心來遇見神,不憑感覺。
主的喜樂是我力量
⋯你們不要憂愁,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
尼希米記8:10
天父上帝!
無論風浪何時平靜,無論環境何時穩定
無論生活何時安逸,無論身體何時無慮
求祢挪去我的憂愁和恐懼
求祢賜下心靈喜樂和力量
求祢使我正常作息和生活
求祢能同在使我重新得力
奉耶穌基督的聖名禱告〜阿們!
湖光基督教會祝福您
主日平安~今天有人受洗,真是可喜可賀?
另外,為疫情禱告文進入倒數第二天啦!這段時間你是否從禱告獲得滿滿平安呢?若是,歡迎你將這感動分享出來,支持不斷出產這些禱告文的全職們吧~
#同心守望抗疫禱告
#為疫情禱告四十天
【尼希米記 第8章】
|以斯拉的讀經|
尼希米把城牆建好了,同工也都安排好了,但是仍然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城牆不是最堅固的保護,唯有遵守神的話,才能得到神的喜悅與保護。
尼希米雖然在第二章向百姓傳講了一些神的話,但卻是非常有限的,到現在需要請以斯拉向百姓全面傳講神的話。以斯拉和尼希米同樣都是神所使用的工人,他們是同時代的人,但以斯拉比尼希米年長的多。尼希米作為省長,是政治上的領袖,而以斯拉是祭司和文士,屬宗教領袖。他們二人的職分有明顯的不同,如果說尼希米的工作重點是「外在的建造」,那麼,以斯拉的工作重點則是「內在的建造」。
追求明白神的話和積極遵行神的話是本章的兩大重點:
一、追求明白神的話
屬靈的復興一定要從對神的話有更深、更新的領受開始。要明白神的話,態度首先要對。第一、要「渴慕」。第1節記載:「那時,他們如同一人聚集在水門前的寬闊處,請文士以斯拉將耶和華藉摩西傳給以色列人的律法書帶來」。第二、要「敬畏」。第5節記載:「以斯拉站在眾民以上,在眾民眼前展開這書。他一展開,眾民就都站起來」。第三、要「虛心」。第6節記載:「以斯拉稱頌耶和華至大的神;眾民都舉手應聲說:『阿們!阿們!』就低頭,面伏於地,敬拜耶和華」。第四、要「仔細」。第8節記載:「他們清清楚楚地念神的律法書,講明意思,使百姓明白所念的」。
二、積極遵行神的話
第9-18節記載,他們不僅追求明白神的話語,他們也認真遵行神的話語。讀經不僅是接受知識,更是讀後被陶造,所以,對讀經的要求不僅僅要讀,也要讀的對,更要去遵行。這也是主耶穌在路加福音十章第25-28節所要求的。
百姓遵行神的話語的結果是「由哭泣變為歡笑」。第12節記載:「眾民都去吃喝,也分給人,大大快樂,因為他們明白所教訓他們的話」。而且,遵行神的話必須從始至終的遵行。第18節記載:「從頭一天直到末一天,以斯拉每日念神的律法書。眾人守節七日,第八日照例有嚴肅會」。
願我們都是追求明白神的話語,並且積極遵行的基督徒。
◆回應:
親愛的主!我願更多明白祢的話,更多順服祢的話。以此來榮耀祢的名。
◆金句:
他們清清楚楚地念神的律法書,講明意思,使百姓明白所念的。(尼希米記 8:8)
敬拜詩歌:叫我抬起頭的神 (讚美之泉 (1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RJuyEXKxNE
一、安靜:我向祢舉手,我的心渴想祢,如乾旱之地盼雨一樣。
二、讀經:尼希米記 8:1-18
1. 重點說明:
城牆重新修築完成後,民眾聚集,請以斯拉在眾人面前宣讀律法書。由於人數眾多且地方廣大,還有一些領袖和利未人也幫忙講解律法書,使百姓明白。民眾聽見律法上的話就憂愁哭泣,尼希米和以斯拉鼓勵眾人收拾起悲哀的心情,因為當日是耶和華神的聖日,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他們的力量,感謝神,憂愁化為喜樂,果真次日他們開始有力量遵守神的律法,搭棚過住棚節。
2. 鑰節:又對他們說:你們去吃肥美的,喝甘甜的,有不能預備的就分給他,因為今日是我們主的聖日。你們不要憂愁,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尼 8:10)
三、默想:
■當聽到律法書上的話,眾民的反應為何?(v.9)
■尼希米和以斯拉對以色列人有何提醒?(v.9-v.10)結果如何?(v.12)
■為什麼尼希米和以斯拉沒有讓以色列長久停留在悲哀與哭泣?我在悲傷中如何可以靠主喜樂繼續往前行?
四、禱告:主啊!我為過去的錯誤哀傷,但祢的救恩給我力量,祢的赦免使我歡喜地繼續前行。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尼希米記 8 章
新生命靈糧堂 小組分享材料(0802)
[話語分享]: 疫情中神的旨意 <生命的分享>:在這段疫情中, 有沒有一件令你喜樂的事 ?為什麼?
帖前 5:16-18「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 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 什麼是神的旨意?就是上帝要你有的生活方式。你有沒有想過上帝要你我怎麼 生活?我們是按世人的方式生活?還是按神的方式生活?
保羅在這段經文提醒我們神期待我們應該有的生活方式,或是生活態度,有三 方面:1.常常喜樂 2.不住禱告 3.凡事謝恩。我們若是按著這樣的方式來生活, 就是行在神的旨意中。
神是喜樂的神 詩 43:4「我就走到神的祭壇,到我最喜樂的神那裏。」 喜樂是我們的力量 尼 8:10「...你們不要憂愁,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 喜樂是良藥 箴 17:22「喜樂的心乃是良藥; 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1.喜樂是一種觀點,是一種看事情的方式。 來 12:2「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 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
耶穌能喜樂,是因為他知道他所忍受的這一切會帶來什麼結果。而不是他正在 經歷的事實,耶穌從來沒有失去他的觀點,眼光,他知道現在的痛苦會帶來什 麼樣的結果。耶穌知道他的受苦是有目的的(pain with purpose),有目的的受 苦,和沒有目的的受苦是完全不同的。 <生命的分享>:最近甚麼事讓你心煩? 什麼事讓你情緒上上下下?為何事?
怪不得心情一天到晚起起伏伏,你是否可以喜樂決定於你的觀點,你怎麼看事 情?我們怎麼看待這次的疫情?
2.是一種決定和態度,不是感覺。 腓 4:4「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 這裡保羅再一次特別強調,我再說!很少在聖經中提到“我再說“,可見喜樂 的重要性。喜樂是天堂珍貴的物資。
保羅在監獄中如何能喜樂?因為保羅深信喜樂是一種決定,是一種的態度。我 告訴你一個喜樂的秘訣,如果你想要有喜樂的人生,你就多想一些令你喜樂的 事,多想一些正面的,積極的,美好的。
腓 4:8「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 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甚麼德行,若有甚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
我要告訴你如果你要喜樂,就不要一天到晚在比較,在乎別人怎麼說,怎麼 想。你不可能一天到晚在和別人做比較,而會有喜樂。享樂可能和喜樂有關, 但是喜樂絕不是取決於享樂。。
雅 1:2-4「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 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 欠。」 這並不代表我不會遇見困難,或是傷心的事,流眼淚,但是一點都不影響我們 生命裡的喜樂。彼得鼓勵我們在試煉中是一個最好成長的機會,因為試煉是會 發展你我的性格,培養我們的毅力,會鍛鍊我們的耐力。 <生命的分享>:你覺得想正面的,看積極的,對你來說是容易?還是很難?
3.喜樂是可以每一天的 詩 16:11「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 永遠的福樂。」 大衛在這裡告訴我們生活充滿喜樂與祝福的秘訣,不是你擁有多少,而是你我 對齊神有多少?
大衛知道當他的心與神對齊的時候,不單是充滿喜樂,所有美好的事都會發生 在你的周圍。大衛所說的「面前」,其實就是「神的同在」(Presence),神的 同在一直都在,問題是在於我們是我們把自己的位置(Position)調整對齊於 神。大衛深知這個秘訣:
詩 16:8-9「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邊,我便不致搖動。因此, 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 我們的心不要因為全球經濟的危機,或是不可預知的未來而感到不安,惶恐。 不論環境如何?你的心每一天是可以充滿喜樂的。 <生命的分享>:怎樣才能與神的心意對齊? 每天擺在我們眼前的事什麼?
閱讀: 士師記7章1-8、22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尼希米記7-9章;使徒行傳3章
耶和華對基甸說:「跟隨你的人過多,我不能將米甸人交在他們手中,免得以色列人向我誇大。」—士師記7章2節
在2017年世界盃足球資格賽中,美國對上了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當這群「蘇卡戰士」擊敗了排名比他們高出56位的美國代表隊時,全世界都為之震驚,而以2比1意外落敗的美國隊也因此無法進軍2018年的世界盃。
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的勝利出人意料,部分原因是與美國相較之下,這個加勒比海小國無論人口或資源都相形見絀,但這些看似難以超越的優勢卻沒有讓熱血的蘇卡戰士們敗退。
基甸攻打米甸人的事蹟也同樣出人意料,一小群戰士竟然打敗了龐大的軍隊。實際上以色列當時擁有超過3萬人的軍隊,但上帝卻將兵力削減到只剩3百名戰士,為要使以色列人明白,勝利是來自於倚靠上帝,而非仰賴軍力強大或府庫充盈,也不是倚仗具備雄才大略的領袖(士師記7章1-8節)。
我們很容易將信心建立在可以看到或可以衡量的事物上,但這卻不是信心的法則。踏上信心之路雖然艱辛,但只要願意信靠上帝,「倚賴祂的大能大力」(以弗所書6章10節),就算自覺無法勝任或不知所措,也能帶著勇氣和信心去面對各種景況。上帝的同在和權能要彰顯在我們身上,並藉著我們施行奇事。
你何時曾面對看似難以突破的難關?
無論結果是勝利或失敗,你如何經歷了上帝的供應?
上帝啊,當我在生活中遇到挑戰時,求祢幫助我
能學習愈加仰賴祢的大能與恩典。
作者: 夏莉珊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基甸在信心上有顯著的長進。當上帝第一次吩咐他從米甸人手中拯救以色列時,他數次求神蹟,作為上帝會施行拯救的證據(士師記6章11-39節)。結果,基甸因堅信上帝會拯救百姓而順服上帝,將跟隨他的人從32,000人減少到300人。當米甸人被規模如此之小的軍隊擊敗時,基甸的信心得到了驗證。上帝「使全營的人用刀互相擊殺」(7章22節)。
韓傑盛
尼希米對他們說:「你們去吃肥美的,喝甘甜的,有不能預備的就分給他,因為今日是我們主的聖日。你們不要憂愁,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尼8:10)
喜樂——聖經多處使用simchah,但本節所用的是chedvah。chedvah只在聖經出現兩次,且都直接與耶和華有關。
Simchah通常用來形容人的情緒和行動;chedvah則是單單屬於神。換言之,本節經文是在說:我們的力量乃是來自神的喜樂。
Chedvah的字母圖形是一幅「看哪,籬笆上的一道門」的圖畫。原來,「耶和華的喜樂」是我們可以進到祂那裡,祂為「我們能夠近前來,與祂相交」而喜樂。
那人類內心最深處的喜樂是什麼呢?就是來自於神的禮物——祂為我們打開了那扇門,使我們能夠進入,與祂和好。
如今,神邀請我們來與祂一同共舞、拍手和歡呼:「不要憂愁,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人生中绝大多数的忧虑和愁烦都是不必要的,而且主要是来自我们对命运不确定的控制和无助,但是神却说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依靠祂来获得喜乐的力量。
神是不变的,所以我们的命运就是确定的,这不是说我们会一直顺利和如意,而是说任何处境都在神的命定中,但如果我们不信,命运仍旧是不确定的。
世界也会供应各种方法和出路,但最好的方法和出路都是在圣灵中,当神的灵充满我们时,在快乐中和困境中就都能喜乐,在刚强和软弱中就都能壮胆。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