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0_尼希米的負擔

【尼希米記 第1章】
|尼希米的負擔|

尼希米記是記載重建聖城的工作,重新恢復他們的見證;以斯拉是記載百姓回國後,重建聖殿的工作。尼希米要建造耶路撒冷的城牆,如果沒有城牆的保護,回歸後的百姓就會悲屈的活在敵人的武力威脅之下,隨時會遭受擄掠殺害,這就是尼希米記的背景。

聖殿是代表敬拜神,看重靈裡與神的關係。以斯拉記在先,尼希米記在後,在他們實行真正有效的事奉前,必須先在靈裡恢復他們與神的關係。

在尼希米記的開頭我們就可以看到,神所使用工人的第一個特質,就是對神的家和神的選民有負擔,而這個負擔主要表現在「主動關心」和「迫切禱告」兩個方面。

一、主動關心
第2-3節記載:「那時,有我一個弟兄哈拿尼,同著幾個人從猶大來。我問他們那些被擄歸回、剩下逃脫的猶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光景。他們對我說:『那些被擄歸回剩下的人在猶大省遭大難,受凌辱;並且耶路撒冷的城牆拆毀,城門被火焚燒』」。尼希米主動關心選民和聖城。尼希米當時的身份是作王酒政的,他的生活應該是舒服安逸的,他的地位也應該是非常高的,但是他絕對不以此為他的滿足,他關心他的同胞及神的聖城,這就是神選中並使用尼希米的原因。如果你也渴望成為被神使用的工人,請你自省一下:「我心中最關心的是哪些人?哪些事」?

二、迫切禱告
尼希米的關心不是隨隨便便的。第4節記載,當尼希米聽到聖城荒涼的消息以後,他就坐下哭泣,悲哀幾日,在天上的神面前禁食祈禱。尼希米記中共記載尼希米八篇的禱告文。第5-11節是尼希米的第一篇禱告,這篇禱告主要内容是認罪禱告,並且是抓住神應許的禱告。

第11節尼希米對神說:「主啊!求你側耳聽你僕人的祈禱,和喜愛敬畏你名眾僕人的祈禱,使你僕人現今亨通,在王面前蒙恩」。尼希米所求的「亨通」不是屬世的亨通,乃是「做主聖工」的亨通。願我們學習尼希米,我們所求的不是屬世界的成功和亨通,我們渴望看見神的國擴張、渴望看見神的名得榮耀,求主使我們亨通!

◆回應:
主啊!我願效法尼希米的榜樣,以神家的事為念,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求神把教會建造的負擔放在我的心上,我願意付代價為教會的建造禱告。

◆金句:
但你們若歸向我,謹守遵行我的誡命,你們被趕散的人雖在天涯,我也必從那裡將他們招聚回來,帶到我所選擇立為我名的居所。(尼希米記 1:9)


靈修教材: 清晨嗎哪
7/28 讀經進度

1. 尼希米記 1-2
2. 羅馬書 14
3. 詩篇 83:9-12
4. 箴言 20:7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尼希米記 1:1-11

敬拜詩歌:我神真偉大 (約書亞)
https://youtu.be/2T0sQGmH3iQ

一、安靜:耶和華啊,求祢將祢的律例指教我,我必遵守到底。
二、讀經:尼希米記 1:1-11
1. 重點說明:
尼希米身處波斯書珊城的宮中,雖是高官顯爵,卻仍關心故鄉耶路撒冷及被擄歸回的猶太人景況。當知道這些同胞仍然遭難受辱,耶路撒冷城牆和城門仍是敗壞傾圯(v.3),尼希米不禁悲從中來,哭泣數日,禁食禱告。他深知「守誡命」和「施慈愛」是緊密相連的(v.5),為此他回轉迫切禱告,承認以色列人犯誡命得罪神,且抓住神過去的應許(v.9)─遵行誡命必得救贖(v.10)懇切祈求。
2. 鑰節:但你們若歸向我,謹守遵行我的誡命,你們被趕散的人雖在天涯,我也必從那裡將他們招聚回來,帶到我所選擇立為我名的居所。(尼 1:9) 
三、默想:
■尼希米因為什麼事而悲哀哭泣?(v.3-v.4);他當時是什麼身分?(v.11)
■尼希米的禱告抓住什麼應許?(v.9)
■我常常求神守約施慈愛,但面對神的誡命,我通常如何回應?
四、禱告:主阿!感謝祢是守約施慈愛的神,我樂於遵守祢的誡命,而不是單單求祢的恩典。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尼希米記 1 章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舊約歷史書下:王、代、拉、尼、斯)
天父的看顧

閱讀: 馬太福音10章16-20、26-31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尼希米記1-3章;使徒行傳2章1-21節

兩個麻雀不是賣一分銀子嗎?若是你們的父不許,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馬太福音10章29節
啪撻一聲!我抬頭望向發出聲響的方向,發現窗戶玻璃上有片污漬。當我看向窗外的露台時,看見一隻鳥躺在那裡,但牠的心臟仍在跳動。我的心揪了一下,我多希望自己能幫助那隻脆弱的鳥兒。

馬太福音第10章中,當耶穌警告門徒將面對危難時,描述了天父對麻雀的看顧,以安慰門徒。耶穌「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污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1節),同時也給了門徒清楚的指示。對門徒來說,雖然有行這些奇事的能力似乎崇高不已,但他們卻會遭受當權者和親友的反對,甚至必須面對惡者的陷害與攻擊(16-28節)。

緊接著在10章29-31節中,耶穌告訴門徒,無論他們將面對什麼景況都不要害怕,因為天父每時刻都看顧他們。耶穌說:「兩個麻雀不是賣一分銀子嗎?若是你們的父不許,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所以,不要懼怕!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

我那天一直觀察那隻鳥的動靜,每次看牠都還活著,只是動也不動地躺在那裡。直到傍晚,我發現那隻鳥不見了。我祈禱那隻鳥能活下來。要是我對一隻小鳥都如此惦念,上帝當然比我還更加在意。可以想像,祂是多麼在乎你跟我!

你如何看到上帝一直以來對你的看顧?
瞭解上帝一直關愛你,如何使你有勇氣去面對一切?
親愛的天父,謝謝祢一直看顧、守護著我。

全世界都按著上帝偉大難測的旨意來運行,祂的愛彰顯在各個方面,沒有任何人事物可以阻絕祂對我們的愛:

作者: 莫麗莎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馬太福音10章2-4節列出了十二個門徒的名字,耶穌揀選並裝備他們擴展福音事工。符類福音(馬太福音、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中的每一卷福音書,都有這份名單。這十二個門徒的排序雖不完全相同,但總以四人為一組,共分三組。在各卷福音書的名單中,每一組中的名字都相同(參閱馬可福音3章13-19節;路加福音6章12-16節)。馬太福音10章其餘的內容敘述了耶穌如何裝備這些門徒第一次出外傳福音,使他們為兩件事做好準備:靠著基督的能力把握機會向人傳福音、影響世人;讓他們明白一定會有人抵擋福音。

柯貝爾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渴慕上帝

閱讀: 尼希米記1章5-11節 | 全年讀經進度: 詩篇7-9篇;使徒行傳18章

你們被趕散的人雖在天涯,我也必從那裡將他們招聚回來,帶到我所選擇立為我名的居所。—尼希米記1章9節
當史先生和史太太搬離農舍,到8公里以外的地方居住時,他們養的貓咪糖糖因為不喜歡而跑了。有一天,史太太在社群媒體上,看到他們的舊農舍最近被人拍下的照片,而糖糖竟然就在照片裡!

他們夫妻倆開心地把糖糖帶回新住處,但不久牠又跑了。猜猜牠去了哪裡?這一次,買下舊農舍的家庭同意收養糖糖。糖糖想要回「家」的強烈意願,史先生和史太太亦無法阻止。

尼希米在書珊城的王宮中擔任要職,但他心卻在別處。那時,他剛接到消息,聽見他「列祖墳墓所在的那城」的悲慘景況(尼希米記2章3節)。於是,他向上帝禱告說:「求祢記念所吩咐祢僕人摩西的話說:『⋯⋯你們若歸向我,謹守遵行我的誡命,你們被趕散的人雖在天涯,我也必從那裡將他們招聚回來,帶到我所選擇立為我名的居所。』」(1章8-9節)

常言道,家是心之所在。對尼希米而言,對家的渴望不只是回歸故土,最重要的是與上帝相交,因耶路撒冷是上帝「所選擇立為我名的居所」。

我們內心深處的不滿足或空虛,其實是因為對上帝的渴慕,我們渴望回到上帝的家與祂同在。

對你而言何謂「家」?為什麼呢?
在哪些方面,你感覺到自己對上帝的渴慕?
天父,求祢讓我明白,只有祢能滿足我的渴望。
無論我身在何方,請幫助我體會有祢同在便是家。
作者: 葛庭墨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尼希米為已回歸之以色列人的景況向上帝禱告(尼希米記1章5-11節),他在禱告中重述以色列人被擄,以及返回應許之地的種種原因(8-11節)。上帝信實地持守祂的應許,乃是這兩起事件的關鍵因素:如果以色列對上帝不忠,祂就會讓他們被敵人俘虜;如果他們悔改並回轉歸向祂,祂就會讓他們返回故土。那時,以色列人雖已重返家園,城門和城牆仍是一片廢墟。回顧這些事件之後,尼希米就祈求上帝,當他向國王陳明以色列百姓的情況時,能在王面前蒙恩(11節)。

韓傑盛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神的儿女

神的儿女
这都是你的仆人、你的百姓,就是你用大力和大能的手所救赎的。 (尼希米记 1:10 )

朋友,莫忘了或怀疑自己的身份,我们是属上帝的。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神的儿女。因此,在软弱中、在患难时,仍可坚定倚靠主,仰望祂赦罪与施怜悯!


靈修教材: 心的对话 20211022
2021/10/22(五) 屬神的百姓

2021/10/22(五) 屬神的百姓 尼希米記1:5-11

尼希米和以斯拉一直是舊約聖經中的一對表率,
也往往是全職事奉者和帶職事奉者同心服事的楷模。
在他們的手中,一步步地重建聖殿、恢復敬拜禮儀。
他們團結民心、斥責罪惡、抵禦外侮,成就一段歷史偉業。
而這一切,從一個禱告開始。

尼希米的禱告,不只是祈求自己可以平安的晉見國王、
不只是為了解決回到耶路撒冷的同胞遇到的困難。
他知道他的禱告,和神的應許連結,
是上帝藉摩西的口答應過他們的事。
「你們若歸向我,謹守遵行我的誡命,
你們被趕散的人雖在天涯,我也必從那裏將他們召集回來,
帶到我所選擇立為我名居所的地方。」(1:9)

對於屬祂的子民,上帝總是留心。
祂期待著有人為他們禱告、留心是否有任何一個人回轉。
然後,祂要與他同行,帶著他經歷祂的大能,透過他翻轉世界!

他們是你的僕人和你的百姓,是你用大力和大能的手所救贖的。(尼希米記1:10,和合本2010)

#豐盛人生 20211022
#丁牧的靈修隨筆
#尼希米記
Photo by Greg Rosenke on Unsplash


靈修教材: 丁牧的靈修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