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謊言背後的可笑假設
1.我的過去定義我的未來。
2.即使神也無法拯救這事。
3.我的罪比神的應許更有能力。
4.我徹底地沒救了!
5.我過去的行為比我現在的信仰更有能力。
6.沒有人能做出這麼糟糕的決定,還得到恢復。
7.事情永遠不會改變。
8.神只用那些沒有搞砸過的人。
二、真理:神能拯救一切,尤其是我的爛攤子
1.神在參孫的生命跌到低谷之後,仍然大大地使用他。(士16章)
2.掃羅在逼迫基督徒之後,卻寫下了新約中大量的書卷。
3.神透過索羅門的誕生,來拯救大衛的淫亂謀殺。(撒上12:24)
4.彼得三次不認主後,在使徒行傳裡被神大大的使用。
5.格拉森被鬼附的人,轉變成福音的使者,傳揚耶穌。(可5:20)
6.逃離神呼召的約拿,後來帶出了尼尼微城的復興。(約拿書)
三、心意更新的宣告
1.我因基督的得勝而活,不憑自己。
2.我生命中的每一個錯誤決定,已經被救贖並進入更大的得勝中。
3.我被榮耀的盼望所充滿。
一、謊言背後的可笑假設
1.神的恢復、拯救、轉化的大能不夠強到使我改變。
2.心意更新而變化,不能轉變我這種人。
3.別人都很容易改變,就是我不行。
4.年輕人比較容易改變。
5.我的個性特別頑固,拒絕改變。
6.對我而言,改變已經太遲了,所以一切都照舊吧!
7.就算我嘗試改變也行不通,我一定會慘敗的。
二、真理:任何人都可以正向改變
1.掃羅在殺害基督徒之後,與神相遇,成為最有影響力的基督徒之一。(徒9:1-31)
2.格拉森嚴重被鬼附的人得釋放後,立刻被耶穌委派成為福音使者。(可5:1-20)
3.大衛的「勇士」們,都曾是窘迫的、欠債的、心裡苦惱的。(撒上22:1-2、撒下23章)
4.抹大拉的馬利亞身上被趕出七個鬼,成為耶穌大能的跟隨者(路8:2)。
5.尼尼微全程的人轉離惡行,完全悔改,一天之內帶下復興。(拿3:5-10)
三、心意更新的宣告
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加6:9)不要放棄!如果跌倒了,再爬起來!如果這樣行不通,就換另一種方法。神有上百種方式使改變發生。(雅1:5)
今天這些經文是相當令人震憾的。首先是那被群鬼附的人,他有三個特點。
第一,他不能自己救自己,他已經完全被邪靈所控制了。
第二,別人也不能救他,甚至想要捆住他也沒辦法。
第三,也沒有人為他求救,沒有人為他去找耶穌。
但是主卻顯明了自己:
第一,主耶穌主動定意去救他,他知道每一個人的光景。
第二,主有無比的大能,只用幾句話就把所有的群鬼完全趕出去。
第三,他留下福音使命,使其他受到驚嚇和損失的人,還有機會再明白福音。
今天主仍然要定意去拯救人,不管人敗壞或悲慘到怎樣的地步, 主耶穌定意要全然拯救。
我們既然蒙了主的大恩和主的託付,是否也當像那個得釋放的人, 天天傳揚耶穌為我們作了何等大的事。
禱告:
求主的大能再次充滿我們,使我們放膽去傳揚你的名,並靠你的名釋放一切被擄的人,奉主耶穌得勝的名禱告,阿們!
這是一個奇妙的故事。
一、奇妙的感動:那個女人求醫治的方法非常特別,她有一個奇妙的想法(可能是聖靈的感動),她以為只要摸到主的衣裳就可以得醫治。
二、奇妙的能力:主的能力過去是透過他的手,或是透過祂的話釋放出去,但在這裏,即使是主的衣服也可以釋放能力。
三、奇妙的問題:主感覺到有能力從他身上出去,他便轉過身來問了一個奇妙的問題:「誰摸我的衣裳?」其實當時那麼多人擁擠,但對主來講,他們都沒有「摸著」祂!
四、奇妙的真理:「你的信救了你!」主耶穌指出這次的醫治重點不是衣裳,而是信心,是那女人的信心使她得醫治。
今天你是否也要經歷這位奇妙的主?只要你有信心,必有奇妙的事發生在你身上。
禱告:
親愛的主,跟隨你是何等美好的事,因為常常都有奇妙的事發生。主啊,我今天也要用信心來摸你,使你的能力可以臨到我和我周圍的人,使你得榮耀。
這是一個非常振奮人心的神蹟,整個教訓的重點就在主所說的: 「只要信」。
雖然小女兒病得快要死了,但是「只要信,不要怕」,所以睚魯不是在預備後事,而是懇切的求耶穌。
當別人告訴睚魯女兒已經死了的時候,仍然是「只要信」耶穌所說的,讓耶穌來試試,不要攔阻主的工作。
當環境如此嘈雜,有人大大的哭泣哀號,也仍然是「只要信」, 定睛在主耶穌,不受環境的影響。
當別人嗤笑嘲弄時,最後仍然是「只要信」,跟著耶穌把那些人趕出去,然後就經歷到主耶穌的大神蹟-死人復活。
弟兄姊妹,你有什麼事,情況看來遭透了,甚至沒有希望了,好像睚魯的女兒死了一樣;並且你周圍的聲音七嘴八舌給你意見,當你要跟從主時,有人嗤笑你等等;今天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信」, 不要怕、不要憂慮、不要緊張、不要失望...,當我們用堅定不移的信心跟隨主時,主必要讓我們經歷死裏復活的大神蹟。
禱告:
親愛的主,我要堅定的相信你,跟從你,無論在任何環境中,我都選擇要順服你,請你加添我的信心,使我能天天經歷你的信實和你的大能。
20201108主日信息 講題:神要醫治你的「愛的接收器」 講員:李怡瑱牧師
經文:加4:6-7、民13:30-14:9、加5:1、羅8:15
金句:加4:6 你們既為兒子,神就差他兒子的靈進入你們(原文作我們)的心,呼叫:「阿爸!父!」
不是知識性(頭腦) 而是轉化性(心)
主禱文的架構:我們在天上的父(關係 Relationship)
一切從「心」開始(加四6)「心」出問題,「關係」就會有障礙。
當我們與天父的關係出問題,會有什麼影響?(加四6-7)
民十三30-33(迦勒與其他探子看法不同/足能得勝-巨人vs.蚱蜢)
民十四1-4百姓哭號、巴不得早死在埃及、耶和華為何領我們倒在刀下、必被擄掠、不如回埃及
民十四6-9約書亞與迦勒:經過極美之地、耶和華若喜悅我們必把地賜給我們、神同在不要怕
兒子的靈:自由、被接納、蒙福、豐富、尊榮、得救的確據。
孤兒的靈:恐懼、被拒絕、受咒詛、貧窮、羞辱、不安全感/害怕死亡。
羅八15…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
加五1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
檢視我們裡面是否有孤兒的靈:
A. 如果你覺得上帝對你很苛刻,或者你感到被祂虧待。
B. 如果你生上帝的氣或怨恨祂。
C. 如果你覺得所得到的一切都來自你的努力,包括禱告蒙應允。
D. 如果你不確定你死後會上天堂
有時因為創傷、痛苦、被惡待……,我們的心受傷,漸漸封閉起來,從傷心憂心灰心硬心成為石心,這些是我們和上帝之間,以及人際和與自己和諧關係的阻礙。
結十一19-20我要使他們有合一的心,也要將新靈放在他們裡面,又從他們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他們肉心…
我們都需要上帝的愛,需要天父醫治我們「愛的接收器」,醫治我們領受祂的愛的能力。所以,現在是做決定的時候,我要選擇棄絕孤兒的靈,接受從基督而來的兒子的靈。
可五25-34血漏的婦人得醫治。(希伯來文/眼中的瞳人:眼中的女兒-獨一)
34. 耶穌對他說:「女兒,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回去吧!你的災病痊愈了。」
全新的身分,找回失落的價值。靈魂體的恢復。關係恢復了:平安、和平、和諧、和睦。
禱告宣告:
1. 順服上帝:父上帝,我將我的靈魂體都全然順服祢。我宣告,至高的主耶穌基督掌管我的生命和一切。
2. 棄絕仇敵:撒但,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捆綁你。你這孤兒的靈,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現在就斷開你,我釋放我自己從現在直到永遠都脫離你的影響。你現在就離開我,去到主耶穌基督的腳前,永遠不要再回來。我不再受你影響,我從現在直到永遠都自由了。
3. 領受從基督而來的兒子的靈:慈愛的天父,現在我要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領受祢兒子的靈。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宣告,我繼承了上帝兒女的身分,我不但領受祢完全的救贖,也領受得救的確據。我是上帝的孩子。我是被愛的。我是受祝福的。我是被原諒的。我擁有兒子所擁有的一切特權和權利。哈利路亞。阿們!
回應詩歌:我渴望看見
除去心中和生活裡的污穢吧!
馬可福音5:12-13鬼就央求耶穌說:「求祢打發我們往豬群裡,附著豬去。」耶穌准了牠們,污鬼就出來,進入豬裡去。於是那群豬闖下山崖,投在海裡,淹死了。豬的數目約有二千。
默想:表面上看起來,耶穌為了救一個人,卻犧牲了二千頭豬,那些豬何其無辜?但如耶穌曾說的:「我們的生命在神的眼中,豈不比雀鳥(或二千頭豬)更貴重嗎?」這正是上帝願意犧牲愛子耶穌為拯救我們的寶貴大愛,因祂何等看重每一個靈魂。另一方面,耶穌並非無故地犧牲豬,而是在猶太人境內,為何會豢養這麼大群被視為不潔淨的豬呢?或是猶太人違背律法吃豬肉?或是為了商業利益不惜販賣不潔淨的物給其他人?這都是神不喜悅的。你生命中有哪些不潔淨的事物?你是否為了對耶穌的愛,願意徹底地除掉那些污穢呢?
禱告:聖潔的主,若我不願除去生活中的污穢之物,又怎能奢望祢與我同住呢?若我不願潔淨心裡的污穢,又怎能要求祢與我同行呢?若我因貪戀罪中之樂而受苦,又怎能抱怨祢坐視不管我呢?如今我知道該如何求祢潔淨我,寧願失去看似昂貴的豬,也不容許魔鬼住在我裡面。奉耶穌基督的聖名禱告,阿們!
連結至官網獲得最新消息:https://www.tgcga.org/
在祂沒有不可能的事
馬可福音5:38-40他們來到管會堂的家裡;耶穌看見那裡亂嚷,並有人大大地哭泣哀號,進到裡面,就對他們說:「為什麼亂嚷哭泣呢?孩子不是死了,是睡著了。」他們就嗤笑耶穌。耶穌把他們都攆出去……
默想:面對棘手或困難的問題,絕望地喊叫與哭泣是毫無幫助的,意氣用事地謾罵或譏諷也於事無補,這些反應只會讓事情變得更複雜,甚至讓人失去理性的判斷,錯過可能解決問題的機會和方法。在混亂中,還好管會堂的那位父親心裡是清楚、有定見的,他唯一的想法,就是找到耶穌、信任耶穌、交給耶穌、順服耶穌的吩咐,其他的聲音一概不聽,即使耶穌所說的話被人嗤笑,他仍堅定地倚靠神。你若有像管會堂的的那位父親一樣交託和堅定倚靠,相信你也必在所面對的困境或絕望中,看見耶穌為你成就不可能的事。
禱告:親愛的耶穌,謝謝祢如此願意聽我的呼求,願意在我需要祢的時候來到我家、來到我的生命中、來到我所面對的困境和絕望中,即使身邊的人嘲笑、即使問題看起來無解,但只要祢願意,我相信就會有奇蹟發生。我願單單交託祢,因為只有祢是全能的救主。奉耶穌基督的聖名禱告,阿們!
連結至官網獲得最新消息:https://www.tgcga.org/
去!告訴他們
馬可福音5:18-20……那從前被鬼附著的人懇求和耶穌同在。耶穌不許,卻對他說:「你回家去,到你的親屬那裡,將主為你所做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樣憐憫你,都告訴他們。」那人就走了,在低加波利傳揚耶穌為他做了何等大的事……。
默想:所謂的「跟隨耶穌」並非單指跟在耶穌身邊,為主做見證;活出基督的生命,也是跟隨主的具體實踐。跟在耶穌的身邊,是為了學習、裝備、成長……;而離開耶穌的身邊,則是去傳揚、去事奉、去見證……。對耶穌來說,那被污鬼纏身得到醫治和釋放的人跟隨祂固然是好,但他能夠回家去,在那充斥罪惡和污穢的大環境裡搶救靈魂更是重要。今天基督徒來到教會親近主、敬拜主很好,但離開教會後,我們是否去到家人身邊、去到職場和朋友身邊,去見證主、傳揚福音、引導人認識神、得著救恩,更是重要!你去做了嗎?
禱告:拯救我的耶穌,來到祢身邊,親近祢、領受祝福,當然是一份享受的恩典。但是領受了那麼多之後,祢希望我去傳揚福音、帶出門徒,才是我更該回應的呼召,雖然那是辛苦的,是要付上更多時間和代價的,但我願為祢去,求祢使用我,也賜給我權柄能力,為祢贏得更多靈魂進入永生。奉耶穌基督的聖名禱告,阿們!
連結至官網獲得最新消息:https://www.tgcga.org/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1/09/16/翻轉人生/
達里爾·尤金·斯塔比雷是棒球界傳奇人物,卻因吸毒幾乎自毀人生。但耶穌使他戒毒並得釋放。如今他幫助別的吸毒者,領他們走上信仰之路。回首前塵,他宣稱是上帝拯救他,讓他脫離綑綁,從一位吸毒者轉變為福音的使者。
在上帝沒有難成的事。一天晚上,當耶穌與門徒同在船上時,在加利利海遭到暴風襲擊,耶穌平靜風浪之後,便與門徒來到對岸。那附近有個墓穴,一個被鬼附的人立即跑向耶穌。耶穌斥責那人裡面的群鬼,並將牠們趕出去,使那人得釋放。
後來,那人求耶穌讓他隨行,但耶穌卻不允許,並吩咐他說:「你回家去,到你的親屬那裡,將主為你所做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樣憐憫你,都告訴他們。」(馬可福音5章19節)
雖然聖經不再提及那人,但卻記載了一件耐人尋味的事。當時看見這事的眾人都懼怕,懇求耶穌「離開」他們(17節),但後來耶穌重回此地時,卻有許多人聚集(8章1節)。是因耶穌叫那人回家去而改變了群眾嗎?還是這位曾被鬼附的人,已成為一位初代宣教士,有效地傳講耶穌拯救的大能?
我們現在雖無法明白真正的原因,但十分明確的是,當上帝釋放我們,要我們服事祂,祂能把我們不堪的過往,轉變成充滿盼望和慈愛的好消息。
【思想】
耶穌使你在哪方面得釋放?
你能如何與人分享祂為你所做的一切?
【回應】
美好的救主,
我要歌頌祢奇妙的權能!
黑暗權勢必要驚惶退後!
求祢幫助我,今日行在祢的光中。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06/11/回家分享
【經文】馬可福音5章11-20節
在電影《綠野仙蹤》裡,桃樂絲有句名言:「沒有任何地方比得上家。」在如《星際大戰》和《獅子王》這類膾炙人口的電影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這句話所引申的敘事手法,就是所謂的「英雄旅程」。簡言之,就是一個過著平凡生活的普通人,展開了非凡的冒險之旅。主角離開家鄉前往不同的世界,那裡有試探與考驗,也有導師與惡棍等著他。如果主角通過測試證明自己的英勇,那麼結尾就是主角帶著得到的智慧與奇妙的經歷回家。這最後的一幕至關重要。
馬可福音提到的那個被鬼附的人,他的經歷也與英雄旅程類似。有趣的是,在最後一幕那人懇求耶穌,希望能和耶穌在一起,耶穌卻對他說:「你回家去,到你的親屬那裡」(5章18-19節)。對這人的旅程來說,最重要的是回家,回到最瞭解他的親人那裡,將自己奇妙的經歷告訴他們。
上帝呼召每個人時所用的方式不同,讓我們面對的情況也不同。但對有些人來說,在信仰旅程中最重要的是回家,將自己奇妙的經歷告訴那些最瞭解我們的人。對這些人來說,那呼召就是「沒有任何地方比得上家」更需要我們。
【思想】
你有哪些親屬,需要聽到上帝在你身上奇妙的作為?
要回家分享信仰,第一步該怎麼做呢?
【回應】
耶穌,請給我勇氣,讓我訴說祢奇妙的作為,不僅告訴陌生人,更要告訴那些最熟知我的至親。
【馬可福音 5:35-43】
|經歷神蹟的秘訣|
四福音中記載許多人經歷了神蹟。耶穌非常樂意在人身上施行祂的作為,只是許多時候,是人攔阻了祂的工作。我們從管會堂的身上看見如何能經歷神蹟:
一、「虛心」
「管會堂的」是在猶太會堂裡主持崇拜的人,在猶太人中間具有相當高的的地位。睚魯是一個管會堂的人,他竟然不顧自己的身分和地位,在眾人面前俯伏拜主(22節),這表明他的謙卑與虛心。誰肯謙卑,誰就能領受祝福。
二、「誠心」
第23節記載,管會堂的「再三的求耶穌」,這表示他的態度懇切,也表明他的需要迫切。當我們誠心、情詞迫切地來到主面前,主必不讓我們空手而回。
三、「信心」
第36節記載,耶穌對管會堂的說:「不要怕!只要信」。「信心」一直都是我們蒙神喜悦的必要條件。「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來十一6)。
第23節記載,管會堂的睚魯對耶穌說:「求祢去按手在她身上,使她痊癒,得以活了」,這話顯明他對主的認識不夠,不知道耶穌只需要用「一句話」就能治好他的女兒,他顯然沒有羅馬百夫長那麼大的信心。然而,當有人對他說:「你的女兒死了,何必還勞動先生呢?」(35節)他卻不為所動,仍然相信耶穌的話說:「不要怕!只要信!」睚魯一直憑著信心跟隨耶穌,不受人的影響,當人在「那裡亂嚷,大大的哭泣哀號」時,他不受影響(38節),當人「嗤笑耶穌」時,他也不受影響,仍然緊緊跟隨耶穌,以致他經歷了耶穌醫治的大能,把他的女兒救活了。
人的話語常叫我們灰心害怕,失去信心,但主的話語使我們得著安慰與鼓勵,並且增添我們的信心。讓我們緊緊抓住神的話語吧!
◆回應:
主啊!人的話語常叫我灰心害怕,失去信心,但祢的話語總是叫我得著安慰和鼓勵,我要緊緊抓住祢的話語,並且虛心、誠心的來到祢的面前,經歷祢奇妙的作為。
◆背經: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希伯來書 11:6)
【馬可福音 5:1-21】
|為靈魂付代價|
這段經文耶穌教導我們:「要為靈魂付代價」,我們要成為「願意為靈魂付代價」的基督徒,我們的教會要成為一個「為靈魂付代價」的教會。
第13節記載,這裡有一個人被兩千隻污鬼附著。第2-4節提到「那人常住在墳塋裡」;「沒有人能捆住他,就是用鐵鍊也不能」;「畫夜常在墳塋裡和山中喊叫,又用石頭砍自己」。這個人活在極深、極多的捆綁中,他身不由己地傷害自己、無法自拔,沒有人能幫助他。
今天這個世代也有許多人被魔鬼和罪惡捆綁,不斷地傷害自己、傷害別人,沒有人可以幫助他們,教育、法律、宗教都無法幫助他們,只有耶穌能拯救他們!約翰說:「神的兒子顯現出來,為要除滅魔鬼的作為」(約壹三8),你我可知道人們需要主嗎?可知道有無數的人正在等待我們去幫助他們嗎?我們需要為靈魂付代價!
一、我們需要為靈魂而勞苦
四章35節記載:「當那天晚上,耶穌對門徒說:『我們渡到那邊去吧!』」而五章21節記載:「耶穌坐船渡到那邊去」,可見耶穌只為了拯救一個被鬼附的人而坐了一趟船,而且是「很危險」的一趟船。我們是否願意學習像耶穌一樣,為了靈魂的得救而勞苦?為了拯救靈魂而離開安全舒適之地,甚至願意冒險呢?
二、我們需要為靈魂而費財
第12-13節記載,鬼央求耶穌打發牠們往豬群裡附著豬去。耶穌准了牠們,污鬼就出來,進入兩千頭豬裡去,於是那群豬闖下山崖,投在海裡,淹死了。
為了救一個靈魂,犧牲兩千頭豬,這是不小的代價!我們不明白為何耶穌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也許就是要教導我們:「靈魂無價」這個價值觀。
然而,第17節記載,格拉森人遇見一位這麼有能力的耶穌,不但沒有留住祂,反而「央求耶穌離開他們的境界」。放豬的失去豬群,損失了財物,若能因此信主,乃是最大的福氣,可惜他們竟然不要主,因為他們看重地上的財物,勝過人的靈魂。
嚴格來說,犧牲這兩千頭豬,事實上不是只救了一個人,因為第20節記載,這個人後來「在低加波利傳揚耶穌為他作了何等大的事,眾人就都稀奇」。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有許多的靈魂因著這個人而得救,這是何等有價值的事啊!讓我們效法耶穌,繼續為靈魂費財、費力吧!
◆回應:
主啊!我願意為了拯救靈魂而費財、費力,意為靈魂的得救而勞苦,甚至願意冒險。
◆背經:
耶穌不許,卻對他說:你回家去,到你的親屬那裡,將主為你所做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樣憐憫你,都告訴他們。(馬可福音 5:19)
【馬可福音 5:22-34】
|兩種觸摸|
這段經文記載一個血漏婦人,因「摸了耶穌的衣裳」而得醫治的故事。第30-31節記載:「耶穌頓時心裡覺得有能力從自己身上出去,就在眾人中間轉過來,說:『誰摸我的衣裳?』」門徒對祂說:「你看眾人擁擠你,還說『誰摸我』嗎?」同樣來到耶穌的面前,同樣觸摸到了耶穌,但有人只是「擁擠耶穌」,什麼事都沒有發生,沒有經歷耶穌的能力;但有人卻是「摸著耶穌」,經歷耶穌大能的醫治,生命有了極大的改變。
今天也是如此,許多基督徒都會讀經、禱告、敬拜、聚會,但有人是「摸著耶穌」;有人卻只是「擁擠耶穌」。為何會有這樣的差别呢?
「擁擠耶稣」的人,他們來到耶穌的面前,只是形式化的宗教活動;「摸著耶穌」的人,卻是帶著極深的渴慕、信心及謙卑的心來到神的面前。你渴望「摸著耶穌」還是「擁擠耶穌」呢?
我們從血漏的婦人身上學習如何「摸著耶穌」:
一、渴慕
這位血漏的婦人帶著渴慕及期待來到耶穌面前,盼望能有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你是否常帶著期待來到神的面前呢?聖經說:「神叫飢餓的得飽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路一53)。讓我們常常帶著「飢餓的心」來到主前,渴望遇見神,被神改變。
二、信心
這位血漏的婦人來到主前不只渴慕會有事情發生,而且她相信會有事情發生在她的身上。第28節提到,她相信「只要摸耶穌的衣裳,就必痊癒」。因此,第34節耶穌對她說:「女兒!妳的信救了妳。」
你是否相信,只要你單純來到主前,會有神的能力臨到你的身上呢?不要讓「理性」攔阻了神在我們身上的工作,讓我們存著渴慕及單純的信心來到主前,就會有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
三、敞開
當耶穌問「誰摸我的衣裳?」時,第33節記載,那女人「就恐懼戰兢,來俯伏在耶穌跟前,將實情全告訴祂」。這個女人放下一切的「遮掩」、「面具」來到主的面前,她完全敞開自己,以致神能自由地作工在她的身上。
有句話說:「神被軟弱的人吸引」,當我們完全敞開,把我們一切的軟弱、需要,帶到神的面前時,神就能自由地作工在我們的身上。
◆回應:
主啊!赦免我常常來到祢的面前,只是「擁擠」而沒有「摸著」祢,我願常常帶著渴慕、信心及敞開的心,來到祢的面前,我要摸著祢、遇見祢、經歷祢的大能。
◆背經:
耶穌對她說:女兒,你的信救了妳,平平安安的回去罷!妳的災病痊愈了。(馬可福音 5:34)
敬拜詩歌:主的喜樂是我力量 (讚美之泉)
https://youtu.be/v8g2VjItOxQ
一、安靜:我尋求祢的面,祢是用笑臉幫助我的。
二、讀經:馬可福音 5:1-20
1. 重點說明:
馬可從 4:35 開始,記載了一連串的神蹟,為要讓門徒們不只聽耶穌的教訓,更從實際經歷中體認到祂教訓的真實。本段經文詳盡描述耶穌某次趕鬼的經過,一個被 2000 個鬼所附的人何其痛苦,何其絕望,耶穌主動尋找他,將鬼趕出,讓他清醒過來。耶穌的權柄,連污鬼都知道。然而,眾人的反應仍呈現兩極,有人完全得釋放,被改變;剛硬者不但不能明白,甚至拒絕耶穌,趕祂離開。這實在讓人惋惜和警惕!
2. 鑰節:耶穌不許,卻對他說:「你回家去,到你的親屬那裡,將主為你所做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樣憐憫你,都告訴他們。」(可 5:19)
三、默想:
■污鬼對人的控制雖然可怕,但耶穌一來,污鬼的反應如何?(v.6-v.10)耶穌讓鬼進入豬群,顯明祂的價值觀和人們有何不同?(v.13、v.14-v.17)
■被鬼附的人後來有哪些改變?(v.15、v.18、v.20)耶穌給他的使命為何?(v.19)他如何回應耶穌的呼召?(v.20)
■耶穌沒有接受這位被鬼附的人跟隨祂,卻直接差派他,顯示耶穌如何看待這蒙大恩的人?
四、禱告:讓我的心被祢甦醒,不讓世俗的價值蒙蔽我心,能有智慧選擇一生事奉祢。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馬可福音 5 章 1-20 節
敬拜詩歌:我的心哪 (天韻詩歌)
https://youtu.be/lsPTTJtfR_E
一、安靜:我的指望在乎祢!
二、讀經:馬可福音 5:21-43
1. 重點說明:
本段所記載的二個神蹟,重點在於耶穌的整全醫治。一位是管會堂的地方領袖,當眾俯伏在耶穌跟前,求主醫治他垂死的女兒。另有一位則是不敢露面的婦人,夾在人群中,偷偷摸耶穌的衣裳而得醫治。在此耶穌不僅醫治人的身體,更看到祂瞭解人心靈的狀態,並給予關切與造就,糾正、堅固、加添他們的信心,為有求於祂的人,成就超乎他們所求所想的事。
2. 鑰節:耶穌聽見所說的話,就對管會堂的說:「不要怕,只要信!」(可 5:36)
三、默想:
■管會堂的女兒死了,他們的反應是如何?(v.35)這顯示他們的想法是如何?耶穌如何幫助睚魯?(v.35-v.36)
■血漏婦人偷偷得了痊癒後,耶穌的反應是如何?(v.30、v.32)婦人出來後,她說了什麼?(v.33b)耶穌如何回應她?(v.34)
■為什麼血漏婦人已康復,耶穌還要將她從眾人中尋覓出來?耶穌要幫她什麼?為什麼睚魯的女兒死了,耶穌還是要去睚魯家,耶穌要幫助睚魯什麼?
四、禱告:我關注是眼前的困難,而祢更看重的是我對祢的信心。感謝神,祢所成就的,不僅是身體得醫治,更是靈性得堅固,遠超過我所求所想的。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馬可福音 5 章 21-43 節
閱讀: 傳道書4章8-12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民數記9-11章;馬可福音5章1-20節
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傳道書4章9-10節
在《經濟學人》的姐妹刊《1843》,作者瑪姬·佛格森(Maggie Fergusson)寫道:「這種痛苦可能比無家可歸、飢餓或患病,更教人受盡折磨。」她是指什麼呢?孤單。佛格森記述有越來越多人感到孤單,這與個人的社會地位或經濟狀況無關。她用各種令人心酸的例子,來說明孤單的滋味。
感覺孤單帶來的傷害對我們來說並不是新鮮事。事實上,孤單的苦楚早已反映在聖經的傳道書中,一般認為這位傳道者就是所羅門王。書卷中描繪有些人因缺乏美好的人際關係而感到哀傷(4章7-8節)。傳道者哀嘆,縱然坐擁巨大的財富,或許仍覺得毫無價值,因為無人能夠分享。
因此,傳道者意識到有人陪伴的美妙之處。他寫道,朋友能幫助你完成的事,超過你單獨能完成的(9節);同伴會在你有需要的時候出手相助(10節);搭檔能給予安慰(11節);朋友能在困境中提供保護(12節)。
孤單是我們都會面對的挑戰。上帝創造我們,是要我們在友誼及社群中為人付出,也獲得幫助。要是你覺得孤單,就當祈求上帝幫助你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聯繫。同時,你也能從一個事實得著激勵:因耶穌的靈常與我們同在,信徒永遠不會感到真正的孤單(馬太福音28章20節)。
你如何幫助那些感到孤單的人呢?
你在孤單時,曾如何經歷聖靈的幫助呢?
天父,當我感到孤單時,請賜我勇氣,
能主動與他人聯繫,願意做別人的朋友。
作者: å¤èŽ‰çŠ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傳道書之所以獨具一格,因為它努力解決「生存的焦慮」或人生的虛空。我們一生會有許多複雜的經歷,有些並不容易理解。傳道書反映出我們在應對生活挑戰時都會面對的困惑,因此,從古至今都一直深具感染力。書中談論許多非常個人化的議題,比如孤獨感(4章8節),這個數千年前所寫的議題至今仍與我們息息相關。但是,即使是孤獨這樣看似簡單的議題,實際上也沒有那麼簡單。在前面第4節的經文中,作者抱怨說,人的勞苦乃是嫉妒別人的結果,而在第8節中提到,令人困擾的問題卻是身邊沒有人。我們不想孤單寂寞,但某些關係總是會帶來痛苦和不安,這讓我們覺得反倒是獨自一人比較好!傳道書講述了我們在生活中體驗到的各種令人痛苦的焦慮。
閱讀: 腓立比書4章6-8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民數記12-14章;馬可福音5章21-43節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腓立比書4章6節
那隻骯髒的野貓從容地坐在水泥地上,以一種安靜而高雅的眼神凝視著我。這隻野貓與牠的兄弟姐妹住在大廈的地下停車場,那是我的客戶上班的地方。我覺得這群小貓很可憐,所以將貓糧交給保安員每天餵食,吃完時我會再添購。
然而,某一天這位保安員要換崗位了。我禱告說:「主啊,這些無助的小貓是祢創造的。求祢預備一個人讓我可以將貓糧交託給他。」但我不禁疑惑,上帝會關注如此微小的請求嗎?祂一定會關心更重要的事吧?
使徒保羅提醒我們:「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腓立比書4章6節)。我們有一位慈愛的天父,祂渴望我們將所有的憂慮都帶到祂面前──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事。
那天傍晚,在大廈工作多年的一位年長清潔工走向我。在我開口之前,這位仁慈的男士說:「既然保安員不在這裡了,從現在起我可以幫忙餵小貓。」
事實上,沒有任何太難或太微小的事情,是不能告訴上帝的。我們的掛慮及所在乎的每一件事,上帝都關心,讓我們把這些都交給上帝來看顧。
有哪些看似太微小的憂愁或掛慮,你沒帶到上帝面前?
腓立比書4章6節如何鼓勵你呢?
天父,感謝祢如此愛我,我知道即使是我最小的掛慮,
祢也會關心,我要把一切全交託給祢。
作者: 黃嘉仁(特約作者)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我們像耶穌那時代的人一樣,也同樣擔心衣食住行這些基本的生活需要。當耶穌論述上帝顧念並供應一切受造物的需求時,特別提到上帝餵養飛鳥、使花兒盛開,從而向我們保證,上帝關心我們,也會供應我們,因為我們在上帝眼中比其他的受造物更加寶貴(馬太福音6章25-30節)。我們有一位愛我們、深切關心我們的天父,所以我們可以向祂訴說心中的憂慮(馬太福音7章9-11節;彼得前書5章7節)。同樣地,保羅也勸勉我們不要憂慮,倒要以禱告全心信靠上帝。上帝所賜的平安是內心的平靜或安寧,來自我們對上帝的信靠,因祂聆聽我們的祈求(腓立比書4章6-7節)。當我們將自己的需要交託給上帝時,我們可以滿有信心地說:「我的上帝必照祂榮耀的豐富,在基督耶穌裡使[我]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19節)
沈啟智(特約作者)
分享者:张俊贤牧师
日期:21.02.2025(星期五)
经文:马可福音 5:21 - 34
链接:https://youtu.be/xLdCyPNI7nM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他在無可指望的時候,因信仍有指望....他的信心還是不軟弱。」(聖經羅馬書四章 18、19 節)
記得有一次有人問莫勒(George Mueller)先生如何可得堅強的信心。這位信心之王答覆說:「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忍受試煉。 我個人學得信心,都是因為在凶險的試煉中站住的緣故。」這話是真實的。當一切都無可靠的時候,才是信靠神的時候。
親愛的,你太輕看你目前的機會了;你現在所受的苦難,就是學得堅強信心的學校;神要在那裡教導你怎樣在絕望中抓住祂的施恩寶座。
「不要怕,只要信。」(聖經馬可福音五章 36 節)什麼時候你怕,什麼時候你就抬頭向天說:「什麼時候我怕,什麼時候我更要信靠你。」 這樣,你就會感謝神了;因為苦難的學校就是信心的學校。── 信宣(A. B. Simpson)
聆聽朗讀 https://www.fhl.net/stream_audio/6/0602.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