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4章35至41節描述了戲劇性的一幕,在風暴中信靠耶穌,正是這一天門徒所要學習的功課。當時耶穌指示門徒乘船到加利利海的另一邊,接著祂在船裡睡著了。當暴風雨突然來襲時,海水大量地灌進船艙裡,而門徒心中的恐懼與焦慮也猶如潮水般洶湧。他們叫醒耶穌,說:「夫子!我們喪命,祢不顧嗎?」(38節) 耶穌站起來只說道:「住了吧!靜了吧!」風浪就止住了。我們都會在人生中經歷各樣的風暴,如迫害、財務危機、疾病、失望或孤寂。雖然耶穌不一定會阻止風暴的發生,但祂承諾永不撇下、不丟棄我們(希伯來書13章5節) 。祂將在暴風中保守我們,使我們平靜安穩。弟兄姊妹,在生命的風暴中,能讓我們更認識上帝。
閱讀: 馬可福音4章26-34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列王紀下24-25章;約翰福音5章1-24節
若不用比喻,就不對他們講。—馬可福音4章34節
很久以前……這四個字可能是全世界最強而有力的詞語。在我孩提時代的記憶,就留有這四個字的各類變化版。有一天我母親回到家時,帶回了一本又大又厚,還配有插圖的精裝版兒童聖經故事。每晚熄燈前,我與弟弟會滿心期待地坐著,聽我母親講述那些很久以前的故事,故事裡有許多有趣的人物以及那位愛他們的上帝。在潛移默化中,我們也透過了那些故事去看這遼闊廣袤的世界。
在歷史上最會說故事的是誰呢?毋庸置疑地,那就是拿撒勒人耶穌。祂知道我們都喜歡聽故事,所以這就成為祂不斷用來傳達好消息的媒介:很久以前,有一個人「把種撒在地上」(馬可福音4章26節);很久以前,有一粒「芥菜種」(31節);很久以前……。馬可福音清楚指出,耶穌用講故事的方式與民眾互動(34節),幫助他們更能看清楚這個世界,也更認識那位愛他們的上帝。
當我們熱切地想與人分享上帝滿有憐憫與恩典的好消息時,務要記住一點,幾乎無人會拒絕聽個故事。
親愛的耶穌,祢是奇妙策士、偉大全能的上帝。
求祢使我們能以創意的方式,與世人分享祢的愛,
好讓這世上的人會因想聽個故事而放慢脚步。
這週你如何在與人交談中穿插一些故事或寓言呢?
或許你可以這樣說:「很久以前,
上帝用出人意料的方式,回應了我的禱告……」
作者: 博約翰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比喻」這個詞來自希臘字para和bolḗ,意思是「並排擺放」。比喻就是從常見事物或日常生活中提取一些事例,然後用這些熟悉的事物來類比未知的真理。在四福音書中就有四十多個比喻。
耶穌常用撒種的比喻來闡明上帝的國。在馬可福音第4章中,耶穌講了三個比喻,就是撒種的比喻(3-20節)、種子生長的比喻(26-29節)和芥菜種的比喻(30-33節)。種子就是上帝的道(14節;路加福音8章11節)。種子若落在「好土裡」,即樂意領受的心田裡(馬可福音4章20節;馬太福音13章23節),這含有生命的種子就會穩定生長,並且無需人的努力便能結出飽滿的子粒(馬可福音4章28-29節)。這是上帝隱藏的工作,是恩典的工作,只有上帝才能使種子生長(哥林多前書3章6-7節)。
沈啓智
光要顯明在人的面前,而不是隱藏起來。
光的功能就是照亮,讓人能看清週遭的事物。而且在越黑暗中,更加顯明出來。
基督徒在世界越黑暗時,越是要發揮此功用。將真理宣講出來,把週遭事實真相照明出來。
主耶穌是那位撒種的人,他撒的是生命的道,是真理的道。他不僅當年在加利利海邊撒種,今天仍在藉著聖靈對我們說話,撒種在我們的心中。
今天在聖徒心中所撒的種是聖潔之道、豐盛之道和得勝之道。 每天撒下靈種、賜下靈糧,使祂的百姓在他的生命裏成長(聖潔之道),在祂的國度裏有分(豐盛之道),也在各樣的試探和爭戰中得勝有餘(得勝之道)。
主耶穌今天仍在撒種,撒種在聖徒心中。然而往往也有四種不同的情形出現在聖徒當中。有的被撒旦吞吃了,有的因各樣患難跌倒了, 有的被世界和物慾擠住了,也有的結出三十倍、六十倍或一百倍的果子來。因此聖經說:在後的將要在前。
「弟兄姊妹,我們的心是什麼樣的光景呢?主耶穌開始說:「你們聽啊!」末了又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惟願我們今天在他面前有一個可聽的耳,受教的心和渴慕的靈,使主的道今天不僅撒在我們心中,並且也能結出三十倍、六十倍和一百倍的果子來。因為「你口中的訓言與我有益,勝於千萬的金銀(詩一一九72)。
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謝謝你今天再次賜下靈糧,撒種在我心田,我願謙卑領受、誠實活出,使你的道在我身上可以結實累累。
從主耶穌公開傳道以來,他的身份是隱藏的,有許多人看他是偉大的教師,另有一些人以為他是神所差遣的先知,還有一些人認定主耶穌是應許的基督,要把羅馬人趕出去的君王;但是直到彼得認耶穌是「基督、永生神的兒子」以前,雖然跟從的人如此之多,卻沒有人知道主耶穌的真正身份。
同樣的,神國的真理雖是許多人想要明白,並且他們也聽了主耶穌的許多教訓,但是主耶穌說,神國的真理仍然是奥秘、是隱藏的, 因為人心轉向神多少,他也才能得到多少的赦免、潔淨、釋放和啟示。
因此,主耶穌在這裏用一個反面的講法告訴門徒,神國的真理只向真心跟隨的人開啟,對「外人」,他們是不能明白的,除非他們回轉過來,否則神國的奧秘與他們無益。
親愛的弟兄姊妹,對主而言,你是他的「門徒」,「跟隨的人」 或是「外人」?讓我們今天再次謙卑在主面前,回轉歸向祂,定睛仰望,真心跟隨他,好讓神國一切豐富的奥秘,向我們開啟,使我們得著完全的赦免、釋放和醫治。因為「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禱告:
親愛的主,我願真心歸向你,真正跟隨你,求你天國的真理向我開啟,使我得著你的赦免、釋放和醫治。
傳福音領人信主常常不是短時間就成就的,而信主之後到結果子更是需要一段期間。主耶穌在這裏所解釋的,從一個角度來看,固然是說到一種現象,就是傳福音的困難,好像四種情形之中,只有最後一種才能長大結實。
但是若從另一方面來看,一個長大結實的人,至少他能結出三十倍來,甚至可以到一百倍。也就是當我努力向許多人傳福音時,雖然信主作門徒的不多,但是這些真作門徒的人卻可以再去帶另外三十人、 六十人、或一百人信主。這就是神國的擴展,雖然結實的種子不多, 但是結實之後卻有百倍的收成。
親愛的弟兄姊妹,惟願我們都作結實百倍的人,能勝過各樣患難, 勝過世界的引誘。並且在我們忠心傳福音領人作主門徒時,能帶著盼望和喜樂,天天殷勤的去撒這福音的種- 天國的道,因為我們若是能結果,就必能結出許多果子來,而我們若是使一人作主門徒,他也必會結出百倍子粒來。
禱告:
親愛的主,我願作個結實百倍的門徒,也願帶領出結實百倍的人,求你今天幫我來榮耀你,使你的國更大擴展。
主耶穌在馬太福音第五章登山寶訓中曾說:「你們是世上的光」, 在今天這段經文裏,主耶穌更明確的告訴我們,要把我們這些燈放在燈台上,是不能掩藏的,要使用我們彰顯祂的榮耀,照亮這世代, 照亮我們周圍的人。
在 24 和 25 節,他又告訴我們,我們這些世上的光,應當更多的把自己奉獻給有需要的地方,給有需要的人。不要擔心我們的損失, 我們給人愈多,神給我們也更多。
當彼得捨下漁船和網來跟隨主時,主說「你要得人如得魚」;當彼得在聖殿美門口對那個瘸腿的人說:「金銀我都沒有」之後,他接 著說:「只把我所有的給你」,那就是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他就 奉主的名,立刻使那人得了醫治。
弟兄姊妹,我們本是神在世上所立的燈,為要使人認識池,在這樣的託付裏,主勉勵我們更多的「給」,因為當我們如此行時,不僅主要得著當得的榮耀,更多的人要來敬拜祂、跟隨祂,我們自己也必更多得到神所預備豐盛的賞賜和榮耀的冠冕。
禱告:
親愛的主,謝謝你使我認識你,並且得著生命的光,我願更多委身你,為你而活,去愛我周圍的人,使你得榮耀,求你今天再來使用我,謝謝你。
主耶穌告訴我們,在自然界的現象,人撒種在地裏,種子就自然的發芽長大成熟結穗,照樣神的國在人心中也是這樣,當我們把福音傳給一個人之後,福音會在這人心中不斷長大,直到這人也成為一個結果子的人。
「而且主又告訴我們,雖然天國的道在一個人心裡剛開始好像一粒最小的種子,但是長大之後,會在這人的心中成為大樹,堅固無人可動搖,甚至可以成為別人的蔭庇遮蓋。
「對個人如此,對社會國家乃至整個人類歷史也是如此。神的國藉著主耶穌臨到地上,雖然只是一個人帶著一群平凡的門徒,但至終卻改變了羅馬帝國,改變了整個世界。所以你在所處的環境裏,也是神國的臨到,剛開始雖然微小,終究必有大的影響。當你每天不斷飲於活水,吃主的話時,主的話終必在你生命中成為大樹,成為多結果子 的樹,而且你也要成為別人的蔭庇和祝福,神的國就這樣不斷的擴展, 直到成為世上最大的樹,世人都來到樹下尋求庇護為止。
願神的國今天再次在你身上長大成熟,使你成為周圍人的祝福。
禱告:
親愛的主,求你的國今天再次降臨在我身上,並且藉著我降臨在我周圍的人,使你的名得著更大的榮耀。阿們!
人生中免不了有風浪,有時是輕風微浪,正合適航行,有時是狂風巨浪,仿佛要吞噬人生一切的美好。但不管如何,最重要的是,耶穌在不在船上!?
當那天晚上,門徒照著主的吩咐,渡船到海的另一邊時,聖經上說,海上「忽然起了暴風」,甚至「船要滿了水」。有時遵守主的命令,並不見得都是「風平浪靜」或「一帆風順」,主說,在世上我們免不了苦難,但是也應許,祂的恩夠我們用,在祂裏面有世界奪不走的平安。
當門徒叫醒主,主斥責風浪,風浪就立刻止住,「大大的平靜了」。 因此我們真知道,風浪固然令人畏懼,但主才是真正使人敬畏的主, 在他面前,風和海也無用武之地。
在人生旅途中,風浪固不可免,但是如果有主在我們船上,風浪又有何懼?有時等候主,好像主在船上睡著了,但或用信心奉主名斥責風浪,或懇切呼求主,主或彰顯大能或親自伸冤,都必要保守我們十分平安,因祂必不丟棄我們,也不撇下我們,祂是天天背負我們重擔的主,也是天天率領我們在人生旅程中乘風破浪、得勝有餘的主。
禱告:
親愛的主,讚美你,因你是平靜風浪的主,是掌管萬有的神。求你今天也來掌管我,平靜我心中和我週圍一切的風浪,使我可以昂首與你同行。
你的生命是幾倍的結實呢?
馬可福音4:20那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又領受,並且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默想:同樣是「好土地」卻有不同的「收穫」,同樣是「基督徒」也會有不同的「智慧、能力、恩典、祝福……」,不要好奇為何別人在基督裡比你得到的更多,要仔細省察是否細心呵護、照料自己的屬靈生命?你花多少時間和代價施肥(讀經、敬拜、靈修、團契、事奉……)?你又花多少力氣除草、除蟲(禱告、認罪悔改、自省……)?若沒有認真地培植、呵護屬靈的生命,怎可能有一百倍的豐收呢?用心地耕耘你所領受的道,就是去行道吧!按著神的話語去做,認真地完成各種屬靈操練,成為結實纍纍的門徒!
禱告:親愛的天父,與其羨慕那些領受祢豐盛恩典,又擁有莫大信心和能力的人,不如自己好好操練屬靈的生命,並認真地實踐祢的真理。否則整天幻想著自己成為屬靈的偉人,只是不切實際的白日夢。幫助我花時間與代價、用心地去操練敬虔,使我生命可以有百倍的收成。奉耶穌基督的聖名禱告,阿們!
連結至官網獲得最新消息:https://www.tgcga.org/
你委身在教會裡慢慢長大嗎?
馬可福音4:26-28又說:「神的國如同人把種撒在地上。黑夜睡覺,白日起來,這種就發芽漸長,那人卻不曉得如何這樣。地生五穀是出於自然的:先發苗,後長穗,再後穗上結成飽滿的子粒。」
默想:許多基督徒想成為屬靈暴發戶,最好一夕間就成為屬靈偉人,或是藉著一個特會、一個禱告、一個按手……就擁有超凡的屬靈恩賜、智慧和能力,這簡直就是不勞而獲的貪婪心態。靈命的成長如同耶穌所說的神國,是需要時間漸漸地累積出來,有時候甚至急不得、也快不來,揠苗助長並不一定真屬靈,有時候反而造成靈命的扭曲和破壞。按部就班地操練屬靈身量吧!你或許喜歡五星級飯店的大餐,但別搞錯,身體的長大是藉著家裡一餐一餐養大、養壯的。屬靈的大餐固然可貴,但委身在教會裡一天一天地領受,才是你成熟與茁壯的關鍵!
禱告:主耶穌!有些被稱為「特會基督徒」的,不斷地四處參加特會,尋求屬靈的暴發戶經歷。但祢卻提醒我要委身在祢的教會裡,認真地學道,讓智慧和身量漸漸地成長,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讓我謹記~屬靈的知識可以快速累積,但屬靈的身量沒有捷徑。奉耶穌基督的聖名禱告,阿們!
連結至官網獲得最新消息:https://www.tgcga.org/
你認識耶穌多少?
馬可福音4:40-41耶穌對他們說:「為什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嗎?」他們就大大地懼怕,彼此說:「這到底是誰,連風和海也聽從祂了。」
默想:門徒們選擇跟隨了耶穌,也看過耶穌所行的一些神蹟,以及醫病、趕鬼,但顯然門徒對耶穌的認識還不夠多、不夠深,當耶穌平靜風和海之後,門徒對耶穌的認識又更上一層樓。那麼你對耶穌的認識又有多少呢?想要更多地認識耶穌,就必須經歷更多的環境,風平浪靜的日子對耶穌來說,彷彿英雄無用武之地;暴風雨的海面,才能顯出耶穌掌管大自然的能力。不要懼怕面對生活中的困境、不要逃避面對生命中的仇敵,每一個際遇都是讓我們更認識耶穌的機會,只要確信你是屬於耶穌的,就必看見得勝與奇蹟!
禱告:大能的主,即使我窮究一生的努力,加上全人類的智慧和經驗累積,對祢的認識,可能仍不及冰山的一角,祢的權能浩瀚、智慧何其深廣!因此,我求祢無論我往哪裡去,都與我同行,在我所遭遇的每個處境,都顯出祢的威嚴和能力,讓我讚嘆祢、降服祢、跟隨祢、並將榮耀歸與祢。奉耶穌基督的聖名禱告,阿們!
連結至官網獲得最新消息:https://www.tgcga.org/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08/29/跨時代的種子
【經文】馬可福音4章13-20節
在1879年,人們可能會把植物學教授威廉·比爾(William Beal)當成怪人。因他在20個瓶子裡裝滿各類的種子,然後將這些瓶子埋在深土裡。人們不知道的是,比爾正在進行一項跨世紀的種子生存能力測驗。每隔20年,研究人員會挖出一個瓶子,將瓶內的種子撒在土裡,觀察哪些還會發芽。
耶穌多次談及撒種,常將所撒的種子比喻為上帝的道(馬可福音4章14節)。祂教導說,有些種子會被撒但奪去,有些種子沒有根基,不能生根,還有一些種子受到今世事物的阻礙而被擠住了(15-19節)。我們在傳福音時,並不能決定撒下的種子是否可以存活。我們當做的只是撒下福音的種子,向人傳講耶穌。正如耶穌囑咐門徒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16章15節)
在2021年,比爾所埋的另一個瓶子被挖了出來。研究人員將種子撒在土裡種植,有些種子發芽了,這些種子竟然存活了超過142年!當上帝使用我們與人分享信仰時,我們無法得知所分享的道能否或何時在他們的心中扎根。但使人得激勵的是:即使在多年後,撒下的福音種子還是有可能會被人「接受了,並且結出果實」(4章20節,新譯本)。
【思想】
回想一下,你傳福音給某人的經歷。
那人當時如何回應?今日你如何為那人禱告?
【回應】
親愛的上帝,請賜給我勇氣能與朋友及同事分享耶穌。
【馬可福音 4:1-25】
|好好聽道|
這段經文記載,耶穌用比喻教導我們如何「聽道」。基督徒常常讀經、也常常聽道,也許有人會問「聽道有用」嗎?耶穌告訴我們,聽道大有功效!第22節耶穌說:「因為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聽道正如種子,雖是掩藏在地裡,但只要是好土,就可以結出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8節)。
只可惜許多人沒有好好「聽道」,正如沒有把燈放在燈台一樣(21節),以致沒有發揮出「神的道」的功效來。
我們從耶穌的教導學習如何領受神的道:
一、以「信心」來領受
耶穌說有人領受的道是「撒在路旁」,而沒有撒在「土地」上,以致撒但立刻來,把撒在他心裡的道奪了去(4節及15節)。
神的道若沒有落在信心裡,只落在頭腦裡,很快就會被奪去!許多基督徒也讀經、也聽道,但總沒有「用信心與所聽見的道調和」,以致對他的生命沒有任何的益處。讓我們用「信心」來領受神的道,必定開花結果。
二、以「耐心」來領受
有人聽道如同「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沒有根,以致日頭出來一曬,就枯乾了」(6節)。他們聽了道,「立刻歡喜領受」(16節),因為福音是何等的美好,信耶穌是何等的蒙福,但一旦「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17節)。
神的道是需要「忍耐著才能結實的」。許多基督徒知道「禱告」是蒙福的,但卻不願意「恆切禱告」,以致就退後了;有些人知道「信福音」是蒙福的,但卻不願意為福音忍受逼迫,以致就跌倒了:有些人知道「靈修」是蒙福的,卻不願意堅持到底,以致就失落了!讓我們願意忍耐到底,必定看見結實纍纍。
三、以「專心」來領受
有人聽見的道如同「落在荊棘裡,荊棘長起來,把它擠住了,就不結實」(7節)。第19節耶穌解釋,那就是被「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和別樣的私慾,進來把道擠住了,就不能結實」。
有些基督徒他們愛神,但也愛世界;願意跟隨主,但也要跟隨世界,以致他們的生命被世界榨乾了,他們沒有時間、精力追求神,所以無法結出果子來,何等可惜!唯有專心追求神的人,能結果子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
耶穌不斷地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9、23節)。耶穌又說:「有的,還要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25節),凡以「信心、耐心、專心」領受神之道的人,我們必定按時候結果子,常常發青。
◆回應:
主啊!我願意天天以「信心、耐心、專心」來領受祢的道,以致我能按時候結果子,常常發青。
◆背經:
又說:你們所聽的要留心。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並且要多給你們。(馬可福音 4:24)
【馬可福音 4:26-34】
|作神工的秘訣|
聖經常常用「植物」來形容神的國,為了讓我們更明白如何作神國的事工。耶穌說:「神的國如同人把種撒在地上。黑夜睡覺,白日起來,這種就發芽漸長,那人卻不曉得如何這樣」(27節);又說:「神的國好像一粒芥菜種,種在地裡的時候,雖比地上的百種都小;但種上以後,就長起來,比各樣的菜都大」(31-32節)。耶穌用「五穀」和「芥菜」來形容神的國,讓我們看見神的國有一個特性就是:「神的國是漸漸成長」的。因此,作神的工作有兩個很重要的秘訣:
一、撒對種子、好好扎根
人的本性都希望立刻看見果效,以致忽略了要「撒對種子、好好扎根」。若要看見收成,一開始就要撒對種子,撒下健康的種子,也要「好好的扎根」,不管是個人的靈命或事工都是如此。
有些基督徒想要很快被神使用,以致學了一些技巧就以為可以服事神,卻沒有在與神的關係上扎根,沒有在生命、個性上對付卑賤的事,也許一開始可以看見一些表面的果效,最終卻經不起考驗。
有些服事神的人,想要看見小組或者教會快速增長,以致用許多世界的方法吸引人,卻沒有在真理和生命上扎根,以致一開始事工有些表面的果效,但至終是熱鬧一場。
正如房子需要堅固的根基,樹木需要深深的扎根一樣,讓我們在個人生命的根基及神的事工上,都注重「深深地扎根」,我們必能看見美好的收成。
二、忠心耐心、必有收獲
只要我們撒對了種子,神就會讓它慢慢的成長,有一天收成的時候就到了(28-29節)。因此,只要我們忠心、耐心地撒種、澆灌,雖然暫時看不見果效,至終我們必看見收成。正如保羅所說:「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加六9)
◆回應:
主啊!讓我更注重我個人,我所帶領的門徒生命的根基,也注重教會事工的扎根,並且我要忠心、耐心地服事,因為使人成長的是祢!
◆背經:
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加拉太書 6:9)
【馬可福音 4:35-41】
|平靜風浪|
這段經文記載,耶穌和門徒在加利利海上的船隻上,「忽然起了暴風」(37節)。加利利海一向以突然的暴風聞名。「忽然起了暴風」這句話也非常能形容我們人生的遭遇。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我們的一生常常會有「忽然的暴風」,也許是經濟、也許是婚姻、家庭,或者是身體的暴風,人著實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
不但如此,37節記載:「波浪打入船內,甚至船要滿了水」。人生會遭遇許多風浪,但有些風浪是「外面的」,也許是一場突然的天災。但當「波浪打入船內」時,我們將更加刻骨銘心。也許是身體突然發現了惡疾,也許是婚姻、家庭突然的風暴,也許是經濟突然遭逢打擊,這些風浪使我們招架不住!
感謝神!耶穌是平靜風浪的主!因著耶穌在他們的船上,當他們向耶穌呼求說:「夫子!我們喪命,祢不顧嗎?」(38節)耶穌醒了,斥責風,向海說:「住了罷!靜了罷!」風就止住,大大的平靜了(39節)。只要我們邀請耶穌上船,邀請耶穌與我們的人生同行,並且向祂呼求,祂就會為我們止住風浪。
你的人生是否正遭遇風浪?這風浪已經打入你的船内?甚至船要滿了水,似乎快要沉沒了呢?呼求耶穌吧!祂必為你平靜一切的風浪,不要讓耶穌在你的船上睡覺了!
第35節記載,是耶穌吩咐門徒說:「我們渡到那邊去吧!」耶穌是全能的神,祂必能預知他們將遇見風浪,或者我們更可以說:「是耶穌把他們帶入風浪中」,為了考驗他們的信心,也為了讓他們經歷耶穌真是那位「連風和海都聽從祂」的神(40-41節)。
是的!耶穌也常常把我們帶入人生的風浪中,為了考驗、加強我們的信心,讓我們更認識祂、更信靠祂。因此,當我們面對人生的風浪時,不要驚慌,更不要抱怨耶穌或懷疑耶穌,耶穌都知道我們面對的風浪,耶穌掌管這一切的風浪,耶穌也在我們的船上,只要我們呼求祂,祂必為我們止住這一切的風浪,並且大大經歷祂、更深認識祂。
◆回應:
主啊!謝謝祢已在我的船上,不管我人生遭遇什麼樣的風浪,祢都與我同在,祢必為我止住風浪,並且讓我因此而更認識祢。
◆背經:
耶穌醒了,斥責風,向海說:「住了罷!靜了罷!」風就止住,大大的平靜了。(馬可福音 4:39)
敬拜詩歌:早晨的聲音 (有情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AMx3cGa7iM
一、安靜:我依靠祢的慈愛,我的心因祢的救恩快樂!
二、讀經:馬可福音 4:21-34
1. 重點說明:
耶穌講道善用比喻,在祂講解完四種土壤後,又指出用比喻的目的,不是要將真理掩藏,不是要把燈放在斗底下,乃是要將它啟示出來。因此是否能明白比喻的重點,關鍵仍在於聽道之人的態度。我們若能成為好土留心所聽的,真切尋求(v.1-v.20)才能悟出天國的真理(v.21-v.25),當「道」進入人心,生命就會長,這成長的奧妙,我們並不明白(v.26-v.29),但微小種子,終必長成大樹,讓人棲息。(v.30-v.32)那我們能做的是什麼呢?就是把神的話藏在心裡!
2. 鑰節:你們所聽的要留心。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並且要多給你們。(可 4:24)
三、默想:
■耶穌如何再次說明祂用比喻講道的目的?(v.21-v.22)祂又如何教導聽道之人該有的態度和回應?(v.23-v.25)
■第 26-32 節是前面撒種比喻的進一步引申,這段經文中,我們看見生命成長有哪些過程?最後的結果為何?
■直接講述和使用比喻,對聽者來說,會有什麼不同的感受?會產生什麼不同的回應?我通常如何應對不容易明白的「道」?
請勇敢地向神求問吧!這可能是神賜給我認識祂的最佳機會。
四、禱告:主啊!感謝祢用心良苦,用各樣的比喻,和百般的智慧,幫助我認識真理、長大成熟。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馬可福音 4 章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3/08/19/基督的權能
【經文】馬可福音4章35-41節
在2013年,約有600名現場觀眾觀看鋼索特技家尼克.瓦倫達(Nik Wallenda),如何走鋼索越過美國大峽谷附近一個大約450公尺寬的峽谷。瓦倫達走上約5公分粗的鋼索,當他頭上的攝像機朝向下方的峽谷時,他為眼前的壯觀丘壑而感謝耶穌。他一邊走一邊向耶穌禱告讚美,安穩從容如履平地。當峽谷吹起強風使鋼索晃動時,他就停步蹲身。然後,他再站起來重新恢復平衡,並且感謝上帝「平靜了那條鋼索」。在瓦倫達橫越大峽谷的紀錄片中,他在鋼索上跨出的每一步,都在向當時及往後所有觀賞這部影片的人,展現他如何緊緊倚靠耶穌基督的權能。
馬可福音4章記載,當加利利海上的暴風掀起巨浪時,門徒驚慌失措,害怕地向耶穌求救(35-38節)。耶穌平靜風浪之後,眾門徒才意識到,耶穌能掌控風和海,以及一切事物(39-41節)。慢慢地,他們對耶穌的信心逐漸增長。他們的親身經歷,也能幫助其他人認識耶穌是無時不在、樂意拯救,且有非凡的權能。
在我們經歷人生中的風暴之際,或在苦難的峽谷走信心鋼索時,我們可以展現出對基督權能的信心。上帝會使用我們憑信心踏出的每一步,激勵別人對祂心生盼望。
【思想】
別人的生命見證了基督的權能,如何堅固你的信心?
禱告如何幫助你憑信心走前面的道路?
【禱告】
天父啊,當我倚靠祢去面對人生的風浪時,感謝祢使我的心平靜安穩。
閱讀: 馬可福音4章35-41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利未記8-10章;馬太福音25章31-46節
耶穌醒了,斥責風,向海說:「住了吧!靜了吧!」—馬可福音4章39節
當我在印度欽奈學習開車的時候,在某天清早,我在交通繁忙的路段開車,教練就坐在旁邊。我非常緊張,緊張到本來要踩剎車卻一腳誤踩油門。我驚慌地看著車子猛然往前衝出去,但又突然停了下來。原來是一直坐在副駕駛座上的教練,穩穩地踩了剎車。當我驚慌地不知所措時,我的教練卻很平靜地穩住了情況。
馬可福音4章35-41節描述了耶穌平靜地睡臥在船上,門徒卻因海上狂風大作而陷入驚恐。驚慌的門徒叫醒了耶穌,祂才出來平靜了海上的風暴。為什麼耶穌能在風暴中平靜安穩,而祂的門徒中有些是經歷過不少風浪的漁夫,卻是驚恐萬分?
耶穌之所以能在風暴中平靜安穩,因為祂掌管一切的情況。我們的主不僅大有能力,所有的受造物和世上一切的事物都由祂掌管,這也包括我們所遭遇的各種處境。沒有任何情況是主不能掌控的。正如耶穌能夠平靜風暴(39節),祂也能夠帶領我們平安地經過危機與挑戰。
如果今天你正處在可怕的風暴中,請記得耶穌完全掌權。祂不僅能將平靜安穩帶進你心,祂也能帶你走出風暴。
你現在正經歷什麼樣的風暴?
你可以用什麼方式提醒自己,耶穌完全掌管你的處境?
主啊,謝謝祢,因為祢以慈愛與能力,保守看顧我。
幫助我能全然信靠祢,深信祢完全掌管我的處境。
作者: 慕恩澤 (特約作者)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在馬可福音4章35節至5章43節這一大段的內容中,馬可講述了四個神蹟以證明耶穌是彌賽亞,是「上帝的兒子」(馬可福音1章1節),祂擁有絕對的權柄,掌管這世界大自然的力量(4章35-41節),掌管靈界的勢力(5章1-20節),掌管人的疾病(5章21-34節)和死亡(5章35-43節)。這四個神蹟回答了門徒的疑問:「這到底是誰?」(4章41節)並且顯明了耶穌是掌管萬有的全能真神。不過,在這段經文中,馬可展示出最驚人的一個對比:在耶穌顯明祂具有上帝的權能之前(39節),我們看到耶穌人性脆弱的一面,祂是那麼疲倦,以致猛烈的風浪都沒能把祂驚醒(38節)。在猶太人的心目中,只有上帝才具備掌管海洋和風浪的能力(詩篇65篇6-7節,89篇8-9節,107篇29-30節,以賽亞書51章10節;那鴻書1章3-4節)。
沈啟智(特約作者)
閱讀: 羅馬書8章22-30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民數記4-6章;馬可福音4章1-20節
因為祂預先所知道的人,就預先定下效法祂兒子的模樣。—羅馬書8章29節
美國神學家布魯斯·威爾(Bruce Ware)在小時候,看到彼得前書2章21-23節教導我們的言行要像耶穌一樣,感到很氣餒。威爾在他的著作(The Man Christ Jesus)中寫下自己年少時的懊惱:「我認為這太不合理了,尤其是這段經文指出,要像『並沒有犯罪』的耶穌一樣,跟隨祂的腳蹤,這實在太不可思議了,……上帝怎麼可能要我們這麼做呢?」
我能理解為何威爾認為很難遵行這個聖經教導。有一首古老的英文聖詩說道:「像耶穌一樣,像耶穌一樣。我心渴望,像祂一樣。」但威爾說得沒錯,我們無法達到這樣的境界。靠著自己,我們永遠不可能像耶穌一樣。
然而,我們不是靠著自己。上帝已賜下聖靈給祂的兒女,使基督的生命可以開始在我們裡面成形(加拉太書4章19節)。在保羅談及聖靈的篇章中,我們讀到「因為祂預先所知道的人,就預先定下效法祂兒子的模樣」(羅馬書8章29節),也就不足為奇了。上帝能看見祂的工作必在我們裡面完成,祂會藉著住在我們裡面的聖靈塑造我們。
當我們降服於聖靈在我們生命裡的工作時,我們就能更像耶穌。知道上帝如此愛我們,是何等令人欣慰啊!
加拉太書5章22-23節描述聖靈的果子,
哪個是你要進一步操練的?有什麼能幫助你呢?
天父,我渴望能更像祢的兒子,但在言行與思想上
總是做不到。求祢赦免我,幫助我降服於聖靈的工作,使耶穌的生命能在我裡面成形。
作者: 柯貝爾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古希臘的斯多葛哲學主張順從命運以應對苦難,但保羅在羅馬書8章特別強調,即使我們處在患難之中,上帝的愛和大能仍然運行,可以成為我們的倚靠。儘管上帝能讓我們從今生的苦難和禍患中得著益處,但保羅關注最終的美善,就是上帝最終對整個宇宙完全的救贖(18-21節),並藉著聖靈的工作把我們改變成具有基督的形象和樣式(29節)。
白茉妮
閱讀: 馬太福音5章14-16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民數記7-8章;馬可福音4章21-41節
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5章16節
當我和丈夫準備搬往美國另一端的州屬時,我希望仍能與成年的兒子們保持聯繫。我找到一份特別的禮物,是能透過網路而遠程啟動的友誼燈。我為自己及兒子們各買了一盞燈並告訴他們,當我觸摸我的燈座時,他們的燈也會同時亮起,閃亮的燈光代表我的愛與恆切的禱告。無論我們距離有多遠,他們只要輕觸燈座,我的燈也會亮起來。儘管我們知道,沒有任何事物能取代我們親密的相處時光,但每當這些燈被點亮時,就能得著鼓勵,因為知道有人愛我們並為我們禱告。
藉著聖靈的大能,上帝的兒女都有特權成為照亮這世界的光。上帝要我們的生命如同光芒四射的燈塔,反映出祂永恆的盼望及無條件的愛。當我們因主耶穌的名,與人分享福音或服事他人時,就成為耀眼的聚光燈及活生生的見證。每個善意的舉動、親切的笑容、溫柔的鼓勵和真誠的禱告,都會散發光彩,使人記起上帝的信實,以及祂那無條件、能改變生命的愛(馬太福音5章14-16節)。
無論上帝領我們往何處去,無論我們以何種方式服事祂,祂都能藉著我們去幫助別人,反映祂的榮光。期盼當上帝藉著聖靈賜下真光時,我們能反映祂同在的榮光與慈愛。
本週你如何為基督發光,主動向身邊的人表達祂的愛?
當你服事非信徒時,你會如何彰顯上帝的愛?
慈愛的天父,求祢以祢完全的真理和愛來激勵我,
使我無論往何處去,都能因愛祢、愛人來反映祢的榮光。
作者: é„§æ›¸çª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新約聖經用許多比喻來描述耶穌的信徒,例如:羊(約翰福音10章27節);多結果子的枝子(15章5節);使者(哥林多後書5章20節);士兵、運動員和農夫(提摩太後書2章3、5-6節);活石(彼得前書2章5節)。在馬太福音5章13-16節,耶穌以兩種常見的事物——鹽和光,來說明基督徒對周圍的人應具有的影響力。鹽是防腐劑、調味品,也會讓人感到乾渴。作為基督徒,我們要將有保存作用和帶來喜樂的鹽,帶進這個平淡、乏味,甚至漸漸腐朽的世界。燈發出的亮光,使人能夠看見周遭的事物,並能指引方向。人必須將燈放在明顯的位置,才能使光產生果效。在這個因罪惡而陷入黑暗的世界裡,我們要成為光,讓人看到救恩的盼望。
沈啟智(特約作者)
……後來有世上的憂慮、錢財的迷惑,和別樣的私欲進來,把道擠住了,結不出果實。(可4:19)
世上的憂慮——今天世界的觀念是:若不抓住自己應得的一份,別人就要搶走;要成功就必須盡量爭取。
merimnai直譯是「這世代的一份」,耶穌不是在說疾病、災害、失業等問題所帶來的憂慮,乃是指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認為應該要得到的事,比如「我的權利、我的需要」。當你有這些思想,神的道就不能成長。
在「以競爭為特點的時代」,充斥著拒絕相信神的照管和眷顧的思想,只專注在「我的一份」,中心思想認為「我就是神」。
我聽了神的道,雖然願意相信,但很快又去為屬於我的那一份來憂慮:誰照顧我?誰保護我?我吃什麼?我會成功嗎?這些憂慮占據了心思。或許我不是要得很多,或許我很願意讓別人也成功,但說到底我還是擔心自己會否不夠,我必須為自己安排!
你為自己競爭嗎?你的所作所為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權利嗎?你花費多少氣力來爭取屬於自己的一份呢?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竞争的观念和心态是最蚕食人内在生命的,表面上或许得到了一些好处或保持良好的状态,但其实是这个世界的王要夺走我们生命平安的诡计,因为我们早晚有无能和无助的时候,那时世界就会把焦虑塞给我们。
当然总有人能竞争过其他人而获得成功,但结果就是让他们骄傲的以为,努力了就一定会有结果,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收获,失败和损失属于那些没有能力和天赋的人,这就已经把自己当作主宰原则和规律的神。
所以当我们要与人竞争时,要么焦虑,要么骄傲,只能在这个贫瘠的世界中争夺,却永远经历不到神国的丰盛和奇迹,我只想争取自己当得的那一份,殊不知我只要有了神,才能拥有最好的自己和突破一切的信心。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閱讀: 馬可福音4章35-41節 | 全年讀經進度: 申命記23-25章;馬可福音14章1-26節
耶穌對他們說:「為什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嗎?」—馬可福音4章40節
我最近看到一個電視廣告,有一群人正在看電視,一個女人隨口問了其中一人:「小克,你在尋找什麼?」小克認真地回答說:「我在尋找一個方法,不讓恐懼影響我的決定!」他並沒意識到對方只是問他想看什麼節目。
哇!真沒想到一則廣告會給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我能同理可憐的小克,因為有時恐懼也似乎掌控了我的生活,讓我感到羞愧。
耶穌的門徒也經歷過恐懼的強大力量。某天他們渡過加利利海時,「忽然起了暴風」(馬可福音4章35-37節)。門徒陷入恐懼,甚至以為耶穌在睡覺,應該是不在乎他們,因而他們喊叫說:「夫子!我們喪命,祢不顧嗎?」(38節)
恐懼扭曲了門徒的眼光,使他們看不見耶穌基督的美意。耶穌斥責風和海之後(39節),向門徒提出了兩個一針見血的問題:「為什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嗎?」(40節)
暴風也在我們的生活中肆虐,不是嗎?但耶穌的問題可以幫助我們以正確的眼光看待內心的恐懼。祂的第一個問題要我們思考自己有哪些恐懼,第二個問題則要我們將那些負面的感受交託給祂。求主賜我們屬靈的眼光,即便在人生最猛烈的風暴中,也能看見祂如何引導我們繼續前行。
你現在正面臨什麼樣的風暴?在驚濤駭浪中,
你如何將恐懼和情緒交給耶穌?
慈愛的救主,謝謝祢在風暴中仍與我同在。當我面對狂風怒濤時,幫助我能天天向祢傾訴,將恐懼交給祢。
作者: 何安德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福音書記載了耶穌兩次平靜風浪的經過。在馬可福音第4章,耶穌是與門徒在一起,不過祂在船上睡著了。儘管門徒先前已看過耶穌施行極大的神蹟,但他們仍不完全瞭解這些神蹟的意義。他們還不明白,其實這些神蹟清楚表明耶穌有能力掌控各種境況。
耶穌第二次平靜海上的風浪時(馬可福音6章47-52節),沒有與門徒在一起,祂是在風暴中行走在海面上。在這兩次的風暴中,門徒都大大驚慌——第一次是因為危險的風浪,第二次是因為他們將耶穌錯認是個鬼怪。這些生動的記述,表明了上帝如何建立門徒的信心。祂允許門徒將船駛進令他們恐懼的境況,目的是為了提升他們的信心。
葛庭墨
司布真每日灵修 0914
九月十四日
经文: 「也有别的船与祂同行。」(马可福音四:36)
那天夜里的加利利海上,耶稣的船乘长风破巨浪,俨如开路先锋,我们知道有祂掌舵领航,就绝对安全稳妥。虽然海面浊浪排空、航行颠簸,但我们深知我们仍能安抵彼岸,因为耶稣的同在,是我们最佳的保障。
加利利海的暗夜恶水,诡谲风浪,使得船上的人,个个胆战心惊,惊惶失措,惟恐船沉舟没,葬身鱼腹。当人们一筹莫展,坐以待毙时,救主耶稣就悠然起身,出语斥责,刹那间,加利利海风平浪静,一片清朗。
人生有如一趟航行,茫茫大海,惟有耶稣是黑夜的明星,迷雾中的灯塔,同时也是我们灵魂的锚,心灵的避风港。而教会犹如海上舰队,在耶稣大元帅率领之下,必能浩浩荡荡前行,旌旗迎风飘扬,信徒水手们不怕风浪险恶,天气变幻,因为耶稣指挥若定,且拥有超自然的能力,只要有祂领队,我们必能履险如夷,安抵彼岸。
弟兄姐妹们,你经历过救主呼风唤雨的大能吗?你体验过耶稣平静风浪的至高权能吗?来,仔细寻思,人生的苦难如同大波浪,要将你吞蚀吗?或是你心中的矛盾、挣扎,有如淘天的洪涛,要将你淹没?别忧惧,只要将这一切交托给上帝,祂必赐下出人意外的平安在你心中。
分享者:张俊贤牧师
日期:14.02.2025(星期五)
经文:马可福音 4:1 - 9
链接:https://youtu.be/78EAURSlF1Q
分享者:张俊贤牧师
日期:17.02.2025(星期一)
经文:马可福音 4 :21 - 25
链接:https://youtu.be/47QtXaNUKJ0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我們渡到那邊去罷。」(聖經馬可福音四章 35 節)
我們就是遵著神的命令出去,我們還是不能盼望不遇見患難的;這些門徒聽從主的命令出去,他們還是遭遇了很危險的暴風, 甚至他們大聲急呼主的拯救。
雖然在我們很緊急的時候,主還耽延祂的拯救,但是祂的目的乃是要使我們的信心經過試煉,而更增強;使我們的禱告更加虔誠; 使我們得拯救的渴望更加迫切;使我們從此更重視主的拯救。
主給他們一個溫柔的責備,說:「你們的信心何在?」意思就是說:你們為什麼不向狂風怒濤誇勝說:「你們不能傷害我們,因為主在船上」呢?
在日光中信靠,比在風波中信靠,容易得多。
若不放我們在試煉中,我們決不會知道我們自己有多少信心。
有了主的命令,雖然不能免去患難,然而主必拯救,只是時間的遲早罷了。因為主決不會口說:「我們渡到那邊去吧!」,而心中卻計謀要我們沉在海底。 ── 選
聆聽朗讀 https://www.fhl.net/stream_audio/6/0603.mp3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祂就獨自上山去禱告。到了晚上,只有祂一人在那裡」(聖經馬太福音十四章 23 節)
主耶穌在世為人的時候,常喜歡獨自與神親近。我們都知道與人交接是一件多麼費力的事情!主耶穌也知道, 所以祂需要機會去恢復祂的能力。祂在世上為人,所以祂有人的疲乏。
主既如此,何況我們呢?我們豈不更需要單獨與父神親近麼?如果有什麼人能例外 ── 不需要與神單獨親近 ── 的話,這人定規是主耶穌。如今主既不能一直工作,毫不安息,那麼,就沒有人能了。
但願每一個神的僕人看見這個功課的重要!但願神的教會知道怎樣訓練信徒奪取這無上的權利。 但願每一個信徒都有時間單獨與神親近!──慕安得烈 (Andrew Murray)
信徒啊,你當學習單獨與主親近!經上記著說:「沒有人的時候,就把一切的道講給門徒聽」(聖經馬可福音四章 34 節)。 你不要希奇;你自己也可以這樣經歷的。如果你要明白,你只消把眾人散開,讓他們一個一個出去,直等到只剩下你和主。
欒莫丁 (Lamertine)在一本書上告訴我們:在他花園裏有一處極隱密的地方,他的母親每天必到那裏去安靜一小時; 這地方是從來沒有人會進去打擾的。親愛的讀者!也許你要說:你沒有這樣安靜的地方。不要緊,主耶穌說,進入你的內屋! 在那裏我們必能與神交通。──選
這時候,你每一個思想會變成「神和我!神和我!」神和你會非常接近 ── 接近得好像在這無涯的宇宙中, 除了祂的心和你的心在跳動以外,沒有別的東西了。哦 ,信徒啊,學習這個!學習退避群眾!學習內心的安靜! 學習歌唱 「神和我!神和我!」不讓一個人來插入你和天使的摔跤!──馬得勝 (Geo. Matheson)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忽然起了暴風雨。」(聖經馬可福音四章 37 節,英文聖經直譯)
在信徒的生活中,有許多風雨都是突然之間起的:憂患、失望、失敗、病痛等等;也有許多風雨是漸漸而來的, 起初只有手掌那麼大的一點,後來漸漸給我們威脅。
雖然如此,這些風雨都是神所許可的,為要我們得益處。神願意有橡樹,祂就栽了一棵,祂讓它在風雨中飄搖…… 才能使它根深、幹高,成為林中之王。
照樣,神願意造就一個可用之材,神就把他放在風雨之中,讓他經過風雨的生活。世上許多作大事業的偉人, 都是經歷過艱難和痛苦的,神國中的偉人,也是如此。如果神要用一個人,祂必定會先答應了這人奉獻的禱告: 「主啊,拿我,劈我,用我。」
然而風雨一過,自然的美顯得更完全了。天空中飾著彩色的虹,草木的葉上鑲著閃光的珠子。照樣,風雨之後, 信徒穿上聖潔的生活,臉上帶著屬天的光彩。
親愛的,你經歷過神所預備的風雨麼?你願意免去一時的痛苦,從風雨中逃出來呢?還是讓風雨抬你到更高、更豐盛的生命中去? ── 選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祂給人安靜。」(聖經約伯記三十四章 29 節)
神能在風浪中給人安靜。
今天我們仍舊和祂一同在船中;在深夜離岸甚遠,船到了湖中心的時候,忽然起了暴風,甚至船被波浪掩蓋。 這時候似乎世人聯絡一致地逼迫我們 ,地獄張了口等待吞噬我們,每一個波浪威脅我們。在這樣絕望的光景中, 主很鎮靜地起來,斥責風和浪;在祂一揮手之下,祝福來了,風浪去了;風號浪湃,不能混亂祂的聲音:「住了吧!靜了吧!」 (聖經馬可福音四章 39 節)。
你聽見祂的聲音嗎?
「祂給人安靜。」這安靜不是普通的安靜,乃是在失去指望和安慰中的安靜。
有時候祂故意把指望和安慰從我們收回,因為我們太注重這些了。我們很容易專看喜樂、奮興、盼望、安慰、經歷、恩賜、異象等等過於看主。 所以為了愛的緣故,主把這些暫時收回;好叫我們靠著祂的恩典,分辨主所賜的和主自己。
但是當我們以為失去了一切福份的時候,主就來了,叫我們嘗到祂同在的滋味。這時候我們因為有了祂自己,就忘記了祂所收回的, 心中只覺得無限的安靜。「祂給人安靜。」── 選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你們出來必不至急忙。」(聖經以賽亞書五十二章 12 節)
我不相信,我們已經了解在安靜中的奇妙的能力了。我們常太急躁 ── 我們自己一定要去作 ── 不給神一個機會彰顯祂的榮耀。因此,神常對我們說,「站住」(聖經出埃及記十四章 13 節), 「安坐」(聖經路得記三章 18 節),「住了罷!靜了罷!」(聖經馬可福音四章 39 節),祂才可以發揮祂的全能。
在我們基督徒的生活中,我們的失敗常是因為我們要自己工作來得勝;其實,我們需要讓神在我們裡面工作。 當你請一個攝影師替你照相的時候,你必須安靜不動,完全讓他作。
神對於我們有一個永久的目的,就是要我們像祂的兒子;我們自己能作嗎?神要我們得救,我們自己能作嗎? 祂要我們得勝,我們自己能作麼?祂要我們像祂那樣聖潔,我們自己能作甚麼?我們太以為自己能作,其實一樣都不能。 既是不能,何不安靜等待神作呢?
我們太會為神活動,不會為神安靜,所以,我們真需要知道什麼叫作安靜。 ── 碎錦(Crum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