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今天所讀的經文,清楚告訴世人什麼是「素祭」。「素祭」這名詞在希伯來文,它含有「禮物」或「貢物」意味,是一種自願的獻祭,敬拜者藉此向所敬拜的神表明「忠貞」與「感恩」心意;另,透過「素祭」間接也供應祭司們生活所需的食物。神眼中的「素祭」要獻上什麼?才算是正確的作法,從經文裡將它歸納三種:(1)細麵:(利2:1)。(2)烹熟的穀類供物:是指以生麵粉為材料烹熟作成的素祭。可用三種不同的廚具來製作:①第一種廚具:爐子,它是用泥土製作的罐形瓦爐;先將爐子燒熱,再將揉成型的生麵餅放在爐中,蓋上蓋子,烤成脆餅。用爐烤成脆餅所需的材料及作法:(a)將磨細的生麵粉調和橄欖油,揉成生麵餅,再放入爐中烘烤。(b)另一種烤餅,將揉好的生麵餅,攤開成薄餅狀,在外層抹上橄欖油,貼在爐上烤。以上兩種餅均不可放進「酵粉」。(利2:4)②第二種廚具:鐵鏊,它是烙餅用的鐵板;將磨細的生麵粉調和橄欖油,揉成生麵團(不可有酵),再放在鐵鏊上烙成一大塊較厚的烙餅。(利2:5)③第三種廚具:煎盤,用來煎餅。將磨細的生麵粉調和橄欖油,揉成生麵團(不可有酵),再放在煎盤上煎成細麵餅。(利2:7)(3)禾穗子:是指初熟青嫩的大麥穀穗,經烘烤過的禾穗子,用手磋成分開的穀粒,作為獻上的供物。
親愛的弟兄姊妹,透過以上的說明,我們是不是有察覺到,神要求祂子民獻上的供物,是不可以隨便的,必須要按著規矩去做;「素祭」裡有一項比較特別的元素「鹽」,是不可以少的(利2:13);因這「鹽」被稱為與神「立約的鹽」,表明自己與神立的約是不可隨意去除;獻祭時,若不照這樣做,將得不到神的喜悅與祝福。現今基督徒如何在這混亂世代中為主作見證呢?唯有將自己言行轉化成「世上的鹽」,調和別人;將自己從世人中間分別出來,對神持守純正的信心,自許為「鹽」,讓自己在群體中成為調和劑,為主作見證。(王牧師)
✍️ 2021-12/11 讀經:利未記 第二章
✟受感的話語:
2:11 凡獻給耶和華的素祭都不可有酵;因為你們不可燒一點酵、一點蜜當作火祭獻給耶和華。
2:12 這些物要獻給耶和華作為初熟的供物,只是不可在壇上獻為馨香的祭。
2:13 凡獻為素祭的供物都要用鹽調和,在素祭上不可缺了你神立約的鹽。一切的供物都要配鹽而獻。
✟受感的啟示:
「素祭」是神為了經濟上有難處無法獻牛羊的家庭所設立的,無論是素祭、火祭、馨香之祭…這是神對困苦人的挑戰,這是信心的功課;當你看見經上說:「要向耶和華獻初熟之物為素祭」,所謂的「初熟之物」就是新的收成、最好的收成;你的信心讓你甘心樂意將那新的、最好的獻上。
這些祭物不能夠有「酵」也不能有「蜜」,因為兩者有發酵的作用。
發酵帶來改變、分解或腐化,象徵罪惡,而素祭不加酵和蜜表示我們的奉獻和感恩要保持純潔,誠實無偽!另外,獻素祭時要抹上油、加上乳香;油代表聖靈,我們每次向神感恩,都需要聖靈的恩惠並光照,叫感恩是出於真心,乳香代表聖潔和崇高,我們的感恩要伴隨高貴及聖靈的生活。
最後所有的素祭一定要有「鹽」,鹽是立約的記號。
鹽有防腐作用,使食物可長久保存,古代用鹽立約,確立長久的友好關係;素祭加上鹽,代表神與人之間的盟約永恆不變…我們每次向神感恩,都要想起神信守向我們所立的約,祂答允顧念我們、撫養我們,永不丟棄我們。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耶穌,我們的素祭是感恩的祭,感謝神賜我們工作的能力、賺錢的機會,和各樣食物。我們為桌上的食物感恩,因為都是神所賜的,使我們的身體得到餵養;求主幫助我們信心穩固堅定,願意將初熟之物獻為素祭,學習專心仰望,將生命與生活,全然交託在祢守中。禱告是奉我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8/09/lev-day4
【經文】利未記2章1~10節
素祭是以穀物,如穗子、細麵等物獻給神為祭,故稱為素祭(參1節)。照聖經的定規,素祭不能獨獻,而是配搭其他的流血祭同獻,故素祭常被稱為「同獻的素祭」(參利二十三12~13、16~18節)。從利未記中關於素祭的主要定規可以看出,素祭所象徵是神對其子民生活的要求。
首先,不可有酵。獻素祭的基本定規是不可以有酵(參4、5、11節),酵在聖經中多是指罪,而無酵的麵就被用來象徵聖潔的生命,如同保羅對哥林多教會說的:「你們既是無酵的麵,應當把舊酵除淨,好使你們成為新團;因為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被殺獻祭了。」(參林前五7)這說明了無酵麵與逾越節的意義及關係,也顯明素祭所象徵的是神子民的生活與行為應當如無酵的細麵。就今天的角度來看,素祭是在提醒基督徒的生活應當與世界有所分別,如同無酵的麵,這樣我們的生命就可以成為獻在神面前的素祭。
其次,經過加工。素祭是用「細麵」(參1、2、4、5、7節)或烘了的禾穗子,或軋了的新穗子當作初熟之物(參14~16節)。「細」字一詞所表達出來的概念就是精緻,是好的,而這精緻的由來是因為經過加工研磨。基督徒生活的見證也是如此,要經過神的工作,才能有馨香的見證。如聖經中的那些屬靈偉人們:約瑟經過被賣和下監,摩西經過曠野四十年的煎熬,大衛被掃羅追殺……,他們經過神的工作才顯出榮耀的生命見證。因此基督徒在遇見不是因罪而有的難處時,應當感恩,因為那是神的工作,為要熬煉我們成為祂的見證。
若說燔祭是生命的祭,是將生命的主權歸給主;那麼素祭就是生活的祭,是歸回神聖潔的生命,是以聖潔的生活見證為祭獻給神。
【回應】
親愛的天父,求祢用祢的聖靈充滿我,使我的生活能夠見證祢的榮耀,奉靠主耶穌的聖名,阿們。
【禱讀】哥林多前書5章7節
你們既是無酵的麵,應當把舊酵除淨,好使你們成為新團;因為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被殺獻祭了。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8/10/lev-day5
【經文】利未記2章11~16節
素祭的祭物除了不可有酵、是經過加工的。另外還有幾項定規:
第一、獻素祭的時候,要加油和乳香。油在舊約的許多地方預表聖靈,顯然一個分別為聖的生活,需要有聖靈的工作和同在。在新約裡,使徒約翰及保羅也不斷地強調,聖靈和基督徒生命的密切關係(參約三5、十四16~25,羅八14,加五16~26)。而乳香是一種越燒越香的貴重香料,當素祭加上乳香焚燒在祭壇時,它的香氣不僅往上飄揚,就是周圍的人也必聞得到。這正如神子民生活的見證一樣,有美好的香氣,所以保羅說:「感謝神!常率領我們在基督裡誇勝,並藉著我們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參林後二14)這香氣不僅是神聞得到,就是四圍的人也聞得到。
第二、要配鹽而獻。素祭必須用鹽調和(參13節),鹽調和的意思是它「有味道」。神子民的生活不僅要顯出香氣,而且還要有味道,使人樂於親近我們,就如主耶穌在登山寶訓中提醒,我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參太五13)
配鹽而獻的另外一個意義就是「如神立約的鹽」(參13節),那是永不廢壞的意思(參民十八19,代下十三5),表示我們生活的見證應當持久如鹽。我們不能一直用曾經有的見證來向主交帳,唯有謹慎自守直到主來,才是上策。
第三、素祭不可獨獻。除了獻祭必先流血以贖罪外,素祭也是見證神子民生活的聖潔。祭牲的流血贖罪即是救恩的預表(參來九22~28),但若沒有神的救恩,選民就不可能有聖潔的生活。今天基督徒生命的成熟是建立於基督的救恩上,因我們是在基督裡成為新造的人(參林後五17),在基督裡長大成熟(參弗四13),在基督裡結出生命的果子(參約十五5)。因此,獻素祭不是我們要不要的問題,乃是必須的,神的兒女都應該獻上生命的素祭(聖潔生活的見證),好讓神在基督裡拯救我們的心意得著滿足。
【回應】
親愛的天父,求祢用祢的聖靈充滿我,使我的生活見證能夠持久如鹽、馨香常漫,引人歸祢,奉靠主耶穌的聖名,阿們。
【禱讀】哥林多後書2章14節
感謝神!常率領我們在基督裏誇勝,並藉著我們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
敬拜詩歌:獻上感恩 (天韻詩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yPwi-jC9lI
一、安靜:主啊,願祢悅納我所獻上的一切!
二、讀經:利未記 2:1-16
1. 重點說明素祭,原意指獻給神的禮物,表達我們對神的尊敬、讚美、降服、效忠。祭品是麵製品或穀物(v.1、v.4-v.5、v.14),是以色列人的主食。將維持生命的食物獻上,是為了感謝神賜我們日用的飲食。素祭要配鹽而獻,且不可有酵與蜜,鹽具有防腐功能表明與神所立的約永久不變,酵象徵罪污,會擴散發展,
蜜也有發酵功能,使食物變質,不可有酵與蜜,也提醒我們遠離那些為生命帶來不良影響的事務,將自己無瑕疵地獻給主!
2. 鑰節:凡獻為素祭的供物都要用鹽調和,在素祭上不可缺了你神立約的鹽。一切的供物都要配鹽而獻。(利 2:13)
三、默想:
■素祭的供物有哪些呢?(v.1、v.4、v.14)
■素祭的供物不可加什麼?(v.11)必須加什麼?(v.13)
■反覆思想主的愛,神在哪些層面供應了我?我要用什麼樣的態度與行動來回應祂?
四、禱告:主啊,謝謝祢是我生命的糧食,求祢天天來餵養我。求祢幫助我不忘記與祢所立的約,也求祢保守我除去生命一切屬肉體、屬世界的酵,讓我用新心,新靈敬拜祢。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利未記 2 章
閱讀: 撒母耳記上30章1-6、18-19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利未記1-3章;馬太福音24章1-28節
大衛卻倚靠耶和華他的上帝,心裡堅固。—撒母耳記上30章6節
在手機專賣店裡,年輕的牧師正準備要面對壞消息。他在上查經班時,不小心把手機掉在地上,看來是要報銷了。但其實不然。店員成功地恢復他手機裡所有的資料,包括聖經影片和照片,甚至還救回他先前刪掉的每一張照片。這位年輕的牧師說:「店員回收那個壞掉的手機,換了一個全新的給我。我不但得回原本失去的資料,而且還得到更多。」
大衛遭到殘暴的亞瑪力人突襲後,也親自帶隊進行收復的任務。大衛被非利士人的首領拒絕後,他和他的軍隊回到洗革拉,發現亞瑪力人劫掠並焚燒那城,「擄了城內的婦女和其中的大小人口,……他們的妻子兒女都被擄去了」(撒母耳記上30章2-3節)。「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就放聲大哭,直哭得沒有氣力」(4節),士兵們惱恨他們的領袖大衛,甚至商議「要用石頭打死他」(6節)。
「大衛卻倚靠耶和華他的上帝,心裡堅固」(6節)。如同上帝所應允的,大衛追趕亞瑪力人,「亞瑪力人所擄去的財物,……無論大小、兒女、財物,大衛都奪回來,沒有失落一個」(18-19節)。當我們受到屬靈的攻擊,心靈受創,甚至連盼望都被奪去的時候,願我們也能在上帝裡面得著新的力量。上帝會與我們一同面對生活中的每個挑戰。
你正經歷什麼屬靈爭戰或遭遇什麼創傷或損失呢?
若將焦點從沮喪轉向上帝,你如何靠祂得著新的力量?
上帝,在我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時,
求祢幫助我在祢裡面得著盼望。
作者: 雷翠霞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當大衛倚靠上帝營救出被擄掠的親人時(撒母耳記上30章1-20節),他的成功突顯出掃羅的失敗,因掃羅無力幫助自己的家人。在面對非利士人的大軍攻擊時,掃羅因害怕而向上帝求助,但卻得不到任何答覆(28章4-6節)。於是,掃羅不顧一切地轉向交鬼的人,企圖召喚早已離世的忠實策士撒母耳(7-9節)。撒母耳確實出現了,但他所說的卻是掃羅最不想聽到的,他清楚指出,隔天以色列軍隊將被擊潰,掃羅和他的眾子都將戰死沙場(16-20節)。 掃羅和大衛的經歷讓我們看到,我們需要真正的大君王,祂是萬王之王,祂打破罪惡和死亡的權勢來拯救世人,甚至拯救祂的仇敵。
狄馬汀
若有人獻素祭為供物給耶和華,要用細麵澆上油,加上乳香。(利2:1)
素祭——獻祭是可以獻上糧食的,這是耶和華所吩咐的,那是「素祭」。
首先,素祭是在獻上燔祭之後獻的。平安祭和燔祭需要宰殺祭牲,素祭則不必。而且,素祭只需要燒掉一小把,大部分留給祭司作為食物。
其次,「素祭」的希伯來字minchah,通常表示僕人獻給主人,或臣僕獻給國王的禮物,我們一般稱之為「初熟的果子」,就是把我最好的獻給神。而且,要留意到「素祭」是常常獻上的祭。
第三,經文雖然沒有解釋加添油和乳香的意義,但不難理解細麵加上象徵恩膏的油,和祭牲香氣的乳香,就更加是很美好的祭。
minchah在希臘譯本中是thysia這字,就是新約所說的「祭」,也是保羅所說的:「要每天將自己獻上當作活thysia(祭)。」重點是,這是要每天獻的,不是偶然獻一次就完事。
素祭的意義,是在每天的生活上尊主為王,成為專屬祂的祭司,活出祂的聖潔和馨香氣。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素祭不是燔祭,不需要宰杀动物献上为祭,因为燔祭代表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献上生命来救赎我们的生命,需要我们用信心去领受的恩典。
燔祭代表耶稣的死一次性替代了我们的死,但耶稣的死所换来的新生命却不能替代我们生活的每一天,而要通过每天将这新生命献给神而活。
素祭代表我们每一天都是新的,新的立约、新的开始、新的决志,为要将得救的生命活出见证来,如同膏油和乳香让生活充满突破和影响力。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