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未記 第11~15章

利未記 第11~15章


靈修教材: 2020 40天禁食禱告
靈修筆記2020年10月23日(週五) 讀經:利15:1-18

回應:今天所讀的經文在談「患漏症的條例」,患漏症是指什麼樣的病?在經文裡有提到,是指「男人」與「女人」長期性或間歇性流身體上排泄物,包括「遺精」與「月經」等問題,像這樣的人,他(她)的身體狀況真的是出現問題,正常的人不會一直流個不停。如何來處理這樣的問題呢?今天的經文有教導。我們可從二部分來看:(一)個人部分:(1)「漏症」是指「精液繼續流淌」之意。「漏症」疾病是因性器官虛弱或尿道疾病,而流出黏液;聖經視這樣流出的體液是不潔的,因為這些液體從病人體內「一直」流出來。(2)患者自己躺臥的床、穿的衣服、坐過的椅子等,都被視為不潔淨;這種「漏症」具有傳染性,是會使別人或物件也成為不潔淨,這種漏症還蠻可怕的。(3)它雖具有傳染力,但病患只要每天清洗身體、衣服、家具等,凡與病患接觸過的東西,到了晚上過後第二天早上就潔淨了。(4)「漏症」病患痊癒後,需自我潔淨七天,到第八天需帶供物來到會幕前獻祭。(利15:14)(二)祭司部分:祭司要協助病患獻祭,獻二種祭:贖罪祭及燔祭,在神面前為病患贖罪。(利15:15)
親愛的弟兄姊妹,當年一位患漏症的人,是被視為不潔;想必這樣的人他是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有這樣的疾病,內心其實是蠻煎熬的,因這是一件不足外人道的事,有誰願意出去張揚呢?但神知道人性的軟弱,所以賜下恩典使這樣的疾病到了晚上過後就得以潔淨,這真是恩典。如今我們來到了這時代,耶穌已在可11:24告訴世人,只要你願意相信耶穌成為你個人的救主,你向耶穌的禱告就會成就(解決你的困難)(可11:24所以我告訴你們,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甚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這應許太重要了,你抓住這應許了嗎?需要的人請把握這應許。(王牧師)


靈修教材: 利未記靈修心得筆記
靈修筆記2020年10月24日(週六) 讀經:利15:19-33

回應:今天所讀的經文在談「月經條例」。這條例主要是為女人寫的,但與男人也是有關係的,怎麼說呢?等下我們就會看到經文確實有這方面的教導,男人不可不知道。歸納今天經文內容可分二部分:(一)女人部分:(1)女子月經期間,這「血」因身體的破壞而流出,使身體不潔要七天的時間,過後通常應會乾淨。在這期間內,男子若與此女子交合,男子也會沾染不潔淨,男人可要留意這事,因神已教導了。(利15:24)(2)女人在不潔淨期間,她所用過的東西都屬不潔淨;別人摸了她所用過的東西,這摸過的人也算不潔淨,直到當天晚上過後才能被潔淨。(3)若經期之外仍然流血多日,或經期過長,期間這女人身體仍是算不潔淨的。(4)女人的血漏若痊癒了,第八天她要帶著供物到會幕門口,找祭司獻祭贖罪。(利15:29)(二)祭司部分:當患血漏的女人病得痊癒時,帶著供物來到會幕找祭司時,祭司要為這女人獻祭贖罪。
親愛的弟兄姊妹,在舊約時代,以色列人身體接觸到會幕時,他們的身體必須要與儀文所述不潔淨的東西完全分別隔絕,絕不可讓會幕不潔淨,有哪些不潔淨之物會影響他們來到會幕敬拜神呢?包括人日用飲食、衣著、家居生活及身體(遺經、月經等),等敬拜者確保完全乾淨了,才能來到神的會幕敬拜神;來到新約時代,人進到聖殿敬拜神的規範就有顯著不同,舉個例:女生月經期是可以來到教會敬拜神的(但舊約時代不行),當事人只要自己保持身體衛生清潔,沒有人可以對她們說:「等到月經期結束再來教會敬拜神。」。為什麼新、舊約時代有這麼大不同規範呢?是因耶穌的寶血,不再受到身體生理的問題,影響我們來敬拜神;讓我們可以坦然無懼來到教會敬拜神。道成肉身的基督與我們的關係是在靈性上相交,至於人身體生理期的問題,主已用寶血潔淨了,信徒今天所要追求的是在心靈上的潔淨,我們的心靈絕對不能污穢、不潔淨,否則我們對神的敬拜,神是不喜悅的。(王牧師)


靈修教材: 利未記靈修心得筆記
2021-12/24讀經:利未記 第十五章

✍️ 2021-12/24 讀經:利未記 第十五章

✟受感的話語:
15:31 你們要這樣使以色列人與他們的污穢隔絕,免得他們玷污我的帳幕,就因自己的污穢死亡。

✟受感的啟示:
「漏症」,原文指身體所流出來的物,特別是從生殖器官流出來的,從神的角度來看,如果有東西從生殖器官流出來,那就是不潔淨了。

這種不潔淨有幾種狀況:
1.〔利未記 31:1-15〕所講的是漏症,就是說有些東西持續流出來。
2.〔利未記 31:16-18〕是講夢遺,嚴格來說不是夢,如果你仔細看聖經,「夢」這個字下面有三點,表示這個字原文沒有,是加上去的,就是說,只要是精子流出來了,無論是否夢,都是遺。
3.〔利未記 31:19〕開始講的是月經來的時候。

神看漏症是一個不潔的源頭,無論患者去到哪裡,那裡便會成為不潔淨,凡他碰到的東西都會變得不潔淨;神非常看重漏症,所以要仔細處理。

當一個人不潔淨時,便會污穢神的帳幕,神說,如果營裡有污穢,祂便不在裡面行走,雖然不潔並不是一個罪,可是如果你一直不去處理,便會變成罪,你會因為自己的污穢而死亡;不潔的影響是很大的。

除此之外,〔利未記 第15章〕這章講不潔淨、潔淨,共有35次。不潔淨不是罪,可用潔淨之禮去處理;如果不潔淨是罪,便要獻贖罪祭,主耶穌已經成為我們的贖罪祭,因為祂的十字架擔當了所有人類的罪債,當我們得罪神犯罪的時候,我們需要來到主面前認真悔改,其主寶血洗淨我們的罪。

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翰一書 1:9)如果一個人不注重個人的衛生,或者一個人把家裡常常弄得骯骯髒髒的,那樣就會失去神的同在,做事也不會順利,所以我們要珍惜神的同在。

所以在追求聖潔的過程中,我們也要注重清潔,要整整齊齊,神的同在才會持續降臨,因為潔淨是神的屬性,當神看到營中有污穢便不來了,如果神不來,你作什麼,祂也不在意,所以神看重聖潔,我們也要看重聖潔。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主耶穌啊,求祢幫助我們常常來的祢施恩的寶座前,讓基督的寶血遮蓋我,我要承認自己的罪過,好讓我被洗淨,能持守聖潔,不沾染污穢,因為我們需要祢時刻的同在,能成為見證耶穌的人。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靈修教材: 神同在讀經
2/22讀經進度

1. 利未記 15-16章
2. 馬可福音 8:1-21
3. 詩篇 25:16-22
4. 箴言 10:10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夢遺和行經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9/04/lev-day30

【經文】利未記15章16~33節

夢遺和行經是男女在成長過程中必然遭遇之事,其不潔的原因和血漏類似。男人的生命象徵就是他的精液,當它們被遺漏出去就是象徵生命的流失;女人行經的狀況更是如此,不過是有一定的時間。正因夢遺和經期是必然之事,所以它們所象徵的不潔淨是短暫的,夢遺是不潔淨到晚上,行經則是不潔淨七天;而對於它們的潔淨之禮也較簡單,只是用水洗身,不必獻贖罪祭。

本章第13節看起來是十五章的總結,其實也是十一至十五章的總結。意思是說,神所要的是一個聖潔的子民,在各樣事物上清潔,與一切的污穢隔絕,因為神聖潔的帳幕在他們中間。這個總結說明了幾件事:

一、這些不潔的條例都是一種象徵性的表達,而不是衛生的條例。如果行經的婦人會玷污神的帳幕,甚至於有招致死亡的危險,那麼今天正在行經中的婦女豈不是不能上教堂?神的帳幕就是祂的殿,根據新約聖經的教導,只有罪會使神的殿受到玷污,如同保羅提醒哥林多教會:「豈不知你們是神的殿,神的靈住在你們裡頭嗎?若有人毀壞神的殿,神必要毀壞那人,因為神的殿是聖的,這殿就是你們。」(參林前三16~17)保羅說「這殿就是你們」有兩個意思:教會就是神的殿,信徒的身體也是神的殿;罪不僅會毀壞信徒的生命,也會造成教會的虧損,所以若信徒活在罪中,必要受到神的管教。

二、這些象徵性的條例讓人認識什麼是罪,罪的可怕在哪裡,什麼是讓人容易陷入罪中的環境,如何脫離罪的環境。例如由痲瘋病和血漏的條例,我們認識到罪的特質和它的可怕,由生產的條例,我們知道人生來就在罪中,唯有藉著神的恩才能脫離罪;由食物的條例,我們知道該如何保守自己遠離罪的環境。

三、經文也提示我們,與罪隔絕最好的方法就是:1.常獻燔祭:常常把生命的主權歸給神,如同那初生的嬰孩獻在神的面前成為燔祭。2.與世俗分別:信徒的行為要如分蹄的活物,與世人的道路不同;也要如有鱗的魚,謹慎自守。3.遠離陷罪的環境:不論是對痲瘋病、血漏、死屍、不潔的物……都保持安全距離,不要碰觸。4.建立生命的活力:如活水,又如種子,可以勝過罪的試探。

【回應】
親愛的天父,我感謝祢將祢的愛子賜給我,使我在罪中有能力勇於面對軟弱,奉靠主耶穌的聖名,阿們。

【禱讀】利未記15章31節
你們要這樣使以色列人與他們的污穢隔絕,免得他們玷污我的帳幕,就因自己的污穢死亡。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漏症不潔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9/03/lev-day29

【經文】利未記15章1~15節

本章是講論婦女漏症的條例。漏症就是婦女在經期之外仍然有漏血的現象(血漏),或是說經期過長(參25節)。相信許多人對新約中那個患了十二年血漏的婦人,因為摸了主的衣裳而得著醫治,都有深刻的印象。請留意那句經文:「在好些醫生手裡受了許多的苦,又花盡了她所有的,一點也不見好,病勢反倒更重了。」(參可五26)上述內容說明了那患血漏的婦人心中的絕望。

聖經裡定義漏症為不潔淨,不僅得漏症的人不潔淨,凡她所接觸過的人或物也都不潔淨。這個規定非常嚴苛,因為如此一來,得漏症的人不僅是身體受到折磨,就是生活的自由度和人際關係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凡是這樣的女人所摸過、坐過、躺過的都不潔淨(參5~8節),而坐到她所坐過之物的,也不潔淨(參6節)。按著這些經文的描述,幾乎可以用「動輒得咎」來形容她的處境,所以得漏症的人即便不像長大痲瘋的人那樣可憐,實際上也相差無幾。

患漏症的人得痊癒之後,她所需要做的,也和長大痲瘋的潔淨過程類似,就是「活水」洗身,並獻贖罪祭和燔祭;只是禮儀比長大痲瘋的簡單些。

根據獻贖罪祭的概念和本章31節的經文「你們要這樣使以色列人與他們的污穢隔絕,免得他們玷污我的帳幕,就因自己的污穢死亡」來看,顯然前面的這些條例都象徵了「罪」。從這些表樣,我們的確可以體會罪的特徵和它所帶來的惡果―生命的破壞,人際關係的破壞,身、心、靈的痛苦等。最重要的是,人陷在罪中是沒有其他出路的,正如那患血漏的婦人一樣,花盡一切所有的,病勢反倒更重了。感謝神,耶穌基督成為患血漏者的出路,祂醫治她血漏的「源頭」,徹底解決罪的問題。

為什麼血漏也象徵罪呢?基本上是從「血」這件事來看的。如神所說:「因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這血賜給你們,可以在壇上為你們的生命贖罪。」(參利十七11)血既是代表生命,血漏就是把生命漏掉了,因為血源有破口,所以才會一直漏。如果從生命的角度來看,我們知道「罪」就是人生命的破口,人活在罪惡之中,屬靈的生命力就會不斷的漏失而枯竭。

【回應】
親愛的天父,我感謝祢將祢的愛子賜給我,使我在罪中有出路,在軟弱中有依靠。奉靠主耶穌的聖名,阿們。

【禱讀】詩篇36篇9節
因為,在祢那裡有生命的源頭;在祢的光中,我們必得見光。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利未記 15:1-13

敬拜詩歌:如鷹展翅上騰 (生命河)
https://youtu.be/mFbmgTlIYG8

一、安靜:我心緊緊跟隨祢,祢的右手扶持我! 
二、讀經:利未記 15:1-13
1. 重點說明
本章潔淨條例屬於私人的生活,夢遺,月經或摸了不潔淨的東西,只須洗衣服,洗澡,不潔淨到晚上,不必獻祭。而漏症和生育雖然也是個人的問題,但會污染接觸的人,要為潔淨,自己計算七天(v.13、v.28),然後主動帶雀鳥作潔淨禮(v.14-v.15)。總之,這些相當個人性的不潔淨,雖不易為人察覺,但要自己省察,自行潔淨。
2. 鑰節:你們要這樣使以色列人與他們的污穢隔絕,免得他們玷污我的帳幕,就因自己的污穢死亡。(利 15:31)
三、默想:
■本章所提的不潔淨由誰判斷?(v.13、v.24、v.28)
■與污穢隔絕是為了什麼原因?(v.31) 
■對於日常生活極微小的不潔,甚至不為人知,為何也需要處理?我生命中是否也有些不潔淨,只有自己和上帝才知道,我當如何去面對?
四、禱告:主啊!求祢的聖靈來光照那些隱而未現及容易纏累我的罪或惡習及不良嗜好,真實面對祢,不再隱藏。祢必救我脫離肉體情慾、眼目情慾,以及今生的驕傲,不再受到罪的轄制和惡者的控告,在基督裡得著真自由,得勝有餘。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利未記 15 章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利未記15:31

你們要這樣使以色列人與他們的污穢隔絕,免得他們玷污我的帳幕,就因自己的污穢死亡。(利15:31)


靈修教材: 心靈森呼吸(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發求救訊號

閱讀: 詩篇34篇1-10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利未記15-16章;馬太福音27章1-26節
我曾尋求耶和華,祂就應允我。—詩篇34篇4節
在阿拉斯加渺無人煙的山區,有位居民的小屋慘遭祝融。那是美國最冷的一州,那時又正值嚴冬,這場火災使他失去足以禦寒的庇護所,就連糧食也所剩無幾。於是他在雪地上踩踏出求救訊號(SOS),並用煤灰加以染黑。三週之後,有一架飛機飛過這間小屋的上空,才有人看到他的求救訊號,使他終於獲救。

詩人大衛確實也曾身處危難之中。那時他被妒火中燒的掃羅王追殺而逃到迦特城,甚至為了保命而裝瘋(參見撒母耳記上21章)。因著這些困境,才有了詩篇34篇,記述了大衛在禱告中向上帝呼求,並且獲得了平安(4、6節)。上帝聽見他的懇求,救他脫離患難。

你是否正在絕望的景況中呼求救援?可以確定的是,上帝如今仍垂聽和回應我們急難中的呼求。就像上帝回應大衛一樣,祂也會留意我們的求救訊號,挪去我們的恐懼(4節),有時還會救我們「脫離一切患難」(6節)。

聖經向你我發出邀請:「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祂必扶持你」(詩篇55篇22節,新譯本)。當我們將困境交給上帝,我們可以信靠祂,相信祂會提供我們所需的幫助。我們在祂大能的手中,安穩無慮。

你何時曾向上帝呼求之後,而感到平靜安穩?
祂何時曾救你脫離絕望的景況?
慈愛的天父,謝謝祢垂聽我的禱告,使我得到我最需要的
安慰與平安。尤其謝謝祢救我脫離我的罪。
作者: 柯愛莉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詩篇34、37和73篇,論述了舊約時代所謂的報應法則或報復原則。那時,聖經還不完整,上帝的百姓對來世的理解非常有限,因此他們也不瞭解公義和公正最終將會如何實現。他們因不明白死後的生命,就只能以報應法則來調解世上種種看似不公平的現象。這種報應法則主張,義人今生會因其義行而蒙福,惡人則因其惡行而受詛咒,但詩篇73篇卻清楚指出,亞薩認為這個原則並沒有實現,因為義人受苦的時候,惡人似乎興旺發達。只有在耶穌裡,這個難題才能最終得到解決。耶穌親自擔負世人的罪孽,使人可以進入真正公義和公平的永恆居所。

柯貝爾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