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經文:《 約書亞記8章1~35節》
上主對約書亞說:「你要率領所有能作戰的人到艾城去;不要害怕,不要沮喪。我會使你戰勝艾城的王;他的人民、城鎮、土地將歸你所有。」(約書亞記8章1節)
2019年8月17日,創立花蓮門諾醫院的薄柔纜醫生(Roland Perter Brown)在美國病逝,享年93歲。薄柔纜醫生的父母也是宣教師,1909年就回應上主的呼召,前往動盪不安的中國宣揚福音,歷經40年。薄柔纜是家中么兒,大哥、二哥在他出生前分別染上瘟疫而喪生,母親生完兩個女兒後,又懷了薄柔纜,一家人的生活常因中國政局動盪及天災,經歷一次又一次生離死別的煎熬。
1941年,中國的局勢越來越危急,薄氏夫婦不得不把年僅15歲的么兒送返美國。之後薄氏夫婦被日軍軟禁在集中營,直到1943年才獲得釋放。但他們依舊回到中國宣教,直到1949年,中國大陸淪入共產黨手中,薄氏夫婦因年邁而退出中國的服事,回到美國,一家人才又歡喜團聚。
1953年,薄柔纜醫生承襲父母親敬虔的信仰,加上年幼在中國成長的經驗,中文及華人文化對他不是困難,故在門諾會的差派下,帶著妻子來到台灣做醫療服事。他們在台灣這一待,就如他的父母一樣,成為了最在地的在地人。原本薄醫師只是代表門諾會支援長老教會關懷原住民醫療事工的夥伴,竟意外開啟美國門諾會發展台灣門諾會的重要契機。對當時醫療資源相當匱乏的東部地區來說,由門諾會組成的「山地巡迴醫療隊」,對當地族人來說是極大幫助,讓不少族人改善了生活環境與健康,福音也再次扎根。
1991年,薄醫生在美國領受台美基金會頒發社會服務獎項時,感嘆說:「我為台灣奉獻了這一生,我盼望台灣人,尤其是台灣的醫師,也能像我一樣,為自己的同胞,尤其是弱小無助、需要人照顧的花蓮百姓服務。很可惜,台灣的醫師好像覺得花蓮很遠,到美國比較近,沒有人要去花蓮,倒是很多人跑來美國。」這段話感動了黃勝雄醫生,很奇妙地,上主竟然使兩人有機會聯繫,也讓黃醫生決定到花蓮接下門諾醫院的院長,盡心盡力提升醫院對當地的醫療服務,使醫院開設的精神「為主服務」在台灣土地延續下去。
再次攻打艾城,約書亞心中或許有所顧忌,但上主跟他說:「你帶兵出去就對了,不要害怕或沮喪。」堅守自己職分,做好上主交代的事,其餘的,上主自然會負責。
默想:
我是否會因失敗而停止不前?不要害怕,聽上主的話並確實去行就對了,要相信上主會賜福,使自己得到更豐盛的生命。
祈禱:
親愛的上主,我常會因失敗而自怨自艾,求祢堅固我的信心,不論遭遇什麼處境,都能在自己崗位上盡心盡力,為主打美好的勝仗。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頌讀(大聲讀聖經):書8:1-29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從今天所讀的經文,有三個重點提供自我學習,歸納如下:(一)當約書亞處理亞干拿當滅之物後,情勢逆轉。神對約書亞說:「不要懼怕、不要驚惶,你起來帶領軍隊上艾城去,我已經把艾城交在你手裡。…城內的財物和牲畜,你們可以取為自己的掠物。在城的後面設下伏兵。」。(二)約書亞聽完神的指示後,完全照著去做,沒有對神的指示有任何意見。約書亞隨後召開作戰會議,按著神的指示兵分二路進攻艾城;他自己帶一支軍隊,與艾城的敵軍正面對決;另安排一支軍隊當伏兵,先潛伏到敵人陣地(艾城)後方,埋伏著伺機而動。這樣的作戰計畫是出至於神的旨意,約書亞的軍隊在不費吹灰之力,雙面夾擊敵軍,順利攻下艾城。(三)以色列百姓按照神的吩咐,可以拿取自己要的掠物。這次對戰利品的作法與耶利哥城的作法完全不同;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耶利哥城是以色列進迦南地第一個征服的城邑,希望以色列百姓能刻意將戰利品分別為聖,歸給神。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祢的智慧真的高過人的智慧,約在3500年前,祢就已教導約書亞使用埋「伏兵」的戰略,輕易攻下艾城,在當時是艾城王無法想像竟有這樣的事,難怪他要吃敗仗;像這樣的事,在我們現今所處的世界裡,不也是常有這樣的事發生嗎?當我們遇到困難,不知所措了,向主懇求禱告,主就賜下亮光引導我們如何面對解決困難。信耶穌的人真好。祈求主幫助我們在疫情嚴峻的時刻,能將主的大能介紹給我們親友,幫助他們也能藉著耶穌的大能,平安度日。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屬神的兒女,在疫情嚴峻時刻請「不要懼怕、不要驚惶」,不要跟著未信主的人在起舞;我們有主可以依靠,主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賽55:9b),我們還怕什麼呢?勇敢站出來,在這關鍵時刻,請為得新冠病毒的人「禁食禱告」,懇求主憐憫醫治這些患者,讓真平安臨到未信主人的身上。
頌讀(大聲讀聖經):書8:30-35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從今天所讀的經文可與申27:1-8對照來看。摩西在以色列百姓尚未過約旦河前,早已吩咐這些長老領袖,過約旦河後所要做的事;有哪些事?就是到了以巴路山上時,要照摩西所吩咐的,將這些石頭豎立起來,塗上石灰;在那裡要為耶和華築一座石壇,建造石壇的石頭不可動用鐵器進行鑿切,要拿整塊石頭當做石壇的材料,建造耶和華的祭壇。等建造好這石壇後,要在壇上獻「燔祭」及「平安祭」給神。約書亞過了約旦河,在攻下耶利哥城及艾城後,隨即便按著摩西所吩咐去做;約書亞當著以色列百姓及寄居人面前,將摩西所寫的律法(祝福及咒詛的話),都親自抄寫在石頭上,並宣讀給百姓聽,要眾百姓聽見照著去做。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看到約書亞攻下耶利哥城及艾城後,並沒有大好喜功偏行己路,反而是遵守摩西所吩咐的事,在「以巴路」山上為主築壇獻祭;此外還親自把摩西所寫的律法抄寫在石頭上,並宣讀律法書讓百姓遵守。一位「剛強壯膽」合神心意的領袖,他就是能守住「主」的教導,不但自己遵守去做,還要求跟隨的百姓去做,這就是一個美好的典範。祈求主幫助我們學習約書亞的好品格「尊主為大」,從自己做起,再推到身邊的家人、朋友。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約書亞成為以色列百姓的帶領者後,仍然願意照著摩西身前的吩咐去落實;築壇獻祭,他自己讀、寫神的話外,還教導這群百姓跟著去做;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功課,也是要在我們屬靈生命中落實的事。
今日主題:照耶和華的話去做
決心應用:你曾有哪些因沒有完全順從神而失敗的經歷?為了學習完全順服,你決心要改掉的錯誤習慣事什麼?
書8:1一9
艾城戰敗後,以色列百姓在神面前自潔,止息了神的義怒, 恢復神子民的關係,神的慈愛永遠不變。神對約書亞說:「不要懼怕,要起來,率領士兵與艾城爭戰」。這場戰爭是神發起引導的,神是這場戰爭中的元帥,並賜下得勝的應許(v.1一2)。
約書亞照神的策略,選了三萬大能勇士埋伏在艾城邊境,當約書亞率領士兵迎擊艾城的人,假裝撤退,引艾城的人出城,遠離他們自己的城鎮,這时埋伏 已久的勇士起來奪取艾城,照神的話去做(v.3一8)。在神的計劃裡面以色列百姓要合一,順服,群體若不同心,一損俱損, 一榮俱榮,這是一場榮耀神的戰爭,神名要傳揚在列國中。約書亞和百姓對神的順服和信靠缺一不可,牢牢抓住神的應許,是勝利的關鍵所在,成就神自己的工作。
約書亞和百姓在得勝裡頭,是照神的話去做,去完成,順服神帶來生命的更新与茁壯,若我們有不順服的地方,可以求神讓我們看見,經歷神的同在,(詩16:2)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
>>>>>依靠神的話,過忠心跟隨的生活。
今日主題:培養照神話語來行動的習慣
決心應用:你有過哪些憑自己經驗而匆忙作了錯誤判斷的經歷?為了真正的得勝,你今天要下定決心去做的事是什麼?
書8:10-17
因著神的對約書亞說不要懼怕和驚慌(v.1-2)約書亞停止哀傷(v.7:10)並對付失敗的原因(v.7:13),約書亞早起積極地點齊士兵,並共同與作戰的士兵前去,且安排五千人埋伏在伯特利與艾城間,佈署城北與城西的伏兵,是按照神所賜予的策略和戰術行動(v.3-8)。
反觀艾城的王因上一次的勝利使他們對成功掉以輕心,面對以色列人往曠野逃跑時,完全沒有防衛之心,被誘而遠離艾城,而全城追趕導致艾城淪為空城,因著驕傲而失敗。
面對過去的所犯下的罪,要在神面前完全後悔,並定意來改過; 面對過去的失敗,不過多的哀痛而是仰望神並尋求神的帶領,不以過去的經驗來當作主軸,而是來面對失敗並能依靠神,按神的心意和神喜悅的方式來得勝。
>>>>>記取過去教訓,不活在失敗中,尋求神去改變,遵循神的心意,去行動而得勝。
今日主題:贏得屬靈爭戰的必要條件
決心應用:你最近有哪些遵照神的方法而得勝的經歷?為了按照神所教導的方法取得完全的勝利,你有什麼具體的決定?
約8:18-23
約書亞聽從神的指令伸出手中的標槍,一伸手,伏兵就立即攻入城,奪得那地。(v8:18-19)看到焚燒城的煙升起後,是以色列人作戰開始的信號,原先假裝戰敗的士兵和伏兵一起圍攻艾城的士兵。(v8:20-22)
以色列人第一次戰爭時,因為沒有聽從神的指示,因而打了敗仗;在第二次的戰爭中,他們選擇順服神的帶領,因此能在與艾城的戰役中獲勝。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很常會太過自大,覺得靠自己便可以處理好所面對的問題挑戰,但這都是我們內在的驕傲在作怪。神雖然樂意為我們的人生道路指引方向,但是最終的成敗,仍在乎我們是否願意謙卑順服神的安排。透過以色列人對艾城的兩場戰役的差別,深深的提醒我順服神引導的重要,若希望在人生的戰役中穩操勝券,就要凡事求問神,走在祂的心意中!「自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林前10:12)唯有將我們生命的主權交給神,全然的順服,才能依靠神渡過生命中的每個風浪。
>>>>>凡事交託,凡事順服,靠主引導走人生路!
今日主題:宣讀律法書上的一切話
決心應用:面對聖經裡的話,有什麼地方是你所忽略的?為了能閱讀、默想並實踐聖經中的一切教訓,你要下定什麼決心?
約書亞記8:30-35
從這一段聖經可以看出約書亞對耶和華的命令是何等的重視及敬畏。自從越過約但河以後他就想盡辦法要早日完成以前摩西在西乃山下所交代的任務。此任務是在以巴路山上築壇敬拜耶和華。約書亞在以巴路山上所建築的大祭壇是未經鐵器鑿過的整塊石頭築建起來,是照耶和華以前吩咐摩西築壇的方法,而用整塊石頭的用意為避免以色列人遭受拜偶像的誘惑,在壇上為自己雕刻圖像。約書亞又在眾人面前將摩西所寫的律法刻寫在石頭上,作為以色列人與神立約的見證。建築完畢,約書亞領導全國百姓敬拜耶和華,在壇上奉獻燔祭與平安祭。他呼籲所有百姓,無論是本地人或是寄居的,凡願意認同以色列國,且願意遵行與耶和華所立之約者,都必須站出來發誓。約書亞大聲朗誦他所刻在祭壇石碑上的字句,或許刻印在祭壇石碑上的是律法的精髓,但摩西在西乃山下所吩咐的一切話,約書亞沒有一句不宣讀的(V.35b)。身為基督徒的我們,能像約書亞一樣重視與神的立約,將一切榮耀歸給阿爸父神,不足誇耀,謹守神律法書上的命令,求神能讓我們在神面前也能有約書亞如此堅定的心。
>>>>>敬畏耶和華,重視與神的立約。
心得:
約書亞和百姓第二次攻打艾城,但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他們聽從上帝的吩咐。和在耶利哥城不同的是,上帝讓他們可以將艾城的財物和牲畜作為掠物,除此之外,艾城必如同耶利哥城一般傾覆。先前以色列人因為自己的驕傲和不順服而嚐到苦頭,這次他們順服上帝的吩咐,上帝利用敵人驕傲自大的心理,讓以色列人先將他們引誘出城,再一舉攻下艾城。這次雙方的角色互換,就讓我們能夠清楚的明白,驕傲自大、不順服上帝的人,上帝必使他們覆滅,就算是以色列人也不例外。以色列人攻打兩次艾城的例子就提醒我們,上帝才是唯一的掌權者。只要謙卑在祂面前,擁有厚重城牆的耶利哥城都能倒塌,但若是驕傲自大,小小的艾城就是絆腳石。希望我們都能學習向上帝謙卑,順服祂的帶領。
禱告:
天父,你的偉大是明明可見的,讓我能夠降服於你。但我常常驕傲,覺得很多事自己就可以做,不需要依靠你。你讓我看到驕傲自滿是沒有好結果的,因為所有事情的成敗都是在於你。讓我能夠在凡事上都尋求你,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今日主題:需要將罪滅盡的爭戰
決心應用:哪些是你在徹底根除罪惡時需要面對的關鍵事物,為了在屬靈爭戰中完全得勝,你該作什麼決定?
書8:24~29
以色列在艾城戰役中、約書亞未收回手上標槍 (v.26):如當年摩西戰役舉手般。他滅盡艾城所有居民,不但焚城又掠取所有牲畜財物 (v.27)。全照神吩咐並將艾城王的屍首掛樹,丟城外壘石直到今日(v.29) 。此徹底遵行順服神命令的行為;使全族得神勝利的獎賞。
神命令將艾城民殺盡不留、財物掠光、是神智慧彰顯;因艾城罪惡滿盈,神是如此厭惡罪和拜偶像 (出20:4) 若不滅仇敵必留有反攻機會、是留禍根—不智之舉。在此見約書亞在神吩咐中,不妥協讓步的心;完全遵神指令的行為,如此徹底全用完全順服來支取神的大能;以致得勝承受應許之地。
看到約書亞按神的話消滅罪根選擇順服,贏得勝利。當思自己要在屬靈爭戰中得勝,需有願甘心順服神話語的決心態度,且願滅盡『罪』持守聖潔的意志生活;除去生命中的『毒瘤』完全除盡。 求主賜力除滅在爭戰中不易改變的惡習(如:心中的偶像) 。常思想神莫大救恩及神的旨意不做害羞的事;知何為討神喜悅的生活,避開誘惑、愛惜光陰。 人常因:拒惡無能、相信靠著主我們凡事都能。讓我能學習這經上的亮光全然順服必蒙福!
>>>>>聽命勝獻祭 徹底滅罪 得福亨通
心得:
這一段經文記載以色列人攻下艾城的經過。這是他們第二次進攻艾城,與第一次的輕忽態度大為不同;他們十分謹慎並且握有策略— 當然這策略是神所指示的,也與從前攻下耶利哥城時的方法完全不同。攻打耶利哥時是由祭司抬著約櫃帶領百姓繞城,在神所指定的時間眾人吶喊,堅固的城牆便應聲倒塌。但這一次,約書亞親自帶領精兵上陣,用調虎離山之計把全城的人引出,再出動伏兵攻佔空城,然後與前方部隊夾擊中間的艾城人。上帝每一次的帶領都不一樣,有時讓我們輕鬆過關,有時要我們全力擺上,但共通點是要求我們必須聽從祂、以祂為元帥。我們不能用過去的經驗預估將來,也不能妄求坐享其成。我們必須與神同工,用神所指定的方式,才能得祂所賜與的祝福。
禱告:
親愛的天父,祢是我生命的主,也是我人生戰役的元帥,祢帶領我經歷各樣的考驗並屬靈的爭戰,並且使我能因遵行祢的話語而得勝。我須要與祢同行,也與祢同工。在人生的路途中,祢會使我經歷祢豐富、奇妙的大能。主啊,我願意跟著祢走探險的旅程。禱告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心得:
今天的經文使我想起出埃及記十七章,以色列人在利非訂的曠野遇見亞瑪力人襲擊。摩西命令約書亞領軍作戰,而他自己帶著神的杖,與亞倫、戶珥上山。當摩西的手(和手裡的杖)舉起,山下的以色列人就得勝;反之則戰敗。於是亞倫戶珥扶著摩西的手直到日落,直到山下的約書亞徹底打敗亞瑪力人。今天約書亞手中的標槍正如同當年摩西手中的杖— 那是神的杖,有神的權柄和能力。約書亞的標槍也是神的標槍,有神的權柄和能力。以色列人有神給的戰略,還要加上從神而來的能力才能完成。杖和標槍都是記號,真正的權柄能力是從神的話而來的。保羅教導我們要穿上全副軍裝,其中唯一一個具有攻擊力的裝備「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今天我也要看重神的道(祂的誡命和一切的吩咐),好讓我在面對屬靈的爭戰時不僅能站立得住,還能全然得勝。
禱告:
親愛的主,祢已經將話語賜給我們,除了摩西寫下的律例典章,我們還有住在我們中間的「道」,就是耶穌基督。主所賜、永遠與我們同在的聖靈,就是真理的靈,也不斷引導我們,使我們能明白、能順服、能遵行。感謝主,祢使我們能常常經歷得勝。我還要繼續持守,作蒙福的人。奉耶穌的名,阿們。
心得:
我們生活在安逸的日子,很難想像戰爭的情景,更何況是在主前一千多年前,這一段經文所描述的以色列人大舉攻破艾城,非常真實、殘忍而血腥的畫面。然而,這其實就是對抗神的人,所會面臨到最真實的結局啊!我們何其有幸,在恩典的時代,有耶穌的寶血,使我們罪得赦免,所以我們好像就不害怕、不介意犯罪,反正只要認罪悔改就會被一筆勾銷?看見艾城被滅盡,提醒我們:在賜予我們恩典的同時,神亦是公義與輕慢不得的神!我們切勿廉價了神的救恩,應當對神存敬畏的心,遵行祂的話,追求討神喜悅的人生,如此,我們才能避免落入徒勞無功的悲哀,也必能享受神同在的美好與賜福!
禱告:
親愛的神,祢是慈愛的神,也是公義的神!祢給了許多機會挽回我們,祢也告訴我們,祢有公義的審判,必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願聖靈時時提醒我,遵行祢的道,使我的言語、行為、思想,都能更親近祢、遠離罪,珍惜祢的恩典,不惹動祢的怒氣,成為合祢心意的兒女,榮耀祢的名。感謝、禱告,奉靠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心得:
約書亞按著摩西的吩咐,在以巴路山上用沒有動過鐵器的石頭為上帝築了一座壇,在壇上獻燔祭和平安祭。百姓一半面對基立心山、一半面對以巴路山,包括所有的婦女孩童和寄居的外人,都聽約書亞宣讀律法書上所寫的一切祝福和詛咒的話。
我們比較多談祝福,也喜歡被祝福,但是祝福和詛咒其實是一體的兩面;若沒有得到祝福、就是在詛咒當中。在神的應許地上,以色列人還是必須知道如何行才能蒙福——就是要聽從神的話。今天我們這些已經認識神的人更當如此,因為愛上帝的人必然樂意遵守祂的命令。並且,神兒女因順服而蒙福,也會連帶地把祝福帶給身邊的人。神給亞伯拉罕的應許是「我要賜福給你,你也要使別人得福。」在農曆除夕,這是我的心願,我願遵行神的話,使我得祝福,也將福氣帶給別人。
禱告:
親愛的天父,祢是信實的主,祢的律例誡命不是難懂、不是難遵守的。今天主的兒女有聖靈在我們裡面,使我能想起主的話語,也能夠明白、能遵行。親愛的主,願祢幫助我,使我持續地渴慕祢、樂意討祢的喜悅。我願成為蒙福的人,更要將恩典的福音傳遞給身邊的人。奉靠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 2022-03/24 讀經:約書亞記 第八章
✟受感的經文:
8:30 那時,約書亞在以巴路山上為耶和華─以色列的神築一座壇,
8:31 是用沒有動過鐵器的整石頭築的,照著耶和華僕人摩西所吩咐以色列人的話,正如摩西律法書上所寫的。眾人在這壇上給耶和華奉獻燔祭和平安祭。
8:32 約書亞在那裡,當著以色列人面前,將摩西所寫的律法抄寫在石頭上。
8:33 以色列眾人,無論是本地人、是寄居的,和長老、官長,並審判官,都站在約櫃兩旁,在擡耶和華約櫃的祭司利未人面前,一半對著基利心山,一半對著以巴路山,為以色列民祝福,正如耶和華僕人摩西先前所吩咐的。
8:34 隨後,約書亞將律法上祝福、咒詛的話,照著律法書上一切所寫的,都宣讀了一遍。
8:35 摩西所吩咐的一切話,約書亞在以色列全會眾和婦女、孩子,並他們中間寄居的外人面前,沒有一句不宣讀的。
✟受感的話語:
約書亞吩咐以色列人,一半對著基利心山,一半對著以巴路山,為以色列民祝福…這是摩西在以色列人未進入迦南地前,吩咐他們進入迦南地後,在基利心山宣告祝福,在以巴路山宣告咒詛。(申命記 11:29)
基利心山上樹林茂盛象徵,聽從神的誡命就必蒙福,以巴路山上樹木稀少荒涼象徵,不聽從神誡命的就必受禍(咒詛)…因著亞干的貪心,不聽從神的吩咐私下拿了當滅之物,結局就是被石頭打死,這是咒詛;因為,神對罪是極其厭惡,面對罪,神必定要滅絕。
當約書亞聽從神的吩咐,將亞干找出來,要眾人用石頭將他打死,神就與約書亞同在,幫助他成功的攻下艾城…這是祝福,因為有神的同在;可見,罪對我們有極大的影響,使我們失去神的祝福。
這通常也讓人深怕自己犯罪得罪神,於是,靠自己的努力想去勝過罪,卻常常失敗…其實,我們靠自己是無法勝過罪的試探和誘惑;我們只要跟保羅一樣承認自己是罪人中的罪魁,靠自己是無法勝過罪,需要聖靈的幫助,我們才能真正勝過罪,過得勝的生活。
✟禱告和回應:
主耶穌我們在你面前承認,自己常常是軟弱容易犯罪的人,我們靠自己真的無法勝過罪的權勢,求聖靈充滿我們,幫助我們給我們能力,勝過罪的轄制。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約書亞書 8:1-35】
|從失敗中重新站立|
這段經文記載,神讓以色列民再次回到曾經失敗的地方,面對曾經擊敗他們的敵人,神叫他們再次攻打艾城,不是換一個新的城市,換一個更容易攻打的城市,更小的城市,神讓他們再次面對同樣的仇敵;跟上次一樣。
第1節耶和華對約書亞說:「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你起來率領一切兵丁,上艾城去,我已經把艾城的王,和他的民,他的城,並他的地,都交在你手裡」。是的!面對困難、問題和仇敵,有幾種方案,逃跑,迴避,繞道而行,假裝不存在,但這些都不是神所喜悅的解決方法,神希望我們勇敢面對困難和敵人,擊敗它!
感謝神,以色列民這一次沒有逃避,他們回到了那個曾經被擊敗的地方。這段經文記載,約書亞和一切兵丁都起來,這是對主話語完全順服的行動(8、27節)。不但如此,他們還警醒的預備,按神的指引,詳細的安排每一步,每個細節。神讓他們設立伏兵,他們就這樣行了。第9節記載,約書亞一起和百姓住宿,一同警醒,與百姓同在,給他們安定感。
第13節記載,當約書亞安置百姓後,他「進入山谷之中」。聖經沒有告訴我們,約書亞為什麼要進入這個山谷。我們推測在戰鬥臨近的時候,約書亞進入谷中禱告,以確認不會有什麼東西,阻礙神的祝福和最後的勝利。
不但如此,第10節記載:「約書亞清早起來,點齊百姓,他和以色列的長老在百姓前面上艾城去」。約書亞身先士卒,一馬當先,把自己曝露在最危險的地方,置生死於度外。
讓我們如同約書亞一樣,從失敗中起來,繼續順服神的帶領,更多儆醒預備和禱告,並且勇敢地爭戰,神必與我們同在,使我們反敗為勝!
◆回應
主啊!謝謝祢,祢是使我反敗為勝的神,當我在挫折、失敗時,我要重新回到戰場,繼續順服祢的帶領,更多儆醒預備和禱告,並且勇敢地爭戰,我深信祢必與我同在,使我經歷反敗為勝的喜樂!
◆背經
耶和華對約書亞說:「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你起來,率領一切兵丁上艾城去,我已經把艾城的王和他的民、他的城,並他的地,都交在你手裡。(約書亞記 8:1)
敬拜詩歌:祢信實廣大Great is thy faithfulness(讚美 00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TKIqmdfHSk
一、安靜:我要默想祢的訓詞,看重祢的法度。
二、讀經:約書亞記 8:30-35
1. 重點說明
這是歷史性的一刻,以色列民終於來到以巴路山:暫停一切戰事,在那裡築壇、獻祭、抄寫、宣讀律法,並對著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為以色列祝福。這些過程彰顯出對神的感恩與敬拜,也看見約書亞和百姓的順服,因為這些都是遵守摩西過去的吩咐(申 11:29)。當然,更重要的是,看見神的信實,因為在兩山之間的城市示劍,正是亞伯拉罕進迦南後,神首次向他顯現,以及應許將迦南地賜給他後裔的地方。(創 12:6-7)
2. 鑰節:以色列眾人,無論是本地人、是寄居的,和長老、官長,並審判官,都站在約櫃兩旁,在擡耶和華約櫃的祭司利未人面前,一半對著基利心山,一半對著以巴路山,為以色列民祝福,正如耶和華僕人摩西先前所吩咐的。(書 8:33)
三、默想:
■以色列民在以巴路山上做了些什麼事?(v.30)
■這些事和摩西有什麼關係?(v.31、v.33)
■摩西為什麼要吩咐他們做這些事?可以安排一個時間,一個地方,放下手中的忙碌,專心的回顧神的帶領,細數神的恩惠。
四、禱告:主耶穌,謝謝祢是守約施慈愛的神。雖然歷經種種曲折與艱難,祢的應許從未改變,幫助我帶著信心邁向祢的應許,堅定地往前行。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約書亞記 8 章
以色列眾人,無論是本地人、是寄居的,和長老、官長,並審判官,都站在約櫃兩旁,在擡耶和華約櫃的祭司利未人面前,一半對著基利心山,一半對著以巴路山,為以色列民祝福,正如耶和華僕人摩西先前所吩咐的。(書8:33)
閱讀: 馬太福音27章50-54節 | 全年讀經進度: 約書亞記7-9章;路加福音1章21-38節
這真是上帝的兒子了!—馬太福音27章54節
在維吉尼亞州的仙納度山谷,一群多元種族的基督徒站在雨中禱告,比爾·海利牧師(Bill Haley)十歲的女兒低聲說:「上帝在哭泣。」他們來到這裡尋求上帝,並嘗試理解美國歷史上發生的種族衝突問題。在這片曾經埋葬許多奴隸的土地上,他們一起攜手祈禱。突然間,強風颳起,大雨隨即傾盆而下。當領導的人祈求醫治種族的創傷時,雨勢加劇。這些聚集禱告的人相信上帝正在作工,祂會帶來和解與寬恕。
上帝也曾在髑髏地作工。當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斷氣之後,「地也震動,磐石也崩裂,墳墓也開了」(馬太福音27章51-52節)。儘管有些人否認耶穌的身分,但有位百夫長卻得出一個不同的結論。第54節說:「百夫長和一同看守耶穌的人看見地震並所經歷的事,就極其害怕,說:『這真是上帝的兒子了!』」
藉著耶穌的死,上帝讓所有相信耶穌的人可以罪得赦免。「上帝在基督裡叫世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哥林多後書5章19節)。還有什麼比彼此寬恕更能證明我們已蒙上帝赦免呢?
你曾以什麼方式與其他人(包括不同族群的人)分享從上帝而得的饒恕?
上帝已經藉著耶穌的死為我們提供了赦免,若你至今仍未接受,攔阻你的原因是什麼呢?
天父,感謝祢愛世人,甚至差遣耶穌來到世上,
使我罪得赦免。請祢幫助我,讓我在生活中也能寬恕別人。
作者: 簡恩德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馬太記錄了耶穌受死之後發生的三件事及其後果(馬太福音27章51-53節)。首先,聖殿裡分隔聖所與至聖所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許多神學家寫道,這象徵著上帝除掉了攔阻人到祂面前的障礙(之前只有大祭司才可以進入至聖所,並且每年只有一次,還要帶著祭牲的血)。第二,發生了地震,導致磐石崩裂,墳墓也被震開,而地震是受造物對創造主受難的恰當反應。第三,當墳墓被震開時,許多已死的聖徒也復活了。等到耶穌從死裡復活之後,他們從墳墓裡出來,進入耶路撒冷城,這是另一個恰當的結果。當賜生命的主戰勝死亡時,那讓祂從死裡復活的大能,也臨到了其他已死的人。
韓傑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