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經文:《 約書亞記21章1~45節》
以色列人從他們的土地一共分出四十八座城,以及附近的草原給利未人。(約書亞記21章41~42節)
利未人主要任務是辦理會幕一切的事,在以色列各支族都分得產業以前,他們並沒有為自己索取土地。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產業在於上主,他們的任務是專心服事上主。然而,他們仍然需要居住的城,也需要可以放牧牛群的地方。他們告訴約書亞和各族首領,上主曾應許他們可居住的城與可放牧的草原。因此,在一切產業都分配完之後,以色列人就照上主給摩西的命令,從他們的土地分配了48座城鎮和附近草原給利未人。
本章節詳細記載利未支族的哥轄宗族、革順宗族、米拉利宗族所分配的城鎮,如此利未人便散居在以色列所有的支族之中。上主透過約書亞巧妙的安排,讓以色列所有支族在自己所居住的區域都能夠進行宗教儀式與活動,因為有利未人在其中協助他們。
利未人在以色列當中有重要的地位,他們是被揀選出來服事的人。在曠野時期,他們負責看管約櫃、會幕,及其中所有的器具。雖然利未人不都是祭司,他們的工作還是為了事奉上主。因此,以色列各支族毫無怨言的將自己所屬的城鎮與草原,分給利未人。這樣的態度,就像今日我們願意先以教會的事務為重一樣。
曾有機會前往巴西的慕義教會,聽他們訴說當時的移民如何放下自己手邊的工作,同心合意先建造教會,之後再回去建造自己的家園。筆者過去牧養的教會,在經過幾次的大水沖毀之後,仍然滿有信心的建造教會,由教會長老繪製建築圖,信徒甘心樂意的有力出力、有錢出錢,共同完成教會的建造。因為信徒將教會視為信仰生活的中心,因此樂意參與在教會的建造,這正是台灣早期教會建立時,常有的美好見證。這也是以色列所有支族對利未人的態度,他們樂意將自己擁有的分享出來,不僅代表他們順服上主的旨意,也表明自己對上主敬虔的態度。
散居在以色列支族之中的利未人,如同現今的教會散落在世界各個族群中,使所有的族群都能就近並以自己的語言來敬拜上主,這是上主特別的恩典。現今的我們更是散居在非基督徒的群體中,若能為主作美好的見證,引領人認識上主、信靠上主,便是參與在耶穌基督給我們的大使命中。
默想:
身為基督徒,當我居住在非基督徒的社區中,我如何持守自己的信仰,為主作美好的見證?
祈禱:
掌管一切的主,在祢手中總有美好的安排,我願在我生活的範圍中,無論是職場、家庭、校園、與人的關係,都能有美好的見證。奉主耶穌的名祈禱,阿們。
頌讀(大聲讀聖經):書21:1-19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從今天所讀的經文,知道利未人分城的經過。利未人向祭司、約書亞及各支派領袖提出需求,希望按著耶和華曾藉著摩西吩咐給他們的城鎮居住,及城鎮郊外供給他們牧養牲畜。這事以色列各支派大家都同意,從自己所得的地業中,把這些城鎮和城鎮郊外的地劃給利未人居住。在以色列子孫中,利未支派包括:哥順、哥轄及米拉利三個宗族,在分地時他們並沒有獨領一份土地產業,因為他們有「祭司」的職分,神親自成為他們的產業(申10:9)。正因利未人的身份特殊,其主要任務是「辦理帳幕一切的事」。(民18:4)利未人所得的48座城,平均分佈在以色列十二支派境內,每各支派約有四座;這樣,全國的人民都可以得到利未人的律法教導(利10:11)。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以色列子孫遵照祭司以利亞撒與約書亞及各族長的命令,將自己的產業分給了利未人;各支派根據自己所得之地的大小,按比例提供給利未人土地。百姓這樣行為可看出,他們不僅是單單順服領袖的命令,且也遵行耶和華的命令(民35:2)。從利未人分得城鎮的分布情形,可看出主的智慧,在各支派的地界內,都有利未人的城邑,使各支派要按著主的教導來敬拜事奉神。祈求主幫助我們在自己的家裡要建立起家庭祭壇,透過這樣的祭壇,讓主的火在台灣各地被傳遍。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現今世代信主的兒女人人皆祭司,我們要做好主給我們的託付,傳揚主的福音,像利未人在以色列眾支派當中,把主的話教導給百姓知道。
頌讀(大聲讀聖經):書21:20-45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今天所讀的經文,可概分為二部分:(一)利未人三個宗族(革順、哥轄、米拉利)共分得35座城及附屬的近郊地,另加上亞倫子孫作祭司共得13座城及近郊地,這樣合計共有48座城及近郊地。(二)神遵守祂的諾言,按照創17:8「我要將你現在寄居的地,就是迦南全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永遠為業;我也必作他們的神。」所應許的,把迦南地賜給以色列人。在當時以色列人確實仍未完全征服迦南地,但那些殘餘迦南人勢力,因陷入恐懼與戰兢,而不敢對抗以色列百姓。這就應驗神告訴以色列百姓,他們最終會逐漸佔據全部迦南地,實現神的應許。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祢向以色列列祖曾起誓應許的一切,如今都賜給了以色列,賜給他們全境安寧,他們的仇敵沒有一個能在他們面前站立得住,耶和華賜給以色列應許的話,沒有一句落空,全都應驗。主的話是都應驗了,但主要求以色列百姓所做的事,這些百姓卻沒有百分百的去做到(沒有把境內迦南人全除盡)。祈求主幫助我們這些小信的人,學習完全信靠仰望神,遵照神的話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神所應許的事,決不反悔,從聖經我們可以知道,神的話沒有一句落空;反倒是人對神所立的約,卻常會爽約,環境一但改變,便無法遵照去遵行,這是人們該要自我省察認罪悔改的功課。
今日主題:在應許中享受安息
決心應用:你最今一次對神的應許失去信心而感到無力事什麼時候?為了在神的信實中享受祂應許的安息,你今天要怎麼做?
經文:約書亞記21 : 1 ~ 45
在十二支派拈鬮分完地後,利未人眾族去見祭司以利亞撒、約書亞和以色列各支派族長,並要求他們能夠照著耶和華吩咐摩西的話,給他們城邑及其城邑的郊野給他們牧放牲畜,結果以色列人就照著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話,從各自支派的地業中,共將四十八座城(含六座逃城)及其郊野給了亞倫子孫、利未人的哥轄族、革順族及米拉利族。
在所有支派、祭司利未人分完所有迦南土地之後,耶和華神便照從前所起誓應許給以色列祖先的迦南地賜給了以色列人,他們就得了地業,並住在其中。神也照著所應許的賜他們四境平安,沒有一切仇敵能在以色列人面前站立得住。
雖然從神應許迦南地給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創17:8)到所有以色列人得到迦南地並住在其中經過了約六至七百年的時間,這也讓我看見耶和華神真得照著祂所應許賜福給以色列家的話,一句也沒有落空,都應驗了。證明了耶和華神是信實的神,祂的話語永不落空。我們縱然失信,祂仍是可信的。
這也讓我想到我的信心是否會像約書亞或迦勒一樣的專心跟從主耶穌。當我思考時,我就想到我常在困難的環境一來時,我就急著用自己的方法來趕快解決,而不是馬上來到神的面前尋求神的心意,常常也在這樣的光景中遇到更大的問題。今天的經文讓我再次思想,我需要下定決心,當無論遇到甚麼樣困難的事,或是很順利的事,我都要先來到神的面前尋求祂、感謝祂。因為祂的話語是非常可靠的,我可以相信祂,我可以交託給祂,這樣我才是真正專心跟從祂,而祂也是那位,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主。
>>>>> 既已信,信到底。
心得:
以色列人按著上帝從前藉著摩西吩咐他們的,從各支派中劃分城鎮給利未支派居住,以及城鎮四圍的郊野讓他們牧放牲畜。利未人在以色列全地共分得四十八座城,包含河東、河西的六座逃城。這樣,分地的工作就算完成了。神照著祂的應許,賜給以色列全境安寧,他們所有的仇敵都還沒有一個能在他們面前站立得住。神所應許的話,一句都沒有落空,全都應驗了。
從人的眼光來看,以色列人歷經數百年才得著所應許的(而且中間還有許多未得之地);但從屬靈的眼光來看,神一切的應許必定成就。雖然生活中總會有打擊人信心的事,然而神的話語不落空,我們要信得過祂。
禱告:
親愛的天父,祢的話語一句也不落空,祢的旨意必定成就。我們活在時間軸上,雖然常在等待的過程中感到焦躁不安,但是想到祢的信實可靠,就讓我們心裡仍然不失去盼望。願神使我們因信得生,因信而有滿平安。奉靠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 2022-04/06 讀經:約書亞記 第二十一章
✟受感的經文:
21:20 利未支派中哥轄的宗族,就是哥轄其餘的子孫,拈鬮所得的城有從以法蓮支派中分出來的。
21:21 以色列人將以法蓮山地的示劍,就是誤殺人的逃城和屬城的郊野,給了他們;又給他們基色和屬城的郊野,
21:22 基伯先和屬城的郊野,伯‧和崙和屬城的郊野,共四座城;
21:23 又從但支派的地業中給了他們伊利提基和屬城的郊野,基比頓和屬城的郊野,
21:24 亞雅崙和屬城的郊野,迦特‧臨門和屬城的郊野,共四座城;
21:25 又從瑪拿西半支派的地業中給了他們他納和屬城的郊野,迦特‧臨門和屬城的郊野,共兩座城。
21:26 哥轄其餘的子孫共有十座城,還有屬城的郊野。
21:27 以色列人又從瑪拿西半支派的地業中將巴珊的哥蘭,就是誤殺人的逃城和屬城的郊野,給了利未支派革順的子孫;又給他們比‧施提拉和屬城的郊野,共兩座城;
21:28 又從以薩迦支派的地業中給了他們基善和屬城的郊野,大比拉和屬城的郊野,
21:29 耶末和屬城的郊野,隱‧干寧和屬城的郊野,共四座城;
21:30 又從亞設支派的地業中給了他們米沙勒和屬城的郊野,押頓和屬城的郊野,
21:31 黑甲和屬城的郊野,利合和屬城的郊野,共四座城;
21:32 又從拿弗他利支派的地業中將加利利的基低斯,就是誤殺人的逃城和屬城的郊野,給了他們;又給他們哈末‧多珥和屬城的郊野,加珥坦和屬城的郊野,共三座城。
21:33 革順人按宗族 所得的城,共十三座,還有屬城的郊野。
21:34 其餘利未支派米拉利子孫,從西布倫支派的地業中所得的,就是約念和屬城的郊野,加珥他和屬城的郊野,
21:35 丁拿和屬城的郊野,拿哈拉和屬城的郊野,共四座城;
21:36 又從呂便支派的地業中給了他們比悉和屬城的郊野,雅雜和屬城的郊野,
21:37 基底莫和屬城的郊野,米法押和屬城的郊野,共四座城;
21:38 又從迦得支派的地業中,將基列的拉末,就是誤殺人的逃城和屬城的郊野,給了他們;又給他們瑪哈念和屬城的郊野,
21:39 希實本和屬城的郊野,雅謝和屬城的郊野,共四座城。
21:40 其餘利未支派的人,就是米拉利的子孫,按宗族拈鬮所得的,共十二座城。
21:41 利未人在以色列人的地業中所得的城,共四十八座,並有屬城的郊野。
21:42 這些城四圍都有屬城的郊野,城城都是如此。
✟受感的話語:
利未人為了全族在神面前盡事奉的責任,所以大祭司以利亞撒和約書亞,將散佈全境的許多城邑分給他們居住;對基督徒而言,每個支派都分城邑給利未人,說明了要從神所賜的物中歸還給神一部分的原則…這些禮物又用來支持全職服事者及其他有需要的人(哥林多前書 9:7-12),並且幫助福音的傳揚及聖工的推動。我們是否願意像以色列人一樣,將神所賜的財物主權歸還給祂,獻上當獻的,好成就神美好的旨意及神家中的聖工…
祭司在從事他們的聖工時,應有當得的分,但他們在那片土地上無分,耶和華就是他們的分,為使他們的生活有保障,包括居住的所在,就必須詳細說明;由於亞倫的子孫世世代代做祭司,是出自哥轄族,所以他們先分得十三座城邑…首先提到的是猶大和西緬支派中抽出的城,稍後在包括由便雅憫支派抽出的城;由於亞倫的子孫在利未人中的角色特殊(民數記 18:1-6),因著這角色,自然要把他們放在耶路撒冷的聖殿附近…所以,他們所得之地來自南邊的三個支派。我們都是君尊的祭司,被神賦予重任,在祭壇前服事祂,並獻上自己為活祭、蒙神喜悅,並且透過代禱、傳揚福音、愛的事奉…使別人與神和好,而神也必顧念我們生活的一切所有。
總結祭司(亞倫子孫)和利未全支派(其他利未各族)的特殊地位:他們被分別為聖歸給耶和華神,做辦理會幕的事,他們代替全體百姓的長子,有屬靈長子的位份和福氣;所以,當約書亞分地給以色列個支派的時候,神規定利未人不可有產業,耶和華就是他們的產業…這是什麼意思?原來神將以色列人一切所獻上給他的,包括十一奉獻,和一切歸耶和華為聖的,不論是人、是物、是地、是房屋、是牲畜,就是以色列人獻給神最好的,都賜給利未人為產業(民數記 第18章、申命記 18:1-5);總之,神把最好的都賜給了他們,包括四十八座可供居住的城邑在內。所以說,耶和華就是他們的產業。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主耶穌,我們知道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是從祢而得,謝謝祢豐盛的供應…當我們憑信心獻上甘心樂意的祭,便是蒙祢所悅納的,也求主使我們有亞倫子孫的服事心志,盡忠職守,也能與人合作成為美好的服事團隊;幫助我們常存感恩,知道祢無不在、無微不至的供應,求祢讓我們忠於所託,不論全職或帶職、雙職,都能善盡本分,獻上自己並相信祢會有最穩妥的供應。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約書亞記 20:1-9、21:1-45】
|設立逃城|
第廿章記載耶和華吩咐約書亞「設立逃城」。第廿一章則記載約書亞把四十八座城邑給了利未人,其中逃城歸給了利未人(廿一13、21;27、32、38節)。
從廿章1-3節我們看見,逃城是為了「使那無心而誤殺人的,可以逃到那裡。這些城可以作他們逃避報血仇人的地方」。從摩西五經及歷史書看見,神非常看重「逃城」的設立。「逃城」是神的公義與慈愛的彰顯,逃城讓人看見,神是看顧無辜者的神。
而更重要的是,我們從希伯來書看見,逃城乃是預表「基督」。希伯來書的作者說:「藉這兩件不更改的事,神決不能說謊,好叫我們這逃往避難所、持定擺在我們前頭指望的人可以大得勉勵」(來六18)。逃城是那些被追殺之人,沒有盼望的人唯一的盼望。耶穌基督也是人類的盼望,許多人也許沒有被報血仇的人追殺,然而,他們被罪追殺、被魔鬼追殺,被絕望、憂鬱、無助所追殺,感謝神!直到我們逃往耶穌基督,祂成為我們的避難所,我們在基督裡終於得著安息!唯願每一個絕望的人都在基督裡找到他們生命的逃城!教會也應當是絕望之人的逃城,唯願每個神的教會都讓人在裡面找到安息!
廿一章44-45節提到:「耶和華照著向他們列祖起誓所應許的一切話,使他們四境平安;他們一切仇敵中,沒有一人在他們面前站立得住。耶和華把一切仇敵都交在他們手中。耶和華應許賜福給以色列家的話一句也沒有落空,都應驗了」。約書亞記來到了尾聲,也是一個完美的大結局,這段經文描述了這個完美的大結局:「一切仇敵都交在他們手中,一切的應許都應驗了」!
這也應是我們生命的美好結局,有一天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時,我們也希望我們的生命能見證:「耶和華把一切仇敵都交在我的手中,祂應許賜福給我的一切話語,一句也沒有落空,都應驗了」!請記得:「不是許多的仇敵,而是一切的仇敵」;「不是許多的應許,而是一切的應許」!我們向神求,我們也要戰勝一切的仇敵,我們也要得著一切神應許賜給我們的福!
◆回應
主啊!謝謝祢成為我生命的逃城,讓我在祢裡面得著安息。唯願每個教會都成為祢的逃城,我們要在各地設立更多的教會,使更多人能找到逃城!主啊!我宣告,我要戰勝一切的仇敵,我要得著祢一切應許的福份!
◆背經
藉這兩件不更改的事,神決不能說謊,好叫我們這逃往避難所、持定擺在我們前頭指望的人可以大得勉勵。(希伯來書 6:18)
敬拜詩歌:我寧願有耶穌 I'd rather have Jusus(讚美 267)
https://youtu.be/PwZWTKjguX0
一、安靜:我心歡喜,因我的指望都在乎祢。
二、讀經:約書亞記 21:1-45
1. 重點說明
逃城分配完成,接著是分配利未人的居所。在以色列人中,利未人是在會幕中服事神的支派,他們沒有自己的土地,但他們擁有的比其他支派更多,因為耶和華是他們的產業(民18:24)。神特別為他們預備了四十八座城,分散在以色列各支派當中,便於教導百姓律法,引導他們到神面前,這也應驗了他們先祖雅各古老的預言(創 49:7),看見神的信實與智慧。
2. 鑰節:於是以色列人照耶和華所吩咐的,從自己的地業中,將以下所記的城邑和城邑的郊野給了利未人。(書 21:3)
三、默想:
■利未人所得的與其他支派有何不同?(v.2)
■他們所得的城邑是分布在何處?(v.3)
■為什麼神只給他們城邑,卻不給他們土地?這顯示神對利未人的心意為何?
四、禱告:主耶穌,祢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份,我相信祢的揀選與供應,求祢幫助我放下屬地的依戀,因為在祢面前有滿足的喜樂。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約書亞記 21 章
閱讀: 約翰福音10章1-10節 | 全年讀經進度: 約書亞記19-21章;路加福音2章25-52節
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約翰福音10章14節
某一年的兒童聖經假日營,偉健的教會決定帶一些動物來講解聖經故事。當偉健到教會去幫忙的時候,負責人要他把一隻綿羊帶進假日營的會場。當時,他必須用一根繩子,使勁地將這隻毛茸茸的綿羊拖進教會的體育館。但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綿羊變得越來越願意跟隨他。到假日營結束時,偉健根本不必拉住繩子,只要呼喚綿羊,綿羊就會跟著他,因綿羊知道偉健值得信任。
在新約聖經中,耶穌將自己比作牧羊人,說祂的子民(祂的羊)將會跟著祂,因為認得祂的聲音(約翰福音10章4節),但這些羊遇到陌生人或盜賊就會逃跑(5節)。身為上帝的兒女,我們就像綿羊一樣,需要與這位大牧者建立關係來認識祂的聲音。當我們與牧者有親密的關係,就會看到祂的特質,並學會信靠祂。
當我們越發認識上帝並愛慕祂,我們就能夠辨別祂的聲音,並且能夠更迅速地逃離前來偷竊、殺害、毀壞的盜賊(10節),就是那些試圖欺騙我們,使我們遠離上帝的人。這位大牧者與假教師截然不同,我們可以相信祂的聲音,祂會把我們帶到安全的地方。
藉由閱讀聖經,你認識上帝的哪一個特質?
這對你有何影響?什麼能幫助你辨別上帝的聲音?
天父,感謝祢成為我慈愛的大牧者,
求祢幫助我能認得並單單聽從祢的聲音。
作者: 施竹俐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在耶穌的時代,牧羊人常將羊群圈在兩種羊圈中。在村子裡,羊群會被圈在有石頭圍牆的公共羊圈內,由看門人來守護(約翰福音10章1-5節)。在田野裡,羊圈通常是用石頭、樹幹和樹枝搭成的臨時圍欄,牧羊人睡在前面狹窄的入口處。耶穌說了兩次祂是羊的「門」(7、9節)。「門」既代表保護,也象徵供應。「門」也提醒我們有一個出入口,耶穌說:「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9節);耶穌這位好牧人會保護祂的羊在一個安全可靠的地方,並讓羊「出入得草吃」(9節;參閱詩篇23篇4節)。好牧人也會引導祂的羊到「青草地上,……在可安歇的水邊」(詩篇23篇2節)。
沈啟智(特約作者)
詩歌敬拜:https://youtu.be/t3lfyCsAMPg
解經影片:https://youtu.be/cBOWjJNAUQY
客家宣教神學院院長
溫永生牧師 研經分享
每研、美言2021/6/24 (四)
每日研經釋義 <約書亞記21:1-19>
一一這段經文可細分為三小段。1-3節講到利未人的領袖到示羅,在約書亞和祭司以利亞撒、各支派領袖的面前請求分地,他們說:「從前耶和華藉著摩西吩咐給我們城邑居住,並城邑的郊野可以牧養我們的牲畜。」(21:2)以色列人就照著做了;4-8節記載利未人按亞倫子孫(祭司)、哥轄其餘子孫、革順的子孫、米拉利的子孫,分別在十二支派中得的城邑和郊野;9-19節記錄了亞倫子孫所得的十三座城。從整段經文中,有一個重點值得我們思想,我們發現擔任祭司的亞倫子孫,只是哥轄子孫中的一支,但他們得了十三座城(21:4),其餘的哥轄子孫才得十座城(21:5);革順(利未的長子)子孫、米拉利子孫分別才得十三、十二座城(21:6-7)!
一一可見,祭司是被尊榮的!今天,基督徒是「人人皆祭司」,我們是天父尊榮的人!彼得前書2章9節說:「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 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願我們在新冠肺炎疫情延燒的期間,能「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詩歌敬拜:https://youtu.be/14L0lPBJkfk
解經影片:https://youtu.be/8N9bwl9G2Wc
客家宣教神學院院長
溫永生牧師 研經分享
每研、美言2021/6/25 (五)
每日研經釋義 <約書亞記21:20-45>
一一這段經文可細分為四小段。20-26節講到哥轄其餘子孫拈鬮所得的十座城和郊野(參21:5);27-33節記載6節所提革順子孫分得的十三座城和郊野;34-40節則記載米拉利子孫所得的十二座城和郊野(參21:7);第四小段41-45節是利未人和全以色列人得城與分地的總結,最後一句話是:「耶和華應許賜福給以色列家的話一句也沒有落空,都應驗了。」(21:45)上帝向摩西和以色列應許入迦南得地為業的應許應驗了!
一一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利未人得的四十八座城中,猶大和西緬支派給了九座,拿弗他利三座,其餘九個支派各四座,其中有四座城是逃城。據《信望愛》網站的解說:「它們不是彙集一處的,乃是散佈於十二 支派當中,其意義是十分明顯的:他們散居全地,好把示羅(會幕所在)之影響力滲入民間,…就是把神的律法教導百姓,使雅各家不忘記神的審判,使以色列不背棄神的律法,也提醒他們焚香及獻祭。」利未人「牧養」全以色列百姓,就好像教會中的牧者或小組長「牧養」信徒一樣。今天請為所屬教會禱告,在肺炎疫情中,牧養事工不中斷。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這樣看來必另有一安息,為神的子民存留。」(聖經希伯來書四章 9 節)
「耶和華....使他們四境平安....耶和華把一切仇敵都交在他們手中。」(聖經約書亞記二十一章 44 節)
一位著名的事奉主的工人告訴我們他母親的故事:
他的母親是一位非常多憂多慮的基督徒,他常花數小時和她談話,要想叫她看見煩惱是一個罪,但是一點沒有用處。 她曾飽經許多苦楚,特別是那些從未來臨的。
一天早晨,他母親下樓來吃早餐;滿面笑容,和平常大不相同。他心中非常詫異,就問她什麼事情叫她這樣喜樂; 她告訴他:夜間她做了一個奇異的夢。
夢中她和一大群疲倦、背重擔的人,同在一條大路上行走。他們背上都背著許多黑色的包裹;她看見許多形狀可憎的惡魔把那些黑色的包裹撒在地上, 讓人們去拾起來背著。
她自己也像別人一樣,背著那些無須背的重擔,覺得非常苦重。過了一會,她抬起頭來,看見一位人子,帶著一個榮耀的慈顏, 在人群中走來走去,安慰人們。
最後那位人子走到她身邊來了;她仔細一看,原來是她的主。她仰起頭來告訴祂她非常疲倦,祂帶著一個憂愁的笑容對她說:
「親愛的孩子,這些重擔並不是我給你的;你用不著去背它們。它們是魔鬼給你的,魔鬼要把你的命壓出來,你知道麼? 所以你只要將它們丟下來,連你的手指也不去摸一摸,你就會覺得道路容易了,你也會覺得像生了翅膀一樣。」
祂用手一摸,看哪,平安和喜樂充滿了她的全身;她把她的重擔一擲,正想倒在祂腳前感謝祂,她突然醒了,發覺她一切的掛慮都消失了。 從這一天起,直到她死的日子,她成了全家最喜樂的一個人。── 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