禱讀聖經2021年6月18日(週五)書17:1-18

頌讀(大聲讀聖經):書17:1-18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從今天所讀的經文有二件值得去思考的事:(一)女兒爭取宗族支派的產業:瑪拿西的玄孫「西羅非哈」因沒有兒子,只有五個女兒;這五個女兒來找祭司及約書亞索取當得的地業。依希伯來當時法律,父親的財產只可以分給兒子,女兒通常不可繼承,但可得一筆嫁妝,包括女奴、陪嫁田地等。摩西死前,因西羅非哈的女兒提出抗辯,確立了有條件的女子繼承權;因西羅非哈無子,而眾女兒也同意只嫁給本族人,最後她們如願以償,取得產業。(二)約瑟子孫要求更多的土地:約瑟的子孫來找約書亞,想多分得一些土地。(書17:14)這樣的想法被約書亞有智慧的否決掉。約書亞鼓勵他們,你們百姓眾多,並且強大,不可只有一籤而已;鄰近山區的地都歸給你們,雖然山區有樹林,但你們可以去砍伐,整理出來的地都歸給你們。迦南人雖有鐵車,兵力強盛,但你們一定可以把他們趕出去。這樣,你們的土地不就又多出來了嗎?堵住約瑟子孫的口,需要自己努力。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從剛才的經文默想得知,西羅非哈的女兒為了爭取自己應有權益,向約書亞爭取地業,這事是無可厚非,但約瑟的子孫向約書亞要求得更多的地業,這就不合宜,地業是自己爭取來的,不是只向約書亞要;想得更多產業但自己卻不願意付出代價,想白白獲得好處,這樣的態度不足取。祈求主幫助我們有正確認知,若想要得到天國的獎賞,自己要多付出,不要老想從天上白白掉下來。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一個成熟的基督徒,應當以「傳天國福音」為志業,地上所有的工作最終都是以完成天國的福音為其目標,這樣的認知是每一個屬神的兒女應有的看見,不能視而不見。


靈修教材: 約書亞記-禱讀聖經
要為所得的恩典獻上感謝

今日主題:要為所得的恩典獻上感謝
決心應用:你何時曾因為自己的慾望,而忘記當為己有的許多福分感謝?有沒有什麼領域,是你要信靠神所賜的應許而去開括的?
約書亞記17:1-18
此章講述關於約瑟的子孫瑪拿西後裔的故事,他的子孫都照著宗族抽籤得了地,不過因為西羅非哈沒有兒子只有女兒,並希望約書亞按著耶和華的應許要求約書亞也要分產業給她們,約書亞按著耶和華的指示,讓她們也能分得土地,然而約瑟的另一後裔向約書亞抱怨所分到的土地相對於他們人口來說太小了,約書亞指示了他們可以開墾比利洗人和利泛音人之地的森林,但是他們還是以迦南人有鐵戰車作為推託的藉口。但約書亞告訴他們,以法蓮人與瑪拿西人,百姓眾多且強大,那山區歸他們必定有能力開墾,也有能力戰勝周遭的迦南人。
從這篇章節可以知道約書亞按著神的應許將地給了約瑟的後裔,約瑟的後裔是個大族,所以可以知道這些後裔所領受到的恩典,絕對是豐富的。不過,看到他們對於得著神福分,而所衍生出的貪婪,一開口希望要得更多。值得我們再三反思自己,我們在得著神恩典與福分的同時,心中的貪婪的慾望是否大於誠心感謝神所賜予。神已經在我們所在的位置預備好要給予我們的,我們應該要更有信心來面對新的挑戰。

>>>>>>>感謝神所賜予的恩典,憑著信心可以突破新的挑戰!


靈修教材: 2022每日活水(2月份)
2月25日

心得:
約瑟的子孫(以法蓮支派和瑪拿西支派)有共同的問題:他們沒有(或不能)趕出在他們城鎮中的迦南人,即便當他們強盛的時候也沒有將迦南人全數趕出,而是容許他們住在中間、成為做苦工的人。他們向約書亞抱怨自己人多、所得的地卻不夠,又因為害怕迦南人強大,不肯自己去開墾。約瑟的子孫與猶大人迦勒恰恰完全相反!迦勒因著對神滿滿的信心,願意主動出擊攻打最強大的亞衲族人,他最終果然獲得那地。約瑟的子孫則是對現況充滿抱怨,同時也反映出他們的不信。
生活中可能有許多地方不如人意,但我們應該學習不要隨便發怨言,而是用信心的眼光、積極地去面對,也看看自己能夠做什麼,好領受神的應許。經文也提醒我們不要便宜行事,徹底遵守神的一切吩咐才是最安全並帶來祝福的。

禱告:
親愛的父上帝,我要常常稱頌祢的名,讚美祢。我也要存感恩的心來面對生活大小事;因為,為我們爭戰的是神自己。按著聖經上的教導,我願常常靠主喜樂,不住禱告,凡事謝恩。願主幫助我更多經歷祢的恩惠。奉耶穌的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2022-04/02讀經:約書亞記 第十七章

✍️ 2022-04/02 讀經:約書亞記 第十七章

✟受感的經文:
17:11 瑪拿西在以薩迦和亞設境內,有伯善和屬伯善的鎮市,以伯蓮和屬以伯蓮的鎮市,多珥的居民和屬多珥的鎮市;又有三處山岡,就是隱多珥和屬隱多珥的鎮市;他納的居民和屬他納的鎮市,米吉多的居民和屬米吉多的鎮市。
17:12 只是瑪拿西子孫不能趕出這些城的居民,迦南人偏要住在那地。
17:13 及至以色列人強盛了,就使迦南人做苦工,沒有把他們全然趕出。

✟受感的話語:
〔約書亞記 第17章〕講到瑪拿西所得到的土地當中,其中有六個鎮市的迦南人,瑪拿西的子孫不能趕出這些城的居民,迦南人偏要住在那地。(約書亞記 17:12)

為何瑪拿西人無法將這些迦南人趕出神所賞賜給他們的土地呢?因為當時迦南人很強盛而且還有鐵車。(約書亞記 17:118)瑪拿西人一看到這些外在的條件,他們的心都消化了,失去了對 上帝的信心。

上帝曾經應許以色列人「你不要因他們驚恐,因為耶和華你神,在你們中間是大而可畏的 神,必將這些國的民,從你面前漸漸趕出………,必將他們交給你,大大的擾亂他們,直到他們滅絕了。(申命記 7:22-23) 瑪拿西人雖然擁有神的應許,卻依然沒有信心將迦南人趕出去,因為他們看這些外在的條件(他們強盛、有鐵車)認為他們必定無法勝過迦南人;反觀迦勒,當約書亞分給迦勒(基列亞巴)迦勒就很有信心的信靠神的應許,迦勒就從基列亞巴趕出亞納族的三個族長。

瑪拿西人和迦勒就象徵著我們的信仰旅程。
當我們的眼目一直注目著環境,我們的信心必定是軟弱不堪一擊;當我們的眼目是注視著神,倚靠神話語的應許,我們就會對神有信心,我們面對事情就可以不膽怯、不害怕…因為,信心是從神的話語而來。

✟禱告和回應:
主耶穌幫助我們在任何的環境中,提醒我們的眼目常常定睛仰望你,並且相信你話語的應許。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靈修教材: 神同在讀經
4/13 讀經進度

1. 申命記 17-18
2. 路加福音 19:28-47
3. 詩篇 44:23-26
4. 箴言 13:2~3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2024-05/16_必能趕出去

【約書亞記 16:1-10、17:1-18】 
|必能趕出去|

這幾天我們所讀的經文,神詳細地記載以色列百姓所得的地業。這兩章經文詳細記錄以法蓮及瑪拿西兩支派的地業。神要祂的百姓不僅出埃及,也要進迦南得地為業。基督徒不僅要得救,神要我們得勝仇敵!我們被神選、呼召,不僅為了生存,而是為了得勝、得產業,為神爭戰,奪回失地,奪回失去的生命,也奪回失喪的靈魂!願我們永不停止地為神奪回未得之地,得著神給我們的產業!

十七章第14-18節記載,以法蓮支派認為他們族大人多,只得一段地為業是不夠的。因此,約書亞對他們說:「你們如果族大人多,嫌以法蓮山地窄小,就可以上比利洗人,利乏音人之地,在樹林中砍伐樹木」。約瑟的子孫說:「那山地容不下我們,並且住平原的迦南人,就是住伯善和屬伯善的鎮市,並住耶斯列平原的人,都有鐵車」。約書亞對約瑟家,就是以法蓮和瑪拿西人說:「你是族大人多,並且強盛,不可僅有一鬮之地,山地也要歸你,雖是樹林你也可以砍伐,靠近之地,必歸你,迦南人雖有鐵車,雖是強盛,你也能把他們趕出去」。

失敗者和得勝者的差別,不是因為環境和自身條件的差異,而在於他們「如何看自己及如何看環境」。以法蓮人族大人多,並且強盛,但是他們卻看敵人比自己更強盛,敵人有鐵車。約書亞則鼓勵他們,從神的眼光看自己及敵人,神既應許他們可以趕出敵人,他們就不需懼怕敵人的強盛及堅固的鐵車了!

大衛曾說:「又使這眾人知道,耶和華使人得勝不是用刀用槍,因為爭戰的勝敗全在乎耶和華。祂必將你們交在我們手裡」(撒上十七47)。讓我們定睛看神,以信心抓住神的應許,得勝必然是屬於我們的!

◆回應
主啊!我願意不斷地為祢得地,不管在國內、國外,我要得著祢為我預備的產業,我要奪回更多失喪的靈魂!主啊!我宣告不管環境多麼困難,我們足能得勝,因為祢是我們軍隊的元帥!

◆背經
又使這眾人知道耶和華使人得勝,不是用刀用槍,因為爭戰的勝敗全在乎耶和華。祂必將你們交在我們手裡。(撒母耳記上 17:47)


靈修教材: 清晨嗎哪
約書亞記 17:14-18

敬拜詩歌:主是我力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wkVV-8ApP0

一、安靜:早晨祢必聽我的聲音;早晨我必向祢陳明我的心意,並要儆醒。
二、讀經:約書亞記 17:14-18
1. 重點說明
第十五章記錄了猶大的地業,接著第十六和十七章則是約瑟子孫(以法蓮、瑪拿西)的分地,在其中也看到另外的插曲,就是他們的抱怨:抱怨他們族大人多,所得的地業卻小;於是約書亞指出另一塊地,但他們又抱怨那是山地,平原的迦南人又有鐵車,約書亞提醒他們,得產業要付出行動與代價,也要有膽識與勇氣,抱怨不是我們生活的選項,積極面對問題,靠主勇敢爭戰,才是致勝關鍵。
2. 鑰節:山地也要歸你,雖是樹林,你也可以砍伐;靠近之地必歸你。迦南人雖有鐵車,雖是強盛,你也能把他們趕出去。(書17:18)
三、默想:
■以法蓮與瑪拿西半支派向約書亞抱怨什麼?(v.14、v.16)
■約書亞如何回應?(v.15、v.17-v.18)
■為什麼約書亞這樣提醒約瑟的子孫?當我感受到環境的限制或是覺得擁有的有缺乏時,我會抱怨嗎?我可以如何面對?
四、禱告:求主幫助我不以抱怨處事,因我相信祢是我的主,求祢賜我智慧與勇氣,並且付諸行動,不讓我的懼怕,攔阻我經歷祢的豐盛。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約書亞記 16-17 章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舊約歷史書上:書、士、得、撒、撒)
約書亞記 17:18

山地也要歸你,雖是樹林,你也可以砍伐;靠近之地必歸你。迦南人雖有鐵車,雖是強盛,你也能把他們趕出去。(書17:18)


靈修教材: 心靈森呼吸(約書亞記、士師記、路得記、撒母耳記上、撒母耳記下)
更大的工程

閱讀: 哥林多前書3章5-9節 | 全年讀經進度: 約書亞記16-18章;路加福音2章1-24節

我們是與上帝同工的。—哥林多前書3章9節
英國南安普敦市非營利的「十月書店」(October Books)因付不起租金而需要搬遷。儘管新的店相隔不遠,但要把書店裡兩萬本書搬到新家仍是一件大工程。在店員的號召下,有兩百多名志願者前來協助搬書。他們在行人道上組成人鏈,以人龍接力的方式搬書。一名店員說:「看到那麼多人來幫忙,我很感動。他們都願意成為這個大工程的一分子。」

我們也可以是一項龐大工程的一分子。上帝要使用我們向世界傳達祂愛的信息。因著曾有人與我們分享這個信息,我們便可傳給別人並且繼續傳出去。保羅將建立上帝的國度與從事園藝工作相比,他說有人負責播種,有人負責澆水,而且「我們是與上帝同工的」(哥林多前書3章9節)。

每一項工作都很重要,但所有的工作都是靠聖靈的能力方可完成。上帝藉著聖靈使人明白,上帝對世人的愛,並差祂的兒子降世為他們受死,讓他們得以從罪中得釋放(約翰福音3章16節),靈命能茁壯成長。

上帝經常藉著像你我這樣的「志願者」在這世上動工。雖然我們個人的貢獻對整個基督的群體似乎微不足道,但我們還是可以令這個群體更加茁壯成長,只要我們能同心同工,向世人分享上帝的愛。

在上帝的事工裡,你選擇群策群力還是單打獨鬥呢?
這如何影響你事奉上帝和服事人?
親愛的上帝,感謝祢讓我參與祢的計劃,向每個人
傳揚祢的愛,也求祢使我的言語舉止能反映出祢的樣式。
作者: 史珍妮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哥林多前書3章9節說:「我們是與上帝同工的。」到了第12章,保羅進一步解釋信徒是互相搭配合作的概念,我們的「恩賜原有分別,聖靈卻是一位」(4節)。無論我們具備何種恩賜,都是上帝所賜予的,我們因著不同的恩賜而有不同的「職事」,但都是為了同一位「主」(5節)。無論我們做哪方面的服事,都是事奉同一位上帝,就像第6節說:「功用也有分別,上帝卻是一位,在眾人裡面運行一切的事。」我們在同一個團隊中作工,並從團隊的共同領袖那裡得著能力,這團隊的領袖就是上帝自己。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不僅是彼此互為同工,我們也是與上帝同工(3章9節)。

康恩施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20220225 活水时光

分享者:张俊贤教师
日期:25.02.2022(星期五)
经文:约书亚记 17:1-18
链接:https://youtu.be/hCDuBIFFoCw


靈修教材: 活水时光
2月13日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山地也要歸你。」(聖經約書亞記十七章 18 節)

  山上有寬暢的地盤,平原上住滿了迦南人,他們都有鐵車阻礙你的擴張,所以你該上山去,佔據山上的地業。

  也許你今日受阻不能為神作工,你該求神興起能作工的;也許你的話語不能感動人, 你可以感動天;也許你的工作受經濟、人才、恩賜,以及種種難處的限制, 你可以在上面看不見的、永活的神那裡發展。

  山上有樹林的攔阻,然而憑著信心可以砍伐。當初以色列各支派雖然明知山上有寬地和寶藏, 他們還不敢自信能砍伐叢密的樹林,開路上山。但是神指示他們、提醒他們:他們有足夠的力量可以把樹木砍去。

  今天許多的攔阻,許多似乎不可能的事情,擺在我們面前,像山上的樹林一般, 並不是來嘲笑我們的,乃是來催促我們向神懇求應許和支取力量的。

  每一次難處來到,都是暗示我們,神怎樣答應我們信心的禱告和工作的。

  讀者,你覺得平原太窄小麼?上山去吧,住在那裡,在那裡發展罷;在那裡你可以從磐石中得蜜, 從地中得寶藏。 ── 譯自《日誠報》(Daily Devotional Commentary)


靈修教材: 荒漠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