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今天的經文,對照現今的世代,讀來格外令人感覺沉重。耶利米所傳講神的審判,似乎也是在對現今的我們說話。神是創造的真神,我們乃應遵行祂的話,敬拜祂,然而在今日,許多人不認識神、追求屬世的價值、敬拜假神,於是神的憤怒臨到,於是神降罰在這個世代。
不只是不認識神的人敬拜偶像,甚至連基督徒也動搖了心志!離開了真道,以至於我們沒有善盡管家的職責,使這個世界趨於混亂與不安,因此,國攻打國、民攻打民,各地出現災難…對照我們現在所處的光景,不正是面臨這樣的處境?
求神幫助我們,認罪悔改,重新回到神的面前,謙卑承認自己的不足,認清我們無法掌管這個世界、無法控制一切,我們的盼望與倚靠乃是在神,唯有當我們看見自己的軟弱,我們才能終於知道,神是我們的主宰,是我們人生的盼望與生命的源頭。
禱告:
親愛的神,願祢赦免我們的罪,願祢的憐憫臨到這個世代。我們有罪,因為我們如此悖逆,我們忘記了祢的恩典,辜負了祢的愛,把祢賜給我們為業的這個世界管理得如此糟糕。但是神啊,祢是有憐憫,守約施慈愛的神,祢必不長久責備,也不永遠懷怒,求祢幫助我們脫離兇惡,脫離疫情的威脅,使我們蒙祢拯救與赦免。願這世代能因疫情認識祢、歸向祢,倚靠祢,願祢掌權,在這人無法掌握的時刻,彰顯祢的大能!禱告奉靠主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心得:
今天的經文讓我很快想到孩子的「講不聽」。大多數做父母師長的人都能理解,即或不然,自己年幼時恐怕也有被念「講不聽」的經驗。我們在上帝的眼中,也是那樣令人生氣又擔心的「講不聽的孩子」嗎?「他們抓住詭詐,不肯回頭」似乎也很貼近人的真實狀況,理性上知道不好、不對的狀況,卻任由它們一再發生;用一句「我很軟弱」就開脫了所有的責任。
我第一件要做的,是誠實的自我省察(當然必須是在聖靈的光照下),並且問自己「我做的是什麼呢?」我要承認自己的行為偏離了神的法則(不論是犯罪,或者沒有行善)。我不能活在苟且的平安假象裡,以為無所謂,因為神確實會懲罰。我也要承認,在我裡面沒有良善,我確實無法靠自己行義。因此,當聖靈光照提醒的時候,我必須立刻回應,立刻改變,立刻順服。
禱告:
親愛的父神,當我看到祢對古時以色列人的責備,我知道這也是我的光景,我並沒有優於他們。求主赦免我的過犯,也幫助我不要沈溺罪中之樂。我很需要一顆「新心」,一顆體貼神心意的「肉心」,祢將律法寫在我的心裡,又使我樂意順服祢。當聖靈提醒我的時候,我要立刻回轉,立刻順服,像稅吏撒該一樣。奉靠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心得:
面對這一群不聽話、不悔改的猶大百姓,神要因他們的罪行而離棄他們,不再使他們享有平安,上帝決定要派敵人來攻擊、滅絕這一群百姓。但百姓仍然不明白為何神的審判要臨到他們?先知表達了神的憂傷,看到這羣百姓的光景,神難道不傷心嗎?神並不是想用刑罰來懲罰我們,祂乃願意我們回轉到祂身邊,我們也常如這群百姓一樣,知罪但不悔罪,願神光照我們,使我們願意悔改回轉到神身邊,享受在祂裡面的平安與福氣!
禱告:
親愛的父神!求祢使我明白祢管教的目的,乃是不願我繼續受罪的轄制,使我知道自己是罪人需要祢的救恩,因祢話語的光照,幫助我成為順服的兒女,活出神國百姓的樣式,每天過得勝的生活。禱告奉耶穌聖名,阿們!
敬拜詩歌:永遠的依靠 (陳國富)
https://youtu.be/JDgpdgHIfNA
一、安靜:主啊!求祢使我專心敬畏祢的名。
二、讀經:耶利米書 8:1-22
1. 重點說明:
先知極其哀傷,因為極大的災難就要來臨,政治領袖、宗教領袖以及平民百姓的屍骨將會遭殃,這都是因為猶大從小到大都表現出令神錯愕不已的「擇惡固執」、「執迷不悟」!被百姓認為有智慧的宗教領袖也都敗壞,神再度指出其虛謊與謬誤。當然百姓有得痊癒的方法,被擄永遠只是上帝管教的手段,神的兒女要懂得醒悟回轉,不要錯失得救的時機。
2. 鑰節:這耶路撒冷的民,為何恆久背道呢?他們守定詭詐,不肯回頭。(耶 8:5)
三、默想:
■猶大政治領袖、宗教領袖以及平民百姓的屍骨將遭何殃?(v.1-v.2)活著的餘民將逢何災?(v.3)試列舉其原因。(v.5-v.7)
■本章 10-12 節傳播(假)平安信息的宗教領袖有何結局?他們哪裡錯了?對聽眾有助益嗎?百姓「還未得救」、「得不著好處」、「不得痊癒」的原因是什麼?
■得救恩、得好處、得痊癒,必須回轉、回頭、悔改、離罪,我可以安靜下來想一想:通常什麼原因會讓我執迷不悟?我可以和主談談這些難以勝過的「固」。
四、禱告:我需要祢的幫助,謝謝祢總不放棄我,即便在我剛愎、硬心之際,祢管教的手是愛的手,依舊牽引著我。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耶利米書 8 章
【耶利米書 7:29-8:3】
|生死的事|
什麼原因讓人的生命到一個地步,如同第七章第34所說的,失去了喜樂呢?又是什麼原因,讓人到一個地步,如同第八章第3節所說的,「寧可揀死不揀生」呢?是什麼事情如此關乎「生死的事」呢?這個世代也是一樣,得憂鬱症的人愈來愈多,人的生命沒有喜樂,自殺已躍升為十大死因之一。是什麼原因讓人「寧可揀死不揀生」呢?耶利米先知不斷讓我們看見,原因在於「人不與真神建立關係,反而與假神建立關係」。第八章第2節提到,神傷心地控訴猶太人:「喜愛、事奉、隨從、求問並敬拜假神」,這些原應當是我們與真神的關係才對。若我們真心地「喜愛、事奉、隨從、求問並敬拜真神」,我們的生命必定充滿喜樂和活力,必定覺得生命真是何等的美好。因此,我們應當以這樣的關係來檢視我們與神的關係:
第一、我們愛神嗎?
我們是否從內心深處決定,我們要愛神超過一切呢?我們是否盡心、盡性、盡意、盡力地愛我們的神呢?
第二、我們事奉神嗎?
愛神不應只在言語和舌頭上,我們當分別時間來服事神,在教會中服事神,在人群中向人傳揚祂的名。你盡心、盡性服事你的神嗎?
第三、我們隨從神嗎?
愛神的人不僅願意服事神,也願意聽從神的話語。你是否在每天的生活中隨從神的心意呢?是?是否隨從聖靈的引導呢?
第四、我們求問神嗎?
耶穌說:「我的羊聽我的聲音」。神是樂意向我們說話的神。當你的人生面對抉擇時,你會帶到神的面前嗎?你是否因著知道祂是我們的神,而願意在凡事上求問神的心意,如同大衛一樣呢?
第五、我們敬拜神嗎?
我們是否常常在祂的聖所中敬拜祂?是否在每天的生活中敬拜祂,感謝祂為我們所作的一切呢?
◆回應
主啊!我願一生祢、服事祢、隨從祢、求問祢、敬拜祢,因我知道這是我的喜樂及我生命的目標。
◆背經
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馬太福音 22:37)
【耶利米書 8:4-12】
|無知的罪|
聖經常讓我們看見,「無知」也是一種罪(參考羅一31)。這段經文指出猶太人許多「無知的罪」:
第一、他們「不知道悔改」
第6節神痛心的說:「無人悔改惡行,說:『我做的是什麼呢?』」神為著人不知道悔改而憂傷!因此,第4、5節神焦急地說:「人跌倒不再起來嗎?人轉去不再轉來嗎?為什麼我的百姓一直不肯回頭呢?」讓我們省察我們生命中,是否有一直不肯改變的惡性情?是否有得罪神的罪行?讓我們起來吧!轉回吧!改變吧!
第二、他們「不知道神的法則」
第7節神責備祂的百姓「不知道神的法則」。這裡的「不知道」不是指他們沒有聽過神的法則,因為第8節指出猶太人甚至以他們「擁有」神的律法而自豪呢!這裡的「不知道神的法則」乃是如同第9節所說的,是指他們明知道神的法則,卻「棄掉」神的話。因此,神說:「他們棄掉耶和華的話,心裡還有什麼智慧呢?」是的!當人不走在神的法則中,人是最愚昧的。第7節提到,許多鳥類都知道必須照著神所造的法則,它們才能存活;今天人卻常常因為不照神的法則生活,以致為自己招來痛苦,可見人何等的愚昧啊!
第三、他們「不知羞恥」
第12節神責備祂的百姓「不知羞恥」。第10-12節這段經文,在第六章13-15節也出現過。神很傷心猶太人如此地貪婪及輕忽罪,更傷心的是他們「不知羞恥」,神把良心放在我們裡面,就是讓我們犯罪之後,能「知道羞恥」。因此,人若犯罪之後,仍「不知羞」,那真是極可悲的事!我們應當常常向神求,求祂給我們一顆敏銳的良心,好讓我們會為自己一切的不義、不討神喜悅的事而覺羞恥。
◆回應
主啊!光照我的生命是否還有一直不肯改變的惡性情及惡行。主啊!求祢給我們一顆敏銳的良心,好讓我們會為自己一切的不義,不討神喜悅的事而覺羞恥。
◆背經
尋找它,如尋找銀子,搜求它,如搜求隱藏的珍寶,你就明白敬畏耶和華,得以認識神。(箴言 2:4-5)
【耶利米書 8:13-22】
|為罪受苦或為靈魂受苦|
第14節先知提到「我們為何靜坐不動呢?神使我們靜默不言,又將苦膽水給我們喝,都因我們得罪了耶和華。」這裡描述猶太人因為得罪神而落在悲苦之中的光景;面對罪的苦果,人只能靜坐悲哀、痛苦。就如同第15節所說的,活在失望、不安、受傷及驚惶之中,這就是罪所帶來的結果。罪雖然帶給人「罪中之樂」,至終所得到的,卻只是不安、痛苦、傷害及因罪帶來各樣災害的驚惶而已。
先知讓我們看見罪的痛苦,無非要我們更認清罪的結局,警告我們不要因一時的「罪中之樂」,而最終落入「苦膽」之中。讓我們因猶太人而得警戒。你正在享受「罪中之樂」嗎?快快放下吧!免得你將要嚐到罪的「苦果」。
第18節到22節這段經文描述「先知的痛苦」。他說:「我有憂愁!」(第18節);又說「我因我百姓的損傷,我也受了損傷,我哀痛、驚惶將我抓住!」(第21節)。我們看見了先知的「憂愁」、「受傷」、「哀痛」和「驚惶」。然而,先知和猶太百姓的痛苦、受傷和驚惶是很不同的。百姓的痛苦是因「罪」而受苦,先知的受苦是為「失喪的靈魂」而受苦,為「同胞拜偶像」而憂愁痛苦(第19節),為著「同胞受責罰」的悲慘命運而驚惶;為著「同胞仍不悔改」、「仍未得救」而憂傷(第20-22節),這就是先知的痛苦。但願我們不再為自己罪的苦悲而痛苦,讓我們更多如同先知一樣,為著失喪的靈魂而痛苦。
◆回應
主啊!我不願再為自己「罪的苦果」而痛苦,我要常為著「我的同胞」沒有認識神,還有許多人沉淪在罪中,仍未得救而痛苦。
◆背經
先知說:「因我百姓的損傷,我也受了損傷。我哀痛,驚惶將我抓住。」(耶利米書 8:21)
和平教會家人平安!
【耶利米書8章1-22節】
※ 金句:你要對他們說:「耶和華如此說:人跌倒,不再起來嗎?人轉去,不再轉來嗎?」(耶利米書8章4節)
先知查覺到猶大百姓在罪中的傲慢,耶利米認為他們蓄意漠視上帝的話語,而寧可沉迷在迦南異教荒淫的儀式中。猶大的罪行罄竹難書,耶利米對此深惡的痛絕,並為猶大國的未來哀哭。
一、上帝的義怒(1~3)
先知耶利米說出了令人驚懼的刑罰,當百姓仍在罪中悖逆的時候,那先前已安葬的先祖骸骨均將被入侵者挖掘出來。這種野蠻的行為或許是為了刻意羞辱猶大的百姓,也可能是要挖掘出值錢的陪葬物。當然,這也可能是敵軍最後進攻首都前,修築進攻梯道的偶發事件。但不管如何,這事實的背後乃是上帝刑罰猶大百姓的手段。在上帝來看,挖墓的意義似乎是故意讓那些生前敬拜天上萬象的人曝屍,藉此證明這些星象毫無能力,以及凸顯拜這些天上萬象的無知與自取其辱。
二、背逆的百姓(4~12)
人都是會犯錯的,但犯錯後再犯,就是愚妄人,若是我們會記取教訓,則我們就是智慧人。猶大人雖然是上帝的選民,有著極大的恩膏與福分,卻選擇了頑梗之路。但上帝還是給他們機會,只要他們願意悔改,上帝施恩的手必將臨到。但是可悲的是雀鳥尚知依本能按時移棲,以色列人卻堅定拒絕上帝透過先知的聲聲呼喚。他們還以各種藉口說他們已盡到律法賦予他們的責任,另一方面還欺哄全國的百姓。這群文士開始為了維護自身的權益,組成類似的文士公會,文士成為他們的職業。然而,這群不學無術且不適任的律法師,又強解上帝的話語,說人愛聽的話,他們不但自取滅亡且導致他人滅亡。
三、先知的憂傷(13~22)
當刑罰臨到的時候,雖然猶大人提議逃往堅固的城池以保安全,但上帝的公義與主權早就命定了他們的毀滅,他們必嚐這「苦膽水」。他們聽信假先知和世俗祭司的謬誤仍舊無可救藥,而猶大地的北部卻已遭受戰火的蹂躪。因此,這時的耶利米一思想到同胞將面臨的滅亡,那種強烈的哀痛完全傾瀉而出。他一方面是對國家的愛,另一方面是上帝對他的託付,這兩者的衝突造成他內心極大的悲痛。
《默想》上帝的義怒豈是罪人所能承擔的呢?人應當如何回應上帝的義怒呢?
《祈禱》親愛的天父,求祢讓我知道認罪並不是沒面子的事,而是生命得自由與喜樂的開始,禱告奉靠主耶穌的聖名祈求,阿們。
#每日新眼光 7月25日
❤️耶利米書8章4~17節
每逢初夏季節,教會屋簷下就常有燕子飛來飛去。這些燕子好像有感情,回來與我們重逢,令人感到溫馨!對照這幾天所讀的耶利米書7章至10章,內容大多在控訴猶大人背叛上主、敬拜偶像,8章一開始則說到,上主將如何嚴厲懲罰猶大人。
8章4~9節,仍在控訴猶大人民如何驕傲和自誇!他們還不如斑鳩、燕子、白鶴等飛鳥,知道季候,定期飛回來。這樣的控訴應該是氣急敗壞的表達,可以想像當時猶大人民落入極深的罪惡中。他們不是不明白上主的法則,而是明知法律的經學教師,卻篡改法律,誤導人民行惡,這是非常可怕的事!
當我們觀看跳高運動,會發現比賽者都有幾次試跳機會。當運動員動作錯誤時,教練就會在旁邊指導。有的選手發現自己策略錯誤,沒按照比賽技巧時,會立即修正,結果就有不一樣的成績。當然,也有選手不聽教練指揮,任憑己意,結果往往失敗!當猶大人做錯,被先知指正時,他們不僅不反省、不回頭,反而轉頭走自己的路,甚至對羞恥置之不理,就這樣一頭栽在罪惡中。
當約西亞王在聖殿發現律法書的時候,他看見當時的經學教師並沒有按照律法書教導人民,反而誤導人民,讓他們遠離上主的話而落入罪惡中。約西亞王是個致力宗教改革的王,但他的改革並沒有帶來人民的改變!所以,上主允許外國人來侵占他們的土地。說到這裡,先知耶利米警告他們未來將發生的災難,好讓他們有機會逃跑。先知明白將要發生的災難,但是猶大人民明明已得到警告,卻仍坐著不動,難怪先知會悲傷不已!
我們今天生活在科技發達、物質豐富的世界裡,充裕的生活是不是讓我們也失去一些警覺性呢?當自然界發生許多詭譎的變化時,我不禁想到兩千多年前,先知所預言的話!也許有人會用科學判斷地震、海嘯、洪水、土石流、甚至疫情等災難,但在我的禱告中,靈裡時常告訴我要傳悔改的信息。現在的人是不是像猶大人一樣,活在自己的聰明裡呢?弟兄姊妹,今天閱讀的經文,是否有提醒我們反省的地方呢?
⭕默想:我是不是因為忙碌,而時常忽略周遭發生的事情呢?我有沒有因為自己所知道、所學的而自誇呢?每次讀聖經,是否讓我有反省的機會呢?
⭕祈禱:慈悲的主上帝,求祢時常提醒我,讓我在靈裡時常與祢相遇,使我在生活中謙卑仰望祢,使我時常回轉向祢,渴慕良善的心。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圖:【7/25傳講出埃及記的信息】
7/25起,牧師團開始傳講「出埃及記的信息」,敬請兄姊預先閱讀,一起來看上帝如何使受壓迫者得到解放,帶領人民建立信仰共同體。
⭕出埃及記簡介 http://huangchunsheng-biblestudy.blogspot.com/2008/10/blog-post_6442.html
? https://page.line.me/chelamchurch
#每日新眼光 7月26日
❤️耶利米書8章18節~9章16節
在今天這段經文中,我們可以感受先知耶利米的憂傷。先知耶利米透過上主的啟示,聽見、看見同胞即將遭受的災難而憂傷。並不是上主定意要讓祂的子民受苦,而是他們自己招來禍害。身為父母親的都知道,孩子若走錯路,往往都不會聽勸。看見孩子走向滅亡的道路時,身為父母的,哪一個不會感到憂傷呢?
耶利米被稱為「哀哭的先知」,他的哀哭不只是看到同胞將遭難,更是為他們的愚昧感到悲傷。相信這種心情,是許多父母的經驗!我們身為牧者的,與部落或城市的同胞住在一起,常看到教會弟兄姊妹的苦難。在牧養過程中,也會像耶利米一般苦口婆心勸勉。但有時候,弟兄姊妹也只是將聖經的話當作參考,實在令人憂傷!特別在部落牧養的牧者,更常經歷部落土地的流失、族人受毒品與酒的控制、單親的悲哀、族人為生活而遊走在都市叢林……。除了禱告,我們似乎什麼都不能做!
我時常反省,我的族人不是上主特別揀選的子民嗎?我們太魯閣族從原本祖靈的信仰,到信奉這位創造宇宙的真神,我們也像以色列人一樣是分別為聖的族群,但為何我們這群屬上主的子民仍然受苦呢?我不禁要問,是不是我們沒有好好遵行上主的話語?上主賜我們美好的土地,我們卻因無知,把土地賤賣到他人手中了!因為無知,族人染上社會的罪惡,至今還認為是現代人的生活所致!
在經文中,先知耶利米試著問一堆問題,然後由上主回答。從這些問題,可看出上主對以色列人的憤怒,他們居住的地方不再是流奶與流蜜之地,而要成為廢墟!
身為牧師的我無法解釋,也無法明白,為何我們族人接受福音近百年之後,仍然還會遇到那麼多問題和困難?在今天這段經文中,上主給了先知耶利米的信息很簡單,以色列民遭苦難的原因,就是他們離棄上主的教訓,沒有實行上主的命令。他們的一意孤行,造成許多的苦難!
讓我們來思考,我們的社會之所以充滿罪惡、混亂,是不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呢?上主賜給我們的一切原是好的,相信祂並不願看見我們現在所遭受的苦,因為祂是滿有慈悲憐憫的神!
⭕默想:我是否能在生活中感受天父上帝的愛?我如何效法天父的慈悲憐憫?我願意像耶利米一樣,為別人禱告嗎?
⭕祈禱:親愛的上主,謝謝祢時常為我擔憂,使我在生活中感受祢對我的愛,求祢幫助我,使我成為一位代禱者,有一顆牧者的心腸,也能活在祢的心意中。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圖:牛津學堂(1896攝影)
⭕1882年 7月26日舉行「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落成典禮。
1872年,英屬加拿大基督教長老教會傳教士馬偕叡理博士(Rev. George Leslie Mackay)遠渡重洋,3月9日登陸淡水,以砲台埔為其宣教根據地。除一方面展開傳教、醫療、農藝外又利用其租住的寓所、野外,從事教學工作,歷時八載。八年中,學生不斷增加,但因缺乏校舍,諸多不變,馬偕博士深感創設新式學校之重要,乃於1880年回國募款,獲其故鄉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郡(Oxford)報紙<前哨評論>(Sentinel Review)新聞社之刊載並大力發起募款活動,獲得各方熱烈迴響,而募得加幣6,215元,作為其建校資金。1881年重返淡水,擇定牛津學堂現址,親手規劃、監工,興建校舍。1882年7月21日峻工,取名「理學堂大書院」。又感懷其故鄉加拿大牛津郡鄉親之盛情襄贊,英文乃命名為: OXFORD COLLEGE,故又稱為「牛津學堂」。
1882年 7月26日晚上八點半舉行「理學堂大書院」落成典禮,由英國領事費里德(A. Frater)主持,總稅務司Hobson、福建號Abhoth船長、鐘森醫師、李高功、孫開華提督、台北知府林達泉、洋商及貴賓共一千五百餘人參加,清廷官吏施放煙火以助興。
⭕《馬偕日記》【1882.7.26 開設牛津學堂】
晚上八點三十分,費里德(英國領事)在主位。好博遜、費里德夫人、Lullaw Laidlaw、「福建號」的亞伯拉特船長和所有船員、李高公與海官、約翰生醫師出席。
典禮開始,唱詩篇 100 篇,麻雒德彈奏風琴,每個人都很高興。我要求信眾唱詩歌第 7 首,阿華祈禱,我談到牛津郡和老朋友們的事,用漢文以及英文講道。然後大家繞著整個建築行走,1,500 人出席。
Wed. 26 July, 1882
Opened Oxford College
At 8:30 P.M. A. Frater in the chair.
Hobson, Mr. Frater Laillaw Mrs. Laillaw, Cap. Abbott & all from the “Fu Kien”. Lí-ko-kang and Hái-koan & Dr. Johansen present. Began by singing Psalm 100. MacGreger played on the Harmonium. Everybody pleased. I asked the converts to sing hymn 7. A Hôa prayed ― I spoke about the Oxford County and old friends and made remark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then all went around to all the building ― 1500 present.
⭕ https://page.line.me/chelamchu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