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

心得:
西底家的禱告是自我中心的,以自己的需要和利益為前提。在遇見危難的時候,他才想到要找神為他解決問題。他希望上帝能按照他的期望做事:使巴比倫大軍離他們而去。同樣是國家面臨嚴重危機,西底家禱告的內容和希西家的禱告很不一樣;上帝給他們的回應也截然不同。上帝聽希西家,再次彰顯祂的榮耀,從亞述手中拯救了耶路撒冷城。但這一次,上帝卻沒有應允西底家的禱告,祂自己也要攻擊猶大,並要將猶大餘民交在巴比倫手中。神的旨意是如此:耶路撒冷要被焚燒,城中居民必遭刀劍、饑荒、瘟疫而死;但出去投降的人卻得存活。
這段經文給我兩個提醒:第一,禱告並不是許願,上帝沒有義務滿足我們的想望。第二,神聽我們的禱告也回應我們的禱告,但祂不是聽從我們的禱告。聽祂話的才能得生命。人應當敬畏、順服神。上帝很看重的是我們要與祂有正確的關係。

禱告:
親愛的天父,我們禱告的時候,也常常像西底家一樣,急著求神替我們解決眼前危機,並且希望祢能按著我們的期待做事,這其實是自我中心的表現。主雖然沒有成全西底家的禱告,卻將「生命的路和死亡的路」指示給他,讓他選擇。今天我們也在蒙福之路與詛咒之路中間做選擇。主,我相信你的心意是要我們得生命、得祝福。因此我要選擇聽從、順服祢。懇求聖靈幫助我走永生的路。奉靠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6月26日

心得:
神透過耶利米提醒南國猶大要施行公義、拯救被搶奪之人脫離欺壓者的手,免得神的憤怒因他們的惡行發作,以致無人可以阻擋。此外,因為猶大百姓自以為身處在具有優勢的地理位置而心存僥倖,神也透過耶利米告訴他們,神必按照他們的行事結果懲罰他們。
從猶大百姓的身上,我們看見,即使是在社會上具有身分地位、或者是位在世人眼中舒適安穩的環境,只要沒有按照神的心意行事,當神的審判臨到時,一切都將會化為烏有。因此屬神的我們,應該以此為借鏡:求神幫助我們,以祂的話語為依歸,時時提醒自己要謹慎自守、儆醒禱告。我們當以神的心意做為在世上行事為人的準則,而不是被這個世界的價值觀所影響。當然我們無法憑著自己勝過世界,我們常會有軟弱跌倒的時候,我們也會羨慕(或追求)屬世的價值,正是因為如此, 我們才需要倚靠神。求神幫助我們,跳脫這個世界的框架的,過聖潔的生活,活出神的公義。

禱告:
親愛的神,祢是公義的王,祢必按人的行為施行審判,求祢指教我們當行的道路,使我們過討祢喜悅的生活,求祢記念我們在祢面前的祈求,救拔我們脫離罪惡與疾病的威脅,因為祢的慈愛永遠長存!禱告奉靠主耶穌基督寶貴得勝的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耶利米書 21:1-14

敬拜詩歌:祢的話 (天韻詩歌)
https://youtu.be/L8KwNd1NUpQ

一、安靜:祢的話是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
二、讀經:耶利米書 21:1-14
1. 重點說明:
西底家是真心求問神的指示?還是期待好消息安撫民心?或是已尋求外援、求問眾神明只是姑且聽之,參考而已?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他沒有絲毫悔意。神直接宣告一個肯定:國家必亡;兩個選擇:非死即生。神的回答,沒有西底家所期待的「或者…」(v.2),只有他擔心的「恐怕…」(v.12)。即便國家肯定滅亡,不再有轉寰,神的百姓仍「當聽耶和華的話」(v.11)。
2. 鑰節:耶和華說:住山谷和平原磐石上的居民,你們說:誰能下來攻擊我們?誰能進入我們的住處呢?看哪,我與你們為敵。(耶 21:13)
三、默想:
■對於西底家差人請先知求問神何事?(v.2)其內容意圖是什麼?(v.8-v.9)
■神直接宣告國都將面臨何事?(v.4-v.7)攻打耶路撒冷,除了巴比倫軍隊,還有誰的「親自攻擊」?(v.13)百姓有何道路選擇?(v.8-v.9)
■當我心中已有定見,是否仍會禱告?這時禱告的心態是什麼?當我清楚神所定意的道路與我所期待的相違背時,我的選擇又會是什麼?
四、禱告:主啊!當可選擇時,我選擇祢生命之路,當無從選擇時,我就默然不語,因我相信,在祢必有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耶利米書 21 章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以賽亞書、耶利米書、耶利米哀歌)
10/22 讀經進度

1. 耶利米書 21-22
2. 提多書 02
3. 詩篇 118:19-29
4. 箴言 26:1~2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2023-09/12_不蒙應允的禱告

【耶利米書 21:1-14】
|不蒙應允的禱告|

第1-2節記載,西底家王似乎很謙卑地來求問神,甚至也相信神是有「奇妙作為」的神,然而,第3-7節記載,神沒有應允他的禱告,反而宣告將有瘟疫、刀劍、飢荒,接二連三的攻擊他們,神必「不顧惜、不可憐、不憐憫」。

為何神沒有應允西底家王的禱告呢?因為神說:「我們若心裡注重罪孽,祂必不聽我們的禱告」(詩六十六18)。因此,第12節神要他們「每早晨施行公平」;第14節神特別強調「我必按你們做事的結果刑罰你們」。猶大的君王和百姓並不是真正的敬畏神、在乎神,只因為遇見危難才來抓神,神必不應允這樣的禱告。

弟兄姐妹們!我們又如何呢?我們是否也像他們一樣?平常總是不把神放在眼裡,任意妄為,只有在患難中才求問神,求神顯明奇妙的作為幫助我們,甚至有人因為神不應允他們的禱告就恨神、埋怨神,這和那些拜偶像的人有何不同呢?

當我們的禱告不蒙神應允時,讓我們首先反省的是「我們是否注重罪孽?」讓我們先認罪悔改,再來求問神,我相信神必定應允我們的禱告。

第5節神對百姓說:「並且我要在怒氣、忿怒,和大惱恨中,用伸出來的手,並大能的膀臂,親自攻擊你們」。神有「大能的膀臂」,神曾用祂大能的膀臂,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但在這裡我們卻看見神是用大能的膀臂「親自攻擊」祂作惡的百姓,讓我們不勝唏噓!弟兄姐妹們!我們選擇什麼呢?我們願意神常用祂大能的膀臂,在我們身上施行奇妙的作為、施恩給我們;還是我們因為不聽神的話語,以致神用祂伸出來的手責罰我們呢?

◆回應
主阿!我不要作一個只有在危難時才想到祢的基督徒,我也不願意作一個常被祢責罰的基督徒,我渴望時常敬畏祢、親近祢,並經歷祢奇妙的作為。

◆背經
我若心裏注重罪孽,主必不聽。(詩篇 66:18)


靈修教材: 清晨嗎哪
王差人求問先知【耶21:1-14】

和平教會家人平安!

【耶利米書21章1-14節】

※ 金句:....耶和華如此說:「看哪!我將生命的路和死亡的路擺在你們面前。」(耶利米書21章8節)

本章的背景大約是在主前589年的年底至588年的年初,由於西底家王受了臣僕的是慫恿,欲接受埃及的援助,背叛巴比倫王,而引起巴比倫王的軍隊大舉入侵圍困城。入侵的軍隊是尼布甲尼撒所帶領,他是尼布波拉撒之子,尼布甲尼撒在主前605年繼承父親的王位,他的父親曾在主前625年,自立為新巴比倫帝國的首任君王,因巴比倫的部落很多,聖經上以前是城迦勒底人,後來改成巴比倫人。

一、求問國家平安福
主前597年,西底家登基之初,曾有迦勒底的軍隊逼近耶路撒冷,王差人去見耶利米,問他耶路撒冷城的結局,在那個時候耶路撒冷城裏有許多假先知,這些假先知們都贊成趕走從北方來的侵略者。然而,耶利米的答覆卻是巴比倫王終必得勝,猶大國最好的選擇就是俯伏稱臣,背起他們當背的軛。因此,如今證實耶利米的建議才是對的,所以當西底家窘迫之際,有差人向先知求問時,他則對西底家派來的使者直接了當、毫不猶豫,也不謀稜兩可的回答他們。

二、先知指明生死路
先知的回答與先前的答覆都是相同,那就是上帝已將城交給敵人,出城歸降才能保住他們的性命,結果先知的歸降主張,竟被百姓誤認為是賣國賊的表現,認為他是巴比倫派來的奸細,是猶奸。

三、百姓不信禍將至
百姓不能相信耶利米所發的預言,是因先知耶利米所講的話並不會馬上應驗,他的預言離他們完全被擄,城完全荒蕪尚有多年,雖然耶利米早就知道城被滅的事已無可避免,但百姓卻是憑著眼見,所以不肯相信他的宣告:「耶和華說:我必按著你們作事的結果刑罰你們,我也必使火在耶路撒冷的林中燃起,將他四圍所有的盡行燒滅。」因此,這事到了後來,就全都應驗成就了。

《默想》王與百姓不樂意聽從先知的話,因答案與他們所盼望的不同,是否有時我也存此心態?

《祈禱》親愛的天父,懇求祢指教我真理和生命的道,使我能認識祢救贖的恩典和慈愛,並且也使我效法主耶穌的順服,甘心樂意的背起十字架,跟隨祂的腳蹤行,禱告奉靠主耶穌的聖名祈求,阿們。


靈修教材: 靈修:耶利米書
#每日新眼光 8月10日

#每日新眼光 8月10日
❤️耶利米書21章1~14節
今天經文記載巴比倫帝國圍攻耶路撒冷城的事,發生於主前588年西底家作猶大王時。在西底家王之前的約雅斤王,包括其親人、臣僕、領袖菁英,均被尼布甲尼撒王擄到巴比倫。巴比倫軍隊將聖殿和王宮的財寶搜刮殆盡,城裡只剩最窮困的人(參閱列王紀下24章)。耶利米就是在這種艱困環境中,堅持宣揚上主的信息。

當時局勢很危險,西底家王派瑪基雅的兒子巴施戶耳和瑪西雅的兒子西番雅祭司去找先知耶利米幫忙代求。為什麼西底家王會請耶利米向上主祈禱呢?他不是很討厭耶利米且常威脅他的生命嗎?可見,西底家王知道耶利米才是真先知。他請耶利米向上主祈求,期待會有神蹟出現。

這讓我想到許多教會的牧者,也像先知耶利米一樣。牧者除了主日認真教導上帝的話語,平時也積極探訪長久不來教會的兄姊。但這樣的探訪效果並不顯著,許多人對牧者的邀請常常只是敷衍答應。對於這種情形,牧者也會傷心難過,感覺要領人到主面前,實在困難。一旦這些兄姊遇到緊急事故,無法自己解決的時候,才會想到尋求牧者向上主代求。

今天的經文中,先知耶利米所遇到的情況也是這樣。猶大王西底家平時做了上主看為邪惡的事,卻在遇到困難才想要拜託上主的僕人幫忙祈求上主援助。今日的情況也是如此,許多兄姊平時不留心上主的話,遭逢困境時才想要祈求神蹟。但有時候,恐怕已經太遲了!難道這就是人性的軟弱嗎?

西底家王以為,好不容易請到先知耶利米來祈禱,災難就會立刻消除。然而,耶利米並沒有因為迫在眉睫的災難,就向王傳講虛假的平安。耶利米忠實宣揚上主的話,指出上主定意懲罰這城,把它交給巴比倫。這些話實在很難聽得下去,因為是非常嚴厲的話。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希望牧師帶來什麼樣的話呢?是一堆甜言蜜語,對我們的生命沒有建設性的話?還是聖經中的真實建言呢?我們都希望聽到積極、正面、鼓勵的話,但別忘了良藥苦口,苦的藥才能使我們的病得醫治!

⭕默想:在我的生活中,比較常聽見真實的話或虛假的話?在台灣,哪些人會說真實的話?我是否願意為台灣社會的公義祈禱?

⭕祈禱:慈愛、憐憫和公義的上主,我要感謝祢。雖然台灣社會有許多的不公義,但祢仍然施慈愛、憐憫在我們當中。我願意用更多時間詳讀聖經明白祢的心意,求祢使我有追求公義的心。奉主耶穌的名求, 阿們。

⭕圖:尼尼微城毀滅(John Martin, 1829畫) (From wikipedia)
公元前626年迦勒底人聯合米底人(波斯)叛變,於公元前612年8月10日攻陷亞述帝國首都尼尼微,亞述王辛沙里施昆((Sinsharishkun))自焚身亡(另一說是被殺)。在亞述統治一個世紀之後,巴比倫恢復獨立,史稱「新巴比倫」(Neo-Babylonian Empire),國勢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統治時國勢達到鼎峰。公元前539年,波斯人崛起,居魯士二世(Cyrus II of Persia, 又譯為「古列、塞魯士、大流士」)率軍入侵新巴比倫王國時,祭司竟打開大門放波斯軍隊入城,伯沙撒(Belshazzar, 新巴比倫最後國王)被殺,新巴比倫王國不戰而亡,僅有短暫87年。

https://page.line.me/chelamchurch


靈修教材: 每日新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