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9晨禱
今日的敬拜讚美:
「我深渴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mh-T9xHjLw&list=RDGMEMQ1dJ7wXfLlqCjwV0xfSNbA&index=6
今日經文:「耶和華對我如此說:「我要安靜,從我的居所觀看,如同日光下閃爍的熱氣,又如收割時露水蒸發的雲霧。」 」以賽亞書十八:4
默想題目:
默想音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5WEnVeKFX8&t=423s
・經文的理解
・神是怎樣的神
・神給我的教導與感恩
・應用和實踐
求主教導我學習安靜等候的功課,使我不超越主的時間表,也不落於主的腳步後,隨時與主同行。
・今日禱告
✍️ 2021-08/09 讀經:以賽亞書17~18章
✟受感的話語:
17:10 因你忘記救你的上帝,不記念你能力的磐石;所以,你栽上佳美的樹秧子,插上異樣的栽子。
17:11 栽種的日子,你周圍圈上籬笆,又到早晨使你所種的開花;但在愁苦極其傷痛的日子,所收割的都飛去了。
18:7 到那時,這高大光滑的民,就是從開國以來極其可畏、分地界踐踏人的,他們的地有江河分開;他們必將禮物奉給萬軍之耶和華,就是奉到錫安山-耶和華安置他名的地。
✟受感的啟示:
以色列仰望的是亞蘭及亞蘭的神,先知以賽亞說應當仰望以色列的聖者,而不是仰望外邦的神明。因此以色列會荒涼,祭壇也荒涼,榮耀也是荒涼。所以當亞蘭被撇棄,以色列也同樣會被撇棄。
他們怎樣努力也沒用,收割也都會飛去!
所以不要忘記神,要記念造我們的神,因為祂才是我們的磐石。
以色列和列國雖然得罪神而受到審判,但最終神還是有計畫帶領他們歸向祂自己。
因此,到了神的時候,世上的國都要成為我主和我主基督的國,而這事必然會成就。哈利路亞!
✟禱告和回應:
當我們努力播種卻沒有什麼收割,種的多收的少,我們要自省是不是倚靠人過於倚靠神,是不是仰賴看得見的東西過於仰賴神?
求聖靈光照我們,在什麼時候忘記神?什麼人事物取代神成為我們的保障及倚靠?並求主赦免我們的罪。
求主憐憫,我們要向神說「神啊,我不忘記你。」因為唯有主神才是我唯一的倚靠。哈利路亞!
2021/12/20晨禱
今日的敬拜讚美:
「頌讚歸於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CzxRjGd_A
今日經文:「 耶和華對我如此說:「我要安靜,從我的居所觀看,如同日光下閃爍的熱氣,又如收割時露水蒸發的雲霧。」 」以賽亞書十八:4
默想題目:
默想音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Gj9PLirWxM
・經文的理解
・神是怎樣的神
・神給我的教導與感恩
・應用和實踐
聖誕節期間,求主教導我學習安靜等候的功課,隨時與主同行。
・今日禱告
2023/09/08
今日主題:列國將看見神的作為並歸向神
決心應用:我在哪些事上花的時間,超過我花在神和拯救靈魂上的時間?為了見證神的拯救,我決定要怎麼做?
以賽亞書18:1-7
古實(今衣索比亞)的百姓精於商業貿易,被形容是高大光滑的民,遠近都畏懼的民,強大好征服之國(v2,7),然而即便如此強大的國家,也是懼怕面對亞述國的入侵,以致要召集軍隊,試圖和猶大結盟,以賽亞先知說,如此饒沃之地在神面前,也是如此渺小,需帶著禮物歸向神,至錫安山上獻給萬軍之耶和華,也要到錫安山上敬拜,如同在末後的日子世上的萬族萬民將敬拜神、歸向神。
>>>>救恩就是現在,歸向神就是現在。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我要安靜,在我的居所觀看。」(聖經以賽亞書十八章 4 節)
你們記得亞述王西拿基立上來攻擊猶大的那段故事嗎?當亞述軍隊上來的時候,神並沒有阻止他們;似乎神許可他們這樣作一般。 神仍舊安安靜靜地在祂的居所觀看,太陽也仍舊照著他們;但是到了夜間,耶和華的使者擊殺了全批傲慢的亞述軍隊, 正如農夫的鐮刀割剪樹枝一般容易。
我們看,神的觀念多麼奇異 ── 祂喜歡安靜,在祂的居所觀看!祂的安靜並不是默許,祂的緘默並不是同意;祂不過在等待祂自己的時候罷了 ── 在最合宜的時候,祂要起來,在惡者的圖謀正要成功的時候,祂要起來用災禍毀滅他們。當我們看到世上的邪惡,想到惡人的成功, 掙扎在仇人的欺壓下的時候,就應當想到神是在安靜觀看。
我們再看主耶穌在世時的態度。一天晚上,耶穌獨自在岸上,看見門徒在海中,因風不順,搖櫓甚苦,祂怎麼樣呢?靜靜地望著; 拉撒路生病的時候,祂明知道祂所愛的人在伯大尼何等痛苦,但是祂卻不去....直等到拉撒路的病勢一天沉重一天,死了,安放在墳墓裡了, 祂才前去,為的是要等待最合宜的時間。
親愛的讀者,祂對你是不是也是這樣「安靜」呢?祂並不是不關心;一切祂都看見;祂的手指正按在你的脈搏上,很留意地在數算起伏的次數。 在祂看為最恰當的時候,祂就要起來拯救你。── 譯自日誠報(Daily Devotional Commen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