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因「約瑟」思念其弟弟「便雅憫」,故要求「流便」一行人下次見約瑟面時,一定要帶便雅憫來,否則當人質的「西緬」他的性命就不保了。父親以色列(雅各被神祝福後的名字)聽到這消息時,知道便雅憫這次非去不可,否則全家不是餓死就是被殺死,故向神禱告說:「創43:14但願全能的神,使你們在那人面前蒙憐憫,釋放你們的那弟兄和便雅憫回來。我若喪了兒子,就喪了吧!」,當約瑟見到便雅憫一行人的到來時,內心非常高興,請人預備飯食為他們洗塵,但這些哥哥們還摸不清約瑟為何要如此做,認為這宰相又想要設什麼計來誣告陷害他們(創43:18…找我們的錯縫,下手害我們…),然約瑟可沒有那意思。約瑟請眾哥哥們吃飯的那幕,讓我們感受到約瑟是一位性情中人,約瑟非常感性(創43:30約瑟愛弟之情發動,就急忙尋找可哭之地,進入自己的屋裏,哭了一場。),沒有在眾哥哥面前大哭一場,而是退到自己的房間大哭一場,他為什麼要「大哭一場」呢?因他終於可見到幾十年未見的弟弟便雅憫。約瑟與親人相認的情境換做你我一定當場抱頭痛哭,但約瑟沒有這樣做,他的作法非常有智慧,沒有失其身份,因埃及人非常不喜歡希伯來人。(創43:32b因為埃及人不可和希伯來人一同喫飯;那原是埃及人所厭惡的。)
親愛的弟兄姊妹,約瑟對自己哥哥及弟弟所散發出來親情間的愛,不會因為哥哥們曾經傷害過他,約瑟就以怨報怨,約瑟沒有這樣做,反而以無私的愛接納哥哥、弟弟及父親。從約瑟對家人的愛,反應到主耶穌身上,我們來思考「主」豈不是更愛我們嗎?神愛我們是無條件,甚至賜下獨生愛子耶穌基督來到我們當中,為我們的罪釘上十字架,挽救我們這敗壞的生命。約11:35提到「耶穌哭了。」,耶穌為何為我們而哭?耶穌的哭其實是要喚醒我們的心,不要讓我們這些屬主的兒女繼續過敗壞的生活,等見主面時我們才不致於受審判。(王牧師)
經文:創世記43全章
生活中,面對一些人際關係或是問題無解的時候,若能以愛的心態和角度來思考和處理,就可能有解決的空間。俗話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但實際上應該是「有愛走遍天下,無愛寸步難行」。有些聖經歷史故事,我們只會看到事件的表層現象,但若能從上帝的眼光看(打開屬靈的眼睛),就能看見更深層的意義與內涵,明白每個事件的背後,都有上帝要我們學的功課、有很多重要的啟示和提醒。就像雅各一家的故事,很多曲折的過程都值得我們深思。
在創世記四十二章,雅各的孩子已經去埃及買了一批糧食回來,並把西緬留在埃及的監牢裡,等候雅各的兒子們趕快帶小兒子便雅憫去營救,但雅各似乎並沒有任何積極的作為。這讓我們很難想像雅各的心態,是不在乎西緬?裝作沒看見?還是任憑這件事就過去了?我們不太了解他們買回來的糧食,能供應整個家族的人吃多久?但保守估計可以吃上十天、半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這意味著西緬在監裡要被關上更長的時間。但這段期間雅各都不表態嗎?那些兄弟怎麼看待父親的反應呢?只有拉結生的才是兒子嗎?其他兒子算什麼呢?大家就撐著看誰可以撐到最後?終於,撐到雅各再次召聚所有孩子,要求大家去買糧食,但卻不希望讓他們把便雅憫帶去埃及。從雅各的反應,我們看到雅各偏袒的問題,幾乎跟媽媽利百加一樣(可見原生家庭還是很有影響力的),這樣的偏心、偏袒,讓雅各的兒子們很難在愛的氛圍下和睦同居。
對雅各的兒子們來說,買糧食是必須的,因為大家都要活下去,但是沒有人挺身而出,因為條件是必須帶著便雅憫去。除了雅各不許,似乎也沒看到其他的人積極地想解決問題,包括便雅憫,這是多麼奇怪的家庭氛圍啊!此時,猶大終於挺身而出,如同之前的流便,猶大對他父親以色列說:「你打發童子與我同去,我們就起身下去,好叫我們和你,並我們的婦人孩子,都得存活,不至於死。我為他作保;你可以從我手中追討,我若不帶他回來交在你面前,我情願永遠擔罪。我們若沒有耽擱,如今第二次都回來了。」(創世記43:8-10)到目前為止,這個家族裡缺乏愛的感覺。爸爸不愛大多數的孩子,似乎只愛一個便雅憫;其他人之間也感覺不到愛,好像只想顧好自己~為了活下去。但是,當那九個哥哥帶著小弟便雅憫到了埃及,我們卻可以從約瑟身上看到不一樣的反應,那是一種出於愛的反應,讓約瑟有了愛的行動,才使得約瑟不但沒有藉機報復他的兄長們,還出人意外的接待他們,給予他們祝福,甚至饒恕他們的過犯。約瑟所表現出來的愛,是值得我們思想和學習的。約瑟所表現的愛,可以從聖經中所提到三方面的愛~「Philia友誼之愛」、「Storge親情之愛」、「Agape神聖之愛」來看:
一、 友誼之愛(Philia)
在聖經裡多次提到Philia~「友誼之愛」,其特徵是你喜歡某些人,喜歡和他們在一起,會感到高興、愉悅,這樣的歡愉是構成友誼的基本因素。缺乏「Philia之愛」,人與人之間就會發生各式各樣的問題,關係會變得非常制式化、沒有感情,所有的互動不過是例行公事。即使人與人之間有互動,只不過是一種不得不適應彼此的關係而已,可能可以相處得很好,但是一定不會以彼此為樂。婚姻中,也需要這份「友誼之愛」,否則不會有浪漫的情調,也無法擁有夢想,即使兩人曾有一些美好的時刻和回憶,但大多時候都是沈悶、呆板的。
人與人之間,「Philia之愛」是絕對必要的。許多時候,姊妹們會比弟兄更需要這種朋友關係的愛。她們需要能與之分享所有事情的人(無論重要的或不重要的事都能分享)。「友誼之愛」讓朋友相知甚深,知道彼此的優缺點,卻仍喜歡彼此,那就是「Philia之愛」的特徵。在婚姻中,大部分作妻子的不希望丈夫只是一個好好工作養家、顧家、保護她和照顧她的人,她們希望丈夫也能作她的朋友,但很可惜的是大部分丈夫並不了解妻子需要「友誼之愛」,所以往往因認知的落差,而讓彼此的關係和距離疏離。婚姻中絕對要有「Philia之愛」,它要付出時間和努力,而Philia的「友誼之愛」需要Agape的犧牲來維持,但它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愛。家庭中,孩子們也需要父母作他們的朋友,不只是告訴他們如何分辨善惡而已。父母應該花時間認識他們的子女,親近他們,和他們談論所有的事情。當孩子擁有這樣的父母時,他就不需要選擇離家,和其他的孩子到處亂跑,尋找他唯一能找到的友誼了,他會喜歡待在家裡和爸爸媽媽談話。
當年,約瑟會主動地接待前來買糧食的哥哥們,很可能就是因為「友誼之愛」的驅使,畢竟身為埃及宰相,並不需要事必躬親地接待每個前來買糧的外地人。但那天前來買糧的人是來自約瑟的家鄉,基於希伯來民族的情誼,讓約瑟親自出面接待,沒想到接待到了自己的哥哥們。當他們第二次再見面的時候,同樣的親切感又油然而生,讓約瑟願意為哥哥們擺設宴席,但經文提及:「他們就為約瑟單擺了一席,為那些人又擺了一席,也為和約瑟同吃飯的埃及人另擺了一席,因為埃及人不可和希伯來人一同吃飯;那原是埃及人所厭惡的。」(創世記43:32)由此可見,約瑟在埃及是多麼地需要「友誼之愛」,因他雖然在埃及作宰相,但埃及人卻不和他一同吃飯。「友誼之愛」是增進我們生活樂趣、豐富我們情感的重要養分。
在建立「友誼之愛」的過程中,要小心負面的心態,人們會有一種不好的心態~我不喜歡這個人、我不想跟他同小組、我不想跟那個人吃飯、不想跟他們講話,這些都會破壞友誼,也使我們被孤立,失去「友誼之愛」帶來的醫治和祝福。我們需要求神給我們這份「友誼之愛」,試想,耶穌曾對門徒說:「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僕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因我從我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約翰福音15:15)可見「朋友之愛」是耶穌多麼看重的一份關係,也是來自上帝莫大的祝福。所以在教會中、生活中,無論透過同事、朋友、家人、和弟兄姊妹,我們需要透過神的愛去建立這份「友誼的愛」,雖然有時候,朋友之間還是會有傷害,但人的心裡的確需要真誠的友誼。今天很多人在線上交友,卻很不真實,那不見得是真誠的友誼,人們透過虛擬的管道,可以把自己包裝得很虛假,我們好像分享很多,但卻無法分享內心的真正感受和需要,我們無法與人有真誠的互動關係。這樣的人際關係,是讓今天很多人心靈和情感損傷的原因之一。約瑟的表現,讓我們看到「友誼之愛」的可貴,朋友之間不可能不受傷,但我們仍需要忠誠的友誼,誠如箴言所說的:「朋友加的傷痕出於忠誠;仇敵連連親嘴卻是多餘。」(箴言27:6)我們是否在生活中、家庭中、教會中,建立這份「友誼之愛」呢?
二、 親情之愛(Storge)
「Storge之愛」的特徵與Philia非常相像,Storge這字在聖經中只用到兩次,都是指一種天然情感之愛,也可以形容為「親情之愛」。這一種情愛,是家人彼此間所付出的。它是一種安慰、溫馨的愛,並且自然地被認定彼此該如此付出的,只因為我們是一家人。保羅在提摩太後書三章所說的「無親情」,告訴我們末日的徵兆之一就是親情之愛的喪失。若個人的自私嚴重到摧毀這種特別的關心和尊重,家人間就會很冷淡並自立門戶。
「Storge親情之愛」來自一種內在的自知自覺,就是你們是屬於彼此的。在廣大的世界裡,你們是一家人、一個團隊。如果一個家庭缺乏「Storge之愛」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家人必須謙卑地放下身段,他們必須要面對上帝、面對彼此、彼此悔改,並重新在神面前立約,成為一群彼此相屬的人,好好地彼此尊重和關心。在彼此願意表達自己的虧欠、願意為彼此多付出的過程中,上帝會讓彼此歸屬的「親情之愛」再次被挑旺,使他們藉著上帝所賜「Agape神聖之愛」重燃「親情之愛」的委身和滿足。
對約瑟來說,他會看見便雅憫來到而情不自禁地哭泣,那份愛弟之情,就是這種「親情之愛」流露。因為他們是同一個母親所生的,那是一種無法形容的歸屬和生命的連結。約瑟會關心他的父親還好嗎?也是出於這樣的「親情之愛」,我們都需要「親情之愛」那是一種彼此委身和歸屬的愛。今天,基督徒為何需要委身在一個固定的教會,甚至委身在一個固定的小組?因為我們不只是參加聚會的路人,我們需要在基督的家中建立友誼的關係,也需要「親情之愛」歸屬和安全感。在「親情之愛」裡面,我們會得到更多情感的支持,我們的心靈也會得到更深的醫治。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走進教會,會在不知不覺中,就得到醫治的原因之一。很多人在原生家庭中,缺乏這份「親情的愛」有時候連「友誼的愛」都沒有,所以他們會有很大的失落感、沒有歸屬感,他們不知道自己是被愛的。但當我們藉著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同做神的兒女,都成為弟兄姊妹的時候,我們便建立了這份「親情的愛」。我們會彼此關心身體的健康、生活的狀況, 我們不僅會分享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建立「友誼的愛」,也會更深一層地建立「親情的愛」。
婚姻中也需要這份「親情的愛」,那是一種歸屬感,是合一的關係,是一體的感覺。保羅說:「……我們是互相為肢體」(參以弗所書 4:25),也是如同這份歸屬感的「親情之愛」。我們強烈地被需要,我們也深感需要別人,在這樣的愛中,我們才能被建立起來,「親情之愛」能帶來有力的醫治、安慰、溫暖和釋放。「親情之愛」並不代表不會受傷,但是我們不能因噎廢食,很多人因為在「親情之愛」中受傷就封閉了自己。所以,他們心靈裡將會更加地惡性循環~因沒有人愛,也不想愛人,最後導致人際關係破裂、無法挽回,自己的心靈也承受難以治癒的破碎。要想得著並恢復和家人關係,或是彼此委身的「親情之愛」,我們也必須回到上帝面前,先經歷祂愛裡的醫治和釋放,使我們可以重拾兒女與天父間健康的「親情之愛」,才能以這樣的愛和健康的心靈,與其他人重建「親情之愛」的關係。
務要知道,就如同「友誼的愛」一般,在「親情的愛」中,不可能完全不受傷,但我們仍需要像面對「友誼之愛」一般,即使受傷了,仍要珍惜「親情之愛」對我們生命的重要性,並努力地去建立和維護。要維繫一份健康美好的「親情之愛」,也必須向神禱告,畢竟上帝是愛的源頭,而我們也必須擁有從神而來「神聖的愛」或是「完全的愛」,才能成全我們對「親情之愛」的需要和滿足。
三、 完全的愛(Agape)
新約裡最常用的愛是「Agape」,但它有廣義和狹義的意思。廣義的Agape,可用來形容任何一種的愛;而狹義的解釋則是我們一般認為的「犧牲的愛」、「神聖的愛」,或是「完全的愛」,是一種放棄自己的權利、時間和精力去幫助另外一個人的愛。就是這種愛,讓耶穌甘願釘死在十字架上,犧牲自己為我們的罪償還代價,而「Agape之愛」也會驅使我們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祂。
「Agape之愛」只可能來自神,因此,不接受耶穌基督成為生命之主、沒有在基督裡重生的人,是不可能擁有這種愛的。不相信耶穌基督和上帝的人,可能會因著好心和友善而做出犧牲自己的事情,但是他們內心深處總會反射性地想要得到某些回報,或是為了平靜他們的良心,或是為要得到人的稱讚。但真正重生得救的生命,又讓耶穌基督住在心裡面的人,會因著在基督裡重生的生命,自然地流露這份「犧牲的愛」,而不期待任何回報,那就是「Agape之愛」。「Agape之愛」驅使我們為彼此付出,為彼此而活,甚至犧牲生命。
聖經中很多地方的愛,都是以這種「神聖之愛」作基礎。新約中這份「神聖的愛」出現了三百多次,舊約中雖沒有提到Agape這個字所形容的愛,但我們相信在約瑟的心中,因著他對神的敬畏,因著上帝的靈住在他裡面,使約瑟在許多事上的反應,也流露出這樣「犧牲的愛」、「神聖的愛」。因為按著人的想法,約瑟實在沒必要接待那些兄長,約瑟甚至可以更多地苦待他們,畢竟當年是因為他們的惡心和罪行,讓約瑟被出賣、被下在監裡。當我們生命受到很大的傷害時,多少時候我們會懷著怨恨,甚至存伺機報復的心理。一個曾經被商議、差一點遭到殺害,後來被出賣的人,如何看待那些傷害他、出賣他的人?但約瑟卻可以為他們擺設宴席。我們不得不承認,大多數人連多看一眼陌生人都不肯,更遑論為仇敵設宴款待了,若不是心中有「神聖的愛」,我相信沒有人能辦到。
然而,耶穌卻教導我們說:「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馬太福音5:44)這裡所用的愛,就是「完全的愛」。大多數人會認為耶穌說的是「神話」,雖然耶穌說的,的確是神話~因為祂是神,但耶穌說的也是人話,因為那是人可以做到的。雖然我們無法自己擁有這份「神聖的愛」,因為它完全來自於神,但我們卻能向神祈求和支取啊!當我們跟神建立關係,透過所有的屬靈操練,我們便能跟這位愛的神連結,並且把這份「神聖的愛」下載在我們心中,幫助我們藉著上帝那「神聖的愛」,建立更好的親情和友誼。我們會認為約瑟太偉大了,竟然可以如此不記仇,可以饒恕他的哥哥們對他所做的一切惡事;如果不是出於上帝的愛在他心中,我們相信很難有真正的饒恕。
無論「朋友之愛」、「親情之愛」,都可能會帶給我們傷害,但只有「犧牲的愛」、「神聖的愛」,使我們得到完全的醫治,使我們可以在饒恕中得釋放。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只能在敬拜中,跟神的愛連結的過程中,才有饒恕的力量,才能夠再次恢復與人之間「友誼的愛」、「親情的愛」。所以使徒約翰說:「親愛的弟兄啊,我們應當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神來的。凡有愛心的,都是由神而生,並且認識神。沒有愛心的,就不認識神,因為神就是愛。神差祂獨生子到世間來,使我們藉著祂得生,神愛我們的心在此就顯明了。不是我們愛神,乃是神愛我們,差祂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親愛的弟兄啊,神既是這樣愛我們,我們也當彼此相愛。從來沒有人見過神,我們若彼此相愛,神就住在我們裡面,愛祂的心在我們裡面得以完全了。」(約翰一書4:7-12)
我們需要這份「完全的愛」,才能帶來饒恕,只有饒恕;才能帶來完全的醫治和釋放,只有當我們得到真正的醫治和釋放;我們才能恢復並與人建立愛的關係~包括「友誼的愛」,「親情的愛」;只有這三種的愛都具備的時候,我們的生命才得以更加地健康,我們的生活才能更加豐富。所以,從回到上帝面前開始,從我們的悔改和與神的連結做起,讓神完全的愛充滿我們、醫治我們、釋放我們、和恢復我們吧!
影音信息連結:https://youtu.be/Qv_Gmu9IrDI
連結至湖光教會官網各媒體平台查看最新消息:http://bit.ly/38TVivx
✍️ 2021-10/23 讀經:創世記 第四十三章
✟受感的話語:
43:11 他們的父親以色列說:「若必須如此,你們就當這樣行,可以將這地,土產中最好的乳香,蜂蜜,香料,沒藥,榧子,杏仁,都取一點收在器具裡,帶下去送給那人作禮物。
✟受感的啟示:
正受到饑荒甚大的時候,約瑟的兄弟帶的糧食吃盡了!父親與孩子們說「你們再去給我糴些糧來」。這次要把最小的孩子便雅憫帶去埃及,確實是給父親一大考驗,已經失去約瑟的父親再次割愛讓兄弟們帶便雅敏憫帶去,父親說了這話「若必須如此,你們就當這樣行」;而父親的決定乃是再次蒙福的開始。
父親不因王的要求就懼怕,乃是按照要求進入埃及,過去還預備了禮物,在處在饑荒的時刻還是預備上好的土產等去見約瑟;父親說:「但願全能的神使你們在那人面前蒙憐憫,釋放你們的那弟兄和便雅憫回來,我若喪了兒子,就喪了吧。」這是父親信心的看見。
父親看到的是掌管一切的上帝有他的美意,所以他出於信心的眼光做事,完全交託給憐憫人的上帝。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主,以色列的方式卻也是我們也當尋求的禱告,求主讓我明白若我處境大大艱難的時候我該如何做,是順服嗎?是軟弱呢?求憐憫的主引導我走或行進入主的心意中。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11-04-43-1-14-90dd46d212f14971b1d7c84cc5198cf0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wvVimAylwc
二、閱讀經文
創世記43:1~14
43:1 那地的饑荒甚大。
43:2 他們從埃及帶來的糧食吃盡了,他們的父親就對他們說:「你們再去給我糴些糧來。」
43:3 猶大對他說:「那人諄諄地告誡我們說:『你們的兄弟若不與你們同來,你們就不得見我的面。』
43:4 你若打發我們的兄弟與我們同去,我們就下去給你糴糧;
43:5 你若不打發他去,我們就不下去,因為那人對我們說:『你們的兄弟若不與你們同來,你們就不得見我的面。』」
43:6 以色列說:「你們為甚麼這樣害我,告訴那人你們還有兄弟呢?」
43:7 他們回答說:「那人詳細問到我們和我們的親屬,說:『你們的父親還在嗎?你們還有兄弟嗎?』我們就按著他所問的告訴他,焉能知道他要說『必須把你們的兄弟帶下來』呢?」
43:8 猶大又對他父親以色列說:「你打發童子與我同去,我們就起身下去,好叫我們和你,並我們的婦人孩子,都得存活,不至於死。
43:9 我為他作保;你可以從我手中追討,我若不帶他回來交在你面前,我情願永遠擔罪。
43:10 我們若沒有耽擱,如今第二次都回來了。」
43:11 他們的父親以色列說:「若必須如此,你們就當這樣行:可以將這地土產中最好的乳香、蜂蜜、香料、沒藥、榧子、杏仁都取一點,收在器具裡,帶下去送給那人作禮物,
43:12 又要手裡加倍地帶銀子,並將歸還在你們口袋內的銀子仍帶在手裡;那或者是錯了。
43:13 也帶著你們的兄弟,起身去見那人。
43:14 但願全能的上帝使你們在那人面前蒙憐憫,釋放你們的那弟兄和便雅憫回來。我若喪了兒子,就喪了吧!」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為何去埃及糴糧之事,會使雅各和他的兒子們心中產生矛盾?在我感覺矛盾的事上,上帝是否有什麼旨意?
2. 雅各的決定對他和上帝的關係有何影響?目前我有什麼需要尋求全能上帝的恩典來作出決定的事情呢?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40天禁食禱告:生命冊福音行動第十六天:
第三週的禱告重點:為所認領對象的需要,以及我們能成為上帝福音的器皿禱告。
在今天的經文中,我們看到面對極大的飢荒,雅各仍不願意讓便雅憫去埃及,就在這時候有一個關鍵人物,讓雅各願意接受他的建議,並把一切交託在上帝手中,那人就是猶大。猶大原本是賣掉約瑟,並且騙了媳婦他瑪,還因召妓跟媳婦發生了關係,但後來他認罪悔改,生命開始轉變,進而在這個關鍵時刻,從眾弟兄當中挺身而出,擔負起責任,為便雅憫埃及行的安危負責,這事實上是一個很大的責任,因為他們並不知道埃及人會如何對待他們。今天讓我們繼續為自己禱告,我們也是上帝所要使用的關鍵人物,我們過去可能也像猶大一樣,有許多的問題和軟弱,但當面對關鍵的時候,我們是否願意看見需要、回應呼召、承擔責任,讓自己可以被上帝改變成為拯救未信親友的關鍵人物?也讓我們繼續為所認領的對象禱告,求上帝幫助我們能看見他們的需要,並且能在他們的需要中為他們禱告、成為他們的幫助、讓他們能把需要交託給上帝,求主使用我們能像猶大一樣地在需要中幫助我們的親友來尋求信靠上帝。
2. 每日金句:
創43:14 但願全能的上帝使你們在那人面前蒙憐憫,釋放你們的那弟兄和便雅憫回來。我若喪了兒子,就喪了吧!
3.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X8HUtmaEFU
4.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5.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耶利米書4~5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11-04-4-5-40cfaecceb394389b796d8a944be7016
6.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11-05-43-15-24-df1264ad1f554f3e81b3ddb80cad85bd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wvVimAylwc
二、閱讀經文
創世記43:15~24
43:15 於是,他們拿著那禮物,又手裡加倍地帶銀子,並且帶著便雅憫,起身下到埃及,站在約瑟面前。
43:16 約瑟見便雅憫和他們同來,就對家宰說:「將這些人領到屋裡。要宰殺牲畜,預備筵席,因為晌午這些人同我吃飯。」
43:17 家宰就遵著約瑟的命去行,領他們進約瑟的屋裡。
43:18 他們因為被領到約瑟的屋裡,就害怕,說:「領我們到這裡來,必是因為頭次歸還在我們口袋裡的銀子,找我們的錯縫,下手害我們,強取我們為奴僕,搶奪我們的驢。」
43:19 他們就挨近約瑟的家宰,在屋門口和他說話,
43:20 說:「我主啊,我們頭次下來實在是要糴糧。
43:21 後來到了住宿的地方,我們打開口袋,不料,各人的銀子,分量足數,仍在各人的口袋內,現在我們手裡又帶回來了。
43:22 另外又帶下銀子來糴糧。不知道先前誰把銀子放在我們的口袋裡。」
43:23 家宰說:「你們可以放心,不要害怕,是你們的上帝和你們父親的上帝賜給你們財寶在你們的口袋裡;你們的銀子,我早已收了。」他就把西緬帶出來,交給他們。
43:24 家宰就領他們進約瑟的屋裡,給他們水洗腳,又給他們草料餵驢。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為何約瑟的款待會讓雅各的兒子們心中不安?我是否曾經誤會別人的好意?原因為何?
2. 害怕的哥哥們在家宰面前表現出怎樣的態度?有什麼令我感到不安的事嗎?上帝在哪件事上可能有什麼旨意?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40天禁食禱告:生命冊福音行動第十七天:
第三週的禱告重點:為所認領對象的需要,以及我們能成為上帝福音的器皿禱告。
在今天的經文中,我們看到家宰遵著約瑟的命去行,約瑟如何吩咐他,他就如何做、如何說,他就是照著約瑟的意思去接待約瑟的兄弟。我們面對世上的上司、老闆,我們通常也會遵著他們的命令和吩咐去行,當面對天上的主,我們是否更是遵著主的心意和旨意行呢?今天讓我們禱告和思想,上帝如何差遣我們去得著失喪的靈魂,如何服事所認領對象的需要?接著我們特別看24節,家宰不僅服事約瑟的兄弟,也同時照顧了他們的牲口。當我們要關心、服事認領對象時,除了關心本人之外,我們是否也能關心到他的家人或與他相關的事物?今天讓我們特別為著所認領對象本身之外的家人,以及其他與他相關的事物的需要來禱告,求上帝保守賜福。
2. 每日金句:
創43:16 約瑟見便雅憫和他們同來,就對家宰說:「將這些人領到屋裡。要宰殺牲畜,預備筵席,因為晌午這些人同我吃飯。」
3.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zpIuFLEDzE
4.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5.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耶利米書6~7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11-05-6-7-a681a0984e944c88bcff8be18a4d50b3
6.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5/04/gen-day136
【經文】創世記43章1~15節
約瑟的兄弟們很清楚,沒有便雅憫是買不到糧食的,再多的銀子、禮物都沒有用。約瑟提出來的條件只有一個―「帶便雅憫下去」—只有這個簡單的要求。
再多的銀子和牲畜,對雅各來說都不是問題,唯獨「帶便雅憫下去」這個要求,對他而言卻是極大的困難,因為便雅憫是他心頭上的一塊肉;失去什麼都沒有關係,唯獨不能失去便雅憫。便雅憫是雅各的最愛,也是他最大的轄制。
有時候,上帝對我們的要求,只是簡單的要求順服,我們卻做不到;連順服都做不到,遑論其它?我們不能順服上帝的原因,不是不願付出,而是無法回應上帝的要求,付出所有。我們願意給上帝的東西,不是上帝所要的;而上帝所要的東西,卻又偏偏是我們不願付出的。怎能跟上帝玩捉迷藏,避重就輕呢?別想欺騙上帝,因為上帝全知全能,早些順服,才是聰明人。
當雅各一家吃光了從埃及買回來的糧食(參1~2節),雅各要在饑餓,以及讓便雅憫跟哥哥們同去,這兩件事上作出選擇。上帝知道怎樣對雅各是好的,因此繼續在他身上工作,興起不同的環境。顯然雅各已經無計可施,只能被逼著選擇:讓小兒子與兄長同去(參14節)。便雅憫下埃及後能不能回來,不知道;但雅各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就當作失去這個兒子—這是上帝最後一次奪他所愛。從現在起,再也沒有什麼能讓雅各害怕;再也沒有什麼能傷害他。當雅各做出決定的那一剎那,他就得勝了。
「得勝」的困難之處,不在最後的結果如何,而在過程中如何放下自己的堅持。雖然雅各是在不情願中放下,也在心裡做了最壞的打算,但我們仍可看見他對主的交託與信靠(參14節),他祈求上帝施恩憐憫他們。感謝上帝,當雅各交託給主,一放手,他才能真正擁有所放手的孩子。
【回應】
我將我的眼光和心思,單單注視於祢,喔!耶穌,我願放下自己所堅持、所抓住的,放手交給祢。我的主,讓我的心隨祢而律動,單單順服祢。
【禱讀】提摩太後書1章12節
為這緣故,我也受這些苦難;然而我不以為恥,因為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祂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直到那日。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5/05/gen-day137
【經文】創世記43章16~34節
約瑟看見自己的親兄弟來了,他要家中的人為他們預備筵席接待他們。雖然全地都在饑荒之中,但約瑟卻不吝惜地接待兄弟,兄弟之愛顯露無遺。我們的上帝為人所預備的就是如此豐富,領你到祂家中,是要叫你享受豐盛。
約瑟為兄弟們擺設筵席,禮遇他們;不知情的兄弟們卻以為是鴻門宴,他們開始猜想約瑟這樣做的目的,就像驚弓之鳥,把神的恩典當作陰謀。但是,如果他們知道是約瑟,也有可能食不下嚥,因從前的所作所為而戰兢。
許多人不願意接受主,是因為不認識主,不知道祂有無限的恩典。主對撒瑪利亞的婦人說:「妳若知道神的恩賜,和對妳說『給我水喝』的是誰,妳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給了妳活水!」(參約四10)不僅是非基督徒,就連基督徒也常因為不知道、不明白,而喪失許多寶貴的恩典。直到見主面,才會明白自己失去了多少無法彌補的東西,那是永遠的損失。其實,最大的損失是因著剛硬,而錯過了主自己。
這些兄弟不知道約瑟的愛和神的恩典,反而用自己的經驗及想法來判斷,以為約瑟是故意要找他們的碴,強取他們作奴僕(參18節),因此害怕和不安。我們無法經歷在主裡的平安,享受主裡的豐盛,常是因為倚靠自己的經驗和想法,不倚靠上帝,徒增煩惱。
【回應】
我要更多、更深地認識祢,耶穌。不只是在理性上認識祢,更在生活中經歷祢,願祢真實的活在我的每一天中,使我真知道祢。
【禱讀】以弗所書1章18節
並且照明你們心中的眼睛,使你們知道祂的恩召有何等指望,祂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
敬拜詩歌:任何環境不要懼怕 (以斯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OIwvx5YkVg
一、安靜:主啊,願祢居住在我生命的中心。
二、讀經:創世記 43:1-15
1. 重點說明:
饑荒越來越大,雅各耐不住了:「你們再去給我買些糧食來。」卻不肯讓便雅憫同去。猶大一番話,軟硬兼施:既在感情上,願意扛負便雅憫的生死大任,要雅各放心;又在理智上,明白相告:「若沒有耽擱,如今第二次都回來了。」提醒父親要快刀斬亂麻,不要再猶豫不決!認清現實的雅各,終於走出自憂自憐的幽谷,展現了他的家長風範,以他一貫的精明為全家的利益安排,並祈求全能的神來保護,終於把眼光再度轉向神。
2. 鑰節:但願全能的神使你們在那人面前蒙憐憫,釋放你們的那弟兄和便雅憫回來。我若喪了兒子,就喪了吧!(創 43:14)
三、默想:
■猶大面對父親的要求,如何說之以理?(v.3-v.5、v.10)又如何動之以情?(v.8-v.9)
■對比 42:38 與 43:14,兩處雅各的態度、信念,有哪些不同?猶大的一番話,幫助雅各認清了現實,將眼光轉向神。我周圍是否有人需要我幫助他「從自我轉向神」?我可以如何為他禱告?
四、禱告:主啊,我是拙口笨舌的,求主幫助我能說出合宜的話,來幫助周遭的人,引導他們走出自我,全然倚靠祢。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創世記 43:1-15
敬拜詩歌:主求祢來恢復 (生命河)
https://youtu.be/9DUQmxmFUIE
一、安靜:我渴慕在祢裡面享受屬天的安息!
二、讀經:創世記 43:16-34
1. 重點說明:
約瑟的哥哥們滿心忐忑地回到埃及,首相竟邀他們進入官邸,盛宴款待。太不尋常了,難怪兄弟們第一反應是「害怕」。一個埃及家宰如此仁慈,還說錢是神放的,真是不可置信。唯一讓他們心安的是:西緬終於安全無恙地獲釋。待若上賓的禮遇,約瑟親切溫暖、又記性特好的寒暄問話,還有,竟然還按長幼次序坐席,這一切的一切,讓他們驚詫萬分。雖然除了約瑟之外,所有人都還蒙在鼓裡,但這畢竟是數十年來,第一次兄弟全員到齊,也是平生第一次,他們之間沒有紛爭,沒有仇恨,這真是一場歡宴!
2. 鑰節:約瑟見便雅憫和他們同來,就對家宰說:將這些人領到屋裡。要宰殺牲畜,預備筵席,因為晌午這些人同我吃飯。(創43:16)
三、默想:
■兄弟們被帶到約瑟的屋裡,他們的情緒是什麼?(v.18)
■當他們看到宴席的座次時,有何反應?(v.33)
■不尋常的恩寵,不可思議的盛宴,讓哥哥們驚訝不已。你曾否經歷過特別的恩典,當時的感受是如何?把它記下來吧!
四、禱告:主,我要稱謝祢,因祢救恩奇妙可畏!渺小罪惡如我,祢竟以祢愛子的性命來救我,還提名召我,進入祢的家中,未來更讓我與祢,與眾聖徒在天上一同歡宴坐席!這是何等不可思議的厚恩!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創世記 43:16-34
閱讀: 路加福音10章27-37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創世記43-45章;馬太福音12章24-50節
愛鄰舍如同自己。—路加福音10章27節
在雅加達的一次關於印尼人起源的講座中,有位政治人物語出驚人地說,他的DNA檢測出有撒馬利亞人的血統。他為此感到自豪,因為對他來說,聖經記載的好撒馬利亞人,是慈善無私的典範。
然而,在第一世紀那些聽見好撒馬利亞人比喻的首批群眾,看法卻未必相同。當時,猶太人鄙視撒馬利亞人,認為他們是猶太人與拜偶像的外邦人通婚而生的,血統不純正。但在耶穌闡釋誰才是鄰舍的比喻時,祂反倒誇讚一個撒馬利亞人的好行為(路加福音10章30-37節)。有一個猶太人被強盜攻擊而傷痕累累,他的兩位同胞視而不見,若無其事地從旁邊走過去。只有那位撒馬利亞人,「看見他就動了慈心」(33節)。將這個受傷的猶太人安置妥當之後,那位撒馬利亞人才放心繼續去做自己的事。耶穌說,鄰舍是看見人們有需要,就會適時地伸出援手。
現今社會的生活節奏快速,以致關心鄰舍、守望相助的精神日漸淡薄。我們或許沒有撒馬利亞人的基因,但身為愛上帝的基督徒,盼望你我都願意打亂自己原定的行程,看看我們周圍的人,並樂意伸出援手協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你願意為他人而打亂原定的計劃嗎?
今天有誰需要你擱置既定的行程,以愛心去關懷他呢?
親愛的天父,祢要我們成為別人的鄰舍。
求祢使我們能因為愛祢,而毫無遲疑地去援助鄰舍。
作者: 張俊康(特約作者)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有漫長的敵對歷史。在所羅門王之後,百姓分裂為兩個國家,即南部的猶大國和北部的以色列國。北國以色列淪陷後,亞述征服者把大多數以色列人擄到亞述(公元前722年),然後,又把其他民族的人遷移到以色列荒廢的城邑(列王紀下17章22-24節)。這些外族人與還留在當地的以色列百姓通婚,他們的後裔便成為混血的猶太族群,也就是撒馬利亞人。他們將猶太教融入自己的宗教信仰中(列王紀下17章30-34節),被猶太人鄙視為混血兒、外族人(路加福音17章18節)。當猶太人從被擄的巴比倫返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時,遭到撒馬利亞人強烈反對,彼此的仇恨愈加顯著(公元前536年,尼希米記4章1-2節)。這種仇恨延續了約500年,直到耶穌的時代,猶太人與撒馬利亞人仍然沒有來往(參閱以斯拉記4章1-3節;約翰福音4章9節;路加福音9章52-54節)。
沈啟智(特約作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rzPcqx2WgQ
「一主六僕查經法」系一種簡易歸納法查經方式,所謂「一主」指的是該章的主題,「六僕」則是該章內容所描述的人、事、時、地、物和為何。 本查經方式很適合家人查經、教會小組查經、職場查經小組使用。
如果您希望進一步了解這個方法,歡迎您與我們聯絡:churchplus.org@gmail.com. 如果這個視頻對您有幫助,請「訂閱」我們的視頻。(錄製:徐植蓉、陳美玲、張家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