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謊言背後的可笑假設
1. 基督的十字架也許可以從罪中拯救我,但是我還是該受刑罰。
2. 父母和上帝必須製造恐懼的氛圍,否則罪就會增加。
3. 我只能透過恐懼、疼痛、受苦,才能學習成熟。
4. 顯明神的恩慈並不能領人悔改。
5. 神的愛不能改變人,只有害怕受罰才能改變人。
6. 透過刑罰的威脅,人才能有最好的表現。
二、真理:神與我們所立的新約,是透過「愛」的啟示來激發人。
1. 浪子的父親不斷向他表達愛,來感動他。(路加福音15:11-32)
2. 神用豐盛的「應許」來感動亞伯拉罕,而非用如果我們不能跟隨神,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創世記12:1-3)。
3. 透過饒恕,耶穌說:「不要再犯罪了」,行淫的婦人因而再次被堅立。(約翰福音8:1-11)
4. 耶穌告訴法利賽人西門,那了解自己是因著神的愛被赦免的,他們的愛多,赦免也多。(路加福音7:39-50)
三、心意更新的宣告
1. 神真的愛我,祂為我瘋狂,全心為我得著最好的著想。
2. 神向我彰顯祂的恩慈。
3. 耶穌為我背負一切咒詛,使我免受咒詛。我行在祝福中,不是刑罰中,都因祂為我所成就的一切。
經文:創世記12:9-20
後來亞伯蘭又漸漸遷往南地去。那地遭遇饑荒。因饑荒甚大,亞伯蘭就下埃及去,要在那裡暫居。將近埃及,就對他妻子撒萊說:「我知道妳是容貌俊美的婦人。埃及人看見妳必說:『這是他的妻子』,他們就要殺我,卻叫妳存活。求妳說,妳是我的妹子,使我因妳得平安,我的命也因妳存活。」及至亞伯蘭到了埃及,埃及人看見那婦人極其美貌。法老的臣宰看見了她,就在法老面前誇獎她。那婦人就被帶進法老的宮去。法老因這婦人就厚待亞伯蘭,亞伯蘭得了許多牛、羊、駱駝、公驢、母驢、僕婢。耶和華因亞伯蘭妻子撒萊的緣故,降大災與法老和他的全家。法老就召了亞伯蘭來,說:「你這向我做的是什麼事呢?為什麼沒有告訴我她是你的妻子?為什麼說她是你的妹子,以致我把她取來要作我的妻子?現在你的妻子在這裡,可以帶她走吧!」於是法老吩咐人將亞伯蘭和他妻子,並他所有的都送走了。
你是否有面對困境,卻不知如何處理的經驗呢?你是否嘗試過一些自以為是(自以為聰明)的作法,後果卻讓情況更糟(聰明反被聰明誤)呢?你知道「信心之父」也是從許多錯誤的經歷中,重新認識上帝,學習不斷地調整生命後,才練就了他對神的信心嗎?亞伯拉罕並非從被神呼召那天起,就擁有對神絕對的信心,他自七十五歲蒙召離開本家本族,到他一百歲生以撒,這二十五年期間他經歷過多少挫折和失敗,直到他獻以撒時,達到他對上帝信心的高峰,已經大約一百一十五歲左右。換言之,經過四十年的鍛鍊與磨塑,亞伯拉罕才成為信心之父,你願意花四十年磨一劍嗎?
今日人們受到速食文化的影響,喜歡立竿見影的果效。如果在短期內未看見事情的果效,往往會覺得是不科學、不好、不正確、甚至不屬靈的。某些被過度渲染的特會、策略、課程、信息……吸引一些教會和基督徒趨之若鶩,人們期待看到一夕之間翻轉的復興。然而,一旦在短期內(幾個月或一、兩年)看不到果效,就想要轉換另一套策略、教材或方法,我們期待在幾個月內(頂多一、兩年),就能看見一個人生命的翻轉與成熟。所以,今天雖然很多教會在講門徒訓練,也花很多代價舉辦門徒訓練特會,但是教會仍然沒有門徒的主要關鍵原因是~沒有人願意像耶穌那樣,花三年半的時間,專注、全心全意、耐性地……付出代價來陪伴、教導、引導、訓練門徒。今天的教會,期望在短時間內,透過一套SOP(標準作業流程)複製生產許多優秀又有身量的門徒;然而,這是不正常、也不可能的期待。上帝為了要塑造出一個可以傳承祂真理與生命的門徒~亞伯拉罕,祂願意花四十年磨一劍~塑造一個信心之父、一個真門徒。而更讓我們感動的是,上帝給予亞伯拉罕犯錯的空間,讓亞伯拉罕從錯誤中學習,雖然他曾失腳,卻不致全身仆倒。上帝要亞伯拉罕,透過一次又一次的錯誤,學習敬畏神、順服神、倚靠神、信任神……。誠然,亞伯拉罕的生命與信心,並非一蹴可幾,乃是長期熬煉而成。
在亞伯拉罕抵達迦南後,他開始探索、認識那個地方。當時亞伯拉罕對上帝的認識,仍是有限的,對上帝的信心,也是有限的,對上帝的真理和法則,更是有限的認知,所以他必定有許多觀念、判斷、行為,需要修正和改變。因此,上帝容許亞伯拉罕透過許多的錯誤,讓他學習認識神和神的法則,進而改變自己的認知與行為。在那段期間,亞伯拉罕至少犯了三大錯誤,值得今天的基督徒警戒、避免重蹈覆轍。
一、 沒有求問上帝,就擅自決定離開應許之地
亞伯拉罕遇到饑荒時,沒有求問上帝就擅自做決定,那是自求多福?還是涉險賭注?遇到饑荒、遇到困難,就忘記神的應許,忘記神過去的幫助、保守與賜福,就直接地想逃避困難。或許,大多數基督徒也有同樣的毛病。亞伯拉罕沒有求問上帝饑荒的原因、沒有求問上帝饑荒會持續多久、也沒有問上帝饑荒的影響範圍有多大,就自以為聰明地離開了應許之地~神帶他去得為業的地方,實在不是一個聰明的做法,甚至是一種不負責任的逃避。
迦南地的人不敬畏神,亞伯拉罕絕對知道,這也必然是迦南地不蒙上帝祝福的原因之一,亞伯拉罕絕對有能力、也有責任去匡正當地百姓錯誤的生命和生活,引導他們對上帝有正確的敬畏和認識,但他並沒有趁著天災來臨之前去教導百姓。而饑荒需是一段時間的醞釀才會發生,不會是十天、半個月就突然出現,但亞伯拉罕沒有求問神,自然就錯過預先備糧食的機會。再說,難道饑荒是迦南全地嗎?難道在上帝的應許之地,沒有活下去的任何機會嗎?如果真是那樣,迦南人在那次饑荒中不就都滅絕了嗎?顯然不是,亞伯拉罕只是在遇見饑荒時,選擇了一條比較容易走的路,也就是離開問題現場,到一個可以輕鬆得到資源的地方。
這讓我們想起聖經中因為饑荒而離開上帝保護的人,還有亞伯拉罕的孫子雅各,因遇饑荒,舉家遷往埃及,之後又忘了回到神的應許之地,最終成為了埃及人的奴隸。還有亞比米勒和拿俄米,因饑荒離開應許之地,造成先生及兩個兒子死在摩押,只剩下拿俄米和路得回伯利恆。可能有人會說:結果不是都蠻好的嗎?但要知道,那是因為那些人最後都想起耶和華,決定聽祂的聲音,決定尋求祂的旨意,仰賴祂的幫助和拯救,並回到上帝的應許之地,所以上帝拯救並幫助了他們。
我們也常常會有擅自作主的問題~離開神給我們應許之地,為了去追尋我們自認為更好的。就如我們的工作、職業或學校、科系,許多人也是藉著禱告和上帝的帶領,進入了神所預備的職場、學校,但經過了一段時間,遇到了一些困難、挫折、不如意,就開始懷疑上帝的旨意,甚至自己選擇離開,改換跑道,這與亞伯拉罕遇到饑荒就匆忙尋找其他替代方式如出一轍。又如有些人面對感情、婚姻,婚前說是出於上帝的帶領和旨意,婚後卻又說是自己衝動、搞錯了,那麼到底哪個才是出於上帝的旨意?還是全是自己血氣的選擇?其他還包括我們的生活環境、我們歸屬委身的教會……,都需要謹慎地去禱告尋求神,而不是碰到一點問題,或是因為不合己意、不高興,就輕易地擅自決定,離開上帝要賜福給我們的應許之地。
如果你真的經過禱告、得著上帝的話語,聖靈的引導,那麼就當緊緊跟隨主,必看見應許的祝福。但絕不是輕易地改變~只因為自己覺得不好、不喜歡。不要只顧著討好自己,要學會討好上帝!要懂得分辨哪些是真出於上帝的話語、帶領、應許?哪些只是自己的想法、好惡、貪婪……?所以,凡事要尋求神的旨意、神的話語、神的引導,不要隨便離開上帝的應許和同在。
二、 尋找錯誤的倚靠和幫助者
亞伯拉罕明知埃及的危險(他們可能會搶奪他的妻子、殺了他),但卻還是奢望仰賴埃及的保護、供應、幫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不畏艱險的勇氣?還是不知懸崖勒馬地找死?這讓我們想到以色列的歷史中,南北國分裂時期,多少愚蠢的君王不懂得倚靠神,反而倚靠仇敵,自以為聰明地聯合次要敵人來打擊主要敵人,下場和結局就是被他們的敵人吞滅。亞伯拉罕遇到饑荒的時候,怎麼沒有想到上帝是他的倚靠呢?難道上帝不能幫助他度過饑荒嗎?以利亞在饑荒之年,不是靠著上帝的供應和保守,安然度過了三年多的饑荒嗎?當伯利恆鬧饑荒的時候,波阿斯難道不是在饑荒中嗎?為何他不需要像拿俄米一家逃到摩押地呢?難道只有逃到摩押才能活下來嗎?
面對問題與困境的時候,不要因為對上帝失去信心、對上帝的能力產生懷疑,就去尋找錯誤的倚靠和幫助者。亞伯拉罕遇到饑荒時,或許心裡想上帝能保護嗎?上帝能拯救嗎?上帝能改變饑荒嗎?但真正的問題在於亞伯拉罕有祈求上帝改變和保守嗎?當時的埃及,是一個象徵富饒的地方(有尼羅河的灌溉),一個傳說中美好的國度(古埃及文明的確是先進的),一個現實中強盛的國家(當年埃及的軍隊、經濟、政治……都是強盛的),所以當時很多人遇到問題時,第一個想到要投靠的地方,就是埃及(如果是現代,大家可能就會想到美國),直到南北國分裂時期,北國以色列想聯合埃及,南國猶大也想投靠埃及,一些外邦國家也想跟埃及同盟,但埃及所預表的,就是一個偏離真理、不信上帝、貪戀世界罪惡的國家。埃及有無數的神,埃及的法老就是上帝,埃及有自己的律法,卻是上帝不喜悅的律法,埃及在當時瀰漫著墮落、敗壞的風氣,跟今日許多充滿物質慾望的社會不相上下。
今天,基督徒遇到困難、危難,第一個想到找誰?上帝或是埃及?尋找錯誤的倚靠和幫助者,往往讓我們每況愈下。千萬不要聖靈已經提醒你了,你卻還說:我要帶著信心和勇氣前進,自以為可以對抗山中虎。我們需要回到上帝面前,緊緊抓住神、倚靠上帝。千萬不要尋找錯誤的倚靠或幫助者,有些基督徒得不到上帝的幫助,就轉向其他神明、宗教、邪術尋找出路。不要貪圖解決眼前的問題,因為你看不見,後面可能要付上更大的代價。試想:為了今生短暫的自我滿足,卻失去了永生的祝福,那損失是何等的大啊!
三、 為求安逸與近利而與罪惡妥協
亞伯拉罕為了逃避饑荒,尋求安穩的生活,甚至願意出賣自己的妻子,與罪惡妥協,這樣的選擇是損人利己,還是損人不利己?亞伯拉罕執意說謊,否認真實的夫妻關係,把妻子出賣了,因此得了好處和財利,卻默不作聲地看著妻子差一點淪為別人的,這實在讓我們難以想像,亞伯拉罕起初不過是為了要去埃及躲避饑荒,後來竟不惜出賣自己的妻子?亞伯拉罕自己沒有牛群、羊群嗎?還是他沒有犧牲自己的產業,以作長期對抗饑荒的意願?我們看到的是,他並沒有犧牲自己生命來保護家人的心志,而是寧願犧牲家人(妻子),寧願與罪惡妥協,一心一意圖謀自己過安逸的日子。
亞伯拉罕還沒有進埃及之前,他的心態上就已經與罪惡妥協了,他可以容許自己說謊,他可以容許太太成為別人的玩物,他可以為了短暫的安逸和享受,而犧牲他的婚姻和家庭。當法老因撒拉厚待亞伯拉罕,給他許多牛、羊、駱駝、公驢、母驢、僕婢的時候,他可以悶不吭聲的接受出賣妻子得來的財產,這跟今天一些人生活過不下去了,讓妻子出去出賣肉體賺錢有什麼不同?值得推敲的是,當時的撒拉(撒萊)應該已經六十五歲左右,還能被形容成「容貌俊美」,顯示當時的人的生理狀況跟今日有所差異,也可能當時的人審美觀念跟現代人不一樣,更或許是撒拉真的是一位絕世美女,才讓亞伯拉罕認為埃及人會覬覦撒拉、進而危害他的生命。
今日,我們是否也常會面對這種誘惑、壓力、挑戰?為了眼前的利益,或為了懼怕而犧牲了上帝的真理,犧牲與神的關係,寧願作出損人利己的事,卻不願犧牲自己去捍衛真理?亞伯拉罕心機算盡,以為可以靠著自己的計謀,可以逃過迦南的饑荒、逃過埃及人的危險,甚至還可以得到一些實質上的好處,但這一切看在上帝的眼中,都不是神所喜悅的。即使從聖經表面上的記敘來看,亞伯拉罕並沒有因此受到什麼虧損,但若不是因著上帝的憐憫,不是出於上帝的干預,撒拉可能就不再是亞伯拉罕的妻子了,而他們後來也不會有應許之子~以撒的出生,也不會得著上帝立約的祝福~成為萬國之父,成為萬民的祝福了。
結語
俗話說「人算不如天算」,事實上是「人算不如神算」。上帝是真正的掌權者,不論你遇到的境遇如何,不要自以為聰明,沒有求問上帝,就擅自決定離開上帝帶領你所到的應許之地;也不要遇到問題,就慌亂地尋找錯誤的倚靠和幫助者;更不要為求安逸與近利,就輕易地與罪惡妥協。要知道上帝的旨意原是好的,祂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而不是降災禍的意念。因此,凡事禱告、凡事尋求、凡事倚靠祂吧!因為「倚靠耶和華的人好像錫安山,永不動搖。眾山怎樣圍繞耶路撒冷,耶和華也照樣圍繞祂的百姓,從今時直到永遠。」(詩篇125:1-2)
回應:今天所讀的經文非常重要,怎麼說呢?我們從神與亞伯蘭的對話的二節經文可以看出其重要性。其一處經文:創12:1「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其二處經文:創12:4「亞伯蘭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羅得也和他同去;亞伯蘭出哈蘭的時候,年七十五歲。」神先對亞伯蘭說,接著亞伯蘭再回應神的呼召,照著神的話去作。當亞伯蘭領受神的呼召時,他當時的年齡是75歲;這個年齡對一般人來說,是最不想動的時候,能安定就安定,生活起居最好不要有任何變動,免得無法承受。這是一般人的想法,但亞伯蘭卻沒有這樣的想法,亞伯蘭在75歲高齡仍帶著全家人離開熟悉的「哈蘭」故鄉,前往不知名的他鄉(迦南)去開創新的天地,真是非常勇敢,太不可思議了。
親愛的弟兄姊妹,亞伯蘭以75歲高齡長者身份,仍然願意遵照神的旨意去行,那我們這些比亞伯蘭年紀還年輕的人,有什麼資格對神說「我老了,我不能服事主,讓比我年紀輕的人來服事主,讓我休息吧!」。亞伯蘭之所以願意遵守神的呼召,因他知道神將賜給他的應許絕不落空。(創12:2-3)如今我們回顧神對亞伯蘭的應許還真的成就了。祈求主,幫助我們每位屬神的兒女都有一個心志,為主傳福音都不會喊累、不會喊年紀大,爭著去服事、傳福音,對主說「我在這,我願意,請差遣我去!」。(王牧師)
回應:創12:11-13「將近埃及,就對他妻子撒萊說:『我知道你是容貌俊美的婦人。埃及人看見你必說:『這是他的妻子』,他們就要殺我,卻叫你存活。求你說,你是我的妹子,使我因你得平安,我的命也因你存活。』」亞伯蘭對埃及人(包括臣宰及法老)說謊,其主要原因是害怕法老王搶娶撒萊作妻子;亞伯蘭說謊作為,表面上好像保住了他的妻子不被法老王搶走,但神卻沒有放過亞伯蘭「說謊」這事,神除了降災禍給法老王外,也責罰亞伯蘭,所以他及家人必須離開埃及。亞伯蘭因「說謊」事件,離開了舒適地「埃及」。(創12:18-20法老就召了亞伯蘭來,說,你這向我作的是甚麼事呢?為甚麼沒有告訴我她是你的妻子?為甚麼說,她是你的妹子?以致我把她娶來要作我的妻子;現在你的妻子在這裏,可以帶她走罷。於是法老吩咐人將亞伯蘭和他妻子,並他所有的都送走了。)
親愛的弟兄姊妹,亞伯蘭因妻子太漂亮(創12:14),害怕法老找上門奪了妻子殺了他,為此他對法老「說謊」,對於這件事神沒有放過亞伯蘭;沒錯,神是憐憫的神,但也是公義的神;神即時懲罰亞伯蘭讓他知道這樣的行為是錯誤的,使他心甘樂意願意接受神的懲法,帶著妻離開埃及回到迦南地。從這事件給我們一個警醒,在我們生命中是否也有犯同亞伯蘭的軟弱(說謊或其他不討神喜悅的事)呢?相信一定會有,那我們要如何勝過這些試探,讓自己從試探中走出來,不被打倒,最好的方法就是「誠實」面對,不要選擇逃避責任。當我們願意這樣做時,神必賜下智慧與保守,幫助我們平安走出困境,走出一條自己美好的路。(王牧師)
✍️ 2021-09/22 讀經:創世記 第十二章
✟受感的話語:
12:1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
12:2 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
12:3 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
12:6 亞伯蘭經過那地,到了示劍地方、摩利橡樹那裏。那時迦南人住在那地。
12:7 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亞伯蘭就在那裏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
12:8 從那裏他又遷到伯特利東邊的山,支搭帳棚;西邊是伯特利,東邊是艾。他在那裏又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求告耶和華的名。
12:11 將近埃及,就對他妻子撒萊說:「我知道你是容貌俊美的婦人。
12:12 埃及人看見你必說:『這是他的妻子』,他們就要殺我,卻叫你存活。
12:13 求你說,你是我的妹子,使我因你得平安,我的命也因你存活。」
✟受感的啟示:
當亞伯蘭無父、無兒、無地方、無眷戀的時候,神就呼召他;這時是他人生的轉捩點。
亞伯蘭離開哈蘭,去到神應許給他的蒙福之地,在那裡他會大大發旺。事實,神能夠使用每一個人,並會在最適當的時候呼召他,神呼召亞伯蘭,並應許他將會成為大國,要賜福給他,使他的名為大,叫萬族因他得福;假使我們也順服並跟從神,相信神會讓我們成為一個神蹟,並讓這神蹟成為很多人的祝福。
原來築壇跟我們所住的地方很有關係,我們要常常為神築壇,神就會賜福。
當亞伯蘭沒有繼續為神築壇時,他的路就越走越難;今天,我們也要為神築壇,就是在家庭、社區和職場建立禱告和讚美的壇,宣告神必賜福予我們!
在〔創世記 第12章〕最後,亞伯蘭因恐懼而說謊,使撒萊在埃及差點被玷污,若不是神出手,實不可能被挽回。
這一位信心之父一旦離開神命定的地方,竟軟弱到需要靠妻子保護的地步!耶穌基督將來是從這婦人所生的後裔而出,若撒萊被玷污,情況真的不敢想像,所以神也看不下去,立刻出手攻擊法老,使法老送亞伯蘭和撒萊離開。
神接納亞伯蘭的軟弱,縱然他做錯,神還是搭救他!神是滿有恩典的神,我們只要緊緊跟從神,縱然有一點軟弱,神依然接納我們。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主耶穌,求祢賜給我們有離開本族本家的勇氣,朝著祢所賜的應許之地前進!
教導我們築壇,使祢的靈與我同在;讓我們所到之處都蒙福;幫助我們謙卑自己跟從祢,在我們的不足處為我們補足。因為在我們的軟弱上祢要顯得完全!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08-22-12-1-9-f778ae6768be45758772e3c58c4a9994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2bdSYim7uI
二、閱讀經文
創世記12:1~9
12:1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
12:2 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
12:3 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
12:4 亞伯蘭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羅得也和他同去。亞伯蘭出哈蘭的時候年七十五歲。
12:5 亞伯蘭將他妻子撒萊和姪兒羅得,連他們在哈蘭所積蓄的財物、所得的人口,都帶往迦南地去。他們就到了迦南地。
12:6 亞伯蘭經過那地,到了示劍地方、摩利橡樹那裡。那時迦南人住在那地。
12:7 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亞伯蘭就在那裡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
12:8 從那裡他又遷到伯特利東邊的山,支搭帳棚;西邊是伯特利,東邊是艾。他在那裡又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求告耶和華的名。
12:9 後來亞伯蘭又漸漸遷往南地去。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上帝呼召亞伯蘭時,要求他做的第一件事情為何?我要順服上帝的命令,先離開什麼地方呢?
2. 當上帝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7節)時,亞伯蘭有何反應?我要憑信心接受上帝的什麼應許?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創12:2 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
2.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sWBaTtaoHw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歷代志下22~24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8-22-22-24-abd5be25f52346c5998e7843a5a20c0b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08-23-12-10-20-782c0114e6dd4df683b18228b083f375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LRRBwHz9Q0
二、閱讀經文
創世記12:10~20
12:10 那地遭遇饑荒。因饑荒甚大,亞伯蘭就下埃及去,要在那裡暫居。
12:11 將近埃及,就對他妻子撒萊說:「我知道你是容貌俊美的婦人。
12:12 埃及人看見你必說:『這是他的妻子』,他們就要殺我,卻叫你存活。
12:13 求你說,你是我的妹子,使我因你得平安,我的命也因你存活。」
12:14 及至亞伯蘭到了埃及,埃及人看見那婦人極其美貌。
12:15 法老的臣宰看見了她,就在法老面前誇獎她。那婦人就被帶進法老的宮去。
12:16 法老因這婦人就厚待亞伯蘭,亞伯蘭得了許多牛、羊、駱駝、公驢、母驢、僕婢。
12:17 耶和華因亞伯蘭妻子撒萊的緣故,降大災與法老和他的全家。
12:18 法老就召了亞伯蘭來,說:「你這向我做的是甚麼事呢?為甚麼沒有告訴我她是你的妻子?
12:19 為甚麼說她是你的妹子,以致我把她取來要作我的妻子?現在你的妻子在這裡,可以帶她走吧。」
12:20 於是法老吩咐人將亞伯蘭和他妻子,並他所有的都送走了。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下到埃及的亞伯蘭為什麼稱撒萊為妹子?我通常會採取什麼做法來脫離危機?
2. 上帝對法老和他的全家降下大災,結果法老如何應對?在我犯錯時,上帝仍然賜給我什麼恩惠?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創12:17 耶和華因亞伯蘭妻子撒萊的緣故,降大災與法老和他的全家。
2.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xy3Ff4opig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歷代志下25~28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8-23-25-28-637972c997ad450cb196965aa89a84be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10/11/各司其職
【經文】創世記12章1-9節
我的朋友方萍只工作了幾年,公司就想升她為該部門的主管,使她感到有如千鈞重負。她在為此事禱告時,感到上帝指示她擔起此重任,但她仍然害怕自己無法勝任。她問上帝:「我的資歷那麼淺,怎能帶領整個部門呢?如果我注定會失敗,為何要將我放在那個位子上呢?」
後來,方萍從創世記12章讀到了上帝對亞伯蘭的呼召,她注意到亞伯蘭所需要做的是前往上帝所指示的地方,而亞伯蘭就按上帝的吩咐去了(1、4節)。這是一個不尋常的舉動,因為在古時候沒有人會像他這樣遷離家鄉。但上帝要亞伯蘭信靠祂,離開家鄉所熟悉的一切,將其餘的事交給上帝。身分?上帝必使他成為大國;供應?上帝必賜福給他;名聲?上帝會使他的名為大;目的?是要叫別人得福。雖然亞伯蘭後來陸續犯下一些過錯,但他在當時「因著信,⋯⋯就遵命出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裡去」(希伯來書11章8節)。
方萍領略這一點之後,終於放下心頭大石。她後來告訴我:「原來我不用擔心工作的成敗,只需專心信靠上帝,相信祂會賜我能力勝任這份工作。」上帝會供應你我所需的信心,讓我們將自己的生命全然交託在祂手中。
【思想】
你的工作令你有何煩惱?
上帝如何要你在目前的處境中信靠祂?
【回應】
親愛的上帝,我常為了要勝任工作而恐懼憂愁,現在我要把一切的憂慮交給祢。請幫助我盡自己的本分,其他的就全然交託給祢。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1/25/gen-day37
【經文】創世記12章1~3節
創世記1到11章神啟示了祂的創造、人類的起源、地位和責任;從第12章開始記載了神揀選亞伯蘭及他的後裔,來啟示祂自己及祂對人類的心意。
神的揀選事實上與人的表現一點也無關聯,完全是神的主權,是神的恩典。當神的呼召臨到亞伯拉罕時,他住在加勒底的吾珥,神呼召他「離開本地,本族和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參1節;徒七2~3)
神呼召亞伯拉罕,是要從他身上建立一群屬神的子民,再從這群人開始對全人類的救贖計畫。希伯來書上說:「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參來十一8)爲何神能將這麼大的任務交在他身上?就是知道他的信心,因著信他能遵命而行。這個遵命並不是容易的事,面對一個目標不清、方向不明的目的地,誰願意放棄舒適的城市生活,跑到一個遙遠而未知的地方?但亞伯蘭卻沒有懷疑、沒有討價還價。他知道這是神給他的呼召,故一蒙神的呼召,他就遵命出去了。神應許他:「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參2~3節)神揀選亞伯蘭不單是為了他個人的利益,乃是為了世人的好處。神要亞伯蘭先蒙福,跟著使那些祝福他的人得福,最後萬國都要因他得福。
對於神的這個呼召雖有極大的祝福等著,但若要回應,也必須付上極大的代價。因為當時的人以團體生活為依歸,一個人受到最大的刑罰是被逼離開自己的家鄉,放逐到異地。而神的條件便是要他必須離開他的本地、本族、父家,往神要指示的地方去(參1節)。
但離開原本所熟悉的,往神要我們去的地方才是得福分及有影響力的關鍵,這就是信心的生活與結果。
【回應】
主,謝謝祢,因祢所賜剛強的心,幫助我離開舒適圈,謝謝祢讓我能像亞伯拉罕一樣,勇敢的回應祢的呼召,走上信心的道路。將我前面的道路交給祢,讓我因順服而經歷祢的信實與恩典,作個討祢喜悅的人。
【禱讀】創世記12章1節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1/26/gen-day38
【經文】創世記12章4~5節
亞伯蘭聽見了神的呼召及應許,雖然這些應許都是千百年後的事,到那時他早已不在世上了。但即便當時的他沒有後代、沒有土地、沒有固定的居所,他仍堅信神的話,因為神的話絕對不會錯。「亞伯蘭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參4節)「就」表明了亞伯蘭的順服,他的順服帶進了他「蒙福」的開始。他相信神的應許即使今生未能實現,神總能將應許成就在他的後代身上。
亞伯蘭雖然不清楚要往那裡去、要去的地方有多遙遠,他仍順服神的吩咐,毅然前往。他知離鄉背井的痛苦,但他不與神討價還價,就按所吩咐的前去,對神的信心可見一般。這種對神順服的心志,願照著神的話去行,是他生命的特點。
亞伯蘭不但照耶和華的吩咐去了,還將妻子、姪兒,連同他們在哈蘭所積蓄的財物、所賺得的僕婢,就是「所得的人口」,都帶往迦南地去(參5節)。聖經中的迦南地,在現今的約但河到地中海一帶,北則是從敘利亞到南面的埃及。亞伯蘭的態度是一種完全的跟隨,讓我們看見蒙召者的生活就是完全地跟隨主,並且也要帶領那些願意跟隨的人,按神的指示去生活。
我們要效法亞伯蘭,順服神的吩咐去做,就會發現神必按祂所應許的賜福給我們。我們要先培養對神的信心,才能像亞伯蘭一般,聽見神的呼召就出去。「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參來十一6)有了信心,就算神允諾的應許還未實現,我們仍可以憑信心去順服祂的吩咐。
神的吩咐無論帶來甚麼困難和痛苦,只要我們順服祂,祂必賜我們力量去應對。我們要相信祂的恩典是夠我們用的,靠著祂,我們凡事都能做。信心正是面對壓力和憂慮最好的良藥。
【回應】
主啊!許多時候我聽見祢的吩咐卻沒有立即照著去行,又或者有的時候我只去做我認為對的、好的、對我有益的。主啊!赦免我自以為義的罪,幫助我能更專一地信靠祢,能像亞伯蘭一樣聽見就立即照著去行。
【禱讀】希伯來書11章6節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1/27/gen-day39
【經文】創世記12章6~9節
亞伯蘭聽從神的呼召,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到神指定的地方去。當他到了示劍(位迦南中部)的摩利橡樹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築壇。列祖時代尚無祭司制度,一家之長就是家庭的宗教領袖,亞伯蘭在這異教信仰的地方公開承認,他是敬拜耶和華真神的人。他築壇來敬拜神,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安息日應是分別為聖、敬拜神的日子,但世上的人只知玩樂、睡覺、享受,不知敬拜的重要,所以無法在心中築起敬拜的壇,將安息日分別出來成為敬拜神的日子。
隨後,亞伯蘭遷到伯特利(位於示劍之南)東邊的山,又再度築壇,求告耶和華的名(8節)。人很難憑著信心走向未知的道路。但亞伯蘭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榜樣,他凡事求告耶和華的名,憑著信心走向未知的道路。每一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壇,親自和主建立關係,使我們在行走天路時不致徬徨失措。
築壇是因著神的顯現,除非「遇見」神,否則我們絕不會真正地把自己獻給神;除非心靈中得主「顯現」,沒有人可以憑自己的立志,真正地過奉獻的生活。亞伯蘭的「奉獻」是開始於神的顯現,奉獻的繼續卻是藉著經常的「求告」,就是為耶和華築壇,在那裏求告耶和華的名。奉獻是將自己和自己的一切主權交給主,「求告」乃是實行這個交出。既然交出主權,當然就得求告神、聽候神旨意的安排。一個信徒若已經把自己獻給神了,他就應當以求告的態度來生活,也以尋求並順從神的旨意來生活,這才是真正的奉獻。亞伯蘭出吾珥之後,並非立即開始築壇,他第一次為耶和華築壇是到了迦南之後才開始的。有不少信徒不是沒有離開迦勒底的吾珥,不是未開始走十字架的道路,而是一直未開始「築壇」,沒有把自己獻上給主,也沒有尋求神喜悅的生活目標,這不會叫主滿足。願那向亞伯拉罕顯現的神,今天也向你我顯現,好讓我們都能走上奉獻的路。
【回應】
我是否在我的生活中有刻意劃分一段時間來親近神?我是否日日築壇向神獻祭?主啊!我願意學習亞伯蘭過一個築壇的人生,請幫助我持守在祢的面前。
【禱讀】創世記12章7節
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亞伯蘭就在那裏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1/28/gen-day40
【經文】創世記12章10~20節
神呼召亞伯蘭到迦南地,亞伯蘭也順服了。當他到了迦南之後,我們看見他每到一個地方就築壇(築壇就是禱告、親近神)又支搭帳棚。之後他漸漸遷到了南地,卻沒有再為耶和華築壇。後來迦南地遭遇饑荒,而且是很大的饑荒,亞伯蘭就下到埃及去暫居(參10節)。亞伯蘭不是離開了帳棚生活,而是讓他的帳棚離開了迦南。不少基督徒在奉獻之後便開始過著寄居的生活,可是當他們的眼睛一看環境,信心軟弱了,那分別為聖的生活就變成一種口號而已。雖然亞伯蘭對神的呼召沒有失去信心(他只想在埃及暫居,不是久留),但他沒有先尋求神,就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饑荒的問題,因此在他身上就有些失敗。雖然他以為自己未曾離開帳棚生活,其實他的帳棚已經不在迦南,而是去到埃及了!
亞伯蘭要妻子否認他們的夫妻關係,而對人說是兄妹,好叫他可以得存活與平安(參11~13節)。他依靠人的保護,所以看不見神才是他生命的保護者與平安的來源。神呼召他原本是要使他成為別人的祝福,但現在的他之所以能得到許多財物卻是因出賣自己的妻子(參16節),這是多大的諷刺啊!原本他只想到埃及暫時避難,當他的謊言被揭穿了,還被趕離這個國家(參18~20節),在不信的法老面前不但失去見證,也成為自己的羞恥,並且害妻子差一點失去貞節,也讓法老全家遭神降大災(15~17節),反而成為一個使人受苦的人。
我們若執意走自己的路,到頭來只會是白忙一場,何不回到神面前重新尋求神呢?我們若不對神「順服」,就會失去「祝福」;神給我們恩典,讓我們能重新找回神的祝福。當神在我們的生命中踩煞車時,我們最好的回應就是回頭,回到神的面前。我們成為基督徒是神的選召,而且是祂不後悔的選召(參羅十一 29)。神揀選了亞伯蘭,即使亞伯蘭走錯了路,神一伸手介入情況就改觀(參17節)。讓我們這些蒙召的人天天都能尋求神的引導,以遠離失敗的道路。
【回應】
我主,謝謝祢願意介入我的生活,不讓我任憑己意鑽進了死胡同還不知道回頭。主啊!我知道若不靠著祢,我不可能一直走在蒙召的路上,一切都是祢的保守,謝謝祢。
【禱讀】羅馬書11章29節
因為神的恩賜和選召是沒有後悔的。
20230122講題:精彩的人生在於你的選擇 講員:陳明輝牧師 金句: 所以,我奔跑不像無定向的;我鬥拳不像打空氣的。(林前9:26)
創世記11:27-32 他拉的後代,記在下面,他拉生亞伯蘭,拿鶴,哈蘭,哈蘭生羅得。哈蘭死在他的本地迦勒底的吾珥,在他父親他拉之先。亞伯蘭,拿鶴,各娶了妻,亞伯蘭的妻子名叫撒萊,拿鶴的妻子名叫密迦,是哈蘭的女兒,哈蘭是密迦和亦迦的父親。撒萊不生育,沒有孩子。他拉帶著他兒子亞伯蘭,和他孫子哈蘭的兒子羅得,並他兒婦亞伯蘭的妻子撒萊,出了迦勒底的吾珥,要往迦南地去,他們走到哈蘭就住在那裡。他拉共活了二百零五歲,就死在哈蘭。
創世記12:1-6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亞伯蘭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羅得也和他同去,亞伯蘭出哈蘭的時候,年七十五歲。亞伯蘭將他妻子撒萊,和姪兒羅得,連他們在哈蘭所積蓄的財物,所得的人口,都帶往迦南地去,他們就到了迦南地。亞伯蘭經過那地,到了示劍地方摩利橡樹那裡,那時迦南人住在那地。
創12:7-9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亞伯蘭就在那裡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從那裡他又遷到伯特利東邊的山,支搭帳棚,西邊是伯特利,東邊是艾,他在那裡又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求告耶和華的名。後來亞伯蘭又漸漸遷往南地去。
哥林多前書9:26 所以我奔跑,不像無定向的,我鬥拳,不像打空氣的。
在人生的旅程中,天天都有大大小小的事需要你做選擇,從每天早上起床,睜開眼睛的那一刻,你就要決定今天你要以什麼樣的心情來面對,無時無刻我們都要做選擇,所以,精彩的人生是一連串正確選擇和決定的結果。當然有些選擇,對你的生活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有些決定卻關乎你的將來,甚至影響你的一生。
最近因為回到台灣,吃了很多台灣的美食,前幾天當我拿了這件襯衫,要穿去做禮拜時,誰知道穿上之後才覺得有點緊,心想怎麼才幾天沒有穿這件襯衫,就縮水了呢?其實大家都知道,是我的肚子變大了,不是衣服的問題,當下我就決定,是應該好好的減肥了,這是個很平常的決定,我只要稍微調整我生活的飲食習慣,稍稍調整一下,就可以達成、改變,但有些決定卻是影響深遠。
小學畢業那年,我爸爸做了個決定,把我從屏東鄉下帶到台北,他叫我進入盲校讀書,當時爸爸就一直叮嚀我說:「明輝,既然你是眼睛看不見的人,你就是要認命,即使念到碩士、博士到頭來還是要做按摩。你不要浪費時間,你只要把按摩學好就夠了。」在我心中卻一直在想,為什麼盲人就只能做按摩?難道就沒有別的出路了嗎?因此,我在盲校裡我並沒有好好的學按摩,我卻喜愛上音樂,並開始學習鋼琴、學習樂理,我也開始夢想將來可以用音樂成為我的職業。高二那年,因著一位基督徒的鋼琴老師帶領我,我接受了耶穌成為我個人的救主,這一連串看似是沒有關聯的決定,但卻深深改變了我的一生,使得今天我能夠成為一個全職的傳道人,這就是這些重大選擇所帶領出來的重要影響。這樣說來人生過的精不精彩?在乎的是我們在每個選擇上,做的是否正確。一個錯誤的選擇,將把你推入痛苦無望的深淵;反之,一個正確的決定,將帶給我們喜樂歡愉的人生,所以簡單的說,精彩的人生是一連串正確的選擇的結果。
在創世記裡記載神呼召亞伯拉罕的故事,當時亞伯拉罕已經75歲了,雖然生命將近尾聲,但卻不被年齡所限制,他順從神的吩咐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神所指示的地方去,這是一條從來沒走過的路,但亞伯拉罕憑著信心勇敢的踏出,終於寫下多采多姿的人生經歷。亞伯拉罕原本的名字叫做亞伯蘭,他是信心之父,從他離開迦勒底的吾珥開始,一生就走在神的道路上,他建立的國度,不斷自己的後裔,成為大國,而且按照神給他的應許,也使地上的萬國、萬族都因他而得福,因而承受了最美好的獎賞,他的榜樣值得我們深思及學習。
今天就讓我們從幾方面來探討,他的人生和他是如何在各樣的環境中做出正確的決定,以致於活出精采的一生。
主題一:精彩的人生是跟隨到底的人生
1.吾珥、哈蘭、迦南
當亞伯蘭遵照神的吩咐,離開當時繁華的吾珥,預備經過重重的沙漠,向迦南前進。創11:31-32他拉帶著他兒子亞伯蘭,和他孫子哈蘭的兒子羅得,並他兒婦亞伯蘭的妻子撒萊,出了迦勒底的吾珥,要往迦南地去,他們走到哈蘭就住在那裡。他拉共活了二百零五歲,就死在哈蘭。亞伯蘭是聽到神的呼召,而不是他的父親,也不是他的侄兒,那為什麼他的父親想要離開吾珥?原因我不是很清楚,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他拉不是為了要去迦南,只是想要離開吾珥,也許吾珥的生活再也無法滿足他的心,所以當亞伯蘭提出要到迦南去時,他就立刻跟著去,也就是如此,他們就來到哈蘭,他們就住在那。哈蘭是吾珥和迦南之間的中途站,距離迦南還有一大段的路程,但亞伯蘭來到哈蘭,就住在那至少有好幾年的時間,一直等到他的父親他拉過世為止。有些人雖然接受了福音,願意離開世界的吸引,選擇走永生的道路,但卻走到了半路卻停住了。記得1981年,和我一同受洗的同學,他們當時都非常熱心,也非常的追求,但現在他們大部分都已經離開了教會,有的是因為在信仰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困難,就遠離了神,有的是因為工作忙碌就停止了聚會,有的是因為家人的反對就不再來教會了,他們雖然都離開了吾珥,卻在哈蘭就住了下來,不再往迦南去了,亞伯蘭也是一樣,他在哈蘭荒廢了幾年的生命一直到父親過世為止,他才又繼續前往迦南。
2.少年財主的尋求可10:21-22 耶穌看著他,就愛他,對他說:你還缺少一件,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他聽見這話,臉上就變了色,憂憂愁愁的走了,因為他的產業很多。
馬可福音的10章記載了一個故事,一個少年財主來見耶穌,他說:夫子我該做什麼善事才能得永生呢?耶穌說你若要進入永生就當遵守誡命,少年人說這一切我都遵守了,還缺少什麼呢?,耶穌說:你若願意做完全人可以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然後你還要來跟從我,那少年人聽見這話就憂憂愁愁的走了。為什麼呢?因為他的產業實在太多了,這段經文裡的主角他一心一意想要跟從耶穌,耶穌卻挑戰他說:你先去變賣所有的分給窮人,再回來跟從我,那少年財主卻不忍捨去那麼多的財富,就憂憂愁愁的走了。弟兄姊妹們,這位少年財主本來有機會成為另一個約翰或是馬可,可是他實在已經習慣過奢華的生活,於是他無法割捨那麼龐大的財富。自從離開耶穌之後這位少年財主就從聖經中消聲匿跡了,大家可以想想,在多年之後這位少年財主老了,住在王宮的豪宅裡,當他想起耶穌對他的吩咐一定覺得非常懊悔,因為當年他並沒有遵從耶穌的教導。親愛的弟兄姊妹們,當我們走到生命的終點時,是否也會因為離開神覺得懊悔?還是我不會因為一直跟從的耶穌而感到滿心的喜樂嗎?跟隨主就要跟隨到底!絕對不要半途而廢!有一首詩歌叫做再給我一個機會,這我在大學時代,人家邀請我去見證的時候,我常常會唱的一首詩歌,上帝是給我們機會悔改,讓我們能夠跟隨祂的一位主。 神是給我們機會的一位神,只要我們把握住機會,神必定引導我們前方的路程。
詩歌:再給我一個機會
主題二:精彩的人生是祝福人的人生
創12:1-3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
1. 神的命令:離開本地,本族,父家。
2. 神的應許:叫你成為大國,賜福給你,萬族要因你得福。
這段經文可以說是整本聖經的重要主題之一,這個主題以各種不同面貌多次的出現在整本聖經裡,神要亞伯蘭離開本地、本族還有父家,這是神給他的命令,如果亞伯蘭遵守這樣的命令,神就要給他各樣的應許,這些應許包括要叫他成為大國,賜服給他,的上萬族也要因他而得福。親愛的弟兄姊妹們,同樣的祂我們從神得到永生的福分之後,我們也要去使別人因我們而得福,這是神給亞伯蘭的應許,也是神給我們每一位基督徒的應許。因為我們都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我們要把我們從神而得的跟我們周遭的親人、同事、朋友都能從我們得到祝福。我在大學畢業之後就進入了台北伊甸基金會去服侍,帶領一個音樂步道團體,以前叫做喜樂四重唱,現在叫做喜樂合唱團,我們以詩歌見證到處去傳揚福音,我在那裏服事了10年走遍了許多國家,甚至也到了美國。每當知道有人因著我們的詩歌或見證信了耶穌,我就覺得非常的開心,我也可望我的一生能夠投入這樣有意義的事奉行列,這個願望在我的心中不斷的孕育、茁壯長成,這個願望卻讓我孕育了16年,才完全的實現。感謝神讓我有幸加入這樣的行列,用我這殘破的生命去祝福人。在世界各地有多少的基督徒?他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的擺上自己,用生命來祝福她周遭的人,有的卻捨棄舒適的環境,遠赴他鄉,在神所呼召的工場上,無私無我的奉獻自己,把他們從神得到的來祝福別人,來帶給別人。他們實際的活出祝福人的人生來。主耶穌為我們的最死在十字架上,因他的大愛感染了我們,因祂所捨棄的生命,使我們能夠從神得救。耶穌基督的愛感動了我們,好叫我們願意接受祂,也願意甘心樂意的來跟隨他,也願意把福音代給別人。上帝是給我們安定的上帝,祂差派祂的獨生子來這個世界,為了我們的罪,被人釘在十字架上,祂的疼愛我們都會記得,所以我們都甘願來為跟隨、傳揚祂的福音。
詩歌:若是有你佇我的生命
主題三:精彩的人生是築壇的人生
創12:7 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亞伯蘭就在那裡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
1.祭壇是向著神的生活態度。
2.祭壇是潔淨與敬拜的地方。
亞伯蘭為向他顯現神築了一座壇,基督徒的生活是一個天天築壇的生活。什麼是築壇呢?我們都知道祭壇是獻祭的地方,當祭物要獻給神之前要先清洗乾淨,同樣的當我們每一天來到主面前,我們要求神來潔淨我們,求主的寶血來遮蓋我們,這樣我們才能夠守節清新的來與神親近。有些基督徒認為我們只在重生的那一刻才需要十字架的救恩,以後再也不需要了,其實我們是天天都需要救恩的、天天我們都需要神大能的護庇,這樣我們才能夠過聖潔的生活,同時祭壇也是敬拜神的地方,築壇的生活代表敬拜的生活,藉著每天的讀經禱告來調整我們個人與神的關係,讓神真正當神,不要我們自己搶著當神,用我們的心靈和誠實來敬拜祂,這樣我們的生活才不至於偏離神的話,也避免我們的生活掉入世界的網羅中。我在美國西南浸信會神學院求學的那幾年,曾經兩次利用暑假的時間到洛杉磯的教會去幫忙,有一次認識了一位弟兄,他全身癱瘓躺在床上,但是他腦經非常的清楚,聽他母親轉述,他們原本住在德州,這孩子一直都是非常聰明、乖巧,就在他17歲的那一年,一個風雨交加的夜裡,他開車出了非常嚴重的車禍,從此就臥床不起。當我們去探訪他的時候,他雖然不能說話,但藉著他右手唯一能動的兩隻手指,按著感應器,將他所要表達的意思用國際摩斯密碼打在電腦的螢幕上,他用這樣的方式跟我們溝通。有一天我所訓練的詩班預備要獻詩,當他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非常的高興,他透過母親跟我們表示他也要參加,我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他,心想;他又不能唱如何能獻詩呢?經過一晚的禱告後我欣然的答應他,當天獻詩的時候,他依然躺在輪椅上,一樣不能唱,但他用他唯一能動的手指按著感應器發出一聲、一聲;逼!逼!逼!的聲響,就這樣跟著我們一起來讚美神。牧師聽了這樣的獻唱之後,他感動得淚流滿面,他告訴會眾說,我們要用心靈和誠實來敬拜神,今天這位弟兄給我們示範,也許有的人會覺得這位弟兄所發出的聲音是噪音,但是我相信聽在神的耳中他的聲音,是最誠摯,最令神喜悅的讚美聲。親愛的弟兄姊妹,你同意嗎?築壇的人生是敬拜的人生,是我們受造物對造物主發出最深的歡呼,另外祭壇也象徵著向著神的生活態度,是一種凡事等候、相信神的引導的一種生活方式。如果一個基督徒沒有築壇的生活,就不清楚神對我們個人的指示,也就不知道我們的人生方向,所以我們要學習亞伯拉罕天天築壇與神親近,就能夠明白神的旨意。過去的三年裡面,新冠病毒的疫情一直攪擾著我們,使我們的生活方式起了極大的改變,也讓很多人覺得前途茫茫,好像世界末日快到了。我們的人生就是這樣,充滿了挑戰,充滿了困難,但是當我們來到上帝的面前的時候,上帝會指示我們的方向,他會引導我們繼續往前走。人生是充滿了挑戰,但是因著耶穌我們就充滿了盼望。
詩歌:呣免驚耶穌在此(台語)
主題四:精彩的人生是住帳棚的人生
創12:8 從那裡他又遷到伯特利東邊的山,支搭帳棚,西邊是伯特利,東邊是艾,他在那裡又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求告耶和華的名。
1. 帳篷是旅居世界的生活態度。
2. 選擇住進伯特利或是艾城?
基督徒的生活也是住帳棚的生活,是承認我們在世上只是客旅,所以住帳棚是一種旅居世界的生活態度,住帳棚也表示我們隨時隨地都能搬動,這裡說;亞伯拉罕在伯特利和艾的中間之搭帳棚,亞伯拉罕走遍那地,最後他決定把帳篷他在伯特利和艾的中間,那是他評估之後做出的最好的決定。感謝神的恩典,我在2018年10月開始我個人的步道工作,以走出教會的圍牆,敬拜、佈道、培訓,作為我的事工異象,從那時候到現在已經4年多,雖然三年中都是疫情的攪擾,但是到目前為止,我也已經走訪了超過150個教會。2018年離開我牧養16年的教會,2019年1月我搬到了奧斯丁,為了節省開支,我買了一部二手的房車,放在教會的停車場旁,作為我的臨時住處,所以我是不折不扣的駐堂牧師,也就是住在教會的牧師。2020年4月德州政府宣布要居家隔離,我一個人清晨在教會的會堂裡跟神禱告說:神啊!如果你還要再次給我一位伴侶的話,就求你快快的為我成就,沒想到過了幾個禮拜之後。透過一位朋友牽線,我認識了我現在的妻子,她是一位特教老師,我們經過了40天的禱告,我們互許終生。那個時候我告訴她說,我是一個眼睛看不見的人,她說:她知道;我又告訴她說,我現在是一個憑信心生活的自由傳道人,她說:這些我也知道;我再問她說:如果你和我在一起,我們住在房車裡,你能接受嗎? 她說:這個我就不知道,但是她想一想後,她說沒有關係,她爽快的回答我說,住房車友什麼不好呢?我們在這世上不都是客旅嗎?一切都是暫時的,我們有一個永遠的家鄉是在天上的,感謝神,她不嫌棄我是盲人她也願意陪著我來服侍神,而且也不介意和我同住在房車裡。親愛的弟兄姊妹們,我們都是客旅,我們都有一個永恆的家鄉是在天上的,是上的一切都是暫時的,都會過去的。另外住帳棚的生活也是一種不斷的做選擇做決定的生活。亞伯蘭支搭帳棚在伯特利和艾之間,大家也許知道伯特利的希伯來文意思是神的殿;艾這個字則是毀壞的意思,在基督徒的生活裡,我們每時每刻都要做決定,我們要選擇是要住在伯特利,天天與神同在,享受與祂親近的生活,還是我們願意住在艾城,擁抱這個世界,活在世界的吸引當中。換句話說,我們是渴望得著生命平安,還是喜愛肉體和世界呢?我們不能既愛神又要愛世界,我們需要認真的做出決定。親愛的弟兄姊妹們,今天就是農曆的春節初一,面對新的一年,你對神有什麼樣的期待呢?在這年假當中,就讓我們好好的來檢視我們目前的屬靈狀況,我們現在的生命光景如何,是已經進入迦南還是仍在哈蘭徘徊?我們是不是已經領受了神的祝福而且願意成為別人的祝福?我們有沒有天天與神相會,向神敬拜的時間呢?我們每天是不是做最正確的決定,選擇住在伯特利與神同在享受與神的平安和喜樂呢?盼望亞伯拉罕的生命見證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1968年在墨西哥舉行了奧林匹克運動會,最後一個跑完馬拉松的是來自非洲國家,坎薩尼亞的選手,他跑的很辛苦,因為他在比賽的過程中,一開始就跌了一跤,跌傷了腿,破皮流血,但他卻沒有因為這樣退出比賽,仍然強忍疼痛,努力的往前跑,雖然其他的選手早都已經跑完,但他還是繼續的跑著,終於在傍晚7點左右,他踉踉蹌蹌的跑進偌大的體育館,大約還有幾千個觀眾見證他跑完全程的實況,所有的人都站了起來,為這個人喝采致敬,隨後有記著採訪問說:為什麼你受傷這麼嚴重卻沒有選擇退出比賽呢?他簡單的回答說,我的國家派我來參加比賽,不是要我半途而廢,而是要我跑完全程。親愛的弟兄姊妹們,從我們成為基督徒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已經參加了馬拉松比賽,雖然在比賽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困難、會灰心失望,不管是受傷或是結痂,我們必須要決定跑完全程,不要半途而廢,人生精采與否其實就在這一念之間,我們雖然不能決定我們生命的長短,但我們卻可以決定我們生命的內容。盼望你我的人生不像無定向的,也不像打空氣的,我們乃是向著標敢直跑,並相信我們的主已經站在終點預備迎接我們,為我們高興的喝采。我們是否準備好了呢?以弗所書3:20說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能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你的決定、選擇,將影響你的未來,你心中所想的是上的在你的心中做感動的,我不知道你現在的想法是如何,但是我盼望我們能夠願意成為一個跟隨神,跟隨到底的人,我們也願意做一個把祝福傳給人的人,我們也真的能夠願意做一個築壇的、天天與神相見的基督徒,我們更願意住在帳篷裡有彈性的來面對前面每一個挑戰。
詩歌:奇妙真神
結論:生命的長短我們不能決定,但是生命的內容我們卻可以選擇,盼望我們奔跑不像無定向的,我們鬥拳不像打空氣的。
林前9:26 所以我奔跑,不像無定向的,我鬥拳,不像打空氣的。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在禱告之前我想問大家,今天你聽到了什麼?哪一句話讓你應像深刻,那句話就是聖靈今天要對你說話,求神在農曆的春節今天讓我們有一個新的決定,新的選擇,讓我們願意跟隨、願意祝福人、願意做好的基督徒來獻祭給神、願意每天按照神的心意來做決定。
我們一起來禱告:恩典的主,我們謝謝祢,讓我們今天奉祢的名在這裡聚集,我們感謝祢過去的日子,祢是恩典滿滿的帶領著我們,面對2023年我們一樣仰望祢,求祢帶領我們,指引我們的路,讓我們的心不疲乏,讓我們的腿不疲倦,讓我們一樣積極的跟隨祢,奔跑一起跟隨祢,走完我們人生的路程。祝福每一位弟兄姊妹他們的個人、家庭、婚姻、工作和愛主的心,都求祢自己來指引、幫助,讓我們在未來一年裏面能夠為主做美好的見證,我們對祢有期待,盼望祢把這樣的盼望和熱情放在我們每一個弟兄姊妹的心中。我們感謝祢,祝福這個教會,讓李牧師、李教師還有其他的同工們,在未來的一年裏面,更多的領受到神的異象、旨意,一起帶著弟兄姊妹來傳福音,奔跑前面的路程。我們獻上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阿們。
大直內湖教會24小時守望禱告網(第911週)
整體目標:全區歸主,普世宣教,神的國在台灣復興,為以色列求平安
三、盟約的神聖性
節錄自珊朵拉·泰普林斯奇牧師«為何還要關心以色列(更新版)»
盟約是無條件的
雅威與以色列人立約的基礎,可追溯到亞伯拉罕:「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世記12:1-3)這項盟約滿溢著救贖的盼望和賜給全人類的祝福。此外,這項盟約沒有任何條件,而且保證會成就—尤其是在談論到應許之地的時候。雅威在創世記15章7節提醒祂的朋友說:「我是耶和華,曾領你出了迦勒底的吾珥,為要將這地賜你為業。」
亞伯拉罕問:「主耶和華啊,我怎能知道必得這地為業呢?」神的回答沒有留下任何讓人懷疑的空間。祂吩咐這個即將成為萬民先祖的男人,宰殺各種動物獻祭,將切成肉塊的牲畜擺放在地上。接著,當聖靈引導亞伯拉罕入睡,神以聖潔火焰的形式經過這些肉塊,祂宣告:「我已將這塊地賜給你的後裔。」(參考第18節)
創世記第15章的儀式,和亞伯拉罕時代用來使具有效力的盟約生效的程序一樣。宰殺牲畜、立約雙方走過獻祭的牲畜中間、慎重地起誓要履行自己的義務。但是,如果只有一方走過獻祭的牲畜中間,就只有其中一方需要履行立約的義務,盟約是否被履行,不牽涉到立約另一方的行動。這證明神與亞伯拉罕立的約,就是後來傳給以撒、雅各的盟約,完完全全不帶任何條件。
盟約的繼承人
後來以實瑪利出生,先祖問神,以實瑪利是否能夠繼承盟約。但是神明確地回絕他的要求:「不然,你妻子撒拉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以撒。我要與他堅定所立的約,作他後裔永遠的約。」(創世記17:19)
許多年後,以撒生下以掃和雅各。至高神在兩兄弟中間選擇了雅各,並且裁定:「地上萬族必因你和你的後裔得福。」(創世記28:14)雅各後來改名為以色列,他的後裔成為亞伯拉罕無條件之盟約的親屬繼承人。
因此,保羅提醒教會,即使全以色列人—令人悲嘆地—集體決定不要擁抱耶書亞,盟約依然「是」屬於以色列的。希伯來書6章申明:「當初神應許亞伯拉罕的時候…指著自己起誓…(因為神要)格外顯明祂的旨意是不更改的。」
奉獻資訊
代禱事項8/06 ~ 8/12
我要與你並你世世代代的後裔堅立我的約,作永遠的約,是要作你和你後裔的神。我要將你現在寄居的地,就是迦南全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永遠為業,我也必作他們的神。 (創世記17:7-8)
► 以色列:
巴勒斯坦各政治組織在埃及開會,倡議各方放下分歧、合一對抗以色列。求神帶領巴勒斯坦各政黨勢力間的關係,和他們各自內部的問題。求神挪去他們對以色列的敵意與仇恨,同心追求百姓的福祉。
受到司法改革法案的影響,以色列人對國家感到憂心,摩根士丹利也調降了以色列的主權信用評級。黑暗權勢在人民心中激化衝突、挑動情緒,求神限制仇敵的作為,促成兩派國會議員的溝通協調。
► 國際:
俄烏交戰造成俄軍死傷慘重,互相出動無人機攻擊首都,也令波蘭與白俄羅斯邊界情勢緊張。中俄高官出席北韓盛大閱兵儀式,三國已形成邪惡同盟。求神保守國際局勢,憐憫交戰中的百姓。
尼日軍政府政變,巴基斯坦發生自殺炸彈攻擊,兩國境內都有伊斯蘭恐怖組織興起,求神看顧。印度北部因宗教差異造成的動亂增加,也請記念當地基督徒群體的處境。
美國指控境內主要電力和通訊網路基礎設施被中國植入惡意軟體,中國則大動作更動外交部長、人民銀行行長,牽涉到飛彈及核武的火箭軍也發布新人事案。請為中美雙方檯面下的動作和關係惡化代禱。
中國的經濟動盪,杜蘇芮颱風又為河北帶來大暴雨,死傷和財損嚴重。求神保守中國的政經局勢,興起教會為國家和領導人禱告,在人心惶惶之際廣傳福音。
► 國家及城市:
幾位總統候選人信媽祖、關公、至廟宇參拜,非台灣之福。求主保守這些總統候選人,不鼓吹迷信和拜偶像,願意看重國家長遠的益處和人民福祉,遵行神國的訓誨和法度。求神帶領總統大選的過程和結果。
8月15日大學發布新生錄取公告,暑假也是大學畢業生求職的旺季,請為升大學和求職的青年代禱,求神使年輕人不陷入虛擬世界和各項上癮行為中,有勇氣做選擇、承擔責任、面對挑戰。
全國禱告網絡於8/11-12舉行祭司總聚,關注影響全球的巴比倫思潮,省思教會在其中受到的影響。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則推動RPG復興禱告小組,從不同的關注點推動禱告,求神賜福使用,讓兩個組織可以互通有無,共同領受神對台灣教會的心意。
► 地區:
請為各教會暑期在外縣市的營會服事順利平安、有美好果效代禱,也為農曆七月各社區和內科拜偶像、加強社會上的迷信及恐懼,求神赦免。
◎「社團法人臺北市基督教大內之光協會」訊息:
1. 協會新舊任總幹事已經交接,正著手加強大樓管理、申請公共安全檢查。請為所需的決策智慧、同工團隊和相關經費代禱,歡迎掃描QR code奉獻支持。
2. 請為暑期兒少據點和補習班的室內外活動平安順利代禱。
敬拜詩歌:任何環境不要懼怕 (以斯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OIwvx5YkVg
一、安靜:耶和華啊,早晨祢必聽我的聲音;早晨我必向祢陳明我的心意,並要儆醒!
二、讀經:創世記 12:1-3
1. 重點說明
不錯,只有三節。但卻是極為重要的經文,人類的歷史從此展開新頁。回顧 11 章之前,因亞當夏娃的犯罪、大洪水前的敗壞、到巴別塔的集體背叛,人類已喪失神創造的榮美,一步步走向黑暗的深淵。而就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頭,神說話了,這話像一道光,劃破了黑暗…(還記得創世記第 1 章嗎?)神不肯就此罷休,祂透過對亞伯蘭的揀選,開始了救贖的行動—要藉他賜恩福給萬民。對亞伯蘭而言,第一節是一個清楚直接的命令,而對耶和華而言,接下來一連串的「我必」,透露了神扛負的責任更重,那是祂對人永不放棄的愛。
2. 鑰節: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創 12:1)
三、默想:
■神要亞伯蘭作甚麼?(v.1)神為什麼要他這麼作?(v.2-v.3)
■在這三節經文中,出現幾次「福」字?出現幾次「我必」?
■從神的「我必」與「賜福」中,顯示出祂對人主動的愛。請回想自己曾經如何蒙受神的恩典?今天,我如何使他人也得祝福?
四、禱告:天父,我雖屢次得罪祢,然而祢仍主動尋找我,求主叫我不輕忽這深情大愛,也使用我一生,讓周圍的人因我而得屬天的福氣。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創世記 12:1-9
敬拜詩歌:祢的話 (天韻詩歌)
https://youtu.be/L8KwNd1NUpQ
一、安靜:耶和華啊,求祢將祢的道指示我,將祢的路教訓我!
二、讀經:創世記 12:10-20
1. 重點說明
亞伯蘭在面臨饑荒、恐懼時,並未求問神,反而是落入自己曲折而怯弱的盤算中(v.10、v.13),因他的軟弱差點壞了神的大事…要藉他及他的子孫賜福全人類的大計劃。神必須用大災讓撒萊回復原來的身分(v.17),又必須用驅逐讓亞伯蘭回到迦南(v.20)。當亞伯蘭被法老這樣一個不認識神的人嚴厲斥責時(v.18),不知心中是何滋味?
2. 鑰節:耶和華因亞伯蘭妻子撒萊的緣故,降大災與法老和他的全家。(創 12:17)
三、默想:
■亞伯蘭在此時此處面臨哪些信心的考驗?(v.10a、v.12)
■他對這些考驗如何回應?(v.10b、v.13)
■亞伯蘭剛開始他的靈程就面對考驗。我在面對環境的艱難、內心的憂驚時,會如何行?亞伯蘭的經歷給我甚麼提醒?
四、禱告:求主提醒並幫助我,讓我不以過去的經歷為傲,不以目前的處境而憂,不以自己的聰明為恃,讓我緊緊靠祢而行!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創世記 12:10-20
我們若要能從「神的國」禱告,必須要瞭解「神的約」,因為神與人立約是為了讓人明白神的國當如何成就,所以神藉著與人所立的約,向人啟示神國的藍圖;因此正確認識神的約就能清楚按神的計畫,從神的國禱告!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Jusru9gb4FeKHUt03VkJeDh68AOSusAR
新生命靈糧堂 小組分享材料(1208)
[話語分享]:給未來留一個空間(Make a room for future)
<生命的分享>:你的未來看起來會像是如何?對於接受新事物,觀念你的反應如何?
什麼是異象?是你腦海裡對於未來的影像,它可以塑造你的現在。
聖經中對異象的定義:是神對你的計畫,那是當你聽見神的話,在腦海裡所產生的圖像。
羅10:17可見,信心是從聆聽來的,是從聆聽基督的福音來的。
神的道(Logos):上帝話語的全部論述。也就是整本聖經。
神活潑的道(Rhema):是一種啟示,聖經正在對你說的話。
異象不是你的夢想,異象是從神對你所說的話而來的,可能是透過讀經,禱告,默想神的話,聽信息…聽見神在你心中要對你說的話。當你確定這是神要對你說的話,你的靈裡面就會有一個確信,這就是為什麼你會有膽量,權柄,創意…的來源。例:挪亞造方舟?摩西領百姓出埃及?保羅為主放棄一切?
<生命的分享>:你在讀經靈修時,是否曾有一個感動神要你做一些事或採取一些行動?你是否為你的人生尋求神的帶領?
為什麼異象如此重要?
箴29:18不接受上帝的指引,民眾便會肆無忌憚。
箴29:18「沒有異象,民就放肆!」
我們期待我們不是要成為自己所想要成為的,而是成為神要我們成為的。當你我擁抱了神給我們的異象,就會在你我的生命裡釋放一個先知性的預言。
Vision和Sight不同,「視力」(Sight)指的是當你的眼睛打開時,你所看見周圍一切的環境,人,事,物。而「異象」(Vision)是神打開你我屬靈的眼睛使你看見祂對你的應許或是期待。
弗1:18「我又祈求祂讓你們心中充滿光明,使你們能看見確實的盼望,他已經把這個盼望賜給了祂所呼召的人,祂的聖民,祂豐盛榮耀的產業。
各位2020年的應許不能帶進去2021年,正如今天的嗎哪不能存到明天一般,神給你我的每一天都是新的。當我們要領受神新的應許和帶領,我們必須放下一些過去,才可能擁抱新的未來。
什麼是「禁食」?( what is fasting)
我們願意為著尋求神的旨意,放棄我們所喜愛的,享受的,或渴望的。
利26:10「你將會有過多的農作物,你需要清除舊的穀物,以為新的豐收騰出空間。」
正如這次的疫情許多人學會新的溝通方式,教會發現新的聚會方式,連購物的方式與習慣也改了…,並不是舊的東西不好,只是面對新的世代,我們的思維方式,作法必須做改變,我們必須對未來「騰出空間,做出改變。」現在的挑戰是如何保持原有的,但同時又提升接受新事情的能力。
突破傳統的攔阻:
徒10:9-16彼得對猶太傳統觀念的改變。
徒11:1-3「使徒和在猶太的眾弟兄聽說外邦人也領受了神的道。及至彼得上了 耶路撒冷,那些奉割禮的門徒和他爭辯說:「你進入未受割禮之人的家和他們一同吃飯了。」
徒11:18「眾人聽見這話,就不言語了,只歸榮耀與神,說:「這樣看來,神也賜恩給外邦人,叫他們悔改得生命了。」
猶太人抓住傳統的律法太緊,以致他們可能錯過外邦人得救信主的機會。新的事情本來就是容易威脅到舊有的觀念,但這是一個祝福,而不是一個威脅。各位我們不能期待領受一個新的神蹟,卻保留在舊有的思維與做法。
<生命的分享>:從彼得領受異象到帶領外邦人信主,他如何突破傳統,做出改變?你從這段聖經領會到什麼?
放下沈重的包袱
創12:1-3「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
亞伯拉罕最大的挑戰是「羅得」,亞伯拉罕沒有完全的照神所吩咐的去做,他帶著羅得前往。在邁向神給亞伯拉罕的異象和應許中,他帶著一個沈重的家族包袱就是羅得,最終亞伯拉罕因羅得受了許多的苦。
羅得的僕人與亞伯拉罕的僕人相爭(創13:6-18),一直到羅得離開亞伯拉罕,神才開始將應許賜給亞伯拉罕。(創13:14-18)
<生命的分享>:在神給你的異象中,什麼原因拖住你?使你不能往前?是你生命中的軟弱?個性?或是一個不對的人?或任何事,該是改變的時候。
閱讀: 詩篇100篇 | 全年讀經進度: 創世記10-12章;馬太福音4章
你們當樂意事奉耶和華,當來向祂歌唱!—詩篇100篇2節
我在基督徒會議中心的餐廳排隊拿自助早餐時,有一群婦女也進入餐廳。我對排在我身後的一位姐妹微笑打招呼,她也向我問好,還說:「我見過妳。」我們舀了些炒蛋到自己的盤中,努力回想我們在哪裡見過面。但我很肯定她認錯人了。
回到餐廳用午餐的時候,她又跑來找我,說:「妳是不是開白色的車?」我聳聳肩,說:「那是好幾年以前的事了!」她笑著說:「以前我們的車子幾乎每天早上都在同一間小學前面等紅燈。妳總是舉起雙手,開心地唱歌。我想妳應該是在敬拜上帝。這讓我好想和你一起稱頌上帝,特別是在難過的日子裡。」我們讚美上帝、相互擁抱、一起禱告和享用午餐。
我的這位新朋友證明了,大家會注意到基督徒的言行舉止,就連我們以為沒人看見的時候也是一樣。當我們在生活中常常喜樂地敬拜上帝,就能隨時隨地來到這位創造主的面前;認識祂恆久的慈愛與信實,我們就能與祂有親密的交流,並且感謝祂持續地保守看顧(詩篇100篇)。不論是在車上唱詩讚美,在眾人面前禱告,還是用善行傳揚上帝的愛,我們都可以鼓舞別人一起「稱頌祂的名」(4節)。畢竟,敬拜上帝並不僅限於主日的聚會。
有哪些方法,可以使你整天都喜樂地敬拜上帝呢?
有哪個人敬拜上帝的舉動,曾激勵你敬拜上帝?
全能的上帝,求祢幫助我一生敬拜祢,也讓人們能感受到我的喜樂和感恩。
作者: 鄧書琪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在詩篇100篇2節中譯為 「事奉」 的希伯來字(’bd),有些譯本將之翻譯為「敬拜」(現代中文譯本),其真正的意思是「服事」或「工作」。比如,亞當要在伊甸園裡做「修理」的工作(創世記2章15節),便是使用相同的希伯來字。後來,這個字也用在服事上帝,「辦理」會幕的事務(參閱民數記3章7節)。因為在會幕和聖殿中的服事包括讚美上帝、獻上祭物和其他宗教活動,這個詞就成為我們現今所理解的「敬拜」。所以正如詩篇100篇所述,敬拜上帝可以包括喜樂的讚美和感恩,而聖經描述的敬拜這一概念有更廣泛的含義。這個概念其實是講述服事上帝,而不僅僅是頌讚和感恩。這些敬拜的表達,只是我們服事上帝的一些方式。正如保羅所說,信徒應將自己的身體和心思全然獻給上帝,作為對上帝的敬拜與事奉(羅馬書12章1-2節)。
康恩施
心的对话 20211001
相信神 应许必定成就
亚伯兰就照着耶和华的吩咐去了;罗得也和他同去。亚伯兰出哈兰的时候年七十五岁。 (创世记 12:4 )
朋友,信仰之路就是相信神的应许必定成就。愿神加添我们信心,以顺服的行动,回应神的命令。
2021/10/1(五) 最基本的應許 創世記12:1-8
75歲,對現代的我們來說,代表著退休享福的年紀。
但是對亞伯蘭來說,人生的冒險才剛要展開。
我相信,他的身體裡流著的不是冒險的血液。
他是個牧人,是個謹慎的人,是個寧願說謊也要規避風險的人。
在哈蘭,他有家族,有人脈,有穩定的後盾和未來。
要離開,只有模糊的計畫,前途未卜,還得要面對來自家族、家鄉異樣的眼光。
我們不知道在出發前,亞伯蘭有多少掙扎。
我們也不知道,他心中計算過的,跟隨主要付上的代價有多少。
我們只知道,之後旅程的豐富,是當時的他無法想像的。
放不下手中的,就得不到更多。
靠著信心跟隨主的,不致羞愧、必不缺乏。
75歲的亞伯蘭都能下定決心了,我們呢?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創世記12:1,和合本2010)
#豐盛人生 20211001
#丁牧的靈修隨筆
#創世記
Photo by Linus Mimietz on Unsplash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創12:1)
說——亞伯蘭的時代,沒有十誡,沒有聖經,也沒有耶穌,而且他還住在多神信仰的人群之中。然而,當神要亞伯蘭離開安穩熟悉的環境時,他竟然答應了!今天,就讓我們從「說」來得着屬靈亮光吧!
希伯來動詞’amar不僅僅是說話,其意涵包括了行動上的支持。耶和華呼召亞伯蘭,他聽而順從了。
今日,我們可以透過各樣方式,如屬靈書籍、神學教義、教會歷史、聖經,以及五花八門的教會活動來知道關於神的事。古時,亞伯蘭只能透過與神直接的對話來認識祂。
假設你是亞伯蘭,在沒有聖經、沒有基督教的文化和歷史,沒有熟悉的神學教義思想的背景之下,你還會聆聽神的聲音嗎?你與神之間會有好的關係嗎?恐怕,我們都想選擇留在吾珥。 你認為神已經停止對人說話了嗎?還是,神學研究和歷史分析已經取代了神的聲音?想想看,你今天聽見神對你說了什麼?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为什么神没有对我说话呢?是因为神不再直接对人说话,还是因为我没有求问,还是因为我不会顺服呢?亚伯拉罕能听见神直接对他说话,一定是因为他既求问也顺服神。
当我们相信神是神,是全知全能全爱的神时,我们必定会向神祈求引导和启示,必定会求问神对我们生活各个层面的旨意和看法,我们得不到神的声音,就不会停止求问。
其实神并不向我们隐藏祂的意思或声音,只是当人不真心寻求时,头脑的知识就取代了心灵的连结,听就被思辨所取代,记住:神不是写在纸上的神,而是不停说话的神。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創12:1)
指示——指示ra’ah,意思是「用眼睛看到的」。亞伯蘭確實親眼看到那塊地,可是他一生並未擁有那塊地,這段話啟示我們一項深奧的屬靈真理——人生不在今世就畫下句點——神是為了更大的目的創造我們。
世界引誘我們相信:「生命可以在今生和此地得到滿足。」「今生若沒有達成一個目的,人生就不完美。」我們總把焦點放在今生尋找滿足。
如果你對死亡有所覺察,那你的人生目標將會如何改變呢?如果你聽見神的應許,那你還會對現在的生活感到憂慮嗎?
神讓亞伯蘭親眼看見,但神讓他看到的,今天仍未實現。你呢?你也親眼看見了嗎?神也如此指示你嗎?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肉体只是灵魂的载具,世上的生活不过是天国的预尝,可见之物都不过是不可见之物的比喻,耶稣用他一生的生活方式和行动告诉我们,今生是为了找到神指示的回家的路。
如果我们用经验和感官就会陷入这个世界真实的虚幻之中,以为信仰是为了活得更好,但神允许苦难发生,为的是让我们放弃用经验和感官,从而期盼这个世界以外的世界。
只有亚伯拉罕得不到他想要的,他才能想要得到他需要的,当他意识到无论他得到什么,都最终会被死亡所吞噬,他才能追求并满足于世界以外的,生命从那一刻真正开始。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創12:1)
去——希伯來文用了一個特別的動詞halak ——「你獨自一人去」。為了順從神,亞伯蘭必須離棄他的父家。今天,我們不認為這項命令有多困難;但在古代,這是相當不可思議的要求,意味着他將失去身分、保護、社群、產業和人生,等於是被逐出家族!神要求亞伯蘭要與舊生活脫離一切關係,完全地委身於祂。
多少人肯回應這樣的呼召呢?我們大概會說:「主啊!這裡能讓我更有效地服事祢,我在這裡認識很多人。」或是帶着抱怨的語氣說:「主啊!我在這裡已經花了許多心血。」又或是以懷疑的態度說:「神,祢怎麼會要我離開家人呢?」
我們總是想擁有一個可以掌控的未來,然而神並不是如此行事。亞伯蘭如何回應神呢?他緩慢地學會了如何信靠揀選他的神。今日,你我都是他的後裔之一。
但願,你我都是神忠心的跟隨者。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神的盼望是让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能力之上服事祂,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外服事祂,因为祂要让我们在自我的尽头上遇到神,这才是服事的目的。
所以神让我们去的时候,其实是让我们来,我们以为祂让我们离开祝福,其实是让我们来靠近神的祝福,因为真正能够长久祝福我们的只有神。
为人处事不应该超越常识,但是神却常常挑战我们的常识,因为常识是服事人用的,而服事神却要突破常识,因为祂要在灵魂深处和我们相遇。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分享者:张俊贤牧师
日期:26.05.2025(星期一)
经文:创世纪 12 :1 - 9
链接:https://youtu.be/cO0lXNvOb5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fTGBMUCcMI
「一主六僕查經法」系一種簡易歸納法查經方式,所謂「一主」指的是該章的主題,「六僕」則是該章內容所描述的人、事、時、地、物和為何。
本查經方式很適合家人查經、教會小組查經、職場查經小組使用。如果您希望進一步了解這個方法,歡迎您與我們聯絡:churchplus.org@gmail.com. 如果這個視頻對您有幫助,請「訂閱」我們的視頻。(錄製:徐植蓉、陳美玲、張家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