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

心得:
這讓我想起:「注定」這詞。從人的眼光聽起來似乎豁達,但其實隱含許多的無能為力,因不認識神。「各按期時」,在一個相信上帝的人,看見的是神的作為、神的美善與神的掌權。我們仔細思想,如果不是神,如何各按其時?萬事萬物都在神的手中,我們的生命氣息也是。我們不明白,上帝為什麼要讓我們面臨許多我們不願意的事,但我們相信都有祂的美意。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躲避上帝。如此,我們更當謙卑在神面前,敬畏祂、尊崇祂。

禱告:
親愛的主,我們讚美祢是創造世界萬物的主宰,我們的生命在於祢,我們的好處不在祢以外。謝謝祢藉著萬事萬物,顯明祢自己,使我們能認識祢。人算甚麼,祢竟如此愛我們,使我們尊貴。幫助我們,讓我們能謙卑、長存敬畏在神面前。感謝禱告奉我主耶穌聖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10月8日

心得:
傳道者說到,在世上既使是在該公平、公義的地方仍有奸惡存在,惟有將來審判來臨時神才會施行真正的公義。神讓我們知道一切的生命氣息是出於祂,死後歸於塵土,這和其他的活物沒有差別。但在看似無望的生活中,世人惟一的喜樂和盼望是在自己所經營,所努力的事上,但死後就甚麼也不知道了。面對生命中的不公、無常,人能真正明白神存留我們在世上的計劃嗎?神對我們的呼召又是甚麼?盼望我們都能活出生命中真正的喜樂與盼望。

禱告:
親愛上帝,謝謝祢藉著周遭許多事情讓我明白,人的軟弱和有限,懂得謙卑在祢面前。儘管生活中充滿許多的未知、無常,但我知神掌管明天,祢的恩典夠用,我只要憑信心領受就夠了。
感謝禱告奉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敬畏神才是王道

傳三1至四8
所羅門說:「凡事都有定期,萬物都有定時,勞碌有何益處呢?」(v.1-9);人不能洞悉定時,也不能改變定期。因此,傳道者勸勉人順應天命「聽天由命」(v.12-15)。凡事順服神,享用神的恩賜,行善享樂。
「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前五16-18)
敬畏:指一種人生信仰,承認上帝統管萬有,祂「以智慧立地、以聰明定天」(箴三19)。故此,人在萬有的創造主面前,不得不承認人的有限和不足。人是受造物,應以被造者身份生活,不能以創造者自居,這是追求識和聰明的立足點或起步點。傳道書的結尾重新敬畏上帝的觀念。

所羅門觀察社會百態,有人為得到自己心靈的快樂滿足,就仗勢欺人,嫉妒鄰舍,雖然無兒無竟勞碌不息,愚昧人掌權。「這真是虛空,也是捕風。」

作者特別從社會中一般情況的角度探討,他發現:當人自私自利,不顧別人之時,結果是一無所得。更壞的,還有是人間到處是罪惡的欺壓。所羅門想念及此,不禁呼喊說,還是不要生在世上倒好!塵世既屬虛空,那末人生當怎樣行呢?茲將所羅門的答案,概述於下:「人莫強如吃喝。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同你所愛的妻,快活度日。凡你手所當的事,要盡力去作。最重要的,要敬畏耶和華,因為在最後之日,神必審判。」

祈禱:主啊,願我凡事順服,享祢恩賜,切勿強求。盡力完成神的事工,每時每刻,敬畏我神。


靈修教材: 傳道書
珍愛光陰

閱讀: 傳道書3章1-14節 | 全年讀經進度: 詩篇13-15篇;使徒行傳19章21-41節

上帝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傳道書3章11節

蘇東坡(或稱蘇軾)是中國北宋一個偉大的詩人和文學家。他在被貶謫時仰觀夜空明月,心中百感交集,於是寫下了一首思念弟弟的詩作:「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意思是人的一生難免有悲歡離合,就像明月也有陰晴圓缺的改變,這種事自古以來就難以周全。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長壽,雖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享受明媚的月色。

這首詩的主題正好呼應了傳道書的主旨。傳道書的作者「傳道者」(1章1節)觀察到「哭有時,笑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3章4-5節)。就像蘇東坡一樣,傳道者將兩件相反的事物相互對照,似乎是要告訴我們,所有美好的事物總有結束的時候。

蘇東坡從月亮的陰晴圓缺而聯想到「此事古難全」,傳道者從受造物看到上帝對所創造世界立定的次序。上帝掌管世上萬事,祂「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11節)。

或許世事難料,有時必須承受令人傷痛的離別。但只要想到萬事都在上帝的垂顧之下,我們便可以充滿信心。你我可以享受生命並珍惜光陰,包括所有美好和悲傷的時刻,因為慈愛的上帝與我們同在。

慈愛的天父,感謝祢看顧我人生中的每一個階段。
求祢幫助我信靠祢,並享受祢所賞賜的生命。
你會因世事難料而害怕去嘗試哪些事物呢?
你如何靠著耶穌,勇敢地與人建立友誼和更深的關係?
作者: 謝葆芳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傳道書是一卷針對後現代世界的書,主要講述人生的挫折和失望。許多人認為,書中的傳道者就是所羅門。該書有兩個關鍵的句子,就是「凡事都是虛空」(1章2節)和「在日光之下」(3節)。「日光之下」一詞描述的是按照今世的價值觀生活的人生, 而這種人生所帶來的結論就是「凡事都是虛空」。最後,傳道者說,要脫離這種毫無意義的人生,方法就是不再受制於這個世界的價值觀,而是要「記念造你的主」(12章1節),惟有祂能使人的一生具有真正的意義。

柯貝爾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寶血

20210502主日信息 講題:寶血 講員:李怡瑱教師
關鍵時到,神啟動5/1-6/9四十天連鎖禁食禱告,必有祂要行的事。4/26在彰化芳苑舉行直播為國禱告會,神回應禱告,連續四小時降下恩雨在日月潭集水區。這是恩典的實境,西海岸看見巴掌大的雲彩,回家團隊是神在台灣設立的祭司。求神為貧苦百姓開出路,使高層降卑。四十天禁禱,我們要全力禱告推進神的國度!求主賜我們屬天的眼光,看見這是翻轉的機會,我們要回應神,順服遵行神的話、神的引導。(疫情擴散-印度大壺節、變種病毒、死亡人數激增火葬場不足、機師染疫、陸海空偶像繞境得罪神)我們要支取寶血作遮蓋,讓災殃越過,還要成為守望者。
出12:1-13,出埃及時,神保護以色列百姓、羊羔預表彌賽亞救贖,神擊打埃及所崇拜的一切偶像,建立以色列國。出12:40-42,在神所定的日子,正滿了四百三十年的那一天領出軍隊。世代要謹守逾越節。
創15:13-14、16,四百年、第四代,時候滿足神把百姓帶出埃及。神施行懲罰,審判有公義標準。祂給亞摩利人四百年悔改的機會,若是神的百姓拜偶像、行邪淫,一樣會受到審判,從土地被吐出去分散在列邦。神並非樂意降災,然而當人硬心不願悔改,終將受到審判(被神任憑)。
傳3:1有定期、定時。相信神為中華民國也有命定,不只為疫情禱告、為乾旱求雨,更要為進入命定迫切禱告。審判的時刻也是神施行拯救、收割的時刻。
徒17:24-31人心空虛想要找尋生命的依歸,但是神並非人以手藝想像所雕刻出來的偶像。祂定了日子,按公義審判世界,叫耶穌從死裡復活給全人類作可信的憑據,現在命令世人都要悔改。(保羅對雅典百姓傳講的信息) 保羅原是虔誠猶太人,逼迫基督徒,當他遇見復活的主耶穌,生命翻轉改變,成為把生命獻上熱心傳講福音的使徒。
現在仍在齋戒月中,我們持續為穆斯林歸主代禱。也為福樂小組慕道友靈魂得救代禱。
決定命運的選擇--玉漢飲。「在以色列人將要出埃及時,逾越節羊羔的血使他們避開死亡之災,當時以色列民只能相信並遵行神的話語,而不得不在門框和門楣上塗血。耶穌就是那完全的代贖羔羊,祂在十字架上流的血,將我們從一切死亡與咒詛中拯救出來。如果你接受並且跟隨耶穌,就會得著救恩,得到永活的生命。現在就請作出決定,選擇通往生命的道路吧!」
四月二十五日接送牧師的弟兄,原本吸毒下監。芳苑漁村以養蚵為生,他吸毒被關,死路一條。妻子聽了牧者的話:讓耶穌拯救你的家,來信耶穌改變命運。神給人機會作選擇,塗寶血脫離滅命之災。徒16:31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羊血塗在門框、門楣,不僅僅是為個人,而是為一家人的救恩。求主幫助我們為家庭堵破口,堅強站立。
一位英國醫療宣教士作見證:她前往位於赤道的薩伊共和國宣教,有一次她為早產孕婦接生,母親難產而死,留下2歲女兒和早產的嬰孩。隔天,宣教士帶著一群孤兒為著早產嬰孩保暖的需求禱告時,十歲的小女孩露絲禱告求主耶穌讓熱水瓶今天下午寄到,還希望加一個洋娃娃,好安慰2歲小女孩,讓她知道神愛她。宣教士四年來未曾收到任何家鄉寄來的包裹,卻在當天下午收到22磅包裹,那是五個月前從英國主日學班級寄出的。神知道一切,這是祂所預備的。祂是過去今日到永遠的神,尋找祂的人就必尋見,願神美好的心意也成就在我們當中。
一要三招是我們在基督信仰中很重要的基本操練。「一要」就是『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的愛。是捨己、犧牲、拯救、無條件的愛。(林前2:2)啟12:10-11 羔羊的血和見證的道,靠著耶穌我們能得勝。「三招」就是「親近主」-認識神。「生死盟」-肢體關係彼此扶持、團契。「服事神、服事人」-使人同得福音好處,提名代禱,有人預備受洗,可以使用從懷疑到相信課程持續跟進。
啟19:7-9赴羔羊婚筵,披戴基督—穿光明潔白的細麻衣,成為基督新婦是榮耀的呼召,能夠與主同坐席。我們要預備心迎接榮耀君王再來。(鼓勵參加5/4-5永恆的新郎與新婦、5/17王的婚筵敬拜禱告聚會、啟示錄的四個旋律讀書會)
聖餐


靈修教材: 主日信息
禱讀聖經2021年7月18日(週日)傳3:1-15

頌讀(大聲讀聖經):傳3:1-15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所羅門王對「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傳3:1)」,他用十四對相對的形容詞來描述萬事。從傳3:2-8作者幫助世人看到:(1)掌管人生的並不是人,而是神;為此,人在凡事上需尋求神的旨意。(2)神既是掌管人的生命,那人的生命就是安全且是永恆的。為此,信徒就會擁有永恆的保障。(3)人的生命是有秩序及有期限的。為此,人應當遵守生命的秩序,須知凡事都有落幕的時後,所以人要先預備好迎接那將來的時刻。(來9:27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4)世人要相信神在終極時刻必會介入所有的事件,神希望世人能結美好的果子,及致力在美善的事上,而不是在一些無意義的事上。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祢造的美麗世界宏偉無比,人難明其究竟;表面看去,人勞碌能得的滿足實在太少;主神早已把「永遠」放在人的心裡,人乃為永遠而造。世上有時間限制的短暫事物,故很難充分滿足人內心對永生的需求。換言之,人心裡因有「永生」的觀念在,所以才能發現今生的空虛;此人就算整個世界都擁有,他內心也很難滿足。祈求主幫助能有滿足的心常在我們心裡,常帶著敬畏神的心,活在主的愛裡。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享受自己勞碌所得並非壞事,在傳3:13提到「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也是神的恩賜。」在勞碌中享福這是神的恩賜,既是如此,我們就不應該把「勞碌中享福」當作是一種罪惡,不是如此;「主」是要我們思想,在我們生命中祂被放在哪個位置,若是不放在首位,那我們需對這事重新定位。


靈修教材: 傳道書-禱讀聖經
禱讀聖經2021年7月19日(週一)傳3:16-4:3

頌讀(大聲讀聖經):傳3:16-4:3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從今天所讀的經文,針對作者所說的可歸納三個部分:(一)奸惡無法勝過公義:在日光之下人本應按著「公平與公義」行事,但在現實的社會裡,卻常出現一些「奸惡」的事;這樣的現象會讓世人誤以為神那裡還有公平公義嗎?然作者相信當時候到了(定時),神必會審判義人與惡人。(傳3:16-17)(二)人與動物差別很大:「人與獸」死後最終都歸於塵土,看起來「人與獸」對死後沒有太大差別;然我們若仔細去思考,人死後肉身是要歸於地,但人的靈是歸回賜靈的神,而不是地裡;而獸的氣息與屍體一起埋在地裡;這二者其實是有很大差異。(傳3:18-22)(三)欺壓人的最終也是虛空:在日光之下,人與人常發生有欺壓的事,受欺壓者流淚,無人安慰他們;另欺壓者因有權勢,也沒有人敢去安慰受欺壓者。基於此,作者以反諷語氣說:「已死的及未出生者,都比活著的人還幸福」。(傳4:1-3 )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因祢的存在,我們相信「奸惡無法勝過公義」、「人與動物差別很大」及「欺壓人的最終也是虛空」,主絕不容許不公不義的事,在主的國度裡發生。基於此,有一件事我們須要留心,人終究還是要面對神的審判,所以人必須在今生誠實地事奉主,按著神所教導的去行,為了在死後向神交帳時能順利過關。在我們還有氣息的日子裡,真的需要好好的考量,自己要如何活的幸福自在,這是我們現在極需要去思考的事。祈求主幫助我們,在剩餘的歲月要好好思想,當如何為主而活。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在太4:4清楚告訴我們「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人活著不全然是為五斗米折腰,我們也要思考死後的審判,所以人還活著時,需要讀神的話,照著聖經教導謹慎過每一天。


靈修教材: 傳道書-禱讀聖經
說話有時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1/10/18/說話有時

【經文】傳道書3章1-7節

在三十年冗長的歲月裡,這位非裔美國婦女在一間龐大的國際宣教機構忠心地事奉。但每當她試圖與同事討論種族歧視的議題時,大家總是沉默以對。終於,在2020年春天,幾乎全球各地都在討論種族主義。這時,她的同事們才開始公開談論相關議題。對此,她百感交集又甚悲傷,對於總算能談論這事感到欣慰,但對大家長久以來的沉默覺得不可思議。

就某些情況而言,沉默可說是一種美德。正如在傳道書中,所羅門王寫道:「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3章1、7節)

但在面對歧視與不公時沉默不言,只會引發悲痛和傷害。德國路德會牧師馬丁.尼莫拉(Martin Niemoeller,在納粹時期因發表反納粹言論而被監禁)在二次大戰後所作的一首詩中提到,當納粹黨來抓共產黨員時,他因不是共產黨員而保持沉默。後來,納粹黨又逮捕猶太人、天主教徒和其他人,他同樣沉默不語。最後,當他們關押馬丁時,已沒人能為他說話了。

發聲譴責不公不義,的確需要勇氣和愛心。祈求上帝幫助我們,讓我們現在就勇敢發聲。

【思想】
在討論種族歧視或相關議題時不應保持沉默,為何至關重要?
什麼因素使你不願談論種族歧視?

【回應】
親愛的上帝!
求祢使我的心靈和舌頭不被恐懼掌控。
求祢裝備我,
讓我看見並體會種族歧視所帶來的傷害,
好使我能為那些受傷害的人發聲。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真正的快樂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01/26/真正的快樂

【經文】傳道書3章9-14節

在公元十世紀,阿卜杜·拉赫曼三世(Abd al-Rahman III)是西班牙哥多華的統治者。拉赫曼成功治理哥多華五十年,得到臣民的愛戴,敵人對他畏懼,也受到盟友的敬重。後來,拉赫曼深入審視自己的一生,在談到自己享有的特權時,他說:「財富與尊榮,權柄與享樂,盡在我掌握之中!」然而,當他計算這五十年有多少真正快樂的日子時,只算出14天。真是發人深省!

傳道書的作者也掌握著財富與尊榮,權柄與享樂(傳道書1章12節,2章1-3、7-9節)。他對自己的人生所做的評價,也同樣發人深省。他發現財富只會讓人渴望得到更多(5章10-11節);享樂並不會讓人感到幸福(2章1-2節);成功可能是由於機遇而非能力(9章11節)。但他的評估不像拉赫曼的那麼悲觀。他相信上帝就是快樂的終極源頭,他認為只要與上帝同行,無論吃喝、工作或行善都是一種享受(2章25節,3章12-13節)。

拉赫曼在他的反省中總結說:「人哪,不要相信眼前的世界!」我相信傳道書的作者也深有同感。既然我們心中都有永生的意識(3章11節),那麼,世俗的享樂和成就便無法令我們感到滿足。然而,我們的人生若有上帝參與,便能從飲食、工作和生活中得著真正的快樂。

【思想】
你最常靠什麼得到快樂?
今天你如何在飲食、工作及行善當中與上帝同行?

【回應】
親愛的天父!
有祢在我身邊,
我凡事都能做!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時間足夠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06/10/時間足夠

【經文】傳道書3章1-13節

我看見朋友的書架上擺著托爾斯泰那本厚厚的《戰爭與和平》,便很坦白地說:「我從來無法認真地從頭讀到尾。」朋友笑著說:「我剛從教職退休的時候,朋友送了我這本書,還跟我說,『你現在終於有時間可以讀這本書了。』」

傳道書3章1-8節描述了我們熟悉的人生自然規律,也包括一些隨意的選擇。無論處於哪個人生階段,我們常常都會覺得很難有時間去做想做的每一件事。所以,要在時間管理方面做明智的決策,有一套計劃是很有幫助的(詩篇90篇12節)。

每日花時間親近上帝,是我們獲得屬靈健康的必要條件。做有成效的工作,可讓我們的心靈獲得滿足(傳道書3章13節)。事奉上帝並幫助他人,是成就上帝對我們的旨意重要的一環(以弗所書2章10節)。休息娛樂並非浪費時間,而是讓我們神清氣爽。

當然,為了騰出時間去做那些對我們很重要的事,我們很容易變得過度專注於此時此刻。但傳道書3章11節說,上帝將永恆安置在我們心裡,這提醒我們要將永恆的事排在優先。如此一來,我們便可看見那最重要的事,就是上帝「從始至終」的永恆觀點。

【思想】
你可做哪些不同的選擇,以更好地運用時間?
傳道書說上帝將永恆安置在人心裡是什麼意思?

【回應】
耶穌,請讓我看見祢永恆的觀點,幫助我曉得善用和分配時間,以成全祢的旨意。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傳道書 3:1-15

敬拜詩歌:無價至寶 (約書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mKB9XqkQuE

一、安靜:主啊,我願耐心等候祢,等候祢的不致羞愧。
二、讀經:傳道書 3:1-15
1. 重點說明:
「凡事都有定期」,作者以七組十四個對比,列出人生的種種得失,這些都不是意外或偶然,都有神的時機。「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包括人看來悲哀痛苦的事物,在神整體的計畫中都有其美意。人或許愚昧,但神的計畫卻沒有失誤,祂一切所作的,都必永存。
2. 鑰節: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原文是永遠)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傳 3:11)
三、默想:
■神讓人生的好壞得失並列的目的何在?(v.10-v.11、v.14)
■人既無法參透神的作為,在神永恆的計畫中,人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什麼是人當盡的本分?(v.12-v.14)
■我能否接受生命的一切事件都有神的定時?將神的時間表和我的時間表相對照,在我內心浮現怎樣的感受?面對這位永活的神,我想對祂說什麼?
四、禱告:主啊,很多時候,我心急迫,無法等候,甚至灰心,求主幫助我相信祢一切的安排巧妙,各按其時,成為美好。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傳道書 3 章 1-15 節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箴言、傳道書、雅歌)
傳道書 3:16-4:3

敬拜詩歌:信而順服 (Don Moen) (讚美 397)
https://youtu.be/4dh02OnJpIE

一、安靜:主啊,公義在乎祢,慈愛也在乎祢。
二、讀經:傳道書 3:16-4:3
1. 重點說明:
為何代表正義的審判之處,竟有不公不義的事情發生!為何世間強者欺壓弱者,使人痛不欲生?傳道者教導我們要相信神,即使神的公義隱藏不顯,但終必有公義的審判;此外,也學習寬容,不要在悲憤中抑鬱以終,因我們都是罪人,對方也出於塵土,也有他的軟弱和可憐之處。最後我們「要喜樂」,在自己份內的事上盡心竭力,並且珍惜當下全力以赴,才能無愧於心,討神喜悅。
2. 鑰節:故此,我見人莫強如在他經營的事上喜樂,因為這是他的分。他身後的事誰能使他回來得見呢?(傳 3:22)
三、默想:
■傳道者對世間的不義,提出哪些控訴?(3:16)但不論惡人義人,他們的結局有何共同之處?(3:19)
■當世間看來弱肉強食,但受欺壓的和欺壓人的有何共同之處?(4:1)
■當我看見惡人在日光之下為所欲為,欺壓弱者,帶給我什麼樣的感受?日光之上的神,怎樣看待這一切?祂在做什麼?我可以如何回應這種情境?
四、禱告:主啊,受壓迫的委屈,祢都知道;當無人安慰之時,祢是我們的安慰者。我願投靠祢,深信祢必為受屈的人伸冤。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傳道書 3 章 16 節 -4 章 3 節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箴言、傳道書、雅歌)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12/13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12-09-1-1-11-864d255c30744559b03ddef0050656a6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b8O_XoTlHw

二、閱讀經文
傳道書3:1~15
3:1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3:2 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
3:3 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
3:4 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
3:5 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
3:6 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捨棄有時;
3:7 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
3:8 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
3:9 這樣看來,做事的人在他的勞碌上有甚麼益處呢?
3:10 我見上帝叫世人勞苦,使他們在其中受經練。
3:11 上帝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原文是永遠)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上帝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
3:12 我知道世人,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
3:13 並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也是上帝的恩賜。
3:14 我知道上帝一切所做的都必永存;無所增添,無所減少。上帝這樣行,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
3:15 現今的事早先就有了,將來的事早已也有了,並且上帝使已過的事重新再來(或譯:並且上帝再尋回已過的事)。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為什麼人無法作出完美的計畫?每個人所擁有的時間都是上帝所賜下的禮物,我要如何使用上帝所賜給我的時間?
2. 上帝為什麼使人無法參透祂的作為?我是否一直否認某件事物是上帝的禮物(恩賜)?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40天禁食禱告:生命冊福音行動第四十一天:
四十一天的禱告重點:持續為認領對象禱告。

2. 每日金句:
傳3:11 上帝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上帝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

3.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AFl_gGYrs

4.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5.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但以理書3~4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12-13-3-4-a29586c58fba4b938f1f9b7be33a4ab9

6.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靈修教材: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12/14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12-14-3-16-22-15b41732a3ac4d58827b13e7e45fa35e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wR9bD5NDvQ

二、閱讀經文
傳道書3:16~22
3:16 我又見日光之下,在審判之處有奸惡,在公義之處也有奸惡。
3:17 我心裡說,上帝必審判義人和惡人;因為在那裡,各樣事務,一切工作,都有定時。
3:18 我心裡說,這乃為世人的緣故,是上帝要試驗他們,使他們覺得自己不過像獸一樣。
3:19 因為世人遭遇的,獸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樣:這個怎樣死,那個也怎樣死,氣息都是一樣。人不能強於獸,都是虛空。
3:20 都歸一處,都是出於塵土,也都歸於塵土。
3:21 誰知道人的靈是往上升,獸的魂是下入地呢?
3:22 故此,我見人莫強如在他經營的事上喜樂,因為這是他的分。他身後的事誰能使他回來得見呢?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為什麼人的法庭是不完全的?當我看見不公義的事情時,要如何向上帝禱告?
2. 人與獸有什麼相同的遭遇?基督徒的死亡與獸的死亡有何不同?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40天禁食禱告:生命冊福音行動第四十一天:
四十一天的禱告重點:持續為認領對象禱告。

2. 每日金句:
傳3:22 故此,我見人莫強如在他經營的事上喜樂,因為這是他的分。他身後的事誰能使他回來得見呢?

3.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f2hA5X2Kl0

4.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5.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但以理書5~6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12-14-5-6-7be1c9c7b978409799506d60810a932e

6.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靈修教材: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
20221218講題:一件禮物 講員:李怡瑱牧師

20221218講題:一件禮物 講員:李怡瑱牧師 金句:上帝的恩賜乃是永生﹑於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羅6:23,呂振中譯本)
在我過去的一週裡收到一封限時專送的新年賀卡,這封新年賀卡的內容其實很簡單,就是三句聖經上的話,第一句是「以便以謝,耶和華到如今都幫助我們」;第二句是「耶和華以勒」,我們知道那是「神必預備」意思;第三句是「以馬內利」。這三句其實就是聖經上神祝福的話語,他來自於一個沒有手機、電話,也無法自由的地方所寄來的限時專送。當我收到這封賀卡,我心裡很感動,就像保羅在監獄中,雖然他身體不自由,但他卻可以寫信安慰、鼓勵腓立比的弟兄姊妹要靠主常常喜樂,要一無掛慮。我也把賀卡的這三句從神而來的,非常寶貴的祝福送給大家,「以便以謝,耶和華到如今都幫助你我」,不只是2022要幫助我們到底繼續向前進;「耶和華以勒」,不管是外面的環境如何,通貨膨脹、經濟壓力如何,相信神必為我們預備、為我們開路;「以馬內利」,神與我們同在,無論是實體或線上的弟兄姊妹,無論我們是在職場、家中或校園、社區鄰里,無論我們去到何處,願以馬內利的神,與我們每一位同在。
當你收到禮物時,你心中的感覺如何?我們會感到溫暖、被愛。我們在今年10月時,在分享信息當中,有弟兄姊妹受感動就為烏克蘭宣教士的兒子,那時他預備要出去辦簽證,而匯去了一筆款項,當他收到這筆奉獻時就寫了這封來自烏克蘭的信息:非常感謝牧師和貴教會的愛心照顧。請問奉獻的人是在台灣嗎?小兒子想做個小咖啡杯座送給他,表示感謝。
最近我有收到來自吉爾吉斯的翔鷹宣教士,他們在今年接受思恩堂差派的祝福回到吉爾吉斯宣教。這是他們12月寄來的代禱信中,特別提到這件事情,這件事情令我感動,所以我今天跟大家分享,這就是那天當翔鷹宣教士他們去拜訪了一間殘疾之家,在回家的路途收到了一封訊息,這活動的發起,其實是去年冬冬在臺北上學一位徐同學發起支持小小宣教士(冬冬)活動。她呼籲同學把要送她生日禮物的錢,轉成支持前方宣教士工作,當同學家長聯絡我們的當時,我們剛好在從殘疾人士之家拜訪回家的路上,冬冬願意把從同學們來的支持,轉成愛心行動給需要的殘疾人士。這裡共有200多人,我們以此款項買了200床棉被給院方,當我們將這樣的故事告訴了院長,她非常非常的感動,真的非常感謝這些從來沒有見過面的小朋友們,還記得這些需要被幫助軟弱並被遺忘的人士。請為我們的下一代禱告,相信他們要依靠神,被神大大興起,將來要做更大的事!感謝神讓冬冬從小的時候就學習、操練奉獻及行善,用愛心來幫助每位真正有需要的人。在昨天的《活潑的生命》中的默想散文的一段話:在今天這個充滿自私的世代裡,還可以看見一些把自己所有的「全部」拿來送人的人,證明有些人的眼睛還是能「看得見」別人的需要,還是能「體會到」別人的感受。所以這個世界之所以還可以充滿著盼望、溫暖,就是藉著這些你我願意多走一哩路、願意付出、願意把從神來的愛和恩典分享。
我在預備信息時,我就很想跟大家分享,在《活潑的生命》這個月初的默想散文,我看的非常感動的,一個宣教士的故事,因為我在看的時候特別有印象,所以我今天在分享一件禮物時,我想再把它拿出來跟大家分享。行善的喜樂(神啊,求祢救我,或把我帶走!/朴尚元):有四個強盜闖進了我們位於非洲史瓦帝尼的宣教中心,他們一邊勒索金錢,一邊施行暴力,丈夫給了他們大約300美元的當地貨幣,並說:「難道你們不怕神嗎?你們的行為是邪惡的!」於是強盗們便不再繼續傷害我們並離開了。丈夫與我感謝神保守我們的性命,接著我們為了要治療受傷的部位而去醫院,但幾個小時過後,醫生卻仍然沒有出現,丈夫因此了解到當地醫生嚴重不足的情況,而這件事也成為了我們在史瓦帝尼建立基督教醫學大學的契機。這很奇妙,在人看來是不幸的事,被強盜勒索、被強盜打,在宣教地受到如此的危機、不公義的對待,但他們沒有因此而懷疑為什麼跑去那麼遠的地方宣教,也沒有懷疑神沒有看顧他們,反而他們在經歷這個患難時,體會到當地的需要。
以前丈夫在戰場上傳福音時,因肺病飽受煎熬,於是熟人便為他申請了保險與退休金。隨著時間流逝,他所積存的退休金成為了一大筆錢。丈夫本來想將這筆錢用來買房子,但後來覺得心裡不平安,於是將這筆錢全數奉獻在設立基督教醫學大學的事工上,那時他的心裡感到非常地高興、輕鬆。向即將死去的人們傳揚生命的福音、分享資源,這樣的愛與服事便是基督徒生活的核心。當我們行善、分享並傳揚神的國時,神就會與我們分享祂的喜悅,並在末後的日子稱我們為「良善、忠心的僕人」,此外,我們也會得著這世上任何事物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獎賞。這對宣教士夫妻能夠做出這樣的奉獻,我相信因為他們先得著了無與倫比的,從神而來的禮物,所以他們願意給出去,因為他們有。在人看來是好像是把所有的奉獻金都奉獻出去,看起來變成沒有,實際上因為他們是富足的、他們有。因為他們擁有耶穌基督,擁有從神來豐盛的產業,包含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屬天國度的榮耀獎賞,那是另外一個眼光和價值觀。詩歌:一件禮物。我們很需要求神來開啟我們屬天、屬靈的眼光,看見我們已經得著這份寶貴的、是重價的、是無與倫比的禮物。
我們最近在《活潑的生命》的默想經文仍然在傳道書,傳道書有一句非常關鍵的經文,傳3:11上帝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原文作永遠)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上帝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祂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在這裡面提到了神奇妙的救恩,「上帝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原文作永遠)安置在世人心裡。」在我們受造的人,我們裡面的深處,有一個地方是神造我們時就預備來乘載、承裝神自己、祂的靈、祂要給我們的寶貝。
恢復本解釋:神所栽種,歷代以來就在運行的一種「要有目的的感覺」,日光之下,除神以外,別無什麼可以滿足這感覺。神按照自己的形像創造人,並在人裡面造了靈,使人能接受祂並盛裝祂。此外,神將永遠(就是對永遠之事的渴望)安置在人心裡,使人尋求神這位永遠者。因此,短暫的事物絕不能滿足人;惟有永遠的神就是基督,能滿足人心深處「要有目的的感覺」。
最近我跟神學院的一個同學,他在大直牧會,我們在談話中,他就跟我提到一個個案,在他們教會有位年輕人,大學還沒有畢業,因為他有自閉的困擾,讓他後來不得不休學,在休學的過程,他就上網接觸到撒旦教的網路訊息,這撒旦教的網路訊息裡給予他一些錯誤的誤導,告訴他:「你長得這麼醜,不會有人愛你,所以你去死吧。」告訴他如此地錯誤的訊息,這個孩子就開始產生一些行為的偏差,他會掐他媽媽,有次他掐他爸爸時,他父親就咒罵他,叫他去死,後來他的反常、偏差行為就愈來愈嚴重,後來他的媽媽就把他帶去教會。我同學說,當他在教會講道時,這個孩子在下面發作,非常的嚴重,後來全教會的人就為這孩子禱告,禱告之後回到家,他媽媽傳訊息說,這個孩子經過大家的禱告之後就比較穩定。所以我們看到撒旦是偷竊、殺害、毀壞,牠把那種沒有目的、沒有價值的錯誤訊息,透過一些謊言放在人心中,讓人走迷了路、走向滅亡,可是實際上這位創造我們、賦予我們的永恆主,祂是道路、真理、生命,祂創造我們,剛才說,是按著神的形象、樣式,所以我們是有尊貴形象、樣式,我們是王子、公主、神的兒女、寶貝,這是神創造我們的目的和價值。可是仇敵把錯誤的訊息,要來偷走神起初要給我們的,不僅是要我們得著生命,而且是一個更豐盛的生命,換句話說,就是仇敵在做偷竊,偷竊我們這些受造的人,本來神要賦予我們榮耀的命定,使人找不到目的、價值,迷失、失喪,但聖經說:「耶穌來要來尋找、拯救我們這些失喪的人。」本來偏行己路、迷失的、找不到目的和價值的,耶穌來要尋找我們,祂要在我們的生命中成為我們的主,祂要引導我們,是好牧人,要帶我們走進神要給我們的榮耀命定,得著那豐盛的生命,找到神創造我們的價值。
表面上很多時候是我們人在尋找神,神讓我們有個驅動力,想要尋找永恆、尋找神,可是實際上聖經從舊約到新約,仔細再去觀看神的話語,其實神是主動者,是神把那驅動力在我們受造時就放在我們裡面,神主動地來尋找我們,藉著耶穌基督把我們找回。一、神是主動者:太2:1-12 1當希律王的時候,耶穌生在猶太的伯利恆。有幾個博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說:2「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裡?我們在東方看見他的星,特來拜他。」聖誕節我們都特別提到,我們應當帶禮物來到我們的主面前,就像這個博士帶來的黃金、乳香、沒藥,我們應當在聖誕節期想到我們要為主預備什麼樣的禮物,除了為我們所愛的人或想到的人、需要的人預備禮物,我們是否有想到要為榮耀的王預備禮物呢?鼓勵大家在下個主日就會把今年年底要獻上的感恩和明年新年的展望夾在週報的夾頁,有些人可能無法來跨年,但我們鼓勵弟兄姊妹應當以感謝來獻上為祭、歸榮耀給神,我們要思想在過去這一年裡,神有何種恩典給我們,我們要如何來感謝祂,我們要寫下感恩、獻上感謝,歸榮耀給神。
東方的博士,聖經中沒有寫有幾個博士,但整個尋訪耶穌的過程前後看似不是一天兩天,也可能超過好幾個月或一年以上,因為聖經提到希律王特別問了博士:「你們看的星是什麼時候開始?」所以他算了一算,這星星出現的時間到博士來到耶路撒冷,要去伯利恆尋訪耶穌基督,要去拜君王,應該是超過一年以上,因為後來博士沒有回去通報,希律王心中有疑心去殺了兩歲以內的男孩。很有可能這個博士看見星星是已經超過一年以上的時間了,所以他們經過長途跋涉,因為看見了天空出現的徵兆,然後就從遠方千里迢迢的來尋訪。我們看到一件事情,是誰主動?看似是人在尋找,實際上是讓這奇特的星星發出奇特的亮光的這位神先主動,吸引這東方的博士,他們才發現,有奇特的徵兆顯現,然後來尋訪這位身來作王的基督。
二、祂賜下引導:太2:3-9 3希律王聽見了,就心裡不安;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4他就召齊了祭司長和民間的文士,問他們說:「基督當生在何處?」5他們回答說:「在猶太的伯利恆。因為有先知記著,說:6 猶大地的伯利恆啊,你在猶大諸城中並不是最小的;因為將來有一位君王要從你那裡出來,牧養我以色列民。」7當下,希律暗暗地召了博士來,細問那星是甚麼時候出現的,8就差他們往伯利恆去,說:「你們去仔細尋訪那小孩子,尋到了就來報信,我也好去拜他。」9他們聽見王的話就去了。在東方所看見的那星忽然在他們前頭行,直行到小孩子的地方,就在上頭停住了。在整個尋訪的過程中,神是否引導?神清楚的引導那些專心尋求祂的人,聖經一再地告訴我們,耶穌也一再地說:「尋找就會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祈求就會得著。」這是主在聖經中應許地,神從高處、遠處看見真心尋求祂的人。當希律王聽見來自東方的博士看見天上的徵兆,來尋訪生來作王的,當時希律王在猶大地作王,聽見這事就不安,他就召了祭司長、文士,這些人都是悉知聖經的,聖經有關的預言他們應該都是非常了解的。所以王就找了他們來問:「基督當生在何處?」我們也解釋過「耶穌基督」,「耶穌」是祂的名字,就是要來拯救我們脫離罪惡,又成為「救世主」;「基督」是祂的代號,就是受膏者,希伯來文叫做「彌賽亞」,代表祂的職分,而在猶太人的心目裡特別講的是君王的身分。生來作王的基督藥生在何處?結果這些祭司長、文士立刻就回答出來,按照聖經預言的,在幾百年前彌迦先知就預言猶大伯利恆會生出這位彌賽亞君王,耶穌基督在降生前,當時的王就下令要各回本鄉去報名上冊,因著這個緣故,所以耶穌的母親馬利亞懷胎即將生產就必須要回到伯利恆,因為約瑟(耶穌在地上的父親)是猶大伯利恆人,所以他們必須要回到伯利恆去報名上冊。我們看到不管是大環境、歷史,還有聖經的預言,神奇妙的引導,讓來自於東方的博士能夠尋找得到這位耶穌。v7就在希律王告訴他們在伯利恆,他們就往伯利恆去時,希律王特特請他們回來一定要告訴他,我們知道他的意思是要害耶穌,我們知道神也啟示這個東方博士不要再回去找希律王。我們看到剛才講的希律王有問星星什麼時候出現,這時候博士找到耶穌應該不是出生在馬槽的那個地方,因為已經是經過一年多的時間,v9往伯利恆的方向去的時候,奇妙的星星在東方看見的,綻放奇特光芒的星星有繼續出現在前面,一直走到小孩子住的地方就停住了,上帝親自賜下引導,不論是透過聖經啟示出在伯利恆,還有透過星星奇妙的引導,讓東方的博士找到了耶穌。
三、我們要回應:太2:10-12 10他們看見那星,就大大地歡喜;11進了房子,看見小孩子和他母親馬利亞,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開寶盒,拿黃金、乳香、沒藥為禮物獻給他。12博士因為在夢中被主指示不要回去見希律,就從別的路回本地去了。在看見小嬰孩生來作王的耶穌基督,這東方的博士敬拜耶穌基督,像君王那樣的尊榮來敬拜耶穌基督,他們把他們千里迢迢從遠方帶來的黃金、乳香、沒藥為禮物獻給主。看到這裡時想到,我們是否如此來回應這位榮耀的君王耶穌基督?
東方博士千里迢迢的獻上禮物,那他們得到什麼呢?他們拜了耶穌之後回去,得到了什麼?我要說:「他們賺到了!」因為他們遇見耶穌基督,生來作王的耶穌基督,祂是無與倫比、超越世上黃金、珍珠,一切的寶物,無與倫比、最好的禮物。我不知道當你們思想耶穌基督時,是否有心中的滿足,那種喜樂和言語無法形容的感動?我在預備信息時,有一句話一直出現,就是羅6:23上帝的恩賜乃是永生﹑於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呂振中譯本)聖經說:「信耶穌就有永生。」所以很奇妙的,就在那時刻,這東方的博士沒有人跟他們分享福音,可是藉著神顯出來的徵兆和引導,他們遇見耶穌基督,他們得著那世上依竊的珍珠、寶貝都無法相比的,最好的禮物,上帝的恩賜是永生,在耶穌基督裡。NIV的英文對照可以清楚的看到: but the gift of God is eternal life in Christ Jesus our Lord. 中文的「恩賜」,英文翻譯成「gift」禮物,我們剛唱的那首〈一件禮物〉,中文的下面有英文,就是「gift」,上帝的禮物就是永生,就在耶穌基督裡,是無價的、無與倫比的,是錢都買不到、換不來的。
如果你們有真實感受到這個寶貝,你不可能不傳福音。跟大家分享這張照片,這是多年以來贊助我們思恩協會每年園遊會義賣的穀堡農坊朱老闆,在12月中我們上山,特別帶感謝狀和月曆去拜訪他、謝謝他,雖然他到現在還未完全認是耶穌基督這位至寶、最好的禮物,但他那天欣然的同意我們,在他們家的門口掛上大的十字架,在白石湖山,我們立了這個十字架。我那天鼓勵他,與他分享,很多人不認識神,有些時候認為什麼宗教都一樣,反正最後都是要靠自己,但是我告訴他人生的問題,世間任何宗教都無法解答,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都有審判,世界宗教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只有耶穌基督死裡復活帶來永生,給人出路,給人一條道路,可以真實回到創造我們生命的永恆主的面前,我告訴他:「耶穌基督的死裡復活是明確的,是有證據可依循的,你可以在聖經裡找到明確的證據。若你真實的認識這個寶貝,得著這個永生,你不可能不會想要趕快把這個永生給你還活著的父母親,我們總要趁著我們所愛的人還在時,能夠得著這位耶穌基督,這真實永生的盼望。」
有些人對「永生」有些誤會,我需要跟大家做多一點解釋。約6:47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信的人有永生。約壹5:12-13 12人有了上帝的兒子就有生命,沒有上帝的兒子就沒有生命。13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信奉上帝兒子之名的人,要叫你們知道自己有永生。很多人以為永生只是指死後將來上天堂而已,實際上不是,永生是當你相信耶穌基督、你接受耶穌基督,成為你生命的主,進到你的裡面,你接受了主復活的靈在你裡面,你就有永生。所以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實實在在」就是兩個「阿們」,「我阿們阿們地告訴你們…」耶穌好像蓋印的保證,信的人有永生,不是指將來,而是你活著就可以經歷到現在你就有這個確據。信就有永生,耶穌就在我們裡面,有耶穌基督就有永生。約翰深深的體認「永生」,你去看他的書信,最常出現的就是「常在基督裡」,無論是約翰福音或約翰壹、貳、參書,常出現的話就是「我們要常在基督裡」,老約翰體認這個寶貝,所以一直到年老,被放逐拔摩海島,他都能夠帶著神同在,甚至於上到天上的寶座寫下啟示錄,關乎末世的奧秘,超越一切的環境、艱難,即便他被放逐在拔摩海島,一切屬世的遭遇、人一切的景況,他體會到主的同在,以馬內利,永生的確據。他可以在各種景況中經歷神、遇見神,而且活在神的面前,能夠進到寶座前得著啟示寫下啟示錄。
另一個見證是保羅,保羅也深知道永生的寶貝。加2:20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上帝的兒子而活;他是愛我,為我捨己。我很喜歡這句「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這就是永生,復活的耶穌在我們裡面,你相信嗎?所以保羅有這個確據,他無論往哪裡去,主差他往外邦去,無論有多艱難,有多少拜偶像的地方,甚至逼迫、患難,福音的們依然為他而開,因為復活的基督在他裡面,在我們裡面的大過於世界的一切,所以他走到哪裡福音的門就打開,打破銅門、打破鐵栓;天上綑綁,地上綑綁;天上釋放,地上釋放,帶著權柄與能力,把耶穌基督傳揚到外邦。
林後5:14-15 14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15並且他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當你有永生的確據,你的價值觀一定會不一樣,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我們死而復活的主活,因為我們不再屬於自己的人了,而是屬於主的,是主耶穌用祂的寶血、生命重價贖買我們,我們已不再屬於自己的人,這是我受洗時,很清楚的認知「我不再是屬自己的人,我是屬於主的人」。所以我們不再為自己活。
林後5:17-18 17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18一切都是出於上帝;他藉著基督使我們與他和好,又將勸人與他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無論你在信耶穌基督前,生命有什麼樣的光景,就像保羅之前是逼迫教會的,他說他是罪人中的罪魁,但在基督裡舊事已過,一切都變成新的,我們不再接受撒旦的控告,我們是新造的人,我們不僅是領受從主而來,賜給我們新的生命,並且神賜給我們一個職分,神差我們要成為他的使者,要去勸人與神和好,當我們藉著基督與神和好,成為神的兒女,我們同時領受一個職分,要受差遣,成為傳報福音信息的上帝的使者。回應詩歌:我們高舉耶穌的名。


靈修教材: 主日信息
不同季節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today/2023/06/05/不同季節

【經文】傳道書3章1-14節

冬季時,動植物大多會處於放慢或停止生長的狀態,有位作家就用「過冬」這個詞,來描述我們在生命的「冬季」時,必須休息調養。我發現這個比喻對我有極大的幫助,因為在我父親因癌症過世後,我有好幾個月都萎靡不振。我不喜歡被迫放慢腳步,因此我抵抗生命的「冬季」,祈求能快快恢復到夏季般蓬勃的生命。但我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傳道書有句名言:「天下萬務都有定時」──栽種有時,拔出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3章1-4節)。多年來,我反覆研讀這些經節,但直到自己經歷「過冬」時,才開始理解其中的意涵。我們雖無法掌握人生四季,但每個季節都有期限,當它們完成任務後就會成為過去。就算我們經常無法釐清自己正處於哪個季節,但上帝仍在這些日子裡,在我們身上完成重要的工作(11節)。我哀慟的日子雖尚未結束,但結束時,跳舞的日子就會回來了。如同動植物不抵抗冬季一樣,我也必須休息,讓冬季完成更新的工作。

一位朋友為我禱告說:「主啊,在這艱難時期,求祢在薛頓身上做美好的事。」這比我自己的禱告更好,因在上帝手中,每個季節都有祂的美意。願我們在每個季節,都降服於祂更新的工作。

【思想】
你何時曾期盼某個季節能早早結束?
在你如今的生命季節中,上帝對你的旨意是什麼?

【禱告】
天父,感謝祢用每個季節使祢得榮耀,也讓我得益處。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8/31 讀經進度

1. 傳道書 03-04
2. 哥林多後書 10
3. 詩篇 95:6-11
4. 箴言 22:13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2024-10/18_神掌管一切

【傳道書 3:1-8】
|神掌管一切|

第1-8節所羅門教導我們,天下一切的事務都在神的掌管之下,他說:「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人的壽命由神定規;又說:「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指農作物的生長時期也由神定規。

所羅門接著說:「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表面看似人可以藉著殺戮來縮短生命,或藉著醫治來延長性命,但這一切仍然在乎神的允許;神若不許可,我們連一根頭髮也必不損壞(參路二十一18)。「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基督徒的人生,並不是一直都是喜樂的,仍會有哀哭、流淚的時候,但都在神的掌管之下。

第5節說:「抛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拋擲石頭表徵被人唾棄,堆聚石頭表徵被人記念。「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喜愛時給予懷抱,恨惡時不予懷抱。第6節也說:「尋找有時,失落有時」,財物、名聲、學問、地位、權力…等的追求和失去,均有定時。「保守有時,捨棄有時」,喜歡時用心保守,不喜歡時就變心捨棄,人對我們的態度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第8節又說:「喜愛有時,恨惡有時」,表示世人的愛恨之心變化無常。「爭戰有時,和好有時」,敵友變化也是無常,今日朋友可能變成明日敵人,而今日敵人也可能變成明日朋友。因此,保羅勉勵我們,基督徒必定會面對榮耀、羞辱、惡名、美名(參林後六8);我們不要太在意別人如何對待我們,應當在意神是否喜悅我們(參加一10)。

第7節說:「撕裂有時,縫補有時」,撕裂指撕裂衣服,猶太人在悲傷、憤怒時,往往會撕裂衣服(參賽三十七1);縫補指把撕裂的衣服再縫補起來,象徵情緒回復如初。「靜默有時,言語有時」靜默指無聲的默想,言語指有聲的禱告;神的子民向著神,有時安靜等候,有時迫切祈求。

神掌管世上的一切人、事、物,因此,雅各勉勵我們:「看哪!農夫忍耐等候地裡寶貴的出產,直到得了秋雨春雨。你們也當忍耐,堅固你們的心;因為主來的日子近了」(雅五7-8)。讓我們忍耐等候神成就的時刻吧!

◆回應
主啊!是的!我相信祢掌管這世上一切的人、事、物,因此,我要忍耐等候祢成就的時刻!

◆背經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傳道書 3:1)


靈修教材: 清晨嗎哪
2024-10/19_認識神的心意和作為

【傳道書3:9-22】
|認識神的心意和作為|

這段經文所羅門從他的觀察告訴我們,神對人類的心意與作為: 

一、神要人「受經煉」
第1-8節提到,一切都在乎神的命定,而不在乎人的努力,因此,第9節所羅門問:「這樣看來,作事的人在他的勞碌上有什麼益處呢?」第10節他自己回答說:「我見神叫世人勞苦,使他們在其中受經練。」神安排世人勞苦工作的用意,是要讓世人在勞苦工作中,受磨練而得益處。我們勞苦的磨練,對我們的身心靈都有益處,因為神要使我們在這些陶塑、修剪、火的熬煉當中被造就。

二、神要我們「享受生命」
第11節提到:「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萬物按照神美好的計劃被創造,而且人有永生,但人無法了解神的作為。因此,第12-13節所羅門勸勉我們:「我知道世人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並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也是神的恩賜。」人若不認定生命中一切事物均出於神的手,並視它們為神的恩賜而開懷享受,就必厭煩生命。神的心意是要我們享受每一天,喜樂行善,喜樂勞碌,不論是工作、服事都享受在其中。

三、神要我們「敬畏祂」
第14-15節提到,神一切的作為都具有永存的價值,因為祂永不改變,而且一切過去、現在和將來的事,都掌握在祂的手中。因此,雖然我們無法參透祂的作為,我們只要敬畏祂,我們就能領受人生的智慧(箴九10),並享受神賜給我們的恩賜。

四、神必要審判我們
第16-17節提到,世上的法庭,審判官在判案時會有徇私腐敗的情形,

然而,所有蒙冤者和冤枉人者,有一天都要面對公義的神,祂會主持公義。在神那裡「各樣事務,一切工作,都有定時」,神彰顯公義的時刻,遲早必要來臨。而第18節提到,神將今世審判的事託付給人,乃在顯明人的光景如何。人的裡面有良心和智能,但人若不按良心和智能行事,就不僅與禽獸一樣,甚至「禽獸不如」了!

第19-21節所羅門再指出,人活著時,人的生命等次高於獸;但死亡一臨到,人的屍體和獸的屍體並沒有差別,都歸於塵土,這個現象真令人感到虛空。然而,不同的是,我們的靈魂要到神面前接受神的審判!因此,第22節所羅門勉勵我們,既然人的最終結局仍要向神負責,所以,最要緊的是,人如何活著。當人還能有所作為的時候,就要好好的過一個有滿足喜樂的生活;人活著的時候,是神賞給我們的機會;各人如何把握神所給的一生的機會,乃是各人向神該負的責任。

◆回應
主啊!我要好好把握祢給我活著的機會,過一個敬畏祢,並且有滿足喜樂的生活,好讓我能無懼地站立在祢的審判台前。

◆背經
我知道神一切所做的都必永存;無所增添,無所減少。神這樣行,是要人在祂面前存敬畏的心。(傳道書3:14)


靈修教材: 清晨嗎哪
珍愛光陰

閱讀: 傳道書3章1-14節 | 全年讀經進度: 詩篇13-15篇;使徒行傳19章21-41節

上帝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傳道書3章11節
蘇東坡(或稱蘇軾)是中國北宋一個偉大的詩人和文學家。他在被貶謫時仰觀夜空明月,心中百感交集,於是寫下了一首思念弟弟的詩作:「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意思是人的一生難免有悲歡離合,就像明月也有陰晴圓缺的改變,這種事自古以來就難以周全。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長壽,雖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享受明媚的月色。

這首詩的主題正好呼應了傳道書的主旨。傳道書的作者「傳道者」(1章1節)觀察到「哭有時,笑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3章4-5節)。就像蘇東坡一樣,傳道者將兩件相反的事物相互對照,似乎是要告訴我們,所有美好的事物總有結束的時候。

蘇東坡從月亮的陰晴圓缺而聯想到「此事古難全」,傳道者從受造物看到上帝對所創造世界立定的次序。上帝掌管世上萬事,祂「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11節)。

或許世事難料,有時必須承受令人傷痛的離別。但只要想到萬事都在上帝的垂顧之下,我們便可以充滿信心。你我可以享受生命並珍惜光陰,包括所有美好和悲傷的時刻,因為慈愛的上帝與我們同在。

慈愛的天父,感謝祢看顧我人生中的每一個階段。
求祢幫助我信靠祢,並享受祢所賞賜的生命。
你會因世事難料而害怕去嘗試哪些事物呢?
你如何靠著耶穌,勇敢地與人建立友誼和更深的關係?
作者: 謝葆芳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2021.1.3

「.... 隨後,我又發現自己也時常期盼上帝能加快腳步,我希望祂的計劃能符合我緊湊的時間表。」

回應:
許多時候我們都期待上帝按著我們的時間表來工作!面對這個瞬息變化的世代,很多人對於「等候」越來越沒有耐性!

聖經許多地方提醒我們上帝祂有的時間表!

傳3:11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裏。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

我記得很久以前讀過的一本書中,提到有關「時機」的重要:

錯的時間,做對的事,是誤判!
對的時間,做錯的事,是無用!
錯的時間,做錯的事,是災難!
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是成功!
‭‭
全知的神知道什麼時候對你我才是最好的,我們的責任是做好準備,當適當的時間來時,上帝會打開那扇門,我們就必須勇敢進入!

今天是新年的第三天,您做好準備了嗎?當時機來時,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您說呢?
-Coach Chen-


靈修教材: 安德魯靈糧烘培坊
2021年7月18日(週日) 傳道書3章1-15節

詩歌敬拜:https://youtu.be/lI7O8Ta-8aw
解經影片:https://youtu.be/l7KOfxd4k68

● 客家宣教神學院院長
● 溫永生牧師 研經分享
● 每日研經釋義 <傳道書3:1-15>
一一第三章開頭說:「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3:1-2)「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相信是在上帝的掌權與計畫下發生的,而2-8節所描述的,是罪滲入世界後的人間現象(參2:26)。在這樣的經驗中,人必然會有「不滿足感」,因此,傳道者問說:「這樣看來,做事的人在他的勞碌上有甚麼益處呢?」(3:9)接著,他說:「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原文是永遠)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 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永生」新譯本譯為「永恆的意識」,人在現實得不著真正的滿足時,會尋求「永恆」,這就是為何人類有「宗教」而動物沒有的原因。
一一在充滿罪惡的世界過人生,工作是需要的,勞苦是會有的,13節新譯本譯作:「人人有吃有喝,在自己的一切勞碌中自得其樂;這就是 神的恩賜。」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能藉此生活,有吃有喝,就是神給的禮物,但重要的是,在神面前要存敬畏的心!(3:14)今天是主日,到主前敬拜時,求主賜敬畏祂的心。


靈修教材: 每日研經釋義
2021年7月19日(週一) 傳道書3章16節-4章3節

詩歌敬拜:https://youtu.be/NLJ5-uPpGrg
解經影片:https://youtu.be/jQZsinB5eb4

● 客家宣教神學院院長
● 溫永生牧師 研經分享
● 每日研經釋義 <傳道書3:16-4:3>
一一這段經文讓人印像最深刻的不外是「審判」和「欺壓」,這是「罪作王」的人間現實。第一個審判是人間的審判,照理法庭是伸張公義的地方,但傳道者作王多年後卻發現:「我又見日光之下,在審判之處有奸惡,在公義之處也有奸惡。」(3:16)法庭內有奸惡,冤獄難免,古今中外皆然!只是,傳道者是一國之君,為何不能在他治理下貫徹實踐公義的意志?當過領袖的都會發現,自己的理想與外在的現實必有差距,在「人有罪性」的世間,沒有完美的事!必須直到最後的審判,就是上帝的審判,才會有真正的公平:「我心裡說, 神必審判義人和惡人;因為在那裡,各樣事務,一切工作,都有定時。」(3:17)
一一上帝容許不公平的審判和弱肉強食的「欺壓」事件發生(4:1-3),讓人受這些「試驗」後,看到自己的有限與軟弱,「我心裡說,這乃為世人的緣故,是 神要試驗他們,使他們覺得自己不過像獸一樣。」(3:18)「像獸一樣」?當人看自己「被待遇的」不如預期時,當人看別人「該表現的」不如預期時,就會將之與動物比,如常聽人說的:連狗都不如!經過試驗,看到自己的有限與軟弱時,人才會感覺需要上帝!今天請為受苦者禱告,願他們早日認識上帝。


靈修教材: 每日研經釋義
傳道書3章1-22節

傳道書3章1-22節: 講義(龍漢泉弟兄),講義(蕭嘉全長老)

神掌控萬事(龍漢泉弟兄)

1. 定期
3:1 凡事都有定期, 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3:2 生有時,死有時; 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 3:3 殺戮有時,醫治有時; 拆毀有時,建造有時; 3:4 哭有時,笑有時; 哀慟有時,跳舞有時; 3:5 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 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 3:6 尋找有時,失落有時; 保守有時,捨棄有時; 3:7 撕裂有時,縫補有時; 靜默有時,言語有時; 3:8 喜愛有時,恨惡有時; 爭戰有時,和好有時。 3:9 這樣看來,做事的人在他的勞碌上有甚麼益處呢?
1『凡事,萬務everything, every matter/activity』
每一件事物,每一個事務/活動,即人生各樣的情況和所發生的事情。這『務』有喜愛的意思,可以是神喜愛的,也可以是人喜愛的。
『定期appointed time,定時time』
所羅門繼續闡述他對人生百態的觀察。他以空前絕後的智慧和無與倫比的財富與權勢,遍察萬事萬物。結果他發現一切事物/事務似乎都伏在一個規律之下,就是它們都『定期,定時』發展進行。定期appointed time比定時time更凸顯出這些事務的發生乃是早就安排好的,即使這些事情看起來好像是人根據自己的喜好所計劃安排的。
2-8『…有時a time to』
所羅門發現日光之下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有它特定的時間,而這些事件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有些事乍看之下似乎是某個人或某些人推動完成的,如人們常說的『英雄造時勢』,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其實都是遵循某種大勢在運作罷了。如我們中國人的名言:『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個『必』字就說明了這個規律。
『有時』也表明我們任何的遭遇都是暫時的。今年的新冠疫情在全球已經殺死了將近兩百萬人,我們雖然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瘟疫流行,但我們知道這一切都是神許可才會發
生,有他的美意在其中。而且『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我們相信疫情終究會過去,醫治會臨到(疫苗?),因此我們不懼怕,也不絕望,深信神掌管這一切事情。
所以從消極的角度來說,在困境中我們不至於灰心喪志,因為知道它必定會過去。不但如此,從積極的角度來說,我們可以經歷聖經所說的,在試煉與患難中有喜樂,因為我們有聖靈的同在,使我們在困境中仍然有信心與盼望。因此面對這些苦難,我們的態度可以從消極變為積極—因為神可以使憂傷成為讚美,喜樂代替悲哀,咒詛化為祝福,失敗變為得勝。
作者一共舉了28個例子,分成14組,每一組都是一正一負,或是一好一壞。意即每一組事件的發生與結束都有它們特定的時候。表現在人生事務中,就是在某時刻錯誤的行動,可能在另一個時間卻是正確的。例如在喪禮時哀哭是合宜的,跳舞是不當的;而在婚宴時,相反的做法卻是對的—哀慟有時,跳舞有時(3:4)。
對那些眼目專注於日光之下的人來說,當他們發現了這個規律之後,可能會產生悲觀、消極,甚至絕望的感覺。因為他們看到不論自己如何努力,最終的結果都是已經注定了。既然如此,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努力去奮鬥呢?所以第9節可能就是作者對這個結論所發出的感慨:做事的人在他的勞碌上有甚麼益處呢?
然而對那些定睛於日光之上的人來說,這個規律證明了神在宇宙中掌權,一切事都在他的管制之下。因此對信靠神的人來說,沒有一件事叫做幸運或意外,因為都是出於神。這讓他們更加的依靠仰望神,能夠以一個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萬事,因他們知道他們背後有一個永不動搖的靠山。
在這14組的事務當中,有許多都是人們的活動。換句話說,都是傳道書裡面經常提到的『工作』。這說明神所定規的萬務經常是藉著人去推動完成的。就像我們前面說的,人在執行這些事務(喜愛)的時候,常常是憑著自己的喜好去做的,卻是不知不覺的就遵循了神的旨意。所以我們看見神的主權和人的自由意志很自然的就調和在一起。
『定期/定時』是什麼意思?『有時』是什麼意思?
本段共出現了幾次『有時』?分成幾組?有什麼特點?
這些事務是否都是人的作為?是否都是人掌控的?
在本段中我們是否可以看出神的作為?與人的抉擇有什麼關係?
『有時』在我們面對苦難時有什麼意義?試從消極和積極兩方面來討論。
2. 永恆
3:9 這樣看來,做事的人在他的勞碌上有甚麼益處呢?
3:10 我見神叫世人勞苦,使他們在其中受經練。 3:11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原文是永遠)安置在世人心裏。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
3:12 我知道世人,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 3:13 並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也是神的恩賜。 3:14 我知道神一切所做的都必永存;無所增添,無所減少。神這樣行,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 3:15 現今的事早先就有了,將來的事早已也有了,並且神使已過的事重新再來(或譯:並且神再尋回已過的事)。
9「這樣看來」
原文沒有這個字。可能是中文翻譯者認為本句是前面8節的結論,所以加上去的。的確,如果將本節併入前8節的話,這樣翻完全沒有問題。但是許多學者則認為第9節應該是另一段的起頭,因此不應該有這個字。
「做事的人worker」
就是工作的人。
「勞碌work, labor, trouble」
原文可以指「身體的辛勞」或「心靈的痛苦」。泛指人在世上為了達到某種目標而做出的一切身心的努力和掙扎。
「益處gain, benefit」
原來是一種商業用語,指「利益」或「利息」。這裡傳道者再一次複述前面他提到的勞碌無益的結論(1:3)。
10『勞苦task, burden, business, 受經練occupy, busy with』
傳道者觀察到神將勞苦重擔放在人身上,使人為此忙碌。這也是世上絕大多數人的寫照,為了溫飽或是為了享受而勞碌,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
11『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He has made everything beautiful in its time』
『造』字翻的不太正確,應該是『使』。這裡『使成為美好』是完成式,不是如有些人說的是指的將來基督再來的時候才會發生的事。起初神創造萬物的時候,他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創1:31)。後來始祖犯罪,整個宇宙就受到咒詛,以致於一切受造之物受到敗壞的轄制,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羅8:21-22)。但我們現在仍然能夠不時(in its time)看到這個『美好』的殘影,如嬰孩的純真,彩虹的絢麗,四季的輪換等。
『將永生(eternity)安置在世人心裏』
永生應該是『永遠或永恆』。前面提到『有時』表明所有的事務都是暫時的,會過去的,因此世界上沒有任何真正值得存留或爭取的事物。但這裡傳道者卻觀察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東西,就是永恆。這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人本身是有限的,他生活的疆界,他生存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參徒17:26 『他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然而在這有限的範圍之內,人卻有一個『無限』的概念存在。因此人想要追求永恆的事物,如長生不死,流芳百世等。傳道者看出這個永恆的觀念乃是神放
在人心裡的,叫人可以去思想日光之上的事物。他也發現當人在日光之下費盡心力得到想要的東西時,卻發現對自己內在永恆的空虛沒有任何的幫助。
『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yet no one can fathom what God has done from beginning to end』
雖然這個永恆的觀念讓人可以去思想日光之上的事物,但他卻發現憑人自己的智慧並不能完全了解神的作為,因此人無法知道世事會如何發展。人只能摸到一點皮毛,但沒有能力真正去了解。人世間的科學、哲學、宗教都對此無能為力。只有當神自己向人啟示時,人才能了解。
12-13『喜樂行善rejoice and do good, 勞碌中享福take pleasure in all his toil』
在不能完全明白神的作為下,傳道者發現人在他一生的勞碌中最大的益處就是終身喜樂並行善,並且在他的勞碌中享福。他認為工作所帶來的享樂是神給人的恩賜。
14『無所增添,無所減少』
神所做的一切事,不論是他的創造,他的救贖,或是他的計劃都是永存的。人不能加添什麼,也不能減少什麼。人不能無中生有的創造任何東西,他只是利用已經存在的事物製造各樣的物件而已。科學上『質能不滅定律』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
『神這樣行,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
人不能猜度下一刻要發生的事,他也知道自己不能操控一切的事。當人發現自己的有限和神的永存的時候,就不能不對神生出敬畏的心,因為感到自己的渺小和神的偉大。
15『早先就有了,早已也有了already has been』
傳道者在這裡再次感嘆他之前的觀察,1:9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如果結果都已經注定,我們還要努力嗎?我們勞碌工作有什麼益處呢?
你覺得萬物都美好嗎?為什麼這裡說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
『永恆』是什麼?和『有時』有什麼關係?
人活在有限的時空之中,為什麼會有永恆的觀念?你覺得你裡面有永恆嗎?
你明白神的作為嗎?能否舉例說明?
你是從何得知?如果沒有神的啟示你會知道嗎?
傳道者認為人一生的勞碌中最大的益處是什麼?你同意他的說法嗎?
『無所增添,無所減少』能否舉例說明?神如何藉此使人對他存敬畏的心?
3. 歸宿
3:16 我又見日光之下,在審判之處有奸惡,在公義之處也有奸惡。 3:17 我心裏說,神必審判義人和惡人;因為在那裏,各樣事務,一切工作,都有定時。 3:18 我心裏說, 這乃為世人的緣故,是神要試驗他們,使他們覺得自己不過像獸一樣。 3:19 因為世人遭遇的,獸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樣:這個怎樣死,那個也怎樣死,氣息都是一樣。人不能強於獸,都是虛空。 3:20 都歸一處,都是出於塵土,也都歸於塵土。 3:21 誰知道人的靈是往上升,獸的魂是下入地呢? 3:22 故此,我見人莫強如在他經營的事上喜樂,因為這是他的分。他身後的事誰能使他回來得見呢?
16「日光之下,在審判(judgment, justice)之處有奸惡(wickedness)」
日光之下乃是屬世界的,被撒但掌控的,是不完全的。因此本來應該是公平公正(審判)的地方卻出現了奸惡;本來應該是有公義的地方也出現了奸惡。難怪有人認為最糟糕的壓迫是來自政府的壓迫。然而,那些無權的人也不一定是更好的人。(今天美國的種族衝突就是一個例子)自覺無權無力的人常常會嫉妒那些有權、有錢、有地位、有關係、有資產或擁有其他自己所沒有的事物的人。嫉妒和壓迫一樣糟糕。
17「我心裏說,神必審判義人和惡人」
因為有惡人,所以在公義審判之處有奸惡。傳道者他相信也盼望,神將來必定會按公義審判萬民,不論是義人或惡人。
『因為…各樣事務matter,一切工作activity/deed,都有定時』
他的思想又回到了本章的開頭,即『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他相信神也設定了日期要按公義審判每一個人的所作所為。不但如此,我們今天也知道,當基督再來的時候,邪惡必被消滅,公義必定掌權,這種不公不義的事情就再也不會發生。參徒17:31 因為他(神)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他所設立的人(基督)按公義審判天下。
這裡我們可以看見神的兩個屬性。第一,神是偉大,永恆,無所不知的,他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v14)。第二,神是一位公義的神,他必審判義人和惡人(v17)。
18『這乃為世人的緣故as for humans,是神要試驗他們that God is testing them』
比較正確的翻譯是『至於世人,神正在試驗他們』。傳道者認為日光之下所有的事情都是神對人的試驗,『使他們覺得自己不過像獸一樣』。
19-20『因為世人遭遇的,獸也遭遇…都是虛空…都歸於塵土』
『因為』就解釋了前面所說的『不過像獸一樣』,因人和獸的遭遇都一樣。從物質層面來說,人與獸的構造都和塵土一樣,活著時都是呼吸同樣的空氣(氣息都是一樣),死後也都歸於塵土。既然如此,人比獸有什麼值得誇耀的地方呢?人所作的一切都是虛空。
21『誰知道who knows whether人的靈spirit是往上升,獸的魂spirit是下入地』
原文靈與魂是同一個字。雖然人內心深處知道人與獸有本質上的不同(例如神將永恆放在人心裡,人能夠思想、交流形而上的觀念等),但若沒有神的啟示的話,沒有人能確知是否人死後靈魂是往上升,而獸死後靈魂是下入地。
22『故此so…在他經營的事上喜樂rejoice in his work』
他再次回到前面v13的結論。對於日光之下的人來說,一切都是暫時的,沒有永恆的價值。既然人不勝於獸,他最好的選擇就是享受他今生工作的結果,因為這是他所獲得的報酬。對基督徒來說,當我們為了主而盡心工作時,我們也可以享受工作的成果。參西3:23 無論做甚麼,都要從心裏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
『(因為)他身後的事誰能使他回來得見呢?For who will bring him to see what will occur after him?』
中文翻譯少掉一個『因為』。一個只看到日光之下的人若沒有神的憐憫,必定是一個唯物主義者,因為他不會相信靈魂的永存。他認為人死如燈滅,一死百了,以後就不存在了。因此沒有人能夠讓他看見他死後的事情—他終身勞碌所積攢的後來會歸給誰呢?
為什麼在審判之處有奸惡?這是發生在何處?
這個問題要怎麼解決?用革命的方法嗎?
神會怎樣處理這種不公不義的事情?完全公義的日子什麼時候會出現?
這裡神怎樣試驗人?試驗的目的是什麼?
為什麼傳道者認為人不勝於獸?這種說法你是否覺得熟悉?(進化論)
你認為人勝於獸嗎?為什麼?在哪方面勝於獸?
傳道者最後的結論是什麼?基督徒是否可以享受他工作的成果?
今天的查經對我有什麼提醒和鼓勵嗎?我願意在那些方面有所改進?
和合本
3:1 凡事都有定期, 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3:2 生有時,死有時; 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 3:3 殺戮有時,醫治有時; 拆毀有時,建造有時; 3:4 哭有時,笑有時; 哀慟有時,跳舞有時; 3:5 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 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 3:6 尋找有時,失落有時; 保守有時,捨棄有時; 3:7 撕裂有時,縫補有時; 靜默有時,言語有時; 3:8 喜愛有時,恨惡有時; 爭戰有時,和好有時。 3:9 這樣看來,做事的人在他的勞碌上有甚麼益處呢?
3:10 我見神叫世人勞苦,使他們在其中受經練。 3:11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原文是永遠)安置在世人心裏。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 3:12 我知道世人,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 3:13 並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也是神的恩賜。 3:14 我知道神一切所做的都必永存;無所增添,無所減少。神這樣行,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 3:15 現今的事早先就有了,將來的事早已也有了,並且神使已過的事重新再來(或譯:並且神再尋回已過的事)。
3:16 我又見日光之下,在審判之處有奸惡,在公義之處也有奸惡。 3:17 我心裏說,神必審判義人和惡人;因為在那裏,各樣事務,一切工作,都有定時。 3:18 我心裏說, 這乃為世人的緣故,是神要試驗他們,使他們覺得自己 不過像獸一樣。 3:19 因為世人遭遇的,獸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樣:這個怎樣死,那個也怎樣死,氣息都是一樣。人不能強於獸,都是虛空。 3:20 都歸一處,都是出於塵土,也都歸於塵土。 3:21 誰知道人的靈是往上升,獸的魂是下入地呢? 3:22 故此,我見人莫強如在他經營的事上喜樂,因為這是他的分。他身後的事誰能使他回來得見呢?
NIV
ESV
NASB
1 There is a time for everything, and a season for every activity under the heavens:
2 a time to be born and a time to die, a time to plant and a time to uproot, 3 a time to kill and a time to heal, a time to tear down and a time to build, 4 a time to weep and a time to laugh, a time to mourn and a time to dance, 5 a time to scatter stones and a time
1 For everything there is a season, and a time for every matter under heaven:
2 a time to be born, and a time to die; a time to plant, and a time to pluck up what is planted; 3 a time to kill, and a time to heal; a time to break down, and a time to build up; 4 a time to weep, and a time to laugh; a time to mourn, and a time to dance; 5 a time to cast away stones, and a
1 There is an appointed time for everything. And there is a time for every matter under heaven—
2 A time to give birth and a time to die; A time to plant and a time to uproot what is planted. 3 A time to kill and a time to heal; A time to tear down and a time to build up. 4 A time to weep and a time to laugh; A time to mourn and a time to dance. 5 A time to throw stones and a time to gather stones; A time to embrace and a time to shun embracing.
to gather them, a time to embrace and a time to refrain from embracing, 6 a time to search and a time to give up, a time to keep and a time to throw away, 7 a time to tear and a time to mend, a time to be silent and a time to speak, 8 a time to love and a time to hate, a time for war and a time for peace.
9 What do workers gain from their toil? 10 I have seen the burden God has laid on the human race. 11 He has made everything beautiful in its time. He has also set eternity in the human heart; yet[a] no one can fathom what God has done from beginning to end. 12 I know that there is nothing better for people than to be happy and to do good while they live. 13 That each of them may eat and drink, and find satisfaction in all their toil—this is the gift of God. 14 I know that everything God does will endure forever; nothing can be added to it and nothing taken from it. God does it so that people will fear him.
15 Whatever is has already been, and what will be has been before; and God will call the past to account.[b]
16 And I saw something else under the sun:
In the place of judgment—wickedness was there, in the place of justice—wickedness was there.
17 I said to myself,
“God will bring into judgment both the righteous and the wicked, for there will be a time for every activity, a time to judge every deed.”
18 I also said to myself, “As for humans, God tests them so that they may see that they are like the animals. 19 Surely the fate of human beings is like that of the animals; the same fate awaits them both: As one dies, so dies the other. All have the same breath[c]; humans have no advantage over animals. Everything is meaningless. 20 All go to the same
time to gather stones together; a time to embrace, and a time to refrain from embracing; 6 a time to seek, and a time to lose; a time to keep, and a time to cast away; 7 a time to tear, and a time to sew; a time to keep silence, and a time to speak; 8 a time to love, and a time to hate; a time for war, and a time for peace.
9 What gain has the worker from his toil? 10 I have seen the business that God has given to the children of man to be busy with. 11 He has made everything beautiful in its time. Also, he has put eternity into man's heart, yet so that he cannot find out what God has done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12 I perceived that there is nothing better for them than to be joyful and to do good as long as they live; 13 also that everyone should eat and drink and take pleasure in all his toil—this is God's gift to man.
14 I perceived that whatever God does endures forever; nothing can be added to it, nor anything taken from it. God has done it, so that people fear before him. 15 That which is, already has been; that which is to be, already has been; and God seeks what has been driven away.[a]
16 Moreover, I saw under the sun that in the place of justice, even there was wickedness, and in the place of righteousness, even there was wickedness. 17 I said in my heart, God will judge the righteous and the wicked, for there is a time for every matter and for every work. 18 I said in my heart about the children of man that God is testing them that they may see that they themselves are but beasts. 19 For what happens to the children of man and what happens to the beasts is the same; as one dies, so dies the other. They all have the same breath,
6 A time to search and a time to give up as lost; A time to keep and a time to throw away. 7 A time to tear apart and a time to sew together; A time to be silent and a time to speak. 8 A time to love and a time to hate; A time for war and a time for peace.
9 What benefit is there for the worker from that in which he labors? 10 I have seen the task which God has given the sons of mankind with which to [a]occupy themselves.
11 He has made everything appropriate in its time. He has also set eternity in their heart, without the possibility that mankind will find out the work which God has done from the beginning even to the end.
12 I know that there is nothing better for them than to rejoice and to do good in one’s lifetime; 13 moreover, that every person who eats and drinks sees good in all his labor—this is the gift of God. 14 I know that everything God does will remain forever; there is nothing to add to it and there is nothing to take from it. And God has so worked, that people will [b]fear Him. 15 That which is, is what has already been, and that which will be has already been; and God [c]seeks what has passed by.
16 Furthermore, I have seen under the sun that in the place of justice there is wickedness and in the place of righteousness there is wickedness. 17 I said [d]to myself, “God will judge the righteous and the wicked,” for a time for every matter and for every deed [e]is there. 18 I said [f]to myself regarding the sons of mankind, “God is testing them in order for them to see that they are as animals, they to themselves.” 19 For the fate of the sons of mankind and the fate of animals [g]is the same. As one dies, so dies the other; indeed, they all have the same breath, and there is no advantage for mankind over animals, for all is futility. 20 All go to the same place. All came from the dust and all return to the dust. 21 Who knows that the spirit of the sons of mankind ascends
place; all come from dust, and to dust all return. 21 Who knows if the human spirit rises upward and if the spirit of the animal goes down into the earth?”
22 So I saw that there is nothing better for a person than to enjoy their work, because that is their lot. For who can bring them to see what will happen after them?
Footnotes:
Ecclesiastes 3:11 Or also placed ignorance in the human heart, so that
Ecclesiastes 3:15 Or God calls back the past
Ecclesiastes 3:19 Or spirit
and man has no advantage over the beasts, for all is vanity.[b] 20 All go to one place. All are from the dust, and to dust all return. 21 Who knows whether the spirit of man goes upward and the spirit of the beast goes down into the earth? 22 So I saw that there is nothing better than that a man should rejoice in his work, for that is his lot. Who can bring him to see what will be after him?
Footnotes:
Ecclesiastes 3:15 Hebrew what has been pursued
Ecclesiastes 3:19 The Hebrew term hebel can refer to a “vapor” or “mere breath” (see note on 1:2)
upward and the spirit of the animal descends downward to the earth? 22 I have seen that nothing is better than when a person is happy in his activities, for that is his [h]lot. For who will bring him to see what will occur after him?
Footnotes:
Ecclesiastes 3:10 Or trouble
Ecclesiastes 3:14 Or be in awe before Him
Ecclesiastes 3:15 Or finds
Ecclesiastes 3:17 Lit in my heart
Ecclesiastes 3:17 I.e., exists with God
Ecclesiastes 3:18 Lit in my heart
Ecclesiastes 3:19 Lit and they have one fate
Ecclesiastes 3:22 Or reward


傳道書3(蕭嘉全長老)

1/4/2021 1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2 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 3 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 4 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 5 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 6 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捨棄有時; 7 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 8 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 9 這樣看來,作事的人在他的勞碌上有什麼益處呢﹖ 10 我見神叫世人勞苦,使他們在其中受經練。 從第二節到第八節傳道者用了14個對照的人生經歷來強調任何事情都會發生,人不管如何勞碌,也無法改變或避免那些不好的事.如果“萬務都有定時”(3:1),註定事情遲早會發生,“這樣看來”(3:9) 按照世界的智慧,既然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又何必辛苦地想要避免哀慟,拆毀,爭戰和殺戮的事情,或努力地追求歡樂,建造,平安和醫治呢? 這些想法都是因為缺少了永恆的認知, 提摩太前書 4:7-10“7只是要棄絕那世俗的言語和老婦荒渺的話,在敬虔上操練自己。8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9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10我們勞苦努力,正是為此,因我們的指望在乎永生的神;他是萬人的救主,更是信徒的救主。” “這樣看來”是朝向負面的悲觀看法,反過來看,當我們處於低谷的時候,知道必有否極泰來的時候,不致失去盼望,這種樂觀正面的態度才是神喜悅的健康積極的人生觀.神掌管一切,對每一個人都有祂的計劃,有時使我們受經練,有時賜我們歡樂,無不是為了我們的好處.詩篇126:5-6“5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6那帶種流淚出去的,必要歡歡樂樂地帶禾捆回來!” 我們在世上勞碌殷勤工作是應盡的本分,不是只為了得到“什麼益處”,有這樣的認識,就不會為了“凡事都有定期”而怨天尤人了. 創世記 3:16-17“16又對女人說:我必多多加增你懷胎的苦楚;你生產兒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戀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轄你。17又對亞當說:你既聽從妻子的話,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裡得吃的。”但 神是有恩典有憐憫的, 馬太福音 11:28“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3:5「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 [ccbiblestudy.org] 解經家們對本句有幾種解釋:(1)與栽種有關,整地時拋擲石頭,廢耕時堆聚石頭;(2)與建築有關,拆毀時拋擲石頭,建造時堆聚石頭;(3)與戰爭有關,攻擊時拋擲石頭,防守時堆聚石頭;(4)與和好有關,開道歡迎時拋擲(移除)石頭,記念友誼時堆聚石頭(立碑)。 也有可能指下面兩種意思:(5)與財富有關,拋擲石頭表徵散盡財富,堆聚石頭表徵積蓄財富;(6)與名聲有關,拋擲石頭表徵被人唾棄,堆聚石頭表徵被人記念。 討論問題: 1. 如果“凡事都有定期”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我們該如何面對呢? 2. 我們的勞碌就只是為了今生的益處嗎? 3. 神為什麼叫世人勞苦呢?
Page 2
4. 疫情中能有盼望嗎? 為什麼? 11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原文是永遠)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 12 我知道世人,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 13 並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也是神的恩賜。 14 我知道神一切所作的都必永存;無所增添,無所減少。神這樣行,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 15 現今的事早先就有了,將來的事早已也有了,並且神使已過的事重新再來(或譯:並且神再尋回已過的事)。 3:11“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起初神創造天地,六日內依序造了光,空氣,青草,菜蔬,樹木,日月眾星,大魚,飛鳥,野獸,牲畜,昆蟲,神看著是好的,最後[創世記 1:27]“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創世記 2:7]“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只有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並且領受了神的生氣,成了有靈的活人,所以我們心裡有“永恆”的認知.都是神所賜的,但是我們生活在有限的時空當中,若非神的啟示,我們無法完全了解神的作為. 以賽亞書 55:9“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感謝主,雖然我們不能參透神的作為,神的啟示在聖經裡都已經完全了. 3:12-13世人喜樂行善,也知道一切勞碌所得,都是神的恩賜.傳道書多次談到享受勞碌所得的分,是神的賞賜(2:21-24),但是如果目光只放在今生的行善和報償,看見自己勞碌所得被鄰舍嫉妒,或成為別人的快樂,難免會落入虛空,捕風的迷惘裡. 3:14神在永恆裡為每個人的計劃與作為,主權在祂,我們應存敬畏的心,順服神的旨意. 箴言 9:10“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羅馬書 12:2“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希伯來書 10:36“你們必須忍耐,使你們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著所應許的。” 3:15 回應了傳道書 1:9-11“9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10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哪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11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記念。”也再度感嘆“凡事都有定期”,日光之下萬物週而復始地發生,若能鑑往知來,數算自己的日子,就能“得著智慧的心”了(詩篇90:12). 討論問題: 1. 為什麼人無法參透神的作為? 神如何啟示我們祂的作為? 2. “鑑往”就能“知來”嗎? 要如何才能有這樣的智慧? 16 我又見日光之下,在審判之處有奸惡,在公義之處也有奸惡。 17 我心裡說,神必審判義人和惡人;因為在那裡,各樣事務,一切工作,都有定時。 18 我心裡說,這乃為世人的緣故,是神要試驗他們,使他們覺得自己不過像獸一樣。 19 因為世人遭遇的,獸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樣:這個怎樣死,那個也怎樣死,氣息都是一樣。人不能強於獸,都是虛空。
Page 3
20 都歸一處,都是出於塵土,也都歸於塵土。 21 誰知道人的靈是往上升,獸的魂是下入地呢﹖ 22 故此,我見人莫強如在他經營的事上喜樂,因為這是他的分。他身後的事誰能使他回來得見呢﹖ 3:16-17日光之下到處都有奸惡,使人心懷不平,但是我們內心深處相信公義的主遲早必有審判. 詩篇 37:7-11“7你當默然倚靠耶和華,耐性等候他;不要因那道路通達的和那惡謀成就的心懷不平。8當止住怒氣,離棄忿怒;不要心懷不平,以致作惡。9因為作惡的必被剪除;惟有等候耶和華的必承受地土。10還有片時,惡人要歸於無有;你就是細察他的住處也要歸於無有。11但謙卑人必承受地土,以豐盛的平安為樂。” 3:18-20人與獸所遭遇的事有許多相同的地方,就像好人與歹人的遭遇也可能相似一樣, 馬太福音 5:45“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但是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與獸是一樣的,所以人與獸不同的地方就格外地重要了,如果無法分辨人與獸相異之處,不就成了衣冠禽獸了? 那就真是虛度此生,一切都是虛空的虛空了. 可是人與獸的差別在哪裡呢? 按照聖經,唯有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唯有人領受了神的“生氣”,成為有靈的活人,獸沒有領受神的“生氣”.我們要保持身體的聖潔,因為神是聖潔的;我們喜樂行善,因為神是恨惡罪惡的; 唯有人會尋求永恆的神,因為人的心裡有永恆的意識,這些都是獸所沒有的,神是永恆的,肉體是會朽壞的.我們要活得像人,就要彰顯這些神的恩賜,克服肉體的私慾和軟弱. 羅馬書 7:22-25“22因為按著我裡面的意思(原文是人),我是喜歡神的律;23但我覺得肢體中另有個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戰,把我擄去,叫我附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24我真是苦阿!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25感謝神,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這樣看來,我以內心順服神的律,我肉體卻順服罪的律了。” 3:21 新譯本:(“魂”的原文與“靈”〔3:21〕和“氣息”〔3:19〕相同),獸是沒有靈的,所以這段經文裡的“獸”可能是指馬太福音裡的“歹人”或“不義的人”. 討論問題: 1. 人與獸有何相同和不同? 2. 既然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我們要活得像人,是否就是要活得像神(聖潔,公義,慈愛 ...)?
新譯本 神规划万事叫人敬畏他 3 万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 2 生有时,死有时; 栽种有时,拔出所种的也有时; 3 杀戮有时,医治有时; 拆毁有时,建造有时; 4 哭有时,笑有时; 哀恸有时,踊跃有时; 5 拋掷石头有时,堆聚石头有时;
ESV A Time for Everything 3 For everything there is a season, and a time for every matter under heaven: 2 a time to be born, and a time to die; a time to plant, and a time to pluck up what is planted; 3 a time to kill, and a time to heal; a time to break down, and a time to build up; 4 a time to weep, and a time to laugh; a time to mourn, and a time to dance; 5 a time to cast away stones, and a time to gather stones
Page 4
拥抱有时,避免拥抱有时; 6 寻找有时,舍弃有时; 保存有时,拋弃有时; 7 撕裂有时,缝补有时; 静默有时,讲话有时; 8 爱有时,恨有时; 战争有时,和平有时。 9 作工的人在自己的劳碌上得到甚么益处呢? 10 我看 神给予世人的担子,是要他们为此烦恼。 11 他使万事各按其时,成为美好;他又把永恒的意识放在人的心里;虽然这样,人还是不能察觉 神自始至终的作为。 12 我晓得人生最好是寻乐享福, 13 人人有吃有喝,在自己的一切劳碌中自得其乐;这就是 神的恩赐。 14 我知道 神所作的一切,都必永存,无可增添,无可减少; 神这样作,为要使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 15 现在有的,先前就有;将来有的,早已有了;因为 神使已过的事重新出现(“使已过的事重新出现”直译是“寻找被追赶的”)。 神的审判都有定时 16 我在日光之下又看见:审判的地方有奸恶,维护公义的地方也有奸恶。 17 我自己心里说:“ 神必审判义人和恶人,因为各样事务、各样工作都有定时。” 18 我自己心里说:“至于世人, 神要试验他们,使他们看见自己与牲畜无异。 19 因为世人所遭遇的与牲畜所遭遇的,都是一样:这个怎样死,那个也怎样死,两者的气息都是一样,所以人并不胜于牲畜。一切都是虚空。 20 大家都到一个地方去,都出于尘土,也都归回尘土。 21 有谁知道人的灵是往上升,牲畜的魂(“魂”的原文与“灵”〔3:21〕和“气息”〔3:19〕相同)是下降而入地呢?” 22 因此我看人最好是在自己所作的事上自得其乐,因为这也是他的分;谁能使他看见他自己死后的事呢? together; a time to embrace, and a time to refrain from embracing; 6 a time to seek, and a time to lose; a time to keep, and a time to cast away; 7 a time to tear, and a time to sew; a time to keep silence, and a time to speak; 8 a time to love, and a time to hate; a time for war, and a time for peace. The God-Given Task 9 What gain has the worker from his toil? 10 I have seen the business that God has given to the children of man to be busy with. 11 He has made everything beautiful in its time. Also, he has put eternity into man's heart, yet so that he cannot find out what God has done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12 I perceived that there is nothing better for them than to be joyful and to do good as long as they live; 13 also that everyone should eat and drink and take pleasure in all his toil—this is God's gift to man. 14 I perceived that whatever God does endures forever; nothing can be added to it, nor anything taken from it. God has done it, so that people fear before him. 15 That which is, already has been; that which is to be, already has been; and God seeks what has been driven away.[a] From Dust to Dust 16 Moreover, I saw under the sun that in the place of justice, even there was wickedness, and in the place of righteousness, even there was wickedness. 17 I said in my heart, God will judge the righteous and the wicked, for there is a time for every matter and for every work. 18 I said in my heart with regard to the children of man that God is testing them that they may see that they themselves are but beasts. 19 For what happens to the children of man and what happens to the beasts is the same; as one dies, so dies the other. They all have the same breath, and man has no advantage over the beasts, for all is vanity.[b] 20 All go to one place. All are from the dust, and to dust all return. 21 Who knows whether the spirit of man goes upward and the spirit of the beast goes down into the earth? 22 So I saw that there is nothing better than that a man should rejoice in his work, for that is his lot. Who can bring him to see what will be after him?


靈修教材: 傳道書查經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