謊言(十七)有公開事工的人,才是最偉大的基督徒

一、謊言背後的可笑假設
1.沒有顯赫事工資歷的人,都是次等的基督徒。
2.天堂最好的位子都是保留給講員和敬拜主領的。
3.只要我做出有名、偉大、外顯的服事,哥林多前書13章所說的愛並不重要。
4.所有基督徒都要先求有名聲的服事。
5.那些沒有信心、技巧來做公開服事的人,應該對他們的生命覺得沮喪。
6.在暗處所做的工都會被遺忘,不得獎賞。
7.大衛王只有在打敗哥利亞之後,才算偉大。
8.神對於在教會以外的商業界、教育界或其他領域興起領袖,沒有興趣。

二、真理:最偉大的事工,多半都不是公開的服事
1.禱告。(提前2:1-4)
2.勸化。(來10:23-25)
3.愛。(林前13章)
4.施捨。(羅12:8)
5.傳福音。(徒26-38章)
6.做生命導師的門徒訓練。(提後2:2)
7.委身家庭。(弗5:21-6:4)
8.為領袖拿兵器。(撒上14:1-23)
9.行政工作與幫助者。(林前12:28)


靈修教材: 嘲笑謊言
海上風暴

巡撨非斯都將保羅和劍的囚犯交給一個叫猶流的羅馬軍官,他是百夫長,統領一百名士邱,他們坐船到羅馬,途中停了幾個站,第三個地方是克里特島,因船行的慢且耽誤了好些時間,冬天即將到來,保羅就勸大家不要再繼續航行,否則會很危險,但大多數人決定再往前開一點,百夫長和船主也希望趕到非尼基過冬,結果海上括起狂風把船吹離航道,暴風不斷襲擊,水手們都非常害怕,感覺船要沉了,後來船擱淺在一沙灘上滿船尾被大浪沖壞了,船上的人或游泳或用木板飄浮上岸,船上276人全數獲救,他們上岸後才知此島叫馬耳他島。


靈修教材: 《全家讀經一年通》
4月24日

心得:
帶著囚犯身分的保羅一行人,坐船朝羅馬航行。行船的第二天抵達希頓,隨行押送的百夫長猶流寬待保羅可以前往友人處受照料。按照常理而言,囚犯的行為應該受到限制才對,但是保羅卻可以在不必被防備會潛逃的情況下,受到猶流的信任和同意,使其仍有一段自由的時間,由此而知,雖然是名囚犯,但是身為基督徒的保羅,卻能讓人感受到他的不同,而這不同之處乃是因為他信靠耶穌,因此具有從神而來的誠實及信心。保羅信守他對於人的承諾,以自己的言行,立下了見證,使人信任他;保羅並且信靠神對他的帶領,所以他沒有想方設法意圖使自己脫困,乃是順服神的帶領,因為知道主與他同在。求神幫助我們,無論處豐富、處卑微,我們都能夠凡事喜樂、凡事倚靠、凡事感謝神,對神有信心,即便面對困境,我們也深深相信,主必帶領我們走過。

禱告:
親愛的主,謝謝祢使我每一天都有祢豐盛的恩典,謝謝祢使我無論在何時何地,遇到何事,我都能學習感謝讚美祢。我知道,一切都在祢的計畫中,祢是不誤事的神,願祢幫助我,賜我順服的心,使我看見與經歷祢所預備那極豐盛及奇妙的帶領。禱告奉靠我主耶穌基督得勝的聖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4月26日

心得:
受惡劣天氣影響,保羅一行人遇上海難,他們先是被迫放棄航程,任由船隻隨風漂流,又接連兩天把船上的貨物、器具都拋入海中以求生存。連續多日下來,連獲救的指望都放棄了,眾人好幾天沒吃東西。這時,獲得上帝啟示的保羅就站出來勸他們:「諸位可以放心,我信神怎樣對我說,事情也要怎樣成就。」保羅不懂氣象也不懂航海,作為一個被押解的囚犯,他所擁有的資產就是神的話,他信得過神。上帝掌管風和海,上帝也掌管未來。上帝告訴保羅,他將來一定會站在凱撒面前(也就是他一定會抵達羅馬),並且神也保證全船人的安全——這些必然成就。
今天的經文提醒我,神的話語是可信的,因為神是掌權者。神話語的真實並不需要經過科學或邏輯推理的驗證。人相信科學、傳統、經驗,卻不相信神,那是非常愚蠢的。我的安全感要從神而來。

禱告:
親愛的父上帝,我要從祢的話語來建立安全感。求祢賜給我信心的眼睛,使我不看環境有多艱難、困難有多巨大。求使我能定睛在掌管未來的主身上,幫助我對神有真實的信靠。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4月27日

心得:
保羅一行人受困在海上已經十四天了,船上的水手們幾乎已經失去了活命的盼望,以致於他們想要棄船逃走,但保羅對百夫長和士兵說:這些人若不留在船上就不能獲救,另外保羅也勸他們要吃東西並對他們信心行話:你們各人連一根頭髮也不至於掉落,並帶領他們一起祝謝用餐。保羅自己雖身為囚犯,在危難中還能去安慰這一群害怕的人,告訴他們該如何做,因他知道神與他同在,必將他安全的送到凱撒面前,同船的人也都能安全獲救,保羅臨危不亂及他所做的一切使人看出他的不一樣,當船擱淺士兵想要將囚犯都殺了,但百夫長要救保羅,並下令不准士兵任意而行。思想我是否也能因自己的生活、行為在群體中有好的影響力,好的見證,能彰顯耶穌基督的榮耀。

禱告:
親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有信心,如同這些屬靈的偉人,他們是存著信心對所盼望之事有把握,對未見之事有確據,即便在患難中相信神必賜下平安,甚至能夠去安慰幫助周邊的人,這是每個神兒女的使命,為神恩典福音作美好見證。禱告奉耶穌聖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出人意外的平安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1/16/act-day40

【經文】使徒行傳27章1~44節

終於保羅要坐船往羅馬去了。我們將二十七章分為三部份:

1.船難之前(第1~12節):

保羅和其他的囚犯被交給百夫長猶流,要一同被送往羅馬受審。猶流寛待保羅,很可能是知道保羅是無辜的、又是羅馬人。他們從西頓出發後,航程因天候的關係不斷受阻。猶流帶著保羅一行人在每拉換船。每拉是羅馬政府為埃及與義大利之間開拓的商務航線,多半是載滿糧食穀物的商船,經由此地再轉往義大利半島的羅馬及其他地方。保羅一行人就搭上了貨船。航行多日,過了猶太人贖罪日禁食的日子,約是九月底十月初;這段時間也是地中海最不適合航行的季節。保羅建議眾人留在佳澳過冬,但眾人不聽,因為在海口過冬實在不是好主意。百夫長也不採納保羅的意見,一意孤行。

2.船難發生的實況(第13~32節):

友拉革羅又稱東北風。東北颶風威力強大,使船員放棄與風浪搏鬥,任由船隨風漂流。在危急中趕快把小船(救生艇)綁好以備不時之需。但風浪實在太大,為了防止沉船,把船上許多的貨物、器具都丟了;加上,沒有太陽、星辰,多日處在狂風暴雨的海上,大家都失去生存的盼望。在最絕望的時候,保羅帶著神的應許來鼓勵大家,叫眾人重新拾起希望。後來,保羅帶船上所有的276人一起擘餅用餐。保羅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透過謝飯禱告表明基督的信仰。

3.事發後,眾人如何得救(第33~44節):

果真,他們按著神所應許的撞上陸地。原本,兵丁有意要殺掉所有的囚犯,包括保羅在內,但百夫長一路上經歷保羅的幫助和鼓勵,就想辨法救他。

弟兄姊妹,保羅也和眾人一樣命在旦夕,但他從頭到尾倚靠神所賜的力量,在風暴中仍能平靜安穩,還能鼓舞和安定人心。我們身處在各樣風暴蹂躪的社會中(金融風暴、食安風暴、裁員潮、婚變…等),願神也透過我們賜下出人意外的平安,叫人看見我們生命中有耶穌的同在。

【回應】
主耶穌!
幫助我懂得在遇到人生風暴時,
緊緊抓住祢的應許;
成為我患難中堅固的錨,
叫我忍受得住,
並且不失去盼望。
叫身處苦難的人從我身上看見基督裡的平安,
願意來尋求祢。

【禱讀】
腓立比書4章7節
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
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7/9 讀經進度

1. 歷代志下 9-10
2. 使徒行傳 27:1-20
3. 詩篇 78:9-16
4. 箴言 18:22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7/10 讀經進度

1. 歷代志下11-12
2. 使徒行傳 27:21-44
3. 詩篇 78:17-20
4. 箴言 18:23-24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使徒行傳 27:1-44

敬拜詩歌:聖靈請祢來充滿我心 (約書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Vr0nJkHU-g

一、安靜:神是幫助我的,是扶持我命的。
二、讀經:使徒行傳 27:1-44
1. 重點說明:
保羅在該撒利亞經歷了兩年的牢獄生活後,終於啟程前往羅馬。在旅程中他們幾次遇到風勢的攔阻,保羅一度提出危險的警告,但百夫長猶流沒有把保羅的警告當作一回事,沒想到啟航沒多久,就遇到狂風,差點擱淺;接著他們又被風浪逼得必須把貨物和器具都拋到海裡,以求自保,最後,甚至連指引方向的太陽星星都看不見了。保羅在這危險關頭,站出來力勸大家放心,因為神的使者在前一晚已經預告大家的平安,他相信神怎樣對他說,事情也要怎樣成就。果真,他們一行二百七十六人沒有一個人失落。
2. 鑰節:所以眾位可以放心,我信神祂怎樣對我說,事情也要怎樣成就。(徒 27:25)
三、默想:
■這段旅程與保羅同去的有哪些人?保羅又如何受到寬待?(v.1-v.3)當保羅對這次的航程提出勸告、警戒時,百夫長和船上的人作何反應?(v.11-v.12)
■當船上的人面對狂風大浪催逼時的心境如何?(v.20)保羅為何能在這令人絕望之際,出來勸大家放心?(v.23-v.25)
■當人生的風浪撲向我時,通常哪些方式可以幫助我堅固對神的信心?我曾否經歷在危難時,神及時的幫助?
四、禱告:親愛的天父!惟有祢親自的引領,能幫助我面對人生中各樣風浪,惟願我能安靜在祢面前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安然地奔向那在我前頭的路程。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使徒行傳 27 章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使徒行傳、羅馬書)
為主綻放

閱讀: 約翰福音13章31-35節 | 全年讀經進度: 詩篇40-42篇;使徒行傳27章1-26節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約翰福音13章34節
我並不是真的喜歡鬱金香,但小女兒從阿姆斯特丹返家時,特別買了一份包裝好的球莖送給我。因此當我收到她的禮物時,我表現得很興奮,就像是開心地與她團聚一般。其實我最不喜歡鬱金香,因它們大都提早開花且花期甚短,再加上七月的天氣過於炎熱,而不適宜栽種。

儘管如此,我最終在九月下旬種植女兒送給我的球莖。我一邊想著她、一邊帶著愛來栽種。每次翻動土石就越發期待球莖能夠生長。最後在輕撫栽種的植床時,我為球莖送上祝福,讓它們「好好休眠」,並期待明年春天能看到綻放的鬱金香。

這個小型的種植工程提醒了我,即使我們並非彼此「喜愛」的類型,但上帝仍要我們彼此相愛。我們若能不專注對方的缺點,上帝便能幫助我們以愛待人,即使在心情煩躁時也能如此。日久天長,我們自然就會綻放出彼此相愛那美麗的花朵。耶穌說:「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35節)。經過上帝的修剪及賜福,我們就能茁壯成長,就像我栽種的鬱金香也在隔年春天綻放一樣。就在那個週末,女兒來探望我,我對她說:「你看那綻放的鬱金香!」最終,我也綻放出愛的生命!

上帝要你去愛哪個你不喜歡的人呢?
你要如何向對方傳遞更多基督的愛?
親愛的耶穌,求祢調整我的心態,
讓我學習以基督的愛來愛人。
作者: 雷翠霞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約翰福音13章31-35節記載了耶穌與門徒的談話,這段談話是緊接在猶大於最後的晚餐中途離席,去出賣耶穌之後(26-30節)。第31節提到:「他既出去,耶穌就說:『如今人子得了榮耀,上帝在人子身上也得了榮耀。』」這裡使用的動詞時態表明,雖然耶穌還沒有受死和復活,但祂已經得了榮耀。這通常稱為「預言完成」時態,是用來表明預言將來要發生的事件一定會發生,以至於將其描述為已經發生了。在整本聖經中,眾先知經常用這種動詞時態陳述預言,來表明將要發生的事必定會發生。值得注意的是,約翰福音對這些事件的描述與對觀福音(馬太福音、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有所不同。對觀福音將耶穌受死描述為祂降卑受辱,而不是得榮耀,但約翰一直將耶穌被釘十字架視為祂得榮耀的一部分。

施竹俐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上帝賜下喜樂

閱讀: 箴言15章13-15、30節 | 全年讀經進度: 詩篇43-45篇;使徒行傳27章27-44節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箴言17章22節
無論蔓欣去到哪裡,總是會試著對別人微笑。她常用這種方式來關懷那些需要看到友善臉孔的人。大多時候,對方也會報以真誠的微笑。但有一段時間,蔓欣需要按照規定戴上口罩,她察覺自己的嘴巴被遮住了,所以沒有人能看到她的笑容。這讓她感到很難過,但她想,我不應因此停止微笑,或許別人能從我的眼裡看到笑容呢!

這個想法確實有些科學根據。微笑時除了嘴角兩邊的肌肉上揚以外,還牽動眼角周圍的肌肉。怪不得華人常用眉開眼笑、喜眉笑眼、笑眼瞇瞇等詞語,來形容面帶笑容,十分高興的樣子。

箴言也提醒我們:「眼中的光采使人心快樂」(15章30節,新譯本)以及「喜樂的心,乃是良藥」(17章22節)。很多時候,上帝兒女所展現的笑容是源於我們擁有上帝所賜的喜樂。這份喜樂會不斷在我們的生命中流露出來,當我們鼓勵那些背負重擔的人,或與正在尋找人生答案的人分享上帝的話語,甚至在自己經歷苦難時,我們仍能綻放笑容,展現喜樂。

在人生看似黑暗的時刻,我們要選擇喜樂。讓你的微笑成為希望之窗,讓人看見上帝的慈愛,以及祂在你生命中,與你同在的光芒。

還有哪些經文談到因上帝而得的喜樂?
內心的喜樂如何有助於身心靈的健康?
親愛的上帝,祢所賜的喜樂是我的力量。
求祢使我成為向人傳揚祢愛的福音使者。
作者: 凱辛蒂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學者們認為,箴言的內容大多是由所羅門彙編,而他也是聖經中下一卷書(傳道書)的作者。不過,這兩卷書似乎包含一些相互矛盾的信息。箴言說:「心中喜樂,面帶笑容」(15章13節)。傳道書卻說:「我指嬉笑說:『這是狂妄』」(2章2節);「憂愁強如喜笑,因為面帶愁容,終必使心喜樂」(7章3節)。哪種說法正確呢?

傳道書的寫作方式是從只為今生而活的角度著眼,因此帶有晦暗的含義。然而,箴言也沒有忽略生活的複雜性,因為箴言還說:「人在喜笑中,心也憂愁;快樂至極,就生愁苦」(14章13節)。兩卷書都有持平之論。箴言包含對生活的明智忠告,並幫助我們選擇能帶來生命的智慧之路。傳道書則總結說:「敬畏上帝,謹守祂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12章13節)

葛庭墨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7月21日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讓我將羊毛再試一次;但願羊毛是乾的,別的地方都有露水。」(聖經士師記六章 39 節)
  
基督徒的信心有三個時期。在第一個時期裡,我們對於一件事,如果沒有看見兆頭或者顯著的感覺,就不容易相信。像基甸一樣, 一定要先去摸摸羊毛,如果羊毛是乾的,才願意相信。這一種信心,也許是真實的信心,不過這種信心不完全。這種信心常常要在神的話語以外, 另外找些感覺和證據。

在第二個時期裡,我們對於一件事,如果沒有感覺,也能夠相信。這就是告訴我們說,我們的信心有了顯著的進步了。

在第三個時期裡的信心和基甸摸羊毛的信心適正相反。第一期的信心,是憑依順利的感覺來相信的;第二期的信心,沒有感覺,也能相信了; 第三期的信心,在環境、感覺、外表、世人、理智,都催促你向反面作去的時候,你依舊持守神的話語。保羅在聖經使徒行傳二十七章二十、二十五節所運用的, 就是這樣的信心 ── 「太陽和星辰多日不顯露,又有狂風大浪催逼,我們得救的指望就都絕了。」雖然這樣,保羅卻說:「所以眾位可以放心, 我信神祂怎樣對我說,事情也要怎樣成就。」

願神賜我們這樣的信心,叫我們不看環境,完全信賴神的話語。--C.H.P.


靈修教材: 荒漠甘泉
8月17日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我信神祂怎樣對我說,事情也要怎樣成就。」(聖經使徒行傳二十七章 25 節)
  
幾年前我乘船到美國去,這船上的船長,是一個很熱心的基督徒。當船離開紐方蘭海岸(Newfoundland)的時候,他對我敘述下面一段真實故事:

上一次我經過此地,是在五星期前,那時船上發生了一件事情,這件事情是我靈程上的一個大革新。在我們的乘客中間,有一位別立斯脫城(Bristol)的莫勒先生。 當時因為霧大,輪船已停頓了二十四小時。莫勒來對我說:「船長,我告訴你,星期六下午我是一定要到魁北克(Quebec)的!」

我說:「這是作不到的事。」

他說:「很好,如果你的船不能叫我按時到達,神有別的方法的。五十七年以來,我從來沒有對人失過約。讓我們下去禱告吧!」

我呆望著這位神的人,心中在想:這個人不知道從那一家瘋人院裡出來的?我從來沒有聽見過這樣的話。我就對他說:「莫勒先生,你知不知道這場霧是多麼厚?」 他答道:「不!我的眼睛並不看霧的厚薄,我的眼睛只看見活的神,他是管理我一生的環境的。」

他跪下來作了一個很簡單的禱告,當他作完了,我正想接下去作的時候,他放他的手在我的肩膀上,叫我不要作。他說:「第一、你不相信神會答應你; 第二、我相信神已經答應了,用不著你再求了!」

我呆呆地望著他,他對我說:「船長,我已經認識我的主五十七年了;在這五十七年中,神從來沒有一次不聽我過。起來,船長,把門打開,你要看見霧已經全消了!」

我立起身起來,霧果然已經全消了。星期六下午,莫勒如約到了魁北克。── 選


靈修教材: 荒漠甘泉
8月22日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其餘的人,可以用板子,或船上的零碎東西上岸。這樣,眾人都得了救、上了岸。」(聖經使徒行傳廿七章 44 節)
  
保羅上羅馬去的那奇異的經歷 ── 所受的試煉和所得的榮耀 ── 真是信徒走信心道路的一個好模型。其中最寶貴的教訓乃是: 在我們所到達的一切困難狹窄之處,都有神特殊的辦法和預備的。

按照人們普通的眼光看來,信心的道路,一定是滿撒著鮮花的;甚麼時候神要拯救祂的子民脫離危險,神就會立刻將他們從困難中提出來。 事實卻正好相反。聖經上的故事告訴我們:每一個見證人,都是先受試煉,後得榮耀的。

保羅的經歷告訴我們:一個神的孩子,無論受多少苦,仍能不在靈裡受壓。保羅因為在大馬色宣傳耶穌的緣故,猶太人商議要殺他, 我們看見,那時天上並沒有在火焰雷電中降下戰車戰馬,來把這位大使徒從仇敵的勢力範圍中護送出去,他是「用筐子....從城牆上縋下去的」 (聖經使徒行傳九章 25 節)。你看,被裝在一只舊的衣筐裡面,像一包送出去洗濯的衣服一般!耶穌基督的僕人,竟這樣難堪地從城牆上縋下去!

後來我們又看見他被下在監裡,我們看見他怎樣被親友遺棄,怎樣受殘酷的鞭打;就是在神允許拯救他以後,我們還看見他被留在波濤洶湧的海中顛簸; 最後,拯救來了,可是天上並沒有大船飛下來,把這位尊貴的囚犯接出去;也沒有天使在水面上平靜猖獗的怒濤;船上的人,必須有的抓住桅杆、有的抓住木板、 有的攀住破船的碎片、有的跳下水去游泳,才能得救上岸。這就是神對待我們的方法。

許多時候,神的允許並不是立刻將我們從試煉中提出來的,因為神知道,經過試煉以後,我們的信心會變成精金。── 譯自信心道路上的艱難 (Hard Place in the Way of Faith)


靈修教材: 荒漠甘泉
1月4日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耶穌對他說:回去罷!你的兒子活了。那人信耶穌所說的話,就回去了。」(聖經約翰福音四章 50 節)

「你們禱告祈求……只要信……」(聖經馬可福音十一章 24 節)

  如果這裡有一件事需要專一的禱告,就該禱告直到你能信神,直到你能發出無偽的讚美來感謝神的答應。 如果神的答應一時還在中途,切勿重新求神答應你的祈求,因為這表示你沒有信神。

  這種不信的禱告非但不能幫助你甚麼,反能減少或消滅你的信心。獻上這種禱告的催促,定是出乎撒但或是自己。 這也許不能算錯:當神還放你在一個等候的地位,你再去向祂申說,可是切記你必須帶著信心,不要把你自己禱告得失了信心。

  你可以告訴祂,你仍然等著祂、相信祂,因此仍然讚美感謝祂的答應。你如果確信答應必將來到, 你能夠先為著尚未來到的答應感謝讚美神。我告訴你:沒有一件東西比這更能堅固你的信心。

  把我們禱告得失了信心的禱告,是否認神在經上給我們的應許,也否認神在我們心中給我們的一聲「是」。 這種禱告不過表示我們的心沒有安息,沒有安息就是不信禱告的答應。「但我們已經相信的人,得以進入那安息」 (希伯來書四章 3 節)。這種把我們自己禱告得失了信心的禱告,常是因為我們的思想集中在難處上,過於在神的應許上。 亞伯拉罕「不想到自己的身體……不疑惑神的應許」(聖經羅馬書四章 19、20 節,英文聖經直譯)讓我們儆醒禱告, 免得入了迷惑,以致把我們自己禱告得失了信心。

  信心不是感覺、不是眼見、不是理由,乃是在神的話語上抓住神。--伊文思(James Evans)

  焦急的開始就是信心的結束,信心的開始就是焦急的結束。--喬治穆勒(George Muller)

  在舒適的環境中,你決不會學到信心的功課。神常在我們孤單的時候給我們應許;然後用祂恩典的話語當作印蓋在所給我們的約上, 便暫時退後去看我們究竟相信多少;祂又讓那誘惑人的來試探我們,讓我們的遭遇似乎與祂所說的完全相反。這時候就是信心贏得冠冕的時候。 這時候就該在黑雲之下、風波之中,發出勝利的歡呼來:「我信神祂怎樣對我說,事情也要怎樣成就。」(使徒行傳二十七章 25 節)--選


靈修教材: 荒漠甘泉
2月28日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我們應當……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神。」(聖經希伯來書十三章 15 節)

  一個傳道人,在鄉村工作;某天晚上,無意之中走進了一所又暗又髒的小屋;他聽見屋隅發出微弱的聲音問說: 「是誰?」他點了一根火柴,從火光中看見了地上的缺乏和痛苦,天上的喜樂和平安 ── 一個黑色的老婦人,臥病在床。

  她患著風濕症,痛苦異常;可是她仍很平安、很喜樂。那時正是最冷的二月,她沒有燃料,也沒有糧食;沒有燈光,也沒有伺奉的人。 她所有的,只是依靠神的信心。人生的痛苦,在她身上都齊全了,一點也沒有甚麼可以叫她快樂的了,可是她仍舊能夠發出「哈利路亞」的讚美來, 好似一無缺乏和病痛一般。

  她真是「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聖經哥林多後書四章 8、9 節)

  馬丁路德在他的病榻上頂痛苦的時侯,仍不住的讚美和感謝,並傳這段信息:「這些痛苦和困難,很像排字人所排的鉛版;現在看上去,字是反的, 也讀不出甚麼意義來;可是等到鉛版印在紙上,我們就看得很清楚,而且亦明瞭其中的意義了。今天我們所受的痛苦,果然解釋不通,但是到了那一天, 我們就會明白的。」

  保羅在狂風大浪的中間,出來站在船板上安慰害怕的眾人「你們放心」。(聖經使徒行傳廿七章 22 節)

  保羅、馬丁路德和那位老婦人都是我們的好榜樣。 ── 迦內德(Wm. C. Garnett)


靈修教材: 荒漠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