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保羅身陷患難、十分危急的時候,仍然抓緊了機會要向他的同胞傳福音。他向逮捕他的千夫長求得允許,就用希伯來話對眾人講說。保羅先向他們介紹過去的自己:他是大數人,在耶路撒冷長大,受教於法利賽人所敬重的迦瑪列門下,曾經熱心迫害基督徒。直到有一天耶穌親自向他顯現,改變了他。這就是為何保羅當下並不懼怕、仍堅持要向猶太人傳耶穌的理由。
對信主之後的保羅來說,耶穌不只是一個傳奇人物。耶穌確實在他的生命中,與他有實在的互動:向他顯現、對他說話,改變他的想法和生命的目標。我也需要有這樣的生命經歷,耶穌不再是一位聖經人物,而是每時刻參與在我的生活中。我需要加強「神一直與我同在」的意識,不要把祂丟在腦後、過自己的生活,認知到祂是引導我的主,也要感謝祂、求問祂、歸榮耀給祂。
禱告:
親愛的主,感謝祢,我是蒙祢揀選、蒙祢所愛的人。因祢的救贖,我不再與神為敵,而是能夠與神和好。我要更留心上帝在我身上的作為。求主幫助我不論順境逆境,都能夠凡事謝恩,使我因神的恩典滿心喜樂,也能夠向身邊的人傳遞從這份神來的喜樂。求主幫助我,使用我的生命,為你做美好的見證。奉靠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心得:
在得知保羅的羅馬人身分之前,千夫長想要用嚴刑拷打的方式對待保羅;但一聽到保羅表明他生來就是羅馬公民,不僅千夫長因曾捆綁了保羅就害怕起來,那些要拷問他的人更是立刻離開。這就是世人處世的原則!勢利、多重標準。我們的主卻不是這樣,主並不偏待人。神的救恩不僅給以色列人,也是為外邦(非猶太)人預備的;祂看顧貧窮、寄居者,卻不因他們屈枉正直;祂總是按著公平、正直判斷。
有時,基督徒也會對主內肢體特別好;發現對方也是基督徒時,全然改變態度,變得溫柔又親切,連說話的語調內容也不一樣。這實在很不好。主耶穌說我們是世上的光,要照在人前,讓人看見我們的好行為便歸榮耀給天上的父。保羅也曾因彼得的不一致面質他(加拉太書二11-14)。神常提醒我,要愛人沒有虛假,要表裡如一。求主幫助,使我的生命可以完全透明敞開。
禱告:
親愛的天父,願祢來調整我的生命,使我從裡到外煥然一新,以致我再也不需要刻意在人面前努力表現完美。求主使我能愛人,乃因我的心已被神的愛充滿;求主使我能敬重人,乃因我對上帝有深深的敬畏;求主使我能服侍人,乃因我深渴望要來服侍祢。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心得:
面對莫須有罪名的審判,保羅「定睛」看著議會的人,勇敢地表明自己的良心與行事為人。在屬世的環境中,我們有時會遇到超越我們能力所能控制的情況,有可能是不公不義的事,也有可能是突如其來的災禍;面對會讓我們膽怯的情形時,我們是否能如同保羅,靠著神剛強壯膽、沒有懼怕?
想起這次太魯閣號的事件,心裡甚是憂傷。我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會有如此可怕的事臨到,然而,神的智慧與意念高過我們,沒有一件事不在祂的計畫中。求神幫助我們,賜給我們足夠的信心與勇氣,使我們無論順境或逆境,仍然能持守信仰,緊抓住神。因為神說,祂的恩典夠我們用,祂給我們的軛是我們能受的,而我們將在這一切的事上,經歷祂豐盛的恩典。
禱告:
親愛的神,祢是我們一切的泉源。我們微小、軟弱,然而祢卻愛我們,賜給我們恩典,走人生這一條不容易的路,這是何等大的榮耀,我們向祢獻上全新的感恩、敬拜與讚美。因此我們懇求祢,幫助我們不遇見試探、脫離兇惡,使我們有能力、智慧、勇氣,持守在有祢同行的道路上,直到見祢面的那一天。禱告奉靠我主耶穌基督得勝的名祈求,阿們。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1/11/act-day35
【經文】使徒行傳21章37節~22章29節
保羅被抓後,向千夫長要求對猶太百姓分訴。千夫長對保羅的身分感到疑惑。根據史料,曾有埃及人以先知的身分,妖言惑眾率領四千人進橄欖山,為要奪取耶路撒冷城。千夫長以為保羅很可能就是此人。然而,保羅向他表明自己是猶太人後,千夫長讓保羅說話。保羅向千夫長說希臘話(當時的通語),向百姓卻說希伯來話,而且保羅一開始向百姓分訴時提及他猶太文化的背景,無非是在告訴猶太百姓,他也是一名正統熱愛律法的猶太人。這裡是保羅第一次親自訴說他被神光照的經歷。在使徒行傳中,總共記載三次保羅歸信的歷程(參九、二十二及二十六章)。可見保羅的歸信是相當重要的信息,否則路加不會花這麼多的篇幅來記錄它。從保羅的歸信經歷,我們可以知道耶穌親自揀選他,並且親自向他顯現,所以雖然保羅沒有親自跟過耶穌,卻因著初代教會擴張的需要,而有這樣特殊的經歷,使得外邦信徒因此可以聽聞福音。
保羅在向猶太人分訴的過程中,沒有提到耶穌的名字,只用主來代替。或許是想避免猶太人以為保羅在怪罪他們殺義者耶穌。但當保羅告訴猶太人是主吩咐他把福音傳給外邦人時,還是激怒他們。這群熱愛律法的猶太人及不信主的猶太人,仍然期待著政治型的彌賽亞。因此無法跟上神救恩計劃的藍圖。
從保羅向猶太人有條有序的分訴可知,他是有備而來。此外,從他領受在耶路撒冷將會受迫害,但他仍不逃避也可看出他是多麼期盼可以抓住機會,好向猶太人傳講基督的福音,因此即便要經歷猶太人的鞭打甚至是謀害,他都不以為意。而耶穌不也正是如此嗎?他再三地挑戰法利賽人為的就是要使他們脫離僵化的律法主義,好得享神的愛。
弟兄姊妹,我們愛那些常挑戰我們信仰的人嗎?當我們在傳福音的事上受逼迫、遭挫折時,我們想的是逃避或是勇敢面對呢?此外,在面對挑戰時,我們仍然愛他們,並仍然不斷地抓緊機會傳基督的福音嗎?
【回應】
主耶穌!
求祢使我不害怕被挑戰,
給我祢愛靈魂的心,
在受挫的環境中仍看重人們靈魂的需要,
放下自己受委屈的感受,
持續傳揚祢的福音!
【禱讀】
提摩太後書4章2節
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
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1/12/act-day36
【經文】使徒行傳22章30節~23章22節
保羅先前因為他羅馬公民的身分,不但避開千夫長的拷打,還迫使千夫長主導這次的公聽會,要查清楚猶太人到底為什麼控告保羅。當時的大祭司亞拿尼亞,根據史料記載是個親羅馬政府的貪官。亞拿尼亞吩咐旁人打保羅的嘴,保羅毫不客氣地責備他假冒為善。在公會,理當按照法律程序審問,而他為何私下教唆人打保羅呢?保羅在千夫長面前指出猶太人不符合程序的問題,間接證明猶太人指控保羅是莫須有的事。
根據猶太律法,猶太人是不可以辱罵長官的,保羅的回應,也表明他看重而且遵守猶太律法。但保羅知道亞拿尼亞的為人,才會說出「神要打你」的咒詛,表明那些破壞律法的人必會受到神的懲罰。果真在主後66年,亞拿尼亞便被奮銳黨的猶太人殺死。
另外,保羅又透過「死人復活」的議題來分化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此時,千夫長更明確知道保羅並沒有違犯羅馬政府的法律。後來,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吵得不可開交,逼使千夫長必須把保羅從群眾中拉出來。再一次,千夫長成為神搭救保羅的管道。
當天夜晚,神再次向保羅顯現,告訴他不要害怕,因他必在羅馬為主作見證。主的安慰來得正是時候。不論多麼堅強的人,在四面受敵的情況下都很容易灰心喪志。主的安慰也給保羅力量和平安,可以面對猶太人殺他的計謀。
路加福音十二章11~12節寫道:「人帶你們到會堂,並官府和有權柄的人面前,不要思慮怎麼分訴,說什麼話,因為正在那時候,聖靈要指教你們當說的話。」保羅很有智慧地指出猶太人虛假的指控,而這正是聖靈的工作。弟兄姊妹,或許你也正在極大的難處中,但不要忘記,聖靈住在你的心裡,是你患難中隨時的幫助和倚靠,祂也要指教你當說的話和當行的路。
【回應】
主耶穌!我深信祢是我患難中隨時的幫助。
聖靈求祢管掌我的心和口舌,
愈在急難中,愈倚靠祢不說急躁的話也不莽撞回應,
使眾人得見我裡面的平安。
【禱讀】
路加福音12章11~12節
人帶你們到會堂,並官府和有權柄的人面前,
不要思慮怎麼分訴,說甚麼話;
因為正在那時候,聖靈要指教你們當說的話。
敬拜詩歌:別無他名 (新歌頌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7Xb859XZJk
一、安靜:祢的命令常存在我心裡,使我比仇敵有智慧。
二、讀經:使徒行傳 22:1-30
1. 重點說明:
保羅在面對猶太群眾時,很有智慧地使用家鄉話對他們談話,他說明自己的背景是嚴守律法的純正猶太人,過去也曾激烈地逼迫基督徒,而今因著大馬色的經歷,他接受耶穌是主,並領受向外邦人傳福音的使命。保羅值此生死關頭,所談的內容竟不是為著自己的性命得保全,反而使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和表達方式來作見證,期盼他的同胞,可以來認識並接受主耶穌的救恩。遺憾的是猶太人依舊剛硬,群眾激動,最後保羅是搬出他羅馬公民的身份,才暫時解除危機。
2. 鑰節:「諸位父兄請聽,我現在對你們分訴。」眾人聽他說的是希伯來話,就更加安靜了。(徒 22:1-2)
三、默想:
■保羅對猶太群眾見證時,使用了什麼語言?(v.2)
■千夫長因保羅有什麼樣的身份,所以沒有鞭打他?(v.29)
■保羅面對生命的危難,他看重的是什麼?從他的先後順序可以看見他是一個怎樣的人?若我在他的處境,我和他會有何不同?我可以如何為自己禱告?
四、禱告:主啊!感謝祢揀選我、拯救我,求祢幫助我看重人靈魂的得救,並用百般的智慧、靈敏的口才引人歸祢。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使徒行傳 22 章
使徒行傳22:6我將到大馬士革,正走的時候,約在晌午,忽然從天上發大光,四面照著我。
前幾天接到遠從屏東的好友來電,他的弟弟長期吸毒,家人用盡辦法,就是無法讓弟弟去戒毒。弟弟每天透過人力派遣公司去打零工,賺的錢都花在毒品上。親人不捨為何他要如何的糟蹋自己的生命,但成癮者卻找不到戒毒的動機,並且認為自己可以打理生活,為何要戒毒呢?
保羅過去是虔誠的猶太教徒,一直在逼迫基督徒,認為這是對的,而且以為自己在事奉上帝。直到那一天,蒙了光照,從天上有大光發現,保羅遇見了耶穌,從此生命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從逼迫基督到傳揚基督。
我和朋友聊了將近半小時,他一直希望我給他建議如何幫助弟弟戒毒。告訴他幾個大原則,最後我們一起禱告,我求耶穌基督的真光能夠照在他的弟弟身上,使他的生命甦醒過來,明白自己需要耶穌,也唯有耶穌能夠改變他的生命。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耶穌。不但信主的那一刻,我們需要耶穌真光的照耀,每一天、每時刻,我們都需要主。願主幫助我們,使我們每天在「大光」的引導,脫離自以為是的生活,全心全意的信靠他。共勉之。
使徒行傳22:22眾人聽他說到這句話,就高聲說:「這樣的人,從世上除掉他吧!他是不當活著的。」
許多年前在沐恩之家開著貨車出去搬家,路上被一輛逆向的摩托車撞上,貨車擋風玻璃碎裂,對方身體多處骨折送醫。後來由保險公司處理,原本已經談妥9萬元和解,後來要簽約時對方又反悔,要求賠償68萬。
當車禍發生時,我有申請交通事故鑑定,鑑定小組通知我們要出庭,但我告訴對方,我們雙方已經要和解就可以不須再鑑定了,但對方告訴我:「已經收費,且收案,若雙方沒有出庭,仍舊會做裁決。」結果後來鑑定報告出爐,對方的肇則是百分之百。感謝主,在困難的環境中,上帝仍舊保守,透過鑑定小組,還我清白。
保羅在耶路撒冷於猶太人面前為主作見證,造成猶太人的反應,他們非常的反感,起來喧嚷要除掉保羅。但是,感謝上帝使用千夫長保護保羅,千夫長知道保羅有羅馬公民身份而善待他。保羅在困難中仍舊蒙上帝的保守。
親愛的弟兄姊妹,上帝創造了這個世界,仍舊繼續眷顧這地,更是透過祂的權能保護屬祂的兒女。當我們經歷痛苦、危難時,請切記上帝仍舊看顧,倚靠祂,我們就要得幫助;信賴祂,我們就得平安。共勉之。
新生命靈糧堂 小組分享材料(0920)
[分享話語]:什麼是悔改(What is Repentance)?
<生命的分享>:你對悔改的看法是什麼?「悔」和「改」的關係是什麼?
1.聖經對悔改的看法:
悔改(Metanoia)這個字在新約聖經中的意思是改變一個人的心思意念(To Change One’s Mind)。
舊約聖經提到悔改的時候,意思是指回轉(To turn around),也就是說一個人走錯了方向,現在是180度的轉向。這樣的一個行動稱之為悔改。
簡單說真實的悔改會改變了你的生活方式,舊約與新約對悔改的定義加起來,讓我們看見悔改是心思意念上的改變,加上行動的回轉。一個真實的悔改一定會帶來一個人在行為上的改變。
Repentance是由兩個字組成的,Re-意思是「重新回到」,pent原是指的是Penthouse「屋子的頂端,閣樓」的意思。換句話說,是回到最高點處來看一切時,你的觀點將會有所不同。從神的觀點來看,思想將全然改變。
<生命的分享>:你看事情的觀點是從哪裡來的?觀點對一個人的影響是什麼?
2.改變是從心思意念開始的:
徒3:19「所以,你們當悔改歸正,使你們的罪得以塗抹,」
路3:8「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不要自己心裏說:『有亞伯拉罕 為我們的祖宗。』我告訴你們,神能從這些石頭中,給亞伯拉罕興起子孫來。
因此,當人聽見真理的時候,有兩中可能的反應:拒絕或是接受,對接受的人的來說一定會產生一個問題是:「我們當如何行?」(what is Next?)
徒26:20「先在大馬士革,後在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以及外邦,勸勉他們應當悔改歸向神,行事與悔改的心相稱。」
一個人若沒有改變他對耶穌看法,祂到底是誰?祂做了什麼?是不可能有真實悔改的信心,並接受耶穌基督為他個人的主和救主。因此,悔改的意思是在意志上從拒絕耶穌改變成為接受耶穌,從對耶穌不感興趣,輕視改變成為對耶穌有信心。
悔改的定義:改變一個人的心思意念從拒絕耶穌到相信耶穌。
約6:44「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能到我這裏來的;到我這裏來的,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
林前12:3「所以我告訴你們,被神的靈感動的,沒有說「耶穌是可咒詛」的;若不是被聖靈感動的,也沒有能說「耶穌是主」的。」
我們知道不是做出悔改來贏得我們的救恩,救恩是神上帝給人的禮物。救恩是神的主動,也是聖靈的工作。因此,我們要說悔改與救恩都是神賜給人的禮物。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接受」或是「拒絕」。
3.悔改的證據就是生命的改變:
從罪中轉回不是悔改的定義,而是一個人悔改真實的轉向神,相信耶穌基督所帶來的結果。
[實例]:
使徒保羅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在信主以前,他認為抓拿或是逼迫基督徒,甚至將他們處死,他以為這是他表達對神,對律法的熱心。他以為他是在做對的事,是榮耀上帝的事,卻不知是180度的相反。
徒22:1-5是保羅信主前的熱心.
徒22:6-10是保羅如何遇見主,悔改。
徒22:11-21是保羅悔改信主之後,生命的改變與行動。
保羅的這個改變,不只是一時的衝動或是情緒化,保羅的改變是一個180的轉向。我們可以從他個人的見證裡可以看到。
腓3:5-8「我第八天受割禮;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憫支派的人,是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就律法說,我是法利賽人;就熱心說,我是逼迫教會的;就律法上的義說,我是無可指摘的。只是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着基督。」
<生命的分享>:你悔改信主,生命中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4.悔改不是一種的情緒,而是一種決定。
因此,悔改不是一種情緒的激動所帶出來的反應,悔改不是從你我的情緒開始的,而是從一個人的意志開始的。當一個人的意志軟弱的時候,他的悔改只是短暫的,但是一個人的意志真實的降服於神的時候,這個改變就能長久。
閱讀: 約伯記38章24-38節 | 全年讀經進度: 詩篇26-28篇;使徒行傳22章
00:00
下載
光亮從何路分開?東風從何路分散遍地?—約伯記38章24節
屋外大雨滂沱,雷電交加,我和六歲的女兒坐在家裡的地板上,看著玻璃門外的狂風驟雨、電閃雷鳴。女兒不斷地說:「哇,上帝好偉大!」我也深有同感。我們都清楚知道自己多麼渺小,而上帝多麼有能力!我的腦海裡隨即浮現約伯記38章24節:「光亮從何路分開?東風從何路分散遍地?」
約伯需要記得這位上帝大有能力(34-41節)。他的生活已經支離破碎。他的兒女死了,財產被搶了,健康也沒了;他的朋友沒有絲毫同理心;他的妻子慫恿他離棄上帝(2章9節)。最後,約伯問上帝:「為什麼?」(24章),而上帝從旋風中回答他(38章)。
上帝提醒約伯,祂掌管大自然的運作(38章)。這使約伯得著安慰並對上帝說:「我從前風聞有祢,現在親眼看見祢」(42章5節)。換言之,約伯是說:「上帝啊,現在我明白了,祢奇妙的作為過於我所能測度!」
當生活變得支離破碎,有時最讓我們得安慰的是坐在地板上,一邊看著窗外的閃電,一邊提醒自己:那位創造世界的上帝也會以祂充足的大能和慈愛保守我們。此時,不妨開口吟唱自己最喜愛的詩歌,頌讚上帝的權能及偉大!
上次你看見上帝顯出祂的權能是在什麼時候?
當你看見祂的偉大會讓你想到些什麼?
上帝,幫助我看見祢是何等偉大,而不再揣測祢的作為。
讓我能夠相信,祢既有能力創造、控制閃電,
也必有充足的能力引領我克服人生的種種挑戰。
作者: 戴丹爾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約伯記38章1節至42章6節的結構幫助讀者看到一段特有的文學段落。在這個段落裡,主要是記述上帝所說的話,而少有約伯的話語(參閱40章3-5節,42章1-6節)。第38-39兩章中,上帝向約伯提出一連串的問題。第一組問題涉及受造的大自然(38章4-38節)。這些場景令人驚嘆,展現全能上帝是這世界一切壯麗、奇妙事物的偉大設計師。下一組問題(38章39節-39章30節)涉及各種受造的動物,諸如獅子、烏鴉、野山羊、野驢、野牛、鴕鳥、馬、老鷹和白頭鷹。上帝一直在受造的萬物中作工!
簡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