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從這段經文可看出約押他是一位勇於諫言的忠臣。大衛王並沒有因這場平定押沙龍叛變之役而喜悅,反而因他的兒子押沙龍在場戰役中被殺而傷心;為喪子的悲痛勝過戰場勝利的喜悅,致使原本該是一場慶功宴卻變成如喪禮的場面,這對跟隨大衛的百姓來說是不公平的。然這樣的場面,王身旁的大臣竟沒有人敢站出來直言,大家看來看去最後由約押將軍跳出來向王提諫言。約押當時若沒有如此舉動,很可能這些跟隨百姓變成如約押所說:「撒下19:7現在你當出去,安慰你僕人的心。我指著耶和華起誓:你若不出去,今夜必無一人與你同在一處。這禍患就比你從幼年到如今所遭的更甚。」;大衛聽進去這番話,於是大衛王收拾悲傷的心情,起來坐在城門口,眾民也都到王面前迎接這勝利的果實,最後大家以溫馨場面收場。
親愛的弟兄姊妹,約押將軍的勇氣與智慧值得我們參考學習,當我們所處的環境,有些人因一時糊塗做一些不該做、不討神喜悅的事,我們是否願意像約押一樣勇敢挺身站出來,以愛心說誠實話,幫助當時犯錯的人,讓他們有機會重新認罪悔改,再次回到主的懷抱,而不是只在一旁看笑話指責對方的不是。祈求主幫助我們做一個有智慧及勇氣的人,願意挺身去幫助一些正陷在困境中的人,協助他們走出困境。(王牧師)
回應:在今天所讀的經文裡看到大衛做了二件特別的事:(一)第一件事是大衛寬恕示每,(二)第二件事大衛善待米非波設;這二件事值得我們去省思學習大衛的作為。牧師特別想對「示每」作點分析,幫助大家看清楚示每的為人處事不值得學習。大衛結束流亡的生涯,返回耶路撒冷去,在約但河受到支持者的歡迎(撒下19:15王就回來,到了約旦河。猶大人來到吉甲,要去迎接王,請他過約旦河。),這些支持者裡包含了「示每」等人。我們回想一下,在撒下16:5-8當大衛處於危難關頭時,示每怎樣對待大衛,他是以咒詛及侮辱對待大衛;然當大衛恢復王位時,他卻又站出來去迎接大衛王(撒下19:16);當大衛看到示每這樣做,大衛選擇放下過去的恩怨,選擇原諒示每曾對他不好的行為。(撒下19:23於是王對示每說:你必不死。王就向他起誓。)。然大衛王清楚「示每」這號投機客,示每這樣反覆的行為,有一天當他不爽時,仍會起來反對大衛或所羅門王。大衛之所以沒有把「示每」的挑戰,當作單純對他個人的挑戰,而是看作對神主權的挑戰,雖然沒有當場處決他,但最終還是處決他。(王上2:8-9…現在你不要以他為無罪,你是聰明人,必知道怎樣待他,使他白頭見殺,流血下到陰間。」)
親愛的弟兄姊妹,透過今天的經文讓我們更認清「示每」這個投機分子其行為是非常不可取。在我們生活周遭,常會遇到像「示每」這樣的人,他們為了確保自己想要的東西,會以極其謙虛姿態奉承你,但有一天你所做的不如他們的意,他們就會選擇用一些卑下手段來污辱、咒詛你,影響你的生活。人有過犯是可饒恕的,但若對方的行為是褻瀆神,阻礙神主權事工的推展,像這樣的人是要滅亡的(太12:31所以我告訴你們,人一切的罪,和褻瀆的話,都可得赦免;惟獨褻瀆聖靈,總不得赦免。)。祈求主給我們有分辨的能力,早點遠離有這樣行為的人,免得我們跟他們一樣得罪神。(王牧師)
回應:撒下19:41-43「以色列眾人來見王,對他說:『我們弟兄猶大人為什麼暗暗送王和王的家眷,並跟隨王的人過約旦河?』…你們為何藐視我們,請王回來,不先與我們商量呢?但猶大人的話比以色列人的話更硬。」以色列與猶大人為爭相迎大衛王回耶路撒冷,兄弟倆為此而起爭執起來;猶大支派比以色列眾支派搶先一步迎接大衛王回京,對此以色列眾支派頗有微言,誤會大衛偏袒猶大支派,進而與猶大支派產生衝突,導致後續叛變再起(下一章會提到),這種關係種下日後全以色列家分裂的種子。一個團體最大的敵人不在外面,而是在團體的內部;一個團體是否和諧團結,端看這團體裡是否有嫉妒心、競爭心及極端的利己之心;若有,這團體內部所受的挑戰遠比外來的挑戰更艱鉅。(林前1:10-17)。
親愛的弟兄姊妹,從大衛這次回宮的事件,我們可以看出以色列十個支派對猶大支派自己掌握主導權的舉動表示不滿,他們之間的根本原因是因彼此長期彌漫「嫉妒心」、「競爭心」及「極端利己之心」所造成。這種緊張氛圍導致所羅門死後南北分裂的主要原因之一。信主的兒女,我們要記取這教訓,在我們的信仰中,絕不要有嫉妒心、競爭心及極端利己之心,因這是魔鬼的伎倆,我們要杜絕,這樣我們所處的教會才能蒙福。(王牧師)
參考經文:《 撒母耳記下19章9~43節》
王說:「你何必再提這些事呢?我已經決定,你可以跟洗巴分享掃羅的財產。」(撒母耳記下19章29節)
撒母耳記下16章記載,當大衛急迫又痛心地離開耶路撒冷,剛過橄欖山,就遇見米非波設的僕人洗巴,牽著兩頭驢和許多補給品來迎接大衛一行人。這對要逃難的大衛來說,想必覺得十分溫暖。
然而,大衛也曾懷疑為何不見洗巴的主人米非波設?洗巴指出他的主人認為,「以色列人會重新把他祖父掃羅的王國歸還給他」,而留在耶路撒冷。大衛當時決定相信洗巴,並承諾將屬於米非波設的一切財產都歸給洗巴。
許多聖經研究認為洗巴說謊,因為當大衛重回耶路撒冷,米非波設告訴大衛,是洗巴說謊陷害他。許多人都認為,洗巴是騙子,背棄他的主人,圖謀自身的利益,是個不忠不義之人。而大衛輕信這樣的人,則被認為是在逃難的壓力下導致欠缺判斷力。
不論是洗巴或米非波設,他們都各說各話,誰說的才是真的?其實很難斷定。但大衛當時決定相信洗巴,至少他是在大衛最需要幫助時伸出援手的人。而且,洗巴是在大衛的王位出現危機時,仍願意向他表達忠誠的人。洗巴原可向押沙龍表示效忠,但他沒有。
人常常趨炎附勢,「西瓜倚大片」,從歷史中可以看見這樣的人性。司馬遷寫《史記》時,提到一個人叫翟公。這個人做過廷尉,在漢代這是司法系統最高的官職。司馬遷說,此人做廷尉的時候,「賓客闐門」,意思是屋裡屋外都是人。等到他去職時,卻「門可羅雀」了,意思是門前冷清得都能捕鳥了。但是,翟公後來復職,那些趨炎附勢的人又回來了。翟公深深感受人情冷暖,就寫了一段話貼在自家門口:「一死一生,乃見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現。」
通常當一個人有權有勢時,有很多人會來巴結;當他落難時,會有幾個忠心相伴的人呢?因此,大衛決定相信洗巴,應該不是失去判斷力,而是被洗巴的行動感動,特別在他王位可能不保之際,仍願意選擇和他站在同一陣線。
大衛給前來迎接並向他哭訴的米非波設的回應是:「你何必再提這些事呢?我已經決定,你可以跟洗巴分享掃羅的財產。」我想,大衛的意思是:「放下這些誰是誰非的指控,讓我們向未來邁進吧!」
默想:
我會為了證明「誰是誰非」而落入口水之爭,卻忽略了真正有意義的事嗎?
祈禱:
賜智慧的上主,求祢幫助我不只明辨是非,更使我看見其中真正有意義的事。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 2022-06/23 讀經:撒母耳記下 第十九章
✟受感的經文:
19:1 有人告訴約押說:「王為押沙龍哭泣悲哀。」
19:2 眾民聽說王為他兒子憂愁,他們得勝的歡樂卻變成悲哀。
19:3 那日眾民暗暗地進城,就如敗陣逃跑、慚愧的民一般。
19:4 王蒙著臉,大聲哭號說:「我兒押沙龍啊!押沙龍,我兒,我兒啊!」
19:5 約押進去見王,說:「你今日使你一切僕人臉面慚愧了!他們今日救了你的性命和你兒女妻妾的性命,
19:6 你卻愛那恨你的人,恨那愛你的人。你今日明明地不以將帥、僕人為念。我今日看明,若押沙龍活著,我們都死亡,你就喜悅了。
19:7 現在你當出去,安慰你僕人的心。我指著耶和華起誓:你若不出去,今夜必無一人與你同在一處;這禍患就比你從幼年到如今所遭的更甚!」
19:8 於是王起來,坐在城門口。眾民聽說王坐在城門口,就都到王面前。以色列人已經逃跑,各回各家去了。
✟受感的話語:
大衛為押沙龍的死傷心,甚至想為押沙龍死,這就是為父的愛。
以前大衛年輕時,做事無不精明、備受稱讚(撒母耳記上18:14),但此時年紀老邁的他三度遭逢喪子之痛,打擊太大,哀哭不止的他犯糊塗,差點鑄下無可挽回的大錯;所幸約押旁觀者清,給他的當頭棒喝來得正是時候,適切的勸告使他強打起精神,收拾內戰後的殘局。
約押身為軍隊統帥,眼看大衛再這樣哭下去,會弄得軍心渙散!
他就進到屋裡對王說:「你的僕人們救了你和你妻妾兒女的性命,你今天卻使他們感到羞愧。仇視你的人,你倒去愛他;那些愛你的人,你反憎惡他們。這表明我王的心中根本沒有我們這些將領和部下。我想,要是死去的不是押沙龍而是我們,你就高興了。」約押這話講得直白,甚至有些刺耳,卻十足十的反映軍士們的感受…所以約押強力建議大衛現在應該停止啼哭,收拾好自己的心情,趕緊出去安撫士兵們;大衛是個聰明人,懂得約押的話到底在說什麼,於是他出去坐在城門口,雖然此刻他也無法發表一場激勵人心的演講,但至少眾人都來到他面前。
許多的時候,我們在人生最黑暗的時刻…是否也是如此?看到的盡是自己的傷痛之處,而從非客觀的角度,用理智的思考模式做出選擇!?願神祝福我們身邊有對我們說真話實話的好朋友!讓我們在生命之中的關鍵時刻,可以懸崖勒馬,回頭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主耶穌,謝謝你用大衛的生命提醒我們許多的事情~當父子,不再是父子,而是仇敵的時候,對一個父親來說,應該是最傷痛的日子!主啊,求祢教導我們,如何管理我們的家庭?照看我們的孩子,不去觸動他們的怒氣,導致父子為敵!主啊,我們知道罪的工價乃是死,祢是輕慢不得的,求祢幫助我們,有一顆警醒的心,絕不做影響後代子孫的惡事!主啊,也求祢在我們身邊,賜下可以對我們說實話的好朋友,在我們偏行己路、做錯的時候,可以提醒幫助我們走正路!這樣禱告是奉主耶穌得勝的名求,阿們!
敬拜詩歌:主求祢來恢復 (生命河)
https://youtu.be/9DUQmxmFUIE
一、安靜:我是祢的僕人,求祢賜我悟性,使我得知祢的法度。
二、讀經:撒母耳記下 19:1-15
1. 重點說明
大衛為押沙龍哀傷,使得凱旋而歸的軍隊沒有勝利的歡欣。原本應該為叛亂平息而歡呼的眾民,卻如敗陣士兵般,默然羞愧而回。因此,約押挺身而出,理直氣壯,直指大衛忘了這群為他出生入死的子民,反而沉溺在自己失去逆子的哀慟中。這不但會失去民心,也會自毀前程。大衛虛心接納約押義正辭嚴的進言,從痛苦中回轉,奮起治國,挽回民心。
2. 鑰節:約押進去見王,說:你今日使你一切僕人臉面慚愧了!他們今日救了你的性命和你兒女妻妾的性命,你卻愛那恨你的人,恨那愛你的人。你今日明明地不以將帥、僕人為念。我今日看明,若押沙龍活著,我們都死亡,你就喜悅了。(撒下 19:5-6)
三、默想:
■大衛哀慟逾恆,給跟隨他的人帶來什麼影響?(v.1-v.3)約押給大衛什麼提醒?(v.5-v.6)
■大衛聽聞約押的建言後,帶來什麼樣的結果?(v.8)
■約押的建言有何可取之處?當我們陷入哀傷裡,有哪些方式,可以幫助我們化悲傷為力量?
四、禱告:主啊!祢瞭解我的傷慟,我願打開我的心,讓祢的靈來安慰我,我也願在祢的安慰與扶持下,繼續往前行。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撒母耳記下 19 章
約押進去見王,說:你今日使你一切僕人臉面慚愧了!他們今日救了你的性命和你兒女妻妾的性命,你卻愛那恨你的人,恨那愛你的人。你今日明明地不以將帥、僕人為念。我今日看明,若押沙龍活著,我們都死亡,你就喜悅了。(撒下19:5-6)
閱讀: 但以理書1章11-16節,2章19-20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撒母耳記下19-20章;路加福音18章1-23節
智慧能力都屬乎祂。—但以理書2章20節
我孫女在大學的排球隊中學會了制勝的法則。當球朝她迎面而來時,無論角度如何刁鑽,她都能把球打得「更好」。她可以在不發脾氣、不抱怨或不找藉口的情況下,讓隊友能處於更好的位置來反擊,她總是設法令情況變得更好。
這正是但以理的反應。當時他與三位希伯來朋友被擄到巴比倫,預備伺候尼布甲尼撒王,雖然太監長給他們起了異教徒的名字,並命令他們在宮殿裡「受訓」三年,可是但以理並沒有心生怒氣。相反地,他請求太監長允許他不吃宮中的美酒佳餚,以免玷污自己得罪上帝。有趣的是,經過十天只吃蔬菜和喝水後(但以理書1章12節),但以理和他的朋友「比用王膳的一切少年人更加俊美肥胖」(15節)。
還有一次,尼布甲尼撒王下令如果沒有人能說出並講解那個令他不安的夢,就要處死但以理和王宮裡所有的哲士。但以理沉著以對,並且求「天上的上帝」施恩憐憫。後來上帝就在異象中,向他顯明了這奧秘的事(2章19節)。因此,但以理稱頌上帝並且宣告:「智慧能力都屬乎祂。」(20節)
但以理在巴比倫的期間,無論他面對何種衝突,他都會向上帝尋求最好的解決辦法。當我們遇到困難時,讓我們效法但以理把事情交託給上帝,讓上帝把情況變得更好!
你正面對哪些挑戰?當你轉而尋求上帝時,
祂如何使你更好地面對這些挑戰?
慈愛的上帝,我已無法承受生命中的挑戰。
當我轉向祢時,求祢幫助我擺脫絕望,堅定地與祢同行。
作者: 雷翠霞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但以理和他的朋友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是什麼人呢?(但以理書1章6節)他們在被擄到巴比倫之前,是以色列猶大族的宗室和貴冑(3節;公元前605年左右)。他們是從一群相貌俊美、聰明而有知識的年輕人(可能是青少年)中,被挑選出來,要在尼布甲尼撒的王宮裡服侍(4節)。當他們一入宮中,便被賦與新的名字:伯提沙撒、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7節),就是要他們能效忠國王,並融入巴比倫的文化。但我們很快就從接下來的經文看出,雖然他們被擄,卻仍然愛上帝並服事祂。他們不願以國王的食物玷污自己,因那些食物是用來奉獻給巴比倫諸神祇(8-16節)。後來我們也看到,但以理的這些朋友們都忠於上帝,拒絕敬拜偶像(3章);但以理不顧仇敵設計謀害他,仍持續向上帝禱告(6章)。
柯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