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從這段經文看出押沙龍意念是無法高過「神」的意念,這也印證聖經以賽亞書55:9所說:「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亞希多弗為押沙龍所獻的計謀策略「(撒下17:1-3)求你准我挑選一萬二千人,今夜我就起身追趕大衛,趁他疲乏手軟,我忽然追上他,使他驚惶;跟隨他的民必都逃跑,我就單殺王一人,使眾民都歸順你。你所尋找的人既然死了,眾民就如已經歸順你;這樣,也都平安無事了。」,當時押沙龍若採用亞希多弗的計謀,想必大衛王朝從此就被完全消滅。感謝主,「亞希多弗」惡人的意見最後並沒有被押沙龍採納,反而使押沙龍採納「戶篩」的意見,這樣的過程都是出自神的安排(撒下17:14押沙龍和以色列眾人說:亞基人戶篩的計謀,比亞希多弗的計謀更好。這是因耶和華定意破壞亞希多弗的良謀,為要降禍與押沙龍。);亞希多弗見此狀後,自覺羞愧返鄉上吊自殺結束其生命。
親愛的弟兄姊妹,從這事件給我們一個很重要提醒,無論押沙龍多麼的刁鑽邪惡,他的手下智囊團多麼有智謀,所做的事若不討神的心意,最後終將敗亡,就如「亞希多弗」結束生命的下場是一樣的。我們在服事道路上,無論在家庭、職場、教會等處,都要知道耶和華是神,祂掌權,我們要謙卑順服在祂的帶領下,千萬不要超越神的旨意去做任何事;我們若願意這樣做,所經辦的任何事才會輕省、喜樂、蒙福。(王牧師)
詩篇四
詩篇四是一首晚禱的詩篇,在2-5節中是大衛對他的仇敵講的話。如果這首詩篇是大衛逃出耶路撒冷城後的隔天早晨寫的,那一個晚上平安渡過而未受攻擊,對於他是一種鼓舞。因為上帝定意破壞敵人的計謀,使戶篩來破壞亞希多弗的計謀。
*警世惡人(v.2-6)—惡人在義人所領受的福氣上是沒有分的,神特地看顧敬畏祂的人,例如祂必聽他的禱告(v.3),向他們廣施恩寭;然而惡人卻一點好處也得不著(v.6)。所以大衛警戒惡人當醒覺小心,不要再犯罪(要肅靜);在休息時當思想義人為甚麼得享福分,以致能享受神所賜的福氣。
*得享平靜安穩(v.7-8)---大衛因著神的眷顧,他心裡得著的穩妥及滿足遠超過豐收時農作物新酒所能帶來的。得神眷顧的人在困苦中能享受甜蜜的睡眠,因為他信靠神,只有祂才能叫人得享平靜安穩。大衛雖失去了王位,處境危殆,而神使他心裡快樂,因為神就是他喜樂的源頭,不但這樣,神也使他安然居住,好像母親供小孩躺在祂懷中安睡一樣。
@讀此篇時,可參考閱讀《撒下17:1-4, 14》,歷史背景配合著讀。
祈禱:
主啊,求祢給我信心,讓我堅心倚賴祢,遇患難時,我心仍舊安穩。
參考經文:《 撒母耳記下16章15節~17章23節》
你知道你父親大衛和他的部屬都是能征慣戰的人;他們凶猛有如被搶走了小熊的母熊。你父親是一個經驗豐富的戰士,晚間不跟部隊一起住宿。(撒母耳記下17章8節)
押沙龍聽了亞希多弗的計畫,雖然說不出有什麼缺點,卻好像有一點點的不滿意。於是,特別找來大衛以前的朋友戶篩,想聽聽他的意見。戶篩為了保護大衛,就說:「亞希多弗這次的主意不好。你知道你父親大衛和他的部屬都是能征慣戰的人……。」這句「你知道」讓押沙龍認同自己真的很了解大衛。他「以為自己都知道」,也是導致他失敗的原因之一。
2002年,美國以伊拉克政府擁有大殺傷力武器及支援恐怖分子為由開戰。但後來證明,根本沒發現任何殺傷力武器。因此,當時的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Donald Henry Rumsfeld)被問及有關的證據時,說:「有些事,我們知道我們知道;有些事,我們現在知道我們不知道。有些事,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這段話後來雖然引來不少嘲笑,但也受到一些人的肯定。重要的是,倫斯斐這段話點出了人的盲點──我們自以為什麼都知道,但有些事,「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人最可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無知。
19世紀中,一種產褥熱造成產婦平均約五分之一的死亡率。當時,維也納的醫生伊格納茲(Ignaz Semmelweis)經過許多研究後,推斷導致產婦感染的因素,與醫師接觸屍體有關。於是,伊格納茲要求所有院內醫師,在接觸屍體後,一定要用含氯的漂白水洗手。結果,產婦的死亡率在4月是18.3%,因為醫師勤洗手,到6月驟降到2.2%,8月的死亡率是0%。雖然效果顯著,但當時防疫觀念薄弱,伊格納茲越倡導醫師要洗手,勿成為殺人凶手,越受醫界打壓,甚至被醫院解職。結果醫師又不再洗手,再次造成許多產婦死亡。伊格納茲很難過,酗酒度日,後來被送入精神病院,14天後死於敗血症,時年47歲。雖然不久法國科學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研究證明,細菌會導致疾病,也證實伊格納茲的研究,但他和那些產褥熱的媽媽一樣,已被時代的無知給殺死了。
2019年底,中國武漢爆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師李文亮首先「吹哨」警告,卻遭政府指控發布不實消息,導致疫情後來蔓延全球,一發不可收拾。肺炎疫情的蔓延,再次顯示人的傲慢無知。
押沙龍的失敗在於「以為自己都知道」;這事提醒我們,對於自己知道的、不知道的,都要保持謙卑的態度,因為我們可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默想:
我是個自以為是的人嗎?是個自以為自己都知道的人嗎?
祈禱:
父神,求祢教導我謙卑,免得自以為是、傲慢的我過度膨脹,以為自己都知道,無知卻不自知。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 2022-06/21 讀經:撒母耳記下 第十七章
✟受感的經文:
17:1 亞希多弗又對押沙龍說:求你准我挑選一萬二千人,今夜我就起身追趕大衛,
17:2 趁他疲乏手軟,我忽然追上他,使他驚惶;跟隨他的民必都逃跑,我就單殺王一人,
17:3 使眾民都歸順你。你所尋找的人既然死了,眾民就如已經歸順你;這樣,也都平安無事了。
17:4 押沙龍和以色列的長老都以這話為美。
17:5 押沙龍說:要召亞基人戶篩來,我們也要聽他怎樣說。
17:6 戶篩到了押沙龍面前,押沙龍向他說:亞希多弗是如此如此說的,我們照著他的話行可以不可以?若不可,你就說罷!
17:7 戶篩對押沙龍說:亞希多弗這次所定的謀不善。
17:8 戶篩又說:你知道,你父親和跟隨他的人都是勇士,現在他們心裡惱怒,如同田野丟崽子的母熊一般,而且你父親是個戰士,必不和民一同住宿。
17:9 他現今或藏在坑中或在別處,若有人首先被殺,凡聽見的必說:跟隨押沙龍的民被殺了。
17:10 雖有人膽大如獅子,他的心也必消化;因為以色列人都知道你父親是英雄,跟隨他的人也都是勇士。
17:11 依我之計,不如將以色列眾人─從但直到別是巴,如同海邊的沙那樣多─聚集到你這裡來,你也親自率領他們出戰。
✟受感的話語:
〔撒母耳記下 第17章〕講的是大衛的兒子押沙龍詢問他的謀士亞希多弗和戶篩用何計謀,可以殺死他父親大衛,這樣他才能奪取他父親的王位…為了王位,對自己的父親是如此的心狠手辣,喪盡天良;大衛的兒子會背叛他,對他趕盡殺絕,神允許這事發上在他的家中,都是因為大衛犯罪得罪神!
大衛犯姦淫搶烏利亞的妻,還用詭詐在戰場上用計謀讓他去送死,大衛謀殺了烏利亞;當先知拿單指出他的罪惡時,雖然他馬上認罪,但是神說:「你既藐視我娶了赫人烏利亞的妻,所以刀劍必永不離開你的家。」(撒母耳記下 12:10)大衛犯罪讓仇敵大得褻瀆神的機會,不僅神失去了榮耀,他和自己的兒子相殘相殺…這讓我們看到罪的殺傷力。
大衛年輕時,當掃羅追殺他,縱然掃羅在他眼前,他因著敬畏神,不敢在耶和華面前,伸手害耶和華的受膏者。(撒母耳記上 26:11)大衛當王之後總是一帆風順,平安無事,神是如此的祝福他,他竟然為了一個女人,謀殺一個忠臣。
從大衛的身上,我們看見人性的軟弱,當人在苦難中,人就會緊緊依靠神、敬畏神,不敢得罪神;當人在順境中,人就會自然慢慢的遠離神,不再像苦難的時候,每時每刻的親近神、依靠神…大衛就是在順境中遠離神,才會體貼肉體犯下姦淫罪,讓仇敵有機可趁,大大的得罪神,並且害人害己。
這提醒我們人在逆境中或順境中,都要依靠神,尤其是在順境中更要常常警醒時刻依靠神;人生的苦難有時是因為人遠離神,自己做了錯誤的決定,所造成的結果…這讓我們知道人離了神,真的什麼都不能做。(只會做錯決定)
你需要求聖靈幫助你在順境時,仍然賜給你一顆愛神的心!渴慕神的靈!渴慕親近神!渴慕依靠神!
✟禱告和回應:
求聖靈幫助我時刻警醒,並賜給我一顆真實愛神的心,賜給我渴慕神的靈,讓我緊緊依靠神,直到見主面。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敬拜詩歌:立定心志 (生命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HcEAAQB2nE
一、安靜:人心多有計謀,惟有耶和華的籌算才能立定。
二、讀經:撒母耳記下 17:1-14
1. 重點說明
押沙龍身邊的兩名策士亞希多弗和戶篩,對於追殺大衛的時機有了不同的意見。在人看來,亞希多弗乘勝追擊的計謀本為良策,押沙龍與眾長老也都以為美。但押沙龍的猶豫不決,讓戶篩有機會離間亞希多弗與押沙龍,並獻上他的緩兵之計,最後竟為押沙龍和他的臣僕採納。這是因為神定意透過戶篩,破壞了亞希多弗的計謀,為要降禍於押沙龍(v.14)。
2. 鑰節:押沙龍和以色列眾人說:亞基人戶篩的計謀比亞希多弗的計謀更好!這是因耶和華定意破壞亞希多弗的良謀,為要降禍與押沙龍。(撒下 17:14)
三、默想:
■亞希多弗的計謀是什麼?(v.1-v.3)戶篩的計謀是什麼?(v.11-v.12)
■押沙龍為何沒有選擇亞希多弗的計謀?(v.14)
■亞希多弗有智慧嗎?他該如何調整?在我們才智的運用上,需要注意些什麼才能顯出真智慧?
四、禱告:求主幫助我,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認定祢。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撒母耳記下 17 章
押沙龍和以色列眾人說:亞基人戶篩的計謀比亞希多弗的計謀更好!這是因耶和華定意破壞亞希多弗的良謀,為要降禍與押沙龍。(撒下17:14)
閱讀: 腓立比書2章1-5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撒母耳記下16-18章;路加福音17章20-37節
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立比書2章4節
現時有一款流行的電子遊戲,甚至還形成了一種文化。這款遊戲是把一百名玩家設置在一個虛擬的島嶼上進行比賽,直至剩下最後一名玩家。即使你在比賽中遭到另一個玩家淘汰,你仍可以透過那個玩家的視角繼續觀察比賽。正如一位記者所說﹕「當你站在另一位玩家的立場並代入他的觀點時,就會產生情感共鳴,從對立的角度變為同一陣線。你會開始關注那位讓你被淘汰的陌生人,在乎他的輸贏。」
每當我們放開胸懷去看別人的經歷,超越自己的視角,體會別人的痛苦、恐懼或希望時,就會帶來一些改變。當我們效法耶穌的榜樣,不自私自利也不貪圖虛榮,並且謙卑地看別人比自己強(腓立比書2章3節),我們就會發現常被忽略的一些事。於是,我們關注的範圍開始擴大;提出不同的問題;不再專注於自己的需要或憂慮,而是會顧及別人的福祉。我們不再單顧自己的事,而是盡力顧念別人的需求(4節);不再只著重追求自己的成功,而是樂於幫助別人成長。
有了視角上的轉變,我們就能對別人產生同理心,也能發現一些新的方法去愛我們的家人,甚至能將敵人變成朋友!
聖靈如何幫助你避免小氣、狹隘或自私自利?
上帝要你如何以新的視角去看待別人呢?
主耶穌,我經常只看到自己的恐懼、痛苦或缺乏。
求祢幫助我以祢的眼光看待弟兄姐妹,
我渴望能正確地看待他們並且愛他們。
作者: 郭惟恩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在腓立比書2章1節,譯為「交通」的希臘字是koinonia,儘管有時被譯成「團契」(現中修訂版),但「參與」或「夥伴關係」之類的詞語,才能更充分地闡述彼此分享和共同分擔的觀念,同時也包含與人同享的意思。在腓立比書中,koinonia及與其相關的字出現了六次(1章5、7節,2章1節,3章10節,4章14、15節)。1章5節和4章15節表明,保羅與腓立比的信徒一起參與福音事工,含有共同分擔之意。在聖靈裡面的「交通」或「共同分擔」,乃是基督徒群體的一個真實狀況(2章1節)。當保羅寫道:「我只渴望認識基督,體驗祂復活的大能,分擔祂的苦難,經歷祂的死」(3章10節,現中修訂版),表明保羅渴望能更全面地體驗基督,即使這意味著有份於痛苦、艱難的事。
簡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