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三遍:列王紀下十六1-9
1. 利瑪利的兒子比加十七年,猶大王約坦的兒子亞哈斯登基。
2. 他登基的時候年二十歲,在耶路撒冷作王十六年;不像他祖大衛行耶和華─他神眼中看為正的事,
3. 卻效法以色列諸王所行的,又照著耶和華從以色列人面前趕出的外邦人所行可憎的事,使他的兒子經火,
4. 並在邱壇上、山岡上、各青翠樹下獻祭燒香。
5. 亞蘭王利汛和以色列王利瑪利的兒子比加上來攻打耶路撒冷,圍困亞哈斯,卻不能勝他。
6. 當時亞蘭王利汛收回以拉他歸與亞蘭,將猶大人從以拉他趕出去。亞蘭人【有作以東人的】就來到以拉他,住在那裡,直到今日。
7. 亞哈斯差遣使者去見亞述王提革拉‧毘列色,說:我是你的僕人、你的兒子。現在亞蘭王和以色列王攻擊我,求你來救我脫離他們的手。
8. 亞哈斯將耶和華殿裡和王宮府庫裡所有的金銀都送給亞述王為禮物。
9. 亞述王應允了他,就上去攻打大馬色,將城攻取,殺了利汛,把居民擄到吉珥。
聽主聲音:
1. 1節『利瑪利的兒子比加十七年,猶大王約坦的兒子亞哈斯登基。』約坦一生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但他從不上耶和華的殿,他的兒子亞哈斯可能沒有機會效法他的敬虔榜樣。
2. 2節『他登基的時候年二十歲,在耶路撒冷作王十六年;不像他祖大衛行耶和華─他神眼中看為正的事,』 歷代的猶大君王的共同榜樣就是大衛王。亞哈斯登基之後並沒有像大衛一樣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
3. 3節『卻效法以色列諸王所行的,又照著耶和華從以色列人面前趕出的外邦人所行可憎的事,使他的兒子經火,』亞哈斯不但沒有效法大衛和他父親約坦。他甚至效法以色列諸王去拜巴力,甚至照著迦南人的風俗,將他的兒子焚燒為祭獻給外邦人的神。
4. 4節『並在邱壇上、山岡上、各青翠樹下獻祭燒香。』迦南人習慣在高處和樹林中向巴力獻祭並焚燒祭物。過去羅波安王曾允許百姓在這些地方祭拜巴力。亞哈斯身為猶大國的君王,竟然自己效法這些迦南人在這些地方獻祭燒香。
5. 5節『亞蘭王利汛和以色列王利瑪利的兒子比加上來攻打耶路撒冷,圍困亞哈斯,卻不能勝他。』上帝興起亞蘭王和以色列王發動戰爭來攻打他。由於亞哈斯的父親約坦將耶路撒冷修築得非常堅固,因此,耶路撒冷沒有陷落。
6. 6節『當時亞蘭王利汛收回以拉他歸與亞蘭,將猶大人從以拉他趕出去。亞蘭人【有作以東人的】就來到以拉他,住在那裡,直到今日。』 因著亞哈斯向耶和華背道,耶和華就使他國勢開始低落。以他拉是以色列在紅海唯一的港口,失去這港口使猶大損失慘重。亞哈斯因著失去以他拉再加上耶路撒冷被圍城,他失去對耶和華的信心,而想要向亞述求援。
7. 7節『亞哈斯差遣使者去見亞述王提革拉‧毘列色,說:我是你的僕人、你的兒子。現在亞蘭王和以色列王攻擊我,求你來救我脫離他們的手。』亞哈斯因著不信靠耶和華,當他面對亞蘭人和以色列人的攻擊時,就非常害怕。根據以賽亞書七章記載,以賽亞先知在此時去見亞哈斯王,要他不要在意利汛和比加。他們不過是兩個冒煙的火把頭。因為耶和華向他保證這二個國家絕對無法攻下耶路撒冷。很可惜,亞哈斯竟然不聽先知的話,他沒有向耶和華求助,反而主動去向亞述求援。從一個獨立的國家,卑躬屈膝地,自甘成為亞述的附庸國。
8. 8節『亞哈斯將耶和華殿裡和王宮府庫裡所有的金銀都送給亞述王為禮物。』為了得到亞述的幫助,亞哈斯竟然自動向亞述王獻上大筆的貢物,他是猶大國中第一個如此卑躬屈膝地請求並引進亞述勢力的國王。
9. 9節『亞述王應允了他,就上去攻打大馬色,將城攻取,殺了利汛,把居民擄到吉珥。』亞哈斯所送給亞述的貢物,包含了聖殿裡的金銀。他擅自把聖殿裡面的財物,當作賄賂用來引誘亞述來幫助他。他的作為雖然讓大馬色的亞蘭人被擄到吉珥,卻也導致了流便、迦得、瑪拿西半支派的人都被亞述人擄到米所波大米地去。
背誦金句:列王紀下十六8
「亞哈斯將耶和華殿裡和王宮府庫裡所有的金銀都送給亞述王為禮物。」
禱告文
親愛的天父: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他們的愁苦必加增。亞哈斯不倚靠你,反而去事奉別神,並且倚靠這世上的君王。主啊!他的愚昧為猶大帶來無窮的禍患。主啊!求你賜給我們信心,讓我們知道有耶和華與我們同在,誰能敵擋我們,誰能傷害我們呢?主啊!幫助我能相信耶和華是我的山寨是我的高台,是我隨時的幫助。讓我凡事都倚靠你,而不是去倚靠王子,倚靠血氣之人。求你賜我堅心倚靠你的心。禱告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讀經三遍:列王紀下十六10-20
10. 亞哈斯王上大馬色去迎接亞述王提革拉‧毘列色,在大馬色看見一座壇,就照壇的規模樣式作法畫了圖樣,送到祭司烏利亞那裡。
11. 祭司烏利亞照著亞哈斯王從大馬色送來的圖樣,在亞哈斯王沒有從大馬色回來之先,建築一座壇。
12. 王從大馬色回來看見壇,就近前來,在壇上獻祭;
13. 燒燔祭、素祭、澆奠祭,將平安祭牲的血灑在壇上,
14. 又將耶和華面前的銅壇從耶和華殿和新壇的中間搬到新壇的北邊。
15. 亞哈斯王吩咐祭司烏利亞說:早晨的燔祭、晚上的素祭,王的燔祭、素祭,國內眾民的燔祭、素祭、奠祭都要燒在大壇上。燔祭牲和平安祭牲的血也要灑在這壇上,只是銅壇我要用以求問耶和華。
16. 祭司烏利亞就照著亞哈斯王所吩咐的行了。
17. 亞哈斯王打掉盆座四面鑲著的心子,把盆從座上挪下來,又將銅海從馱海的銅牛上搬下來,放在鋪石地;
18. 又因亞述王的緣故,將耶和華殿為安息日所蓋的廊子和王從外入殿的廊子挪移,圍繞耶和華的殿。
19. 亞哈斯其餘所行的事都寫在猶大列王記上。
20. 亞哈斯與他列祖同睡,葬在大衛城他列祖的墳地裡。他兒子希西家接續他作王。
聽主聲音:
1. 10節『亞哈斯王上大馬色去迎接亞述王提革拉‧毘列色,在大馬色看見一座壇,就照壇的規模樣式作法畫了圖樣,送到祭司烏利亞那裡。』亞哈斯以金錢賄買亞述王來攻擊亞蘭和以色列。亞述王上來攻取了大馬色,殺了亞蘭王,亞哈斯就到大馬色迎接亞述王,在那裡看見亞蘭人的一座壇,必然是宏偉高大並充滿藝術的氣質,亞哈斯非常地欣賞,就請人畫了壇的圖樣,準備在耶路撒冷建造一樣的祭壇。許多基督徒對於教會的敬拜,完全以美的角度來思考,看重敬拜的藝術層面過於救恩的真理。
2. 11節『祭司烏利亞照著亞哈斯王從大馬色送來的圖樣,在亞哈斯王沒有從大馬色回來之先,建築一座壇。』祭司應該比國王更明白聖殿中各樣器皿的意義。祭司烏利亞沒有糾正亞哈斯王的擅作主張,反而順應他的主張,擅自更改耶和華聖殿的祭壇樣式。也許他並不以為更改祭壇與敬拜耶和華有衝突,因此將耶和華的壇更改成亞蘭的神臨門祭壇的樣式。
3. 12-13節『王從大馬色回來看見壇,就近前來,在壇上獻祭。燒燔祭、素祭、澆奠祭,將平安祭牲的血灑在壇上,』獻祭在猶大國歷史中,一向不是國王可以執行的任務。亞哈斯王竟然隨自己的意思敬拜耶和華
4. 14節『又將耶和華面前的銅壇從耶和華殿和新壇的中間搬到新壇的北邊。』銅壇本來安置在聖殿的正東面,也就是殿門的前面。亞哈斯將獻祭給耶和華的銅壇挪走,讓位給他所造異教的祭壇,將耶和華的銅壇安放在新壇的北邊。
5. 15節『亞哈斯王吩咐祭司烏利亞說:早晨的燔祭、晚上的素祭,王的燔祭、素祭,國內眾民的燔祭、素祭、奠祭都要燒在大壇上。燔祭牲和平安祭牲的血也要灑在這壇上,只是銅壇我要用以求問耶和華。』現在亞哈斯王吩咐祭司要改在新壇上獻祭,他以狂妄的態度更改了摩西律法上的獻祭規定。而且,他要在耶和華的銅壇上求問耶和華,這句話可能是指亞哈斯王將藉著檢驗獻在銅壇上牲畜的內臟來求問耶和華,這是用外邦人占卜的方式來求問耶和華。
6. 16節『祭司烏利亞就照著亞哈斯王所吩咐的行了。』祭司烏利亞對於亞哈斯所吩咐的竟然沒有提出勸告,反而照著他所吩咐的去行,這是他對神真理的不忠。施洗約翰勇敢指責希律的罪惡,耶穌同樣也指出大祭司、文士、法利賽人的錯誤。我們要對神的真理忠心。
7. 17節『亞哈斯王打掉盆座四面鑲著的心子,把盆從座上挪下來,又將銅海從馱海的銅牛上搬下來,放在鋪石地;』 亞哈斯因為要向波斯王進貢,然而國庫又已耗竭,因此,打掉原本用以固定銅盆的心子和馱著銅海的銅牛,將原本用來敬拜神之用的貴重金屬用來變換繳交給亞述王的貢銀。這些盆和銅海就直接放在鋪石地上。
8. 18節『又因亞述王的緣故。』「又因亞述王的緣故」此句可以解釋亞哈斯從大馬色回來之後,所作的一切政治和宗教上的改變,都是為了要討亞述王的喜悅。然而,他的這些改變正說明了,他主要不是在事奉耶和華,而是事奉這世上的超強帝國的皇帝。
9. 『將耶和華殿為安息日所蓋的廊子和王從外入殿的廊子挪移,圍繞耶和華的殿。』這裡所說安息日的廊子是所羅門所建,在安息日讓王從王宮進入耶和華殿敬拜所行走有蓋的廊子。而「王從外入殿的廊子」可能是指列王記上十5所記「王上耶和華殿的臺階」。他將這些廊子和臺階拆掉有可能藉此向亞述王承認自己不再是統治猶大的王,他只是亞述王的臣子。
10. 19節『亞哈斯其餘所行的事都寫在猶大列王記上。』亞哈斯為了討好亞述王所作的一切都記在猶大列王記上,同樣,我們在地上所作的各樣事,也都被記在上帝的冊子裡面,將來我們也都要按著這些記錄受審判和受獎賞。
11. 20節『亞哈斯與他列祖同睡,葬在大衛城他列祖的墳地裡。他兒子希西家接續他作王。』希西家的意思是「耶和華是我的力量」。雖然亞哈斯作了許多惡事,然而神仍允許他平安與列祖同睡。神是滿有恩典、憐憫的神,沒有按我們的罪惡報應我們。
背誦金句:列王紀下十六10
「亞哈斯王上大馬色去迎接亞述王提革拉‧毘列色,在大馬色看見一座壇,就照壇的規模樣式作法畫了圖樣,送到祭司烏利亞那裡。」
禱告文
親愛的天父:亞哈斯王因為不信先知以賽亞的話,因著害怕亞蘭王和以色列王這二個冒煙的火把頭,結果竟然轉身去投靠亞述王,讓自己從一個自由的王成為附庸。每年要向亞述進貢無力提供的金錢,讓自己成為亞述的奴隸,並且為了討好亞述王,讓自己不再照著神所吩咐的方式敬拜事奉耶和華,反而在敬拜神的事上,追求這世界流行的宗教儀式,甚至取消了對耶和華的敬拜,讓自己成為敬拜瑪門和這世界的王的偶像崇拜者。親愛的上帝,你告訴我們,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他們的愁苦必加增。求上帝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使我們不倚靠神以外的事物,並且單單事奉耶和華。禱告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參考經文:《 列王紀下16章1~20節》
約坦的兒子亞哈斯作猶大王。當時他二十歲;他在耶路撒冷統治了十六年。他沒有效法他的先祖大衛王做上主認為對的事。(列王紀下16章1b~2節)
猶大王亞哈斯並沒有像先祖大衛一樣遵從上主,他做上主看為惡的事,不只造巴力像,更把兒子用火焚燒獻祭,在他任內做了許多上主不喜悅的事。當敘利亞王和以色列王來攻打時,亞哈斯沒有尋求上主的幫助,反而求助亞述王幫忙。面對困境,亞哈斯本該倚靠上主,然而他在危急困難中,卻做出兩個錯誤選擇,讓他離上主越來越遠,也讓猶大國走向滅亡。
第一個選擇是臣服於亞述王。亞哈斯把聖殿和王宮府庫所有金銀都送給亞述王,以為亞述王會因此幫助他。事實上,亞述王並未幫助他,反而欺凌他,最後亞述更成為猶大國的禍患。
第二個選擇是拜大馬士革的神明,並照自己的意思改變聖殿擺設。當亞哈斯去大馬士革迎接亞述王時,看見那裡的祭壇,就仿製一個詳細的模型,吩咐人在聖殿中照那模型造一座祭壇,並把銅祭壇移走,將所有原本獻在銅祭壇上的祭,都獻在這座新祭壇上。他以為這樣做,那幫助敘利亞王打敗他的神明,會因此幫助他。亞哈斯不選擇倚靠上主,反而選擇拜外邦人的神明。
亞哈斯所做的這兩個錯誤選擇,給我們很大的提醒。在困難的處境中,亞哈斯沒有選擇相信倚靠上主,反而倚靠人、拜偶像,他的錯誤選擇,讓猶大在亞述的管治下變得更悽慘。
我的父親是第一代基督徒,在他還沒信主以前,因為原生家庭的關係,生命有很大難處,讓他對人生充滿困惑。為了找尋生命的意義,他認真鑽研易經、拜師學命理,希望從中得到預測未來、掌控人生的能力。但當他越精通命理,對人生卻越困惑,生活也越不順遂。後來,他在29歲認識耶穌,從此生命翻轉,他清楚知道上主才是掌管生命的主宰。父親信主至今50年,他常常告訴他3個當牧師的孩子,他一生最正確的選擇就是認識耶穌、相信耶穌!
人的一生總會面臨許多選擇的時刻,選擇信仰、工作、人生方向、結婚對象……等。選擇之前,我們都會深思熟慮、詢問親朋好友的意見,就怕有閃失,不小心做錯決定會後悔一輩子。因此,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是每個人都想知道的答案。要做出正確選擇,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願意將主權交給上主,凡事帶到祂面前禱告尋求祂的旨意,讓上主引導我們的腳步。
默想:
在做人生重大抉擇時,我最擔心害怕的是什麼?
祈禱:
親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在面對人生許多抉擇時,可以來到祢面前尋求祢的心意,學習更多倚靠祢,緊緊抓住祢,讓我可以做出正確並合祢心意的決定。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 2022-08/05 讀經:列王紀下 第十六章
✟受感的經文:
A:雅哈斯王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列王紀下 16:1-4)
16:3 卻效法以色列諸王所行的,又照著耶和華從以色列人面前趕出的外邦人所行可憎的事,使他的兒子經火,
16:4 並在邱壇上、山岡上、各青翠樹下獻祭燒香。
B:臣服於亞述王(列王紀下 16:5-9)
16:5 亞蘭王利汛和以色列王利瑪利的兒子比加上來攻打耶路撒冷,圍困亞哈斯,卻不能勝他。
16:7 亞哈斯差遣使者去見亞述王提革拉毗列色,說:「我是你的僕人、你的兒子。現在亞蘭王和以色列王攻擊我,求你來救我脫離他們的手。」
16:8 亞哈斯將耶和華殿裡和王宮府庫裡所有的金銀都送給亞述王為禮物。
C:敬拜外邦偶像(列王紀下 16:10-20)
16:10 亞哈斯王上大馬色去迎接亞述王提革拉毗列色,在大馬色看見一座壇,就照壇的規模樣式作法畫了圖樣,送到祭司烏利亞那裡。
16:11 祭司烏利亞照著亞哈斯王從大馬色送來的圖樣,在亞哈斯王沒有從大馬色回來之先,建築一座壇。
16:12 王從大馬色回來看見壇,就近前來,在壇上獻祭;
16:13 燒燔祭、素祭、澆奠祭,將平安祭牲的血灑在壇上,
16:14 又將耶和華面前的銅壇從耶和華殿和新壇的中間搬到新壇的北邊。
16:15 亞哈斯王吩咐祭司烏利亞說:「早晨的燔祭、晚上的素祭,王的燔祭、素祭,國內眾民的燔祭、素祭、奠祭都要燒在大壇上。燔祭牲和平安祭牲的血也要灑在這壇上,只是銅壇我要用以求問耶和華。」
16:16 祭司烏利亞就照著亞哈斯王所吩咐的行了。
✟受感的話語:
一、雅哈斯王行惡太甚
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竟然使他的兒子經火,並在邱壇上、山岡上、各青翠樹下獻祭燒香;他的心偏邪,引進迦南人的風俗,將兒子經火獻給撒旦,他為猶大國開了破口,帶領國人敬拜撒旦,就引進上帝的審判。
二、與上帝審判的工具亞述結盟
神管教雅哈斯,容讓亞蘭王和以色列王來攻打他,卻沒有讓他們得勝,只是讓猶大失去了以拉他,然而亞哈斯卻找來亞述王幫忙,他完全不聽以賽亞的勸解;亞哈斯差遣使者去見亞述王提革拉毗列色,說:「我是你的僕人、你的兒子。現在亞蘭王和以色列王攻擊我,求你來救我脫離他們的手。」亞哈斯將耶和華殿裡和王宮府庫裡所有的金銀都送給亞述王為禮物。(列王紀下 16:7-8)
感覺他真的好愚蠢,不僅如此,他為了討好亞述王,竟將耶和華殿為安息日所蓋的廊子和王從外入殿的廊子挪移,圍繞耶和華的殿。(列王紀下 16:18) 上帝很在乎我們與誰結盟,雅哈斯在急難中,不倚靠神,竟去連結亞述,與敵為友,卻不以神為友,令人唏噓。
三、毀壞整個祭壇的敬拜
亞哈斯王上大馬色去迎接亞述王提革拉毗列色,在大馬色看見一座壇,就照壇的規模樣式作法畫了圖樣,送到祭司烏利亞那裡;烏利亞為王築了一座大壇,亞哈斯王吩咐祭司烏利亞說:「早晨的燔祭、晚上的素祭,王的燔祭、素祭,國內眾民的燔祭、素祭、奠祭都要燒在大壇上。燔祭牲和平安祭牲的血也要灑在這壇上,只是銅壇我要用以求問耶和華。」
聖殿的祭壇被偶像祭壇取代,整個祭司的敬拜完全走鐘,烏利亞討亞述王的喜悅,勝過於討耶和華神的喜悅,整個國家落在敬拜偶像淫亂之中,上帝差遣以賽亞先知去譴責,他卻心蒙油脂,即使猶大如此拜壞,我們仍看見上帝在審判中,依舊心存憐憫和盼望。
✟禱告和回應:
主啊!聖經竟然將這樣負面的教材詳細寫出,是要警惕我們心不可偏邪,否則會完全離棄耶和華的律法卻毫無知覺…求主保守我們的心,單單敬畏主;求主保守我們不要體貼人的意思,超過上帝的意思,求主讓我們仰望神施恩的手,不仰望人的手,保守我們的心成為聖潔的殿,奉主耶穌的聖名禱告。
閱讀: 撒母耳記上1章10-18節,2章1-2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列王紀下15-16章;約翰福音3章1-18節
我的心因耶和華快樂,我的角因耶和華高舉。—撒母耳記上2章1節
在我做了一個左眼的小手術之後,醫生建議我作一次視力檢查。我信心滿滿地遮住右眼,輕鬆地辨認視力檢查表上的每一行字母。但當我遮住左眼時,卻倒抽了口氣。我怎麼一直都沒發現自己的視力竟然那麼糟?
在適應新的眼鏡和矯正視力的同時,不禁想到,每天遇到的生活挑戰如何使我患上「屬靈的近視」。當我只注視眼前的事物,如我的痛苦和瞬息萬變的環境,就看不見那永恆不變的上帝何等信實。有限的視力使得盼望變得模糊且遙不可及。
撒母耳記上1章也述說另一個女人沒有看清上帝的信實可靠,只專注於眼前的痛苦不安和遺憾。多年來,哈拿忍受無子之苦,以及丈夫的另一位妻子毘尼拿的折磨。即使哈拿深受丈夫喜愛,但她仍有缺憾。有一天,當哈拿向上帝哭訴而被祭司以利質問時,她說明自己的處境。在哈拿即將離開時,以利祈求上帝應允她的請求(撒母耳記上1章17節)。雖然哈拿的處境沒有立刻改變,但仍滿懷著堅定的盼望離去(18節)。
在撒母耳記上2章1-2節,哈拿的禱告顯明她已轉移焦點。甚至在處境有所改善之前,哈拿新的眼光就已改變她的觀點和態度。上帝是她的磐石和永恆的盼望,她因上帝時時同在而滿心喜樂。
不看環境而仰望不變的上帝,如何使你更有盼望?
屬靈的近視使你在哪些困境中苦苦掙扎呢?
上帝,求祢矯正我的視力,使我能定睛於祢時時的同在,
並且用永恆的眼光面對各種處境。
作者: 鄧書琪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撒母耳記上的開始,乃是士師時代的終結,但君王時代尚未到來,而連接這兩個時代的關鍵人物就是撒母耳。哈拿在示羅的耶和華殿迫切禱告(1章9-20節),後來懷孕生下了撒母耳。從士師時代到君王時代的過渡期中,撒母耳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既是最後一位士師,也是第一位先知。作為先知,他將負責膏抹以色列國最早的兩位君王:掃羅,就是民眾想要的國王(10章17-24節);大衛,合上帝心意的人(13章14節)。
柯貝爾
讀這一章,會讓我們的心情下沉。猶大王亞哈斯登基後,不走父王約坦的路線,反而「效法以色列諸王所行的,又照著耶和華以色列人面前趕出的外邦人所行可憎的事,使他的兒子經火」(3節),他竟然效法迦南宗教的惡俗,使「兒子經火」!之後,他就遭遇亞蘭和以色列來圍困耶路撒冷(5節)。這時,他不求告神,反求助於亞述王,損失聖殿和王宮的所有金銀。歷代志還記載,「這亞哈斯王在急難的時候,越發得罪耶和華,他祭祀攻擊他的大馬色之神…。」(代下28:22-23)。
亞哈斯的生平給我們兩個感觸:一是,神的兒女若拜偶像,將有後患,我們當力除心中的偶像;二是,當一個人不信上帝時,他什麼都信,當一個人說,他什麼教都信時,其實他並不信上帝。今天讓我們為自己禱告,求主賜信心,使我們專心信靠祂,並除掉我們心中無形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