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

心得:
保羅差遣提多和另外兩位弟兄先到哥林多,他們的任務是要幫助哥林多信徒,按著他們曾允諾的,先將捐款預備好。保羅叮囑哥林多教會務必先預備好,免得應允落空了,就讓他們自己,以及那些相信又稱讚他們的人感到羞愧。
有些教會禮拜有安排「奉獻」的流程,偶爾會遇到有些人似乎並沒有預備好奉獻,但是因為旁邊的人都奉獻了、奉獻袋傳到了面前,也只好掏一些錢放進去。這可能就是保羅說的,出於勉強;因為是礙於面子,卻不是出於樂意。事前預備,能夠反映出奉獻者的心。因為樂意、看重,所以會事先預備。
對神的奉獻是如此,對人的樂捐也是同樣道理。曾有一位牧者分享,他的財務規劃是盡可能奉獻及捐款,「到家庭支出達到吃緊的程度」。他不是窮,而是自己甘願貧窮,好使大家能一同得著豐富。求神幫助我,樂意透過金錢的捐助來分享神的愛。

禱告:
親愛的主,祢是一切豐盛、美善的來源。感謝祢使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無虞。求主幫助我,因著對祢的信心,我能夠有智慧善用金錢,將我所擁有的,做出最適切的分配。更能過透過計畫性的合宜捐助,來向貧窮、需要者傳達祢的愛。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9月21日

心得:
1. 這一段經文提到捐助,讀完之後讓我感覺到充滿喜樂和恩典。身為神兒女的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是神所賜的,我們有什麼好擔憂的呢?既然所有的都是來自於神,那麼將神給我們的以喜樂的心分享給需要的人,如同五餅二魚一般,神所加給我們的將更是多而又多。讀到這裡不禁想要唱歌跳舞讚美神,感謝神豐富的供應!
2. 我們所做的一切,正是要人透過我們的認識那獨一的真神,讓人看見神是偉大奇妙的神。透過我們發自內心的關懷看見神的愛,如此, 神的愛就顯明了!
3. 感謝神,祂看我們的心。當我奉獻唯一的二個小錢時,神必悅納我的奉獻;當我作在最小的一個弟兄身上時,神也必大大紀念並興起我手所作的工。我只要靠著神, 神必為我預備,豐盛有餘!

禱告:
親愛的神, 我感謝祢。祢深知我的需要,祢更供應我一切所需。祢看重我那願作的心,因此總是給我力量,給我能力,讓我可以給予。不是因為我有什麼能力,乃是因為神在我身上的奇妙作為,在我這個軟弱的人身上,彰顯祢的大能力。求祢讓人透過我的關心,看見你在我裡面的愛;求祢讓我能更放膽地給,因為我知道我必不缺乏。親愛的神謝謝祢,祢是我力量的泉源,有祢,我什麼都不缺,什麼都不用害怕,真是美好!如此禱告,是奉靠主耶穌寶貴得勝的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捐得樂意的人

閱讀: 哥林多後書9章6-9節
全年讀經進度: 士師記16-18章;路加福音7章1-30節

捐得樂意的人是上帝所喜愛的。—哥林多後書9章7節
幾年前,我的妻子在購買商品之後,收到了一小筆退款。那筆退款就這樣出現在信箱中,完全在她意料之外。大約在同一時期,她的一個好朋友跟她分享了一個貧窮國家婦女的巨大需要。該國許多想要創業的女性,正努力透過教育和經商來改善她們自己的處境,但一般上,她們的最大障礙就是財務問題。

於是,我的妻子以那筆退款作為微型貸款,借給了致力幫助這些女性的一個機構,沒想到幫助了許多人。每次妻子得知這些從未謀面的女性生活有所改善時,臉上就會綻放燦爛的笑容。如今,妻子每個月都撥出她的部分薪金作為善款,隨時幫助有需要的人,雖然她必須犧牲一些所喜愛的事物,但心中的喜樂是金錢買不到的。

聖經上說:「捐得樂意的人是上帝所喜愛的」(哥林多後書9章7節),或許我們會強調第一個字「捐」,這也確實無誤。但我們的捐獻或付出應具有一個特質,就是不「作難」或「勉強」,而且要「多種」不要「少種」(6-7節)。總而言之,我們應該「樂意」地付出。雖然每個人的付出都不一樣,但我們的臉上都一樣會流露心中的快樂。

慷慨的天父,謝謝祢,讓我們因捐得樂意而滿有喜樂,
也謝謝祢用不同的方式充充足足地供應我們的需求。
你上次「樂意」給予是什麼時候?
上帝為何喜愛捐得樂意的人?

作者: 博約翰

靈糧透視
在保羅第二次宣教旅程即將結束時,他離開雅典初次來到哥林多(使徒行傳18章1節)。在哥林多的這段期間,保羅週間與亞居拉和百基拉一同做帳棚(3節),但每逢安息日,他就「在會堂裡辯論,勸化猶太人和希臘人」接受福音(4節)。

保羅第二次訪問哥林多,是在提摩太去那裡之後(哥林多前書4章17節)。這次行程被稱為保羅的「憂愁」之行(哥林多後書2章1節)。許多學者認為,除了哥林多前書和後書之外,保羅至少寫過另一封書信給哥林多教會,但現在已經遺失了(哥林多前書5章9節;哥林多後書7章8-10節)。保羅顯然深愛哥林多教會,十分關心他們(哥林多後書2章4節)。

柯愛莉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捐得樂意的人

保羅繼續論到為耶路撒冷的捐項,本段保羅用激勵的方法,教導他們奉獻的真諦「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

一、我常對馬其頓人誇獎你們
在第八章之首,保羅曾以「馬其頓」在艱難中仍然「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來激勵哥林多教會。現在保羅則告知哥林多教會,他也曾對馬其頓教會誇獎哥林多教會「常對馬其頓人誇獎你們,說亞該亞人預備好了,已經有一年了」,而且這樣的誇獎對馬其頓教會起了激勵的作用「你們的熱心激動了許多人」。
因此保羅提醒哥林多教會,萬一他們沒有預備「在這事上誇獎你們的話落了空」,等到眾教會使者要一同前往耶路撒冷時,「萬一有馬其頓人與我同去,見你們沒有預備,就叫我們所確信的,反成了羞愧;你們羞愧,更不用說了。」

二、出於樂意不是出於勉強
這就是保羅預先差派提多等人先往哥林多去的原因「不得不求那幾位弟兄先到你們那裏去,把從前所應許的捐資預備妥當」。好叫這個捐項「顯出你們所捐的是出於樂意,不是出於勉強。」保羅不斷激勵他們,既然他們早先已有許諾,就要以甘心樂意的態度,去執行這筆捐項,並且要事先安排好,不要現湊。

三、上帝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加給你們
保羅在此藉用耕種的道理「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 來說明給予與得著之間的關係。給予時要「隨本心所定的, 不要作難,不要勉強」,有計劃的給予,而不是因為不好意思不給而給予,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上帝所看的是我們給予的態度,是不是真的有一個樂於分享的生命。當上帝驗中我們的給予時,他就會「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地加給你們」,上帝賜福給予的人「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因為他們不會苛扣上帝的祝福,不與他人分享。
正如舊約所言「有施散的,卻更增添;有吝惜過度的,反致窮乏。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箴 十-24-25)舊約的觀點是「他施捨錢財,賙濟貧窮;他的仁義存到永遠。」因為「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 行,耶和華必償還。」(箴十九17)這就是給予與得著之間的奧祕。當然我們不是抱著得回的心態來給予,而是相信上帝的恩典夠用,以至擁有上帝給予的生命態度,就經歷上帝豐盛的供應。

默想:
我是否在物質上被捆綁,以致吝於給予,反而活在貧窮心態之中,處處覺得捉襟見肘?我是否願意信任上帝的豐盛,也存著憐憫願意分享,以至於真的經歷有量給他人的,就必有量給他們,有上尖下流的祝福?

禱告:
親愛的主:謝謝你,你是豐盛之主,你也願意我們經歷你的豐盛。幫助我們由貧窮心態中得釋放,有你的性情,樂於分享,而且是有計劃的分享,不致影響家人的正常需求。讓更多人經歷你的豐盛。阿們!


靈修教材: 哥林多前後書
增添仁義的果子

本段保羅繼續說明,為聖徒的捐項,不但滿足了人的需要,也使上帝得到榮耀,並且教會彼此之間,也會因此建立了彼此紀念,彼此代禱的緊密關係。

一、叫你們凡事富足
首先,保羅以撒種與收成來說明,一切的豐收都來自上帝 「那賜種給撒種的,賜糧給人吃的,必多多加給你們種地的種子」,撒的種多,結的實多,存留的種子就多,存留的種子多, 就可以更多的撒種。保羅在此說明豐盛的分享,會帶來彼此更多的豐盛。「又增添你們仁義的果子;叫你們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捨」大家都豐盛,就可以一起更多的祝福別人。

二、叫許多人越發感謝上帝
同時,彼此的分享,不但對人有幫助「補聖徒的缺乏」, 也可以「叫許多人越發感謝神」,這些人得著幫助時,自然就會將感謝歸給供應一切的上帝「將榮耀歸與神」。特別他們所幫助的這些人是耶路撒冷的基督徒,都是猶太人基督徒,讓他們得著外邦信徒的幫助,是一個很特別的經驗。一方面猶太人直對外邦人存有優越感,自認為上帝選民,高外邦一等。另一方面,他們也對保羅等人,向外邦人傳福音之舉,存有疑議, 現在看到外邦教會不但被建立起來,而且能成熟到懂得分享, 反而針對猶太信徒給予幫補,不啻為他們對外邦教會改觀的好機會「他們從這供給的事上得了憑據,知道你們承認基督順服他的福音」。

三、切切的想念你們
保羅在此希望藉此平猶太教會與外邦教會彼此的芥蒂, 同時能讓彼此之間,產生一個堅固的情誼「他們也因神極大的恩賜顯在你們心裏,就切切地想念你們,為你們祈禱。」猶太的教會,特別是耶路撒冷的教會是所有基督教會的源頭,保羅要外邦教會認同耶路撒冷的教會有其特殊的位份,也讓耶路撒冷的教會慨然成為眾教會的祝福,彼此想念,彼此代禱。
由使徒行傳中,我們知道,保羅帶著眾外邦教會的使者,一同回到耶路撒冷,被當地教會領袖所接待(二-17)。相信這一方面讓外邦使者看到母教會的真象,可以更深的連結,同時也讓耶路撒冷的領袖,對這些外邦教會的使者有情感、有負擔,讓對外邦傳福音一事,不再只是保羅一個人的負擔。
最後,保羅說「感謝神,因他有說不盡的恩賜!」保羅相信這一切,都是出於上帝的心意,與豐盛的供應。

默想:
我是否對宣教一事,有一個陌生的感覺,覺得遙遠與我無關?我是否願意踏出一步,或以奉獻,或以代禱,或者實際去到宣教地區短宣,與當地教會,建立情誼,以至能體貼父的心意,一同完成主的大使命?

禱告:
親愛的主:謝謝你,你由高天來到地上,將你自己分享給我們。你也差我們往普天下去,作你的見證,教導天國的法則,讓萬民成為你的門徒。幫助我可以真正成為跟隨你腳縱行的門徒,也讓教會成為一個受差的教會, 將福音、真理、財富分享出去。讓許多有須要的地區, 能夠一同進入蒙福的地位,也能分享出去,好叫教會不但代代相傳,也能遍極全地。阿們!


靈修教材: 哥林多前後書
好心的好報.天父早就送來了

我們的神是樂意賜下恩典的神,然而祂所賜的恩典卻不見得像我們想像的。一方面神要供應我們的需要,另一方面祂也要我們吃自己勞碌所得來的。這兩者其實不會互相矛盾,第十節説神賜下種子給那些撒種的人,祂會賜下夠用的種子。但神要我們付上代價去撒種,然後祂會因我們撒種的勞力賜我們糧食吃。換句話說,神不會讓我們不勞而獲,祂要求我們先憑著信心付上代價,然後賜福給我們。洛克菲勒是非常有名的美國富豪,從小就要工作支持母親。他每個禮拜薪水只有一塊半,第一次拿到錢交給母親時,母親把他抱在腿上對他說:「如果你能將十分之一奉獻給神,我會更高興。」於是他這樣做了,從那時起他就一直遵守這十分之一的奉獻。一塊半奉獻一毛五還容易,但當十一奉獻的是一百萬時,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桂格麥片的創始人 Henry Crowell 從小因肺癆不能上學,他聽慕迪講道心裡受到激勵,就禱告説:「主,我不能成為傳道人,但可以成為好的商人。如果你讓我賺錢,我就用這些錢服事你。」後來他在俄亥俄州買了一個廢棄的小工廠,所賺的每一分錢都奉獻十分之一。十年後,他的麥片成了家喻戶曉的產品,隨著收入增加,他的奉獻也開始增加,從百分之十一,到後來奉獻所有收入的百分之六、七十,而神的祝福也從不間斷。弟兄姊妹,不要以為奉獻是一種犧牲。神的祝福遠遠超過你所能想像,你相信那厚賜眾人的神,今天也要施恩給你嗎?


靈修教材: 點滴心靈
盡你所能

閱讀: 哥林多後書9章6-11節 | 全年讀經進度: 箴言25-26章 ; 哥林多後書9章

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上帝所喜愛的。—哥林多後書9章7節
按能力調整,是在健身領域廣泛被使用的詞語,讓每一個人都可以按自己的能力參與健身。以伏地挺身為例,可能你一口氣能做10下,而我只能做4下。這時,教練就會鼓勵我,根據自己當時的體能狀態調整所做的次數。雖然每個人的體能水平不同,但努力的方向一致。因此教練可能會說:「盡全力做好你的4下伏地挺身,不要跟別人比。要照著你目前的能力,持續盡你所能地去做。有一天,你會驚訝自己竟能做7下伏地挺身,甚至10下。」

談到奉獻和捐輸時,使徒保羅說得很清楚:「捐得樂意的人是上帝所喜愛的」(哥林多後書9章7節)。其實他對哥林多教會的信徒和對我們的勸勉,可說是另一種的按能力調整。保羅說:「各人要照著心裡所決定的捐輸」(7節,新譯本)。我們每個人能給予的程度都有所不同,有時這些程度也會隨時間而改變,互相比較不會帶來益處,正確的態度才有所助益。因此,要照著你現在的能力慷慨解囊(6節)。上帝已經應許我們,在樂意捐輸的事上操練自己,我們就能擁有凡事富足的蒙福人生,而「使感謝歸於上帝」(11節)。

你以何種態度奉獻或給予呢?甘心樂意?
不情不願?或是被迫而為之?
若不與任何人比較,你會如何樂意奉獻呢?
厚賜萬物的上帝,我願盡我所能地樂意奉獻。
我明白這種操練至為重要,求祢賜我智慧不與別人比較;
賜我力量能慷慨給予,並賜我信心知道祢必看顧。
作者: 博約翰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哥林多後書8-9章,包含了新約關於奉獻最全面的教導。當時,耶路撒冷的信徒由於嚴重的饑荒而陷入貧窮(使徒行傳11章28-29節;羅馬書15章26節)。馬其頓人本身也在「極窮之間」,卻慷慨解囊相助(哥林多後書8章1-5節)。但是,富裕的哥林多信徒雖曾許諾提供財務上的幫助,卻沒有付諸行動。因此,保羅敦促他們履行自己的承諾(哥林多後書8章6-11節,9章1-6節)。

成為榮耀上帝的管家是出於自願,而非強制(哥林多後書8章3節,9章5、7節);慷慨而不吝嗇(8章2節,9章6、13節);出於樂意而不勉強(8章2-3、11-12節,9章7節);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並非任意而行(9章7節);要力所能及(8章11-13節)。上帝在物質上賜福哥林多信徒,好叫他們可以與有需要的人分享他們的豐富(8章14-15節,9章8-11節)。保羅在提到樂意捐贈的人時,引用詩篇112篇9節說:「他施捨錢財,賙濟貧窮,他的仁義存到永遠。」(哥林多後書9章9節)

沈啓智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20200906機會之年

20200906主日信息 講題:機會之年 講員:李怡瑱牧師
經文:傳九11-12、但六7-13,25-28、九1-3、耶廿九11、斯四11,13-16、林後八1-2,9、九8,15
金句:傳九11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和合本)
傳九11-12我又看見在日光之下,跑得快的未必得獎;勇士未必戰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精明的未必致富;博學的未必得人賞識,因為時機和際遇左右眾人。原來人並不知道自己的時機,正像魚被惡網圈住,鳥被網羅捉住,險惡的時機忽然臨到世人身上的時候,世人也照樣陷在其中。(新譯本)
智慧人能夠辨明時候、定理。我們要掌握時機,預備心進入猶太新年(9/18-19),化危機成為轉機,帶下祝福。
掌握時機的三大關鍵要素
一、 看重神的話,持守祭壇(每一天跟神保持親密關係,認識神敬畏神是智慧的開端)
世界上真正無可避免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經上的預言一定會實現。(Carl F. H. Henry)
但九1-3當但以理留意到經上的預言,他決心尋求神,付代價禁食,懇求神讓預言能應驗。
但六7-13仇敵從但以理對上帝的敬畏(信仰)上找把柄陷害他。面對危難,但以理仍然堅守祭壇,一日三次雙膝跪下祈禱。王想拯救他,但束手無策。神堵住獅子的口,拯救了但以理。
若想成為明辨時機、掌握機會的人,要明白神的旨意,才有判斷的基準。當事情突然臨到,才不致驚慌害怕,因為神與我們同在。
但六25-26神的名大得榮耀。祂是永遠長存的活神,祂的國永不敗壞,祂的權柄永存無極。
農曆七月許多社區祭拜鬼魔,不得平安;真平安在於敬畏活神!我們要全心敬拜真神,神同在使我們自己能大享平安,還帶給家人、社區、學校也能大享平安。即使我們在家族中、班級中、職場中可能是少數。時刻連於神,帶下神同在,神兒女是世人中的關鍵。耶廿九1-14耶利米要百姓為所居住的那城求平安。(神兒女帶有權柄)
但六27-28但以理被擄處在外邦,人逼迫他置於死地,他無虧於神和人,確信神與他同在,神施行奇事,護庇拯救,使他大享亨通。改朝換代,他仍居高位。根基在於他跟神的關係,築祭壇,讀神的話。週報上每週都有TWA親近爸父的讀經進度。鼓勵大家持續宣讀百句宣言,讓神的話成為我們的生命,裡面的人能剛強起來,讓宣言成為實際。超越環境變動的危機,神兒女成為蒙福,帶來轉機的人。今天就可以下定決心,調整讀經、祭壇的生活,進入神所命定的機會。
二、 順服神,培養正確態度(耶穌是最好的榜樣-客西馬尼園禱告,只要照神的意思)
平時就要培養,當環境變動,才能迅速順服交託信靠。
平日一點一點克己,對付老我肉體血氣-恐慌懷疑抱怨憤怒,學習降服於神、背十架。當環境變得不容易,相信神仍然掌管一切,求主保守我們的心,不用負面態度回應,不錯過神工作的機會,不成為失落的倒斃的一群。
你的意念高過我的意念(Melody的歌) https://youtu.be/qerVnJB20kg
真正完全的降服並不容易。當時或許不明白,無法理解,要轉眼仰望耶穌,選擇降服。
耶利米眼見君王貴冑被擄、聖殿被毀,但他堅定相信神至終的心意(耶廿九11)。神將少數的餘民從以色列拔起,遷到遠方。或許人們不願意,會說:為什麼我要離開家園?神說:交託、順服。神將保存,有一天日期滿足,會再帶回來本地。(竟然要過七十年!)留在原地抵死不從的,將要被殺。西底家王就親眼看見兒子被殺害。
耶利米身為祭司,選擇順服神,即使遭受逼迫、被打、被枷,仍然勸勉百姓要在神允許的環境中,盡心竭力的尋求神。
三、 信心回應的行動(人正確回應神,與神配合同工)
斯四11,13-14(機會?),15-16(死就死吧!)藉著少數人信心的回應,神拯救了整個民族。末底改對以斯帖說:機會來了,妳要不要回應神?(她回答:要冒險,結果如何?)
以斯帖決心付代價,三晝三夜不吃不喝。神扭轉危機成為轉機。經歷神蹟大能作為,末底改高升為宰相。華人召聚在這歷史關鍵時刻21天禁食禱告。國際24/7八國連鎖同心守望9/7-27刻苦己心,全心投靠神(亞四6),全球許多處境很緊張,需要神出手。(可以一天禁食一餐,親近神,分別時間禱告)美國、美中、台海,不知明日如何?孩子教養、夫妻關係、婆媳關係、職場工作、國家未來出路….神施恩給謙卑人,我們要全心倚靠神,沒有其他國家可以成為我們的幫助。
托克馬克疫情期間探訪總結
非常感謝天父的慈愛,主耶穌基督的恩典,以及各位主內家人們的鼎力相助,還有歐姐妹對疫情期間貧窮家庭的關懷。當這些家庭收到各地華人教會和比斯凱克恩典福音教會的奉獻,他們都發自內心的表示感謝…這次…共探訪了21個有需要的家庭,…
姜評牧師2020年九月份代禱信
這個月緬甸同工的妻子(Mrs. Fish)胰臟炎又犯了,…從家附近的醫院,坐了六個小時的救護車,轉到另一個大城市的醫院。…三天動了兩次刀,師母一切平安,現在已經回到家了。…先是姜評有感動要成立「醫療基金」…在做手術前一個星期,姜評正好把錢匯過去,(手術是突發的,不是事先講好的)。結果Mr. Fish說,他們正好可以用上。而且剛好有一位同工要生孩子(老二),他們也享受到這個主的恩典。這次的「醫療基金」,最出乎姜評的意料之外的,就是奉獻超過一半竟然是從在台灣的弟兄姊妹奉獻的。感謝主,祂真的有預備。
貝魯特港大爆炸後 教會動員協助重整家園
政府退下,但教會卻挺身而出。休斯尼說,很多黎巴嫩人因著自己的政府無法處理而感到羞愧,「政府在哪裡?我們有政府嗎?這簡直就是無政府狀態,大爆炸發生後,沒有警察也沒有軍人前來協助,連紅十字會也找不到。但我們不能不為教會感到驕傲,因為教會可以說第一時間就到現場了。」
這些教會常年協助國內的敘利亞難民,大爆炸後立即派出救難隊協助清理,並且分發醫療資源和進行人道救援。休斯尼說,「義工們接觸許多人,服事他們並協助清理殘局。同時和人們一起禱告,發送餐盒、三明治和醫療救助,發揮難以置信的影響力,歸榮耀給耶穌。」
林後八1-2,9、九8,15環境不容易,考驗大家的信心與愛心。
9/12園遊會,願神記念報答每位參與物資金錢奉獻的個人或店家。這是我們每年獻上感恩的祭,高舉主名的機會。
卅年前來到內湖牧會,原本不想管建堂的事,但是神說那不是忠心的態度。後來尋求神,神賜下以賽亞書58章的經文,當我以信心回應神,山坡挪移,侵占戶遷移,偶像遷移,新堂得以建造。遇到困難,也正是我們遇見神的機會。讓危機成為轉機,經歷突破,帶下祝福,彰顯神的榮耀!
聖餐


靈修教材: 主日信息
我是否有計劃、有預備成為神所喜悅奉獻的人?

2021/10/29晨禱

今日的敬拜讚美:
「付出的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ObtTKZUD4o

今日經文:「各人要隨心所願,不要為難,不要勉強,因為上帝愛樂捐的人。」哥林多後書九:7

默想題目:

默想音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Gj9PLirWxM

・經文的理解

・神是怎樣的神

・神給我的教導與感恩

・應用和實踐
我是否有計劃、有預備成為神所喜悅奉獻的人?

・今日禱告


靈修教材: 十月份每日晨耕
捐得樂意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1/12/06/捐得樂意

【經文】哥林多後書9章6-15節

生於第三世紀的聖尼古拉斯從來沒有想到,在他離世的幾個世紀後,自己竟然會被人們稱為「聖誕老人」。他只是一個愛上帝又真誠關心別人的人,並時常捐出自己的財物,樂意行善。據說,聖尼古拉斯知道有個家庭正陷入巨大的經濟困境,於是他便在晚上的時候去到他們的家外頭,從敞開的窗戶擲入一袋黃金,而這袋黃金剛好就落在壁爐旁的鞋子或長筒襪中。

早在聖尼古拉斯之前,使徒保羅就敦促哥林多的信徒要樂意捐助別人。保羅寫信告訴他們,耶路撒冷的弟兄姐妹極其需要經濟援助,並鼓勵他們慷慨給予。保羅也向他們解釋捐獻自己財物的益處和祝福,並提醒他們「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哥林多後書9章6節)。他們樂意慷慨付出的結果便是「凡事富足」(11節),並且榮耀上帝。

天父啊,願祢幫助我們不僅是在聖誕節期間,而是一整年都作個捐得樂意的人。謝謝祢那令人無法想像的慷慨,將那「說不盡的恩賜」(15節)──祢的愛子耶穌,賜給我們。

【思想】
在這一週,有哪些需要是你可以提供幫助的?
你要如何慷慨地付出你的時間或資源?

【回應】
厚賜一切的上帝啊!
感謝祢鼓勵我慷慨解囊,
因為在祢的法則中,
慷慨地付出會讓給予者和接受者都得到豐盛的祝福。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身體的供應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4/30/2co-day19

【經文】哥林多後書9章1~5節

基督信仰中最有見證的地方,就是教會對於人類的苦難會主動伸出援手,而不是出於被動,或是勉為其難。普世教會連於元首基督為一,地方教會則同為肢體。既為肢體,在需要上的供應自然是出於甘心樂意,因為手豈會向需要食物的口收取工資?腳也不會向身體埋怨走路太多,肢體提供應盡的責任義務,乃理所當然。

所以保羅希望哥林多教會懂得,在基督的身體內各盡其職,乃「是出於樂意,不是出於勉強。」(參5節)既是樂意,不是勉強,就該時刻作好準備。因為甘心樂意奉獻的愛心不是擠壓出來的,而是順服神的旨意流出來的,這樣流出來的愛心才能使身體的見證活過來。「因此,保羅才會不得不求那幾位弟兄,先到哥林多教會,請他們把從前所應許的捐貲,預備妥當,好顯出他們所捐的,是出於樂意,不是出於勉強。」(參5節)

錢財是一切事奉的基礎,教會若在錢財的處理上正常,那在其他事上的處理也能正常。與神同工的人必須在主面前幫助弟兄姊妹有好的奉獻,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的人談到供給的事,不是用一種特別的要求,或責備的方式,而是用滿有信心與盼望的態度來教導這個教會,使他們在金錢的奉獻上能預備好。「常對馬其頓人誇獎你們,說亞該亞人預備好了,已經有一年了。」(參2節)保羅以信心支取這個應許的實際,他對弟兄們的信任,出於那在他們裡面的主,深信那在他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會成全這工。

當我們把錢財給出去的時候,不僅自己得了祝福,也把祝福給了別人。第5節下半原文的意思可另譯為「預備妥當,就顯出了祝福,而不是貪婪」;這裡的貪婪就是無論作什麼都想為自己多保留一點。神兒女一切的財富都是主的,但我們在運用的過程中,如果是樂意給的,那就是一個蒙福的人;若是有所保留,那就是一個貪婪的人。貪婪是體貼肉體所結的果子,就是罪,所以願我們都能甘心樂意的給予,祝福別人,並得著神的恩福。

【回應】
主,求祢賜下對於肢體的信心,使我信任他們所說的,以及所承諾的。也讓我在各樣的服事上都是甘心樂意,成為一個蒙福的人。

【禱讀】腓立比書1章6節
我深信那在你們心裏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我在別人需要上的責任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5/01/2co-day20

【經文】哥林多後書9章6~9節

在哥林多後書第九章中,保羅利用農業社會的生活習性,來說明一個重要的信仰經驗:幫助別人就像撒種子一樣,付出越多的人,得到的也越多;吝於付出的人,生命就愈加貧乏。第6節說:「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在原文裡「少」有吝嗇之意,「多」有祝福之意,這就是指明了那吝嗇撒種的,也必吝嗇收穫;那帶著祝福撒種的,也必帶著祝福收穫。帶著祝福撒種的意思,是指為了別人的好處而撒種,所以當我們給別人錢財時,我們就是在撒種,而這撒種不是為我們自己,而是為了別人。我們若為了別人、帶著祝福向人撒種,我們就必從神那裡收取祝福。

撒種帶進收穫,這是一種自然律;我們先要撒種,才會有收成。所以我們撒種時要慷慨的撒種,而不是吝嗇的撒種。我們若吝嗇的撒種,就會吝嗇的收穫。但我們若慷慨的撒種,就能看見神是慷慨的、寬裕的。

我們在神面前該怎麼做,要做多少,並不是憑自己定規,而是聖靈在我們裡面管理、按信心的大小來作分配。「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參7節)我們給與的時候不要作難,反要喜樂,給的時候若是作難,倒不如不給。這裡的「勉強」原文有受壓、被迫之意,換言之,若在「給與」上感覺困難,就不要給。因為神從不勉強我們使我們作難,祂只是叫我們看見: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參7節)神不看我們所獻上的,單看我們願意擺上的心。祂喜悅「捨己」的奉獻,所以祂稱讚那獻上兩個小錢的窮寡婦,而對富有的人在有餘之中所獻的保持緘默。

當神賜福,讓我們累積更多財富時,並不是要我們單獨享用,而是要用來幫助更多的人。真心且心甘情願地奉獻,喜樂之心就會隨之而來。這樣的奉獻會得到神更加豐盛的祝福,使我們不但心中有喜樂,也充足有餘,並且能多行各樣的善事。

【回應】
主啊!我所有都是從祢而來,無論是錢財,或是獲得錢財的才智與機會,都是祢所賞賜的,讓我更多的看到別人的需要,也使我在供給別人的需要上有分。

【禱讀】哥林多後書9章6~7節
「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這話是真的。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神的賜福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5/02/2co-day21

【經文】哥林多後書9章10~15節

神是賞賜「種子」的神。「種子」是財富的來源,「種子」越多,收穫就越多;收穫越多,財富就會累積越多。神對甘心樂意行善、賙濟窮困人的賜福,就是賞賜給他更多的種子,讓他的種子愈撒愈多。一個經常樂善好施的人,他會隨時注意去幫助人,而且愈幫助就愈有喜樂,使得他愈幫助速度愈快。相反地,吝嗇的人他的手頭永遠是緊緊的,而且隨著日子過去,他的手頭愈握愈緊,他永遠覺得擁有的不夠。

神賜福我們可以累積更多的財富時,並非要我們單獨享受,乃要我們負起更多的責任,讓我們用這些金錢來幫助更多的人。因為「欺壓貧寒的,是辱沒造他的主;憐憫窮乏的,乃是尊敬主。」(參箴言十四31)這種多行善事的能力,其本身就是神的賞賜。

在第10節提到兩方面的增添,一個是種子的增添,一個是果子的增添。也就是說我們不但增加了將來存在天上的仁義果子,現今手上行善的能力也增加。正如耶穌在馬太福音十三章12節所說的「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我們在錢財上愈肯為主作忠心的管家,主愈會把更多的錢財託付我們管理。

幫助貧困者最大的意義,就是幫助他們認識神,且因我們甘心樂意的救助,而使人感謝神,將榮耀歸給祂。基督徒與神同工是要讓人認識神,知道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是來自神的賞賜,而所得著的最好回饋乃是受贈人的代禱。受恩惠的人,在祈禱中記念幫助他的人,等同於將神的祝福反饋於施惠者。這種從神而來的極大祝福,也只有在施惠者身上能看見。

【回應】
謝謝主,無論是錢財或才智,祢的賞賜是豐豐富富的,因祢是樂意將所有都給我們的主。讓我學習祢的樣式,不是在我有餘的時候才去幫助人,而是隨時隨地去發掘別人的需要,在別人的需要上盡自己的能力。

【禱讀】馬太福音13章12節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樂意服事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05/04/樂意服事-3/

【經文】哥林多後書9章12-13節

在美國新墨西哥州卡爾斯貝有一個福音機構,每個月都會捐出超過一萬公斤的食物,免費給當地居民享用。該機構的領導人說:「人們可以到這邊來,我們會接納他們並提供他們需要的幫助。我們的目標是藉著滿足他們實際的需求,再讓他們的心靈也能得到飽足。」身為基督徒,上帝希望我們把自己所得到的與人分享,讓我們的社區能有機會認識上帝。那麼,我們要如何培養一顆樂意服事的心,使上帝得榮耀呢?

要培養一顆樂意服事的心,我們可以祈求上帝,讓我們曉得運用祂所賦予的恩賜使別人得益處(彼得前書4章10節)。如此一來,我們能藉著上帝厚賜給我們的恩典,「叫許多人越發感謝上帝」(哥林多後書9章12節)。

服事他人是耶穌的福音事工中重要的部分。當祂醫治生病的人與餵飽饑餓者的時候,讓許多人都看見了上帝的美善與慈愛。我們關懷社區和周遭的人,是遵循耶穌為門徒立下的榜樣。上帝那充滿智慧的話語提醒我們,當我們以行動表明上帝的愛,人們「便將榮耀歸與上帝」(13節)。服事並非為了滿足自我,而是為了讓人看見上帝的愛多麼深廣,看見上帝藉著祂的子民所行的事何等奇妙!

【思想】
是什麼促使你去服事你的社區?
你要如何運用你的恩賜,使上帝得榮耀?

【回應】
天父,求祢賜給我服事的心志,好讓我能為別人帶來改變生命的契機,並將稱頌與感謝都歸給祢!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7/23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07-23-9-1-9-600ed6cc7e7a4c01b2e5ce72e982e86f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o8fIMZYZyw

二、閱讀經文
哥林多後書9:1~9
9:1 論到供給聖徒的事,我不必寫信給你們;
9:2 因為我知道你們樂意的心,常對馬其頓人誇獎你們,說亞該亞人預備好了,已經有一年了;並且你們的熱心激動了許多人。
9:3 但我打發那幾位弟兄去,要叫你們照我的話預備妥當,免得我們在這事上誇獎你們的話落了空。
9:4 萬一有馬其頓人與我同去,見你們沒有預備,就叫我們所確信的,反成了羞愧;你們羞愧,更不用說了。
9:5 因此,我想不得不求那幾位弟兄先到你們那裡去,把從前所應許的捐貲預備妥當,就顯出你們所捐的是出於樂意,不是出於勉強。
9:6 「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這話是真的。
9:7 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上帝所喜愛的。
9:8 上帝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地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
9:9 如經上所記:他施捨錢財,賙濟貧窮;他的仁義存到永遠。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為了能甘心樂意地奉獻,我應該怎麼做?把要獻給上帝禮物先預備好,與沒有預先準備好,兩者間有何差異?
2. 上帝如何展現出對於甘心樂意捐獻之人的喜愛呢?為了賙濟而捐助時,我抱持著什麼樣的心態呢?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林後9:8 上帝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地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

2.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Zqb7WnfBPQ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列王記上15~16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7-23-15-16-2524c9b5b5144ddca3aa4ca574c9724e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靈修教材: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7/24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07-24-9-10-15-b3e8904e9c0a49cd811f24da457295c2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QtpV632qyY

二、閱讀經文
哥林多後書9:10~15
9:10 那賜種給撒種的,賜糧給人吃的,必多多加給你們種地的種子,又增添你們仁義的果子;
9:11 叫你們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捨,就藉著我們使感謝歸於上帝。
9:12 因為辦這供給的事,不但補聖徒的缺乏,而且叫許多人越發感謝上帝。
9:13 他們從這供給的事上得了憑據,知道你們承認基督順服他的福音,多多地捐錢給他們和眾人,便將榮耀歸與上帝。
9:14 他們也因上帝極大的恩賜顯在你們心裡,就切切地想念你們,為你們祈禱。
9:15 感謝上帝,因他有說不盡的恩賜!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保羅為什麼將捐助稱為「供給的事」?我是否有因樂意「給予」,而對上帝充滿感謝的經歷?
2. 透過給予和接受,哥林多與耶路撒冷基督徒彼此成為什麼關係?順服福音的人生與供給別人的人生有何關聯?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林後9:10 那賜種給撒種的,賜糧給人吃的,必多多加給你們種地的種子,又增添你們仁義的果子。

2.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UxQxV1H1jU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列王記上17~18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7-24-17-18-daebec43c21643e7b30e6263776e5ce7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靈修教材: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
粉紅大衣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today/2023/01/28/粉紅大衣

【經文】哥林多後書9章6-9節

梅蘭朝著購物中心的出口走去,突然櫥窗裡展示的一件粉紅大衣吸引了她的目光。她看著這件棉花糖色的大衣,心裡想著:荷莉一定會喜歡!荷莉是梅蘭的同事,她是個單親媽媽,手頭一向不寬裕。梅蘭知道荷莉需要一件保暖大衣,也很肯定荷莉絕對捨不得為自己花這個錢。在片刻猶豫後,梅蘭笑了笑,掏出錢包買下大衣,並請店員將這件大衣寄送到荷莉的家。她還附上一張匿名的卡片,上面寫著:「耶穌愛妳!」最後,梅蘭滿心喜樂地駕車離開購物中心。

當我們順服上帝放在你我心中的感動,甘心為人付出時,就會帶來喜樂。使徒保羅教導哥林多的信徒,在準備要為別人付出時,「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上帝所喜愛的」(哥林多後書9章7節)。先前,保羅也提到:「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6節)

有時候,我們會將金錢放入奉獻箱,或透過網路奉獻支持有意義的事工。有時候,上帝也會感動我們以行動來回應某位朋友的需要,具體地向人表達祂的愛。我們可以積極地向人展現上帝的愛,無論是給予一包日常用品、一袋食品,甚或是作為禮物的一件粉紅大衣。

【思想】
你今天可以向誰展現上帝的愛?
為何你的慷慨付出能帶給你喜樂?

【禱告】
慈愛的天父,祢愛我們,將祢的兒子賜給我們,求祢幫助我也願意去愛人,回應祢每個微小的感動,用行動滿足他人的需要,讓他們也感受到祢的愛。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祂賜你力量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today/2023/04/03/祂賜你力量

【經文】哥林多後書12章9-10節

美國職業足球員克里斯蒂安·普利西奇(Christian Pulisic)因多次受傷而嚴重影響他的職業生涯。當他得知自己不在歐洲冠軍聯盟準決賽的首發陣容裡之後,他感到很失望。然而,他談到上帝如何親自給了他啟示,他說:「我像平常一樣,向上帝尋求幫助,而祂給了我力量,我感覺祂總是與我同在。如果沒有這份感覺,我真不知道自己要如何面對。」後來在那場比賽中,普利西奇遞補上陣,最終做出重大的貢獻。他發動巧妙的攻勢,讓隊友踢進致勝的一球,確保了球隊在冠軍賽中的地位。這些經歷讓他上了非常寶貴的一課:我們可以將自己的弱點,視為上帝顯露祂無比大能的機會!

這個世界告訴我們,遇到問題時要依賴自己的力量。但是聖經的智慧教導我們,在最艱難的境遇中,是上帝的恩典與大能賜予我們力量(哥林多後書12章9節)。因此,我們可以充滿信心地行事,知道我們絕不是獨自面對試煉。我們的「軟弱」成為上帝彰顯大能的機會,祂必賜給我們力量,並且支持我們(9-10節)。因此,我們可以用這些難處去讚揚上帝,為祂的美善獻上感謝,並與其他人分享這些遭遇,使他們也能經歷上帝的愛。

【思想】
你曾在何時想靠自己克服困難?
你如何向上帝尋求力量?

【禱告】
親愛的天父,謝謝祢做我力量的源頭,並且天天引導我。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8/30 讀經進度

1. 傳道書 01-02
2. 哥林多後書 09
3. 詩篇 95:01-05
4. 箴言 22:10-12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歌林多後書9:6-7

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這話是真的。
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


靈修教材: 心靈森呼吸(哥林多前書、哥林多後書、加拉太書、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帖撒羅尼迦前書、帖撒羅尼迦後書)
哥林多後書 9:1-15

敬拜敬拜:主我願像祢 (讚美211)
https://youtu.be/zPyEH657-sg

一、安靜: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分;我所得的,祢為我持守。
二、讀經:哥林多後書 9:1-15
1. 重點說明:
保羅首先提醒哥林多教會將要給耶路撒冷的捐資預備好,因為這顯示出所捐的是出於樂意,不是出於勉強。接著教導有關奉獻的原則:奉獻是一種信心,相信「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神會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加給出於信心奉獻的人,叫他們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捨。其次,奉獻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增進彼此的關係和相互的代禱、關心與合一。
2. 鑰節:「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這話是真的。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林後 9:6-7)
三、默想:
■保羅告誡哥林多教會將捐資早一點預備妥當,這代表什麼意涵?(v.5)
■保羅如何鼓勵哥林多人在捐款的事上要慷慨?(v.6-v.8)第 10節中,「種子」及「仁義的果子」指什麼?(v.11-v.14)
■在認識捐助聖徒的這件事上,如何可以顯出我樂意的心?如何可以顯出我的信心?這段經文對我有何幫助?
四、禱告:主啊,我願意成為樂意撒種的人、賜糧的人,也相信祢必要增添我們仁義的果子,並有能力多多施捨。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哥林多後書 9 章 1-15 節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哥林多前書、哥林多後書、加拉太書、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帖撒羅尼迦前書、帖撒羅尼迦後書)
盡你所能

閱讀: 哥林多後書9章6-11節 | 全年讀經進度: 箴言25-26章 ; 哥林多後書9章

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上帝所喜愛的。—哥林多後書9章7節
按能力調整,是在健身領域廣泛被使用的詞語,讓每一個人都可以按自己的能力參與健身。以伏地挺身為例,可能你一口氣能做10下,而我只能做4下。這時,教練就會鼓勵我,根據自己當時的體能狀態調整所做的次數。雖然每個人的體能水平不同,但努力的方向一致。因此教練可能會說:「盡全力做好你的4下伏地挺身,不要跟別人比。要照著你目前的能力,持續盡你所能地去做。有一天,你會驚訝自己竟能做7下伏地挺身,甚至10下。」

談到奉獻和捐輸時,使徒保羅說得很清楚:「捐得樂意的人是上帝所喜愛的」(哥林多後書9章7節)。其實他對哥林多教會的信徒和對我們的勸勉,可說是另一種的按能力調整。保羅說:「各人要照著心裡所決定的捐輸」(7節,新譯本)。我們每個人能給予的程度都有所不同,有時這些程度也會隨時間而改變,互相比較不會帶來益處,正確的態度才有所助益。因此,要照著你現在的能力慷慨解囊(6節)。上帝已經應許我們,在樂意捐輸的事上操練自己,我們就能擁有凡事富足的蒙福人生,而「使感謝歸於上帝」(11節)。

你以何種態度奉獻或給予呢?甘心樂意?
不情不願?或是被迫而為之?
若不與任何人比較,你會如何樂意奉獻呢?
厚賜萬物的上帝,我願盡我所能地樂意奉獻。
我明白這種操練至為重要,求祢賜我智慧不與別人比較;
賜我力量能慷慨給予,並賜我信心知道祢必看顧。
作者: 博約翰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哥林多後書8-9章,包含了新約關於奉獻最全面的教導。當時,耶路撒冷的信徒由於嚴重的饑荒而陷入貧窮(使徒行傳11章28-29節;羅馬書15章26節)。馬其頓人本身也在「極窮之間」,卻慷慨解囊相助(哥林多後書8章1-5節)。但是,富裕的哥林多信徒雖曾許諾提供財務上的幫助,卻沒有付諸行動。因此,保羅敦促他們履行自己的承諾(哥林多後書8章6-11節,9章1-6節)。

成為榮耀上帝的管家是出於自願,而非強制(哥林多後書8章3節,9章5、7節);慷慨而不吝嗇(8章2節,9章6、13節);出於樂意而不勉強(8章2-3、11-12節,9章7節);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並非任意而行(9章7節);要力所能及(8章11-13節)。上帝在物質上賜福哥林多信徒,好叫他們可以與有需要的人分享他們的豐富(8章14-15節,9章8-11節)。保羅在提到樂意捐贈的人時,引用詩篇112篇9節說:「他施捨錢財,賙濟貧窮,他的仁義存到永遠。」(哥林多後書9章9節)

沈啓智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11/20/2020 林後9:8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做各樣善事。(林後9:8)

充足——autarkeia包含「知足和充足」的意思。經文說神給我們恩惠,使我們能凡事充足,多做善事。原則很清楚:當我們願意給予別人,神就會賜給我們;當我們為自己積蓄,神就不給了。充足取決於我給人多少,不取決於我積存多少。難怪保羅會先說「神愛樂捐的人」(林前9:7),只有他們能領會將神的供應分給人是多麼美好!

今天,世界推崇的觀念是積累才能帶來充足;但在神的世界中,你想要有真正的滿足,就得把自己完全交給神。

你是否不願意生活受各種物質的束縛,每天都為付帳而發愁呢?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把神給你的恩惠與人分享吧!如果你擔心自己分享之後,神不供應你所需的怎麼辦?其實這思想已經是被世界所推崇的積累錢財的觀念所牽制了。

在凡事上充足,意味著放棄你認為那些非擁有不可的東西。我們只需要神,祂能夠提供我們一切所需。生命中的一切都是神給的禮物,所以我們隨時也能給出去。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基督徒的理财原则是追求流量而非存量,神的理财原则是你多给人我就多给你,当然这并不限于理财,而是亚伯拉罕之约中神起初计划祝福这个世界的方式——让祝福从跟随神的人起始并流动出去。

这样一来,即便是惨痛的经历和失败也都可以成为财富,只要我们愿意去帮助和安慰正在痛苦和失败中的人,神就能转化我们的缺乏变为充足,让我们的痛苦变成恩惠,这就是神祝福的方式。感谢主,我们身边总有缺乏的人等待帮助!

缺乏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过缺乏的经历,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贫穷的思维,也就是只为自己积蓄财富。如果我们把白白得来的白白分出去,神就会加倍的给,如果我们扣押神要借我们给人的,祂就会加倍地夺走。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2/7/2021 林後9:7

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林後9:7)

樂意——不知從何開始,我們被教導奉獻是義務,相信什一奉獻是神奇異的金錢公式。但給予完全是一件關於喜樂的事。若你出於義務、勉強或罪疚感才給予,就完全錯失了重點。

希臘字hilaros描述「歡天喜地的心」,和箴言22:9的希伯來字towb「眼目慈善的(給得喜樂的)、就必蒙福」表達同樣的觀念。神悅納以極大喜樂來奉獻的人,因為在幫助別人的事上,喜樂反映出神的心。

如果你的奉獻不是出自充滿喜樂的心,為什麼要以此企圖取悅神呢?當神說祂厭惡出於宗教義務的奉獻時,鑒察你的心吧!省察你的動機吧!樂意的奉獻者曉得,感恩的心是惟一願意奉獻的理由。當你立志要滿足別人的需要時,你是因神賜給你機會來反映出祂的慷慨,而感到心中充滿喜樂嗎?

你準備好全心轉向祂,單單以喜樂的心反映出祂的恩典嗎?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施舍和奉献完全是人对神恩典的回应,我们越多经历神的恩典,我们就越多对神感恩,也就一定越多对人施恩,这是一个关于恩典的正面循环,反之,不经历神的恩典,就无恩可感,无恩可施。

可是恩典就像宝藏一样已经存在了,等待人去挖掘,我们无法通过努力得到,而要通过感谢才能经历,当我们越认识到自己的罪,我们就越感谢神白白所赐的丰盛的恩典,这种属灵上的富足感成为了我们奉献的基础。

所以基于感恩的奉献是一定是充满乐意的,也是神所喜悦的,而基于宗教义务的奉献一定是勉为其难的,也是神所厌恶的,而基于累积功德和换取赞誉的奉献是神所憎恨的,因为这是对神恩典的蔑视和践踏。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3/2/2021 林後9:13

他們從這供給的事上得了憑據,知道你們宣認基督,順服他的福音,慷慨捐助給他們和眾人,把榮耀歸給神。(林後9:13)

順服——我們都喜歡看英雄電影,總希望能有個保護人類的大能者出現。有時我們想像聖經中的神也是這類超級英雄。的確,神大有能力,不過祂透過主耶穌向人啟示的卻是一個憐憫、謙卑和順服的樣式。

「順服」的希臘字hupotage是從hupotasso來的,意思是「有秩序地放在順服位置」。這是順服的精髓,就要把自己放在別人的權柄之下。

在神的國度裡,hupotasso是一切能力的基礎。聖經中的英雄都是不論要付出什麼代價,都願意完全順服神的人。在神的國度裡沒有超級英雄,只有順服權柄的人,他們穿著下等人的衣服,把手巾束在腰上,替別人洗腳。

保羅告訴我們,一個人是否服事神,在於他有沒有順服。在神國度裡,市場行銷的技巧或仔細策劃和執行都沒有價值,除非你先明白與接受「下等人」的身分,願意完全順服主人。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神是大能的,却以软弱者出现,看上去不但帮不了我们,有时还需要我们帮助,这是所有宗教信仰中都没有的,却蕴藏着极大的奥秘和力量:神为我们成为软弱,好让我们通过顺服变得强大。

圣经里很少塑造大能者作为榜样,即便有也常常是反面教材,更多是弱者以顺服神而翻转命运的故事,耶稣没有用强权而是用十字架得胜,得胜什么呢?就是得胜我们里面的骄傲和自恃。

福音主要不是医治和供应,福音最主要的是顺服,顺服是福音的内容和获得福音的方法,顺服神就有平安和能力,彼此顺服就有关系和智慧,在一个不知道何为顺服的世代中,我们要用顺服经历和彰显福音的大能。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2021/5/27(四) 種與收

2021/5/27(四) 種與收 哥林多後書9:1-9

相較於哥林多前書的氣急敗壞,保羅在後書的語氣溫和許多,因為提多帶回來好消息,保羅知道哥林多教會把他的話聽進去了。(7:6)
不但如此,哥林多教會還為有需要的教會預備了捐款,展現他們真的悔改,願意再次回應神的愛。

對基督徒來說,捐款、服務,從來都不是為了換取功德,或是交換任何的利益。
捐款/奉獻、服務/服事,是回應上帝在耶穌的十架上彰顯的愛、
是在上帝的愛中願意幫補別人的需要,
更是看見耶穌為我們承擔的,也願意進到別人的苦難中一同哀哭。

我們是神的管家,合理的分配手中的資源;
金錢、物質、時間、心力,期待上帝賜給我們的年歲,都能合乎祂的心意。
而奉獻與服事,是我們跟隨耶穌的步伐;
在犧牲與奉獻的路上,期待上帝在我們甘心樂意的給予中,使祂的心意得著滿足。

還有一點:「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哥林多後書9:6,和合本2010)

#豐盛人生 202105027
#丁牧的靈修隨筆
Photo by Markus Spiske on Unsplash


靈修教材: 丁牧的靈修隨筆
9/4/2021 林後9:7

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林後9:7)

樂意——奉獻是喜樂的事。若你出於義務、勉強或罪疚感才奉獻,就完全錯過了重點。

希臘文hilaros描述一顆歡天喜地的心。神喜愛以極大的喜樂來奉獻的人,因為在幫助別人的事上,喜樂最能夠反映神的心。

當你奉獻時,是否會感到不太開心?是否只是認為身為基督徒,我就應該有奉獻的義務?是否認定參與什一奉獻,才能得到神豐富的祝福?

如果你的奉獻不是出自充滿喜樂的心,看看你的動機吧!捐得樂意的人曉得,感恩的心是奉獻的惟一理由。當你感謝神在自己身上的許多恩典,希望可以透過奉獻與別人分享神的恩典,就自然會因為神賜給你奉獻的機會,使你可以反映神的慷慨,而感到喜樂無比,這才是神所喜悅的奉獻。

你有足夠的膽量不再偽裝嗎?你準備好對出自罪疚感或義務的奉獻態度說不嗎?讓我們準備好全心轉向神,單單要求有機會在奉獻中,以喜樂的心反映出神的恩典吧!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奉献完全基于感恩,不管是奉献金钱还是时间,所以基于其他原因或不完全出于感恩,都不再属于奉献,因为神所渴望的不是奉献,而是我们对天父感恩的心。

奉献也提醒我们对神应该时刻保持感恩,当我们将自以为属于自己的东西交还给神时,圣灵会感动我们明白,其实我们的一切,包括外面的财产和里面的自我,都是神的。

感恩不但会让我们因为降卑远离很多烦恼和忧愁,也会赐给我们力量,因为只有当我们与神有正确的关系时,我们才能与所拥有的东西有正确的关系,才有能力管理好我们的产业和关系。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