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筆記2019年11月11日 讀經:代下6:22-42

回應:「獻聖殿禮」程序裡有一段時間是所羅門的禱告,這是很特別的,一般的獻祭禮都是祭司代替百姓向神祈求,但在這次獻殿禮上卻是由所羅門代替祭司向神祈禱,所羅門的禱告內容記錄被在代下6:14-42。所羅門禱告方式是雙膝跪在獻祭台上敬虔禱告,他先讚美神及述說祂的慈愛(代下6:14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啊,天上地下沒有神可比祢的!祢向那盡心行在祢面前的僕人守約施慈愛;),接著為以色列百姓所犯的罪向神代求(代下6:24-25祢的民以色列若得罪祢,敗在仇敵面前,又回心轉意承認祢的名,在這殿裡向祢祈求禱告,求祢從天上垂聽,赦免祢民以色列的罪,使他們歸回祢賜給他們和他們列祖之地。)。在所羅門向神禱告的內容裡,牧師覺得比較特別的地方是,所羅門為「非以色列民」代求,他的禱告記錄在(代下6:32-33論到不屬祢民以色列的外邦人,為祢的大名和大能的手,並伸出來的膀臂,從遠方而來,向這殿禱告,求祢從天上祢的居所垂聽,照著外邦人所祈求的而行,使天下萬民都認識祢的名,敬畏祢,像祢的民以色列一樣,又使他們知道我建造的這殿是稱為祢名下的。)所羅門這樣的禱告,是在向以色列民及外邦人宣告,以色列百姓所信的這位耶和華真神,不只是以色列百姓所信的真神,也是萬國萬民所該信的獨一真神。
親愛的弟兄姊妹,所羅門王果然有智慧,他在那年代就已經在對非以色列民代求,向神祈求外邦人都能來敬拜這位真神;所羅門的禱告,不正是今天全世界基督徒向神的禱告嗎?祈求主幫助我們這些原是「外邦(非猶太人)」歸信主的人,可以勇敢承接所羅門當年向天上神的禱告「使天下萬民都認識祢的名,敬畏祢,像祢的民以色列一樣」;我們一起加油承接這一棒,為周遭尚未信主的人代求,希望他們能早日相信這位真神。(王牧師)


靈修教材: 歷代志下 靈修心得筆記
為百姓禱告

參考經文:《 歷代志下6章1~42節》

求祢日夜看顧這聖殿;祢曾應許這是要作為敬拜祢的場所。我面對這聖殿禱告的時候,求祢垂聽。(歷代志下6章20節)

聖殿的建造往往費時、費工也費力,不論古今皆如此。這樣的大費周章,無非是要讓百姓有敬拜上帝的場所,讓上帝的名在此被彰顯。所羅門王建造聖殿之後,向百姓述說上帝已經成就的應許:就是讓大衛登基作王,並讓大衛的兒子所羅門接手建造聖殿的工作。照著上帝的計畫,聖殿在所羅門王時期建造完成,約櫃也抬入殿中安置,所羅門王旋即為會眾祝福,並為國中百姓禱告,祈求上帝憐憫並垂聽百姓的呼求,施行公義在百姓當中。

我們被呼召成為基督的門徒,就是要走入人群當中,用自身的行動見證基督救贖的福音,完成基督的大使命,並為了實踐愛人如己的大誡命,對身旁的鄰舍要付出關心,並為他們禱告,畢竟,我們不是出世的修行者,乃是入世的信仰實踐者,我們有敏銳的洞察力看到百姓、鄰舍甚至教會內弟兄姊妹有代禱的需要嗎?還是我們仍然看見自己的需求不滿足,需要上帝來填補,需要上帝來「為我效勞」呢?

近年來,台灣教會每年都舉行「國家祈禱早餐會」,這是一個跨宗派的聯合祈禱會,不僅有各宗派教會牧長前往參加,更邀請總統出席。國家祈禱早餐會的目的,不在「早餐」,而在「禱告」。禱告,乃是為了台灣人民,願上帝饒恕我們的罪,教導我們走正直的路;禱告,也是為總統祝福,願上帝賞賜總統聰明智慧來治理國家。在當前的社會處境中,教會為人民禱告是刻不容緩,也是無可推諉的責任,因為人民是我們的鄰舍,而教會又根植於本土,為要成為盼望的記號與見證。腓立比書2章4節提醒我們:「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和合本)基督徒不要把自己關在基督信仰的象牙塔裡,看不見別人。

在上帝的聖殿中,所羅門王雙膝跪地、舉起雙手為人民祈求的畫面,讓我們看見一個敬畏上帝的人,不論身分高低,仍然在上帝面前謙卑,因上帝為大,當受極大的讚美。當我們在上帝面前謙卑時,上帝必垂聽我們的禱告,且照祂的旨意成就,我們也在當中領受更多的恩典與福分。

默想:

在我的禱告靈修中,是否也為身旁的鄰舍代禱?

祈禱:

恩典的主,感謝祢在萬民之中揀選我成為祢的兒女,祢呼召我進到人群中,除了宣揚祢的拯救與恩典外,更要我看見人群的需要,時刻為他們禱告。懇求祢幫助我,將別人的需求看為己任,不把自己的眼目蒙蔽,而看不見他人的需要。奉主耶穌名求,阿們。


靈修教材: 新眼光讀經
2022-09/18讀經:歷代志下 第六章

✍ 2022-09/18 讀經:歷代志下 第六章

✟受感的經文:
6:3 王轉臉為以色列會眾祝福,以色列會眾就都站立。
6:4 所羅門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的!因他親口向我父大衛所應許的,也親手成就了。
6:10 現在耶和華成就了他所應許的話,使我接續我父大衛坐以色列的國位,是照耶和華所說的,又為耶和華─以色列神的名建造了殿。
6:19 惟求耶和華─我的神垂顧僕人的禱告祈求,俯聽僕人在你面前的祈禱呼籲。
6:20 願你晝夜看顧這殿,就是你應許立為你名的居所;求你垂聽僕人向此處禱告的話。
6:21 你僕人和你民以色列向此處祈禱的時候,求你從天上你的居所垂聽,垂聽而赦免。
6:33求你從天上你的居所垂聽,照著外邦人所祈求的而行,使天下萬民都認識你的名,敬畏你,像你的民以色列一樣,又使他們知道我建造的這殿是稱為你名下的。
6:40 我的神啊,現在求你睜眼看,側耳聽在此處所獻的禱告。
6:41耶和華神啊,求你起來,和你有能力的約櫃同入安息之所。耶和華神啊,願你的祭司披上救恩;願你的聖民蒙福歡樂。
6:42 耶和華神啊,求你不要厭棄你的受膏者,要記念向你僕人大衛所施的慈愛。

✟受感的話語:
所羅門向百姓述說建殿的原因和目的,並且獻上禱告和邀請神親臨聖殿;這殿是見證神與以色列立約的明證…
聖殿是按應許而建成的地方(歷代志下 6:15) 。
聖殿是神晝夜看顧(歷代志下 6:20)的地方。
聖殿是神垂聽而赦免(歷代志下 6:21)的地方。
聖殿是定惡人有罪與定義人有理(歷代志下 6:23)的地方。
聖殿是回心轉意承認神的名(歷代志下 6:24)的地方。
聖殿是將當行的善道指教人們(歷代志下 6:27)的地方。
聖殿是使人們一生一世敬畏神,遵行神的道(歷代志下 6:31)的地方。
聖殿是使天下萬民都認識神的名、敬畏你(歷代志下 6:33)的地方。
聖殿是為人們伸冤,赦免他們的過犯(歷代志下 6:39)的地方。

感謝神!不叫祂的慈愛離開我們,也不推卻我們的禱告…祂滿有信實、憐憫,且有豐盛的救恩;祂的話說有就有,命立就立,親口說的話必成就,應許必成全。我們生命中首要及最美的事,就是進入祂的同在,敬拜祂、禱告祂,在禱告中,經歷祂垂聽而赦免的真實,終身事奉祂。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主耶穌,感謝祢樂意與我們同在,因為祢的同在,使我們與萬民有別!願我們常在祢的殿中思想祢的慈愛,紀念祢的約;願我們的禱告如香陳列在你面前,使祢的旨意成全;願天下萬民認識祢、歸信祢,經歷祢的同在。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靈修教材: 神同在讀經
7/7 讀經進度

1. 歷代志下 5-6
2. 使徒行傳 25
3. 詩篇 77:16-20
4. 箴言 18:19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2023-12/28_所羅門獻殿禱告(一)

【歷代志下 6:1-11】
|所羅門獻殿禱告(一)|

所羅門獻殿的第一段禱告,主旨是:「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的!因祂親口向我父大衛所應許的,也親手成就了」(4節)。簡單一句感恩的話說明了「一切都是出於神」,大衛家能成為以色列的君王是出於神;所羅門能完成聖殿之建造也是出於神;所以只有神配得一切尊榮。

對於基督徒而言,「一切都是出於神」似乎是句順理成章的話,也常聽見基督徒掛在嘴邊,然而,事實是如此嗎?嚴格來說,這個問題應該分成兩個問題:第一、你真的認為自己人生中的成就,全都是神的功勞,自己絲毫不敢居功嗎?第二、回顧你人生中的林林總總,每件事情都是為了成就神的旨意、計畫,沒有任何其他的圖利嗎?

「一切都是出於神」的基礎是「神的揀選」,正如大衛、所羅門是出於神的揀選。不過,「神的揀選」並不保證「一切都是出於神」。正好像常有人質疑:「某某人不是神所揀選的嗎?為什麼做出神厭惡的事呢?」正因為如此,所以保羅在意「當跑的路是否跑盡?」也就是在意「自己是否完成了神的託付?」如果神要「揀選人」,當然也有任務要交付「被揀選者」;既然如此,為什麼大多數的基督徒對於神的託付,總是懵懵懂懂、糊里糊塗的呢?好像那些在挪亞日子,不理會先知警告,仍舊吃喝嫁娶的人一樣。

親愛的基督徒,保羅稱呼我們是「蒙召作聖徒」(林前一2),換言之,就是每個基督徒都是蒙揀選的,也都有神所託付的特殊任務。基督徒的人生應該是「一切都是出於神」,然而,這可不是一句口頭禪,我們都應該努力讓這句話成為事實。

◆回應
天父!謝謝祢揀選我們這些不配的人,又交付極重要的天國任務給我們。求祢幫助我和每個基督徒都能在每一天打美好的仗,跑完當跑的路,守住所信的道,阿們!

◆背經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祂顯現的人。(提摩太後書 4:7-8)


靈修教材: 清晨嗎哪
2023-12/29_所羅門獻殿禱告(二)

【歷代志下 6:12-31】
|所羅門獻殿禱告(二)|

所羅門獻殿的本段禱告,主旨是:「惟求耶和華我的神垂顧僕人的禱告祈求,俯聽僕人在祢面前的祈禱呼籲。願祢晝夜看顧這殿,就是祢應許立為祢名的居所;求祢垂聽僕人向此處禱告的話。祢僕人和祢民以色列向此處祈禱的時候,求祢從天上祢的居所垂聽,垂聽而赦免。」(19-21節);「求祢從天上祢的居所垂聽赦免。祢是知道人心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待他們(惟有祢知道世人的心),使他們在祢賜給我們列祖之地上一生一世敬畏祢,遵行祢的道」(30-31節)。簡化成一句就是:「祈求神垂聽而赦免,使人一生敬畏神,遵行神的道」。由此觀之,在所羅門的心中,「神垂聽我們的禱告」乃是極大的恩典,有別於一般基督徒的觀念:「神聽我們禱告是理所當然的」。

新約聖經中的確有許多應許是對禱告的保證,也有許多鼓勵基督徒禱告的經文,這只證明神樂意聽我們的禱告,卻並不是說:「神聽我們禱告是理所當然的」。

神垂聽我們的禱告,不但是恩典(不是我們理所當然的應得禮遇),而且也是有前提、有條件的。彼得說:「因為,主的眼看顧義人;主的耳聽他們的祈禱。惟有行惡的人,主向他們變臉。」(彼前三12);雅各說:「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五16);詩人說:「我若心裏注重罪孽,主必不聽」(詩六六18);「耶和華啊!求祢聽聞公義,側耳聽我的呼籲!求祢留心聽我這不出於詭詐嘴唇的祈禱」(詩十七1);「耶和華啊!謙卑人的心願,祢早已知道。祢必預備他們的心,也必側耳聽他們的祈求」(詩十17)。以上的經文都提醒我們,神根據我們是怎樣的人,決定是否聽我們的禱告,神雖然樂意聽我們的禱告,我們卻沒有權利「要求神聽禱告」,只能謙卑的、真誠的、熱切渴望的來求神聽我們祈求。

◆回應
天父!謝謝祢樂意聽我們的禱告,也給我們許多對禱告保證的應許,更鼓勵我們禱告。求祢幫助我和每個基督徒都能夠,每天以謙卑的、真誠的、熱切渴望的態度來學習祈求的功課,以致於祢喜悅我們的禱告。阿們!

◆背經
求祢從天上祢的居所垂聽赦免。祢是知道人心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待他們(惟有祢知道世人的心),使他們在祢賜給我們列祖之地上一生一世敬畏祢,遵行祢的道。(歷代志下 6:30-31)


靈修教材: 清晨嗎哪
2023-12/30_所羅門獻殿禱告(三)

【歷代志下 6:32-42】 
|所羅門獻殿禱告(三)|

所羅門獻殿的本段禱告,主旨是:「我的神啊!現在求祢睜眼看,側耳聽在此處所獻的禱告。耶和華神啊!求祢起來,和祢有能力的約櫃同入安息之所。耶和華神啊!願祢的祭司披上救恩;願祢的聖民蒙福歡樂。耶和華神啊!求祢不要厭棄你的受膏者,要記念向祢僕人大衛所施的慈愛」(40-42節)。首先,仍然是求神垂聽禱告,無論禱告者是何人、在何處;第二、求神與我們同住(即安息於至聖所);第三、求神悅納選民與受膏者。雖然這三方面都很重要,不過第二點禱告是第一、第三點的保證;事實也證明,當神厭棄以色列民,先知以西結便看見神的榮耀離開聖殿,不再與選民同住。

神的同在是一切神恩典與憐憫的保證,如果神已經不與選民同在了,選民還期待神施恩憐憫,那簡直就是緣木求魚。在歷史中,每當猶大國遭遇外侮之時,就會有許多猶太人從各地逃往耶路撒冷尋求庇護,因為他們認為神永遠不會離棄祂的聖殿,然而,事實卻不由人願,因為神並非無條件的保證「同在」。新約時代依然如此,許多經文都提醒我們,神的同在是有條件的。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廿八19-20)。這段經文指出,神同在的條件是,教會要去執行大使命。保羅說:「還有末了的話:願弟兄們都喜樂。要作完全人;要受安慰;要同心合意;要彼此和睦。如此,仁愛和平的神必常與你們同在」(林後十三11),這段經文則提醒,教會要同心、相愛,神就必同在。保羅又說:「你們在我身上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賜平安的神就必與你們同在」(腓四9),此段經文則指出,我們若效法保羅(其實就是效法基督),神就與我們同在。因此,今天的教會<基督徒>若渴望神的同在,就必須履行這些經文的要求。

◆回應
天父!謝謝祢樂意與我們同在,因為祢的同在,使我們與萬民有別!求祢幫助我和每個基督徒都能夠,每天執行大使命、大誡命、並且天天效法祢,以致於祢喜悅與我們同在,顯出祢同在的能力和恩典。阿們!

◆背經
我的神啊!現在求祢睜眼看,側耳聽在此處所獻的禱告。耶和華神啊!求祢起來,和祢有能力的約櫃同入安息之所。耶和華神啊!願祢的祭司披上救恩;願祢的聖民蒙福歡樂。(歷代志下 6:40-41)


靈修教材: 清晨嗎哪
歷代志下 6:12-42

敬拜詩歌:在祢寶座前 (讚美之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11OfOcMfbg

一、安靜:神啊,祢守約施慈愛,祢的名是應當稱頌的! 
二、讀經:歷代志下 6:12-42
1. 重點說明:
建殿後所羅門向神獻上極美的禱詞。首先讚美神的信實守約,因祂成就了向大衛的應許。(撒下 7:14-15)所羅門深信上帝的約,故殷切求神於聖殿中與他們同在,垂聽人的禱告—保守國祚得以常存(v.16);願神以公義判斷人的行為(v.23),照個人所行的對待他們(v.30);使他們戰爭得勝(v.35),對已悔罪的人施以赦罪之恩(v.26-v.30),帶領被擄的人歸回(v.24-v.25、v.38-v.39),甚至也為敬畏耶和華的外邦人祈求(v.32)。這是一個以神為中心的禱詞,因為所羅門能按著神的應許和屬性來祈求。而神則以降火燒祭,及殿中榮光充滿來表明祂的悅納。
2. 鑰節:他們若在擄到之地盡心盡性歸服你,又向自己的地,就是你賜給他們列祖之地和你所選擇的城,並我為你名所建造的殿禱告,求你從天上你的居所垂聽你民的禱告祈求,為他們伸冤,赦免他們的過犯。(代下 6:38-39)
三、默想:
■神向大衛所應許的話已經成就,表明祂是一位怎麼樣的神?(v.14)
■以色列人若是得罪了神,他當如何做?(v.24、v.26、v.37)
■我若犯罪得罪神,通常我會有何反應?採取什麼行動?如果我知道神必赦免,因祂守約施慈愛,這會給我什麼幫助?
四、禱告:主,祢是守約施慈愛的神。請幫助我在得罪祢之後,能夠抓住祢的應許,懂得回心轉意,尋求祢的赦免。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歷代志下 6-7 章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舊約歷史書下:王、代、拉、尼、斯)
5/11/2021 代下6:14

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啊,天上地下沒有神明可與你相比!你向那些盡心行在你面前的僕人守約施慈愛。(代下6:14)

守——神是守約的,因為信實就是衪的屬性。世界上沒有其他神明, 像耶和華那樣永遠信守祂對自己的百姓所承諾的事,祂為自己所立過的約站崗放哨、小心看守,永遠不會讓任 何事影響到祂的承諾。神在聖經多次向祂的百姓確保,祂所立的約永遠都有效。

一個人是否擁有誠信的品格,可以透過他是否能信守承諾看得出來。最近我有一個朋友慶祝他結婚37周年,這就是其中一種守約的表現。神願意我們成為一個守信的人,因此祂總是交給人一個信守承諾的責任,比如把伊甸園托付給亞當和夏娃,要他們看守修理;把保持聖殿潔淨的責任託付給祭司們;把引導和照顧百姓的責任頒布給君王等等。讓我們能成為守信的人是神的計畫,因為守信能夠 反映出神自己的屬性。

舊約中的神和以色列百姓立的所有約;新約耶穌的血所立的新約,就是要讓我們看到神是守約的,祂以信實謹守自己許下的承諾。求神幫助我們,能夠活出神美好的屬性,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去做;立下的婚約一定要守到底。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神的信实就是我们人生最大的指望,我们对神信实的信心就是我们人生最大的财富,神主动来与我们立约是我们人生最大的机遇,我们珍惜并传承与神所立的约是我们人生最大的使命。

神是施恩的神,神是立约的神,后者让神的恩典与我们有份,我们的一切不是建立在这个世界和自我努力之上,而是建立在神的恩典和圣约之上,信仰就是与神立约和一生守约的过程。

社会的长治久安靠的的契约关系,人生的幸福健康靠的是信任关系,这一切离开唯一信实守约的神都将不复存在,当然也离不开我们每天谨守神的信托,否则还会活在怀疑和惊恐之中。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彩虹光環

閱讀: 創世記9章12-17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下4-6章;約翰福音10章24-42節

我把虹放在雲彩中,這就可作我與地立約的記號了。—創世記9章13節
德安在某次登山健行時,發現自己置身在低空雲層之上。當他背對著太陽低頭向下看的時候,不僅看到自己的影子,還看到奇特的布羅肯幻象(Brocken spectre),就是自己的影子被一個彩虹般的光環圍繞,這是下方的雲層將陽光反射回來所產生的景象。德安形容這是個震撼人心的時刻,令他感到興奮不已。

我們可以想像,當挪亞看到第一道彩虹時,也同樣感到震撼!那因著陽光折射所產生的鮮豔色彩,不僅悅人眼目,更伴隨著上帝的應許。在一場毀滅性的大洪水之後,上帝應許挪亞和一切存留下來的「活物」,「水就再不氾濫毀壞一切有血肉的物了」(創世記9章15節)。

這個世界仍因洪水和可怕的天氣而遭受慘重的損失,但彩虹是上帝立約的記號,表明祂絕不會再次以毀滅性的洪水審判世界。上帝這信實的應許提醒我們,雖然我們每個人活在地上還是會因疾病、災害、意外或衰老而面臨死亡和損失,但上帝會以祂的慈愛和同在陪伴我們走過各種困境。絢麗的彩虹更提醒我們上帝的信實,祂會繼續讓我們這些按祂形象所造並反映出祂榮耀的人,遍滿全地。

當你遇到天災時,上帝的應許如何使你心得安寧?
你要向誰反映出上帝的榮美呢?
上帝,感謝祢維持世界的自然法則,信實地保護我、
供應我,求祢幫助我向身邊的人反映出祢的榮耀。
作者: 洪可婷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約」這個字(創世記9章12-17節),譯自希伯來字ber-eeth'。舊約經常出現這個字(將近280次),用來表示兩個人或兩人以上訂定的條約、協議或約定。進入盟約關係後,立約者要遵守既定的條款。訂立盟約可以是單方面的,就是立約的一方同意遵守自己許下的承諾。但另一種形式的契約,則是要多方同意訂定的條款。上帝與挪亞所立的約就是單方面的。盟約中有四個關鍵要素:立約者、條件、結果和證物。以上帝與挪亞所立的約為例:立約者是上帝、挪亞和其後裔,以及全地(12、13、16節);條件是人類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1、7節);結果是上帝會保護全地和人類(11、15節);證物是彩虹(12-17節)。

簡恩德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