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所羅門作王第四年二月初二日開工建造聖殿。建聖殿的地址就在「代下3:1耶和華向他父大衛顯現的摩利亞山上,就是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上。」,從這裡可看出,所羅門王非常尊崇父親的遺志,不敢違背父親遺願,這正是所羅門王蒙福的地方。從這章內容知道所羅門建聖殿時機,並不是在他登基的次日就建造聖殿,而是選在作王的第四年起(代下3:2),才執行聖殿建造工作,這是一個有智慧的王才會作出的決定,怎麼說呢?因建聖殿需很多經費,動用許多人力,等所羅門王執政一段時間,掌握國內大部分政治生態後,國家穩定後再來建聖殿百姓比較不會有怨言;另一關鍵的事,他本可以將聖殿建到自己皇宮附近,便於他自己敬拜神,但他沒有如此作,建殿位置仍選父親(大衛)指定的位置(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上)。言下之意,建聖殿這件大事所羅門完全遵守父親決定,且讓國內的臣民百姓知道,父親當時所選聖殿地址正是神所指定地點,他是遵照神旨意去建聖殿,並沒有因他而隨意更改建殿位置,代下3:17「將兩根柱子立在殿前,一根在右邊,一根在左邊;右邊的起名叫雅斤(神將建立),左邊的起名叫波阿斯(在神裡面有力量)。」更可看出所羅門建殿的心意。
親愛的弟兄姊妹,所羅門王(早期)真是耶和華神的忠實信徒,他讓百姓清楚知道要回到正確的信仰裡,不要再去拜偶像了,他完全遵照神的心意去作,如此才能蒙神賜恩福。盼望我們弟兄姊妹也都能學習所羅門對神敬畏的心,按著神的心意去行,而不是按著人的心意去行。(王牧師)
✍ 2022-09/16 讀經:歷代志下 第四章
✟受感的經文:
4:1 他又製造一座銅壇,長二十肘,寬二十肘,高十肘;
4:2 又鑄一個銅海,樣式是圓的,高五肘,徑十肘,圍三十肘;
4:3 海周圍有野瓜(野瓜:原文是牛)的樣式,每肘十瓜,共有兩行,是鑄海的時候鑄上的;
4:4 有十二隻銅牛馱海:三隻向北,三隻向西,三隻向南,三隻向東;海在牛上,牛尾向內;
4:5 海厚一掌,邊如杯邊,又如百合花,可容三千罷特;
4:6 又製造十個盆:五個放在右邊,五個放在左邊,獻燔祭所用之物都洗在其內;但海是為祭司沐浴的。
4:7 他又照所定的樣式造十個金燈臺,放在殿裡:五個在右邊,五個在左邊;
4:8 又造十張桌子放在殿裡:五張在右邊,五張在左邊;又造一百個金碗;
4:9 又建立祭司院和大院,並院門,用銅包裹門扇;
4:10 將海安在殿門的右邊,就是南邊。
4:11 戶蘭又造了盆、鏟、碗。這樣,他為所羅門王做完了神殿的工。
4:12 所造的就是:兩根柱子和柱上兩個如球的頂,並兩個蓋柱頂的網子
4:13 和四百石榴,安在兩個網子上(每網兩行蓋著兩個柱上如球的頂)。
4:14 盆座和其上的盆,
4:15 海和海下的十二隻牛,
4:16 盆、鏟子、肉鍤子,與耶和華殿裡的一切器皿,都是巧匠戶蘭用光亮的銅為所羅門王造成的,
4:17 是在約旦平原疏割和撒利但中間藉膠泥鑄成的。
4:18 所羅門製造的這一切甚多,銅的輕重無法可查。
4:19 所羅門又造 神殿裡的金壇和陳設餅的桌子,
4:20 並精金的燈臺和燈盞,可以照例點在內殿前。
4:21 燈臺上的花和燈盞,並蠟剪都是金的,且是純金的;
4:22 又用精金製造鑷子、盤子、調羹、火鼎。至於殿門和至聖所的門扇,並殿的門扇,都是金子妝飾的。
✟受感的話語:
在前面〔歷代志下 2:1〕說:「所羅門定意要為耶和華的名建造殿宇,又為自己的國造宮室。」當所羅門王定意為神的名建造殿宇時,他禱告能有一位巧匠, 神就預備了巧匠戶蘭,透過神賜給戶蘭的恩賜,要去完成建殿的使命!
神允許所羅門為祂自己的名建殿,是為了讓以色列民能夠學習按照神所定的樣式,謙卑在神的面前、順服在神的裡面…神就樂意與他們同住!神也借著所羅門王的建殿,使祂和以色列百姓透過聖殿的銅、金與器皿的樣式,預表了基督自己,更透過建造聖殿在人中間顯出祂自己的榮耀!前面所提到的建殿「材料」,雖各自都有不同的功用,但都極為重要,是為神所寶貴、是有生命的價值、是能夠合乎主所用的器皿,而且還能夠把人帶到至聖所神的面前。
然而聖殿裡若沒有人,聖殿也只是一個建築物,所以聖殿中必須有祭司,從職份上來講,只有祭司能夠在聖殿供職事奉;從神的創造而言,我們和祭司一樣都是被造物的存在,是作為人的存在…有人在聖殿中,聖殿才有敬拜的聲音,因為只有人能夠向神敬拜,所以神使用祂所揀選的人建造聖殿,這是多麼寶貴的事啊!
我們走到外面,幾乎都能看見正在新建的大樓,或是房屋改造…從外面看雖然知道在蓋房子,但要知道每一磚一瓦,每一個建材都極為重要,它是建築中缺一不可的材料,如同在教會中,我們每一個肢體都是這麼的重要,缺一不可!
(註:製造的器皿名稱如下-銅壇、銅海、海、十二支銅牛、十個盆、十個金燈檯、陳設餅桌子與金碗、祭司院、兩根柱子、盆、鏟、碗、網子、四百個石榴、光亮的銅、金壇、陳設餅、金燈檯、花、用精金製造的器皿與殿的門扇…等)
✟禱告和回應:
憐憫我們的神,我們向祢獻上感恩!看到祢自己的話語,所羅門王的建殿,讓我們知道,在教會中的每一個人都是那麼的重要,因為我們是教會的肢體!甚願神成為我們教會的頭,復興弟兄姐妹每一個人的生命,使我們口中都能流淌出主活水的話語,成為合神心意同來建造教會的肢體,同心合一沒有紛爭。
服事不從人的心意,而是體貼神的心意,按照神給的樣式去做!奉耶穌寶貴的聖名求,阿們!
【歷代志下 4:1-22】
|聖殿中的器具|
為了使聖殿中祭祀的禮儀順暢,聖殿中必須預備許多的器具;例如:銅壇、銅海、洗祭物的銅盆、金燈臺、桌子、金碗、銅鏟子、銅肉插子、銅柱子…等等。這些器具都是用來參與祭祀禮儀的,各具有不同的功能。然而,比「功能」更重要的是,這些器具必須分別為聖,不能再移作其他用途。「用膏油把帳幕和其中所有的都抹上,使帳幕和一切器具成聖,就都成聖。又要抹燔祭壇和一切器具,使壇成聖,就都成為至聖。要抹洗濯盆和盆座,使盆成聖」(出四十9-11)。這些器具在沒有成為聖殿中的用品之前,與其他的器皿沒有差別,然而一旦分別出來成為聖殿使用的器具後,就只能單單歸給神使用。
對我們而言,也是同樣原則,保羅說:「我因你們肉體的軟弱,就照人的常話對你們說。你們從前怎樣將肢體獻給不潔不法作奴僕,以至於不法;現今也要照樣將肢體獻給義作奴僕,以至於成聖」(羅六19)。從以上經文看來,「分別為聖」並不只是因為聖靈重生,似乎我們只需被動接受即可,因為經文強調:「將肢體獻給義作奴僕,以至於成聖」,換言之,也需要我們主動的奉獻自己的肢體行義,才能真正的分別為聖。所以,聖靈重生只是「分別為聖」的開始,「分別為聖」也必須成為平日的生活,也就是「將肢體獻給義作奴僕」,每日行義、為主發光,包括為主作見證。
親愛的基督徒,聖殿中的每一項器具都是要為「敬拜神」而效力,而且是單單的歸屬於神,不再能用作他途。我們基督徒也應該如此生活,不但是為「敬拜神」而效力,而且是單單的歸屬於神,不再能用作他途。親愛的基督徒,請你回顧每天生活,究竟是在為誰效力,基督是否因你的生活、義行而被人稱讚、被人認識,你的生活是否真正分別為聖、獻給義作奴僕呢?
◆回應
天父!謝謝祢接納我這罪人成為祢的僕人,求祢幫助我每天分別自己單單為見證祢、榮耀祢而活。求祢幫助每個基督徒都能過分别為聖的生活,顯出基督同在的義行,阿們!
◆背經
我因你們肉體的軟弱,就照人的常話對你們說。你們從前怎樣將肢體獻給不潔不法作奴僕,以至於不法;現今也要照樣將肢體獻給義作奴僕,以至於成聖。(羅馬書 6:19)
敬拜詩歌:早晨的聲音 (有情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AMx3cGa7iM
一、安靜:我的心切慕祢,如鹿切慕溪水,惟願我的禱告進入祢的殿,達到祢面前。
二、讀經:歷代志下 3:1-4:10
1. 重點說明
聖殿開始動工了,在所羅門作王的第四年,地點是摩利亞山,位於耶路撒冷的最高處,這是過去亞伯拉罕獻以撒的地方。也是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以色列爆發瘟疫時,大衛在此處築壇獻祭(參代上 21:18),所以這裡也是一個恩典的地方。本章記錄了聖殿的大小、結構、材料,以及基路伯、兩根柱子(雅斤、波阿斯)、銅壇、銅海、洗濯盆、金燈台、陳設餅桌…等資料。整個建殿過程共花了七年時間,終於完成大衛的心願,此處也成為百姓敬拜的地點,每天都要在此向神獻祭。
2. 鑰節:所羅門就在耶路撒冷、耶和華向他父大衛顯現的摩利亞山上,就是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上、大衛所指定的地方預備好了,開工建造耶和華的殿。(代下 3:1)
三、默想:
■聖殿的地點在哪裡?這個地方由誰指定?(3:1)
■聖殿有多大?(3:3)裡面有些什麼聖物?(3:10、15,4:1-2、6-9)
■大衛何以會選擇摩利亞山上,阿珥楠禾場作為聖殿的位置?在我生命中是否也有一個地方,在那裡曾經深刻經歷神豐沛的恩典?每次想到這個地方的感受是如何?會想要跟神說什麼?
四、禱告:感謝主!阿珥楠禾場是一個恩典的地方,在基督裡,我也飽嚐恩典,幫助我在恩典之處與祢相遇,活出祢的榮美,時時與祢親近,與祢同行!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歷代志下 3-4 章
閱讀: 創世記9章12-17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下4-6章;約翰福音10章24-42節
我把虹放在雲彩中,這就可作我與地立約的記號了。—創世記9章13節
德安在某次登山健行時,發現自己置身在低空雲層之上。當他背對著太陽低頭向下看的時候,不僅看到自己的影子,還看到奇特的布羅肯幻象(Brocken spectre),就是自己的影子被一個彩虹般的光環圍繞,這是下方的雲層將陽光反射回來所產生的景象。德安形容這是個震撼人心的時刻,令他感到興奮不已。
我們可以想像,當挪亞看到第一道彩虹時,也同樣感到震撼!那因著陽光折射所產生的鮮豔色彩,不僅悅人眼目,更伴隨著上帝的應許。在一場毀滅性的大洪水之後,上帝應許挪亞和一切存留下來的「活物」,「水就再不氾濫毀壞一切有血肉的物了」(創世記9章15節)。
這個世界仍因洪水和可怕的天氣而遭受慘重的損失,但彩虹是上帝立約的記號,表明祂絕不會再次以毀滅性的洪水審判世界。上帝這信實的應許提醒我們,雖然我們每個人活在地上還是會因疾病、災害、意外或衰老而面臨死亡和損失,但上帝會以祂的慈愛和同在陪伴我們走過各種困境。絢麗的彩虹更提醒我們上帝的信實,祂會繼續讓我們這些按祂形象所造並反映出祂榮耀的人,遍滿全地。
當你遇到天災時,上帝的應許如何使你心得安寧?
你要向誰反映出上帝的榮美呢?
上帝,感謝祢維持世界的自然法則,信實地保護我、
供應我,求祢幫助我向身邊的人反映出祢的榮耀。
作者: 洪可婷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約」這個字(創世記9章12-17節),譯自希伯來字ber-eeth'。舊約經常出現這個字(將近280次),用來表示兩個人或兩人以上訂定的條約、協議或約定。進入盟約關係後,立約者要遵守既定的條款。訂立盟約可以是單方面的,就是立約的一方同意遵守自己許下的承諾。但另一種形式的契約,則是要多方同意訂定的條款。上帝與挪亞所立的約就是單方面的。盟約中有四個關鍵要素:立約者、條件、結果和證物。以上帝與挪亞所立的約為例:立約者是上帝、挪亞和其後裔,以及全地(12、13、16節);條件是人類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1、7節);結果是上帝會保護全地和人類(11、15節);證物是彩虹(12-17節)。
簡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