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筆記2019年12月13日 讀經:代下30:1-31:1

回應:希西家作猶大王時,有件事是之前諸王未曾做過的,就是希西家差遣人去見以色列和猶大眾人,又寫信給以法蓮和瑪拿西人,請他們到耶路撒冷耶和華的聖殿,向以色列的神守逾越節;這樣的邀請,使得全以色列百姓有機會又可在一起過逾越節。以色列分裂成南北國之後,已有二百多年沒有一同慶祝過逾越節。這次團聚使猶大全會眾、祭司、利未人、以色列地來的會眾和寄居的人、及猶大寄居的人,盡都歡喜快樂。(代下30:25猶大全會眾、祭司、利未人,並那從以色列地來的會眾和寄居的人,以及猶大寄居的人,盡都喜樂。)此外,祭司、利未人也都願意起來,為民祝福,他們的聲音蒙神垂聽,他們的禱告達到天上的聖所。(代下30:27)
親愛的弟兄姊妹,希西家王有個美好的行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率先與北國的同胞修好,透過逾越節連結雙方不合的關係;請大家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那些人本來是你的好友,但因為一些誤會導致彼此不再說話、來往,造成你自己很自責;若您有這樣情形,可以學習希西家作法,在歲末的月份,找個彼此共同節慶日,以電話或寫信方式向他們問安,或邀約他們出來聚聚,化解彼此的心結;或許這樣的邀約對方不一定會接受,但我們也不必難過,因上帝知道我們的心意,神必會親自拿走我們心中這不愉快的心結,幫助您不再為這事自責,得到完全釋放,這豈不是件美事嗎?願與大家共勉。(王牧師)


靈修教材: 歷代志下 靈修心得筆記
靈修筆記2019年12月17日 讀經:代下33:1-13

回應:瑪拿西引誘猶大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行惡(代下33:3重新建築他父希西家所拆毀的邱壇,又為巴力築壇,做木偶,且敬拜事奉天上的萬象。代下33:6並在欣嫩子穀使他的兒女經火,又觀兆,用法術,行邪術,立交鬼的和行巫術的,多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惹動他的怒氣。),為此耶和華神警戒猶大王瑪拿西及百姓,但他們卻是不聽。耶和華調動亞述王的將領來攻擊猶大國,用手銬銬住瑪拿西,用銅鍊鎖住他,將他帶到巴比倫去。瑪拿西在這樣急難的時候,回想起他列祖的神─萬軍之耶和華,於是懇求耶和華神赦免他的罪,並在他列祖神面前極其謙卑。當他向神呼求禱告時,耶和華就允准他的祈求,垂聽了他禱告,使他歸回耶路撒冷,仍坐在王位上,這時瑪拿西才完全知道,惟獨耶和華才是他及百姓應該事奉的獨一真神。(代下33:13他祈禱耶和華,耶和華就允准他的祈求,垂聽他的禱告,使他歸回耶路撒冷,仍坐國位。瑪拿西這才知道惟獨耶和華是神。)
親愛的弟兄姊妹,從「瑪拿西」事件給我們一個提醒,耶和華是實行公義審判及賜憐憫人的神;神的兒女作錯事只要我們願意認罪悔改,神都願意赦免我們所犯的罪,給我們機會再次回到祂的身邊,這是神賜給人的恩典;但神的兒女我們也必須知道,不可故意及重複犯罪得罪神,這樣的人他就必會受苦了,因他得不到主所賜的恩典,盼望大家能僅記這教訓。(王牧師)


靈修教材: 歷代志下 靈修心得筆記
愛的尋找

參考經文:《 歷代志下30章1~27節》

他們邀請所有以色列人,從北部的但到南部的別是巴,一起到耶路撒冷來,照著法律的規定慶祝逾越節;人數之多是以前所沒有的。(歷代志下30章5節)

1949年,白寶珠收到孫理蓮牧師娘的信,決定來台灣樂生療養院服務痲瘋病患。後來她發現,許多病友來自澎湖,因此決定到澎湖尋找一個個躲在幽暗角落的患者。她從衛教醫療著手,設立馬公特別皮膚科,讓人用新眼光來看這個疾病,改變澎湖人的命運。在尋找病患的過程中,白寶珠吃了很多閉門羹,但是她用青春走遍澎湖64個島嶼,永不放棄地尋找需要關心的人,也融化當地居民對痲瘋病患的歧視。這位來自美國的「白姑娘」,後來在澎湖幾乎家喻戶曉。她盡一生守護痲瘋病患,被世界衛生組織譽為最合乎人性的醫療照護。2008年,90歲的白姑娘安息主懷,留下無盡的愛。

上主也以愛的尋找感動希西家王,透過預備逾越節的過程,來堅固所有以色列人的信心,尋回一個個遺忘上主的百姓。雖然當時北國以色列已滅亡,希西家王仍「派人告訴全體以色列人和猶大人,寫信給以法蓮支族和瑪拿西支族,邀請他們到耶路撒冷的聖殿一起慶祝逾越節,尊崇上主──以色列的上帝。」希西家王深刻體會上主的恩典,期待南北兩國一起預備、慶祝這重要節期。雖然節期時間已經過了,需要延期辦理,希西家仍定意要在這樣的機會中,凝聚以色列百姓的心。他派人前往各地,宣布慶祝逾越節的消息,可以想像會遭到譏諷、甚至遇到不領情的人。即使如此,也不能澆熄上主在他心中點燃的熱情,他更積極讓全以色列百姓藉著慶祝逾越節的機會,再次同心合一敬拜上主。

希西家王的主動邀請,讓心中渴慕上主拯救的百姓得到激勵。人民熱烈前來慶祝,無關希西家的個人魅力,而是上主呼召他成為「愛的尋找」管道,把失落在各地的百姓都帶回到上主面前。雖然有些人因為不潔淨而無法預備獻祭,或不慎違反規定吃了逾越節羔羊,但是希西家王讓利未人為他們預備祭物,甚至親自為他們禱告,求上主接納他們,饒恕他們的不完美。有誰是完美的呢?誰能達到上主的要求呢?人若有悔改的心,上主必定接納。希西家王以謙卑的態度,鼓舞人不要被眼前的限制影響,沒有指責和批評,只有接納他們愛上主的心,尋找他們回到上主面前,一起領受祝福。

我們面對信仰暫時失落的兄姊,或社會中被壓迫的人們,是責難?同情?或同理接納?若上主呼召我們用愛尋找失落的人,我們準備好放下成見來聆聽與接納他們的故事了嗎?

默想:

我如何讓「愛的尋找」,變成祝福他人的行動?

祈禱:

親愛的上主,求祢指教我,不僅用口來表達對祢的愛,更要在愛鄰舍的行動中,活出祢的愛。奉主名求,阿們。


靈修教材: 新眼光讀經
2022-10/12讀經:歷代志下 第三十章

✍ 2022-10/12 讀經:歷代志下 第三十章

✟受感的經文:
30:1 希西家差遣人去見以色列和猶大眾人,又寫信給以法蓮和瑪拿西人,叫他們到耶路撒冷耶和華的殿,向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守逾越節;
30:2 因為王和眾首領,並耶路撒冷全會眾已經商議,要在二月內守逾越節。
30:21 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大大喜樂,守除酵節七日。利未人和祭司用響亮的樂器,日日頌讚耶和華。
30:22 希西家慰勞一切善於事奉耶和華的利未人。於是眾人吃節筵七日,又獻平安祭,且向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認罪。
30:26 這樣,在耶路撒冷大有喜樂,自從以色列王大衛兒子所羅門的時候,在耶路撒冷沒有這樣的喜樂。
30:7 那時,祭司、利未人起來,為民祝福。他們的聲音蒙神垂聽,他們的禱告達到天上的聖所。

✟受感的話語:
希西家看到猶大和北國以色列的歷史,痛定思痛,決心悔改歸向神。
上一章〔歷代志下 第29章〕提到希西家恢復敬拜,親自打開殿門,潔淨聖殿和殿廊,帶人來敬拜…他選擇敬拜事奉,是得救的第一步;這一章〔歷代志下 第30章〕看見他堅定走第二步,守逾越節,帶領全國歸向神。

所羅門王之後,以色列已有兩百多年沒有這樣守過逾越節。
荒廢已久的逾越節,在希西家執政時再次重現…逾越節對猶太人來說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因為它表明神使百姓從奴隸的身分中得著釋放,以致生命得著更新。

如今,在這個悖逆的世代,希西家王守節的邀請,同樣也向我們發出!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都是神榮耀的選民!但是,我們也要作出選擇:要回轉事奉神,還是依舊享受罪中之樂,走向永刑而不自知?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主耶穌,謝謝祢揀選我們,成為祢榮耀國度的選民,雖然有時候我們像迷途的羔羊,走迷了路;求祢親自幫助我們,像希西家王一樣,能回轉到祢的面前,悔改向祢,好讓我們能重新享受屬神的喜樂!這樣禱告是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靈修教材: 神同在讀經
7/19 讀經進度

1. 歷代志下 29-30
2. 羅馬書 7
3. 詩篇 80:1-6
4. 箴言 19:18-19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2023-01/24_希西家呼籲守逾越節

【歷代志下 30:1-27】 
|希西家呼籲守逾越節|

希西家呼籲遵守逾越節是有重大意義的,首先就逾越節本身而言,它是紀念以色列民族當初從埃及逃出來,這個節期已成了全族從奴役中獲得釋放的象徵;也因著逾越節,以色列族成為神的選民,是屬於神所有的;遵守逾越節就是宣告神對以色列民的主權。神藉摩西對以色列人說:「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出十九4-6)。

其次,希西家王的籲請不單是對猶大,而是對「以色列和猶大眾人」,包括了寫給以法蓮和瑪拿西,邀請他們歸回、轉向耶和華。因為此時北國已被亞述滅亡,許多百姓已被擄到亞述帝國其他殖民地去。然而,從殘留下來的以色列人來看,他們在宗教方面已與周圍列國的異教無不同,所以他們對希西家的回應微乎其微。

雖然北方的回應渺渺,猶大人卻是在希西家的號召下,同心合意來順服神。他們大發熱心,熱烈慶祝逾越節,自動摧毀仍舊留在耶城中敬拜偶像的設施;百姓的興奮、主動,甚至使得祭司和利未人都感到慚愧,就再次自潔。真實的悔改必然帶來極大聖靈的喜樂。

詩人的經歷也是如此:「我閉口不認罪的時候,因終日唉哼而骨頭枯乾。黑夜白日,祢的手在我身上沉重;我的精液耗盡,如同夏天的乾旱。我向祢陳明我的罪,不隱瞞我的惡。我說:『我要向耶和華承認我的過犯,祢就赦免我的罪惡。』………祢是我藏身之處;祢必保佑我脫離苦難,以得救的樂歌四面環繞我。」(詩卅二3-7)親愛的弟兄姐妹,基督徒不能喜樂的原因當然很多,但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就是沒有真誠的、徹底的認罪悔改。因為喜樂是聖靈的果子,也是真實悔改者的生命特質;沒有認真活在神旨意的人,就沒有真實的悔改,也無法結出聖靈果子。

◆回應
親愛的天父!求祢常以得救的樂歌四面環繞我。求祢聖潔之光常常從高天臨到,幫助屬神的兒女真實悔改,得到聖靈的喜樂。阿們!

◆背經
祢是我藏身之處;祢必保佑我脫離苦難,以得救的樂歌四面環繞我。(詩篇 32:7)


靈修教材: 清晨嗎哪
上帝拯救

閱讀: 出埃及記3章7-10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下30-31章;約翰福音18章1-18節

我下來是要救他們。—出埃及記3章8節
在接到一名市民的通報後,一名警官開車沿著鐵軌行駛,尋找失事的車輛。他在黑暗中打著探照燈,直到發現一輛汽車橫跨在鐵軌上。當一列火車疾駛向汽車時,這位警官的行車記錄器拍攝到了這驚悚的畫面。他回憶說:「火車開得很快,時速高達80至130公里。」當時他毫不猶豫地採取行動,就在火車撞上汽車前的幾秒鐘,及時救出了昏迷的司機。

聖經告訴我們,通常在毫無盼望的時候,上帝是及時的拯救者。古時以色列人被困在埃及,飽受壓迫和欺凌,似乎毫無逃脫的指望。但在出埃及記中,我們讀到上帝賜給他們充滿盼望的話語:「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了;他們⋯⋯所發的哀聲,我也聽見了。我原知道他們的痛苦」(3章7節)。上帝不僅看見了,上帝也採取行動。祂說:「我下來是要救他們」(8節)。上帝帶領以色列脫離奴役,這是來自上帝的拯救!

上帝對以色列人的拯救顯明了祂的心意和能力,就是祂會救助我們所有需要幫助的人。上帝會幫助我們這些面臨絕境、唯有祂才能施行拯救的人。儘管我們的處境似乎嚴峻或絕望,但我們仍可專心仰望那位樂意施行拯救的上帝。

什麼事對你來說似乎毫無盼望而需要上帝的拯救?
你如何在這嚴峻的景況中仰望祂?
上帝啊,我在痛苦絕望中,祢若不幫助我,
我就看不見希望,求祢拯救我!

作者: 郭惟恩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出埃及記描述以色列人將要離開埃及的那段時期。他們在埃及居住了430年(出埃及記12章40節),生養如此眾多,以致埃及人決定苛待他們,來遏制他們的人數增加(1章6-10節)。上帝曾應許亞伯拉罕,要將他的後裔帶到迦南地(創世記15章13-16節,17章8節),乃是「流奶與蜜之地」(出埃及記3章17節),上帝必定持守祂的應許。在出埃及記第3章,上帝在燃燒的荊棘中向摩西顯現後,就開始啟動祂的計劃。然而,法老一開始不允許以色列人離開埃及,雖然到了第12章記述以色列人終得自由,但他們後來仍面對許多挑戰,甚至在曠野中漂流,最終才進入應許之地(參閱約書亞記3-4章)。

施竹俐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