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筆記2019年11月8日 讀經:代下3:1-5:1

回應:所羅門作王第四年二月初二日開工建造聖殿。建聖殿的地址就在「代下3:1耶和華向他父大衛顯現的摩利亞山上,就是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上。」,從這裡可看出,所羅門王非常尊崇父親的遺志,不敢違背父親遺願,這正是所羅門王蒙福的地方。從這章內容知道所羅門建聖殿時機,並不是在他登基的次日就建造聖殿,而是選在作王的第四年起(代下3:2),才執行聖殿建造工作,這是一個有智慧的王才會作出的決定,怎麼說呢?因建聖殿需很多經費,動用許多人力,等所羅門王執政一段時間,掌握國內大部分政治生態後,國家穩定後再來建聖殿百姓比較不會有怨言;另一關鍵的事,他本可以將聖殿建到自己皇宮附近,便於他自己敬拜神,但他沒有如此作,建殿位置仍選父親(大衛)指定的位置(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上)。言下之意,建聖殿這件大事所羅門完全遵守父親決定,且讓國內的臣民百姓知道,父親當時所選聖殿地址正是神所指定地點,他是遵照神旨意去建聖殿,並沒有因他而隨意更改建殿位置,代下3:17「將兩根柱子立在殿前,一根在右邊,一根在左邊;右邊的起名叫雅斤(神將建立),左邊的起名叫波阿斯(在神裡面有力量)。」更可看出所羅門建殿的心意。
親愛的弟兄姊妹,所羅門王(早期)真是耶和華神的忠實信徒,他讓百姓清楚知道要回到正確的信仰裡,不要再去拜偶像了,他完全遵照神的心意去作,如此才能蒙神賜恩福。盼望我們弟兄姊妹也都能學習所羅門對神敬畏的心,按著神的心意去行,而不是按著人的心意去行。(王牧師)


靈修教材: 歷代志下 靈修心得筆記
建造聖殿

參考經文:《 歷代志下3章1節~4章22節》

所羅門的父親大衛王已經為聖殿預備了一個地址,就是在耶路撒冷的摩利亞山上──上主曾向大衛顯現的地方,在耶布斯人亞勞拿的打麥場。(歷代志下3章1節)

聖殿,是以色列人聚集敬拜上主之處,也是上主同在的象徵。以今日而言,教會就是聖殿。教會,不僅是蒙恩的罪人受上主恩典呼召而聚集的群體,也指這個信仰群體聚集敬拜的場所。在宗教信仰自由的台灣,隨處可見○○教會的招牌,禮拜時間一到,不分宗派及規模大小,總有一群人湧入自己所屬的教會,聚集敬拜、領受上主話語、弟兄姊妹彼此分享。

有些教會因著空間需求、事工需要、異象目標等因素,而啟動建堂計畫,期待有了新的教堂,可以進行更多事工。要從無到有的購地建堂,實在是件難事,特別對弱小教會而言,有如登天之難。因此,有些教會改為購買現有建築空間加以改造,好符合教會事工之用途。不過,「建堂」可以是信心的考驗,卻也可能是人性的試探。有些教會建堂完成後,彼此更加合一;有些教會卻因意見不合,而造成分裂。後者這種情況比比皆是,不可不慎。

歷代志下3章1節提及,聖殿建造的位置要在「大衛指定的地方」。為何要在那指定的地方呢?因那裡是「人悔改的地方」。歷代志上21章記載,大衛擅自數點百姓而惹了上主的憤怒,大衛自知犯罪後,便照著上主的指示在耶布斯人亞勞拿的禾場築壇獻祭,上主才收回怒氣。大衛指定建造聖殿的地方,就是他悔改而蒙恩與上主相會的地方,因此所羅門王才在那裡建造聖殿。這也代表:聖殿的根基是建立在人的悔改之上,如果人沒有先悔改歸向上主,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不能得著上主悅納。

上主說:「我是至上神聖的上帝;我永遠存在。我住在至高神聖的地方,但也住在痛悔和謙卑的人當中……。」(以賽亞書57章15節)又說:「我看顧謙卑痛悔的人,也喜愛聽從我話的人。」(66章2節)上主在至高之處,卻也看顧謙卑在祂面前悔改,願意遵行祂話語的人。當我們想著如何建造聖殿,使人在當中更舒適安全時,請別忘了,上主不只在聖殿中,祂也在人的心中,祂鑒察我們的心是否純正、明察我們建造聖殿的動機是否純良。願主幫助我們在祂面前謙卑悔改,能以悔改的心成為建造聖殿的根基。當我們為罪痛悔而改變生命,將更能體會來自上主的恩惠與慈愛。

默想:

當我以服事奉獻來建造教會時,是否有先在上主面前悔改?

祈禱:

親愛的上主,祢高高坐在寶座上,祢也鑒察人心。求祢讓我有純良的心,單單為了建造教會而服事,好讓祢的名被彰顯。當我的心思不是為了祢,求祢使我能謙卑悔改,因祢與謙卑悔改的人同在,祢不看輕憂傷痛悔之心。奉主名禱告,阿們。


靈修教材: 新眼光讀經
2022-09/15讀經:歷代志下 第三章

✍ 2022-09/15 讀經:歷代志下 第三章

✟受感的經文:
3:1 所羅門就在耶路撒冷、耶和華向他父大衛顯現的摩利亞山上,就是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上、大衛所指定的地方預備好了,開工建造耶和華的殿。
3:3 所羅門建築神殿的根基,乃是這樣:長六十肘,寬二十肘,都按著古時的尺寸。
3:11 兩個基路伯的翅膀共長二十肘。這基路伯的一個翅膀長五肘,挨著殿這邊的牆;那一個翅膀也長五肘,與那基路伯翅膀相接。
3:12 那基路伯的一個翅膀長五肘,挨著殿那邊的牆;那一個翅膀也長五肘,與這基路伯的翅膀相接。
3:17 將兩根柱子立在殿前,一根在右邊,一根在左邊;右邊的起名叫雅斤,左邊的起名叫波阿斯。

✟受感的話語:
所羅門建殿時,在材料的送達到開始建殿的過程,執掌者吩咐能以執行才是工程建造的開始,執掌者就是耶和華;耶和華在摩利亞山上顯現更讓所羅門知道為何要在這地方建殿,從前面資料的考察可以分三點:
1. 那是停止殺戮的地方(亞伯拉罕與以撒的事件)。
2. 獻祭的地方(前人常常是流動來建立會幕)。
3. 神向人顯現的地方…耶和華要在這建殿都有重大的關聯性,更是耶和華的美意。

〔歷代志下 3:3〕建殿的起頭說到神殿的根基,可以讓我去思想教會的根基在哪裡?神的話語就是一切的根基;比如建築業,建築業其中要重視的就是根基與尺寸…雖然如此,我們更要清楚了解,沒有任何人能夠比神的智慧更準確!

當兩個基路伯的翅膀相接豎立在聖殿的牆,這種有翼的活物是神臨在的象徵。至聖所:這是一間長寬高均為二十肘的房間,記錄了聖殿中最重要的部分,以及至聖所的建築過程;至聖所的長、寬、高(此處漏記)均為20肘(約9.12米),是正立方體的建築。聖經中正立方體象徵絕對的完整性(以西結書 48:20、啟示錄 21:16),因此至聖所象徵著神的絕對而完全的臨在。

「將兩根柱子立在殿前,一根在右邊,一根在左邊;右邊的起名叫雅斤,左邊的起名叫波阿斯。」左邊稱為雅斤,右邊稱為波阿斯…雅斤意為「祂必堅立」,波阿斯意為「在祂裡面有能力」;兩銅柱均是「堅立之能力」的意思,這麼大的銅往以色列人從未見過,用它放在殿前乃是表明堅立的能力,保守的能力。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主,祢是我永遠的榮耀,讀到所羅門建殿的過程、看到祢所給的次序…一步一步的帶領人們,按照祢所給的智慧來建造聖殿,也使人看到神同在的依據,唯有那獨一的神才是人們敬拜的對象。奉主耶穌的名禱告!


靈修教材: 神同在讀經
7/6 讀經進度

1. 歷代志下 3-4
2. 使徒行傳 24
3. 詩篇 77:11-15
4. 箴言 18:16-18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2023-12/25_聖殿工程

【歷代志下 3:1-17】
|聖殿工程|


若與列王記上比較,本章對聖殿工程的記述,只能稱之為摘要。由此可以得知,歷代志作者記述本章的主要目的,不在於告知讀者工程的細節,只是要讀者感受到聖殿的宏偉氣勢、金碧輝煌,進而激動讀者嚮往之情。

聖殿的壁面是由黄金與寶石鋪陳,大殿與至聖所中充滿了天使的浮雕與雕塑,因為聖殿就是要人感受到神同在的所在。這不但是舊約時代聖殿存在的目的,同時也是新約時代,教會存在的目的。當然,筆者所言之教會,並非指著當今眼見掛招牌的聚會場所,而是指著蒙基督寶血贖回,同奔天路的基督徒相愛團體。當基督徒團體真實合一相愛,愛神愛人的時候,世人就能經驗到神的同在,也才能夠真實相信主耶穌是神差來的救主。

主耶穌臨上十字架前教導說:「我不但為這些人祈求,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信我的人祈求,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祢父在我裏面,我在祢裏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裏面,叫世人可以信祢差了我來。祢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我在他們裏面,祢在我裏面,使他們完完全全的合而為一,叫世人知道祢差了我來,也知道祢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約十七20-23)。這段經文裡面,講到合一相愛的三面,一面是講到信徒的合一相愛;一面講到三一神與基督徒的合一相愛;另一面是講到三一神的合一。而所有的合一都指向一個目的:「叫世人知道祢差了我來」。

神的同在並不抽象,也不只是一種主觀的感覺而已。基督的救贖原本就是要把神的同在帶回到屬神團體中,當基督徒們真實過著聖潔相愛的生活,神的作為就會彰顯在我們中間,正如使徒行傳二章41至47節所描述的,不但「眾人都懼怕,使徒又行了許多奇事神蹟」(徒二43),而且「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徒二47)。神的同在不但可以主觀的感受,也可以具體經歷,更可以用眼看、用手摸、用口述說。

親愛的基督徒,今天世人與教會之所以不能明白、不能體會神的同在,乃是因為基督徒對神不委身、對教會不委身;沒有委身、就沒有相愛,「合一」就只能「空談」,基督徒的聚集只是個沒有神同在的空「聖殿」。

◆回應
天父!求祢幫助我和今天的每一位基督徒都能帶來與祢同在的彰顯!求祢幫助每一個地區的眾教會,都能真實相愛,使神的同在、與奇妙的作為都能顯明在未信者面前,阿們!

◆背經
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祢父在我裏面,我在祢裏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裏面,叫世人可以信祢差了我來。(約翰福音 17:21)


靈修教材: 清晨嗎哪
歷代志下 3:1-4:10

敬拜詩歌:早晨的聲音 (有情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AMx3cGa7iM

一、安靜:我的心切慕祢,如鹿切慕溪水,惟願我的禱告進入祢的殿,達到祢面前。
二、讀經:歷代志下 3:1-4:10
1. 重點說明
聖殿開始動工了,在所羅門作王的第四年,地點是摩利亞山,位於耶路撒冷的最高處,這是過去亞伯拉罕獻以撒的地方。也是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以色列爆發瘟疫時,大衛在此處築壇獻祭(參代上 21:18),所以這裡也是一個恩典的地方。本章記錄了聖殿的大小、結構、材料,以及基路伯、兩根柱子(雅斤、波阿斯)、銅壇、銅海、洗濯盆、金燈台、陳設餅桌…等資料。整個建殿過程共花了七年時間,終於完成大衛的心願,此處也成為百姓敬拜的地點,每天都要在此向神獻祭。
2. 鑰節:所羅門就在耶路撒冷、耶和華向他父大衛顯現的摩利亞山上,就是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上、大衛所指定的地方預備好了,開工建造耶和華的殿。(代下 3:1)
三、默想:
■聖殿的地點在哪裡?這個地方由誰指定?(3:1)
■聖殿有多大?(3:3)裡面有些什麼聖物?(3:10、15,4:1-2、6-9)
■大衛何以會選擇摩利亞山上,阿珥楠禾場作為聖殿的位置?在我生命中是否也有一個地方,在那裡曾經深刻經歷神豐沛的恩典?每次想到這個地方的感受是如何?會想要跟神說什麼? 
四、禱告:感謝主!阿珥楠禾場是一個恩典的地方,在基督裡,我也飽嚐恩典,幫助我在恩典之處與祢相遇,活出祢的榮美,時時與祢親近,與祢同行!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歷代志下 3-4 章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舊約歷史書下:王、代、拉、尼、斯)
越發增多

閱讀: 出埃及記1章6-14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下1-3章;約翰福音10章1-23節

越發苦害他們,他們越發多起來,越發蔓延。—出埃及記1章12節
如果有足夠的陽光和水,豔麗的野花將覆蓋整個加州,包括羚羊谷和菲格羅亞山地區。但當乾旱來襲時,會發生什麼事呢?科學家發現某些野花會將大量的種子儲存於地下,不讓它們破土而出、生長、繁衍,而是等到乾旱過後,這些植物才會用保存下來的種子重新開花繁盛。

古以色列民也同樣在條件惡劣的埃及境內繁衍眾多。監管奴隸的督工們迫使以色列民在田間工作並製造磚塊,殘酷地命令他們為法老王建造兩座大城。法老王甚至為了要減少以色列的人數,而殺害他們的男嬰。但因著上帝扶持以色列民,即使埃及人「越發苦害他們,他們越發多起來,越發蔓延」(出埃及記1章12節)。許多聖經學者估計,以色列民在埃及為奴期間,其男人、女人和孩童的總數可高達或超過200萬人。

過去上帝如何保守祂的子民,今天祂也同樣會扶持我們。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上帝都能幫助我們。縱然我們可能會擔心還要經歷另一段艱苦時期,但聖經向我們保證,上帝既奇妙地看顧今天盛開、明天就凋謝的野花,祂也必定會供應我們的需要(馬太福音6章30節)。

為何在人生的「旱季」,我們很難信靠上帝?
上帝過去如何供應你,你要如何述說祂信實的供應,來鼓勵你所認識的人?
天父,有時候我真是感到寸步難行。求祢今天供應
我一切所需,並幫助我倚靠聖靈的能力繼續堅持下去。
作者: 史珍妮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公元前1650年至1550年間,被埃及人稱為「牧者君王」或希克索斯人(Hyksos)的外來閃族人,占領並統治埃及北部,也就是以色列人居住的地方。這些統治者在公元前1540年左右被驅逐,可能就是後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原因。那時埃及有「新王起來」(出埃及記1章8節),非常敵視埃及境內剩餘的閃族人。當時那些剩下的希克索斯人,也許就是埃及王法老擔心會與以色列人結盟的「仇敵」(10節)。

法老的解決方案是用越發嚴酷的方式壓迫以色列人,首先是強迫他們做苦工,去建造當代宏偉的建築物(11節)。由於只有埃及最南部才能開山取石,因此法老下令讓以色列人承擔極其艱苦的工作,就是用黏土混合貝殼或稻草做成泥磚(14節)。在埃及乾燥炎熱的氣候中,這些磚塊被曬乾之後,就非常經久耐用。

白茉妮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