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筆記2019年12月9日 讀經:代下28:1-15

回應:代下28:1-4「亞哈斯登基的時候年二十歲,…不象他祖大衛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卻行以色列諸王的道,又鑄造巴力的像,…用火焚燒他的兒女…。」亞哈斯年輕時就登王位,沒有遵從前任四王的路線,反而恢復了迦南假神崇拜宗教。亞哈斯在王任內做了二件錯事,說明如下:(一)第一件錯事:拜偶像。亞哈斯在他統治期間自始至終都在作偶像崇拜,他鑄造巴力像(代下28:2),並在欣嫩子谷燒香(代下28:3),在邱壇和山岡上獻祭(代下28:4)。他甚至崇拜摩洛假神,用自己的子女獻祭。(二)第二件錯事:寧願求助外力,也不依靠神的幫助。當亞蘭王「利汛」和以色列王「比加」入侵猶大(代下28:5-15),當時亞述在「提革拉毗尼色」的統治下,施行強硬的領土擴張政策;因此,受到威脅的以色列王比加和亞蘭王利汛便結盟,並要求猶大國加盟,卻被亞哈斯王拒絕;為此,「利汛」與「比加」聯合起來想要來攻打猶大國(賽7:1-6),神透過先知以賽亞告訴猶大王亞哈斯,但亞哈斯不接受神透過以賽亞所說的話(賽7:7-9),反而去求助於亞述王提革拉毗尼色(王下16:7亞哈斯差遣使者去見亞述王提革拉毗列色,說:我是你的僕人、你的兒子。現在亞蘭王和以色列王攻擊我,求你來救我脫離他們的手。)。亞哈斯不相信神的幫助,反而想依賴人的力量來躲過危機,這樣的行為是極其愚昧的作法。
親愛的弟兄姊妹,亞哈斯王所做的事,不效法前任四王的作法,反而去拜假神;當外敵侵略時,不去祈求神的幫助,反而想聯合外力苟且偷生。我們從歷史去看這問題,亞哈斯所做的完全不符合神的心意,才會陷到這樣的光景。亞哈斯帶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警惕,屬神的兒女,凡事都要遵主的意去行,而不是去依靠假神或依靠外力勝過所遇的困難,這非神的旨意。祈求主幫助我們能凡事都依靠神,而不是依靠人的幫助。(王牧師)


靈修教材: 歷代志下 靈修心得筆記
靈修筆記2019年12月10日 讀經:代下28:16-27

回應:猶大王亞哈斯為了抵抗「亞蘭」和「以色列北國」聯軍的侵略,求助於亞述王,從王下16:9知道亞述王確實幫助猶大亞哈斯,把亞蘭殲滅了,也滅了北國以色列(王下17:5-6),亞哈斯似乎在這件事上得到亞述王的幫助;然猶大國也沒有因此就國泰民安、強盛,反而更經常受外族勢力攻擊(如:以東人及非利士代下28:17-18),其主因是猶大王遠離了耶和華神。這時亞哈斯又想再次請亞述帝國來幫忙,沒想到亞述王不但沒幫忙,反而來攻擊猶大。(代下28:20亞述王提革拉毗尼色上來,卻沒有幫助他,反倒欺淩他。)就在這時候亞哈斯作了得罪神的事(代下28:22這亞哈斯王在急難的時候,越發得罪耶和華。)什麼事呢?他向攻擊他的大馬士革(亞蘭)神明獻祭,請這假神來幫助他解困。(代下28:23),亞哈斯這一祈求不但沒解困,反而使猶大國滅亡。
親愛的弟兄姊妹,人面對神的懲戒時通常會有二種反應:(一)知道自己錯了,得罪神,願意認罪悔改歸向神,神就赦免他的罪。(二)明知道自己得罪神,但死不認錯,越發敵對神,走向邪惡的路。猶大亞哈斯王就是屬第二種做錯事死不認錯,甚至破壞聖殿裡的器具;這種人受到神的懲戒及災難,不但不肯悔改,反而變更加邪惡,最後就是走向滅亡。祈求主幫助我們認清自我,犯了錯趕緊向神認罪悔改,神必會賜給我們新的生命。(王牧師)


靈修教材: 歷代志下 靈修心得筆記
勇氣

參考經文:《 歷代志下28章1~15節》

聽我說!這些俘虜是你們的弟兄姊妹。放他們回去吧,不然,上主要發怒懲罰你們的。(歷代志下28章11節)

亞哈斯王是一個屈就外來勢力的猶大王,他拒絕上主的帶領,讓猶大百姓陷入萬劫不復的痛苦。上主懲罰他,讓他在戰場上不斷被打擊。但是他面對這些攻擊,卻堅決不悔改,反而尋求異教神明的幫助。亞哈斯王偏離上主的道路,他在欣嫩子谷燒香,隨從迦南人的風俗,把自己的兒子當燒化祭獻給偶像,又在神廟內、山岡上、樹蔭下獻祭,燒香。

亞哈斯為了實現狂大的野心,希望在戰敗局勢中改變,他簡直殺紅了眼。他鐵了心腸,就是要和上主對抗。因此,上帝准許以色列打敗亞哈斯,一天內殺12萬猶大精兵。然而,上主還是給亞哈斯機會悔改,透過先知俄德提醒北國以色列領袖,不可對猶大俘虜如此殘暴,要放他們回去,以免惹上主怒氣。以色列領袖聽了先知的話,就照顧猶大俘虜,拿衣服和鞋子給他們穿,供給他們足夠的食物,用橄欖油擦他們的傷口,把走不動的放在驢背上,遣送所有俘虜回猶大地區。

猶大國雖戰敗,但仍是上主的兒女,所以上主要以色列的領袖實踐祂的慈愛與憐憫。以色列領袖中仍有敬畏上主的人,他們沒有被罪惡挾制,心存憐憫,忠心遵行祂的教訓。相反的,猶大王亞哈斯內心邪惡,背離了上主,為國家帶來難以彌補的傷害。即使如此,上主仍然出手拯救猶大國,施予恩典。上主差派先知向以色列的領袖發出諫言。

先知「俄德」的名字,意思為「復原者」,他在以色列王比加和猶大王亞哈斯年間做先知。面對北國軍隊來勢洶洶,上主給俄德勇氣,勇敢的傳達上主的信息。面對怒氣沖天的以色列大軍,他不討好人、也不妥協,忠實傳達上主的警告,影響了有良心的首領。俄德的勇氣不僅拯救猶大免於被擄,也救了以色列免除上主的懲罰。

2019年12月,中國醫師李文亮在群組貼文,警告恐有新型肺炎,要提高警覺,卻被中共認定造謠。李文亮後來染上武漢肺炎離世,疫情也擴散全球。李文亮勇敢吹哨,期望守住破口;無奈卻被當局打壓,使疫情一發不可收拾。身為基督徒,面對信仰不該只是紙上談兵。上主讓我們身在各樣處境,讓我們聆聽失去盼望的故事,信仰不是停留在禱告而已,而是更有智慧與勇氣去改變現況。

默想:

雖然為上帝國付出有時會被黑暗籠罩,但是上主必賜予勇氣,使我能夠看見黎明到來。

祈禱:

親愛的上主,求祢幫助我在信仰反省中,堅持活出從祢而來的公義和誠實。奉主名求,阿們。


靈修教材: 新眼光讀經
僥倖帶來失敗

參考經文:《 歷代志下28章16~27節》

他說:「敘利亞人的神幫助了敘利亞諸王;如果我向他獻祭,他也可能幫助我。」這事使亞哈斯和他的國家遭遇災難。(歷代志下28章23節b)

以東王來攻擊亞哈斯,非利士人也來攻擊他,亞哈斯被兩面夾攻,深陷危機。亞哈斯想扭轉劣勢,用金錢收買亞述王,希望大國來為他除去威脅。不過,亞述王不但沒幫忙,反而敵對亞哈斯。即使亞哈斯王把聖殿和王宮的金子,及民間領袖的金子都進貢亞述,也毫無用處。亞哈斯王遇到困難,卻不願求告上主,反而求告其他神明。他向攻擊他的敘利亞人的神明獻祭,更得罪上主。亞哈斯王毀壞聖殿中的所有器具,封閉聖殿,在耶路撒冷各地設立祭壇。

即使面對諸多危機,亞哈斯王仍不向上主悔改。他想從戰勝他的敘利亞人祭拜的神明尋求解決,哪個神明能讓他得勝,他就向那個神明獻祭。他不認為上主可以讓他戰勝,因為上主懲罰他,使他不斷戰敗。亞哈斯王著魔似地要抓回掌控權,甚至不惜把子女當祭品獻給外邦神明。他越想靠自己掌控一切,國勢就越衰退。面對上主的恩惠,亞哈斯王斷然拒絕,也不願悔改。

當我們面對生命的重擔時,是尋求人的幫助,還是尋求上主的大能?其實,我們可以同時進行,但我們的態度要正確,當知一切都是上主掌權。面對困境時,我們需要更謙卑尋求上主的帶領,回轉向祂,讓我們的生命更堅定,不致被困難打倒。

亞哈斯20歲登基,年輕時犯了小小的罪,他卻毫不在意,讓罪成為吞噬其生命的習慣,久了就深陷當中。同樣的,我們若沒有順服上主的管教,沒有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心存僥倖,一旦被罪得逞,將越陷越深,最後必難以敵擋世上的誘惑。

2020年一開始,台灣面對武漢肺炎疫情時,因國際間的混亂訊息,及國內政策還在調整腳步中,許多謠言造成民眾恐慌。幸而政府站穩腳步,除了做好各樣防疫措施,並積極追求國際互助。台灣的防疫成功,在全世界創下了不可能的任務。對於這次防疫成功,防疫指揮中心總指揮陳時中部長說:「沒有僥倖,我們已經準備17年了。」一個國家能安定民心,又能在國際間成為助人角色,不能靠自私自利的個人主義,而是要願意以彼此相顧的態度來邁向偉大的目標。我們信仰也是如此,不能倚靠眼目所見的利益來作為敬拜上主的條件,乃是全心敬畏上主,願意讓祂在我們生命中掌權,用我們的生命回應祂。

默想:

我如何保守心思意念,不被惡所牽引,不讓僥倖的心理成為我領受祝福的阻礙?

祈禱:

親愛的上主,求祢賜我柔軟的心,當我生命遇到難題時,求祢幫助我更謙卑尋求祢。奉主名求,阿們。


靈修教材: 新眼光讀經
2022-10/10讀經:歷代志下 第二十八章

✍ 2022-10/10 讀經:歷代志下 第二十八章

✟受感的經文:
28:8 以色列人擄了他們的弟兄,連婦人帶兒女共有二十萬,又掠了許多的財物,帶到撒瑪利亞去了。
28: 但那裡有耶和華的一個先知,名叫俄德,出來迎接往撒瑪利亞去的軍兵,對他們說:因為耶和華─你們列祖的神惱怒猶大人,所以將他們交在你們手裡,你們竟怒氣沖天,大行殺戮。
28:10 如今你們又有意強逼猶大人和耶路撒冷人作你們的奴婢,你們豈不也有得罪耶和華─你們神的事嗎?
28:11 現在你們當聽我說,要將擄來的弟兄釋放回去,因為耶和華向你們已經大發烈怒。
28:12 於是,以法蓮人的幾個族長─就是約哈難的兒子亞撒利雅、米實利末的兒子比利家、沙龍的兒子耶希西家、哈得萊的兒子亞瑪撒─起來攔擋出兵回來的人,
28:13 對他們說:你們不可帶進這被擄的人來!你們想要使我們得罪耶和華,加增我們的罪惡過犯?因為我們的罪過甚大,已經有烈怒臨到以色列人了。
28:14 於是帶兵器的人將擄來的人口和掠來的財物都留在眾首領和會眾的面前。
28:15 以上提名的那些人就站起,使被擄的人前來;其中有赤身的,就從所掠的財物中拿出衣服和鞋來,給他們穿,又給他們吃喝,用膏抹他們;其中有軟弱的,就使他們騎驢,送到棕樹城耶利哥他們弟兄那裡;隨後就回撒瑪利亞去了。

✟受感的話語:
亞蘭和以色列聯軍的入侵,被擄的猶大人帶到以色列後,神差遣先知俄德,出來迎接往撒馬利亞的軍兵,責備他們在猶大大行殺戮,如今還要強逼他們作奴婢,不怕神發怒嗎?先知稱戰俘為弟兄,勸他們趕快將擄來的弟兄釋放回去。

許多在場的以法蓮族長聽了,立刻出來攔阻以色列軍兵回來的人,不許他們將擄來的猶大人帶回去得罪神…於是軍兵他們將擄來的人和掠來的財物交出來;族長們給赤身的人衣服、鞋子穿,又給他們食物吃喝,用膏抹他們,將軟弱的用驢將他們送回去。以色列百姓親切的對待了猶大的戰俘,以弟兄之情相待,讓一場危機,在和平溫暖中化解了神的憤怒。

「耶和華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赦免罪孽和過犯,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民數記 14:18) 以色列人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是因神惱怒猶大人的罪。我們的神是信實的、公義的神,斷不以有罪的為無罪的;祂在審判中仍大施憐憫,被擄的仍然能歸回…求神保守我們的心,在艱難困苦中要離惡行善,回轉歸向神,領受祂赦罪的恩典,聽從神的話語,彼此恩慈相待。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主耶穌,感謝祢是守約施慈愛的神,人們雖然失信,但祢仍然是可信的…在困苦、急難中求主使我們的心,不要離棄祢,不要以別神代替祢,免得我們愈發得罪祢而自取滅亡。

求主使我們順服祢的話語,先知的講論都能查驗、明辨,善美的要持守,各樣
的惡事要禁戒不做,彼此饒恕、恩慈相待。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靈修教材: 神同在讀經
7/18 讀經進度

1. 歷代志下 27-29
2. 羅馬書 6
3. 詩篇 79:8-13
4. 箴言 19:17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2024-01/21_亞哈斯的悖逆

【歷代志下 28:1-27】
|亞哈斯的悖逆|

亞哈斯是自從掃羅以來,第一個全然失敗的王(亞他利雅不算合法的猶大王)。頭四節經文是一張可怕的罪行清單。第2節給他的評語是「行以色列諸王的道」。亞哈斯信奉了外邦宗教的偶像,並全盤承襲了其習俗,徹底反映了他執迷不悟的性格和「與耶和華敵對」的動機。而最恐怖的是,他也以自己的小孩為火祭。第3節則已經暗示亞哈斯如此舉動可悲的後果,因為他所從事的習俗,正是那些被逐離迦南之外邦人的惡劣宗教習俗。經文中的暗示已經為「被擄於巴比倫」做了伏筆。

第9至15節記載了一段列王記遺漏的事蹟,刻意的將南北國的光景拿來對照,證實此刻的猶大國比較以色列國還要屬靈荒涼。北國仍有耶和華的先知發聲,而且人民與領袖也順從先知的話,並對耶和華的憤怒戒愼恐懼;相對照之下,猶大國的君王與首領,不但對先知的警戒充耳不聞,而且故意去行激怒耶和華的惡事。歷代志的作者故意的在此褒北貶南,除了凸顯亞哈斯的荒腔走板,也要藉著讚許北國的作為,說明公義的神並没有重南輕北的既定立場;沒有一方可以依靠族譜、血統獲得神永遠的青睞。要跟神站在同一邊,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遵行神的旨意、命令,討祂的喜悅。

認識亞哈斯使我們無法想像世上真有這樣的人。聽聽保羅如何提醒提摩太:「你該知道,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因為那時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磅讟、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無親情、不解怨、好說讒言、不能自約、性情兇暴、不愛良善、賣主賣友、任意妄為、自高自大、愛宴樂、不愛神,有敬度的外貌,卻背了敬度的實意;這等人你要躲開」(提後三1-5)。保羅提醒提摩太:「這等人你要躲開,因為他們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可以想見,這等人應該是在教會裡面。

可不是嗎?有些基督徒表面上紳士淑女,私底下不倫不類、欺世盜名,以基督徒的身份遮蓋醜陋、不法的勾當,把認罪悔改當作消彌良心遣責的工具;每次都痛哭流涕,卻沒有一次真正離棄罪悪。這等人的行徑比亞哈斯更惡!我們千萬不要以為「沒人知道暗地裏的事」,神的光是無處不在的。

◆回應
親愛的天父!謝謝祢把亞哈斯的惡行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看見「何謂硬心的人」。求祢保守我們的心,不要以敬虔的外貌遮蓋內裡的剛硬。阿們!

◆背經
賣主賣友、任意妄為、自高自大、愛宴樂、不愛神,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這等人你要躲開。(提摩太後書 3:4-5)


靈修教材: 清晨嗎哪
歷代志下 28:1-27

敬拜詩歌:真神之愛 The love of God (piano) (讚美 01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cy72HULWtM

一、安靜:我心緊緊跟隨祢,在祢的光中得見光。
二、讀經:歷代志下 28:1-27
1. 重點說明
南國烏西雅的兒子約坦是個好王,使國家走向平順與強盛。但他的兒子亞哈斯卻行北國諸王的道,又拜巴力獻兒女為祭,神使用亞蘭、以色列、以東、非利士來管教亞哈斯,盼望他回轉。但是,亞哈斯絲毫沒有自省的能力,反而更加執迷不悟,他天真地以為可以得到敵國亞述的援助,甚至膜拜亞蘭的神,期盼能使國家強盛;他卻完全沒有意識到,國家之衰敗的主因,正是他離棄神的緣故!
2. 鑰節:這亞哈斯王在急難的時候,越發得罪耶和華。他祭祀攻擊他的大馬色之神,說:因為亞蘭王的神幫助他們,我也獻祭與他,他好幫助我。但那些神使他和以色列眾人敗亡了。(代下 28:22-23)
三、默想:
■亞哈斯作王時,遭到哪些國家的攻擊?(v.5、v.8、v.17、v.18)亞哈斯在急難時尋求哪個國家的幫助?(v.16)
■亞哈斯為什麼要去拜大馬色的神?(v.23)他最後的結局是如何?(v. 27)
■我會用什麼話形容亞哈斯?在亞哈斯的身上,我學到什麼功課?
四、禱告:親愛的主,願主的靈時刻光照我,不要自以為是,按著自己的想法離棄神的教導,以致陷入罪中卻不自知!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歷代志下 27-28 章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舊約歷史書下:王、代、拉、尼、斯)
智慧的建造者

閱讀: 箴言14章1-3、26-27、33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下28-29章;約翰福音17章

智慧婦人,建立家室,愚妄婦人,親手拆毀。—箴言14章1節
索傑納‧特魯斯(Sojourner Truth)的本名是伊莎貝拉·鮑姆弗里。她於1797年出生在紐約州埃索普斯鎮一個奴隸家庭。她所生的孩子大部分都被賣為奴隸,但在1826年,她抱著在襁褓之中的女兒投奔自由,跟一個資助她獲得自由的家庭同住。她沒有讓不公的制度使他們一家骨肉離散,而是採取法律行動讓小兒子彼得回到身邊,這對當時的非裔美國婦女來說,是一項了不起的壯舉。她知道若沒有上帝的幫助,她絕對無法撫養孩子,因此她成為基督徒。後來她改名為索傑納‧特魯斯,意思是追求真理的旅居者,表明她的生命是以上帝的真理為基礎。

箴言14章的作者所羅門王告訴我們,「智慧婦人,建立家室」,反之,沒有智慧的就「親手拆毀」(1節)。這個比喻表明上帝讓願意聽從的人得著智慧。如何用智慧建立家室呢?就是「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以弗所書4章29節;另見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1節)。如何將其拆毀呢?箴言14章給了答案:「愚妄人口中驕傲,如杖責打己身」(3節)。的確,傷人的言語會挑起爭端。

因著上帝的智慧,特魯斯在患難時有了「避難所」(26節)。雖然我們或許不需要解救自己的孩子脫離不公義,但我們可以像特魯斯一樣,以上帝的智慧為根基建立家室。

你是以什麼為建立家庭的根基?
這週你要如何以上帝的智慧來堅固你的家庭?
天父,求祢賜下智慧讓我建立永久的產業,榮耀祢的名。
作者: 華琳妲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箴言14章1節告訴我們:「智慧婦人,建立家室」,而不是拆毀一個家庭。箴言31章10-31節更是完整地描述了這位智慧婦人。這等「才德的婦人」(10節),不僅「開口就發智慧」(26節),而且能得體又有尊嚴地管理她的家庭和事務,且「張手賙濟困苦人,伸手幫補窮乏人」(20節)。新約中的婦女多加和呂底亞,在許多方面都符合這一描述。多加(或稱大比大)是一個門徒,她常做「裡衣外衣」且「廣行善事,多施賙濟」。她病逝之後,彼得讓她從死裡復活(使徒行傳9章36-42節)。呂底亞則是「賣紫色布匹的」,「素來敬拜上帝」,樂意開放自己的家接待保羅和他的同伴(16章13-15、40節)。智慧婦人的關鍵特質是「敬畏耶和華」(箴言31章30節)。

柯愛莉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