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這兩段經文有個很強烈的對比,第一段經文(代下25:11-13)在述說亞瑪謝當上猶大王前半段日子的經過,亞瑪謝聽從一個神人對他說的話「王啊,不要使以色列的軍兵與你同去,因為耶和華不與以色列人以法蓮的後裔同在。」,亞瑪謝遵守了神人對他說的話,叫那些從以法蓮(北國以色列)募來的軍兵回家去,亞瑪謝這樣的舉動得著神的喜悅,藉由神的幫助得以打敗了西珥人。第二段經文(代下25:14-24)當亞瑪謝戰勝以東人回來後,把西珥人的「神像」帶回,立為自己的神,在這假神面前叩拜燒香,而不去拜真神,這點惹怒了上帝;雖如此,神還是給他一個機會認罪悔改,另差一個先知去見他,說:「這些神明不能救它的民脫離你的手,你為何尋求它們呢?」但亞瑪謝不聽從先知的話,依然我行我故,神最後便興起北國「約阿施王」打敗猶大國亞瑪謝,且將亞瑪謝生擒;亞瑪謝王最後死在猶大百姓刀下。(代下25:27自從亞瑪謝離棄耶和華之後,在耶路撒冷有人背叛他,他就逃到拉吉;叛黨卻打發人到拉吉,將他殺了。)
親愛的弟兄姊妹,猶大亞瑪謝王的事件再次給我們很大的提醒,當亞瑪謝遵守耶和華神的教導去行,他就可以平安度日;反之,當亞瑪謝不遵守神的教導去行時(拜假神),就是他準備走向滅亡的日子。透過亞瑪謝的警告,幫助神的兒女不管得時或不得時,得志或不得志,總要遵照神的話去做,要有始有終,直到回天家為止,都不可改變對神的信心與作為。(王牧師)
參考經文:《 歷代志下25章1~28節》
亞瑪謝問神的人:「我已經付給他們的銀子怎麼辦呢?」神的人說:「上主會賜給你更多!」(歷代志下25章9節)
有一則阿拉伯的智慧故事,提到一位族長前去解決一個老人留給他三個兒子遺產的糾紛。原來,老人去世時留下17隻駱駝,並在遺書中交代,要給大兒子1/2、二兒子1/3、小兒子1/9。因為17隻駱駝無法被2、3、9整除,兄弟為此起爭執。族長了解情況後,笑咪咪地說:「為了要讓你們和睦相處,我決定送你們1隻駱駝,讓你們湊成18隻。」於是老大得到9隻駱駝,老二、老三分別得到6隻和2隻。族長不只化解兄弟間的紛爭,最後多出來的1隻駱駝又回到他手中。
亞瑪謝在25歲時作猶大王,當他鞏固王權後,就處決殺他父親的臣僕。但他遵行摩西的法律,沒有殺滅那些人的子女。意氣風發的亞瑪謝,開始組織軍隊,一心想收復在約蘭王期間脫離猶大獨立的以東。亞瑪謝精選的軍隊有30萬,但是他認為人數不足,又花了大約3400公斤的銀子,從以色列僱10萬軍隊來協助。
此時,一位神人來提醒亞瑪謝,不要倚靠以色列幫他打仗,因為上帝才是使他得勝的關鍵。亞瑪謝掛念他所花費的銀子,但神人告訴他:「上主會賜給你更多!」亞瑪謝因此倚靠上帝,結果以30萬猶大軍隊打敗了以東軍隊。
不過,亞瑪謝打贏了以東之後,卻心高氣傲起來。他不只帶領人民拜以東神明,還向以色列下戰書。因為在他攻打以東時,以色列軍隊在他背後攻打猶大各城,殺了3000人,並搶奪他們的財物。
此時,上帝又派先知來提醒亞瑪謝。先知質問他,為何去拜那無法救自己百姓的外邦神明?亞瑪謝不只聽不進先知的話,還揚言先知若不住嘴,要殺了他。先知不禁慨嘆:「現在我知道上帝已經決定消滅你;因為你做了這事,又不接受我的勸告。」後來,亞瑪謝被以色列軍隊打敗、許多人成為俘虜,猶大城牆被拆,聖殿和王宮的財物被搶奪到撒馬利亞,最後他也被謀殺而死。
亞瑪謝會失敗,從他貪戀聘僱以色列軍隊的錢財便可看出端倪,更大的失敗則是拜偶像。提摩太前書6章17節提醒:「不要把希望寄託在不可靠的財物上,而要倚靠那把萬物豐豐富富地賜給我們享受的上帝。」我們千萬不要把目光放在不可靠的錢財,而忘了我們的上帝是賜下豐盛的神。
默想:
我曾經為了追求錢財、成功,而忘了倚靠上帝嗎?受到迷惑時,如何重新回轉歸向上帝?
祈禱:
親愛的上帝,這世界常常迷惑我,使我離開祢的面,求祢讓我將祢的話語深藏在心裡,使我能時刻明白,祢是把萬物豐豐富富地賜給我享受的上帝。奉主的名求,阿們。
✍ 2022-10/07 讀經:歷代志下 第二十五章
✟受感的經文:
25:2 亞瑪謝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只是心不專誠。
25:6 又用銀子一百他連得,從以色列招募了十萬大能的勇士。
25:8 你若一定要去,就奮勇爭戰吧!但 神必使你敗在敵人面前;因為 神能助人得勝,也能使人傾敗。
25:9 亞瑪謝問神人說:「我給了以色列軍的那一百他連得銀子怎麼樣呢?」神人回答說:「耶和華能把更多的賜給你。」
25:14 亞瑪謝殺了以東人回來,就把西珥的神像帶回,立為自己的神,在它面前叩拜燒香。
✟受感的話語:
〔歷代志下 第25章〕的主題可以定為<戰爭的勝敗在於上帝>。
〔歷代志下 第25章〕紀載亞瑪謝的統治,他一方面倚靠上帝,擺脫亞蘭的統治,在以東戰爭中大獲全勝,佔領以拉他港口,帶來商業的利益;另一方面,卻因戰勝而驕傲,開始偶像崇拜,向以色列發動戰爭,最終為叛亂者所殺。
思想人有人的方法來解決許多事情,為了要展現自己的實力,不惜的用銀子從以色列招募了十萬大能的勇士的亞瑪謝,知道有上帝心卻是以自己為主,用自己的方式想打勝仗,上帝提醒他唯獨倚靠上帝;他倚靠上帝,以30萬猶大軍隊打敗以東,就把西珥的神像帶回,立為自己的神,在它面前叩拜燒香,亞瑪謝沒有專心仰賴神,行事無法正確做出合神心意的事情,終究離棄耶和華!不是耶和華不與他同在,而是亞瑪謝用自己想法來做事情,不是尋求耶和華而是以東的神,成為他敗亡的主因。
亞瑪謝拜偶像,神仍然給他悔改的機會,就是差遣先知來提醒,這是回頭的機會,但他堅持不悔改,自抬身價-「誰立你作王的謀士」,一方面表達你頂多是謀士,並且你還不夠資格,你再說只會找打!但他忘記先知不是他的僕人,而是他最後的救命恩人,因為先知背後是神的權柄與旨意,抵擋神的人看似強盛,必然傾倒!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主耶穌基督,祢是掌管一切的神,求主幫助使我能夠專心仰賴祢,喜愛祢的律例與典章,不做悖逆不順服的祢的事,常常尋求、聆聽、對主永忠心。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歷代志下 25:1-28】
|屬肉體的亞瑪謝|
本章記載了一些列王記沒有記載的資料。例如:亞瑪謝從以色列招募傭兵(6-10節),以及他敬拜以東人的神(14-16節)。從表面看來,亞瑪謝作王前期是忠於神的,並在攻打以東之役獲勝;但後來卻背棄神,以致於敗給以色列並受到羞辱。不過,歷代志的作者一開始便指明,亞瑪謝根本是心不專誠的君王(2節)。
亞瑪謝準備和以東作戰時,用金錢從以色列招募傭兵(由後來亞瑪謝要去挑戰以色列來推測,這些傭兵可能是以色列常備軍的一部分)。後來雖然亞瑪謝接受了先知的話,沒有讓以色列的軍兵與他同去爭戰(7-10節),亞瑪謝也因為聽神的話而得勝;但是他原初想靠以色列傭兵的幫助,這顯示他根本對神懷有貳心。亞瑪謝雖然接受先知的話,但他心思首先想到的,是解散傭兵所引致的大量損失,因為屬肉體的心思是不願放棄眼見的利益。亞瑪謝之所以被說服,乃因先知回答說:「耶和華能把更多的賜給你。」
正因為亞瑪謝的心思是被肉體欺騙的,所以立刻顯出仰的愚昧,居然顛倒邏輯地把戰敗之以東人的神像攜回膜拜,並對先知的警告惡言相向。因為屬肉體的驕傲產生了愚蠢的自信,自認能夠挾大敗以東的威勢,向以色列討回公道。(因為以色列的傭兵在解散之後,竟然趁虛而入,打劫猶大的城市。)其實亞瑪謝早已忘記,他之所以能夠戰勝以東,乃因神的幫助;而這位曾經幫助他的耶和華,早已被以東的神明取而代之了。
親愛的弟兄姐妹,保羅告訴羅馬城的基督徒:「弟兄們,這樣看來,我們並不是欠肉體的債去順從肉體活著。你們若順從肉體活著,必要死;若靠著聖靈醫死身體的惡行,必要活著」(羅八12-13)。有些基督徒信主數十年,從來不能體會什麼是神的恩典,以為那只是基督教界的術語,卻不知道原因是,自己一直活在順從肉體之中。大多數的基督徒,雖然知道肉體、聖靈是怎麼回事,卻習慣於在二者之間掙扎,並不積極靠著聖靈治死肉體。亞瑪謝應該算是第一類的,那麼,你我是屬於何者呢?
◆回應
親愛的天父!求祢教導我們靠著聖靈進入神的恩典,能經歷、體會神的恩典。求祢幫助我們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而活。阿們!
◆背經
弟兄們,這樣看來,我們並不是欠肉體的債去順從肉體活著。你們若順從肉體活著,必要死;若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必要活著。(羅馬書 8:12-13)
閱讀: 約翰一書3章1-3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下25-27章;約翰福音16章
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祂。—約翰一書3章2節
在爸媽的舊相簿裡有張小男孩的照片。他的臉圓圓地,有雀斑,一頭金色直髮。他愛看卡通片,討厭酪梨,唯一擁有的唱片是阿巴合唱團的專輯。舊相簿裡還有一張少年的照片。他的臉長而不圓,頭髮捲曲不直,沒有雀斑,喜歡酪梨,愛看電影而不愛卡通片,且永不承認擁有阿巴的唱片!這兩個人一點也不像。從科學角度來看,他們有不同的膚色、牙齒、血液和骨骼。然而,他們都是我。這種矛盾使哲學家感到困惑。既然我們一生都在改變,那麼,哪個才是真正的我呢?
聖經提供了答案。從上帝將我們在母腹中織造成形的那一刻起(詩篇139篇13-14節),我們會逐步長成上帝獨特的設計。雖然我們還無法想像自己最終的樣式,但我們知道,如果你我是上帝的兒女,我們最終會像耶穌那樣(約翰一書3章2節)。那時,我們的身體會有祂的特質,性格會有祂的屬性,所有的恩賜都發揮到極致,所有的罪孽全被清除殆盡。
在耶穌再來之前,我們都會改變得越來越像這未來的自己。藉著祂的工作,一步步地,我們可以更清晰地反映出祂的形象(哥林多後書3章18節)。直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未擁有原本應有的樣式,但是當我們變得像祂那樣時,便能成為真正的我。
當歌曲和電影鼓勵我們找尋「真我」時,
你認為他們忽略了什麼?
今天你在哪方面需要更像耶穌?
耶穌,讓我一天比一天更像祢。
作者: 霍薛頓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我們要如何才能成為上帝真正的兒女呢?在約翰一書第3章和他的另一卷著作中,約翰回答了這個問題。在約翰記載耶穌生平的福音書中,約翰寫道:「凡接待祂[耶穌]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這等人不是從血氣生的,……乃是從上帝生的」(約翰福音1章12-13節)。此外,在約翰一書,約翰也指出,作為上帝的兒女,「我們必要像祂〔耶穌〕」(3章2節)。約翰稍後指出,作為上帝的兒女,關鍵證據乃是我們彼此相愛(10節)。這一點至關重要,所以約翰說:「沒有愛心的,仍住在死中」(14節)。上帝的真兒女必定彼此相愛。
葛庭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