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靠上帝的勇士,必緊抓住這應許,雄糾糾氣昂昂地迎向敵人。在古代如此,在現代也是一樣。若這戰爭是出於耶和華,勝利是必然的。流便人、迦得人、瑪拿西半支派的人,好不容易才湊足四萬五仟人,在與夏甲人的爭戰中,卻旗開得勝,因為他們在陣上呼求上帝,倚賴上帝,上帝就應允他們。
是的,若我們以耶和華的名出征,耶穌必要做我們的元帥,雖然我們需充分地裝備自已,不遺漏該有的刀劍、盾牌、腰帶,但不要把我們的信心放在這些佩件上,反之,我們的信心是單單地放在耶穌身上。
耶穌是信靠祂的人之刀劍與盾牌,我們有信心得勝,因為這場戰是為「耶和華而戰」。親愛的,在抵擋世界的誘惑,或是內在的心魔,甚或靈性上的軟弱,撒旦的攻擊,我們都不灰心喪膽,因為這一場聖戰,是屬耶穌的,祂必要親手捆綁惡者,粉碎黑暗者的勢力。
Morning, June 8
Scripture: “There fell down many slain, because the war was of God.”(1 Chronicles 5:22)
Warrior, fighting under the banner of the Lord Jesus, observe this verse with holy joy, for as it was in the days of old so is it now, if the war be of God the victory is sure. The sons of Reuben, and the Gadites, and the half tribe of Manasseh could barely muster five and forty thousand fighting men, and yet in their war with the Hagarites, they slew “men, an hundred thousand,” “for they cried to God in the battle, and he was entreated of them, because they put their trust in him.” The Lord saveth not by many nor by few; it is ours to go forth in Jehovah's name if we be but a handful of men, for the Lord of Hosts is with us for our Captain. They did not neglect buckler, and sword, and bow, neither did they place their trust in these weapons; we must use all fitting means, but our confidence must rest in the Lord alone, for he is the sword and the shield of his people. The great reason of their extraordinary success lay in the fact that “the war was of God.” Beloved, in fighting with sin without and within, with error doctrinal or practical, with spiritual wickedness in high places or low places, with devils and the devil's allies, you are waging Jehovah's war, and unless he himself can be worsted, you need not fear defeat. Quail not before superior numbers, shrink not from difficulties or impossibilities, flinch not at wounds or death, smite with the two-edged sword of the Spirit, and the slain shall lie in heaps. The battle is the Lord's and he will deliver his enemies into our hands. With steadfast foot, strong hand, dauntless heart, and flaming zeal, rush to the conflict, and the hosts of evil shall fly like chaff before the gale.
Stand up! stand up for Jesus!
The strife will not be long;
This day the noise of battle,
The next the victor's song:
To him that overcometh,
A crown of life shall be;
He with the King of glory
Shall reign eternally.
✍ 2022-08/19 讀經:歷代志上 第五章
✟受感的經文:
5:5 以色列的長子原是流便;因他污穢了父親的床,他長子的名分就歸了約瑟。只是按家譜他不算長子。
5:2 猶大勝過一切弟兄,君王也是從他而出;長子的名分卻歸約瑟。
✟受感的話語:
家譜亦有屬靈教訓,特別是長子名份。
雅各辛苦得到長子名份,但大兒子流便卻失去了,反而無心爭取的約瑟就得到了…要忠心努力服事神國福音,領受雙倍的恩膏!得勝不在乎自己,乃在乎神~倚靠神,人少可以勝過人多;倚靠神,可以打敗及俘擄敵人,但犯罪離棄神,就會被敵人打敗和俘擄。華人社會不信主的人比基督徒多,時常以寡敵眾。神的心意是打敗及擄掠敵人,得勝後不要驕傲及怠慢,繼續持守聖潔,時常倚靠主,必然得勝又得勝。
✟禱告和回應:
主啊,以色列人有家譜都有故事,人口販子利誘年輕人到東南亞…父母的焦急,無助的家庭,等孩子回家…主你讓他們回家,如以色列人的家譜一步一步被聖靈掌管。
【歷代志上 5:1-26】
|專一追隨神|
第五章記載的是流便的族譜。第1節就開門見山的說明,流便排行上雖為長子,卻失去長子名分的原因。第五章的最後三分之一篇幅,雖然目的是要交代流便支派的結局,其實是很完整的,將位處約旦河東的兩個半支派(就是流便支派、迦得支派及瑪拿西半支派),如何奪得約但河東的土地,又為何會被亞述帝國擄去的因果關係交代清楚。
第18至22節說到,這兩個半支派雖然只有四萬四千多名戰士,卻靠著耶和華神,不但打敗了夏甲人,甚至俘虜的人數就超過他們人數的兩倍。
可惜的是,這兩個半支派雖然是靠著神得到了河東之地,卻不能在神所賜之地土上,依靠神而活;反而轉去敬拜夏甲人所膜拜的偶像,惹動了神的憤怒。因此,神激動亞述帝國,早在猶大國亡國之前一百三十多年,就將這兩個半支派擄走,甚至直到猶大人歸回應許之地的時候,他們仍然留在被擄之地。
有些基督徒的境遇也頗類似這兩個半支派,在起初認識神的時候,非常依靠主、愛神,經歷神所賜的一切豐富;一旦得到了金錢、名譽、地位,和人的喝采時,就忘記了賞賜的神,自以為聰明的放棄了聖經原則,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甚至可以向偶像燒香。正當這些基督徒自鳴得意的以為,自己可以一石二鳥,世界、永生二者皆得的時候;真正的實況是,他們早已經被仇敵擄去,甚至無法回到神的應許、恩典中!
彼得前書五章8節說:「務要謹守,警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被魔鬼認為是「可吞吃的」,就是那些不能謹守、警醒的人,也就是那些容易在安舒的環境中,忘記神的人。流便支派、迦得支派及瑪拿西半支派在安逸中轉離了神,他們是我們的鑑戒。讓我們常常彼此提醒,不論逆境、順境總要順服、信靠神!
◆回應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是我危難時的幫助,求祢幫助我在順境中仍然專一愛祢、追隨、信靠祢,常常寶貴祢的同在,阿們!
◆背經
務要謹守,警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得前書 5:8)
敬拜詩歌:因著十架愛 (生命河靈糧堂)
https://youtu.be/UZbWCSg3cj8
一、安靜:敬畏祂的,祂必成就他們的心願,也必聽他們的呼求,拯救他們!
二、讀經:歷代志上 5:18-26
1. 重點說明:
短短幾節當中記載了兩場戰役,相同的是戰場上都有驍勇善戰的勇士(v.18、v.24),然而結局卻大不相同,分別是壓倒性的勝利(v.21-v.22)和永無翻身的慘況收場(v.26)。其中關鍵的因素在於:陣上是否對神全然的信靠並向神發出呼求,以致經歷神的幫助。對當時回歸的讀者而言,這樣的經歷是何等實在,能夠再次激勵被擄回歸的民眾,在困難中要向耶和華呼求,因耶和華必幫助祂的百姓。
2. 鑰節:敵人被殺仆倒的甚多,因為這爭戰是出乎神。他們就住在敵人的地上,直到被擄的時候。(代上 5:22)
三、默想:
■第一場戰役中,贏得戰爭的關鍵點為何?(v.20、v.22)
■第二場戰役中,被擄的原因又為何?(v.25-v.26)
■請回顧一件因信靠神,而蒙神帶領與拯救的經歷呢?這件事對我與神的關係有什麼影響呢?
四、禱告:全能的主,感謝、讚美祢為我所成就的一切,求主使我每天更多的親近和尋求祢,並深信祢必成就關乎祢的應許。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歷代志上 5 章
閱讀: 以賽亞書9章2-6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上4-6章;約翰福音6章1-21節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以賽亞書9章2節
在1960年代中期,有兩個人參與了一項關於黑暗對人類心理影響的研究。他們進入不同的洞穴,由研究人員追蹤他們的飲食和睡眠習慣。其中一人在完全的黑暗中待了88天,另一人則待了126天。這兩個人起初猜測自己能在黑暗中待多久,結果他們的推測竟與事實有好幾個月的差別。其中一人以為自己只是打了個盹,其實自己竟睡了30個小時。顯然地,黑暗使人迷惘。
以賽亞書8章記載,上帝的子民身處即將被擄的黑暗中,他們等候,不確定會發生什麼事。先知以賽亞以黑暗來比喻他們的迷惘,並以黑暗來講述上帝將施行的審判(8章22節)。在更早的時候,埃及人曾遭黑暗之災(出埃及記10章21-29節),但這個時候,以色列百姓自己也陷入黑暗之中。
但光將會來到,以賽亞書9章2節說:「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壓迫會終止,迷惘會結束。有一嬰孩要來改變一切,帶來新的開始,賜下寬恕與自由(6節)。
耶穌的確來到世上!儘管世界的黑暗會使人迷惘,但期盼你我都能經歷到在基督裡的饒恕、自由和光明所帶來的安慰。
擁抱充滿自由與寬恕的嶄新開始會是何種景況?
今天你要如何歡迎基督的光呢?
親愛的耶穌,求祢將祢的光照亮我的生命,
賜我寬恕和自由。幫助我活在祢的臨到所帶來的光中。
作者: 裴格倫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舊約常用「軛」來描述以色列人在埃及人、亞述人和其他民族壓迫性的統治下,所遭受的束縛或奴役。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上帝應許他們,會為他們除去這個重軛(出埃及記6章6-7節;利未記26章13節;以賽亞書14章25節;耶利米書30章8節;以西結書34章27節)。在今天的閱讀經文以賽亞書9章4節,我們看到另一個軛也要被除去。楊以德(Edward Young)在其以賽亞書註釋中,將這個軛描述為「罪惡和腐敗帶來的沉重負擔,以及背離上帝和這種背離帶來的可怕後果所造成的重擔」。但令人欣慰的是,有一嬰孩(耶穌)為我們而生,祂會贏得這場屬靈的爭戰(6節),祂要藉著受死和復活,讓所有相信祂的人都能擺脫罪的重軛。我們現在已得釋放,因此使徒保羅鼓勵我們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加拉太書5章1節)。
柯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