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筆記2019年10月4日 讀經:代上3:1-24

回應:這章經文清楚列出大衛作王時所生孩子,分兩階段生下:第一階段在希伯崙(代上3:1大衛在希伯侖所生的兒子記在下面:長子暗嫩,…)及第二階段在耶路撒冷(代上3:5大衛在耶路撒冷所生的兒子是示米亞、朔罷、拿單、所羅門,這四人是亞米利的女兒拔書亞生的;)。第一階段所生的孩子有六人:長子暗嫩(耶斯列人亞希暖生);次子但以利(迦密人亞比該生);三子押沙龍(基述王達買的女兒瑪迦生);四子亞多尼雅(哈及生);五子示法提雅(亞比她生);六子以特念(以格拉生);這六個孩子是同父親但都不同母親。第二階段所生的孩子共十三人:示米亞、朔罷、拿單、所羅門、益轄、以利沙瑪、以利法列、挪迦、尼斐、雅非亞、以利沙瑪、以利雅大、以利法列;這些孩子也是同父親但不同母親所生,除了前四位是同一個母親生外,其餘九位聖經沒有特別提出他們母親的名字。
親愛的弟兄姊妹,從大衛與多妻生下孩子看來,彼此間似乎都不太能和睦相處,這件事讓我們聯想,聖經教導我們婚姻要一夫一妻是有其必要性,因為不同的父親或母親所組成的家庭,所生孩子彼此會爭競,導致為人父親或母親是很難說誰對誰錯,這樣組成的家庭是會造成很多問題,這問題不僅影響自己的家庭,甚至社會、國家都會受到影響。基於這樣的認識,家庭組成我們還是按著聖經教導,維持一夫一妻、一生一世的聖經教導方式,才能讓我們子孫世世代代相傳下去。(王牧師)


靈修教材: 歷代志上 靈修心得筆記
2022-08/17讀經:歷代志上 第三章

✍ 2022-08/17 讀經:歷代志上 第三章

✟受感的經文:
A:大衛在希伯侖所生的後裔(歷代志上 3:1-4)
3:1 大衛在希伯崙所生的兒子記在下面:長子暗嫩是耶斯列人亞希暖生的。次子但以利是迦密人亞比該生的。
3:2 三子押沙龍是基述王達買的女兒瑪迦生的。四子亞多尼雅是哈及生的。
3:3 五子示法提雅是亞比他生的。六子以特念是大衛的妻以格拉生的。
3:4 這六人都是大衛在希伯崙生的。大衛在希伯崙作王七年零六個月,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十三年。

B:大衛在耶路撒冷所生的後裔(歷代志上 3:5-9)
3:5 大衛在耶路撒冷所生的兒子是示米亞、朔罷、拿單、所羅門。這四人是亞米利的女兒拔書亞生的。
3:6 還有益轄、以利沙瑪、以利法列、
3:7 挪迦、尼斐、雅非亞、
3:8 以利沙瑪、以利雅大、以利法列,共九人。
3:9 這都是大衛的兒子,還有他們的妹子他瑪,妃嬪的兒子不在其內。

C:南北分裂之後,在南國猶大作王的大衛後裔(歷代志上 3:10-16)
3:10 所羅門的兒子是羅波安;羅波安的兒子是亞比雅;亞比雅的兒子是亞撒;亞撒的兒子是約沙法;
3:11 約沙法的兒子是約蘭;約蘭的兒子是亞哈謝;亞哈謝的兒子是約阿施;
3:12 約阿施的兒子是亞瑪謝;亞瑪謝的兒子是亞撒利雅;亞撒利雅的兒子是約坦;
3:13 約坦的兒子是亞哈斯;亞哈斯的兒子是希西家;希西家的兒子是瑪拿西;
3:14 瑪拿西的兒子是亞們;亞們的兒子是約西亞;
3:15 約西亞的長子是約哈難,次子是約雅敬,三子是西底家,四子是沙龍。
3:16 約雅敬的兒子是耶哥尼雅和西底家。

D:被擄之後的大衛後裔(歷代志上 3:17-24)
3:17 耶哥尼雅被擄。他的兒子是撒拉鐵、
3:19 毗大雅的兒子是所羅巴伯、示每。所羅巴伯的兒子是米書蘭、哈拿尼雅,他們的妹子名叫示羅密。
3:24 以利約乃的兒子是何大雅、以利亞實、毗萊雅、阿谷、約哈難、第萊雅、阿拿尼,共七人。

✟受感的話語:
一、大衛的多妻,種下情慾的果,讓所羅門有樣學樣
大衛娶了很多的妻妾,含外邦女子,大衛直到晚年才學會功課,臣僕為讓大衛取暖,就找著美貌的童女亞比煞,她奉養王、伺候王,「王卻沒與她親近」;〔歷代志〕大部分都寫出優點,蓋掉很多大衛的缺點,也因為被擄,這時需要安慰的話語。

「拔·書亞」就是赫人烏利亞的妻拔示巴,暗嫩戀慕她瑪,開始了一連串家庭的兇殺,「神所愛的,主必管教」,大衛經歷管教,最終有分主的聖潔。

二、上帝對大衛之約的信實
這裡把南國的王列舉出來,有很多令人可以思考:
1. 好父親生出好兒子:如大衛生所羅門、亞撒生約沙法、亞瑪謝生亞撒利雅。
2. 壞父親生出壞兒子:如羅波安生亞比雅、約蘭生亞哈謝、瑪拿西生亞們、約雅敬生耶哥尼雅。
3. 好父親生出壞兒子:如約沙法生約蘭、約坦生約哈斯、希西家生瑪拿西、約
西亞生眾子。
4. 壞父親生出好兒子:如亞比雅生亞撒、亞哈謝生約阿施、亞哈斯生希西家、亞們生約西亞。
5. 起頭生命好後墮落:如所羅門、約阿施、亞撒利雅。
6. 先墮落後悔改:如瑪拿西。

當中的瑪拿西,最令人跌破眼鏡,在神眼中瑪拿西勝過「所羅門、約阿施、亞撒利雅」嗎?如果我們用行為的眼光來看,最終瑪拿西蒙了神的恩:真實悔改。

三、被擄之後大衛的後裔,仍蒙上帝的恩待
耶哥尼雅有七個兒子,但神藉著耶利米宣告:「要寫明這人算為無子,是平生不得亨通的;因為他後裔中再無一人得亨通,能坐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猶大。(耶利米書 22:30) 耶哥尼雅的後裔沒有人再繼承猶大王位,但被擄的百姓依舊蒙上帝眷顧,不管我們墮落到哪一種光景,上帝仍然褓抱祂的百姓經歷水火…從上帝差遣先知以西結在被擄人中作先知,就知道上帝仍深愛祂的百姓。

神對大衛的應許最終還是成就了,耶穌基督的養父約瑟是拔示巴的四子所羅門的後裔(馬太福音 1:6),肉身母親馬利亞是拔示巴的三子拿單的後裔(路加福音 3:31)。被擄之後大衛的後裔,除了所羅巴伯是帶領百姓回歸重建聖殿的領袖,其他人真得很平凡,但信實的上帝,仍默默地工作,直到耶穌基督最終坐上大衛永遠的寶座。

✟禱告和回應:
主啊!我們看見你的揀選是堅定不移的,你的信實存到萬代…很多時候我們真的很墮落,感謝祢那永不放棄的愛,緊緊捉住了我們,讓我們不至於墮落到無法救拔;從大衛之約看見你的信實,你對「愛你、守你誡命的,你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申命記 5:10 ) 願你恩待我們的後裔,也如申命記的恩言和大衛之約,禱告奉主耶穌的名。


靈修教材: 神同在讀經
6/21 讀經進度

1. 歷代志上 3-4
2. 使徒行傳 13:26-52
3. 詩篇 72:8-14
4. 箴言 17:19-21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2023-11/27_神仍是可信的

【歷代志上 3:1-24】
|神仍是可信的|

第三章雖然說是「大衛」的家譜,其實嚴格說來,應該稱之為「君王」的譜系,因為繼承王位以外的子嗣統統沒有入列。除了大衛、所羅門之外,譜系可分成兩大類,一類是猶大國君王,到西底家為止;一類是被擄以後的,與歸回有份的名單,不過這份名單中,名字在新約中出現的,只到所羅巴伯為止,自所羅巴伯之後的名字,均不見於新約。

兩類名單併陳,內中有許多令人深思之處。同為大衛後裔,前者是猶大國君王的名單,後者卻成為亡國之民。雖然,本書此處並沒有對猶大列王作出褒貶評價,然而讀者皆知,列王之中有善有惡;猶大國的百姓之所以淪為亡國奴,可說全是拜這些惡君王所賜;甚至連大衛王室後裔,也不能倖免階下囚的命運。

禍福皆了然,舛幸乃自取。因為申命記五章9至10節早已言明:「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他,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只可惜這些貴為君王者之中,少有為後代子孫著想的人,難怪即便是頂著大衛後裔的光環,也難逃乖舛命運。

但是話說回來,名列被擄歸回名單者,仍是蒙神眷佑之人。一方面,他們不忘重建「敬拜耶和華」的信仰;另方面,因為他們重回神應許之地,才使得他們的子孫約瑟、馬利亞回伯利恆報名上冊之事成為可能。

蒙恩蒙福並不出於人的熱心或努力,全都是因為神紀念他對亞伯拉罕、大衛的應許,才使以色列民終於得以回到應許之地。神是守約施慈愛的神,「我們縱然失信,祂仍是可信的,因為祂不能背乎自己」(提後二13)。其實我們即便是在蒙恩得救之後,仍然會頂撞神、不順服神、不信靠神,然而,天父爸爸總是好牧者,恆久忍耐我們的幼稚、小信。只要我們快快悔改、歸向祂,天父總是以笑臉迎接我們。

◆回應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總是忍耐我的不順服,感謝祢定意賜恩給我和我的後裔;求祢幫助我認真愛祢,成為榜樣,以致於我的家人、兒女都受我的好影響,成為愛祢、事奉祢的家族。阿們!

◆背經
我們縱然失信,祂仍是可信的,因為祂不能背乎自己。(提摩太後書 2:13)


靈修教材: 清晨嗎哪
歷代志上 3:10-24

敬拜詩歌:美哉主耶穌 (讚美24)
https://youtu.be/8zkxF6AHaGM

一、安靜:我必不背棄我的約,也不改變我口中所出的。
二、讀經:歷代志上 3:10-24
1. 重點說明:
第三章1-9節是記大衛的後代,10節以後是所羅門的後代,所羅門王時期,以色列曾經歷富強與輝煌,普天下的王紛紛進貢的榮景(王上 4:20)。但曾幾何時,創造天地的萬王之王,萬主之主所揀選的子民,竟淪落被擄的光景(3:17-24)。  而在波斯國空前遼闊的疆域下,以色列人雖然散居各處,但神仍然把他們帶領歸回。作者透過大量不為人所知的名字,告訴我們,神揀選的計畫仍在運行,不受環境歷史的影響;更回應這群終結七十年被擄歸回,充滿著期盼的猶太人(v.19-v.20)—上帝,從創世以來,並沒有忘記祂所立的約。
2. 鑰節:耶哥尼雅被擄。他的兒子是撒拉鐵、瑪基蘭、毘大雅、示拿薩、耶加米、何沙瑪、尼大比雅。毘大雅的兒子是所羅巴伯、示每。所羅巴伯的兒子是米書蘭、哈拿尼雅,他們的妹子名叫示羅密。(代上 3:17-19) 
三、默想:
■從 1-17 節,透過耶哥尼雅展現了當時以色列人面對哪種困境?(v.17)從繁華到沒落,給我們什麼提醒?
■第 19 節看到所羅巴伯是歸回時期的領袖,讓我們想起神有哪些恩典?
■從所羅門到西底家,再從西底家到所羅巴伯,對於神的救恩計劃,我有什麼認識?
四、禱告:親愛的主,當環境使我懷疑祢的愛時,求祢使我信心不動搖,靠著祢的保守和引導,看見祢的救恩必定成就。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歷代志上 3-4 章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舊約歷史書下:王、代、拉、尼、斯)
愛的追尋

閱讀: 約拿書2章1-9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上1-3章;約翰福音5章25-47節

救恩出於耶和華。—約拿書2章9節
英國詩人法蘭西斯·湯普森(Francis Thompson)的名詩《天國的追逐者》(The Hound of Heaven)開頭寫著:「我躲避祂,歷經白晝與黑夜。」湯普森藉著這首詩描述,雖然他努力地躲藏,甚至逃離上帝,但耶穌對他的追尋從不停息。最後,他寫道:「我就是祢尋尋覓覓的人。」

上帝愛的追尋是約拿書的主軸。先知約拿受上帝差遣,向尼尼微人(以色列殘暴的仇敵)宣告他們必須回轉歸向上帝。然而,「約拿卻起來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約拿書1章3節)。他付了船費,登船要往尼尼微的相反方向去,但這艘船不久之後就被狂風大浪猛烈侵襲。為了解救船上的人,約拿被拋入海中,隨即被一條大魚吞吃入腹(1章15-17節)。

約拿在魚腹中向上帝禱告,如詩般優美的禱詞敘述說,即使他用盡全力要逃離上帝,但上帝仍不停地追尋他。當約拿身陷絕境極需救援時,他在禱告中向上帝呼求,轉向上帝的愛(2章2、8節)。上帝不只應允約拿並拯救他,上帝也因尼尼微人的悔改而拯救了這些與約拿敵對的亞述人(3章10節)。

如這兩首詩所描述的,我們在某個人生階段也會試圖逃離上帝。但即便如此,耶穌還是深愛著我們,並且追尋引導我們回轉,恢復我們與祂的關係(約翰一書1章9節)。

你曾在何時試圖逃離上帝?
當你落入苦難中,上帝曾如何幫助你?
耶穌,謝謝祢慈愛地追尋我,讓我得拯救。
作者: 夏莉珊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先知約拿、何西阿和阿摩司,都在耶羅波安二世(公元前782-753年)作王時在北國以色列服事。儘管耶羅波安二世悖逆上帝,但上帝卻仍然幫助他,成功地將亞述人趕出了以色列國(列王紀下14章23-28節)。當上帝呼召約拿去亞述的尼尼微城宣講信息時,正值猶太人的民族主義高漲。因此,約拿起初拒絕向敵國宣揚拯救的信息(約拿書1章1-3節)。當他最終願意順服上帝、傳講信息之後,亞述人就懺悔了(3章6-10節)。於是,上帝轉意不懲罰他們(4章1-2節)。不過,亞述人的悔改轉瞬即逝。當亞述國再次振興之後,就向北國以色列發動攻擊(列王紀下15章19-20、29節)。在約拿傳講悔改信息的三十年後,亞述毀滅了北國以色列(公元前722年;參閱列王紀下17章1-6節,18章9-12節),並氣勢洶洶地進軍南國猶大。但後來上帝興起先知那鴻說預言,宣告尼尼微將面臨無可避免的滅亡(那鴻書1章1節,2章3-10節,3章1-7節)。

沈啟智(特約作者)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